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對聯(lián)怎么貼范文
時間:2023-03-16 13:11: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貼對聯(lián)怎么貼,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貼對聯(lián)的位置,面對大門右手邊貼上聯(lián),左手邊貼下聯(lián)。
2、這是最傳統(tǒng)的貼法,一個特例是根據(jù)橫批寫的順序來貼。
3、對聯(lián)的橫批也指示了對聯(lián)的方向,橫批從左往右寫。
4、上聯(lián)就貼在左手側,橫批從右往左寫,上聯(lián)就貼在右手側。
5、區(qū)分上下聯(lián)最主要是按照最后一個字的聲調,來進行區(qū)分的。
篇2
左右是指按臉背對著大門時的時候。
對聯(lián)貼法:這要從古時候崇尚的方位說起。中國古代多以“左”為大位。所以對聯(lián)的上聯(lián)應當在“左”邊。這里指的左邊,是指背對門臉的時候,以對聯(lián)自己的位置為標準。如果以看對聯(lián)人的位置為標準,即面對門臉的時候,就是右邊。這里以對聯(lián)為方向暫稱。其實,過去人寫東西,先右后左,也是這個意思。從書自己的方向來看,是從左到右的。反映了古代人的哲學和道德觀念。所以按面對大門方向來看,上聯(lián)要在右邊。
看橫批:現(xiàn)在許多人已經(jīng)不遵造過去的書寫方式了,也有從左向右書寫的。所以,主要看橫聯(lián)。
從面對大門的方向看:如果橫聯(lián)是從左向右的現(xiàn)法。對聯(lián)也是上聯(lián)在左,下聯(lián)在右;如果橫聯(lián)是從右向左的寫法,對聯(lián)也是上聯(lián)在右,下聯(lián)在左。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3
賣對聯(lián)
長長的寒假開始了,最開心快樂的時刻莫過于春節(jié)了。春節(jié)的前幾天,爸爸為了鍛煉我吃苦耐勞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我商量讓我去賣對聯(lián),我只要能堅持下來,爸爸就每天給我30元錢的薪水,我想,30元錢對我來說真是一個可觀的數(shù)目,我有了錢就可以捐給貧困山區(qū)上不起學的孩子們,我很高興得就答應了。
第一天賣對聯(lián)我有些緊張,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做生意沒有經(jīng)驗,不知應該如何向顧客推薦,不知哪種對聯(lián)的內容適合什么樣的人群。于是我就向有經(jīng)驗的爸爸請教,經(jīng)過爸爸三番五次的“羅索”,我的心里有了底。攤子剛擺上不久就圍上來不少的顧客。他們問問這問問那,我耐心的、不住地給他們解釋和推薦。
在爸爸的指點下,我明白了顧客就是上帝的道理,要想留住顧客就必須服務周到,首先要有好的服務態(tài)度。我記得有一次來了一位阿姨,我面帶微笑的迎了上去,請問:“阿姨,您買對聯(lián)嗎?”阿姨說:“是啊!可我不知你的對聯(lián)有什么好的內容適合我啊!麻煩你給我推薦幾幅好嗎?”我考慮了一下說:“阿姨,是您貼還是還是給家里的老人貼啊?如果是您貼您就選這幅,‘光輝事業(yè)年年旺,錦繡前程步高’如果是給老人貼您就買這幅,‘富貴榮華滿門樂,福壽康寧合家歡’您看怎么樣?”阿姨一邊不住地點頭一邊回答說:“好!推薦的好極了!沒想到你小小年紀就懂得這么多,這兩幅我都要了。”我高興得給包好了目送著阿姨里去。
我就這樣忙碌了幾天,結束的時候爸爸按當時對我的承諾每天給我30元的薪水,五天150元,又給了我50元的獎金。雖然很辛苦很累,可我很開心,因為這些錢是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我捧著這來之不易的200元錢,此刻才明白了錢財入手非容易,失時方知得是難的道理。
篇4
貼掉錢是沖屋里還是沖外面
貼掉錢是沖屋里還是沖外面當下并沒準確的答案,主要看地方,像小編老家哪邊就是沖外面的。由于圖案清晰絢麗,花紋細膩精美,又因圖案多為古錢狀,故古人才將其稱“掛錢”。掛錢,其形狀如小幡。新春佳節(jié),北方鄉(xiāng)村的人們喜歡并且都很自然地在自家的門楣上貼上一排色彩繽紛的“掛錢”,作為新年點綴,借以邀引財源。掛錢在鄉(xiāng)村最是盛行,除門檐、房檐下,也有把它貼在財神洞、倉庫、雞舍、 豬舍和井臺上的。
吊錢怎么貼才正確
吊錢多貼在窗戶外面,貼在門楣、房檐上面。吊錢也叫掛錢,傳統(tǒng)的吊錢是貼在窗戶或門上,一邊貼一個。現(xiàn)在什么規(guī)格的門窗都有,吊錢也有各種不同的大小,有人要貼上很多個。應該注意的是,不論貼多少,都要取雙數(shù),為的是節(jié)日里討個吉利。窗花也同樣要成雙成對地貼,切忌取單。
過年貼掛錢選什么顏色
篇5
我:姐姐,今天是除夕夜,家家戶戶怎么都掛上了紅燈籠,在門上貼上了新春聯(lián),就連窗戶上都貼上了窗花,而且晚上還要放爆竹,這是為什么呢?
姐姐:說來話長呀!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到除夕夜就會出來吞食牲畜傷害性命,人們只好在這一天逃往深山。有一年,一位白發(fā)老人說他能將“年”獸驅趕走,大家不必再躲入深山。眾人不信,但老人堅持讓大家留下。就這樣,當“年”獸來時,老人突然點燃爆竹,“年”獸被炸得心驚膽戰(zhàn),倉皇而逃。原來“年”獸怕紅色、火光和炸響,于是每年大家都貼對聯(lián)、窗花,放爆竹,防止“年”獸。明白了嗎?
我:那為什么門上的“福”字要倒貼呀?
姐姐:春節(jié)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習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xiàn)這種向往和祝愿,就有人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到”。
篇6
想幫姥姥和面,剁餃子餡,搟餃子皮。
想吃家里的酸菜,和食堂酸菜不一樣的味道。
想早起和家人一起貼對聯(lián),
不過今年應該還是不能貼,
想到過年,記憶中總是會有姥爺,
記憶終究是記憶,
敵不過現(xiàn)實。
盡管每天都重播春節(jié)晚會,
但我看的津津有味,
只是心疼姥姥,
一個人寂寞的滋味,
我想過年,
在假期的時候,陪著家中的姥姥,
說著過年的吉祥話,
聊著姥姥最愛的節(jié)目,
篇7
我最早認識的大約就是這十幾個字。在上學之前,父親總是拿這些字當教材,一個字配一個故事。多年以后,我只記得“象”的故事,大意是說,有個善射的獵手,受一群大象的委托,射殺一頭以象為食的巨獸。那獵手一共射了三箭,前兩箭分別射中巨獸的兩只眼睛,第三箭等巨獸一張嘴,正射入它的喉嚨。此害一除,群象大樂,指點這獵手來至一片叢林,群象一卷鼻子拔去一棵棵樹,拔了一整天,林子鏟平了,地里露出幾萬支象牙來……
說這些故事的時候,多半是走在路上。過年時,父親牽著我在縱橫如棋盤的巷弄之間散步,經(jīng)過某家門口便稍稍停下步子,看看人家的春聯(lián)寫了些什么。偶爾故事會被那些春聯(lián)打斷,走不了幾步,父親便指點著某聯(lián)某字說:“這副聯(lián),字寫得真是不錯。”或者:“這副聯(lián),境界是好的。”
等我念了小學,自家大門口的對聯(lián)換成了“依仁成里,與德為鄰”。父親解釋,這是為了讓鄰居們看著高興。可我觀察,沒有哪家鄰居會注意到我家大門邊寫了些什么。我家與鄰人素來相處不惡,應該是往來串訪不多、難得齟齬之故,跟門上的春聯(lián)顯然沒有多大關系。但是我注意到一個細微的變化,父親同我再閑步于里巷之間的時候,竟不大理會人家門上新貼的對聯(lián)了。有時我會問:“這副字寫得怎樣?”或者:“這副聯(lián)的意思好嗎?”父親才偶掠一眼,說:“這幾個字不好寫!”要不就說:“好聯(lián)語難得一見了。”
上高中之后,我開始讀帖練字,父親從不就個別字的結體構造論長短,偶有評騭,多半是:“《張猛龍碑》臨了沒有?”或者:“米南宮不容易寫扎實,飄不好飄到俗不可救。”那時我們已經(jīng)搬人公寓式的樓房,八家一棟,大門共有。彼時我們父子倆幾乎也不再一起散步了。有一年,熱心的鄰居搶先在大門兩邊貼上“萬事如意,恭喜發(fā)財”,過了元宵,父親才跟我說:“明年咱們早一天把春聯(lián)貼上吧。”我猜這副聯(lián)讓他看得別扭。
這年歲末,父親遞給我一張紙條,上寫兩行:“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閑”,中間橫書四字:“車馬無喧”。他說:“這是的句子,你寫了貼上吧。”直到他從崗位上退休,我們那棟樓年年是這副聯(lián)。
父親退休那年臘月。我出國,到過年了才回家,根本忘了寫春聯(lián)這回事。這一年大門口的對聯(lián)是我舅舅寫的。一筆剛健道勁的隸書:“依仁成里,與德為鄰”,橫批是:“和氣致祥”。
我問父親怎么又用上這一副了,他笑著說:“老鄰居比兒子牢靠。”我說這一副意思沒什么個性,配不上舅舅的字,父親說:“那一聯(lián),作隱士之態(tài)的意思大些。還不如這一副――”說著又掏出一張紙片,上頭寫著:“放千枝爆竹,把窮鬼轟開,幾年來被這小奴才,擾累俺一雙空手;燒三炷高香,將財神接進,從今后愿你老夫子,保佑我十萬纏腰”,橫批是:“豈有余膏潤春寒”。
問題
1.上小學之前,作者是從對聯(lián)里學習什么呢?
2.上了小學,父親同我再閑步于里巷之間的時候,竟不大理會人家門上新貼的對聯(lián)了。目的是什么?
3.上了高中,父親又是如何利用對聯(lián)教育我的呢?
4.通讀全文,請你評價一下父親的形象。
5.請你擬寫一幅對聯(lián)來贊美父親。
參考答案
1.上小學前作者識字不多,爸爸利用對聯(lián)給我講故事,教育我要“忠厚傳家”。
2.父親用對聯(lián)引導我開始注意書法的寫作。
3.讀帖練字。
篇8
今天是除夕,在我們祖先活著的時候,也有一段故事呢。
當時除夕也稱做為年。年是一種可怕的怪獸,每年除夕的夜晚都來吃人。所以人又生氣,又害怕,后來,大家都很了解年獸,又知道年最怕紅的顏色、火光還有最響的聲音。從那天起,人們就再也不怕年獸了。
這天,人們把紅對聯(lián)粘到了門上,在外面的院子里放火花和自己家做的爆竹。年獸來了,他一點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家家戶戶的門上粘著紅對聯(lián),院里放著火花、爆竹。年獸嚇的撒腿就跑。第二天,每個人都給親人、朋友拜年。所以,每年除夕人們都放鞭炮、貼對聯(lián)。
篇9
2021描寫過年的日記1
寒假只放了幾天,春節(jié)來了,我們一家正為過年做著準備呢!外公外婆每天都要去超市買點東西,當然這也是為過春節(jié)做準備呢。我與爸爸買煙花,媽媽把家里的東西收拾收拾準備搬新家。
春節(jié)來到了,早上7點我們全家都起了床,爸爸拿著對聯(lián),還有倒“福”,準備粘在門上,媽媽拿著掃把和拖把為家創(chuàng)造了一個美好的環(huán)境。中午快到了,我和爸爸媽媽去奎園館吃年糕和餃子,因為除夕包餃子和吃餃子是春節(jié)很重要的風俗,據(jù)說待到正月初一零時,餃子下鍋煮食,這時煮餃,取其“更歲交子”之意,當然我們年三十吃餃子也是為了高興呀。
吃完了餃子我們便吃年糕,也是有講究的,年三十吃年糕把年糕又稱為“年年糕”諧音是“年年高”,含有期望生活一年比一年更美好的愿望,吃完年糕我笑了,媽媽問我笑什么,我說:“吃餃子我們吃錯了時間,吃年糕我們可沒吃錯時間”。
吃完中飯我們就去拜訪親朋好友,因為這活動只有春節(jié)才有的。我想起媽媽對我說的話,拜訪親朋好友是一種中國人的尊老愛幼、團結友愛的道德風尚。我們先去了外公外婆家,外公外婆給我了壓歲錢,據(jù)說這壓歲錢在晚上睡覺時放在枕頭下,這樣就可以使小孩子平平安安過年。
第二個去拜訪的家是爺爺家,因為晚了我們就在爺爺這兒吃年夜飯,反正拜訪親友一直到正月十五呢。剛剛準備吃年夜飯的時候,煙花的聲音陣陣響起了,燦爛的煙花朵朵放。就在這時我許下了兩個愿望:一個愿望是祝全家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另一個愿望是在豬年里我自己要學習進步,爭取當個全優(yōu)生。
2021描寫過年的日記2
年初二下午,我和媽媽去逛街,走到文化宮廣場,看到那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整修一新的廣場又美麗又氣派!
噴泉在廣場的南面。現(xiàn)在的噴泉由原來的圓形變成了長方形,它有三個臺階,水從上游往下流形成了兩個美麗的落差。噴出的水柱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水柱忽高忽低,忽粗忽細,有些直沖上天,宛如一根根晶瑩剔透的水晶棒;有些向四面散開,仿佛一朵朵盛開的銀花。它們隨著樂曲,不停地變化著美麗的姿態(tài),映著燦爛的陽光,發(fā)出奪目的光彩!
乘著電梯,我們來到了地下廣場。哇,地下廣場變樣了!原來比較冷清的大型舞臺,現(xiàn)在紅紅火火!舞臺背景煥然一新,以綠色為主題,展現(xiàn)了一副初春時節(jié)生機勃勃的畫面。舞臺上一群小演員穿著喜慶的服裝,伴著歡快的節(jié)奏,跳起了舞,扭起了秧歌。這歡樂的景象使出游的人們情不自禁地放慢腳步,盡情觀賞……
咦,那里怎么那么多人?哦,原來是在猜字謎呢。我迫不及待地拖著媽媽也去湊熱鬧。我們從人縫里擠了進去,只見墻上貼好了許多彩色的紙條,上面寫著各種各樣的謎語,有猜動物的,有猜植物的,有打一地名的,有打一歌名的……五花八門,看得人眼花繚亂。我們一張張讀著,一張張看著,邊讀邊想,邊看邊猜。人們興趣越來越濃。媽媽好不容易猜出了一條,謎面是“三人同日留個影”,媽媽猜的謎底是“春”字,我聽了想了想,覺得也很有道理,于是就揭下謎面去領獎,很可惜,我們的答案不正確。我們很不好意思地把謎面重新貼回原位。雖然有點掃興,不過回味起來還是別有一番味道。
新年逛街其樂融融,人們臉上洋溢著甜蜜的笑容,空中回蕩著歡樂的歌聲,我覺得是多么幸福!
2021描寫過年的日記3
今天是大年三十,人們都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每家每戶都在大門上貼上對聯(lián)或掛上大紅的中國結,小朋友們都開開心心地玩著。當然,我們家也這樣。
早上,我六點就起床了,幫媽媽打掃衛(wèi)生和整理東西,終于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一塵不染。我和爸爸上街去買了一塊漂亮的駿馬圖扁,還買了一些我喜歡的煙花和炮仗。我們一回到家,就到了吃午飯的時間,我們吃好午飯又開始忙碌了起來,爸爸開始把買回來的扁掛上去,我?guī)椭职帜霉ぞ撸瑡寢寽蕚溥^年的東西,爺爺奶奶燒飯做菜,我們大家都忙的不可開交,不一會兒,就到了吃晚飯的時間,爺爺奶奶把做好的一盆盆熱氣騰騰的菜端出來,有雞、有鴨、有魚、有肉,也有許多的蔬菜,非常的豐盛。我們一大家子一邊吃著晚飯,一邊聊著天,爺爺奶奶在新的一年里對我提出了幾個要求,爸爸媽媽也希望我在新的一年里,學習更加努力有進步。
這時爺爺偷偷的把一個紅包塞進了我的口袋,我心里有一股樂滋滋的感覺,我知道這是爺爺奶奶對我的鼓勵,也是給我的一個驚喜。吃好年夜飯,我和爸爸一起搬出了一個大大的煙花,準備開始燃放,爸爸點燃了煙花的導火線,只聽見“啪、啪、啪、啪”的聲音,一朵朵美麗的煙花在空中盛開,像一朵朵斑斕的玫瑰花,五光十色、瑰麗無比,在黑得有點神秘的夜空中瞬間展開,又迅速凋零。我們大家都異口同聲的說:“好美啊!”
今年的這個春節(jié)過得太有意義了,我不僅大了一歲,還讓我過的很快樂,這時,讓我想起了王安石寫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啊!這個春節(jié)我過的好快樂呀!
2021描寫過年的日記4
盼望已久的這一天終于到來了,今天我們都到外婆家過年,一共有三家人:我們一家、大姑一家,還有外婆一家,今年過年可熱鬧了哦!
一大早,我就跟爸爸媽媽到婆婆家,爸媽要幫公公婆婆幫忙。我迫不及待的放起了鞭炮,在上面是不給放鞭炮的,一點氣氛都沒有,可是農(nóng)村就有意思多了。下午我們就為了晚上的除夕做準備了,各忙各的,我的媽媽在幫婆婆準備今晚的大餐,我便和爸爸開始在門上貼對聯(lián),在窗戶上貼福,貼對聯(lián)和貼福的工具是外公用白面熬制的漿糊。我要把福的背面都涂上漿糊,然后跟爸爸一個一個貼,爸爸回頭問我要福時,見我還沒涂好,他便驕傲的對著我說:“哈哈,你太慢了吧。”我便加快速度,還是趕不上,爸爸每年都貼,已經(jīng)貼出經(jīng)驗來了,我怎么可能比過他呢!最后,我們開始貼對聯(lián),我涂了好長時間才涂好一張,因為對聯(lián)太大了,一共有六張,我用了全部的力量終于涂完了,這下可把我累壞了!不過總算完工了。我一到廚房門口,就聞到一股濃濃的雞湯味,我迫不及待的就讓媽媽成一碗給我喝,“啊,真香,真好喝呀!”我開心的說。
到了晚上,一大桌子人都團團圓圓的在一起過年,熱鬧極了。這是第一次這么多人在婆婆家過年,公公開心的燒了各種各樣好吃的菜。吃飯之前我先給公公婆婆拜了個年:“公公婆婆,您們辛苦了,祝您們身體健康新年快樂!”公公一開心就給了我一個大紅包,還夸我長大懂事了。接著,我又給爺爺奶奶和姐姐的爺爺奶奶拜年,他們也各給了我一個大紅包,我拿著紅包,臉上不笑,可是心里已經(jīng)樂開花了。吃過我就跟姐姐出去放鞭炮了,大人們熱熱鬧鬧的在一邊喝著酒一邊聊著天呢,真是其樂融融啊!
這就是我一大家子熱熱鬧鬧的春節(jié),讓每個人都幸福快樂的春節(jié)。
2021描寫過年的日記5
春節(jié)我最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逛花市!
我們這家子也不例外,高高興興地去逛花市。我們去的是海珠區(qū)花市,一到花市就看見一個大大的彩燈牌樓,這個牌樓頂端有一個像金花似的,閃閃發(fā)光的東西,璀璨耀眼。下邊醒目的字眼“x”盛著“金花”,而“微浪”又浮著“x”。三只拿著橫聯(lián)的可愛“小牛”站在“金花”旁向我們微笑,“五線譜”里的“音符”也繞著“小牛們”跳舞。牌樓的兩根支柱上各貼著一條對聯(lián),牌樓里邊掛著許多小燈籠。牌樓中間的四個大字寫著:海珠花市。構成了一個十分漂亮的花市牌樓!
看,花市人山人海,真熱鬧啊!春聯(lián),風車,花兒……花市里應有盡有。有的是溫馨一家子齊來逛花市,有的是甜蜜的情侶手牽手來逛花市,有的是小寶寶坐在爸爸的肩上逛花市……不少人拿著相機周圍捕捉美麗的瞬間。
我們先去賣玩具的地方。啊,這里有很多玩具呀,吹氣塑料模型,魔術帽,發(fā)光頭飾等等。風車真多,有的是財神圖案,有的是銀光閃閃,有的是一片車葉一個色,有的是魚的形狀,有的是一個桿兩個風車……各式各樣的風車隨著風快速地轉動,還有那一個個笑臉,真美啊!看到這情景,我忍不住也讓媽媽買了一個給我。我挑了一個銀光閃閃的風車,把它握在手里。我還看見了有個大哥哥拿著一個巨型風車,一片車葉差不多有一個洗手盆那樣大,搞不好的話起大風會把風車帶人吹上天空!今次x牛年的花市還增添了不少新奇的玩意呢!如:金莎巧克力的吹氣塑料模型,應節(jié)的發(fā)光牛角頭飾,具有神秘感的魔術帽。至于我們全家呢,都戴上了發(fā)光牛角頭飾,顯得神氣十足,期盼牛年牛氣沖天!
花市嘛,就得有花。接下來我們去賣花的地方,哇,真多花啊!有高貴不凡的蝴蝶蘭,有出塵脫凡的水仙花,有姹紫嫣紅的桃花……真是繁花似錦啊!還有那些拿著花的人們,看來它們要與花比美啊!買花的人真不少,我們也決定買一盆海棠花。爸媽擠進花擋,認真地挑選著花。啊,終于買到了,這盆花可真漂亮呀!花檔老板在大聲吶喊銷售,大家也拼命地“鉆”進花檔里去買花,熱鬧極了!我還看見一些非常長的銀柳,在我看見的那么多之中,最長的長達三米半左右呢!
篇10
————我家的除夕夜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的確,家家戶戶的風俗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豐富都是各式各樣的。但,在我認為,我家的風俗是最有趣的!
在正月初一的前一個星期,我們就會回到老家,準備過新年!除夕的這一天早上,大人們就要出街去買對聯(lián),然后用米熬成糊,來貼對聯(lián)。每當這個時候,就是最忙地時候,就要出動“全家總動員”了。小孩子們涂漿糊,大人們就來往上貼,全家人忙的不亦樂乎。
除夕的夜晚,爺爺、奶奶見我們吃完飯,就把我們“趕”出廚房,自己在廚房里做炸豬肉。其實,我們都明白,爺爺、奶奶是怕我們被煙熏到。爺爺、奶奶準備這一些菜是來給我們做夜宵吃的。剛出爐的炸豬肉可香了!我們都愛吃,特別是小孩子。
我們洗澡的誰,是用橘子皮熬成的,爺爺說這能洗掉晦氣,給新的一年帶上喜運。一切都準備好了,在看鐘,已經(jīng)8點多了,我們就坐在電視錢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