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話故事書范文
時間:2023-04-06 08:22: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格林童話故事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灰姑娘》
從前,有一位長得很漂亮的女孩,她有一位惡毒的繼母與兩位心地不好的姐姐。她便經常受到繼母與兩位姐姐的欺負,被逼著去做粗重的工作,經常弄得全身滿是灰塵,因此被戲稱為“灰姑娘”。
有一天,城里的王子舉行舞會,邀請全城的女孩出席,但繼母與兩位姐姐卻不讓灰姑娘出席,還要她做很多工作,使她失望傷心。
這時,有一位仙女出現了,幫助她搖身一變成為高貴的千金小姐,并將老鼠變成馬夫,南瓜變成馬車,又變了一套漂亮的衣服和一雙水晶(玻璃)鞋給灰姑娘穿上。
灰姑娘很開心,趕快前往皇宮參加舞會。仙女在她出發前提醒她,不可逗留至午夜十二點,十二點以后魔法會自動解除。
灰姑娘答應了,她出席了舞會,王子一看到她便被她迷住了,立即邀她共舞。歡樂的時光過得很快,眼看就要午夜十二時了,灰姑娘不得已要馬上離開,在倉皇間留下了一只水晶鞋。
王子很傷心,于是派大臣至全國探訪,找出能穿上這只水晶鞋的女孩,盡管有后母及姐姐的阻礙,大臣仍成功的找到了灰姑娘。
王子很開心,便向灰姑娘求婚,灰姑娘也答應了,兩人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2、《白雪公主》
美麗的白雪公主受繼母的嫉妒而被多次置于死地,最后在七個小矮人和王子的幫助下獲得新生。愛慕虛榮、貪戀美貌的王后總是愛問鏡子:“魔鏡魔鏡,誰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當鏡子說是白雪公主時,王后就偽裝成巫婆,騙白雪公主吃下毒蘋果。吃下毒蘋果的白雪公主被隨后出現的王子救了,最終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王后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3、《小紅帽》
從前有個人見人愛的小姑娘,喜歡戴著外婆送給她的一頂紅色天鵝絨的帽子,于是大家就叫她小紅帽。有一天,母親叫她給住在森林的外婆送食物,并囑咐她不要離開大路,走得太遠。
小紅帽在森林中遇見了狼,她從未見過狼,也不知道狼性兇殘,于是告訴了狼她要去森林里看望自己的外婆。狼知道后誘騙小紅帽去采野花,自己到林中小屋把小紅帽的外婆吃了。
后來他偽裝成外婆,等小紅帽來找外婆時,狼一口把她吃掉了。幸好后來一個勇敢的獵人把小紅帽和外婆從狼肚里救了出來。
4、《青蛙王子》
國王美麗的小女兒一天玩最喜愛的金球時,不小心把球掉入了井中!在井中看到青蛙。要青蛙幫助她撿起球!但要青蛙和公主做好朋友,青蛙撿起球后,小公主沒有 搭理青蛙,回到了王國。
當公主和國王還有大臣們吃飯時,有人敲門,公主去開門,看見青蛙,只是告訴國王沒什么,青蛙又敲了一下門,青蛙直接告訴國王是小公主的國王,國王得知說公主不能答應別人的事情不做,讓青蛙和公主一起吃飯睡覺。
當睡覺時公主不愿意和一只青蛙睡一起,她把青蛙扔到墻上,青蛙一瞬間變成英俊的王子,他告訴公主,自己被巫女施了魔法,今天公主解救了他,要和公主結婚。于是公主和王子幸福的在一起了!
5、《睡美人》
睡美人是一個王后所誕下的孩子。王后非常高興,邀請了人類和仙子族的各方好友前來盛宴。卻沒有邀請邪惡的女巫卡拉波斯。
此事被心懷嫉妒和忿恨的女巫知悉,便不請自來,以“公主會被紡織機的紡綞刺破手指而喪命”的詛咒作為禮物。
幸而紫丁香仙子未獻上祝福,她把女巫的毒咒緩解,使公主不會死掉。但公主仍會沉睡,至有一個真心愛慕公主的人前來獻上親吻,公主才會醒過來。
于是,國王下令禁止使用紡綞。然而公主十五六歲那年正好在一座古塔中碰到了一個正在用紡錘紡線的老婆子,公主一挨著紡錘即倒在了地上。詛咒成真,公主一直在林中沉睡,四周的藤蔓荊條成為公主睡床的簾帳。
篇2
有的同學喜歡看電視,有的同學喜歡上網、玩戲,有的同學喜歡體育運動……,我雖也喜歡運動,但我更愛好閱讀!
我為什么喜歡閱讀呢?這還要歸功于我的媽媽,她為了讓我愛上閱讀,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每天晚上都給我讀故事,那些好聽的故事讓我十分著迷!每天都盼著晚上快快地到來。等我上小學以后,會識字了,媽媽就讓我自己看故事書,并給我準備了一個書柜,買了許許多多的書塞進去,讓我盡情地閱讀。
那時,我最喜歡看的是《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等童話故事。那些精彩的故事吸引著我,我常常拿著一本書一看就是一整天,連媽媽叫我吃飯都聽不見。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書已經不能再滿足我的味口了,于是,我又迷上了歷史故事書和四大名著,那里面更加復雜的情節和有趣的人物深深地吸引著我,后來,我又迷上了外國名著,如《魯濱迅河流漂流記》、《湯姆?索菲亞歷險記》《古希臘神話故事》等。對了,我還十分喜歡看《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為了滿足我的看書欲望,媽媽特意給我買了一套原版《福爾摩斯探案全集》。于是,在那個寒假,我抱著這套書,睡前看、吃飯時看,就連上廁所也在看。媽媽說我是個“小書迷”,但由于我睡覺前看書太入神,怎么也不肯睡,媽媽就威脅我:如果我再這樣,就再也不讓我看書啦!這怎么能怪我呢?實在是因為書太好看了呀!
閱讀不但讓我增長知識,還是我的一種很享受的娛樂方式,實在比看電視玩游戲有趣得多,我想,如果哪一天不讓我看書了,那我真不知道這日子還怎么過下去。
六年級:蘇靖堯
篇3
她,是個文靜秀氣的小姑娘,中等的個兒,白白的皮膚,紅潤的瓜子臉,淡淡的眉毛,一笑起來露出兩個淺淺的酒窩。她就是我們班的“小書迷”——陳晗! 說陳晗是“小書迷”,一點也不夸張。不信,我攝幾個鏡頭讓你瞧瞧。
她翻著書,一邊走進她自己的房間,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看起書來。哎呀,她竟然把我這位“貴賓”撇到了一邊。無聊的我只好自己一個人,打開電視機看起電視來。過了大半天,她媽媽回家,看到我被冷落的情景,大聲地嚷嚷道:“,晗晗,看你是怎樣招待貴客的!”陳晗這才從書海中返回,走出房間,狠狠拍了一下后腦勺嘿嘿地傻笑道:“你看我,見到好書就忘了一切!
”第三個鏡頭:走進陳晗的天地——臥室,映入眼簾的全是書,書桌上有書,枕頭邊有書,甚至椅子上也放著書。最引人注目的是靠在門邊的大書櫥,裝著滿滿的一櫥書!那大書櫥分好幾層,那些書都分門別類地井井有條地擺放著。最上面一層放著她小時侯喜愛的漫畫書,那些書雖然已經發黃,但每一本的書角都平平的,有的書皮已壞了,她用透明膠布把它粘好。第二層井井有條地擺著童話故事書《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還有一套深受小朋友喜愛的《哈里伯特》。最下面一層整整齊齊地放著她現在讀的書:四大名著,歷史故事書、成語故事書,還有外國名著,如《鋼鐵是怎樣……》。我順手抽出一本高爾基的《童年》,喲,里面用紅筆圈圈點點,有的還有批注呢!此時,她進來了,看到我站在書櫥前,無比自豪地對我說:“古人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我最喜歡讀書了,這些書都是我的寶貝啊!”。
聞著這些悠悠的油墨香,看到這些大小不一、厚薄不一的書籍,聽到她發自肺腑的感言,我忽然間明白了,她無論是作文水平還是閱讀能力在班級都是頂呱呱的原因之一,就是有書籍大師的指點啊!這三個鏡頭夠精彩吧?其實,像這樣的鏡頭還很多。
陳晗喜歡讀書,她經常說:“讀書如吃羊肉串;讀書勝似逛公園;讀書賽過玩玩具!與其玩得不亦樂乎,吃得津津有味,不如在書海中暢游更樂趣無窮!”怎么樣,陳晗是不是個名副其實的“小書迷”啊?
篇4
從我懂事起,我就開始接觸書籍,先是從一些小漫畫書開始,什么《七龍珠》、《火影忍者》、《米老鼠唐老鴨》等等……,我都是收集了接近一整套,(但是現在都被媽媽關在了小箱子里,不準我在看了),然后等我上了幼兒園,媽媽就給我買了許多童話故事書,什么《365頁故事》,《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都是在我睡覺前媽媽給我念這些書上的故事,書中的每個情節都深深的吸引著我,令我至今記憶猶新。
等我上了小學時,媽媽開始給我買更多的書籍,如:《阿凡提的智慧》,四大名著,中外經典名著,我愛科學,小學生科學故事等等……這些故事令我感同身受,豐富了我的頭腦,凈化了我的心靈,開闊了我的視野。
因此,在小學中,我被學校評為過“小書蟲”,因為讀書讀得多,我的課外知識很廣,所以作文寫得好,多次被和小山書屋選中發表,因為課外閱讀得多,我的語文知識面也就廣,所以每一次語文考試我都能夠接近一百分,記得有一次語文考試,有涉及到許多課外知識,多虧了我課外知識廣,才使我有驚無險的考出了比較理想的好成績,老師對我的語文成績放心,家長對我的語文成績安心,同學對我的語文成績服氣,這一切都離不開我的閱讀書籍。
篇5
因為我一有空就讀書,所以閱讀量隨之增大,經常纏著爸爸帶我去書店買書,一年要花費上千元的購書費。爸爸為了滿足我的閱讀愿望,干脆在區里的圖書館為我辦了一張借書證,區圖書館就像一座知識的宮殿牢牢的吸引著我。
當爸爸把借書證交給我后,我迫不及待的想去圖書館借書;可畢竟是第一次,沒有經驗,便約好爸爸星期六去。
周六到了,我催著爸爸去圖書館。一路上,我緊張的摸口袋和看手表,生怕借書證沒帶和到了關門的時間。
我們很快看見有一個長滿爬山虎的大院,院外還種有月季、海棠和翠綠葉的樟樹。走進大樓,我們感覺到讀書的氛圍,樓的側面掛著兩幅關于宣傳讀書的水墨畫和大樓的示意圖,樓上的借書大廳有許多人正在翻閱圖書,十分安靜。
我和爸爸悄悄地走向文學類專區,圖書管理員親切的迎上來問我們借什么書。
我看了看爸爸,希望他能幫助我,但爸爸并不做聲,用眼神鼓勵我,我不知所措的說借語言類的書籍。
這位阿姨見我開了口,有些驚訝的說:“你有借書證嗎!”
我連忙從衣袋里掏出嶄新的借書證,雙手遞給阿姨看。她看后問我多大了。我連忙告訴阿姨自己今年讀初一了。阿姨聽后笑著說:“你可是來我們圖書館借書看的最年少的讀者。”
說完就帶著我去找書。我找了一本馬三立相聲集和冰心的《繁星,春水》。阿姨叫我將借書證填好,我連忙叫爸爸填寫,但阿姨不同意,她說:借書證上寫著你的名字,應該由你自己辦理借書手續。我只好硬著頭皮在借書證上填上書名,簽好名字和日期。
阿姨見后笑著說:“小同學,這就對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依靠別人。”我才知道阿姨剛才是在鍛煉我的膽量和自理能力。
篇6
一、深入朗讀培養閱讀興趣
充滿感情的教師范讀能引起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能使學生在聽讀時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結構,還能為學生提供仿讀的對象,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我在教《小露珠》一文時,首先播放了課文錄音,還多次進行了片斷范讀。采用的語調、語氣、語速,在小露珠剛剛形成的時候,歡快的語調,高興的語氣和稍快的語速,讓學生情不自禁地模仿起我的語調進行朗讀。在教師的范讀和學生的“體驗讀”中,學生充分理解了小露珠的形成過程,順利完成了課堂教學目標。更可喜的是,在課后,多數同學主動復習,精彩地完成了課后練習。
二、通過情景激勵,
營造閱讀氛圍
任何興趣都要經過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都需要培養,如今的社會生活豐富多彩,學生生活學習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教師應該因勢利導,主動引導學生認識閱讀,愛上閱讀。而營造必要的閱讀氛圍是培養閱讀的第一步。
低年級學生很容易受自身所處環境的影響,因此,在班級墻壁上可以用毛筆書寫一些名人名言或電腦打印一些文學名著中的童話故事插圖,讓學生一走進教室就置身于濃濃的閱讀氛圍之中。班級的黑板報是“班級的眼睛”。也是教師引導閱讀的主要“陣地”。可以在黑板報上開辟“名著介紹”“童話世界”“我是讀書明星”這樣的小欄目,引導學生主動閱讀豐富多彩的課外書。另外,鼓勵學生們把自己的課外書帶來,建立班級圖書館。讓學生輪流擔任“圖書館長”,利用早讀課時間,讓學生介紹新書,講講童話。對班級圖書館要進行精心裝飾:在圖書架旁掛上卡通圖畫、美觀的書法作品、甚至是一盆綠意盎然的綠蘿盆景,塑造一個幽雅美麗的閱讀環境。
三、選擇學生所好,
尊重閱讀習慣
語文閱讀活動中要注意閱讀活動只有精心規劃,長期開展,才更有效果。所以,在開展閱讀活動時,要選擇多樣性的閱讀內容,文學和自然科學相互搭配,并且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認知水平低,識字少,以兒歌、古詩、童話、寓言為主,如《古詩三百首》,插圖版的《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上下五千年》,還有一些生活常識性的故事書。古詩等讀物具有明顯的節奏感、押韻等特點使得學生很容易接受。寓言故事,通過生動的形象表現生活中的道理,比抽象的說理更有說服力。而童話更能激發低年級學生的想象力。
隨著學生識字水平、社會體驗有所提高,閱讀內容可適當提高。如四大名著之《西游記》、兒童科幻類作品,還有著名的科普類讀物《十萬個為什么》。閱讀是一種很個性化的行為,更是一種純粹的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一種對話和互動。
四、依靠閱讀活動,
豐富閱讀經驗
寓教于樂是低年級學生閱讀教學活動的重要法寶,開展閱讀活動的方式有很多種。
讀書筆記。記古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做讀書筆記在積累閱讀知識上,無可替代。引導學生養成讀書時摘抄名言警句,好的字詞句段的習慣。在早讀課等時間,開展“閱讀筆記大賽”教師對每個學生的讀書筆記做簡單點評,以表揚鼓勵的形式引導學生開展閱讀。做摘抄筆記,貴在堅持,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必將有巨大進步。
篇7
[關鍵詞] 留守兒童; 農校對接; 動漫教育; 服務體系
[中圖分類號] G434 [文獻標志碼] A
[作者簡介] 劉艷玲(1976—),女,湖北老河口人。講師,碩士研究生, 主要從事三維動畫理論與實踐研究。 E-mail:。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不斷轉移,留守兒童數量日益增加,由此產生的各種留守兒童問題引起社會高度關注。2008年全國婦聯了《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研究報告》,[1]報告指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約5800萬人,在全部農村兒童中,留守兒童的比例達28.29%,農村留守兒童非常普遍。報告同時指出,親情缺失和教育監護不力等問題是農村留守兒童面臨的突出問題。近年來,關于留守兒童網絡成癮、電視依賴等事例時有報道,究其原因,這與留守兒童親情缺失和教育監護不力無不相關。喜愛動漫、親近游戲本是兒童的天性,然而,對于農村留守兒童來說,缺乏父母關愛,隔代教育又不盡如人意,在媒介發達的今天,相對于其他非留守兒童,“喜愛”和“親近”更容易演變成“沉迷”,產生了所謂的“電視保姆”,更有部分兒童網絡成癮,嚴重影響了農村留守兒童的身心發展!
筆者近期通過“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就“留守兒童媒介使用”問題進行文獻研究。在查閱的相關文獻中,有部分文獻使用問卷調查法、觀察法和訪談法,對留守兒童媒介使用概況進行了詳細的實證研究,其具體數據可部分反映當地留守兒童媒介使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留守兒童媒介使
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盡管現有反映留守兒童課余時間支配的文獻數量不多,但從現有文獻調查數據及分析結果的一致性,可以認為目前留守兒童由于媒介使用不當及優質動漫資源缺乏等引發如下動漫教育問題:
(一)優質繪本及紙質書稀缺,留守兒童閱讀量匱乏
在留守兒童課外閱讀方面,研究者積極倡導建立留守兒童圖書館,以豐富留守兒童閱讀資源。研究者普遍認為留守兒童閱讀量極其匱乏。在實證研究方面,楊靖、黃京華[2]通過深度訪談與參與式觀察,對陜西省漢中市南鄭縣Z鎮W村留守兒童的閱讀情況作了調研。具體數據為:25名一至三年級留守兒童中只有8名兒童家里有童話故事書;41名四至六年級留守兒童中只有3 人看過較為完整的《安徒生童話》或《格林童話》。上述數據表明,留守兒童閱讀量顯著不足,相對于教輔讀物,兒童文學、科普讀物與名著類圖書更顯薄弱。盡管在現有文獻中暫時沒有其他研究者對留守兒童閱讀情況作深入實證研究,但從目前農村經濟狀況及教育發展狀況,結合現有留守兒童文獻,可以認為,目前農村留守兒童閱讀量匱乏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二)對電視過度依賴
現有文獻對留守兒童電視觀看問題研究較多。如謝斌、馮玲玉[3]對甘肅省天水市360名留守兒童進行調查,在留守兒童“獲得信息方式”的調查中,67.5%選擇看電視,32.5%選擇讀書看報;在“最喜歡干的事情”調查中, 45.8%選擇看電視,18.6%選擇和同伴玩;留守兒童平均每天觀看電視的時間是2.6小時左右,其中33.9%的留守兒童平均每天收看電視時間超過3小時。楊靖、黃京華對陜西省漢中市南鄭縣Z鎮W村9位7~12歲留守兒童采用入戶觀察的方式進行調查,發現留守兒童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收看電視時間為 2.5個小時左右,周六周日觀看多集連播電視劇的現象比較突出,最多一天看電視時間累計超過8個小時。其他研究者如張軼楠、陳銳[4]和李遠煦[5]的調查,對于留守兒童觀看電視時長的結論大體相同,即一致認為,留守兒童在電視觀看中花費時間過長。
(三)初中及以上留守兒童容易發生網絡成癮問題
網絡成癮對兒童身心發展危害特別大,在眾多留守兒童問題中,沉迷網絡、網吧接納未成年人等問題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在留守兒童接觸網絡的文獻研究方面,崔淑春[6]實地調研湖北省咸寧市南林橋鎮留守兒童接觸網絡情況,在“平時喜歡的活動”調查中,選擇最多的是“看電視”,有151人次;而選擇最少的是“上網”,僅有30人次。進一步考察上網留守兒童年齡及網絡接觸程度,崔淑春得出“上網的留守兒童主要是中學生。接觸網絡的留守兒童數量少、比例低,但是網絡對留守兒童殺傷力巨大”的結論。在網絡成癮的預防措施研究中,研究者多數采取“嚴防”和“監控”的指導思想,如建議組建家庭、學校、社會監控網絡等。
在人生最重要的成長期,由于父母長期缺位、監護人教育監護不力、重養輕教等因素,致使媒體充當了留守兒童的精神撫育者,成為“父母”。留守兒童在接觸媒體時缺乏必要的監督和指導,難以正確對待和有效使用媒體。另外,農村閱讀資源匱乏,也不利于留守兒童閱讀興趣的培養和文化素質的提高。如何找到有效途徑,充實留守兒童課余生活,培養閱讀興趣,并進一步引導其合理使用電視、網絡等媒介,是目前研究者應高度關注的問題。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解決新途徑
充分利用兒童喜愛動漫的天性,結合高校豐富的動漫資源和雄厚的師資力量,從影響農村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和對動漫的審美情趣入手,尋求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解決新途徑。
(一) 農村留守兒童動漫教育需求分析
篇8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外閱讀 有效引領 語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4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7-0000-01
一位文學家說“我們讀書,書里面并沒有直接講修養、講哲學,但是,一種美妙的修養和哲學在閱讀的過程中毫無痕跡地滲入你的生命的深處,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讓你氣質高雅,讓你與眾不同。”閱讀不僅帶給學生能力與分數,更帶給孩子豐富的體驗、豐厚的素養、高雅的氣質。我們所知道的中外古今所有偉大人物的人生歷程,都會發現他們幾乎無一例外都是熱愛閱讀的人,而且絕大多數在少年兒童時代都經歷過如饑似渴的閱讀階段。新修訂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一闡述,標志著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進入了在大語文觀指導下進行教學的階段。充分體現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新課標》要求不同年段閱讀量不同,課外閱讀量由低年段5萬字增至高年段不少于150萬字。進一步強化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一、培養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讀書興趣來自哪里?小學生年幼無知,頭腦簡單,思維能力相對低下,再加上貪玩好動,對讀書不可能頃刻間就“如饑似渴”,必須循循善誘,逐步培養興趣。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發展起來的,它反映人的需要,成為人對某種事物認識的先導。因此,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必須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如何使學生產生這種“需要”?有效做法:首先是創設一定的閱讀環境,給予一定閱讀空間,營造閱讀氛圍,讓孩子在興趣的“需要”下,逐漸培養閱讀的興趣;其次,學校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在不同年段可開設閱讀賞析課,讓學生充分利用在校有效時間,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展開個性“需要”,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閱讀的能力;第三,廣泛開展一些活動。教師可結合學生不同需要,經常圍繞課外閱讀開展一些為學生喜愛的閱讀、鑒賞活動,并且把這些活動與閱讀教學緊密結合起來。
二、選擇優秀的書籍
孩子閱讀興趣能否得到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閱讀開始時閱讀材料的選擇是否有效,這是培養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關鍵所在。那么,應該怎樣為孩子挑選合適的讀物呢?
(1)首先我主張應該針對孩子不同年齡有目的的選擇淺近的兒童文學讀物。“淺”,即要淺顯,孩子都能懂;“近”,就是要貼近孩子生活,孩子感興趣,使孩子能夠把閱讀和自己的學習,家庭生活聯系起來,能夠運用生活經驗讀懂,感到有收獲,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例如:小學生一年級學完拼音后,讀內容淺顯,篇幅短小,故事性強,以敘述描繪為主的小故事等。隨后隨著孩子、知識、思維的發展,閱讀內容應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書也由薄到厚,年級稍高一些的,就可以選擇篇幅較長,故事情節較為復雜的作品了,這樣能滿足孩子的強烈好奇心。否則,給一年級小學生一本《紅樓夢》去讀,他肯定讀不懂,讀不明白,還會挫傷他讀書的積極性。
(2)其次我主張選擇健康積極向上的課外讀物。一部好的讀本,應該具備教育性和文學性。它應該能夠讓孩子在閱讀作品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受到教育,深切感受“愛”是無所不能的。比如:英雄模范人物的傳記、故事……這類讀物可以幫助同學們學習英雄人物的高貴品質,了解英雄人物的成長過程,從小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如《傳》、《雷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童年》等。其次富于教育意義的神話傳說、寓言和童話故事。這類讀物圖文并茂,生動有趣,故事性強,易于接受,學生很喜好。又如《安徒生童話集》、《克雷洛夫寓言》、《一千零一夜》等。再者,以描繪祖國歷史風貌和錦繡河山這類讀物是愛國主義的好教材,讀了能了解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從而激發為報效祖國而學習的熱情,如《上下五千年》、《青少年百科全書》等。
(3)再者我主張多讀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話故事、人物傳記、少年小說、世界名著縮編本等課外讀物,在會心品讀這些讀本時,往往內心世界很容易產生震蕩。中華五千年文化歷歷在目。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豪情,魯迅“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赤子之心……在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學生在自己閱讀課外書時,體味關于愛、友誼、忠誠、勇敢、正直乃至愛國主義等永恒的人類精神,英雄人物栩栩如生的形象越顯高大,從而開啟自己的內心世界,激蕩起品味人生,升華人格的內在欲望,可以感受什么是美,什么是美的語言,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促進學生獨立、自然地成長,其效果遠勝于教師口干舌燥的說教。
三、分享閱讀的體驗
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就有意培養她讀書的興趣。讓她從書中體驗獲取知識的快樂。我經常利用睡覺前1小時給她講她喜歡聽的故事。當時她喜歡童話、神話等故事書,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中國神話》等書籍。她把每晚的讀書作為一件期盼的事。讀書的瞬間,她會笑容意面,會眉關緊蹙,會淚眼流轉,會手舞足蹈,書的濃郁色彩促動孩子稚嫩幼小的心靈,此時有忘我的境地,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傳遞了思想與情緒。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通過品讀、賞讀等閱讀途徑讓學生感悟思想內涵,雖有的孩子通過讀還不能完全理解其意,但給他的思維留下了空間,在他以后的人生中也許會有不同的理解而填滿它。這就是在“閱讀中體驗”的精妙所在。
四、收獲閱讀的喜悅
課外閱讀對于語文水平的提高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古今文學大師和語文教育專家們曾這樣看: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是啊,通過堅持不懈的閱讀,我們可以是深深感受到:閱讀可以獲得間接經驗作為寫作材料:閱讀可以獲得作者的思想、道理形成觀點可供思索和立意;閱讀可以獲得作者的感情以陶冶情操;閱讀可以獲得認識事物的方法,以便自己會觀察、會思考;閱讀可以獲得表達方法,布局謀篇、鋪陳比興有所借鑒;這一切都來自讀書,這一切品味著讀書的收獲,這一切體會閱讀帶來的成功。書能豐富我們的知識。賈志敏老師歷經教學40余年,他在語文教學中一直倡導多讀書,他說:“多讀書是我國閱讀中行之有效的的傳統。”李白之所以能“日賦萬言,倚馬可待,”是由于他“六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而得之,杜甫之所以“七歲思而壯,開口詠《鳳凰》”也是由于他“群書萬卷常暗詠”的緣故。讀書的過程正是咀嚼、消化、吸收、儲備的過程。所以只有多讀廣博書籍,才能文解百義,達到思想內涵和情感共鳴內化成自己的養料。這種收獲沒有霎驕一時的燦爛,沒有光彩一時的獎杯,沒有嘖嘖一時的稱贊,但在歲月的過逝里,你的心靈、你的思想、你的修養、你的筆尖無不流淌出文人的氣息,收獲的喜悅也酣然暢漓。讓人真切體會到讀書讓我們距離快樂是這樣的近,收獲的喜悅成為精神上的財富……
參考文獻
[1]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