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的功效與作用范文

時間:2023-04-11 13:56: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麥冬的功效與作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

篇1

(1)養陰清熱,治療陰虛內熱或熱病傷津、心煩口渴。

(2)潤肺止咳,治療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氣逆。

(3)清心除煩,適用于內熱擾心之證。

(4)溫病邪熱入營,身熱夜甚,煩躁不安。

(5)熱傷氣陰,心煩口渴,汗出體倦者。

(6)心陰不足,心煩不眠,舌紅少苔者。

(7)養陰潤肺,主治陰虛肺燥、干咳燥咳、勞熱咯血等證。

(8)益胃生津,善治胃陰不足、舌干口渴、納呆不饑等證。此外還可以用來治療陰虛腸燥、大便秘結。

篇2

關鍵詞:通脈養心丸;藥理;作

通脈養心丸是一種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中成藥,由地黃、雞血藤、制何首烏、阿膠、麥冬、龜甲(醋制)、黨參、桂枝、大棗、五味子、甘草組成。通脈養心丸具有養心補血,通脈止痛的功效。通脈養心丸常用于胸痹心痛,心絞痛,心悸怔忡,心率不齊等。現在藥理研究通脈養心丸具有抗心肌細胞缺氧損傷、抗氧化、抗炎等藥理作用。本文對脈養心丸的藥理作用進行研究。

1 主要成分藥理作用

1.1 地黃

地黃(學名:Rehmannia glutinosa)為玄參科植物,其根部為傳統中藥之一,最早出典于《神農本草經》。地黃根含地黃甙A、根含地黃甙B、二氫梓醇甙(dihydrocatalpol)、梓醇甙(catalpol)、水蘇糖、Y氨基丁酸、豆甾醇、樣醇甙、二氯樣醇甙等。地黃歸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養血補血、涼血的功效。《綱目》記載:“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利耳目,黑須發,男子五勞七傷,女子傷中胞漏,經候不調,胎產百病。”地黃有抗心腦血管疾病、強心利尿、神經保護、解熱消炎、促進血液凝固、抗糖尿病、抗骨質疏松、增強免疫等多種藥理作用[1-2]。

1.2 制何首烏

制何首烏為何首烏的炮制品,氣微,味微甘而苦澀,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強筋骨功效。制何首烏常用于血虛萎黃、眩暈耳鳴、須發早白、腰膝酸軟、久瘧體虛、高血脂證。制何首烏具有抗衰老、抗菌、抗炎、降血脂、降糖、保肝、保護神經等作用[3]。

1.3 阿膠

阿膠始于秦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為傳統的滋補、補血上品,是以驢皮為主要原料。阿膠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等功效。阿膠常用于血虛萎黃、心煩不眠、眩暈心悸、肺燥咳嗽等。阿膠主要化學成分包括蛋白質、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具有補血、增強免疫力、抗腫瘤等作用。

1.4 麥冬

麥冬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麥冬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等功效,常用于肺燥干咳,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陰虛癆嗽,心煩失眠,腸燥便秘。《名醫別錄》記載:“療身重目黃,心下支滿,虛勞客熱,口干煩渴,止嘔吐,愈痿蹶,強陰益精,消谷調中,保神,定肺氣,安五臟,令人肥健。”麥冬含麥冬皂甙A、麥冬皂甙B、麥冬皂甙C、冬皂甙D、麥冬甲基黃烷酮A等。麥冬具有抗心肌缺血、免疫調節作用、耐缺氧、抗血栓形成、抗衰老、抗腫瘤作用、降血糖等方面的藥理作用。

1.5 黨參

黨參(學名;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 )桔梗科黨參屬,為中國常用的傳統補益藥,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之功效。《中藥材手冊》記載:“治虛勞內傷,腸胃中冷,滑瀉久痢,氣喘煩渴,發熱自汗,婦女血崩、胎產諸病。”黨參含多糖類、酚類、甾醇、揮發油、維生素B1、B2,多種人體必須的氨基酸、黃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堿、微量元素、黃芩素葡萄糖甙,具有增強免疫力、擴張血管、降壓、有調節胃腸運動、抗潰瘍、改善微循環、增強造血功能等作用[5]。

1.6 桂枝

桂枝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桂枝具有發汗解肌,溫經通脈,助陽化氣,散寒止痛等功效,常用于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痰飲、心悸等。《本草匯言》記載:“桂枝,散風寒,逐表邪,發邪汗,止咳嗽,去肢節間風痛之藥也。氣味雖不離乎辛熱,但體屬枝條,僅可發散皮毛肌腠之間,游行臂膝肢節之處。”

桂枝具有抑菌、抗炎、抗過敏、抗腫瘤、抗病毒、利尿、擴張血管、促進發汗、鎮靜、抗驚厥、抗血小板聚集、降壓、解熱、解痙鎮痛、抗凝血等多種藥理活性[6-8]。

1.7 大棗

大棗,又名紅棗、干棗、棗子,起源于中國,在中國已有八千多年的種植歷史,其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P以及鈣、磷、鐵和環磷酸腺苷等營養成分。大棗具有補血養顏治療失眠之功效,常用于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本經》記載:“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大棗具有增強免疫、抑制癌細胞增殖、保護肝臟、抗Ι型變態反應等廣泛的藥理作用[9-11]。

1.8 五味子

五味子特指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實。五味子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等功效。《日華子本草》記載:“明目,暖水臟,治風,下氣,消食,霍亂轉筋,痃癖奔豚冷氣,消水腫,反胃,心腹氣脹,止渴,除煩熱,解酒毒,壯筋骨。”五味子常用于治肺虛喘咳、口干作渴、久嗽虛喘、津少口渴、體虛多汗、精滑不固、小便頻數、久瀉不止等癥。

2 通脈養心丸的藥理作用

通脈養心丸中炙甘草、黨參、大棗益氣健脾;桂枝、雞血藤溫通血脈;生地黃、阿膠、麥冬甘潤滋補心陰心血,諸藥相合養心補血,通脈止痛。通脈養心丸對冠心病室性早搏(氣陰兩虛證)、急性心律失常等療效確切。

參考文獻

[1]李紅偉,孟祥樂.地黃化學成分及其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藥物評價研究,2015(02).

[2]蔡春沉,王洪璽,王肅.地黃多糖對肥胖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治療作用及對血清中GLP-1、GIP水平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18).

[3]王文靜,薛詠梅,趙榮華,饒高雄.何首烏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07(03).

[4]蔣鳳榮,張旭,范俊,康S.麥冬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醫藥學刊,2006(02).

[5]馮佩佩,李忠祥,原忠.黨參屬藥用植物化學成分和藥理研究進展[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12(04).

[6]徐世軍,沈映君,金沈銳,解宇環.桂枝揮發油干預LPS致大鼠急性肺炎模型肺Toll樣受體2、4和MYD88基因表達的研究[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03).

[7]湯奇,劉蓉,楊發龍,曾南,何婷,于柳,茍玲.桂枝揮發油與桂皮醛抗流感病毒作用的實驗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2(07).

[8]劉蓉,何婷,陳恬,曾南,湯奇,茍玲,彭希,劉金偉.桂枝揮發油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2(02).

[9]王維有,曹晨晨,歐S,馬秋月,王宇,周婕,任迪峰,魯軍.大棗中環磷酸腺苷的提取及體外抗過敏活性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13(11).

篇3

民間有這么一種說法:“急發一朝生死決,慢喉百帖斷根難。”這句話的意思是,急性咽喉疾病的特點是來勢洶洶,一夜之間可以決定生死;慢性咽喉疾病雖然沒這么兇險,但要治愈它卻非常困難,多劑用藥尚難言把握——說明慢性咽炎容易反復發作,尤其是勞累、受涼、進食辛辣等情況下。

藥方治療

在中醫看來,慢性咽炎屬于臟腑虧損所致。中醫把慢性咽炎分為陰虛內熱和脾虛痰凝這兩個最常見的證型。

陰虛內熱型

咽干、咽痛、咽癢,咳嗽、少痰,喜喝水,大便干結,入睡困難,舌苔比較紅,脈搏較細。

出招:養陰清熱和利咽生津

——養陰清肺湯

玄參12克,生地20克,麥冬12克,川貝9克,薄荷6克(后下),甘草6克,杏仁12克,枇杷葉12克,藏青果12克,白芍12克。

脾虛痰凝型

咽部感覺有異物、微痛,腹脹、反酸、胃口不好,大便較稀,舌苔顯得較淡胖,脈細弱。

出招:健脾利咽化痰

——陳夏六君湯

陳皮6克,法半夏12克,黨參3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貓爪草20克,玄參12克,蘇葉9克,佛手12克,枇杷葉12克,藏青果12克。

以上兩個藥方都比較常用,且無明顯毒副作用。病人若感覺癥狀與上述證型類似,不妨試一下。

操作時,將兩碗半水煎為大半碗水,連服7天。服藥后,如果咽干、異物感等癥狀有所減輕,就證明藥物有效。

食療調理

貓爪草湯

貓爪草20克,南杏仁15克,豬瘦肉30克,加清水兩碗半,煎成一碗飲用。

功效: 利咽化痰

適合癥狀:痰多、咽部異物感明顯者

沙參麥冬湯

沙參20克,麥冬20克,玉竹20克,生地20克(注意:平素大便爛者,可不用生地),加清水4碗,煎成兩碗,分數次當茶飲用。

功效:養陰清熱

適合癥狀: 咽干、大便干結

五汁飲

取梨汁、馬蹄汁、青瓜汁、麥冬汁、白茅根汁各適量,頻頻飲服。

功效:養陰、清熱、生津

適合癥狀:咽干、咽痛

橄欖酸梅湯

青橄欖6個,酸梅15克,稍搗爛,加清水3碗,煎成兩碗,去渣再加少許白糖即可飲用。

功效: 養陰、生津、利咽

適合癥狀: 咽干癥狀明顯,最適合夏天飲用

羅漢果茶

羅漢果10克,用開水沖泡,頻頻當茶飲用。

功效: 利咽、化痰、止咳

適合癥狀:慢性咽炎伴咳嗽

麥冬粥

麥冬30克,百合30克,蜜棗3個,米50克,煮成稀飯。

篇4

春季養生原則

適當增加營養,提高蛋白質、維生素的攝入量,增強機體免疫力。宜選清淡易消化、涼性食物,忌辛辣刺激食物。

杞子蒸雞

原料:母雞一只,枸杞子30克,調料適量。

制作:雞去毛洗凈,去內臟和頭、爪子,枸杞子入雞腹,加入味精等,隔水蒸熟即可。日食200克,分數天食用。

功效:滋肝益精,養陰明目。

適宜范圍:肝腎不足,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

杞子麥冬蛋丁

原料:雞蛋2只,枸杞子30克,麥冬10克,瘦豬肉30克,味精少量。

制作:瘦豬肉洗凈,切成小丁,起油鍋,煸炒豬肉,然后將上述數品同入鍋翻炒,稍煮后加調料,即可食用。

功效:雞蛋滋陰養血,枸杞子補肝腎,麥冬生津。本藥膳有養陰保肝調理作用。

適宜范圍: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

泥鰍豆腐湯

原料:泥鰍200克,豆腐一盒,調料適量。

制作:泥鰍除內臟,洗凈,與豆腐一起煮湯,加調料即成。日食一次,連食數日。

功效:清利濕熱,補中氣,去濕邪。

適宜范圍:慢性肝炎患者。但不宜多食,過食會腹脹。血氨偏高者禁忌。

豬肝豆腐湯

原料:豬肝80克,豆腐一盒,調料適量。

制法:豬肝洗凈、切片,與豆腐一起燒湯,加調料即成。每日一次食用。

功效:清肝熱,和脾胃,消脹滿,滋補肝腎。

適宜范圍:適宜肝腎陰虛、慢性肝炎患者。血膽固醇高者慎用。

丹參桃仁粥

原料:丹參、桃仁各2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制作:丹參、桃仁水煎后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加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適宜范圍: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瘀血阻絡型患者。

山藥米仁粥

原料:山藥30克,米仁、粳米各50克。

制作:山藥洗凈,切成細粒,與米仁、糯米同煮粥,甜咸隨習慣口味,可常食用。

功效:健脾利濕,益肝。

適宜范圍:慢性肝炎,濕熱中陰型患者。

五汁飲

原料:梨、馬蹄、藕、甘蔗、鮮蘆根各100克,麥冬50克。

制作:上述食品洗凈榨汁,經常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生津止瀉。

適宜范圍:慢性肝炎、濕熱中阻型患者。

茉莉花冰糖水茶

原料:茉莉花5克,白糖適量。

制作:茉莉花和糖入杯,沖入沸水即可。反復飲用。

篇5

露 黃、白各10克,白糖10克,同置茶杯內,沖入沸水加蓋浸泡片刻即可飲用。若要增加甜味,可在杯中放一片甘草,其味更佳。此露具有散風熱、清肝明目、解毒之功效,是夏日消暑佳飲,可用于防治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癥。中所含的黃酮類物質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故對高血壓、冠心病及心腦血管病變的患者都很適合。

薄荷甘草露 薄荷10克,甘草3克,蜂蜜適量。將兩藥同放入鍋內,加開水約3000毫升,加蓋煮沸15分鐘,取汁加蜂蜜即可飲用。此露具有清肺止咳、解毒利咽的作用,可用于咽喉癢痛不適、聲嘶、咳嗽等癥。

西瓜翠衣露 削得外表綠皮的西瓜翠衣60克,白糖適量。將西瓜翠衣洗凈后放鍋內,加水適量,煮沸15分鐘,然后取汁加糖即可飲用。此露具有清暑解熱、瀉火除煩、利尿降壓等作用,對暑熱煩渴、口舌生瘡、小便赤短、高血壓病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白荷花露 白荷花50克,放鍋內加水煮沸15分鐘,取汁液加冰糖飲服。此露氣香性涼,可解暑熱、清心健脾、化痰止咳、除煩渴、爽精神,適用于感冒暑熱、煩熱口渴、喘咳痰血等癥。

菊棗蜂蜜露 50克,大棗5枚,麥冬20克,加入清水2000毫升,煮沸后保溫30分鐘,過濾,另加入適量蜂蜜攪拌溶解后即可飲用。此露清爽香甜爽口,具有明目養肝、生津止渴、清心健胃和消除疲勞之功效。

荷葉三豆露 荷葉15克,綠豆100克,黃豆、白扁豆各30克。先將荷葉切細用紗布包好,與綠豆、黃豆、白扁豆一同入鍋,加水煎煮至豆爛后,取濃汁加適量蜂蜜飲用。此露具有清熱解毒、祛濕暑、和中健脾之功效,對脾虛濕重、慢性腹瀉者尤為適宜。

金銀花露 金銀花20克放入茶壺內,沖入開水1000毫升,稍涼后加蜂蜜(或白糖)15克即可服用。金銀花是一味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治熱痢的良藥,對多種致病菌和病毒有較強的抑滅作用。常服此露,可防止夏季暑熱癥、瀉痢、流感及小兒熱癤、毒痱等癥。

玄參桔甘露 玄參、麥冬各10克,桔梗、甘草各5克,同放于杯中,沖入沸水浸泡兩分鐘即可飲用。此露具有滋陰清熱、解熱通便的功用,適用于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干咳無痰、大便燥結、小便不利等癥。

藿香露 藿香50克,用水煮沸20分鐘,取汁加蜂蜜適量飲服。此露具有芳香宣濁、消暑化濕的功效,適用于中暑發熱、頭痛胸悶、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消化不良等癥。

青蒿露 青蒿50克,用水煮沸20分鐘,取汁加蜂蜜飲服。此露氣味芬芳,能清暑退熱、明目辟穢,適用于有外感暑熱、發熱無汗、胸悶頭暈、惡心嘔吐等癥。

梅花露 白梅花50克,用水煮沸15分鐘,取汁加冰糖適量飲服。此露具有生津止渴、解暑除煩的功效,可防治中暑。

石斛露 石斛50克,加水煮沸20分鐘,取汁加蜂蜜飲服。此露能清暑生津、滋養胃陰,適用于津液缺少、口渴咽燥或中暑后津耗過多、口干舌紅、低熱不退等癥。

荷葉三鮮露 鮮荷葉、鮮竹葉、鮮薄荷各3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10分鐘,過濾,再加入適量蜂蜜(或白糖、冰糖)攪勻,冷后代茶飲。此露有清熱防暑、生津止渴之良效,實為盛夏消暑之佳品。

銀竹解毒露 金銀花、、淡竹葉各2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15分鐘,紗布過濾,加入適量蜂蜜飲服。此露有清熱解毒、明目除煩、清心熱、利便之效。

山楂麥冬露 山楂、炒麥芽、麥冬各20克。水煎后晾涼飲用。此露有開胃健脾、生津止渴之效,對中老年人夏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適用。

篇6

【基本配伍】帶皮鴨脯肉 150克,熟玉米筍12根,小菜心6棵,雞蛋1枚,麥冬20克,咖喱粉、糖、水淀粉、精制油、味精、鹽、鮮湯各適量。

【操作要領】

1.將麥冬放入碗中,加水浸沒,放在蒸籠或微波爐中加熱40分鐘;

2.將帶皮鴨脯肉斜切成寬6厘米、長8厘米的大薄片,用雞蛋清、鹽、味精、水淀粉拌勻上漿;

3.將小菜心汆燙后沖涼定色(使其不會發黃),再用上好漿的鴨脯片將菜心逐一包卷起來;

3.將菜心鴨卷放入溫油鍋中滑油,加入咖喱粉、鹽、糖、鮮湯和玉米筍,燒開后放入麥冬,勾芡,裝盆即可。

【基本功效】鴨肉平補養陰;麥冬氣香味甜,性甘,微苦,寒,可養陰潤肺、清熱除煩、消渴生津,能輔助降低血糖,增強免疫力。此菜色香味形俱佳,是秋季養生健體之佳肴。

八寶釀甲魚

【基本配伍】甲魚1只約600克,糯米飯50克,上漿蝦仁、上漿雞丁各30克,銀杏、栗子肉、水發蓮子各50克,松仁、熟火腿粒各15克,西蘭花150克,精制油、酒、醬油、糖、雞精、蔥姜、白胡椒、水淀粉、麻油各適量。

【操作要領】

1.甲魚宰殺后用沸水汆燙變色,用百潔布擦除體表黏液,洗凈去腥;從甲魚的側身進刀剖開,成為上下兩片,去除內臟和爪尖后,再洗凈,焯透去腥;

2.將蝦仁、雞丁放入溫油鍋中滑油,再加入所有輔料和調味料一起炒勻,勾芡,然后放入兩片甲魚中,攤開著上蒸籠45分鐘,再合攏為甲魚整形即可。

【基本功效】秋季的甲魚最鮮美滋補,有滋陰涼血,清熱散結,益腎健骨之效;此菜是秋季藥膳最佳組合菜肴。

百年好合(羹)

【基本配伍】鮮百合300克,水發蓮子200克,鮮奶300毫升,水150毫升,冰糖180克,椰子汁40毫升,水淀粉適量,鹽少許(鹽不是要咸味,而是襯托和增強冰糖的甜度,使此羹甜香不膩口)。

【操作要領】

1.鮮百合去頭尾,掰成瓣,洗凈;

2.鍋置火上,加入水、冰糖和鹽化開,再加入百合、蓮子煮熟;

3.加入牛奶、椰子汁,燒開后用水淀粉勾芡即可。

【基本功效】此羹色澤乳白,嫩滑香甜。百合可潤肺止咳,清心安神;蓮子益腎固精,養心安神,有收斂鎮靜作用,故此藥膳對虛煩不眠的人群有益。

川貝蝦球湯

【基本配伍】鮮活海蝦250克,雞毛菜100克,雞蛋清1個,川貝粉10克,去皮荸薺100克,肉糜50克,黃油25克,黃酒、姜汁、鹽、味精、白胡椒粉、生粉各適量。

【操作要領】

1.將蝦仁用絞肉機絞成茸泥(或用刀細細剁碎),加入雞蛋清、鹽、姜汁、味精、白胡椒粉、生粉攪拌,邊攪邊加水50毫升,攪至上勁,使蝦茸成為蝦膠;

2.將荸薺切成細小碎粒,加入川貝粉和咸鮮味調料一起拌入肉糜,與黃油拌勻后入冰箱冷凍成黃油餡凍,用刀切成1.2厘米直徑的油餡料;

3.將餡料逐只包裹在蝦膠中制成蝦球,入沸水鍋中煮熟,再放入雞毛菜,調好湯味即可。

篇7

益心舒膠囊是由生曬參、麥冬、五味子、丹參、黃芪、川芎和山楂7味藥組成,功能主治為益氣復脈、活血化瘀、養陰生津。用于氣陰兩虛、心悸脈結代,胸悶不舒、胸痛及冠心病心絞痛見有上述癥狀者。本研究旨在觀察益心舒膠囊緩解心血管疾病相關癥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全部病例均為同濟大學醫學院附屬東方醫院2009年9月―2010年3月門診患者,共入選150例,男性62例,女性88例;年齡31歲~85歲(62.74歲±11.49歲);服藥療程13周。

1.2 診斷標準 病例主訴包括胸痛、胸悶、心悸、氣短、乏力、多汗、頭暈、惡心等癥狀,經檢查證實有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壓、心律失常、高血脂、糖尿病。

排除重度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嚴重心功能不全、肝、腎、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精神病患者,18歲以下,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對中藥過敏者;未按時服藥,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判斷者。

1.3 治療方法 益心舒膠囊(貴州信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治療,每次3粒,每日3次,共13周。其中有87例有服用其他藥物史。

1.4 觀察指標 觀察胸痛,胸悶,心悸,氣短,乏力,多汗,頭暈,惡心等癥狀,心率、血壓和心電圖指標的改變。

1.5 心電圖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顯效:心電圖恢復正常或大致正常;好轉:心電圖中降低的ST段回升0.05 mV以上,但未達到正常水平,在主要導聯倒立的T波變淺在25%以上或T波由平坦變為直立;無效:治療前后心電圖對比無變化[1]。

1.6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3.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用χ2檢驗。

2 結 果

2.1 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療效 治療后癥狀有所緩解,平均緩解率為90.72%。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臨床癥狀(x±s)

2.2 治療前后心率血壓療效(見表2) 心率治療后降低率為(11.8±20.58)%;收縮壓降低率為(11.43±15.65) mmHg,舒張壓為(4.92±13.52) mmHg。

表2 治療前后心率血壓療效 (x±s)

2.3 心電圖療效 治療后心電圖顯效22例,好轉11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9.2%。

2.4 藥物不良反應 益心舒膠囊治療心血管疾病期間均未發生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及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無異體蛋白過敏反應。

3 討 論

冠心病屬于中醫“胸痹”的范疇,以氣虛、陰虛為本,血瘀為標,所以治療上不應該僅僅“活血化瘀”,氣虛:是氣不足的意思,一般表現為頭暈耳鳴、心悸氣短、易出汗、語聲低微、疲倦乏力等癥狀;陰虛:是由于缺乏血、津液和精微物質而造成的人體功能低下的狀態,表現為除口燥咽干、眩暈、失眠外,伴有手足心發熱、潮熱、盜汗等癥狀;血瘀:是由氣虛引起的,是指血液流動無力而導致停滯的病癥,表現為胸痛憋悶等癥狀;益心舒膠囊的功能主治就是益氣復脈,活血化瘀,養陰生津。用于氣陰兩虛、心悸脈結代,胸悶不舒、胸痛及冠心病心絞痛見有上述癥狀者。益心舒膠囊藥方組成中,生曬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智安神的功效,提高心肌對缺氧的耐受能力,增強心肌收縮力,抗炎抗氧化,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2];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痛、寧心安神的功效,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影響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清總膽固醇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3];黃芪具有補中益氣、利水消腫的功效,清除氧自由基,擴張血管和改善心功能,降壓利尿的作用[4];麥冬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的功效,麥冬活性多糖可抑制缺血心肌自由基增加,清除自由基,保護心肌細胞的作用[5];川芎具有行氣活血、祛風止痛的功效,解除血管平滑肌痙攣,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前膠原基因轉錄的作用,從而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6];五味子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滋腎寧心的功效,五味子提取液具有抑制心肌收縮性能,減慢心率的作用[7];山楂具有健脾胃、消食積、散瘀血的功效,降脂,降低心肌脂褐素含量,促進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抑制B型單胺氧化酶的活性,從而保護心肌的作用[8]。

參考文獻:

[1]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J].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68-73;233-237.

[2] 黃連玉.淺析人參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J].中華現代中西醫雜志2005,2(3):10-18.

[3] 周小明,陸再英,汪文道,等.丹參防治實驗性再狹窄及機制的初步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6,16(8):480-482.

[4] 李樹青.黃芪對冠心病心絞痛病人血清SOD和LPD的作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雜志,2003,1(1):23-24.

[5] 徐得生,馮怡,周躍華,等.麥冬多糖對急性心肌缺血活性部位研究[J].中成藥,2004,26(10):832.

[6] 唐利龍,汪麗慧,朱國英,等. 川芎嗪對原代培養血管平滑肌細胞膠原基因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5,15(11):666-668.

[7] 劉菊秀,苗成,陳靜.五味子對心肌力學和心率的影響[J].中草藥,1990,30(2):122-124.

[8] 林啟云. 廣西大果山楂藥性作用研究[J].廣西中醫藥,1996,(3):45-46.

作者簡介:楊蘇生,副主任醫師,現工作于上海市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郵編:200120)。

篇8

我春節期間突然口歪眼斜,診斷為面神經炎,打針吃藥行各種治療不見好轉,后我用中藥對面癱部位進行熏蒸治療,收到明顯的效果,不但面部麻硬等不舒服癥狀消失,口眼也慢慢回位。處方:艾葉18克,蟬蛻、全蟲各6克,當歸、伸筋草、紅花、防風各12克,桂枝、蘇葉各9克,蜈蚣1條。將上述中藥用火煎開后改用小火,熏蒸患部15分鐘,每天早晚各1次。使用20~30天即可見到明顯效果。

甘肅敦煌 吳明

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蒲昭和點評:中醫認為,面癱多因正氣不足,脈絡空虛,風邪入侵經絡,氣血痹阻而發。藥物熏蒸是中醫常用的一種外治法。熏蒸是通過熱、藥雙重作用而取效,熱能松馳皮膚、肌肉紋理,藥物分子(藥物熱氣)更易滲入面肌毛孔,進而達到活血通絡、祛風解痙的效果。

艾葉性溫,有溫經通絡、祛寒逐濕、活血理氣功效,同時有抗菌、鎮痛作用。紅花、當歸為活血化淤要藥,善治各類氣滯或寒凝血淤病證。蟬蛻能散風熱、透疹、定驚,且有鎮靜、抗驚厥、解熱作用。全蟲(全蝎)、蜈蚣均為熄風鎮痙、攻毒止痛之要藥,常用于治抽搐痙攣、中風口歪、半身不遂等癥。防風、伸筋草祛風勝濕、通絡止痛。桂枝性溫,祛風寒、溫通經脈,與防風相配,治風寒頭痛、寒濕痹痛效佳。蘇葉芳香疏散,能發表散寒、理氣和營。蟬蛻、蘇葉均質輕氣薄,善透達于面,合用祛風發表、宣通郁氣力更強。以上諸藥相伍,可起溫經通絡、祛風活血、祛濕止痛之功效。本方用于面癱初期或癥狀輕微者,能起到一定緩解癥狀或“糾偏”效果。本方如能配合針灸治療,康復效果會更佳。但是,對于面癱嚴重或病程日久者,本方作用有限,不建議使用。

注意:熏蒸時,面部別離湯液過近,熱度要適宜,以免造成燙傷。

荸薺治腎結石

我有腎結石,結石不大,不想手術,于是想到食療:用250克生荸薺,削皮,冷開水洗凈后,飯前或飯后食下。我連續使用了半個月,再加上我經常跳跳,后來去查B超,醫生說結石變小了。

甘肅敦煌 吳明

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蒲昭和點評:尿路結石(包括腎結石、輸尿管、膀胱結石)屬中醫砂淋、石淋范疇,治療多以清熱利濕、通淋排石、活血化淤為主。

荸薺,又稱馬蹄、地栗,可當水果或蔬菜食用。中醫認為,荸薺味甘性寒,有清熱化痰、涼血化濕、生津潤燥、通淋利尿、明目醒酒等功效。荸薺是食療佳品,可治療陰虛肺燥、咳嗽多痰、煩渴便秘、小便黃赤等,也可作為高燒、癌癥患者康復期食用。清《本草求真》云:荸薺能“破積攻堅”,民間認為它有化濕、利尿、通淋作用,故本品對小便淋瀝澀痛、尿路感染有較好治療效果。研究表明,荸薺能抑菌、消炎、鎮痛、降壓,也適宜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食用。一般說來,尿路結石較小者(小于0.8厘米),生吃荸薺,能起到一定排石、止痛效果。治療期間,最好能配合適量跳躍運動。不過,荸薺對腎結石雖有一定療效,但終究只是一種輔治療,不可當成治療本病的主要手段。如腎結石較大,還是應到醫院進行治療。

注意:患者消化力弱、脾胃虛寒、有血淤者,不宜食用。

治療眼睛疲勞兩方

(1)熏蒸法:取麥冬、玄參、、石斛各10克,加水煮沸,或用開水沖泡,待水溫適中時用熱氣熏蒸患眼。(2)用白芍、當歸、炙甘草、夏枯草、伸筋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溫服即可。

甘肅敦煌 吳明

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蒲昭和點評:中醫認為,眼疲勞多與肝熱、陰虛、血熱等有關。

第1方中,麥冬能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玄參涼血滋陰,瀉火解毒。二味合用,善治熱病傷陰、煩渴、溫毒發斑、目赤、咽痛等。石斛生津益胃、清熱養陰,可治熱病傷津、陰傷目暗等。為眼科要藥,能散風清熱、平肝明目,常用于治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等。單味煎湯熏眼,有消炎、止癢、防眼干澀之效果。諸味合用,主要有滋陰涼血、清肝明目功效,用以煎液熏蒸眼部,對改善眼周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眼疲勞癥狀,有一定效果。

第2方中,白芍能補血斂陰、柔肝止痛、養陰平肝。甘草緩急、潤燥、解毒。研究證明,白芍合用甘草,能起鎮靜、鎮痛、抗炎、抗過敏等作用。夏枯草有清肝明目、散結消腫作用,對多種病菌有較強抑制作用,常用于肝火過盛引起的目赤、目脹,效果較好。伸筋草既能祛風除濕、舒筋活絡,還能清肝明目。本方有清肝明目、活血通絡、消炎止痛作用,對眼疲勞出現的眼干澀、脹痛、發癢等,可收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提醒:防治眼疲勞不能只靠藥物。平時還須注意眼保健,比如,避免用眼過度,別整日沉迷上網。還要常做做眼部按摩,多眨眨眼。同時,每天多攝入蔬菜、水果,多飲水等,也有助預防眼疲勞。

慢性咽炎自救法

桔梗湯:桔梗、生甘草各6克,放入茶杯,用300毫升開水浸泡10分鐘,小口小口慢慢飲用,每天1杯,10天為1個療程。

蛋清白醋湯:雞蛋1個,取蛋清放入杯中,加入10毫升食醋(白),攪拌后小口慢慢含咽,有意識地讓其湯在咽喉部停一停,1天1次,2天即可。

前方無病可防,有病可治。后方適用于慢性咽炎發作期,癥狀緩解后即可用桔梗湯繼續治療。

甘肅敦煌 吳明

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蒲昭和點評:慢性咽炎屬中醫“喉痹”范疇,主要表現有咽部充血、干澀、痛癢,或感咽部出現異物感、多痰等癥狀。

桔梗湯為治咽喉病要方。方中桔梗味苦辛,性平,入肺經,既能開宣肺氣、祛痰排膿,又能載藥上行,可治外感咳嗽、咽喉腫痛、肺癰吐膿、胸滿脅痛等。甘草性平味甘,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痙功效,生用其清熱解毒、祛痰作用強于炙甘草。實驗研究證明,桔梗、甘草均有抗炎、祛痰、止咳、解痙等作用。二味合用,其抑菌和殺菌效果也明顯優于單味使用。所以,桔梗湯用于治療慢性咽炎出現咽痛、咽干、咳痰者,當有較佳效果,患者可試用。

白醋主要成分是醋酸,能散淤、解毒、消腫,對咽部病菌有抑制和滅殺作用,含服對咽炎、咳嗽、發癢可起一定緩解效果。雞蛋清(白)味甘性平,可潤肺利咽、清熱解毒,適宜于咽痛音啞、目赤、熱毒腫痛者食用。二味攪拌后慢慢含咽,對咽性咽炎出現的咽痛、紅腫,有一定消炎止痛作用。不過,以上二法如連續使用1療程無效時,當另擇他法。

注:桔梗湯出自《傷寒論》,主治“傷寒咽痛”。而《金匱要略》認為,本方能“宣肺止咳、祛痰排膿,可治“肺癰”。

低血壓方

我有一親戚,女性,66歲,患低血壓十多年,近期見面稱血壓恢復正常,詢問后告訴我一個方子:人參、枳殼各10克,麥冬、五味子、炙甘草、陳皮、阿膠(烊化兌服)各15克,生地20克,服用3劑低血壓癥狀減輕,然后再進9劑,癥狀基本消失,血壓已維持正常。

甘肅敦煌 吳明

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蒲昭和點評:現對低血壓無明確的診斷標準,一般將收縮壓低于90、舒張壓低于60為低血壓。中醫認為,本癥屬“眩暈”、“虛勞”范疇,其病因雖復雜,但與陰血兩虧或氣虛陽虛關系密切。

篇9

石斛的保質期有多長 看具體情況。石斛是一種中藥材,而市面上的石斛有新鮮石斛和干石斛,不同的產品,保質期會有所不同,一般保存妥當的情況下,新鮮的石斛可保存一周,干的石斛能夠保存1-2年,若是保存的過程中溫度過高、不小心沾染水分,會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保存時間。

石斛怎么看是否變質 1、外觀變化:未過期的石斛表面顏色多呈黃綠色或金黃色,有較為明顯的細縱皺紋,折斷后斷面平坦,呈灰白色或灰綠色;而過期的石斛會潮濕變軟,表面可能會長有霉斑。

2、味道變化:未過期的石斛氣味輕微,帶有淡淡的香草氣息,嚼之有黏性;而過期的石斛可能有潮味或其他酸苦味道。

石斛應該如何保存 1、冷藏保存:將石斛放入冰箱保存之前,需要先將石斛清洗干凈,并且將表面的水分完全的晾干,之后再將它裝入保鮮袋中完全的密封起來。這樣能夠防止石斛的變質,保持石斛的新鮮。

2、糯米保存:先將石斛進行一定的處理,裝入一個比較干凈干燥的玻璃瓶。之后放入準備好的糯米在鍋內進行翻炒至顏色暗黃,將玻璃瓶放在炒鍋上加熱。將糯米灌入玻璃瓶內,再將瓶口完全密封放入陰涼處便可以保存長久。

3、風干保存:需要先將石斛進行一定的處理,完全的清洗干凈之后。再將表面的水分擦拭掉,之后再將它直接放置在比較通風且陰涼、干燥的地方。這樣便可以達到保存的作用。

4、泡酒保存:首先需要準備好質量比較好的白酒。然后再將石斛進行一定的處理,把表面的傷痕或者疤痕的地方去除,直接放入白酒中,再將裝有白酒的容器密封,便可以長久保存。

石斛和什么一起泡水喝好 1、石斛和枸杞:石斛和枸杞能搭配在一起泡水喝,而且它們一起泡水比石斛單獨泡水的保健功效會更加出色,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取三克十戶和三克枸杞子,直接放在杯子中,加幾塊冰糖,用沸水沖泡后飲用。石斛和枸杞一起泡水喝能生津養胃也能滋陰清熱還能起到養肝明目的重要作用。

2、石斛和紅棗:石斛和紅棗搭配在一起泡水喝,效果也特別好,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把石斛切成段狀,紅棗切成片狀,以后去掉棗核,然后入鍋炒焦,再與石斛一起放到杯子中用沸水沖泡,這樣會讓石斛補益氣血的功效更加出色,經常用它們泡水喝能養血安神也能補中益氣,對人類身體的氣血虧損有良好調理作用。

篇10

1、功效與作用:養陰生津、潤肺清心。屬補虛藥下分類的補陰藥。麥冬(學名:Ophiopogon japonicus (Linn. f.) Ker-Gawl.)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根較粗,中間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小塊根,莖很短,葉基生成叢,禾葉狀,苞片披針形,先端漸尖,種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

2、麥冬原產中國,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中國南方等地均有栽培。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陰濕處、林下或溪旁。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