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水的手抄報范文
時間:2023-04-02 18:47: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水的手抄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如果沒有了水,我們人類就可能渴死;如果世界沒有了水,地球就會干裂;如果沒有了水,就沒有了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讓我們每個人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珍惜大地母親的每一滴眼淚。
2、一滴自來水,要經過抽水、沉淀、過濾、消毒、送水等一系列生產過程才能“來到”用戶那里,這中間要付出工人同志多少心血啊!我們現在不珍惜水,對得起生產水的工人同志嗎?真可謂“誰知管中水,滴滴皆辛苦”。所以讓我們好好珍惜每一滴水吧。
3、洗衣機采用洗滌—脫水—注水—脫水—注水—脫水方式洗滌,每次用水110升,每次可節水55升,每月洗4次,可節水220升。另外,衣物集中洗滌,可減少洗衣次數;小件、少量衣物提倡手洗,可節約大量水;洗滌劑過量投放將浪費大量水。
4、刷牙浪費:不間斷放水,30秒,用水約6升。節水:口杯接水,3口杯,用水0.6升。三口之家每日兩次,每月可節水486升。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知識量大跨學科充分準備小組合作最近,筆者有幸參加了臨沂市舉辦的小學美術優質課教學比賽,比賽課時總共有30節。然而在這30節課里,“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課型是最多的。“綜合?探索”領域的課型只有2節。很多老師都知道“綜合?探索”課很難講,因為在新課標上指出,“綜合?探索”是集造型表現、欣賞評述、設計應用與一體的綜合課型。這一課型的特點是知識量大、范圍廣、課堂時間緊、任務多,一般很難如期完成任務。所以造成現在的局面就是這個課型似乎已成為講課比賽中不被考慮的課了。
然而筆者講的就是人美版小學四年級美術下學期的綜合探索課,題目是:《生命之源――水》。筆者覺得經過在講課前的認真準備和課上孩子們的積極表現,這節課很完整也很成功地展示在評委和同行的眼中,并受到廣泛好評。下面筆者就談談是怎樣上好這節“綜合?探索”課的。
一、吃透教材很關鍵
本課教材有兩個版面,第一個版面出示了幾張和水有關的藝術作品。有照片《黃河壺口瀑布》,油畫《在激流中前進》和中國畫《一灣江水碧》,新石器時代的陶器《雙耳四系旋渦紋彩陶罐》。這不同形式的表現水的藝術作品展示了水的不同姿態,讓學生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水的不同魅力。圖片下方文字內容,告訴學生們:水,像母親的乳汁,哺育著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可是我國水的現狀不容樂觀,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風沙、干旱威脅著北方,黃河都出現了斷流。并提醒我們從小就要愛護水資源,節約用水。同時提示了小組的活動,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去了解節水標志,知道“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和生活中污染水、浪費水的現象,以及怎樣更好地保護水資源,維持生態平衡。第二個版面是學生制作的“節水愛水”的宣傳欄,上邊有很多學生的作品。并給學生提出了作業提示,可以小組合作完成,可以用繪畫、剪貼、手抄報等方式完成關于“節水愛水”的宣傳展板的設計。
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宣傳欄的制作,培養他們收集整理資料和利用美術技能服務于生活的能力。難點是讓學生明白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和宣傳欄的裝飾設計方法。
二、課前準備很重要
在確定課題后,準備備課的時候筆者圍繞“水”的主題在網上搜集到了大量的圖片和視頻資料――贊美水、報道水污染和浪費水、如何節水、介紹水循環、水的位置分布、南水北調、水力發電等。如何在浩如煙海的資料里取舍,這就要看哪些圖片資料能否為本課的重難點服務,一定要做到大膽取舍,資料是為課堂服務的,要做到少而精,覆蓋面又廣。因此筆者緊緊圍繞課標,抓住教材的內容,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針對于教學的重難點,筆者選取了幾張課本出示的關于水的藝術作品,世界水資源的占有量,節水標志,水污染和缺水后對一切生物的危害以及關于水的宣傳板報設計等資料。
筆者還為學生制作了一個小小的記分牌,以杯子的形狀為牌面,小水滴作為分值,上課時放在桌面上,課上他們能成功回答一次問題就可以在杯子上貼一個小水滴,筆者覺得這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很有幫助。
在講課前,筆者讓學生對本課的學習也做了些準備。把學生分組,選好組長,組長分工并帶領組員收集一些與課堂教學有關的圖片和資料,學習研究,充分了解水資源的情況,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并且備好需要用到的學習工具、材料等,為課上的學習做好充分準備。
三、課堂環節要緊湊,學生情緒要調動
課前準備充分了,在課堂上教師的引導就尤為重要了。教師課堂上的教態、語速、表情都能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
因為筆者對收集的資料進行了大膽的取舍,所以課堂上筆者呈現給學生們的圖片和文字資料涵蓋的知識范圍廣,并且環環相扣。學生的情緒被一點一點激發出來。
筆者在介紹因干旱缺水導致生命瀕臨滅絕的環節時用了沉痛緩慢的語調來講述,學生很快能感受到因缺水帶給我們巨大的不便,讓他們很自然地體會到水對我們的重要性以及我們節水愛水的重要性,這就為接下來的宣傳活動奠定了基礎。在共同完成宣傳欄時,筆者的語調轉化成慷慨激昂的了,學生內心的那種宣傳熱情也被激發出來,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宣傳欄的制作上,所以作品很快也很有宣傳力度地完成了。
因為課前準備很充分,學生是分組按一定的方向搜集本組的資料,所以課上每一個學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宣傳設計中,每一個人都有目的地完成自己的宣傳內容,小組合作的精神也發揮得淋漓盡致。
學生的宣傳展板內容有“繪畫組”成員用水彩筆和油畫棒精心描繪的一幅幅精美的水的藝術作品;“剪貼組”成員用圖片披露污染浪費水的現象和用卡紙自行設計制作的校園節水標志;“文字組”成員通過秀美的字體向人們傳達的節水小常識等。這些作品完成的效果很好,形式也很多樣,達到了廣泛的宣傳效果。
在作品展示環節,筆者把四個組做的宣傳展板組合成一個大的展板并配上標題,筆者和學生們共同欣賞評價了宣傳欄,通過自評、互評、師評環節,學生認識到了自己在制作展板時的不足,看到了別人的優點,也更為廣泛地了解了我國水資源的現狀,更明確了宣傳的制作方向。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學生提高的過程、相互學習的過程。
評價作品完畢后,筆者對杯子形的記分牌進行了評比總結,首先肯定了學生們在課上的表現,并讓學生非常直觀的看到了每組記分牌上因為他們的努力而聚滿的水滴,其實更重要地是讓他們明白了一滴水的作用。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了節約每一滴水的重要性。
四、課外延伸有必要
篇3
【關鍵詞】小學品德;不忘屈辱;教學后記
《不忘屈辱》教學過程節選:
學習目標:了解當時列強在侵略時所作所為。體會當時侵略給國家與人民帶來的巨大打擊與苦難,生活陷于水深火熱之中。感受面對列強的入侵,中華兒女進行英勇反抗的原因。闡述自己的感受,同時知道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國家的發展是自己肩上的責任。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重溫歷史,感受當時侵略所帶來的傷害與屈辱,談自己的感受。難點:結合實際,說說以后在學習及生活中該如何做。
活動:日本屠刀下的血淚史
⒈師:1931年的9月18日晚,是所有中國人都不會忘記的一個夜晚。就在這一天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國,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⒉播放電影片段(日軍在入侵中國以后的所作所為,給當時的國人所帶來的傷害)展開討論:你所了解的日本侵略事件,你的看法,以及你的感受。
⒊日軍慘無人道的殺戮,對我們國家的沉痛打擊,的恥辱是國人永遠抹不去的傷痛,是永遠不會忘記的恥辱。
⒋聯系時事,日本篡改教科書一事,你有什么看法?
⒌歷史不容篡改,讓我們用事實說話。(引導學生看教材35頁日本老兵所說以及36頁經歷日軍屠殺事實的中國百姓所說的事情)
⒍在看到祖國所受侵略以后,你有何感受?(激起學生的愛國意識與情感)
⒎回到現實,說說你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打算怎么做?大家交流。
學生互相交流,除了可以說出自己的憤怒之情,同時也可以認識到自己要不斷努力的學習,明白落后就要挨打這一事實。不僅可以再次認識所學課文,也可以將其聯系到自己的平時生活,用實際行動反映自己所想。
⒏作業設計:
將有關資料,做成一份手抄報。可以選擇某一個歷史事件做主題,也可以說說自己看法。歷史與現實結合,真實、具有現實意義。
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們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如何做人,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即將進入中學學習,在這段時間他們的思想比較判離。因此,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就落在了品德老師身上。其中,在六年級品德書上有一個單元是“不忘屈辱”,我教學完這一單元后談談自己的看法。
我們都有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一個國家也是如此。人們常說“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我們不能忘記過去,尤其不能忘記中華民族任人欺凌,任人宰割所經歷的屈辱,不能忘記我們前輩們反抗侵略的抗爭,以及那些為了祖國的強盛,努力探索和奮斗的人仁志士。什么破碎的山河,被掠走的中國國寶,日本屠刀下的血淚史,震驚中外的等。從這些字面不難發現,讓我們講述歷史,在生活中感受歷史的沉淀,去追求現實與歷史的聯結。
憶過去,中華民族蒙受了許多屈辱,我們的國土有的被外國列強強行租借,巧取豪奪,四散飄零。1925年愛國人士聞一多寫的一組詩歌《七子之歌》。作品用孩子的口吻,哭訴他們被迫離開祖國,受盡欺凌渴望重回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1840年英國對中國發動了,中國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華民族飽受了外國侵略者的欺辱和蹂躪。1840年,英國以“”為借口,發動了;1842年在南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可是他們還不滿足得來的利益,在1856年10月到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為主兇,美俄兩國為幫兇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又過了40年,八國聯軍侵略了中國,1901年,清政府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奧等國,簽訂了空前喪權辱國的《》。盡管中國清朝政府作出了這么多的讓步,而在1937年又發生了震驚中外的,那些日本人在短短的六天之內殺死了我們30萬同胞啊!不過這些都已成為歷史,現在的中國正在世界崛起。2015年奧運會的圓滿成功,金牌總數世界第一;神七升天使得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個飛上太空的國家。這些都是中國人民努力的結果,民族的驕傲。只有民富國強,外國人才不敢侵略我們。1860年10月,侵略軍對圓明園進行了瘋狂的掠奪,搶走了無數的珍寶,火燒了三天三夜,圓明園變成了一片廢墟。每年的9月18日,在遼寧省沈陽市的上空都會響起撕心裂肺的警笛聲,它提醒人們不要忘記1931年的這一天,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這一天拉開了日本的序幕,不到半年,日軍就占領了整個東北三省,挑起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1937年12月,日軍侵占南京后,進行了長達六周的血腥屠殺。集體搶殺和活埋中國軍民約19萬人,零散被殺居民僅收埋尸體就有15萬多具,超過30萬軍民先后被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