外事禮儀范文

時間:2023-03-15 01:11: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外事禮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外事禮儀

篇1

在各種涉外場合,我國公民必須處處嚴于律己,因為我們不僅僅是在代表我們個人而是被化作民族的象征,國家的代表。

外事禮儀,主要是指我們在涉外交往中所應遵守的國際慣例與交際規則。它的基本內容,主要與維護民族形象和國家形象有關。

第一節禮儀原則

特別應予指出的是,公民參與涉外交往時應高度重視自己所留給外方人士的第一印象。因為第一印象的好壞直接與我方人員的形象相關,而且其一旦形成便往往難于改變。

一、維護形象在涉外活動中,我國公民要注意維護自身形象。其中,尤其要注意下列兩點。

1.國家形象對于外事人員而言,維護自己偉大祖國的形象,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情況下,都是第一位的、最基本的要求。那么怎么才是真正的維護國家形象呢?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政府。

2.個人形象公民在涉外活動中維護形象,首先要從維護好其自身形象著手。要做到儀表堂堂,落落大方。在涉外場合,公民必要注意修飾儀表,檢點舉止,使自己形象上乘,風度翩翩,無愧于炎黃子孫的稱號。

二、不卑不亢不卑不亢,是外事禮儀的一項基本原則。它要求每一個參與外事活動時,都必須意識到,自己在他國人民眼里,是代表自己國家、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單位。要做到從容得體、堂堂正正。不應該畏懼自卑,低三下四,也不要自大狂傲,放肆囂張。

三、熱情有度待人熱情不僅意味著自己對待交往對象具有誠意,也能體現對對方充滿了友好、關懷與熱誠。但是,作為外事人員對人熱情相待,必須有一個“度”,注意“熱情有度”。

四、尊重隱私尊重隱私,實際是上述“熱情有度”的順理成章的推論。所謂尊重隱私,主要是提倡在國際交往中主動尊重每一位交往對象的個人隱私,不詢問其個人秘密,不打探其不愿公開的私人事宜。目前,在國際社會里,尊重隱私與否,已被公認為一個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有無個人教養的基本標志。在涉外交往中,尊重隱私實際上具體表現為人們在交談中的下述“八不問”。

1.不問收入支出。

2.不問年齡大小。

3.不問戀愛婚姻。

4.不問身體健康。

5.不問家庭住址。

6.不問個人經歷。

7.不問信仰政見。

8.不問所忙何事。

五、守信約定在國際社會里,人們十分重視交往對象的信譽,講究“言必信,行必果”。

1.慎重許諾。在涉外交往中,基層公務員對外方人士所作出的所有正式承諾必須量力而行,慎之又慎,切勿信口開河,草率許諾,也不要使承諾大而化之,模棱兩可。

2.嚴守約定。在國際社會中,信用就是形象,信用就是生命。既然“中國人歷來說話都是算數的”,那么基層公務員在涉外交往中就一定要努力恪守約定,兌現承諾,如約而行。

六、尊卑有序在外事交往中,依照國際慣例,將多人進行并排排列是,最基本的規則是右高左低,即以右為上,以左為下;以右為尊,以左為卑。換言之,在進行并排站立、行走或者就座時,為了表示禮貌,主人理應主動居左,而客人居右;男士應當主動居左,而請女士居右;晚輩應當主動居左,而請長輩具右;未婚者主動居左,而已婚者居右;職位、身份較低者主動居左,請職位、身份較高者居右。

七、女士優先女士優先,是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國家里所通行的交際慣例之一。

在社交場合,“女士優先”主要應在下列方面得以表現。

1.尊重婦女。與婦女交談時,一律要使用尊稱。涉及具體內容時,談話亦不應令在場的婦女難堪。排定禮儀序列時,應將婦女列在男子之前;2.照顧婦女。在一切社交活動中,男子均應細心地照顧婦女:就座時,應請其選擇上座;用餐時,應優先考慮其口味;3.關心婦女。外出之際,男子要為女士攜帶重物。出入房間時,男子要為女士開門、關門。在女士面前,任何時候都不允許男子吸煙;4.保護婦女。在一切艱難、危險的條件下,男子均應竭盡其全力保護婦女。通過危險路段時,男子應走在前列。在馬路上行走時,男子則應行走于外側。任何危險之事,男子均應主動承擔。

第二節交際禮節

一、稱呼禮節

1.問候所謂問候禮,通常簡稱為問候、問好、問安或者打招呼。具體而言,就是與他人相見時,以專用的語言或動作向他人詢安問好。是一種常規表示善意形式。

外事人員在涉外交往中問候對方時,要注意三點:規范內容:不同的國家,人們問候他人的具體內容往往各有不同,但在外事交往中,問候外方人士的常規內容一是直接問好,如“您好”;二是用實效性問候,如“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此外,不宜以其他內容向外方人士進行問候。

重視態度:向外方人士進行問候時,要“表里如一”,問候他人時,一定要正視對方的雙眼,聲音要清晰、響亮切勿含糊不清,不允許面無表情,更不可充滿敵意。

講究順序:在外事交往中,同時問候多名外方人士事時,按慣例以“由尊而卑”“由近而遠”進行。若外方人士首先向我方人員問候時,我方人員應立即回應。

2.姓名在外事活動中,外事人員在需要稱呼或使用外方人士的姓名時,要注意四點:記住對方的姓名:外事交往中牢記對方的姓名是絕對必要的,一旦知道對方人士的姓名,尤其是親自詢問過對方,聽過對方的自我介紹或剛互換過名片以后,一定要記住對方的姓名。否則是對對方不重視的感覺。

稱呼不出差錯:不要讀錯外方人士的姓名;不要寫錯外方人士的姓名。

不宜濫用名字:不要戲言外方人士的姓名;不要借用外方人的姓名;不要將外方人士的姓名用于商業用途。

注意使用差異:在英語系國家姓名的排列是名字居前,姓氏居后。有時二者之間還會有一個宗教名。拉丁語系中姓名的排列是名字在前,父姓居中,母性在后。葡萄牙語系的排列是名字居前,母姓居中,父姓居后。阿拉伯國家是本人名字,父親名字,祖父名字,家族姓氏。而在緬甸,人們只有名字,并無姓氏。

3.稱呼在外事活動中,稱呼往往備受重視。所以在稱呼外方人士是要注意以下三點:使用尊稱:稱其行政職務、技術職稱、學術學位、行業稱呼;依次稱呼:由尊而卑、由疏而親、由近而遠、統一稱呼;稱呼禁忌:錯誤稱呼、無稱呼、關系不當的稱呼、綽號稱呼、庸俗低級的稱呼、容易誤會的稱呼。

二、介紹禮節

介紹禮儀是禮儀中的基本、也是很重要的內容。介紹是人與人進行相互溝通的出發點,最突出的作用,就是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并且替自己在人際交往中消除誤會,減少麻煩。介紹有多種方式。

1.介紹自己確定自我介紹的具體內容,要兼顧實際需要、所處場景,要具有鮮明的針對性,不要“千人一面”。有時可以把自己的姓名同名人的姓氏或是常用名詞相結合,以增強別人的記憶。比如,姓名是“周英”的,就可以介紹為:的“周”,英雄的“英”。但如果介紹人在場,自我介紹會被認為是不禮貌的。

2.介紹別人在為他人做介紹時,可以遵循這樣的順序:把年輕的介紹給年長的;把職務低的介紹給職務高的。如果介紹對象雙方的年齡、職務相當,異性就要遵從“女士優先”的原則,即把男士介紹給女士;對于同性,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比如把和你熟悉的介紹給和你不熟悉的;介紹雙方職務有高有低的時候,就把職務低的介紹給職務高的;也可以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的介紹等。

3.名片交換的禮節發送名片的時機:除非對方要求,不然就不要在年長的主管面前主動出示名片;不要在一群陌生人中到處散發自己的名片;出席重大的社交活動,一定要記住帶名片;最好在用餐時發送名片;要注意名片的干凈和完整;怎樣遞接名片:在取出名片準備發送給別人時,要雙手輕托名片至齊胸的高度并將正面朝向對方,以方便別人接收時閱讀。如果人多而自己左手正拿著一疊名片,也應該用右手輕托,左手給以輔助,一張張地發給每個人,不要像發撲克牌一樣隨便亂丟。新晨

三、禮節動作

1.握手握手時,距對方約一步遠,上身稍向前傾,兩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攏,虎口相交,拇指張開下滑,向受禮者握手。

篇2

【關鍵詞】公安;外事禮儀;民警素質

一、引言

公安外事是在國家總體外交戰略下公安領域開展的外事活動,是為國家總體外交戰略服務,為公安中心工作服務,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的一項專門工作。主要從事國際警務交流與合作,引進智力資源,組織境外培訓,打擊跨國犯罪,追抓境外逃犯及參與國際維和等業務工作。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和公安工作國際化趨勢的日漸加深,公安機關對外交流與合作規模日益擴大,形式日益繁多,內容也日益豐富。但是,在國際間校際合作與交往中,我們不能忽視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外事禮儀問題。外事禮儀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標準,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道德、生活習慣的反映。在對外交往中,我們應遵循什么樣的外事禮儀原則?在涉外工作中如何運用外事禮儀?警務人員應該具備怎樣的外事禮儀素質?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們探討的課題。

二、公安機關外事禮儀的涵義和基本原則

(一)涵義

所謂公安機關外事禮儀,是指公安機關工作人員在對外交往中所必須遵守的、用以維護自我形象,同時用來對外國友人表示尊重友好的一系列的慣例和形式。公安機關外事禮儀是各國在長期對外交往中逐漸形成的,是涉外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形式或環節,與國家、民族尊嚴緊密相連。

(二)原則

1.注重個人形象,舉止文明

在對外交往中,每一名警員的一言一行,不僅僅代表著個人,還代表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形象。如果對自己的個人形象不加修飾,不但是對對方的不尊重,而且是失禮的行為。

2.不必過謙、不卑不亢

在我國的傳統教育中,尊人卑己是處事待人的一條重要原則。但是在對外交往中涉及個人評價時,我們不要妄自菲薄、自我貶低。此外,同外國人交往是關系國格、人格的大是大非問題,不卑不亢同等重要。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中國人熱情、好客是眾所周知的。但是在對外活動中,對他人過分關心,或者是干預過多,則侵犯了他人尊嚴,會令對方反感。為了表示友好,把自己部門的內部情況,甚至秘密的東西告訴外國人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同外國人交往中,我們既要熱情友好,又要把握好分寸,否則可能事與愿違。

3.尊重對方的風俗習慣

中國古時候就有“入境問禁、入鄉問俗、入門問諱”之說,意思就是說要充分了解交往對象的相關風俗。沒有了解,就無所謂尊重。

4.誠實守信

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在國際交往中也是重要的基本原則。

三、公安機關外事工作人員必備的基本素質

1.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

“外事無小事”凸顯了外事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外事工作人員必須具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下,堅持“政治第一、立場第一”始終是做好外事工作的根本前提。

2.良好的協調、組織、溝通能力

外事工作是一項既要嚴肅又要友善,既要講原則又要不失禮節的活動。外事工作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雙方或多方溝通的橋梁。因此,外事工作人員要具有良好的管理協調能力,能夠在短時間內統籌兼顧,將各項日常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

3.細致的工作作風

細致的工作作風是圓滿完成外事管理任務的重要保障。外事管理部門是公安機關對外交流的窗口,是各種思想文化的交匯點,各國人員往來頻繁,事事無小事,工作上任何的疏漏都有

可能給公安機關乃至國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外事管理人員開展工作,必須依法、遵紀、按章辦事,將法規、制度及紀律約束落到實處。

4.專業的外事交往技能

外事工作的復雜性對外事工作人員提出了一專多能的要求。首先,警員必須具備出色的外語水平,至少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外語能力是外事工作人員的基本功。其次,警員應當具備廣泛的外事知識,熟悉涉外人文、社會、心理等,了解世界各國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社會發展歷史及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避免出現此類原因造成溝通交流障礙甚至是誤會。

5.廣闊的國際視野

篇3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中國對外貿易貿易商品結構

1FDI與國際貿易關系的國際經濟學觀點

1.1替代論:貿易替代

俄林(Ohlin,B.G)等認為,在開放經濟中,區際間因生產要素稟賦的差異而引起的生產要素價格差異,將通過生產要素和商品的國際流動兩條途徑來縮小,直至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前者稱為直接均等,后者稱為間接均等。自由貿易代替要素流動,間接促進國際間生產要素價格趨于一致。當國際自由貿易出現阻礙時,國際貿易量就會減少,從而擴大了生產要素價格在國際間的差別,進而會促使要素的國際流動。這時資本流動將會替代商品流動,由此達到要素價格的直接均等。

蒙代爾(R.Mundell)認為,在自由貿易條件下,兩國的生產要素的絕對和相對量完全一致,資源實現了最合理的利用和最大限度的福利,并不存在引起要素流動的原因。如果滿足要素均等化及兩國有相同生產函數的條件,貿易與資本的流動有完全替代的關系。且資本流動越自由,替代國際貿易的作用就越大。資本跨國流動較之商品流動更能自由,更合理地利用世界資本資源,并直接起著使各國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的作用。以蒙代爾等為代表的關于FDI對國際貿易的替論有效地解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各個國家之間發生的直接投資。

1.2互補論:貿易創造

迪克西特(Dixit)、克魯格曼(Krug?鄄man)等人認為,由于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的存在,資本交易和對外貿易都是不可能完全自由的,因而存在不完全的替代。不論是國際間生產要素的流動,還是國際間商品,都不能消除各國間要素和商品相對稀少的狀態。

鄧寧的OIL理論認為,企業可以根據所擁有的優勢(壟斷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在商品出口、技術許可和對外直接投資三種方式中進行相應選擇。因而根據這一理論,國際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并存的。

小島清(KiyoshiKoiiman)認為,生產要素移動雖然減少了商品的稀缺性,從而減少了國際貿易的機會,但另外一方面,生產場所的開辟與建立,會創造新的貿易園地。他提出,國際貿易是按照比較優勢進行的,而國際直接投資也應按比較優勢的原則進行。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可以擴大兩國間比較成本的差距,創造出一種新的比較成本格局,從而使得投資母國與東道國之間的貿易在更大規模上進行,擴大了國際貿易的規模總量。

瑪庫森(Markusen,1984)在蒙代爾研究的基礎上,假定企業可以擁有與使用不同國家的生產要素,即假定存在不同的生產技術、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證明了生產要素流動會增加貿易。

美國經濟學家帕特瑞(P.Patrie)對國際直接投資的動機差異進行研究的結論認為,跨國公司的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不同,使貿易和投資的關系也不同。帕特瑞將國際直接投資分成了三大類:市場導向型直接投資、生產導向型直接投資和貿易促進型直接投資。市場導向型直接投資是指跨國公司為了繞過東道國嚴厲的貿易壁壘或者是為了占領當地市場的需要,而對東道國進行直接投資,適應當地文化、風俗的要求,以實現在當地生產、銷售。生產導向型直接投資是指跨國公司出于降低生產成本的需要,通過在那些擁有一種或多種廉價生產要素、特別是勞動力與土地這些流動性比較差的生產要素的國家進行的直接投資。貿易促進型直接投資是指跨國公司為了更好地配合母公司或總公司的出口貿易活動,提供各種服務而進行的直接投資。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只有市場導向型直接投資容易成為貿易的替代。因此貿易替代的投資只是直接投資的一個重要部分。高水平的貿易保護壁壘最有可能導致以逃避關稅或占領本地市場為目標的直接投資的涌入。生產導向型和貿易促進型直接投資則會增加投資國和東道國之間的國際貿易。

因此,外商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之間的關系可分兩種,即替代關系和互補關系。現代國際經濟學研究大多認為FDI與國際貿易之間更多是互補的關系。

2FDI與中國對外貿易關系的實證研究

2.1FDI與中國對外貿易總量變化關系的實證分析

自從1998年來,我國對外貿易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后的大幅度攀升,據中國海關統計,2004年我國進出口總值達到11547.4億美元,相比1984年的535.5億美元,平均年增長率為15.8%。2004年我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為606.3億美元,相比1984年的18.02美元,年平均增長率高達30.2%。

關于我國對外貿易總量與外商直接投資的關系建立貿易乘數模型如下:

T(t)=a+mCFDI(t-1)+sFDI(t)+u(t)

775.031.2361.232

R2=0.9381F=136.3374

X(t)=b+nCFDI(t-1)+qFDI(t)+v(t)

361.0940.634210.85758

R2=0.9517F=177.6354

M(t)=c+pCFDI(t-1)+rFDI(t)+w(t)

413.962250.6016370.374895

R2=0.9168F=99.1570

其中,T(t)、X(t)、M(t)分別代表進出口總額、出口額、進口額;CFDI(t-1)為第t-1年末的外商直接投資存量,FDI(t)為第t年的外商直接投資總額;a、b、c、m、n、p、s、q、r為待定參數;u(t)、v(t)、w(t)分別為隨機誤差項。通過回歸分析可知,r2=0.9381、0.9517、0.9168,三條直線的擬合度較高,此模型可以用來很好地解釋外商直接投資與我國對外貿易的關系。當FDI每增加1億美元,我國對外貿易總量可增加1.232美元。FDI對我國貿易總量有較強的促進作用。

2.2FDI與中國對外貿易結構變化關系的分析

這里的對外貿易商品結構是指初級產品和工業制成品在本國的進出口貿易中所占的比重。對外貿易商品結構可體現一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我國外貿進出口中工業制成品所占比重遠遠高于初級產品。從出口來看,隨著FDI逐步轉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我國的外貿出口結構實現了由初級產品向勞動密集型輕工產品、勞動密集型機電產品的轉變。我國工業制品在出口中比重已由1990年的74.4%上升到2003年的91.3%。2002年,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產品、電子技術產品出口545.33億美元和79.17億美元,分別占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的80.54%和11.69%,分別增長50.5%和2.3%。從進口來看,外商直接投資的大規模流入帶進了大量的機器設備,特別是外資企業中加工貿易的比重較重,進口了大量的原材料,促使我國的進口結構由消費型轉向生產型。自1997年來,機械及運輸設備產品的進口比重逐年攀升,初級產品進口則逐年減少,進口商品結構得到改善(見附表)。

3FDI在促進中國對外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3.1FDI在促進中國對外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近20年的發展,2002年,中國已超過美國經成為全球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作為外資流入的主要載體的外商投資企業,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優化了外貿商品出口結構。但在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將成為我國對外貿易持續增長的制約性因素。主要表現在:

(1)引進外資項目層次低。集中反映在技術層次、產業投資上。FDI雖然帶來了中國市場需要的先進技術,但核心技術仍掌握在外商手中,轉移到中國的只不過是已進入“成本競爭”階段但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相對先進的技術,在國際市場上并不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進入成本競爭階段的高新技術產品(如電腦、手機等)在我國大量生產和出口,長遠看有貿易惡化的傾向。近年來出口價格指數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一點。從產業投向上來看,多集中于勞動密集型、具有一定出口優勢的食品加工制造、紡織、玩具、自行車等行業,而技術密集型行業投資較小,僅占20%左右。

(2)產業間外商投資分布不均。第二產業仍然是外商直接投資的熱點。2002年,在累計吸收合同外資金額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分別占1.90%、63.31%和34.78%。第一、第三產業吸收外資在總量中所占比重仍不樂觀,三產業的不協調發展勢必延緩我國工業化進程。

(3)外商投資地區分布不平衡。我國外商投資企業的發展不僅存在產業布局的不平衡,還存在區域布局的不平衡。東部地區吸引外資總量遠超過中部與西部。2002年東、中、西部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分別占到86.7%、9.5%、3.8%,而且東部所占比例越來越大。這無疑會進一步拉開東部與中西部的發展水平,制約社會全面發展。

3.2對策建議

(1)完善環境,為外商投資提供更為優越的外部條件,提高其運作質量與效率,帶動進出口貿易的發展。環境仍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國在硬件環境上已基本不構成FDI流入的瓶頸,而投資的軟環境需要進一步改善與提高,首先要營造一個公平競爭、開放有序的市場環境;其次是保持吸引外商投資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在國際投資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多的情況下,努力保持我國利用外資政策及相關法律的穩定性,對于引進FDI而言至關重要。再次,完善服務環境,提高政府部門的服務效率,樹立為外企服務的思想觀念,完善服務體系,依法加強管理。

(2)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正確引導外資投向。按照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鼓勵外商投資于第一產業;大力吸引外資發展電子信息工程、生物技術、新材料等高科技產業;繼續鼓勵外商投資設立研發中心;積極引進外資,重點發展石化、建材等基礎行業;鼓勵外商投資企業擴大出口,落實出口退稅政策,引導國內中小企業加強對外合作,發展外商投資配套產業,帶動國內產品出口。

(3)引導外商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投資,促進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擴大中西部地區鼓勵外商投資的領域,加快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的審批,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改造。

參考文獻

1〔美〕斯蒂格里茨.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7

2奚君羊,劉衛江.外商直接投資的貿易效應實證分析[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1(12)

篇4

關鍵詞:高校;外事翻譯;實例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0-0180-03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開展高校的外事活動過程中,特別是在和國外院校交流、對外宣傳的過程中,外事工作者很多時候需要把相關材料翻譯成書面英文,包括往來信函、對外宣傳資料、合作協議等。同時,高校的外事工作者也承擔著大量的口譯工作,諸如在國際會議、合作談判、學術交流、接待儀式等正式場合,和諸如陪同外賓參觀、飲食等日常非正式場合的口譯工作。因此高校外事工作中的翻譯工作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謂是國際交流合作中的一線工作,而提高翻譯水平將對于增強對外交流成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筆者作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從事外事工作的一員,在本文中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通過分析北航外事翻譯實例(主要以筆譯為主),希望對從事高校外事工作的人員有所借鑒。

1.在某些高校的英文對外宣傳材料或者英文網站中,經常會出現對于學校概況的總體介紹或者專題介紹,其中不乏具有中國特色的詞匯。從跨文化角度和宣傳目的角度考量,可以對譯意譯、改譯、注釋等處理,請看下面例子(摘自北航網站):

(1)歷年的優良傳統賦予了北航深厚的校園文化,造就了學校“艱苦樸素、勤奮好學、全面發展、勇于創新”的校風和“勇于創新、敢為人先,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篤行誠信、嚴謹求實、團結奉獻、愛國榮校”的“北航精神”。Years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has given the university a profound campus culture,and bred the current school spirit of“simple living,diligent learning,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courageous innovation”and the Beihang spirit of“having the courage to innovate and to be good,working hard,being undaunted by repeated setbacks,sincerity,earnestness,being cooperative and dedicated,loving the country and honoring the university”.原文中出現了許多四字成語,整段文章都非常具有中國特色,在翻譯四字成語的時候,一般都采用意譯或者歸化的譯法,對原文進行解釋性翻譯,同時要注意盡量統一譯文的結構,比如譯文對于校訓的翻譯,都處理為名詞性短語,從內容和形式上都和原文最貼近。

(2)學院本科教學過程注重寬口徑與特色人才培養的結合,設有信息工程專業、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光電信息工程和遙感科學與技術四個專業方向,其中遙感科學與技術是國防緊缺專業。The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emphases on training the talents with wide caliber and specialty.The school has four major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Information Engineering,Detection Guidance and Control Technology,Optical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在高校的學生培養目標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寬口徑”這樣的字眼。譯文處理為“wide caliber”,該詞本來是專業術語,后來“wide caliber talent”也引申為“通才”,即與“specialty專才”相對應,譯文保留了直譯的方法。同時“國防緊缺專業”等字眼是比較敏感的詞匯,可以略去不譯。

(3)學校設有“一級評估、三級監控”的教學質量監督和保證體系。對于“一級評估、三級監控”的翻譯,譯者處理為“Evaluating at the institute level,monitoring at three levels(Institute,Schools and Departments)”,可以說是非常恰當的。原文出現了“一級”、“三級”這樣的詞匯,如果不加解釋,很難理解其中的意思。在翻譯的時候,使用了注釋的譯法,這樣原文的意思就清晰明了了。

2.高校外事活動往往以院系、實驗室為依托,在對外宣傳過程中,對于學校名稱、院系名稱的翻譯最好有統一的對外宣傳的譯法,這樣既有利于增強對外宣傳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延續性,為以后的對外宣傳工作提供一定的標準。以下是幾個例子: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成立于2003年,由自動化和電氣工程學院測控技術與儀器系、宇航學院航天導航控制系和宇航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組建而成。The School of Instrumentation Science and Opto-electronics Engineering of Beihang University(BUAA)was established in 2003,by integrating Department of Measurement Control and Instrumentation from School of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Department of Aerospace Navigation&Control and Institute of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from School of Astronautics.原文中出現了大量的關于大學、學院、系所等專有名詞。在對外宣傳過程中,翻譯方法固定和延續下來,形成標準翻譯,為以后的對外宣傳翻譯提供了規范的樣本,是非常有幫助的。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翻譯,從最初的“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BUAA)”演變成“Beihang University(BUAA)”是有充分考慮的。在國外有許多以音譯法翻譯大學校名的實例,此種譯法避免了人們看到“Beijing University of XX”而可能誤認為是與“北京大學”相關的學院,而并不是獨立大學的情況,也更加突出了北航的特色。同時英文簡稱還是延續了“BUAA”的譯法,成為辨識度很高的英文簡稱。

再比如“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的譯法,原文中用了“Instrumentation”而不是“Instrument”,充分體現了翻譯的準確性和專業性。根據柯林斯高階詞典對于“Instrumentation”的解釋,可以看到該詞表意包括“儀器與儀表、成套儀器以及儀器使用和裝設”等,而“Instrument”一詞,雖然可以表達基本意思,但從揭示“儀器科學”含義這個角度不如前者全面和專業。可見,對于校名和院系名稱的翻譯是要經過推敲和琢磨的,才能在對外宣傳過程中形成標準延續下來。

(2)學院非常注重基地建設。目前擁有“慣性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精密光機電一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基地。The school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building of research laboratories.Currently it has a National Key Laboratory-“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Inertial Laboratory”,Key Laborator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ecision Opto-mechatronics”,as well as other state and ministry level research bases.原文中出現了“慣性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翻譯方法是按照官方文件的譯法。文中還出現了“光機電一體化”,翻譯成為“Opto-mechatronics”,實際是運用了造詞法的翻譯方法。英文里并沒有“光機電”這個詞,譯文是把“光電的”-opto,“機械的”-mechanical和“電子的”-electronic合成在一起,形成一個新詞。

3.高校的外事活動離不開專業和學科的介紹,我們看以下幾個例子。

(1)學院擁有儀器科學與技術國家一級重點學科,遙感科學與技術等二級學科。The school has the“Instrumen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s the national level key discipline,“Remote Sen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as the sub-discipline.一級學科是相對于二級學科而言的,所以對于一級學科可以不必強調。二級學科也有翻譯成“secondary discipline”的,筆者認為不如ub-discipline”貼切,后者較為恰當地提示出兩者的關系。

(2)“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在1981年獲批為全國首批博士點。“Instrumen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was among one of the disciplines to first have the doctoral degree program in 1981.對于博士點、出站等的翻譯,也有直接譯成“station”,更多的是翻譯成“doctoral degree program”,更加符合國外的習慣,采用了類似于“歸化”的譯法。

4.在高校的外事活動中,經常會遇到向外賓介紹出席人員的行政職務和名譽頭銜等,下面不妨總結一下翻譯的方法。

高校的機關和院系可分別翻譯為:學院school,研究所institution,系department,處division,科section;行政職務可分別翻譯為:校長president,院長dean,書記general secretary,處長director,科長head of XX section;職稱頭銜等可分別翻譯為:研究員research fellow,副研究員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注意,研究員的譯法不是researcher),助理研究員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名譽教授honorary professor,客座教授guest professor,顧問教授consultant professor,訪問學者visiting scholar等等,在這里不一一舉例了。此外,在高校的外事宣傳活動中,經常會涉及到理工農醫方面的專業術語,由于專業針對性較強和篇幅所限,在這里就不舉例說明了,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翻譯方法需符合國際慣例,可以參考相關文獻的標準翻譯方法,切忌望文生義,必要時請專業人員幫助,才能做到十足妥當。

以上幾個例子,從不同方面分析了高校外事活動和對外宣傳中常見的英文翻譯,由于篇幅和水平有限,不能窮盡所有翻譯類型,但從中不難看出,高校的外事翻譯有以下特點:專業性、靈活性、延續性、習慣性等特點。恰當的翻譯并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而是深入理解原文的意思,揣摩詞匯的用法,必要的時候對原文加以注解。在高校對外宣傳過程中,時常會看到誤譯的例子,影響到宣傳的效果。所以,提高翻譯水平,對于增強國際交流合作成果有很重要的意義。作為高校對外宣傳的工作人員,應該注重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加強翻譯理論的學習,日積月累,提高業務水平,才能跟上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步伐,成為合格的外事人才。

參考文獻:

[1]畢政.高校外事翻譯標準芻議[J].常州工學院學報,2012,(8).

[2]候志紅.陜西省高校校名英文翻譯實證研究[J].長治學院學報,2010,(6).

[3]牛化旭.略論職位頭銜的口譯[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2008,(05).

[4]韓孟奇.論我國高校英文版網頁的翻譯失誤[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2008,(3).

篇5

心臟停跳的快速處理

心臟停跳4~6分鐘,一般難以再恢復。所以,一旦心跳停止應馬上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

讓病人仰臥,搶救者把手掌根部放在胸骨的下半部,手指僅觸到胸部。力用在手掌根部,另一只手的掌根部重疊在前一只手的手背上。隨后,每分鐘100次,將胸骨往下壓。操作者上肢伸直,靠上半身重量壓于掌上,突然用力壓迫胸骨,然后上身抬起,即完成了一次按壓。病人背部最好墊上硬板。

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要結合起來。若操作者僅1人,那么可對病人壓迫心臟15次,馬上俯身口對口人工呼吸2次。若2個人搶救1個病人,則1人心臟按壓,按壓15次后停一下,另1人進行人工呼吸2次。這樣不斷重復一直到病人恢復心跳時止。

對嬰幼兒及少兒進行心臟按壓時,成人將一只手放在其背部,另一只手兩指頭壓迫胸骨,施行按摩,每分鐘100次。用力要適當,不能將肋骨壓斷。采用這種簡易、快速的急救法,只要手法節律而有力,呼吸和按壓協調配合,一般都有效。

燒傷的快速處理

火、灼熱的東西、化學藥品都會把人燒傷或灼傷。醫學上把燒傷分為I~Ⅲ度。I度燒傷是開水燙傷,皮膚出現紅斑;Ⅲ度燒傷是皮下組織受到破壞。Ⅱ度燒傷介于兩者之間。

燒傷嚴重會發生休克,使傷勢復雜化。燒傷快速處理的目標是:預防休克;預防弄臟傷口;減輕痛苦。一般應用的方法是:①不要直接用臟手接觸燒傷部位,這是至關重要的。②讓燒傷的部分浸在涼開水(或井水、自來水)中至少10分鐘。或者直接在水籠頭下讓水淋,只是別把水開得太大。③脫掉任何束在燒傷部位的佩戴物,比如戒指、項鏈、帶子之類(須趕在燒傷部位腫起來之前)。④如果衣服上有開水或化學藥品,要立即把衣服脫掉,或用剪刀把衣、褲剪開脫下。用燙傷膏或凡士林涂于患處,用干凈紗布包好。(嚴重燒傷時,匆涂凡士林等油膏)。⑤一般不太嚴重的燙傷,可直接浸入牛奶中,會有理想的效果。⑥如果傷者清醒能吞咽,則應給予大量不含酒精的飲料。⑦如果不是頭部燒傷,躺著時下半身要稍許墊高一些。⑧如果衣服著火,立即滅掉它。用水澆淋,既可滅火也可使皮膚降溫。若一時沒水或旁邊無人時,傷者應立即滾地,或用其他現成的東西包住自己,以求窒熄火焰,而不應亂喊亂叫地跑向曠地。跑可生風,風借火勢,則燒傷更重。

凍傷的快速處理

凍傷,有時也稱凍瘡。凍得意識朦朧,體溫下降,為全身性凍傷。初期局部凍傷,是由于寒冷襲擊導致組織壞死所造成的。

凍傷形成后,基本處理目標是使凍傷部位漸漸暖和起來:①避開寒冷地方,將凍傷者漸漸移到暖和的場所。不要一下子進入熱的房間,要先在走廊中停留10分鐘。過熱、驟熱會引起皮下組織壞死。②進房間后把凍傷部位浸到溫水中。手和手指凍傷時,可放入他人或自己的腋下取暖。③鋼盔、靴子和手套一起被凍住時,不要隨便硬取下來,而應一齊浸入溫水中,等溶化了冰霜后再取下。④既有凍傷又有傷口時,要首先治療凍傷。出現水泡時,宜先薄薄涂一層凡士林或抗生素軟膏,然后貼上紗布。嚴重者立即在保暖情況下送往醫院。

我國南方由于濕度高,凍傷一旦發生,便形成年年易發的凍瘡。好發部是在四肢末梢、耳郭、面頰等末稍微循環較差的體表暴露部位。用一般市售的風油精涂患處,每日5次,涂至皮膚微有熱感止,對凍瘡的有效率較高。

噎食的快速處理

噎食是指痰、食物或其他東西突然堵塞了喉嚨而引起的呼吸困難。處理不及時或不得法,有時可在幾分鐘內窒息而亡。兒童在嚼口香糖、泡泡糖時,不小心也會堵塞喉嚨或粘住氣管。因此,要懂得本癥的快速處理方法:①若是成年人,可讓病人自己用東西壓住舌頭,連續咳嗽,把東西咳出。可以把身子蹲下,兩手撐地,頭盡量抬高,使氣道和食道成垂直狀態,使勁咳出。②若有旁人幫忙,可讓病人上半身前傾。操作者雙手從其身后合攏圍起,盡量把其前胸上提。然后有節奏地垂直背,使之咳出。③可以讓病人迅速側臥,用食指和中指插入咽喉部,把堵塞物迅速勾出。④若為幼兒,則頭朝下抱起,用力拍打背部2~3次,同時用手指勾取堵塞物。若除不掉,要立即送醫院,切莫耽誤。

毒蛇咬傷的快速處理

篇6

【外企面試禮儀】

一:不能遲到

遲到會影響自身的形象,而且大公司的面試往往一次要安排很多人,遲到了幾分鐘,就很可能永遠與這家公司失之交臂了。

但招聘人員是允許遲到的。這一點一定要清楚,否則,招聘人員一遲到,您的不滿情緒就流于言表,這樣招聘人員對您的第一印象就大打折扣了。請注意前面的前三分鐘決策原則,因此您一但稍露慍色,就滿盤皆輸了。況且招聘人員的確有其遲到的理由:

(一) 是業務人員作招聘時,公司業務自然優先于招聘事宜,因此可能會因業務而延誤了時間;

(二) 是前一個面試可能會長于預定的時間;

(三) 是人事部或秘書沒協調好,這種情況經常發生。

還有的主管人員由于整天與高級客戶打交道,做招聘時難免會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因此對很多面試細節都會看得比較馬虎,這樣也就難免搞錯。也有人故意要晚,這也是一種拿派的方式,因此您對招聘人員遲到千萬不要太介意。記住,現在是您在求職,而不是別人在求您上崗。同時,您也不要太介意面試人員的禮儀、素養。如果他們有不妥之處,如遲到等,您應盡量表現得大度開朗一些,這樣往往能使壞好事。前面提到,面試無外是一種人際磨合能力的考查,您得體周到的表現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1:最好提前10-15分鐘到,熟悉一下環境

如果路程較遠,寧可早到30分鐘,甚至一個小時。北京很大,路上堵車的情形很普遍,對于不熟悉的地方也難免迷路。但早到后不宜提早進入辦公室,最好不要提前10分鐘以上出現在面談地點,否則聘用者很可能因為手頭的事情沒處理完而覺得很不方便。外企的老板往往是說幾點就是幾點,一般絕不提前。當然,如果事先通知了許多人來面試,早到者可提早面試或是在空閑的會議室等候,那就另當別論。對面試地點比較遠,地理位置也比較復雜的,不妨先跑一趟,熟悉交通線路、地形、甚至事先搞清洗手間的位置,這樣您就知道面試的具體地點,同時也了解路上所需的時間。

2.把握進屋時機

進屋后,若發現招聘人員正在填寫上一個人的評估表,不要打擾,表現得理解與合作。但也不要自作聰明,在招聘人員不知曉的情況下等在門外不進去,這是不對的。對招聘人員來說,什么時候填寫評估表,寫多長時間,都是他自己的工作安排;對您來說,如果面試的時間到了,您就應該按點敲門。不過如果招聘人員請您在門外等一下,那就另當別論,此時您就應按他的要求做。其實有的時候,招聘人員已填完了表格,并已開始看自己的文件了,這時,如果您仍自作主張地在外面等,就會落得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的后果。有的人會讓您進來在屋內等一下,您就按他的安排做,不要東張西望、動手動腳、閉目養神或中間插話。這段時間雖然會比較難熬,但忍一忍也就過去了。如果實在無所事事,邊上又有可以看的雜志,那么在經過允許之后,可以翻閱。一般填這種評估表時間都不會太長,不必一定要省這個時間看點什么或干點什么。有經驗的招聘人員會妥善處理這種尷尬的局面。比如,他覺得您等的時間長了,就會建議您先看一下桌面上的雜志。這時即使您不想看,也別拒絕,您看不看是另外一回事,但禮貌上要友善地接受。

二:彬彬有禮

面試人員與秘書都應禮貌對待

許多人對秘書很不禮貌,覺得秘書級別低,不重要。尤其是那些自已有一官半職的人見到比自己級別低的人就想擺出一副官架子。殊不知在外企文化中,級別只代表工作分工的不同,平時大家都是平等的。當然這也不是教您對秘書要阿諛奉承,只是想強調一下外企文化中平等性的原則。有的人雖與招聘人員很談得來,但秘書對他卻很反感。負面的評語傳到招聘人員的耳朵里,也會對面試結果產生不利影響。

不僅對招聘人員,對秘書,對別的人也應以禮相待。這主要是一個人的修養問題,要有禮有節。希望大家從現在就開始養成習慣。要是現在不養成習慣,到時候再刻意的對別人熱情,很可能會顯得殷勤過頭,這種例子在中國、尤其是在北京見得特別多。大家在初次見面的時候,都要亮出自己的頭銜。一旦發現對方比自己級別低或是自己比對方資歷淺,高的一方很自然地就擺出了一副長者或資深人員的架勢,其實這是很缺乏修養的表現。在北京,這種習氣已蔓延到各個行業,遍及各個年齡層了,所以要格外注意,從現在就要養成對任何人都要有禮貌的習慣。

三:大方得體

1.就座要多客氣。

進了房間之后,所有的行動要按招聘人員的指示來做,不要拘謹或過于謙讓。應客隨主便,恭敬不如從命。

2.到底喝什么。

進屋后,招聘人員問您喝什么或提出其它選擇時,您一定要明確的回答,這樣會顯得有主見。最忌諱的說法是:隨便,您決定吧。這樣說不外三個原因,一是中國人的語言習慣,二是出于您的好心,希望就著人家的方便。三是我們受到父輩的影響,覺得到別人那里喝什么吃什么是別人賜予的東西,不應該大言不慚的直接要求。其實,招聘人員給您喝的都是公司的正常支出,大可不必不好意思。大公司最不喜歡沒有主見的人,這種人在將來的合作中會給大家帶來麻煩,浪費時間,降低效率。

3.討論約見時間。

如要約定下一次見面時間,有兩種極端要避免:一是太隨和,說什么時間都行,這樣會顯得自己很無所事事;二是很快就說出一個時間,不加考慮。較得體的做法是:稍微想一下,然后建議一到兩個變通的時間,不要定死,而是供人選擇,這樣相互留有余地。即使手頭有五個可行的時間,也別統統說出來,會顯得羅嗦。而且別人一旦覺得您空閑的時間太多就會隨其所愿隨便約定,這樣就會給您帶來不便。打個比方,如果您去電影院看電影,若整個影院都是空的,那么您也許會為了找一個合適的位子花上三分鐘的時間,把每個座位都試著坐一坐。招聘人員也可能有這樣的心理。您先給他一兩個時間,如他覺得不合適,他自然馬上會說他可行的時間,只要他所提的時間與您的某個空閑相吻合,問題就解決了。但他提的時間萬一還不行,您不妨拋出下一套方案。

4.自然=隨便

雖說禮多人不怪,但要保持自然,不可客套太多,也不能過于隨便。您不要覺得美國公司就很隨便,美國公司一樣要有禮貌。這個度怎么掌握呢?這就要平時多注意外企文化,多與大家交流。

5.結束語。結尾時說: Thanks for your time., Thank you very much. or Nice to talkto you. 但不要說得太多。中國人在結尾的時候常說一大堆羅嗦的感激之詞,但在外國人聽來,會覺得特別虛偽,或特別的不professional。總之,要恰到好處。

四:形體語言

1.Body Language 肢體語言

檢點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這些都可能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對方的一舉一動,雖然無言,卻也可能有意。要善于察言觀色,明察秋毫,比如,自己說得太多了就要注意一下是不是自己太羅嗦了,沒有掌握好時間。

2.Eye Contact 眼神的交流

您的目光要注視著對方。國外的禮儀書上往往精確到要看到對方鼻梁上某個位置或眼鏡下多少毫米,但我們覺得只要籠統地說看著對方的眼部就行了。但要注意不要目光呆滯地死盯著別人看,這樣會使人感到很不舒服。如果有不只一個人在場,你說話的時候要適當用目光掃視一下其他人,以示尊重。

3.Active Listener 做一個積極的聆聽者

聽對方說話時,要時有點頭,表示自己聽明白了,或正在注意聽。同時也要不時面帶微笑,當然也不宜笑得太僵硬。總之,一切都要順其自然

4.手勢

手勢不要太多。太多會過多分散別人的注意力。中國人的手勢往往特別多,而且幾乎都一個模子。尤其是在講英文的時候,習慣兩個手不停地上下晃,或者單手比劃。這一點一定要注意。平時要留意外國人的手勢,了解中外手勢的不同。另外注意不要用手比劃一二三,這樣往往會滔滔不絕,令人生厭。而且中西方比劃一二三的方式也迥然不同,用錯了反而造成誤解。

注意您的舉手投足:手不要出聲響。手上不要玩紙、筆。有人覺得挺麻利的,但在正式場合不能這樣,會顯得很不嚴肅。手不要亂摸頭發、胡子、耳朵,這樣顯得緊張,不專心交談。不要用手捂嘴說話,這是一種緊張的表現,很多中國人都有這一習慣。

5.坐姿的學問

1)身體稍向前傾

坐時身體要略向前傾。面試時,輕易不要靠椅子背坐,也不要坐滿,但也不宜坐得太少,一般以坐滿椅子的三分之二為宜。另外,女士要并攏雙腿,否則在穿裙子的時候,會尤其顯得難看。即使不穿裙子,也要把腿靠攏。新加坡人就有一種習慣,不管男女,在說話時都把腿靠攏。

2)招聘人員翹腳

如招聘人員翹腳,不要覺得這是他對您不禮貌,其實這是一種文化。這里可能有三種原因。一是招聘人員挺累,想休息一下;二是他覺得招聘工作不太重要,因此很放松;三是對您的心理考驗,想看看您的表現。這時如果您顯出不滿的神情,就會給人留下不好相處的印象。

6.幾點注意:

1)面試時應杜絕吃東西,如嚼口香糖或抽煙等。雖然這是最基本的禮儀,但有人也難免會犯。例如,有人因為自我感覺良好或為了顯示自己的傲氣,面試時嘴里還嚼著口香糖,這是很不禮貌的。有人還會忍不住煙癮,抽上幾口。外企里大部分地方都是禁煙的,即使沒有這個要求,您抽煙也會顯得很不禮貌,很不professional。目前,禁煙已是越來越流行了。面試時,您不妨忍著點。

2)喝水最忌諱的有兩點:

一是喝水出聲。吃喝東西出聲都是極失禮的舉動,以后我們在西餐禮儀中還會講到這點。因此不妨從現在起就練習默默無聞的吃飯、喝水。

二是若水放的位置不好,很容易灑。一般面試時,別人會給您塑料杯或紙杯,這些杯子比較輕,而且給您倒的水也不太多,這樣就更容易灑。一旦灑了水,您就難免緊張,雖然對方會很大度,但也會留下您緊張的印象。所以要小心,一定要放得遠一點,喝不喝都沒有關系。有些中國人臨走了,怕不好意思,就咕咚咕咚喝上幾大口,其實沒有這個必要。

3)打噴嚏。

打噴嚏之前或之后一定要說Excuse me。國外流行打噴嚏五部曲:啊TExcuse me. Bless you. Thank you.Welcome。

【外企面試注意事項】

面試外企要注意哪些禮儀一:面試之前

1、服飾

男士得穿上整潔的服裝,但不必刻意打扮。女士應穿得整潔、明亮,叮當作響的珠寶飾物、過濃的香水、沒拉直的絲襪、未修過的指甲或是蓬松的頭發等,都足以抵消求職信給予考官的良好印象。

選擇服裝的關鍵是看職位要求。應聘銀行、政府部門,穿著偏向傳統正規;應聘公關、時尚雜志等,則可以適當地在服裝上加些流行元素。除了應聘娛樂影視廣告這類行業外,最好不要選擇太過突兀的穿著。應屆畢業生允許有一些學生氣的裝扮,可以穿休閑類套裝。此外應聘時不宜佩戴太多的飾物,這容易分散考官的注意力。

2、守時

守時是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提前10-15分鐘到達面試地點效果最佳。提前半小時以上到達會被視為沒有時間觀念,但在面試時遲到或是匆匆忙忙趕到卻是致命的。不管你有什么理由,遲到也會被視為缺乏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

如果路程較遠,寧可早點出門,但早到后不宜立刻進入辦公室,可在附近的咖啡廳等候。

面試外企要注意哪些禮儀二:面試之中

1、眼神:

交流中目光要注視對方,但萬萬不可死盯著別人看。如果不止一個人在場,要經常用目光掃視一下其他人,以示尊重和平等。

2、握手:

當面試官的手朝你伸過來之后,握住它,握手應該堅實有力,雙眼要直視對方。不要太使勁,不要使勁搖晃;不要用兩只手,用這種方式握手在西方公司看來不夠專業。手應當是干燥、溫暖的。如果你剛剛趕到面試現場,用涼水沖沖手,使自己保持冷靜。如果手心發涼,就用熱水捂一下。

3、坐姿:

不要緊貼著椅背坐,不要坐滿,坐下后身體要略向前傾。一般以坐滿椅子的三分之二為宜。這既可以讓你騰出精力輕松應對考官的提問,也不至讓你過于放松。

4、小動作:

在面試時不可以做小動作,比如折紙、轉筆,這樣會顯得很不嚴肅,分散對方注意力。不要亂摸頭發、胡子、耳朵,這可能被理解為你在面試前沒有做好個人衛生。用手捂嘴說話是一種緊張的表現,應盡量避免。

5、談吐

語言是求職者的第二張名片,它客觀反應了一個人的文化素質和內涵修養。面試時對所提出的問題要對答如流,恰到好處,又不夸夸其談,夸大其詞。談吐上應把握以下幾個要點:首先,要突出個人的優點和特長,并有相當的可信度。語言要概括、簡潔、有力,不要拖泥帶水,輕重不分。其次,要展示個性,使個人形象鮮明,可以適當引用別人的言論,如用老師、朋友的評論來支持自己的描述。第三,堅持以事實說話,少用虛詞、感嘆詞。第四要注意語言邏輯,介紹時層次分明、重點突出。最后,盡量不要用簡稱、方言、土語和口頭語,以免對方難以聽懂。當不能回答某一問題時,應如實告訴對方,含糊其辭和胡吹亂侃會導致失敗。

篇7

遲到會影響自身的形象,而且大公司的面試往往一次要安排很多人,遲到了幾分鐘,就很可能永遠與這家公司失之交臂了。

但招聘人員是答應遲到的。這一點一定要清楚,否則,招聘人員一遲到,您的不滿情緒就流于言表,這樣招聘人員對您的第一印象就大打折扣了。請注重前面的“前三分鐘決策原則”,因此您一但稍露慍色,就滿盤皆輸了。況且招聘人員的確有其遲到的理由:一是業務人員作招聘時,公司業務自然優先于招聘事宜,因此可能會因業務而延誤了時間;二是前一個面試可能會長于預定的時間;三是人事部或秘書沒協調好,這種情況經常發生。還有的主管人員由于整天與高級客戶打交道,做招聘時難免會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因此對很多面試細節都會看得比較馬虎,這樣也就難免搞錯。也有人故意要晚,這也是一種拿派的方式,因此您對招聘人員遲到千萬不要太介意。記住,現在是您在求職,而不是別人在求您上崗。同時,您也不要太介意面試人員的禮儀、素養。假如他們有不妥之處,如遲到等,您應盡量表現得大度開朗一些,這樣往往能使壞好事。前面提到,面試無外是一種人際磨合能力的考查,您得體周到的表現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1:最好提前10-15分鐘到,熟悉一下環境

卡耐基的故事:

我在香港上卡耐基心理與人際溝通培訓課的時候,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例子。有位卡耐基總部的副總裁來香港給培訓老師講課。培訓中心地處銅鑼灣,這位副總裁下榻的飯店也在銅鑼灣,不過五分鐘的路程,可他卻整整提前了半個小時。我們的老師就問他,為什么提前這么早到。這位副總裁說:“我早到,心里就踏實,就能鎮靜一下,就更有自信了。我們搞心理培訓的人都明白,假如一旦遲到,就很輕易心懷愧疚,在課堂上的發揮以及在邏輯思維、語言表達方面都會大打折扣了。聽了這一席話以后,每次培訓他也都提前到達。這樣即使遇上交通堵塞,也都有一定的余地。

假如路程較遠,寧可早到30分鐘,甚至一個小時。北京很大,路上堵車的情形很普遍,對于不熟悉的地方也難免迷路。但早到后不宜提早進入辦公室,最好不要提前10分鐘以上出現在面談地點,否則聘用者很可能因為手頭的事情沒處理完而覺得很不方便。外企的老板往往是說幾點就是幾點,一般絕不提前。當然,假如事先通知了許多人來面試,早到者可提早面試或是在空閑的會議室等候,那就另當別論。對面試地點比較遠,地理位置也比較復雜的,不妨先跑一趟,熟悉交通線路、地形、甚至事先搞清洗手間的位置,這樣您就知道面試的具體地點,同時也了解路上所需的時間。

提到“洗手間”,大家不要笑,實際上這很重要。這里給大家講一個在國家機關工作的人去外企面試的故事。他在面試前忽然想去洗手間,但因對寫字樓的環境不熟悉,面試前也沒去過,自然一時搞不清到底哪個門是。結果竟一頭撞進了火警通道,還冒失地按了火警鈴,結果整個樓響成一片,著實轟動了一把。他慌慌張張地躲了一陣之后才去了洗手間,等到再去面試的時候,已錯過了預約的時間,此時面試主考已起程去機場了。他也就永遠地失去了進入這家公司的機會了。

2.把握進屋時機

進屋后,若發現招聘人員正在填寫上一個人的評估表,不要打攪,表現得理解與合作。但也不要自作聰明,在招聘人員不知曉的情況下等在門外不進去,這是不對的。對招聘人員來說,什么時候填寫評估表,寫多長時間,都是他自己的工作安排;對您來說,假如面試的時間到了,您就應該按點敲門。不過假如招聘人員請您在門外等一下,那就另當別論,此時您就應按他的要求做。其實有的時候,招聘人員已填完了表格,并已開始看自己的文件了,這時,假如您仍自作主張地在外面等,就會落得“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的后果。有的人會讓您進來在屋內等一下,您就按他的安排做,不要東張西望、動手動腳、閉目養神或中間插話。這段時間雖然會比較難熬,但忍一忍也就過去了。假如實在無所事事,邊上又有可以看的雜志,那么在經過答應之后,可以翻閱。一般填這種評估表時間都不會太長,不必一定要省這個時間看點什么或干點什么。有經驗的招聘人員會妥善處理這種尷尬的局面。比如,他覺得您等的時間長了,就會建議您先看一下桌面上的雜志。這時即使您不想看,也別拒絕,您看不看是另外一回事,但禮貌上要友善地接受。

二:彬彬有禮

面試人員與秘書都應禮貌對待

篇8

今天在這里召開的全市利用外資工作會議是今年以來的第三次利用外資會議,近年來這么密集地召開利用外資會議還是第一次,可見今年形勢的嚴峻。今天的會議主要是對今年以來全市利用外資的情況進行總結分析,針對當前利用外資的形勢和面臨的問題,研究部署下一階段的招商引資工作。剛才,振宇同志已經就今年1-7月廣州的利用外資運行情況和下階段的工作作了總結計劃,對完成今年我市的招商引資任務作了具體部署。文豪局長就我市工業用地的情況作了通報,對我市用地的最新做法作了詳細說明,我完全贊同。今天張市長也在百忙中參加了我們的會議,并將對我市下一步開展招商引資工作作重要講話。下面,我就完成今年我市招商引資工作任務講三點意見:

科學地分析和判斷形勢,增強利用外資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從1-7月份的統計數據來看,利用外資初步扭轉了連續三個月下滑的局面,出現小幅回升。新批外資項目、合同外資和實際外資均實現增長,新批項目數650個,同比增長10.73%,合同外資17.34億美元,同比增長10.10%,實際外資14.38億美元,同比增長7.80%。這是自今年4月份出現連續下滑以來首次回升,這個回升來之不易,這種情況必須加強跟蹤分析,保持繼續攀升。

仔細分析利用外資的各項指標,就可以看出我們的問題。今年的大項目規模有所收縮,盡管引進大項目的數量有所增加,1-7月新批和增資大項目共112個,同比增長8.74%,但大項目合同外資占合同外資總額的比重有所下降,大項目合同外資11.48億美元,占合同外資總額的66.20%,比去年下降了1.11%。外資結構上,作為我市主要外資來源地的*,從2月份開始實際港資出現連續下滑,最低降幅達到37.91%,7月份稍有回升,但同比仍然下降13.80%,與去年全年46.6%的增幅形成巨大的反差,說明我們在鞏固傳統市場方面有所忽視,沒有保持和發揚去年8月我市在*成功推介的有利條件,未能做到在開拓新市場的同時保住傳統市場。我們應該認識到,港資不但代表*本土的資金,更多的是全球資金的聚集。無論從全球、全國還是我市的投資來源來看,*資金都是大頭。我市吸引*資金有天然的地理和人文優勢,要好好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尤其是要加強對*服務業的引進力度。

從我市招商引資的區域布局看,全市下滑面比較大,1-7月全市有5個區(市)實際利用外資下降,導致了全市實際利用外資的增速大幅減緩。其中,增城下降72%,番禺下降了11%、花都下降了20%,另外芳村、黃埔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去年,增城、番禺、花都這三個區加上開發區、南沙、天河的實際外資達到了17.9億美元,占全市24億實際外資的75%。今年我們還是要把重點放在這幾個區,因為這幾個區的土地資源和政策資源相對較強。但是從上半年情況來看,增城、番禺、花都這三個區與去年相比,實際外資少了1.28億美金,1.28億美金就能保證我市實際外資9%的增長目標。其實番禺下降11%,從金額來講就是減少了1900萬美金,花都下降了20%,從金額來講就是2700萬美金,數目并不大,但關鍵還是要引起重視,努力趕上,完成下降部分的指標。

雖然這兩年利用外資的宏觀環境發生了一些變化,我們也面臨著各種客觀因素的困擾,比如國家宏觀調控、商務部調整外資統計方式,能源、土地、電力供應緊張等帶有全局性的問題。但拋開這些共性的問題,我們應該發現我們自身主觀上還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我們在對招商引資工作重視不夠,沒有把招商引資作為地區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對地區的招商引資工作缺乏宏觀長遠的規劃思路,做到哪算到哪,沒有明確的目標。其次是工作抓的不緊、不實,失去了很多的機會和項目。另外今年我市進行部分的行政區劃調整,涉及到變動的區有8個,招商引資工作也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此外,我們沒有積極利用好各地的招商資源,在當前用地緊張的情況下,未能加大回收閑置土地工作的力度,導致外資流向周邊城市。

今年省政府下達我市利用外資的任務是要求同比增長25%,即全年合同外資總額要達到40.06億美元,實際外資額要達到30.01億美元。市政府也要求我市增長9%。而1-7月我市的合同外資額僅完成省下達年度計劃的43.29%,實際利用外資額僅完成年度計劃的47.15%。時間過了一半多,任務還沒過半,而在去年7月我們已完成了去年全年的實際外資任務。所以大家決不能有任何的懈怠和停滯,必須振奮精神,找準方向、迎頭趕上。

利用外資要增長不是簡單的數字追求,而是廣州經濟發展的強烈內在需要

許多從事外資工作的同志經常在問,為什么利用外資年年都從零開始并要求年年都增長?這樣科學合理嗎?理由很簡單。第一,廣州經濟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外部需求是廣州經濟增長的重要需求因素,而外資的拉動在其中的作用尤為關鍵。多年來,廣州的經濟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得益于改革開放,得益于外資流入參與了我市經濟體制、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廣州經濟的質量有了質的飛躍。拿今年上半年的數字來看,全市外商投資企業工業產值達到2002.58億元,占到全市工業產值的65.58%;涉外稅收207.46億元(不包括海關征收稅項),占到全市稅收總額的33.7%;外資投向工業領域就有7.54億美元,占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的58.28%;外商投資企業出口73.19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61.83%。試想一想,外資如果掉下來,廣州經濟還能穩定增長嗎?第二,外資是廣州戰略產業的重要支撐,我市的汽車產業集群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廣州原來是國家發展汽車產業“三大三小”的一“小”,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始終沒有發展起來。自從更換了合作伙伴,與日本本田成功合作之后,市場環境、產業環境日趨成熟,接著是日產、本田汽車出口基地、豐田落戶,今年韓國現代又來了,外資汽車零部件廠商集聚廣州已超過300家,到今年包括內資在內絕對超過了400家,形成了在全國中很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沒有外資汽車的進入就沒有廣州汽車產業的發展,沒有汽車產業的支撐就沒有廣州經濟過去和未來的持續發展。第三,利用外資利用的不只是資金,而且是管理和技術,正是示范效應也技術溢出效應,一步步地催生新興的產業。第四,當前是廣州經濟轉型發展時期,也是國際產業結構調整時期,兩者交織在一起,是一個難得的戰略機遇。“*”規劃我們要發展汽車、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生物醫藥四大支柱產業光靠內源性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明顯是低的。2010年我們要舉辦亞運會,龐大的建設工程也是需要外部支持的。現代服務業特別是知識型服務業,我們的水平也是不高,當前國際服務業轉移也正給我們提供了有利機遇。時不我待,唯有不斷進取。

振奮精神,全力以赴,確保完成利用外資任務不動搖

(一)高度重視,狠抓落實,咬定目標絕不放松。

利用外資在廣州未來經濟發展、開放水平提升和國際化程度加強中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面對當前的嚴峻形勢,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林樹森書記和張廣寧市長親自過問,并指示我們要采取非常措施將利用外資工作抓上去。今年9月張廣寧市長將親自帶隊到日本、德國展開新一輪的招商引資工作,各部門要配合市外經貿局做好籌備工作,組織好隊伍,把握機遇,爭取在9月有載而歸。我們今年利用外資的目標到今天為止沒有調整,能不能完成任務?我認為可以完成。前一段時間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工作耽擱了下來,從我們這幾個月在各區調研的情況看,下半年資金與項目進入的進度會加快。希望各區(市)要用抓GDP增長的干勁大力促進利用外資工作的增長。

下半年,我們將把今年下達的利用外資指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區(市),各開發區。根據市政府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分解下達的目標任務,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和崗位責任制,實現工作層層有人抓,任務有人落實的齊抓共管局面。主要領導一定要站在第一線,親自掛帥,指揮作戰,認真研究解決利用外資工作中的關鍵性問題,層層抓落實,并在人、財、物各方面予以傾斜,確保目標任務的完成。市外經貿局的領導、各責任處室,實行對口聯系責任制,下基層抓貫徹、抓落實,對照進度指標,實行月度、季度通報制度,及時向市政府匯報。

(二)迎難而上,對癥下藥,推動利用外資的轉型升級。

土地緊缺、容量性缺電是各個區(市)普遍反映的問題,但是我們同時要看到,這也是全國各地面臨的共同問題。在土地、電力日益成為發展硬約束的情況下,我們要積極采取措施,大力推進集約發展,促進招商引資和外向型經濟發展走出新路子。

一是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把招商引資重點放在引進資源節約型、科技創新型、產業帶動型、生態環保型項目上,放在引進金融、會展、物流等現代服務業項目上,推動我市利用外資的轉型升級,著力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使我市成為發展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集聚地。

二是強化增資擴股,爭取把現有外資存量轉化為新的增量。截至2004年底,廣州共有10205個續存外資項目,實際外資續存量高達236.08億美元。這些續存項目大多是經營情況良好,盈利能力強的項目,這是廣州今后擴大利用外資工作的巨大財富,要切實利用起來。

三是加大并購力度,以資引資。我市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存量大,基礎好。去年,全市外資并購僅有17家企業2700多萬美元,外資并購存在很大空間。外資并購占用新資源少,啟動快,要篩選出合適的企業,統一對外招商,促使內資企業成為以資引資的熱點。

四是加大閑置土地的回收工作力度。各區(市),特別是國土房管部門要積極行動起來,依法依規地對我市多年批出的土地作一次認真的檢查與盤點,對一些未能依法合理使用的土地要依法回收,將有限的土地資源用到有需要的項目中,解決當前土地供應緊張的困難。

(三)緊抓龍頭,以點帶面,繼續發揮大項目帶動產業集聚效應。

大項目對廣州經濟發展、產業重組的帶動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下一階段,我們仍然要緊緊抓住帶動力強的龍頭項目,大力推進產業集群。

一是要圍繞廣州經濟發展模式轉型,集中精力引進大項目和關鍵性項目,引進產業鏈條的高端項目,重點是抓一批電子信息、機械設備、生物醫藥、環保產業、新材料和光電一體化等高新技術項目。同時要抓好目前在談大項目的落實與推進。要把大項目的推進作為做好全市利用外資工作的重點,定人定責,緊盯不放。對一批已列入計劃的高新技術和高端制造業項目要加強聯系和跟蹤服務,努力確保重點項目落實。

二是要圍繞已落戶大項目深化產業鏈招商,抓產業鏈拓展和產業集群招商。鼓勵外商開展系列化投資,形成產業“族團”;鼓勵外商投資有關產業的上游和下游項目,延伸價值鏈條;鼓勵外資中小企業為跨國公司發展境內加工基地提供配套,從而成倍放大龍頭項目的招商引資成效,不斷引入產業鏈中新的投資者,發揮集聚和示范效應,使產業鏈得到延伸。以汽車產業為例,目前汽車零配件配套仍然有著很大的缺口,特別是汽車電子等技術含量較高、生產附加值高的配套體系有待培植和完善。在模具、橡膠、化工、精細化工等汽車關聯產業上,廣州也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與汽車產業有很大的配套空間。因此,圍繞大項目推進產業鏈招商仍然大有可為。

(四)加強分析,把握機遇,構筑利用外資新增長點。

應該看到廣州的利用外資發展雖然有暫時的困難,但更面臨著難得的機遇。能不能把握全球資本流向的動態,能不能科學判斷當前的形勢,能不能對吸收外資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預測、分析,針對利用外資發展問題加強調研,形成具有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的主動性是關系到我市利用外資后勁的重大問題。

篇9

新春伊始之際,跳槽成了職場中人的熱門話題。當然,對一個組織來講,保持一定范圍內的流動率其實對組織是有利的,可以輸入一些新鮮血液,可以引進新的思維和行為方式,也可以對內部員工有所鞭策和激勵;企業能留住骨干員工即可,不太稱職的人不自動流失也會被動篩掉。可憂的一是通過逆向淘汰,才高于眾者無法留存,高飛遠揚;庸碌無為或明哲保身者大行其道;二是過高的人員流動,容易導致企業成長緩慢、經驗缺乏積累乃至發展后勁不足。

筆者近來頻頻接觸員工流失率居高不下的組織:西南某機械制造企業,一線生產工人流動頻繁,產品質量急劇下降,訂單不斷出現差失,嚴重影響了企業的聲譽和生意。如果說生產工人相對來講可替代性較強,改善一下工作生活待遇即可留住,損失較容易挽回和彌補,那么我們再來看一下東北某民辦學校的人員流動情況:在半年內的時間里,學校的教職員工更換迅速,人員更新率竟達到1/3,真有令人目不暇接之感;教學質量固然無法保證,引起學生和家長不滿,整個學校也人心渙散,多數為朝不保夕而謹言慎行,也幾乎無人有在此久留的打算,短期行為嚴重。一所學校的人員流動率居然超過知識管理型的公司,也真令人眼界大開。而經深入了解,這所學校現有人員大多并非資質不夠,不能人盡其用,而是另有原因。

二、流動成本分析

人員流失是有較高成本的,據研究可以量化為:雇員流動成本=離職成本+崗位空缺成本+替換成本+培訓成本+損失的生產成本-節省的成本。

其中:離職成本主要包括:員工任職期間公司的培訓投入、知識產權流失、離職面談成本、安排臨時替補的成本、其他員工離職引發的連鎖流動成本、有關部門辦理離職手續成本等;崗位空缺成本主要包括:內部員工填補空缺成本、需要額外加班的成本、主管人員協調完成空缺崗位工作的成本等;替換成本主要包括:招聘準備工作、篩選簡歷、測試、面試成本、錄用準備成本、工資福利差異成本、辦理錄用手續成本等;培訓成本主要包括:崗前培訓準備、培訓資料、培訓管理成本等;損失的生產率成本主要包括:離職人員參加培訓期間損失的生產率成本、面試人員損失的生產率成本、空缺崗位損失的生產率成本、人力資源部生產率下降成本、新員工損失的生產率成本等;節省的成本主要包括:新員工工資低于流失人員時的工資差異、新員工績效優于流失人員的差異等。但節省的成本通常遠遠小于前幾項。

這不免令人心生詫異,那些隨意更換員工或不在意人員頻繁流動的組織,就沒考慮過造成的損失嗎?那么又是怎樣的組織使得人才難引來、難留住?要什么樣的組織才能凝聚員工的能量和熱忱形成強大的合力呢?

三、人力資源管理方法和手段中的一些問題和有效的管理模式

(一)不良人力資源管理若干現象中問題的抽離

人們做過大量對成功企業的研究和總結,從中可以抽離出規律性的經營管理模式,成為我們建立企業規范的依據和參照。但是很多時候是“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卻是相似的”。國內專家總結的常見不良人力資源管理若干現象,諸如“工作任務及目標不明確”“員工的知識、技能、潛能不能得到開發”“管理的方法和手段都存在問題”等等,在有些員工過度流動的組織里幾乎盡數存在。

(二)怎樣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才能留住人才

國內許多企業還停留在做好人力資源基礎工作的階段:制定較合理的薪酬模式、做盡可能公正的績效考核;經營者們也確實在著力探求員工激勵方式:什么樣的激勵能起作用?不少老板或想當老板的人都會詢問:我怎么才能知道員工心里都在想什么?怎么才能讓別人去做我想讓他做的事情?其實很簡單,人力資源選用育留的體系、人崗匹配的安排,讓現有的體制提供給員工所需要的東西。只不過,這句話說來容易做來難,難在人的觀念上。

(三)要注重人力資源管理外的事情

資本是一種權力,可以通過付出酬勞,買得員工在限定的時間、限定的場所做限定的事情;但僅憑這種交換,換不來員工盡心投入、全力參與和精益求精。資本可以要求于人,但靠強制無法喚起員工內在的激情和動力。因此,要讓人為己所用并不太難,難在把人用好,把有用的人留住。

四、建立開發人才的機制不只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還需要企業重視和加強綜合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只是企業管理的一部分,其特點與模式往往反映企業的機制和導向。國內學者曾在比較中國與美國后指出:最大的差距不在資金,甚至也不在人才,因為人才和資金都可以流動;中國最大的欠缺在于機制。國家或許為彌補機制的不足,在引進人才資金上做了很多工作,但引進后如何留住和用好這些人力、財力,做得似乎不夠。

企業也有如一個小小的國家。回過頭來看看國內的企業,肯千金買駿馬的倒還不少,能在內部建立起開發人才的機制的卻為數不多。組織留人難、用人難的問題,自古有之。中國機制上的欠缺有其源遠流長的歷史背景;企業機制上的欠缺,背后反映的通常是經營者看待人的觀念。

(一)經營者對待員工的觀念是企業機制欠缺的直接原因

古語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君臣之間尚且如此,遑論勞資雙方。當資本以打工者看待員工,以為可以隨意替換,那就無怪乎員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敷衍塞責。

(二)領導者的思想影響組織文化和機制,并最終決定人心向背

從管理學中的X理論、Y理論到與人的需求和激勵相關的多種學說,其前提假設都是對人的基本看法,這一對人性的判斷決定相應的管理和激勵方式。

人有滿足生理、安全、歸屬感需要的基本需求,也有被尊重、被重視的需要,有在工作中實現自身價值的企盼。良好的薪酬福利、工作條件可以消除員工的不滿,但若得不到薪酬之外的價值,不足以使人盡力而投入地工作。而能否想到這些,能否在企業里建立良好的選用育留機制,還要看主事者對員工的基本看法:視為工作機器,還是看作有血有肉有潛能有獨特才華有抱負和尊嚴感的人。

篇10

在二十二層的天臺

透過視線外的距離

牽出唯美的絢麗

你把空寂遺留在

棲息著的一片片花瓣里

亂紅隕落在情感的廢墟

誰泅渡了誰

也許有貧瘠的人生

遭遇了幽暗的場景

你掠過的地方

鋪滿了筆墨的芳香

誰用絲帛般的語氣

吟出了傷感的調調

曾經的梨花一行綠柳

一夜過后

再也尋不到往昔的繁榮

我該用什么樣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