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者范文

時間:2023-04-12 09:43: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記者,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誰知這個活動異常火爆,報名的人有好幾百,還要經過面試從中篩選。一看到要“面試”二字,我的心里就涼了半截,我不擅長口頭表達,怎么辦啊?

隨著面試日子的逐漸到來,我的心也被一點點兒的提起。“不就是個面試嘛,有什么可緊張的,要是這次考不上,寒假還有機會。”盡管我這樣安慰自己,課是心里還是“砰砰砰”地直敲鼓。

終于等到面試的那一天了,事到如今我告訴自己,只有豁出去了。為了不至于太丟臉,我在路上冥思苦想,甚至考慮了一些考官或許會問到的問題,我也想好了答案,打好了腹稿。畢竟多準備一點兒,勝算就會大一點啊!

到了面試的地點,看著晚報所在地那古樸的建筑。我的心里又不可避免的緊張了起來。剛剛在車上想好的東西也似乎是飛到了九霄云外。“算了,就當是我不知道晚報的這個活動,一走了之吧。”我居然產生了要逃跑的念頭。從小到大雖然參加了無數次的比賽,可是和考官面對面,我還是頭一遭。正想要逃之夭夭之際,一位晚報的工作人員卻看見了一直徘徊在門口的我,笑瞇瞇地問我:“你是來報考小記者的嗎?”我只得硬著頭皮點了點頭。

我們幾個人一起來到了面試的屋子里,拿到一張報名表。填好報名表,我忐忑不安地把它交給了面試的考官。剛才看到很多人都被問了幾個問題,我不免更加緊張,手也在不停地搓著衣角。

篇2

當我到消防中隊采訪時,武警叔叔向我們詳細介紹了最新的滅火“武器”,帶領我們參觀了訓練基地。使我了解了許多課堂上學習不到的知識,拓寬了我的知識面,增加了學習興趣。

當我在市民廣場上采訪時,一位大姐姐對我的詢問非常配合,主動的回答了提出的問題,還對我想不到的問題進行了補充,而且還表示非常有興趣加入小記者班的學習,讓我非常順利的完成了老師布置的采訪任務,同時體會到當小記者的快樂。

不過,作為小記者我也經常遇到困難,想要把一個問題了解清楚,就要從不同的方面詢問問題,同時要了解不同人員的想法,遇到有些大人不配合,有幾次我差點掉眼淚,不過想想完成采訪任務后的自豪感,我忍住繼續完成了任務。

篇3

“學校為活躍校園文化決定成立一學生記者站,沈從文先生當年在沅陵天寧山居住過一段時間,并將他的住所命名為‘蕓廬’,小說《邊城》的靈感也正來源于此處的沅江山水風光。因此我們將記者站命名為‘蕓廬’,也是希望小記者們能夠沾點沈先生的文氣。”沅陵一中團委書記宋珍道出了建立蕓廬記者站的初衷和記者站的名字由來。

來自中南大學的支教隊員們給予了記者站很大的幫助,“接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記者站工作章程,之后進行招新工作,半月后記者站便開始運轉了。”支教隊員吳佳妮對當時的場景仍然記憶猶新。小記者陸陽說:“剛開始我們以為寫新聞就是寫作文,指導老師從最基本的新聞知識講起,讓我們逐步了解新聞的寫法,帶我們入了門。”

“怎樣為小記者提供展示的平臺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問題。后來經過研究,將小記者們納入到學校網站體系內,一方面讓他們為網站提供最鮮活的校園新聞,另一方面也為他們提供展示平臺。”沅陵一中校長周樹生介紹。

2011年秋,在中南大學研究生支教隊員的協助下,一以蕓廬記者站為依托,校園網站、校園廣播站為平臺,師生共同參與的全方位校園新聞綜合平臺形成。支教隊員將自己在學校學到的采寫經驗傳授給小記者們,從選題到采訪成稿,培養他們獨立采寫的能力,并開設了“記者觀察”“學生天地”等欄目,讓小記者們將學習生活中的新變化、新問題寫成新聞提供給廣大師生,共同解決問題。小記者們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不到兩月的時間,大家的稿子都寫得有模有樣了。

篇4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當上小記者的我又會怎么樣呢?讓我來告訴你把!自從我當上了小記者,我的寫作水平比以前好多了,學到了許許多多從課本里學不到的知識和提高了課外閱讀能力和口語能力。使我的成績大大提高。使我受匪益淺。

其中,使我至今都不能望懷的就是我的第一天當小記者,如果不是它鍛煉了我的口語,我今天可以成為一位記者嗎?如果不是它,我今天可以成為一名班干部嗎?如過不是它,我的寫作水平會提高嗎?如果不是它,我的課外閱讀能力可以進步嗎?

這一次,當小記者真是使我在各科的成績都提高了,還充滿了我的自信,使我總想當一名真正的記者。我相信,在不久,我的各科的成績一定會再接再勵!再創新佳績!

篇5

記得那天下午,班主任老師向全班同學介紹《紹興晚報》時,我就被她深深地吸引了,尤其是讀到“花季版”上小作者們的佳作時,我也不由得躍躍欲試。以前,語文老師常常夸我是“作文小能手”,如果我訂了這份報紙,不是也有機會讓更多的同學看到我的作品了嗎?

于是,那天傍晚放學一回家,我就將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沒有想到,媽媽一口回絕了,“念書,看什么晚報呀!”

媽媽這兒沒戲,我只得向爸爸開火,“好爸爸,你平時不是也挺喜歡看報紙的么,知道她的用處吧,你就省幾包煙錢,給我訂一份,以后你兒子文章一發表,這還不都是你的光榮嗎?”

篇6

今天,我出去采訪了幾位叔叔和阿姨,我還親身體驗了叔叔阿姨們的工作呢。

像胡超輝叔叔,是推銷空調節能器的.他在這么熱的天氣下,頂著烈日,跑到家家戶戶做推銷,還沒有水喝,非常渴,如果沒有銷售出去就沒有飯吃,就算不會餓死,也會中暑,或者渴死.這是多累人啊!還有,在冬天,沒有手套,圍巾,外面又吹著大風,有時還下雪,那會冷得不得了,會凍死去了.

想想我們呢 我們要什么,爸爸媽媽就給我們什么.爸爸媽媽也沒要我們去撿破爛,收廢品,做粗活,把我們當作小公主,小皇帝,這難道還不夠嗎?!

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不應該讓父母失望,做一個有學問的人,有出息的人.

篇7

迎著淅淅的春雨,我們幾名小記者在老師的帶領下,參加了一次特別有意義的活動——寧波晚報小記者活動優秀組織學校優秀輔導員表彰會暨《小記者》雜志首發式。

活動結束,我們可不愿意放棄這次采訪的好機會,立刻邀請陳文輝伯伯接受我們的采訪。和藹可親、談笑風生的陳伯伯,完全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領導“架子”,還親自搬來一把椅子讓我們三個小記者坐下,說“要公平嘛!”。

“晚報小記者活動是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也成為了我市社會實踐活動有效的媒體基地。”陳文輝對我們小記者說,教材不能成為學生的世界,世界應該成為學生的教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社會實踐發現自己的興趣,了解自己的興趣后,再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他送給我們六個字:“興趣,學習,堅持。”

陳文輝伯伯還風趣地談到他兒時的經歷,說自己曾經寫過一首詩,叫《我是一條毛毛蟲》,聽到這,我們不禁笑起來。陳伯伯說,“雖然你們現在只是一條‘毛毛蟲’,但是總有破繭而出,變成蝴蝶的那一天……”我們被陳伯伯意味深長的話打動了,連連點頭。

采訪結束后,我們請陳伯伯為我們簽名,陳伯伯提筆為我們每個小記者寫了一句勉勵的話,我們高興壞了,拿著本子愛不釋手。我們一定會學著做好一條毛毛蟲,積聚力量,鍛煉能力,總有一天我們會成為蝴蝶自由飛翔!

篇8

一、招募團員,打造穩定團隊

開展小記者活動,組建團隊是基礎。團員招募,主要采取兩種方式進行,一是媒體通過招聘廣告自主招募。為此,荊門晚報成立了小記者工作部,專門負責小記者團的招募、組織和正規化、長期化、系統化的管理工作。二是媒體通過學校間接招募。荊門晚報每年召開小記者發展懇談會,邀請教育主管部門和各校負責人參加,共話素質教育和媒體創新,借力學校發展小記者,并依托各校少先隊和文學社成立小記者站,配備輔導老師,開展小記者招募和日常管理工作。

不管是媒體自主招募小記者,還是通過學校間接招募小記者,都必須使小記者團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都必須兼顧學生、學校和家長的利益訴求,其核心愿景是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此,荊門晚報承諾,為小記者發放小記者證、采訪本和小記者帽,贈閱全年荊門晚報,優秀作品在荊門晚報和荊門小記者網上發表,全年在節假日組織開展新聞知識培訓和社會實踐活動不低于50次,小記者可優惠參加媒體組織的夏令營和冬令營活動,年底評選年度“十佳小記者”、“優秀小記者”、“優秀輔導老師”和“優秀小記者站”等,全面調動學生參加小記者團和學校幫助招募小記者的積極性。

對媒體而言,為保障小記者活動的正常開展和團隊的相對穩定,在小記者招募上堅持“三有”原則,即有意愿,學生自愿參加;有特長,學生在某方面有一定基礎;有時間,學生課外能夠堅持參加活動。為此,荊門晚報對小記者團的發展對象提出初步要求:在能力上,要求學生有一定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綜合能力,善于觀察,在寫作、攝影、書畫、主持等方面有一定特長,這樣可以保證活動的效果;在年齡上,要求在8-15歲之間,即小學三年級以上(含三年級)的中小學生(不包括高中生)。學生年齡太小,參加活動有一定困難;學生年齡太大,學業任務重,不能正常參加活動,不利于團隊的穩定性。

二、開展活動,提升學生素質

提升學生素質,開展活動是平臺。秉承“生活即教育”理念,荊門晚報以創新為抓手,以策劃為手段,以活動為平臺,以服務為宗旨,整合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策劃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成功把小記者團打造成荊門市青少年素質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及全市中小學課外活動的特色品牌。

針對小記者、家長和學校的主觀愿望和客觀要求,荊門晚報精心策劃,創新開展了六個方面的小記者活動。

1.新聞培訓活動,提升學生理論水平。新聞培訓活動主要提升小記者三個方面的能力:針對小記者身份,開展新聞知識培訓,如每年舉行的采訪技巧、新聞寫作、攝影和新媒體知識培訓等;針對學生身份,開展學習能力培訓,如自學能力培養、國學輔導、英語演說訓練、閱讀知識講座等;針對孩子身份,開展和家長溝通能力的培訓,如親子大講堂、心理輔導等。

2.新聞采訪活動,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小記者采訪活動主要有三類:(1)采訪單位和群體,帶領小記者走進企業、走進開發區、走進新農村、走進城市社區、走進革命老區以及走進創業人群,書寫時代風采;(2)采訪節會和賽事,帶領小記者走進會場和賽場,采訪在荊門舉行的全國航模比賽、湖北省十三運會、春秋車展、荊門油菜花旅游節等等;(3)采訪名人和大師,零距離、面對面地感受偶像魅力,如采訪體操王子李寧、“最強大腦”團隊等等。各類采訪活動不僅增強了小記者的社交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更提高了他們的寫作能力。

3.社會體驗活動,感悟勞動的艱辛。作為獨生子女的中小學生大多對勞動認識不夠,對勞動成果尊重不夠,荊門晚報因此開展了各類勞動體驗活動,如賣報、農耕文化園采摘、客串環衛工和交警等活動,讓小記者們既體驗了勞動的樂趣,又感悟到勞動的艱辛,還增強了社會實踐能力,得到學生家長普遍贊譽。

4.參觀探訪活動,增長學生見識。如探訪檔案館、標本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增長科普知識,對課堂學習是一個有益補充。

5.社會公益活動,培養學生愛心。如到社會福利院和老人們歡度重陽節,參加愛心義賣活動等。

6.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學生業余生活。如“我愛科學、我愛科技”小制作活動、遠足拉練、放風箏、賞菊、踏青、射擊等。

三、展示品牌,拓展經營渠道

拓展經營渠道,品牌展示是媒介。為打響小記者品牌,就必須讓社會認識、了解和認同小記者。為此,荊門晚報千方百計展示小記者品牌:

(1)通過開展各類活動,讓家庭、學校和社會知曉小記者;(2)出版“文教周刊”,開設小記者專版專欄,全面報道小記者活動,并刊登小記者習作,讓社會認同小記者;(3)開通荊門小記者網站、小記者官方微博微信,克服紙媒傳播滯后、容量有限的弊端,在網上大力宣傳小記者活動,讓每個小記者的習作都能在網上發表,年底擇優出版文集。一次次活動,一次次展示,荊門晚報小記者品牌逐步家喻戶曉。

篇9

-------在延平中學小記者協會成立會上的講話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為了構建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育人環境,全面提高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家長、學校、社會各方面都十分的關注。為了讓同學們更加深入的觀察生活和了解社會,延平中學小記者協會今天正式成立了。在此,我代表學校對協會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并對一段時間來為籌備小記者協會做出大量工作的老師,同學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校多年來非常重視注重注重素質教育,此次成立小記者協會以及開展小記者培訓活動,無疑是以更好的方式為培養新世紀中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平臺。大家知道,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復合型的人才。因此,作為學校來說,更要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才不至于出現學校培養出來的是高分低能的學生。大量事實證明,讓學生從小具有良好的學習心態,能夠適應所處的環境,將來才能有所作為。我想延平中學校園小記者協會將給我們同學們提供一個充分展示才華的舞臺,是我們同學們表達心聲、實現愿望的一個窗口、一個平臺。我相信,透過這扇窗口,我們延平中學的小記者們能夠真切的接觸、認識社會欣賞“社會”這道風景,學到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透過這扇窗口,社會各界也能夠更深入的了解延平中學,了解延平中學可愛的學生。這個平臺上,延平中學的小記者們將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華與風采,通過采訪和參加社會活動,可以從中悟出許多簡單說教不能理解接受的道理,收獲書本上不能學到的知識,不斷地提高和充實自己。

為了更好地面向廣大同學開展體驗教育,學校政教處、團委會正式啟動了校園小記者培訓活動,今天我們102名同學正式成為首批校園小記者,應該說你們是幸運的,不過必須清楚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校園小記者還必須經過嚴格的培訓和全面的學習,為此,我們學校聘請鄭國明、羅豐華、許鴻儒、許吉仁、黃玉梅、伍伯根、吳志秋等7位老師負責小記者培訓輔導工作,由他們來向小記者傳授新聞采訪和學作基礎知識。

我們希望校園小記者在今后的實踐中以自己的視野和筆觸觀察生活,了解社會,增長才干,培養優良品質。借此機會我想對我們的小記者協會,對我們的小記者們提三點要求和希望:

一、要提高思想認識,明確工作職責。同學們一定要加強學習,提高認識,知事理,明大局。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用正確的思想去探索。正如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所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希望同學們要珍惜這個學習機會,明確在成長的同時,自己肩上更多的是一份責任,要學會尊重、寬容,要增強集體榮譽感,滿懷信心地迎接人生的挑戰。

二、完善自身素質,樹立良好形象。希望同學們以此為契機,努力學習,培養技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認真寫作,不斷提高業務素質。用自己的鏡頭,去捕捉美好的瞬間;用自己的筆桿,去報道弘揚社會的、學校的真、善、美;用自己的實踐,去體驗真情的人間,去感悟生活的美丑、冷暖;讓延平中學小記者隊伍成為學校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發揚團隊精神,勤奮工作,講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實效。平時采訪工作要多觸角,多視野,多角度,盡量多地搜集素材,“耳聽六路,眼觀八方”。對不同的采訪對象用不同的采訪技巧,善于運用謀略,才能得到有價值的素材。要做到這一些,平時一定要加強團隊協作。這里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踏踏實實地去看、去想,要注意對平時的采訪工作進行反思,寫出自己的新體驗,新發現、新思考,新感悟。

篇10

2008年12月16日,天氣突然變冷,我們聞到了冬天的氣息。今天,我心中很高興,因為下午1點50分我在營東小學參加了槐蔭區小白鴿記者團成立大會,我已經成為一名合格的小記者了。

很快,我來到了教室中,老師告訴我們今天活動的內容,并且給我們每個人都發了帽子,小記者的記錄本,還有最重要的就是給我們每個人都發了記者證,望著我手中的記者證,我感覺自己真的成了一名小記者。

我想我該怎樣當好一個小記者呢?我想首先我會很細心的觀察身邊的發生的每一件事情和人物等。比如,星期天一個小男孩和爸爸還有媽媽一起去泉城公園玩,結果一進公園碰到鴿子的時候他光顧喂鴿子了,忘了和爸爸媽媽一起走了,結果找不到了,他找啊找啊沒有找到;一個好心的阿姨把手機借給了他,可是媽媽的手機占線,又把爸爸的號碼在匆忙中記錯了,最后終于接通了媽媽的手機,這才找到爸爸媽媽,全家人高高興興的回家去了。這種事情我都要紀錄下來,成為社會新聞,讓大家都來學習這位阿姨助人為樂的高尚品質。

今天,我很高興,但愿我這名小記者能紀錄更多的新聞事件。

小白鴿記者團一團 高華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