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的功能范文

時間:2023-03-29 13:56: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枸杞的功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枸杞的功能

篇1

紅棗紅豆枸杞粥可以消渴補血,補中益氣,潤心肺。

紅豆:紅豆含有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腸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對水腫有益;還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調節血糖、健美減肥的作用。紅棗:棗含有維生素A、CEP,生物素,胡蘿卜素磷、鉀、鎂等礦物質,葉酸,泛酸,煙酸等。它有提高人體免疫力,防治骨質疏松和貧血,軟化血管,安心寧神等作用。枸杞:用于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內熱消渴,目昏不明。枸杞有延緩衰老、補腎、抗疲勞、降低血糖、等作用。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關鍵詞:公共行政;價值;結構;功能

中圖分類號:D0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5194(2007)01-0067-04收稿日期:2006-09-28

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公共行政價值論”(20060400122);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公共管理基礎理論及體系研究”(00B22014)。ぷ髡嘸蚪椋赫鷗(1971-),安徽阜陽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后研究人員。

一、導論

從哲學的視角看,公共行政價值指的是公共行政(publicadministration)(客體)對人類社會(humansociety)(主體)的積極意義或有用性,它是公共行政所追求的一種應然狀態,反映了人們關于公共行政的希望和理想、信仰和依托。公共行政作為一種事實(fact)或者說現象(phenomenon),它是以國家作為其載體(state-loaded)的。

價值是一個屬人的世界,它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的產物。價值現象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現象,價值世界的全部秘密蘊涵于人類豐富而廣闊的歷史實踐之中。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是文明的活的靈魂。以哲學的認知來觀照公共行政價值,就必須將公共行政貼近歷史實踐,將視野投向熱氣沸騰、新新不已的現實生活。

價值的前提是人的需要。“在人類文明進步的歷程中,沒有需要,就沒有生產和其他活動,但是,隨著人們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不斷發展,主體在生產需要的活動中,已經得到滿足的需要本身以及滿足這些需要的活動和手段,又會引起新的需要。而新的需要又會促使人們進行新的實踐。在新的實踐中人們又會產生新的需要。這是一個不斷發展、永無止境的過程。”[1]馬克思對此正確地描述,“人以其需要的無限性和廣泛性區別于其他一切動物”[2]。公共行政價值是公共行政價值客體滿足公共行政價值主體的需要的屬性,是公共行政價值主體和公共行政價值客體相互作用的統一體。

二、公共行政價值的主體與客體結構

(一)公共行政價值主體

寬泛地說,價值的主體是人,這是從一般價值哲學的背景出發而言的。具體到公共行政價值而言,其產生與存在是基于理性的社會需要之必然。在公共行政價值的框架內,公共行政價值的主體是社會。從辯證和動態的觀點來看,它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要素。

1.公共行政價值主體的知識水平。公共行政價值主體的知識水平,決定著對公共行政價值客體的屬性與功能的認識狀況。就公共行政價值主體和客體的關系來看,主體是目的,客體是手段,客體是為主體服務的。可是,主體對客體這一手段的把握和利用是基于主體對其的認識開始的。如果主體對客體的認識全面、正確,那么其對客體的改造和利用水平將大大提高;如果主體對客體的認識像盲人摸象那樣僅僅是一種局部現象的反映,或者甚至是對客體的情況一無所知,那么它對客體的改造和利用水平將是十分有限的。

從總體上看,公共行政價值主體的知識水平是在不斷提高的,盡管在這一過程中注定要付出代價。如果把目光從公共行政價值領域的這一現象投射到公共行政實踐的經驗世界來看,人類社會(公共行政價值主體)對國家(公共行政價值客體)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我國在建國后實行的計劃經濟年代,將國家看成了無所不能的“利維坦”,從而忽視了其自身存在的諸多弊病,給我國的社會發展造成了慘痛的損失。在西方,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以全面干預為特征的凱恩斯主義受到了質疑和責難,政府面臨著管理危機、信任危機和財政危機,人們生活在“政府失敗論”的陰影之下。在這種背景下,涌起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西方政府改革的浪潮,即“新公共管理”(NPM)運動。新制度主義經濟學家諾斯說過“國家的存在是經濟增長的關鍵,然而國家又是人為經濟衰退的根源?!保?]從以上可以看出,作為公共行政價值主體的人類社會對作為公共行政價值客體的國家的認識水平在不斷提高。只有公共行政價值主體的知識水平有了不斷的提高,才能對公共行政價值客體的本質與規律、屬性與功能有著更多的理解,從而產生新的需要,創造新的公共行政價值。

2.公共行政價值主體的能力狀況。公共行政價值主體的知識水平與能力狀況是密切相關的。從二者的關系來看,知識是能力的基礎和前提,能力是知識的運用和升華。單純的擁有知識,不代表必然具備相應的能力。培根所言的“知識就是力量”,確切地說,它指的是擁有知識是擁有力量的前提條件。公共行政價值主體的能力狀況其實反映了公共行政價值主體掌握、控制和駕馭公共行政價值客體的藝術和技巧,它決定著對公共行政價值客體的屬性和功能被發揮的程度和范圍,從而也反映了公共行政價值客體在多大程度上為公共行政價值主體的需要服務。公共行政價值主體的能力使得公共行政價值客體不斷地滿足著其需要,而隨著公共行政價值主體的能力的不斷提高,它也在不斷地產生著對公共行政價值客體的新的需要,并一步步地實現著新的需要。公共行政價值主體正是在這樣的連續過程中獲得不斷的進步和發展的。

3.公共行政價值主體的心理素質。公共行政價值的實現狀況會引起公共行政價值主體的褒貶、喜惡和接納與拒斥等心理反映。無疑,公共行政價值的實現需要公共行政價值主體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可是在現實生活中,這不過是一種理想化的愿望。公共行政價值主體的非理智和情緒化往往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左右著公共行政價值的狀況,尤其是在公共行政價值評價中,感情用事的現象已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

公共行政價值主體的心理素質通常在兩個方面影響著公共行政價值狀況:一是當公共行政價值主體的情緒高漲時,往往是熱情淹沒了冷靜,偏于一極,出現過分夸大或者抹殺公共行政價值的情況;二是當公共行政價值主體的情緒低落時,就會產生悲觀失望的心理,從而發生“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現象,無法全面、系統和客觀地評價公共行政價值。人們通常所說的一個強大的民族必然是一個成熟的民族,其實這是就這個民族的心理素質狀況所做的判斷。如果公共行政價值主體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那就能將情感與理智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成為對公共行政價值不懈追求的強大動力,推動著公共行政價值主體去認識、創造和實現公共行政價值。

(二)公共行政價值客體

篇3

曾華秋(1986.12-),女,四川內江人,漢族,學歷:碩士,西華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2011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戰略管理。

張丹丹(1986.12-),女,湖南長沙人,漢族,學歷:碩士,西華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2011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術經濟及管理。

摘要: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營造良好的企業環境,有利于企業內部形成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激發員工積極性,促進企業資源合理配置,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本文闡述了企業文化的內涵,從五個方面論述了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功能,并對企業文化的構建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企業文化;功能;構建

一、企業文化的內涵

企業文化一詞(Corporate Cultures)是20世紀80年代初由美國管理學家威廉· 大內首先提出來的。它是一種文化與經濟結合的產物,又稱公司文化、組織文化或管理文化。約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赫斯科特教授認為企業文化“通常是指一個企業中各個部門,至少是企業高層管理者們所共同擁有的那些企業價值觀念和經營實踐?!盵1]斯蒂芬·P·羅賓斯認為“組織文化是組織成員共有的價值和信念體系。這一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組織成員的行為方式。它代表了組織成員所持有的共同信念。在每個組織中,都存在著隨時間演變的價值觀、信條、儀式、神話以及慣例的體系或模式。這些共有的價值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雇員的看法及對周圍世界的反應?!盵2]

從狹義上講企業文化指的是企業的精神文化,也就是企業在長期經營活動中形成的共同理想、信念、價值觀、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的總和;從廣義上講企業文化指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活動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總和。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潛在動力,是企業員工共同的精神支柱,它可以在企業中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功能

1、企業文化的導向功能

企業文化的導向功能是指企業文化對企業及內部成員行為所起的導向作用,它能夠將員工的個人目標的實現引導到企業目標的實現上來。這種導向不同于傳統管理中單純強調紀律或制度,它強調的是通過企業文化的作用來塑造員工行為從而使廣大員工接受企業的價值觀、經營哲學等,在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中這種過程更加自然,企業形成的競爭力也更加持久。

2、企業文化的約束功能

相對于企業管理制度的“硬約束”而言,企業文化則是一種“軟約束”。企業文化以一種無形的方式從價值觀和道德規范上實現員工的自我管理和控制。企業文化包括企業精神、企業道德、企業價值觀等內容一旦被廣大員工認同和遵循,必然會對員工的行為和思想起著約束和規范作用,促使員工按照企業文化的要求盡職盡責,努力工作。百年老店同仁堂就是在“濟世養生、精益求精、童叟無欺、一視同仁”的企業文化“軟約束”下持續發展。

3、企業文化的凝聚功能

文化是一種“凝聚劑”。良好的企業文化一旦被廣大員工所認同和接受就會產生強大的凝聚作用,員工會自覺地將個人目標同組織目標靠攏,將個人的職業發展與組織的持續發展緊密聯系起來,與組織形成“命運共同體”,以至于能夠更加主動和負責的完成本職工作,為組織的發展實現自我價值。曾經有酒店希望通過高薪聘請香格里拉酒店的高級管理人員來提高自己酒店盈利水平但最終失敗,原因就在于使用的是相同的管理人員但是確沒有“香格里拉式”的企業文化,無法發揮出企業文化的凝聚作用。

4、企業文化的激勵功能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要可以分為五個不同的層次,自我實現的需求是人最高層次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聰明才智的需要?!绷己玫钠髽I文化為員工提供了和諧的人際關系和團隊合作氛圍,員工在這種氛圍中能夠比較容易發揮個人聰明才智來完成工作,為企業創造價值。同時在這種文化氛圍里員工的努力能夠得到領導或上司及時的肯定和表揚,從而又使員工產生極大的積極性,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接下來工作中,實現了對員工的持久的激勵,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5、企業文化的延續功能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經營活動中形成的被廣大員工所認同的理想、信念、價值觀、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的總和。隨著企業人員變動企業文化也會受到影響,但由于企業文化同其他文化一樣具有歷史延續性,它不會因為企業部分人員或領導層的變動而被立刻否定,而是會隨著企業發展過程不斷否定、沉淀,在繼承著企業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地更新、優化。

三、企業文化的構建

1、確立正確的價值觀,提煉企業精神

企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它對企業及員工行為起到導向和規范作用。企業在確立價值觀時必須要充分考慮企業實際情況只有這樣才能被廣大員工所信服和遵從。企業精神是企業風貌的體現,它能夠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增強企業活力。企業精神作為企業內部員工群體心理定勢的主導意識,是企業經營宗旨、價值準則、管理信條的集中體現,它構成了企業文化的基石。[3]

2、加強“學習型組織”建設

學習型組織是管理大師彼得·圣吉在《第五項修煉》中首次提出來的,它是指通過培養彌漫于整個組織的學習氣氛,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有機的、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續發展的、能充分發揮每個員工潛能的群體的學習氛圍,憑借著學習,個性價值得以實現,組織績效得以大幅度提高。[4]企業面臨的發展環境不斷變化,發展機會也是稍縱即逝,在學習型的組織文化中員工能夠主動的加強學習,緊跟企業發展實際,自覺地改變過時的觀念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使企業組織具備不斷改進的能力,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3、堅持不斷創新

創新是企業永恒的主題,是企業生存之本、發展之源,而創新的動力則來自是于創新的企業文化。構建企業文化要堅持不斷創新,要善于激發和培養員工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企業經營理念、共同的價值觀、創造力和驅動力推動企業的企業產品、服務的創新;企業制度的創新;企業形象的創新。正如海爾集團的張瑞敏所說:“海爾成就不在于有形的東西,而在于無形的東西,這些就是思維方式和觀念的全新的變革?!?/p>

4、企業領導要以身作則

企業文化從某種特定意義上說,是“企業家”的文化。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企業領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鬃釉浾f過“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企業領導者只有通過其前瞻性的眼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卓越的管理技能來影響、鼓舞和促進職工發揮最大的潛力,才能齊心協力地建設好企業文化,實現企業的持久發展。

總之,企業文化是企業的基因和靈魂,它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生命與活力,成為企業出奇制勝的重要法寶。我國現代企業只有做到企業發展同企業文化建設同步,發揮企業文化的功能,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作者單位:西華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約翰·科特,詹姆斯·赫斯科特:企業文化與經營績效[M].華夏出版社,1997.

[2]斯蒂芬·P·羅賓斯,瑪麗·庫爾特著:管理學(第七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篇4

[關鍵詞] 企業家功能 企業家素質 結構功能主義

一、引言

隨著企業家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斷為人們所認識,促進企業家隊伍的發展成為每個國家經濟政策中的重要問題。因此研究企業家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質,這些素質相互的關系,能否被培養和塑造引起廣泛的關注。

關于企業家素質的研究最早源于對經濟發展的關注,眾多的經濟學家從不同的角度解釋了企業家所需具備的一些素質。馬歇爾認為,企業家是經濟學所要研究的“不得不變化和進步的人”的典型,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他認為名副其實的企業家必須具有兩方面的綜合能力,一是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預測消費趨勢并提供滿足消費費欲望產品的能力;二是天生具有領導他人的能力,相對與專業人員更應有決斷能力、隨機應變能力。熊彼特認為,企業家并不同于一般的“經濟人”,企業家的動力在于個人的成功,為成功打破舊傳統進行創造,因此企業家必須具有能洞察并廢棄環境中不起作用的因素、果斷選擇成功因素的決斷能力,同時企業家還要具有堅強的意志和自信力抵抗因打破舊傳統而來自外界的壓力和善于說服他人的能力。彭羅斯(Penrose) 認為,企業家能力的發展是企業發展的起因,企業家的事業心才是企業命運的最根本的因素。企業家的事業心包含著承擔風險的意志及提高經營能力、探索避免風險的積極性和擴展企業的意志;企業家的事業心不同,企業消除不確定性所引起風險的方法也不同,從而使企業出現很大的差別。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市場改革的深化,企業家問題成為我國經濟建設的焦點問題,國內開始有許多學者就企業家素質問題進行了研究。例如,厲以寧結合我國國情指出,我國企業家在具備國外企業家所具備的三個基本條件:有眼光、有膽識和組織能力外,還要具有社會責任感;張維迎認為,企業家是決定去做什么和怎么去做的人,需要很高的洞察和判斷能力,企業家是社會的一種稀缺資源,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企業家,因此企業家的素質至少有某些部分是與生俱來的特殊天賦。李悅等從企業經營的角度總結得出企業家所需要具備的五個方面的素質:心理素質、品德素質、知識素質、經驗素質和能力素質。李新春則在張維迎的資本-經營能力企業家模型的基礎上提出了企業家是需要不斷自我學習和成長的人的觀點。

本文從企業家的功能出發,運用功能結構主義分析方法結合素質的原始含義論述了為實現企業家的功能所需要的素質。文章的結構如下,第二部分通過對文獻回顧,總結了企業家在企業成長和經濟發展中所承擔的責任,描述為完成其職責(功能)企業家“不得不變化和進步”的形象;第三部分從企業家所承擔的功能和“不得不變化和進步”的特征出發,分析了為保全其企業家資格所必須具備的各層次的素質;最后論文對本文的研究進行了總結。

二、企業家功能

功能概念在經濟學家使用前已有五種主要用法。按羅貝爾詞典的釋義,這一概念的古義和現義首先是指一個人為了起到他在社會或集團中的作用所必須完成的任務。實際上,這一概念既指作用本事,又指作用所包含的任務、活動和職責。因此從經濟學的角度,企業家的功能是指他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和作用所包含的任務、活動和職責。本文通過對相關文獻的回顧,總結了企業家的主要功能。

1.破壞市場均衡

我們現在一般把“破壞市場均衡”稱之為創新,熊彼特認為這是企業家在經濟發展中發揮其功能的第一任務。這是因為在均衡狀態下,各生產要素只能獲得平均利潤,企業沒有利潤(指超額利潤,熊彼特稱之為企業家利潤),經濟實質是沒有發展的。企業家為了追求利潤,必須使自己的企業擺脫舊的組合方式、實現新組合,即進行創新,從而打破均衡,企業家在經濟發展中的首要作用是創新。

2.消除市場不均衡

對某一個企業來說,創新并不一定就能獲得利潤,企業也就不能成長,經濟也不一定發展。因為任何創新對經濟發展的貢獻要以其為社會廣泛應用為條件,然而經驗告訴我們企業家的創新并不能保證經營成功,使創新得到推廣。在現實生活中,可能一些后進入的模仿者因為其推廣創新的能力高于創新者或因為觀察到創新者失敗的經驗而獲得成功。因此,企業家還必須使其引進的創新在市場中參與競爭,得到市場的認同、獲得利潤,使市場資源配置過程不斷優化,推動經濟發展。馬歇爾認為,在競爭過程中,不斷有模仿者加入競爭,企業家創新的優勢不斷消失,市場有關供給和需求的真實信息逐漸顯示出來,最終各生產要素又只能獲得平均利潤,企業家創新所引起的不均衡在其推廣的過程中被消除。

3.承擔風險

企業的一般日常經營活動是由不可靠的“對未來的預測”所構成,企業家的創新活動也都是不確定的。因此,馬歇爾認為不談“資本固定化”帶來的風險負擔就不能談企業家的活動,企業家的主要職責就是承擔風險。從企業組織形式的演變和企業中企業家功能的分工發展來看,企業家主要以兩種形式來承擔風險。一是以物質資本直接承擔風險,并獲得第一剩余索取權;二是職業經理以企業家人力資本間接承擔風險,并從以物質資本承擔風險的企業家手中分享部分剩余索取權,職業經理可以以人力資本承擔風險是市場資源優化配置的規律和企業間競爭對經營水平不斷提高的要求下形成的。

4.不斷學習提高經營能力

企業家的經營能力指的是企業家創新和推廣創新的能力,通過從事創新與推廣創新有關的活動而獲得利潤,一旦沒有從事創新、推廣創新或直接相關的工作,將失去企業家資格。彭羅斯認為企業家能力的發展是企業發展的起因,因此企業家必須首先提高自身能力,才能促進企業的發展,不能實現自身能力發展的企業家將阻礙企業的發展,最多只能勉強維持甚至被淘汰。Greiner認為企業在從小發展到大公司的過程中要經歷多個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會出現一些危機,企業領導者只有及時轉變自己在企業中的角色和能力才能領導企業克服危機繼續發展。然而,不論企業家在不同的階段如何轉變,其實質都是要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推廣創新能力,否則企業不可能得到發展。本文把這種組織創新和推廣能力的發展都歸結為企業家能力的發展,因為企業家是發動者,是“不得不變化和進步”的人。

三、基于功能的企業家素質

素質一詞來源于醫學和心理學。醫學上說素質是“對于某種疾病能夠迅速感覺到,并動員全身抵抗所具有的體質和體質遺傳”;心理學上說的素質是“由于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點,后天的社會經驗和環境影響而形成的個人心理結構”。帕森斯(Parsons 1951)提出了著名的結構功能分析模型,他認為結構是功能的表現形式,是為實現功能而存在的。根據結構功能主義的觀點,我們可以把企業家看成是為完成其在企業成長和經濟發展中的功能而存在的系統,企業家的素質則是其在執行某一項功能時所需具備的先天的、后天形成的結構特征。如果某項結構特征對企業家完成其功能沒有影響,我們說這項特征不是企業家的素質。在第二部分對企業家功能歸納的基礎上,本文認為企業家應具備以下四個層次的素質。

1.企業家的天賦

企業家是一種稀缺資源,并非人人可以成為企業家,企業家至少部分素質是與生俱來的。只有擁有某些先天特性的人才可能在經過后面的培養后具有發現市場中盈利機會的洞察力、判斷力,并組織現存的生產手段獲取利潤。對某一個人來說這些特性是一個常量不可變的,是經營能力形成的自然前提和基礎。這些特性雖然由先天決定,但其表現的強烈程度受后天環境的影響。例如,天賦不高但具有較強學習能力和強烈事業心的企業家表現出的經營才能比那些具有很高天賦卻沒有事業心的人要高。

2.企業家的事業心

企業家的事業心是指企業家在追求受尊重、成就需要過程中所產生的積極性。企業家的事業心不同,探索克服風險、提高經營能力的積極性就不同,企業規模的界限都可能會因企業家的事業心和經營能力的提高而發生變化,從而使企業出現很大的差別。企業家的事業心和對待風險的態度是一枚硬幣的兩個面,事業心強、弱這對矛盾決定了企業家的性質,事業心強,探索克服風險、提高能力的積極性高,是積極進取的企業家;反之,則是消極落后的企業家。激勵理論認為:積極性產生于需要,受個體認識的引導和調節,因此是可以改變的。

3.企業家的思維學習能力

企業家必須不得不變化和進步,以適應企業下一發展階段的創新和推廣創新的要求,否則將只能做一個維持現狀的管理者或企業主,失去企業家資格。因此,企業家除了必須具有天賦和事業心外,還要具有不斷提高其經營能力的學習能力。邏輯思維方式不僅制約著企業家的進步,而且在企業家分析決策時起重要作用,沒有正確的思維方式,不可能做出正確決策,不可能成為企業家,這些特性主要受后天教育和環境的影響。

4.企業家的經營才能

企業家的才能是其是否能實現功能的直接原因,這種能力指的是企業家創新和推廣創新的能力,是在企業家天賦的基礎上經過后天的學習、培養而形成的,受天賦、事業心和邏輯思維的影響,包括企業家的洞察力、判斷力和領導組織能力等,是對外界直接刺激做出反應的能力。因此,這種能力是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不同的環境對這種能力有著不同的要求,環境變化要求企業家能力不斷適應,企業家不得不進步改善其能力,否則就會在競爭中遭受失敗,失去企業家資格。

四、結束語

企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單元,研究作為企業發展推動者的企業家在經濟發展和企業成長過程中應承擔什么樣的責任;什么樣的素質的人才能承擔實現這些功能的責任,是名副其實的企業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從企業家的功能和企業家“不得不變化和進步”的特征出發,運用結構功能主義的分析方法論述了企業家為了保證他的企業家資格所必須具備的四個層次的素質。由這四個不同層次素質構成的企業家是一個動態、不斷學習進步提高經營才能適應企業成長的企業家,是能促進經濟發展的企業家。

參考文獻:

[1]馬歇爾:《經濟學原理》.商務印書館,1965版

[2]約瑟夫.A.熊彼特:《經濟發展理論》.商務印書館, 1990版

[3]T.Penrose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Ay Martin slater:1980

[4]厲以寧:《股份制與現代市場經濟》.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版

[5]張維迎:《企業的企業家―契約理論》.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1版

[6]李悅孫彤:企業家素質研究[J].當代財經,2000年 (1),P59~64

[7]李新春:企業家過程與國有企業的準企業家模型[J].經濟研究,2000年(6),P51~57

[8]L.E. Grein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1972

篇5

【關鍵詞】中職生、汽車維修、技能、教學、需求、企業。

職業學校的汽車維修專業技能教學,是學生技能形成的教學過程。學生專業技能教學質量,主要有二個決定因素:一是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應從企業角度出發,應跳出學?;驎镜木窒?,依托企業,使企業全面參與教學計劃的制定,按汽車企業運作的需求來決定汽車教學內容,實現學校與企業、學習與就業的無縫對接。二是傳授者,也就是教師或師傅。教師要對企業動作要有深刻的了解。如果教師知識存在局限,教學也必然存在很大的局限。培養的學生也不可能適應企業的需求。我??蒲姓n題《鑒于企業運作的中職汽修專業教學方法改革》正在深入開展,我校分批派出教師到企業實習,本人也先后被安排到我市珠光汽車公司的豐田、大眾4S店維修車間實習。到企業實習的所見所聞,觸發本人對現行教學的思考。

一、到企業實習的感受

本人通過在珠光汽車公司的豐田、大眾4S店維修車間的半個月實習,接觸到維修實際工作,對4S店維修保養程序有比較全面的接觸。本人在實習時,一直希望能了解企業對汽車維修人才技能的要求,從而在實習完后改善教學。本人通過與維修技工、廠長、技術主管等廣泛接觸(其中很多是我校畢業出來的學生),總結幾點:

1、從學生角度:普遍認為學校所學與企業生產要求有較大差距。剛從學校進入企業實習的時候,滿懷著對未來的憧憬,但一進入企業,對企業的生產和操作一無所知,很難適應,有時也聽到一些對自己技術水平的冷言冷語的評價,這些都會對學生進入社會造成一定心理困擾,一進入社會就有強烈的挫敗感。有人堅持下來,也許會成功;有的人經受不住考驗,就會離職而去。一個畢業生的轉行,有很復雜的原因,但其中教育的失敗是一個重要因素。大部分學生認為,剛進入企業的時候,技能的缺失,是他們由學校步入社會的障礙。總之,學生希望能在學校就掌握企業生產一線技能,上崗后迅速溶入企業運作。

2、從企業角度:企業每年接受畢業生或實習生時,都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進行上崗前技能培訓。大部分學校出來的學生都要進行半年甚至一年的培訓,才能掌握基本的維修技能,明顯增加企業經營成本。如果學校能完成維修技能培訓,學生進入企業只需進行簡單規章制度培訓就能獨立上崗,會大受歡迎。

二、現在汽修技能教學存在的不足

汽車維修技能是一種綜合技能。對從未接觸過汽車、毫無汽車維修經驗的學生來說,在職業學校要熟練掌握汽車維修技能,無疑困難很大。但是隨著學校設備條件的改善,要培養能完成汽車基本養護或簡單維修的初中級技工,還是具備條件的。學生在學校掌握這些基本技能,將為他們的前程奠定基礎。對比企業和學校教學,我認為現在的教學模式有不足之處,也有改善的空間。表現在:

1、基礎技能教學不足:表現在沒有基本的汽車維修技能,如氣動工具使用、舉重設備操作。這些技能雖是簡單,教學中沒有重視,但從維修企業角度來說,進入企業的技工,這是最基本的技能。如果還要花費企業資源進行培訓,是不能接受的,學校的教學質量形象也會大受影響。

2、基本技能不符合企業操作標準:比如輪胎拆裝是汽車保養基本操作,必須熟練掌握,但教學中往往止于拆裝,但拆裝過程技巧速度跟不上,輪胎的擺放不符合企業操作標準。其它如工具、零件擺放不符合企業5S要求,維修程序與專業品牌標準程序不符。

3、教學實操項目與企業需求背離?,F在教學許多教學項目是書本理論出發而設置的,但在企業實際運作時,少有用到,實用價值不明顯。如發動機節氣門項目教學中,常要求學生掌握結構原理,但在企業常見的操作卻是節氣門的清洗、節氣門的設定等。

4、知識陳舊。汽車技術日新月異,如何緊跟技術潮流,是對教師的一個挑戰,但部分教師還是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學習化油器等淘汰技術,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肯定不能適應社會企業的要求。這也有部分畢業學生抱怨在學校學不到東西的原因所在。

三、教學對策

提高學生的專業維修技能,要從教學綜合改革開始,本人認為可從下面幾方面進行教學改革:

1、以企業用人標準為參照,制定有利于對接的教學計劃。職業學校的汽車維修專業以培養實用型汽車維修技能人才為目標,知識結構、技能水平、職業能力等方面充分體現企業的用人導向,和企業實際需求相吻合。要在學科和專業大綱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企業和汽車產業發展的趨勢,把企業理念、企業文化、企業管理以及企業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加以選擇和提煉,并據此制定出切實可行適應企業需求的課程計劃、課程標準。

2、必須依托企業編制最實用的實操項目

教學實操項目是學生學習汽車維修操作技能的教學手段。好的教學實操項目可以讓學生迅速掌握維修技能,所以安排合適的實操項目對學生掌握維修技能及以后就業產生重大影響。但實用的實操項目不是來自課本,而是來自企業,所以最好的辦法是與企業合作,對每個課程編制適合企業運用的項目。

3、“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名師出高徒。要有高徒,先有名師。汽車維修專業老師是汽車維修業的傳道授業者,教師一方面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要具備豐富實操技能?,F在大部分教師理論知識不缺,但缺實際維修經驗和維修操作技能。很多教師都渴望能有進企業實習的機會,學校如果能給予適當的培訓機會,提高教師在維修技能方面的能力,相信教學時教師能更加得心應手,學生也會從老師處學到更多東西。

4、實施生產性實習。

學校與企業由于性質不同,環境不同,運作模式自然不同。要讓學生進入企業前了解企業運作,最好的方法就是模擬汽車維修企業運作讓學生實習,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建立面向市場的生產性實習,如果不允許,可以與企業合作,讓學生進入企業進行生產性實習。

四、總結

汽車維修專業是技術性很強的專業,隨著我國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汽車維修行業人才成為國家緊缺型技能人才。培養汽車行業技能人才,是職業學校的任務。在汽車維修教學方面,要培養出受企業歡迎的人才,多從企業角度需求出發,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實操訓練、教師隊伍建設等多方面著手,形成符合企業運作教學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 鋼筋混凝土結構 施工期 時變結構 安全質量控制

Abstract: during the project entity is to form the process, is to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the final product key stage. In every link mus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quality monitoring, on time to compl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task.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is important link, the analysis of quality monitoring role, purpose and management point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help to reduce project costs. For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to provide useful experience.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time-varying structure security during the quality control

中圖分類號:TU3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引言現行的法律、法規對工程質量的評價多以定性為主, 通過對各個分項工程的評定來驗收, 而對工程總體質量安全情況的把握卻有所欠缺。而施工期結構由于其時變性的特征, 質量安全狀況處于動態變化當中, 在每一個施工步驟都有自身的特點, 因此對于施工期結構進行質量安全分析、評價時必須要考慮這種動態變化的特性。

一 施工期混凝土結構性能與安全、質量監控研究的意義

在現代建筑工程中, 混凝土結構工程占有主導地位,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施工, 需要在模板及其支架的支護下進行, 由于種種不良因素對這兩種不同系統的作用, 常常誘發施工期鋼筋混凝土質量事故。因此, 對施工期結構的安全、質量進行合理的分析與評價就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國內外研究概況

為了保證施工期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安全可靠, 國內外學者就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了研究:

1.1 施工期結構分析

在整個施工過程中, 任意時刻結構的形狀、材料性能以及承受的施工荷載均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稱為 時變結構!施工期結構分析即以這個 時變結構!為研究象, 來分析其結構的行為, 這與使用期僅考慮荷載作用于最后形成投入使用的結構分析思想是不同的。

1.2 施工期荷載調查與分析

施工期荷載主要有恒荷載、活荷載、設備影響荷載與風荷載, 這些荷載對不同的結構應分別研究, 本文僅考慮施工活荷載, 它包括施工人員重量及材料設備的堆積荷載。為了獲得施工活荷載的分布規律, 需要調查一些施工項目, 收集足夠的數據, 并且被調查的項目必須隨機地從所有在建項目中抽取。但是, 由于一些項目承包商和業主不允許在他們的項目中進行調查, 同時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所有在建項目的數據,因此,僅能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調查[

1.3 模板及其支架可靠性分析

具有部分抗力的施工期鋼筋混凝土和模板支架組成了臨時支撐體系, 設置模板及其支架的目的, 是為了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保證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安全、加快施工進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二影響施工期結構性能的因素分析

在施工過程中蘊涵的、影響結構施工期質量、安全的因素眾多且非常復雜。如果不能科學的研究和正確的把握影響施工期結構性能的各個方面, 就很有可能引發工程質量事故,本文將其大致分為四個方面, 即設計因素、施工因素、管理因索、環境影響, 以下做簡要分析。

2.1 設計因素

如果結構工程師按照建筑結構設計規范、標準進行正常合理的設計, 那么所設計結構對于使用期來說應該具有足夠的可靠性, 對于正在施工的結構, 雖然會有所出入, 但是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對結構的安全產生過大的影響, 這也是為多年的設計施工經驗所證明的。但是由于對所設計結構的認識有限, 有些復雜結構的設計假設存在問題, 或設計人員的疏忽大意, 從而使交付施工的結構設計中存在缺陷, 則很容易導致結構的失效。

2.2 施工因素

施工作業十分復雜, 建筑施工是由沉重的建筑材料, 不同功用的大小提升機組, 多工種密集操作人員, 在地下、地表、高空多層次作業面上每時每刻都在變更作業結構, 全方位、全時空立體交叉運作的系統, 因此施工因素的構成也就比較復雜。可將導致結構失效的主要原因歸結為結構抗力不足和超載兩個方面 , 同時認為保證結構抗力要求主要涉及棍凝土、鋼筋和模板三個分項工程。對于結構抗力的影響因素, 可歸納為混凝土、鋼筋和模板三個方面。

( 1)混凝土 由于施工期結構的時變特性, 因此對結構安全產生影響的混凝土分項工程大致可以分成兩類: 一類是正在進行澆筑的混凝土, 即混凝土拌和物; 另一類是已經澆筑完成,具有了一定強度, 以各種結構構件形式存在的混凝土, 即混凝土結構構件。很顯然, 對于這兩類混凝土存在的形式我們應該加以區別對待。施工期結構的安全強烈的受到混凝土強度的影響, 很多工程事故均是由于混凝土強度不足而導致的。混凝土強度直接影響到構件的承載能力, 其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 撓度和完整性不僅涉及到結構安全, 而且會對結構的使用功能產生較大的影響。

(2) 鋼筋在 混凝土結構中 鋼筋往往會產生諸如: 鋼筋材質不良; 鋼筋加工制作差錯; 鋼筋安裝差錯等問題, 尤其會出現混凝土澆筑前的鋼筋成型改變, 如負彎筋被踩下。這些都會對混凝土構件的承載力產生不利的影響。

( 3)模板系統。模板工程是混凝土結構或構件成形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模板系統包括模板和支架兩部分, 模板作為混凝土結構或構件成形的工具, 除了應具有與結構構件相同的形狀和尺寸外, 還要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以承受新澆筑混凝土的荷載及施工荷載􀀁 支架既要保證模板形狀、尺寸及空間位置的正確, 又要承受模板傳來的全部荷載。因此模板工程的安全對結構施工期質量、安全起著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 很多施工期結構倒塌事故均是由于模板支撐的失穩所導致。所以模板系統必須經過認真的設計, 并在施工中要切實保

證模板工程的質量。但由于模板系統屬于臨時性結構, 這種臨時性結構的性質常引不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不進行認真設計和操作, 從而造成工程質量事故; 另外, 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 模板工程在結構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為片面追求經濟效益過早拆模而忽略結構的必要安全是很危險的。

2.3 管理因素

建筑施工屬于高危險性作業: 它是十分復雜的作業工程。建筑施工是由沉重的建筑材料, 不同功用、大小的提升機組, 多工種密集的操作人員, 在地下、地表、高空多層次作業面上每時每刻都在變更作業結構, 全方位全時空立體交叉運做系統。第二, 難以全面控制的施工環境。地理位置、地質、氣象、交通情況、衛生條件、現場周圍居民生活條件對施工作業的限制, 民族風俗的差異、社會治安的干擾等等構成一個多因素相互影響的復雜環境。對上述高危險作業的管理本身己是十分復雜的工程, 然而在工程組織體系上又有許多復雜的組織因素。

( 1)復雜的承包關系。建筑施工實行多層次、多作業、多專業承包的管理體制, 多種承包商同時進入現場, 又各自組織作業, 而每次施工地點變化時承包商也有變化, 這樣就造成特別難以協調的不穩定的管理體系。

( 2)復雜的施工隊伍。首先是各大建筑公司本身的技術隊伍不穩定, 流動性很大, 加之鄉鎮、集體及私人建筑隊技術工人少, 質量又差, 這就構成了建筑施工基礎管理上的先天缺陷;同時, 又有不同地區、較低文化技術的、甚至是完全沒有現代化安全生產觀念的又未受到必要培訓的臨時工大量涌入高危險性的施施工現場,質量安全事故的起因大多是由于安全管理水平不到位, 在施工中存在盲目指揮、野蠻施工現象, 因此加強施工期結構的安全管理水平對于確保施工期 結構的安全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4 環境影響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漫長, 一般的工期均需1- 2年,對于一些結構形式復雜、新穎的工程來說工期就更加漫長。因此在結構的施工過程中, 就會強烈的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 比如暴雨、低溫、大風、地震等等。在對施工期結構進行安全評價時, 綜合考慮施工所在地的環境影響, 能夠對施工期結構的質量、安全水平做出更加合理的預期。

三 混凝土結構施工期質量控制

施工期質量控制是一種過程性、糾正性和把關性的質量控制。只有嚴格對施工全過程進行質量控制, 并首先要從混凝土和鋼筋的材料控制做起, 才能實現項目質量目標。材料控制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 創造正常施工的條件, 也是實現造價控制和進度控制的前提。1要對供應人的質量保證能力進行評審, 并采用招標 “擇優選廉"的方式, 選擇材料供應商, 并建立材料供應檔

案。2 企業應建立材料運輸、儲存管理制度, 避免材料損失、變質。進入現場的材料、半成品、構配件應分類標明其來源、加工過程、安裝交付后的分部和場所。3 企業應加強對材料質量的檢查驗收, 報檢、準用關, 確保材料、成品、構配件質量。機械設備的質量控制。企業應根據施工現場條件、結構模式、機械設備性能, 施工工藝和方法、施工組織與管理、技術經濟等因素, 使現場的施工機械合理配備, 配套使用, 充分發揮機械的效能。

結束語

篇7

關鍵詞:關天城市群;空間結構;小城鎮;功能優化

中圖分類號: F29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14)01-0085-03

近年來,在英國學者霍華德(E.Howard)、格迪斯(P.Geddes),法國地學者戈德曼(Jean. Gottmann),瑞典學者哈格斯特朗(T.Hagerstrand)和加拿大地學者麥吉(T.G.McGee)城市群理論的基礎上,國內學者對城市群的機理、模式及效應進行了實證研究。城市群理論的發展刺激了我國區域發展戰略由線性帶狀向非線性網絡狀的躍升,形成了目前正在推進的經濟區域和城市群發展戰略。在我國業已形成的23個城市群中,關天城市群既有很強的特殊性,同時又對我國區域經濟的均衡增長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鑒于此,本文擬對關天城市群的空間結構與功能優化問題予以探討。

一、關天城市群空間結構的特性與缺陷

隨著中央政府根據資源稟賦對區域經濟的戰略性重組,我國的經濟地貌呈現出了“板塊化”和“一體化”的新趨勢。在國家所確定的16個重點開發區域里產生了長三角、珠三角、關天、京津冀、山東半島、遼東半島、海峽西岸、長株潭、武漢、成渝、環鄱陽湖、中原、哈大、江淮、天山北坡、南北欽防、晉中、銀川平原、呼包鄂、酒嘉玉、蘭白西、黔中及滇中23個城市群。在這23個城市群中,無論是從資源配置看,還是從空間結構和系統功能看,關天城市群都與其他城市群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表現出了獨特屬性和明顯缺陷。

為了研究關天城市群空間結構的獨特性和資源配置的缺陷,本文將關天城市群與長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3個有代表性的城市群進行了實證比較分析。從城市群空間結構比較可以發現,關天城市群空間結構的特性與缺陷主要有:

首先,區域中心單一,空間位置偏失。經濟區域的骨架是城市群,經濟區域的增長主要依靠中心城市發揮吸納效應和輻射效應。對經濟區域來說,首位度與區域均衡增長呈負相關關系。即首位度越高,資源配置的失衡系數就越大,資源配置相應地就越不均衡;相反,首位度越低,資源配置的失衡系數就越小,資源配置也就越均衡。經濟區域的中心城市越多,空間分布的均勻度越高,則該經濟區域內城市群的空間結構就合理,資源配置的空間結構也就越均衡,城市群的系統功能也就發揮得越充分,其吸納效應和輻射效應也就越典型,經濟區域的發展當然也就越好。

綜觀我國成熟的經濟區域,都是多中心城市群。如珠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有深圳、廣州、香港、南寧4個大型城市;長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3個大型城市;環渤海灣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有北京、天津、濟南、石家莊4個大型城市;而關天城市群卻是一個典型的單中心城市群。這個面積達7.89萬平方公里,由266個大中小城市(鎮)組成的城市群,其中心城市竟然只有西安1個。[1]44-48珠三角城市群資源配置的首位度在0.25以下,長三角城市群資源配置的首位度在0.3以下,環渤海灣城市群資源配置的首位度也在0.4以下,即使成渝城市群資源配置的首位度也低于0.45。而關天經濟城市群資源配置的首位度竟然高達0.8,簡直不可思議。這就意味著關天城市群的資源配置在空間上嚴重失衡,資源配置的效率遠遠低于其它三個城市群,經濟增長的均衡性當然也就比這三個城市群差。

其次,關天城市群的離散度高,支點城市少,支點城市的輻射能力弱。根據城市群空間結構比較,可以發現:

關天城市群的城鎮密度小。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灣和關天4個城市群中,關天城市群的城鎮密度最小,分別是其他3個城市群的1/3.97、1/5.73和1/2.21。這表明關天城市群內的產業經濟、城鎮集群和城市化程度遠遠低于其他3個城市群。

關天城市群的離散度大。關天城市群的空間位置失衡,其中心城市的離散度為698,而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灣3個城市群的離散度依次為121、283和317。關天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離散度在4個城市群中最大,竟然高達698km,是其他三個城市群的5.77倍、2.47倍和2.2倍。城市群理論與實踐表明,中心城市離散度越低則城市群釋放的能量就越大,發展相應地也就越快速均衡。[2]62-66

支點城市弱少,支點城市拉動能力差。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可以強力支撐中心城市發展,拉動小城鎮和縣域經濟發展的支點城市有珠海、蛇口、佛山、北海、肇慶、東莞、惠州、清遠、韶關、桂林、柳州、澳門、玉林、河池14個;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支點城市有無錫、常州、寧波、蘇州、金華、紹興、揚州、溫州、臺州、南通、蕪湖、馬鞍山、泰州13個;環渤海灣城市群的支點城市群有青島、大連、煙臺、威海、日照、東營、秦皇島、濰坊、唐山、滄州、錦州、營口、丹東13個;而關天城市群內技術與產業實力較強,能夠強力支撐西安發展,拉動周鄰腹地發展的支點城市只有寶雞、咸陽、銅川、商洛、渭南、天水6個,況且銅川、商洛、渭南、天水4個市的實力太過弱小,[3]36-39難以發揮強力支撐區域發展的作用。咸陽市隨著“西咸一體化”的快速推進,必將融入西安市,形成一個“大西安市”或“西咸市”。鑒于此,這5個城市實際上都無法發揮支點城市的功能。

再次,關天城市群空間布局不合理。城市群發育的自然規律通常是“沿河而布,沿線(交通線)而聚,川原成群”。城市群的結構往往是“大型中心城市——中型衛星城市——小型城鎮,層次分明,功能清楚”。從世界范圍看,城市群的幾何形狀有三角形、扇面形、圓環形、C形和長方形。三角形、扇面形和圓環形的城市群比較緊湊,中心城市的離散度較小,城市之間相互輻射、拉動、吸納的作用強烈,城市群發展快而均衡。而長方形的城市群則往往比較松散,中心城市的離散度相對較大,城市之間的相互輻射、拉動、吸納的作用弱小,城市群發展慢而失衡。三角形城市群、扇面形城市群、圓環形城市群與“新月形”城市群,各城市的空間離散度小,關聯系數高而且具有很強的穩定性。點軸帶狀布局型的城市群,兩端的城市往往空間距離過大,中心城市的離散度高。如果特大型中心城市不是位于點軸帶狀地區的中點位置,而是偏于某一端,就會發生中心城市距另一端的支點城市距離過遠,輻射拉動力不足的弊端。如果該城市群是單中心的,則這種弊端就更大。

長三角城市群與珠三角城市群屬于典型的“扇形布局”,環勃海灣城市群呈“新月形布局”。 [4]21-24而關天城市群則屬于點軸帶狀布局。關天經濟區內的數十座城市從西到東沿渭河流域,散布于東起潼關,西至天水的六百多公里的狹長地帶內,以渭河和隴海鐵路為軸線,呈點軸帶狀布局,是典型的長方形城市群。然而,更要命的是中心城市西安偏離關天經濟區中心100多公里,空間位置明顯地近東遠西。根據這個原理,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灣3個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對支點城市,支點城市對小城鎮,小城鎮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強大而穩定,而關天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西安對支點城市渭南、銅川、寶雞、天水等支點城市,這些支點城市對環繞自己的小城鎮,小城鎮對周鄰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弱小得多且很不穩定。

最后,關天城市群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單中心型城市群,城市群內的科技、產業、文化、教育資源配置很不均衡。其中心城市西安就集中了關天城市群中30.4%的人口、48%的產業和76%以上的科技、教育、文化資源,城市首位度竟然高達0.8,實屬國內罕見。而渭南、商洛、天水、銅川、咸陽與寶雞則由于科技、文化、產業、教育資源嚴重不足,規模小,結構差,因而對周鄰縣區和小城鎮的極化效應相對來說就弱得多。

二、關天城市群空間結構的調整與系統功能優化

根據以上分析,關天城市群系統功能的優化應以調整空間結構為基礎,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前提,以資源配置優化為內容。

第一,擴展關天城市群范圍,優化關天城市群的幾何形狀。城市群都有生命周期,存在產生雛形、發展演化、繁榮穩定、衰落消散四個階段。在生命周期內,任何一個城市群都必不可少地要經歷發展演化的過程。從生命周期看,關天城市群目前正處于產生雛形階段向發展演化階段過渡的時期,還遠遠沒有達到繁榮穩定階段,更談不上衰落消散階段。在跨越產生雛形這個初始階段后,關天城市群必然會進入發展演化階段。關天城市群如何發展演化?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發展演化過程給我們提供了范例。珠三角城市群由最初的“小珠三角”演化為“大珠三角”,再到“泛珠三角”,區域面積持續擴大,幾何形狀不斷變化,經濟資源迅速增加。長三角城市群也由最初的“狹義長三角”演化到了“廣義長三角”,產業、科技及文化實力增強了一倍多,從而躋身于世界是大城市群。[4]21-24關天城市群的發展演化也一樣,應該提出“泛關天城市群”的概念,將榆林、延安、漢中、安康、平涼、慶陽、三門峽、運城等8個市包括進來,形成一個跨越陜西、甘肅、山西和河南四省15市的“大關中城市群”。這個觀點最初由張寶通教授提出,盡管國家沒有完全采納,但筆者認為這個觀點很有見地,持贊成態度。

通過擴展范圍,關天城市群既可以將榆林、延安兩市豐富的石油和煤炭,將漢中、安康、商洛三市豐富的水資源等整合到關天城市群內,強力支撐關天城市群的快速發展,又可以優化關天城市群的幾何形狀,變“點軸帶狀布局”為“橄欖形型布局”或“紡錘形布局”的幾何形狀,消除目前“點軸帶狀布局”形狀的內構性缺陷。

第二,調整關天城市群的空間結構,變單中心城市群為多中心城市群。強力刺激寶雞、天水、三門峽、平涼、渭南、榆林等市的產業發展,培育支點城市群,支撐西安市的發展。經過20年的調整性發展,在這6大支點城市中培育出2個中心城市,使關天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由1個增加到3個,改變關天城市群為單中心城市群的面貌。通過調整關天城市群的空間結構,變單中心城市群為多中心城市群,增加支點城市數量,降低西安市的首位度,提高域內資源配置的均衡系數。

從產業基礎和空間區位看,寶雞存在這個可能。寶雞東距西安180公里,西距天水181公里,剛好處于西安——天水的中點位置,與天水、平涼、隴南、咸陽、西安、漢中6市接壤,是連接西北、西南、中原地區的交通樞紐。寶雞是我國西北地區的重工業城市,機械、電子、汽車等先進裝備制造業和有色金屬加工業高度發達,技術先進,規模效益明顯,產業集群已經形成。對咸陽以西地區的輻射范圍廣,拉動力強。況且寶雞已經被國家正式列為關天經濟區的副中心,屬于大型支點城市。因此,寶雞既有可能也有必要成為關天城市群的支點型的中心城市。

從均衡需求、產業基礎和空間區位三個要素看,天水也存在這個可能。[5]55—57關天城市群范圍包括關中地區和天水地區,理所當然天水應該成為一極,成為支點性中心城市。從均衡發展的需要看,將天水培育為支點性中心城市可以促進科技、文化、產業、資本等資源配置在空間上趨向均衡,推動整個關天城市群改變“中心花團簇擁,四周腹地荒蕪寥落”的局面。不僅如此,天水市發展起來以后,除對自身的巨大帶動效應外,而且還會對隴南、平涼地區產生輻射效應。所以,均衡發展需要天水成為支點性中心城市。從產業基礎看,天水的機械、電子、機床等重工業相對發達,經濟基礎和技術實力在甘肅省除蘭州外,雄踞第二。從空間區位看,天水位于關天城市群的最西端,是連接秦隴的結合部。一言以蔽之,天水成為支點性中心城市,既有可能也有必要。

第三,大力發展小城鎮,加長短板。關天城市群的致命短板是小城鎮極不發達。由于地處內陸,傳統文化積淀深厚,缺乏手工業作坊和商業傳統,人們創新意識淡薄等原因,關天城市群內的鄉鎮經濟、村辦企業和民營投資十分薄弱,縣域經濟很不發達。小城鎮吸納勞動的能力,產出的能力,對大中城市的支撐能力嚴重不足。對比珠三角、長三角和關天3個城市群,就會發現前兩者的巨大優勢在于星羅棋布,工業高度發達的小城鎮。因此,關天城市群優化結構,完善功能的重要途徑是加快發展小城鎮,壯大縣域經濟。具體思路為:

調整關天城市群的產業區域結構。在培育產業集群,布局產業時,應該有計劃地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布局到小城鎮,國家和省級高新區、火炬產業園區、農業科技示范區等嚴禁引入勞動密集型項目?,F在已經引入的高污染、低技術、無特色的項目,這些園區應實施“騰籠換鳥”戰略,引導這些項目向小城鎮轉移,在城市群內實行產業轉移,促進中小城鎮發展。這樣,一方面可以使中小城鎮形成產業規模優勢、成本優勢和集群優勢,[6]78-81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導人口向中小城鎮流動,緩解西安、寶雞、咸陽的現代大城市綜合征。在關天城市群內形成經濟循環,促使關天城市群的結構趨于合理。

放開手工作坊和民營小企業,加大扶持力度,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放寬管理政策尺度。對小城鎮創辦企業的注冊資金,市場監管、土地使用,稅收管理,金融信貸等適度靈活,避免嚴卡死管,鼓勵民間資本向小城鎮轉移。

把城市建設的重心逐步由大中城市向小城鎮轉移。強化小城鎮交通、通訊、綠化、文化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對小城鎮的管理給予正規編制,解決管理無人員編制的問題。加大對小城鎮建設和管護的資金投入,加強人才培訓的力度,宣傳引導的力度。

第四,制定關天城市群的城鎮發展規劃,設立統一協調機構、統一規劃機構,統一設計機構,出臺城鎮建設長期規劃。把小城鎮建設納入政府的工作計劃和議事日程。減緩建設特大城市、大城市的步伐,降低西安的城市首位度,以緩解現代大都市綜合征,縮小大中城市與小城鎮的落差,實現關天城市群的均衡發展。建議對小城鎮的建設與管理,由關天城市群內各省市的相關部門對小城鎮建設進行統一規劃,強化小城鎮建設的設計,加大投資,統一考核,為小城鎮培養人才,加強咨詢和指導,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

第五,開辟關天城市群峰會與論壇。建議創辦關天城市群發展論壇,定期舉辦會議,由關天城市群內的大中城市輪流坐莊。城市群論壇可分為三個層次:高峰論壇、學者論壇、實業論壇。高峰論壇由關天城市群內外及中央的政府官員組成,交流信息,展示政策創新,探討管理的難點。主要是出政策、出機制,出方法。學者論壇由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和新聞媒體參加,主要出思想、出點子、出咨詢、出理論。實業論壇主要有國內外的廠商與投資者參加,談項目,引資金,搞合作,包括協助出版關天城市群刊物。

第六,構建關天城市群共同利益機制。這一機制能夠減少群里內耗,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群內各城市之間的吸納效應,增強輻射效應,強化對關天城市群外部地區的吸納效應。具體說,就是通過調整政策,建立共同利益機制,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口徑,在招商引資方面杜絕內部相互之間的惡性競爭和自殺性讓利。

參考文獻:

[1]王兆宇.關天城市群資源配置的內構性缺陷及其調適[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2,(9).

[2]楊忠泰.陜西區域科技創新體系的內在缺陷及其調適[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9,(1).

[3]賈宜春.天水產業結構調整相關問題分析[J].甘肅金融,2011,(3).

[4]陳廣漢.泛珠三角區經濟一體化研究[J].現代城市研究,2004,(7).

篇8

[關鍵詞] 手風琴;電影配樂;電影美學;溝通

配樂在電影美學系統中的溝通功能

電影配樂指在電影作品中出現的主題音樂。一般應配合情節發展和場景的情緒,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配樂的制作有以樂器、聲樂、樂團或電子音樂等方式制電影配樂。從通俗意義上講,是音樂與電影的結合。而這種結合并非一種地位完全對等的拼合,而是存在主次差異。而之所以稱為“配樂”,就在于音樂要配合電影的情節進展、人物內心設定和特定場景的基調而進行旋律、節奏感和風格的選擇和完善。以本文的視野而言,藝術的本質是一種溝通行為,而電影作為一門綜合藝術,由于它是對集文學、戲劇表演、美術裝潢、造型、建筑空間設計等藝術門類的綜合運用,而完全不同的藝術表現方式要能夠十分和諧地融到一起,自然需要“非對等”理念指導下的表現方式的融合,而溝通往往成為電影美學系統得以有序有機地運行和創造的路徑。

這里的溝通是一種多線程、多主體之間的溝通,也就是說,由于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其中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都在共同發揮作用,呈現給大銀幕前的觀眾的是集視覺、聽覺、邏輯思考和審美感受于一身的整體效果,因此,作為能夠為影片的主題、情節、人物和情景產生點明、烘托和塑造作用的配樂,必須要強化其多線程溝通的功能,包括音樂主題與影片主題、音樂節奏與電影故事情節推進、音樂旋律內涵與電影角色個性、音樂整體情緒與電影基本基調多個項目之間的溝通。而溝通的主動方,都必須定位于配樂的創作和制作上。當然,最重要的溝通,還是影片與觀眾之間的溝通,需要配樂來傳達。因為音樂依靠的是單純的感性系統,而非邏輯系統,傳達的是一種普遍的、共同的審美情趣,往往能夠將影片中所展現的文化主題、角色個性、情節設置、情景模式等,這些很容易由于審美主體的價值多樣化而造成的多義誤解通通彌合融化,熔為一爐。這就是很多經典的電影,往往是擁有了一個更為經典的主題音樂的原因,如《人證》《葉塞尼亞》等。

電影美學系統視野中手風琴配樂的溝通功能

(一)音樂主題風格構筑電影主題基調

好的配樂往往能夠超越“配”的地位,而晉升為“主”,即它本身的獨立性能夠對影片的主題和風格進行某種意義上的塑造和構筑,從而讓觀眾對電影主題的理解和對風格的審美完全是依賴對配樂風格的欣賞和玩味來實現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這種溝通功能的本質,是電影配樂主動攜手電影將之領進陽光燦爛的理解之中。按照通行的電影理論,電影音樂往往能夠體現影片的藝術構思,它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戲劇性和氣氛方面起著特殊作用。而特定的器樂表現形式和演奏特點恰恰能夠實現對這種反映功能的超越,升華為一種表現和高層次塑造,即主動溝通。音樂構思往往根據電影的主題設定、風格樣式、題材選擇、人物性格及導演的總體藝術構思和個性風格,在其聽覺屬性與畫面的視覺形象上進行融合性溝通,實現了綜合性的美學原則。除一些特定類型電影如科幻片、魔幻片以及現代的實驗性的電影以外,電影中的人物造型、動作舉止、語言神態和環境氣氛等,大都是接近現實生活的自然形態。而手風琴這種樂器其演奏音質的復合化雖然在與電影美學的溝通上呈現了主動的態勢,但這種基本前提,對電影影像現實性的尊重也是同樣客觀的。以法國電影《天使愛美麗》為例,來說明這一主動的溝通功能的體現。這部電影是標準的法國喜劇電影,充滿著法國電影一貫的輕松、浪漫、勵志的盎然情趣。電影獨特的鏡頭語言,終將觀眾放在電影人物中間,以一個透明人的身份、參與觀察了整個事件的發生,而鏡頭獨特的角度讓觀眾在與女主人公一同探尋的同時,能輕輕地跳出一些情節,看到銀幕之前我們想發現的東西。鏡頭中還有不少人物的拍攝給人很近的距離感,仿佛電影中的人物在和自己對話――那種超出人下意識的“安全距離”帶來的“壓迫感”,使人身臨其境,更容易感覺出女主人公當時的心情。這種妙趣橫生又意味深長的電影主題,如果沒有那首精彩的手風琴配樂,往往就會流于凌亂和難于理解,甚至會造成觀影的障礙。而恰恰是手風琴在片中隨處落腳又無影無蹤的旋律特征,讓觀眾隨著音符的跳動和旋律的起伏,能夠鎖定女主人公的腳步,隨她一起去漫步巴黎街頭,去參與故事情節的沖突和跌宕多變的戲劇張力之中。作為影片的主題,這部電影其實傳達的并非一個完全快樂的內核,這一點很容易在影片視覺層面上所表現出來的明媚、燦爛和暖意而迷失殆盡,比如油畫一般美輪美奐的巴黎風景和女主人公天使一般的美麗大眼睛。影片的主題不僅僅以敏銳的洞察力捕捉到了一些富有意味、優美的時刻,那些發自真實生活但又被賦予了浪漫詩意的細節使整部影片細致動人,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還包含著由于哀傷和苦樂參半的情調,描寫了一群孤獨的人,他們在交流溝通上困難重重,生活破碎不堪,充滿了挫敗感。在其濃郁的幻想色彩和奇妙的想象力之下,是對現實生活和苦樂人生的透視與參照。這樣主題與視覺層面的極大發差,很容易造成觀眾由于在感官層面上得到的滿足而忽略了主題層面的思考,從而造成歧義誤解。而恰恰是電影中出現的15次手風琴配樂段落,一方面烘托了浪漫小資的法式情調,一方面又引導著觀眾深入細膩地關注影片所要挖掘的傷感凝重的內涵。這就奠定了這部法式影片的現實主義基調,而沒有落入理想主義、超現實主義的詬病中。這都得得益于手風琴配樂那種溫暖輕快又在適當的場合中自然扭轉的哀婉唏噓、平靜黯然的風格表現。這樣一部傳達著“有點苦味的快樂”的電影,恰恰是借助手風琴配樂這種依靠復合音色和凝練節奏表現復雜豐富音樂主題的方式來表現其深刻主題的。因此可以說,手風琴配樂在聽覺層面上將觀眾牢牢地維系在電影主題之上。電影是一門時間藝術,具有多樣化的節奏功能,而節奏之間往往呈現對應關系,如主客觀節奏對應、導演與觀眾心理節奏對應等。而這種節奏的對應不能期待電影單純的映象敘事來實現,必須依靠外在的聽覺系統來承擔,而這就是電影配樂的重要功能體現。而按照通常的電影理論來說,只有音樂這種形式和電影在節奏上是非常統一的,而其他藝術形式在這方面的功能顯然略遜一籌。音樂可以通過不同的音樂節奏和音樂語言,來表達這些節奏,并成全不同節奏之間的對應和溝通,并迎合故事的不同風格、不同場景和背景。從某種程度上說,音樂對電影的作用是任何形式都不能替代的。

(二)音樂表現手法對話電影中的民族文化內核

電影藝術依托的是語言中介來傳達電影主題、故事情節和人物個性,而語言顯然是有國界的,是根據民族文化特征而有區別的。因此,一部電影如果要超越民族文化和國界的障蔽,就必須要有一個全人類共同的主題,如愛情、生死、信仰等,而這樣深邃的主題挖掘又談何容易,往往成為電影表現手法難以靈活表現的桎梏。而電影音樂卻是無國界的,它依托的是旋律,是一種非邏輯的感性形式,是任何國家和民族都會不約而同地產生審美共識的符號系統。這就意味著,一首優質恰切的電影配樂往往能夠輕松化解電影所植根的民族文化給各民族國家觀影溝通帶來的天然的障礙。因為電影配樂往往會超越語言文字在翻譯上的磨損,從而挖掘全人類對共同主題的凝聚力和共有審美情趣。一部能夠經得起時間推敲和各民族文化共同致敬的電影,它往往是能夠將自身的民族文化高度凝練成一種全人類共有的精神元素和思考范式,從而獲得各個民族觀影人群的共同關注和共同思考,并化為每一個民族心理中一抹珍貴的精神亮色。而充滿了溝通靈性的手風琴配樂,往往能夠從最深層次體味到電影的精髓,將自身作為音樂的內質無限放大并充盈到電影主題的深處,直達電影所依托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內核之中進行最本質的對話。從這個角度來講,手風琴作為一項起源于西方后又傳播世界各地并為各個民族所普及和喜愛的樂器,它所代表的音樂風格和演奏氣質本身就具有這種肩負普世文化和人類共同情感,因而由它所配樂的電影主題選擇和塑造上就很自然的流露出宏大永恒的傾向。音樂與電影的溝通,其本質是導演和作曲家之間的溝通。他們從電影的真正需要出發,在表現抒情性、戲劇性氣氛的時候恰當地、有效地使用電影配樂,既符合音樂的藝術規律,又提高了電影綜合藝術的美學功能。這使音樂真正地發展成為電影綜合藝術的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尤其對烘托典型情景中的氣氛,構筑影片情緒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以顧長衛的名作《孔雀》為例。手風琴天然展現的豐富的音色質感和多項溝通直達統一的能力,在《孔雀》中的表現是相當到位的,也折射出了《孔雀》作為一部中國電影能夠問鼎德國柏林電影節重要獎項的貢獻力度。整部影片分段落分別描述了三個年輕人各自的一段生命歷程與生命狀態,呈現出來的是或明朗或沖動或懵懂的理想追求以及理想幻滅、神經抽搐、精神萎靡,所致日子平淡、塵埃落定的過程,就如同孔雀開屏再收屏的過程,絢爛之后的荒禿。而手風琴配樂在其中時而歡快時而憂郁,音色內斂含蓄,充滿了形式感,奠定了整部影片的悲喜交加的情感基調,也極為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慣和藝術表現形式。同樣,手風琴配樂還與典型情節緊緊的吻合。當張靜初第一次看到跳傘并幻想自己成為一名傘兵的時候,略帶歡快的手風琴主題配樂漸漸達到,而琴聲戛然止于帥氣的北京傘兵從天而降。當手風琴再次響起的時候,就是張靜初傘兵夢破滅之時。手風琴由于其樂音沒有回聲,短促有力,因而在展現慘淡殘酷的人生歷練上極富表現力和戲劇張力,表現出了“點石成金”的溝通能力。作為一個舶來樂器,中國電影人將手風琴演奏融入了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任其生根發芽,并將其所具有的獨特的對話挖掘能力融入民族心理共識的體系之中,從而展現出了既有民族性又具備普世性的文化姿態。這就是為什么,手風琴不僅作為背景音樂,還作為真實的道具出現在影片中,作為張靜初追求夢想的符號代表。

[參考文獻]

[1] 凌茜,凌志權.西方電影里的手風琴音樂文化[J].電影文學,2010(04).

[2] 余婷婷.手風琴的音樂風格[J].黃河之聲,2009(03).

[3] 于晶瑩.電影配樂的渲染功能分析[J].北方音樂,2010(04).

[4] 林麗.電影音樂的美學特征及其多元化創作[J].當代文壇,2004(02).

篇9

【關鍵詞】智能手機,低功耗,硬件設計,技巧

作為一種便攜式和移動性的終端,它是完全依靠電池來供電的。而隨著智能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其功率損耗也越來越大。因此,必須提高智能手機的使用時間和待機時間。對于這個問題,有兩種解決方案:一種是配備更大容量的手機電池;另一種是改進系統設計,采用先進技術,降低手機的功率損耗。

增大手機電池容量總的趨勢上將會增加整機的成本。所以,從智能手機的總體設計入手,應用先進的技術和器件,進行降低功率損耗的方案設計,從而盡可能延長智能手機的使用時間和待機時間。我們看一下智能手機的硬件架構:無線modem部分只要再加一定的電路,如音頻芯片、lcd、攝像機控制器、傳聲器、揚聲器、功率放大器、天線等,就是一個完整的普通手機的硬件電路。模擬基帶(abb)語音信號引腳和音頻編解碼器芯片進行通信,構成通話過程中的語音通道。

從上述智能手機的硬件架構不難看出,影響智能手機的功耗的因素有以下三點:

1、CPU工作時的功耗。

雖然各智能手機芯片廠商都宣稱采用低功耗處理器,且集成電路工藝越來越先進(如美國高通公司的智能手機解決方案MSM7225,就采用ARMll內核,65nm工藝),但芯片中的CPU仍是耗能大戶。以Armll CPU為例,其功耗約為0.25mW/MHz,如果CPU運行在1GHz,那單核CPU的功耗約為250mW,雙核500mW。

目前手機中的CPU幾乎全部采用CMOS工藝,而CMOS集成電路的結構決定了它的靜態功耗幾乎為零,僅在邏輯狀態發生翻轉的過程中,電路中有電流流過。CMOS電路的動態功耗的公式為:

Pdymamic=α?C?V2dd?f (公式1)

公式1中,α為活動因子,表示電容充放電的平均次數相對于開關頻率的比值:C為集成電路等效負載電容,包括柵電容、節點電容、互連電容等;Vdd是電路電源電壓;f為電路的工作頻率。

從式中可以看到,集成電路的功耗,與電路的供電電Vad平方以及電路的工作頻率成正比。

2、背光燈功耗。

智能手機電路中,LCD背光燈工作時會消耗很多電能。對于配置為3.5寸LCD的智能手機,需要使用6顆LED背光燈,才能保證整個屏幕的顯示亮度均勻。單顆LED工作的典型正向壓降為3.1V,由于是串聯方式,那么6顆燈的總壓降為18.6V,LED燈的典型工作電流為20mA,所以,當LCD背光燈處于全亮工作狀態時,功耗為372mW。

3、其他電路的功耗。

智能手機集成的功能越來越豐富,通常還包括WiFi、藍牙、攝像頭等功能,雖然用戶不是每次都使用這些功能,但如果不對這些電路進行有效的功耗管理,依然會帶來較大的電能消耗。

針對上述三個方面的功耗,我們最好對智能手機硬件低功耗作出如下的設計:

1、降低CPU的工作電壓和工作頻率。

根據1.1節所介紹,集成電路動態功耗和電路的四個參數相關,通常a和c由集成電路設計和制造工藝所決定,作為芯片使用者,無法改變。那么要降低集成電路的動態功耗,重點在降低其工作電壓Vdd和工作頻率f兩個關鍵參數。

智能手機的CPU工作電壓大多工作在1.1V~1.3V,通過設置電壓自動調節寄存器,來使能電壓自動調節功能,CPU2工作電壓可以隨著整機工作狀態變化而調節。例如,在手機處于喚醒狀態,CPU進行大量運算和控制時,工作在高電壓;而在手機處于待機狀態,CPU僅僅維持系統待機狀態時,工作在低電壓。CPU啟用了電壓自動調節功能后,在對手機CPU電壓和電流進行測試時,由于手機每隔一段時間需要和基站之間進行通信,接收基站下發的尋呼,所以,用電壓探頭和電流探頭同時測試,可以觀察到CPU工作電壓在周期性跳變。

對于CPU來說,其全速運行時的主頻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設置,其內部所需的其他各種頻率都是通過主頻分頻產生。CPU主頻可以通過寄存器進行靈活設置。設計中確定CPU主頻對于整個系統的功耗和性能是一個關鍵。本文在綜合考慮系統性能和功耗的基礎上,設置主CPU主頻為600MHz。

2、強化LED燈的控制。

智能手機電路中,鍵盤和LED背光燈工作時會消耗大量能量。例如本文架構中使用的LCD,其背光燈電氣要求如下: 正向電流典型值為15ma,正向電壓典型值為14.4v,背光燈消耗功率典型值為216mw。

由此可以看出,在正常工作時,LCD背景LED燈功耗非常大。因此,在設計中,必須降低LED燈的功耗??梢酝ㄟ^以下方法:

a)在LED燈回路中短接一個小電阻,改變阻值,用來控制LED燈工作時的電流。

b)利用人眼的遲滯效應,使用pwm(脈寬調制)信號來控制LED燈的開關。

在主CPU中,通過配置寄存器gpcon_u、gpcon_l可以把gpio20一gpio23和gpio2-gplo5配置成pwm信號輸出,再配置內部相應的寄存器,控制pwm輸出信號的頻率和占空比,作為控制引腳來控制LED背光燈,以此來降低LCD背光燈的功耗。

c)在手機圖形界面上提供一個調節背光燈亮度的界面,讓用戶在系統設置的LED燈亮度基礎上,進一步調節背關燈的亮度,這樣,既增加了手機使用的靈活性,又進一步降低了手機的功耗。

3、關閉空閑的外設控制器和外設。

篇10

[關鍵詞]并購績效 動態能力 因子分析法 配對樣本T檢驗

隨著經濟全球化腳步的不斷加快,我國石油化工企業面臨的國際競爭形勢也日益嚴峻,僅僅依靠企業內部資源的緩慢積累來贏取競爭優勢,明顯會阻礙企業的發展。各大石化企業紛紛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較快的獲取企業外部資源,以求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如何評價并購活動效應的獲取,也隨之成為關注的焦點。然而,傳統的短期績效評價方法往往無法從總體上真實反映并購活動的績效,甚至會誤導管理層對于并購策略的判斷。本文將2000年~2006年間我國石化行業上市公司發生的36項并購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從動態能力視角選取了反映石化企業并購績效的8個財務指標,運用因子分析法和配對樣本T檢驗等統計方法,分別以四年和六年為時間窗,對并購績效進行綜合評價。

一、 樣本數據

本文選取的樣本數據來源于CCER數據庫,根據GICS行業分類標準,搜集范圍在2000年~2006年的我國石油化工行業上市公司,并從上市公司年報中選取財務指標。并購發生年份為基年,以0表示基年,并購行為發生的前一年以-1表示,并購行為發生的后四年分別表示為+1,+2,+3,+4。

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基于動態能力的角度,對石油化工企業并購績效進行分析評價,首先要看其經過并購后企業所擁有或獲取的資源是否得到了有效整合,即是否通過并購強化了企業的持續發展和資產管理能力。同時,石化行業具有產業鏈條結構明顯、業務專業化程度高等特點,考察石化企業的并購活動是否取得成功,關鍵還要看其在經過并購整合后主營業務范圍是否得到鞏固、拓展,以及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升。綜合考慮以上因素,本文選取了總資產增長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鮮明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每股收益8個財務指標來反映我國石油化工企業的并購績效。

三、實證研究的過程分析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對樣本公司并購前后的8個指標按四年時間窗分別進行因子分析。以樣本公司并購后二年的財務數據進行因子分析為例,其他各年的財務數據的綜合得分模型的計算步驟從略。

1.運用SPSS13.0版本軟件對并購后二年的樣本數據進行因子分析,結果如下:

(1)輸出各變量的相關系數矩陣(Correlation Matrix),相關系數的單側顯著性水平(Sig.1-tailed),相關系數矩陣行列式(Determinant)的值;并購后二年的Determinant值是0.097。

(2)KMO and Bartlett’s Test;該年度的KMO測試值為0.626,大于0.5,表示適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s Test檢驗值為73.374,自由度為28,顯著性水平P(Sig.-0.000)

(3)通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來提取出綜合因子;經分析,8個變量中最小的共同度也達到了0.601,說明變量空間轉化為因子空間時,保留了比較多的信息,因子分析的效果是顯著的。

(4)總方差解釋;四個主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分別為0.2770、 0.2430、0.1413、0.1375;它們所反映的信息量已經達到了總體信息量的79.884%(大于70%)。因此可以認為,用這4個主因子就足以獲取原始財務指標的信息。

(5)特征值碎石圖(Screet Plot);從下圖中可以看出,前4個因子的散點均位于陡坡上,而后面因子相對趨于平緩。

(6)因子旋轉;通過對旋轉前后的因子載荷矩陣表進行對比,可以看出因子1主要由變量凈利潤增長率,每股收益,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決定;因子2主要由應收賬款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決定;因子3主要由主營業務鮮明率決定;因子4則主要由總資產增長率決定。

(7)因子得分函數系數矩陣;據此可以直接寫出各公因子的表達式。

(8)公因子的協方差矩陣;經檢驗,因子得分的協方差矩陣為單位矩陣,說明提取的四個公因子之間是不相關的。

(9)根據提取的四個公共因子,計算出因子得分,再綜合因子得分和方差貢獻率,得出綜合得分函數:

同理,可以得出另外三年的綜合得分函數:

并購當年:

并購前一年:

并購后一年:

(10)計算績效綜合得分,如表1所示:

表1 樣本公司的綜合評價得分相關信息

2.并購前后(四年時間窗)綜合得分的比較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并購當年有93.1%的上市公司通過并購提升了績效;并購后一年上升的比例有86.21%,并購后二年上升的比例有68.97%。通過對綜合得分均值的變化趨勢進行對比,可以看出:樣本公司在發生并購當年的績效的綜合得分均值比前一年有了顯著上升,并購后兩年的績效的綜合得分比并購當年和并購后一年也有明顯上升。這就說明并購后公司績效得到了改善。但是這種影響是否顯著,還需要通過配對樣本T檢驗法來進行相關性和顯著性檢驗。

根據以上六個函數計算出各樣本公司并購前后相應年份的績效綜合得分,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并購當年有94.74%的上市公司提升了績效;并購后一年上升的比例有73.68%,并購后兩年上升的比例為47.37%,并購后三年和四年上升的比例分別為57.89%和35.26%。通過對六年時間窗的綜合得分均值的變化趨勢進行對比,可以看出,樣本公司在發生并購當年的績效綜合得分均值與并購前一年相比有所上升;而并購后兩年的績效綜合得分,相比于并購當年和并購后一年,先有緩慢上升,后有明顯下降的趨勢,尤其是第四年,出現了顯著下降。這說明并購后公司績效在整體上并未得到顯著改善。

四、小結

從四年時間窗來看,樣本公司并購績效呈現出先顯著上升后逐步變緩的現象;然而,從六年時間窗來看,樣本公司并購績效呈現出明顯的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尤其是并購后四年的績效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甚至下降到了并購前一年的水平。因而,從整體上看,我國石油化工企業的并購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業績效,但從較長的時間窗來看,并不具有統計上的顯著性。

參考文獻:

[1]方錫華.國外石油企業并購與競爭[J].中國市場,2005,39

[2]李善民?中國上市公司并購的長期績效-基于證券市場的研究[J].中山大學學報,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