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相聲劇本范文

時間:2023-04-11 08:15: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短相聲劇本,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短相聲劇本

篇1

甲(喜)你……你是小王吧(八)?!

乙你……是老王吧(八)?!

甲倆王八!

乙聽著是別扭。

甲你不是小王莊王大根家的小兒子鐵蛋嗎!

乙(上前捂甲嘴)你小點聲,這底下坐著我們領導和同事,你提我小名干什么?我現在叫王勃。

甲小名不讓說啊!有首歌不是唱“娘啊!再喚我一聲小名吧……”

乙行了行了,你又不是我老娘!

甲我不是你老娘,可你老娘讓我帶話給你。

乙哦,什么話?

甲你娘叫我帶話給你,叫你要好好接待我!

乙行,我接待你!

甲我說鐵……你剛才說你叫個什么?

乙王勃。

甲王勃……王八……怎么還是王八?

乙王勃,朝氣蓬勃的勃,蓬勃向上的勃!

甲朝氣蓬勃?王朝氣,不,王蓬勃,不,王……我看還是王鐵蛋叫著上口!

乙好了好了,別再逮著我名字不放了,說說你吧。

甲我是大王莊的,我們頭頂一個字,是本家,我叫王老吉……

乙王老吉?怎么聽著耳熟?

甲嗨,電視上每天都有:怕上火,就喝王老吉!

乙難怪!

甲我們倆村前村后,我和你爹你娘關系不錯,你穿開襠褲時……

乙好了好了,這我都知道,你說說你進城來干什么吧。

甲哎呀,要說事還是真有事,不過,這好多年沒來城里了,這城里變化真是太大了,大得我都迷糊了,把事情給忘了……唉,人老了,腦子跟不上外面的變化了!

乙這城里變化是很大,你看這街道,你看這樓房!

甲(搖頭)不,這些變化是很大,但變化最大的不是這些。

乙哦?那是什么?

甲是什么,你還看不出來?

乙人的精神面貌,對不對?

甲不對!

乙是街上的小車多了,而且是私家車多了。

甲不對,私家車滿街亂竄,跟過去地主的驢子一樣,野得很,怪嚇人的。

乙那是……(笑)哦,我知道了,是城里的女人越來越漂亮了,對不對?

甲(大笑)哈哈……

乙我說得沒錯吧?您老看花眼了吧?

甲不對!

乙不對你笑得這么熱哄干什么?

甲你是真看不出來?

乙(搖頭)看不出來。

甲嗨!你娘老子讓你上大學就算了,不該讓你學什么煙酒(研究)生。

乙怎么了?

甲成天煙啊酒的,腦子熏糊涂了吧,這不,連我都看出來的東西,你全看不出來。

乙好了好了!您老直說吧。變化到底在什么地方?

甲變化在于各行各業都是這個!(豎大拇指)

乙那倒是,不過,您老怎么一眼就看出來了?

甲那些標語上明明白白寫著嘛!

乙哦?我怎么沒看見?您說說!

甲有“中國交通很行”……

乙不錯,現在交通的確四通八達!

甲有“中國工商很行”……

乙嗯!開放搞活,市場繁榮!

甲“中國建設很行”!

乙是的,到處高樓林立。

甲“中國農業很行”!

乙沒錯!減免農業稅,給農[“文秘港”還有更多精彩文章等著您!]業松了綁,現在我們國家又提出新農村建設……

甲還有“中國商業很行”!

乙是的,現在市場上沒有什么買不到的,商業繁榮。

甲還有那個標語寫得最干脆。

乙怎么寫的?

甲“中國很行”!

乙現在我們國家的國力增強了,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甲最解氣的就是你身后這個單位的標語寫得好!

乙我就在這里上班!

甲是啊!?你們單位寫的標語太好了!太讓我激動了!

乙先別激動,你說的標語?在哪里啊?

甲你看,不就是門頭上,那金字招牌寫著六個大字:中國人民很行!

乙啊!那是中國人民銀行!

甲中國人民很行!

乙中國人民銀行!那個字念銀,不是很,后面那個字在這里念行,不念行!

甲中國人民不行了?

乙行!可那不是標語,是單位名稱,你念錯了!

甲我念錯了?

乙錯了!

甲(指遠處)那……中國交通很行……

乙那是中國交通銀行。

甲那……中國農業……

乙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商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還有中國銀行、中國招商銀行等等,都是單位名稱,不是標語。

甲哦,我也奇怪,這標語怎么寫得一點也不謙虛呢?

乙嗨!就算各行各業都很行,也沒有這么寫的。

甲就是,還是謙虛點好……哎呀,瞎激動一場。

乙激動完了,說說您老的事吧。

甲找你能有什么事情?為了錢的事情唄!

乙是不是要貸款?

甲貸款?貸什么款?我有錢!

乙那是存款?

甲差不多。(低聲)我說鐵蛋,哦不,王八,不不,王……

乙好好,你直接說事情。

甲聽說銀行發現假錢要沒收?

乙是的!絕不讓一張假幣從我們手中流向社會!

甲我找你就是為這事。

乙你有假幣?

甲什么啊?我要有那本事,早就發了!

乙早就法辦了!

甲是這樣的,最近我兒子你兄弟從南方打工回來,(耳語,作點錢狀)全是新嚓嚓的大票子,聽人說,現在外面假錢很多,我根本看不出來,怕到銀行去存錢,有假錢被你們沒收了!

乙您老這思想可不對啊!關鍵要有識別能力,發現假幣要立即報警!

甲我就是沒那個能力嘛,才來找你嘛!

乙找我就找對了!

甲(笑)到底是本家人,我就知道你不會沒收我的假錢。

乙什么呀!您有假錢我照樣沒收!我是教你怎樣識別假幣,你想哪去了!

甲你有那本事?

乙哼!我在我們人行,外號人稱“假鈔靈”!

甲你是農藥啊!

乙什么農藥?假鈔靈,意思就是造得再高明的假錢,在我眼前都原形畢露,假鈔靈!

甲這么個假鈔靈啊,我還以為是農藥鉀氨磷哩!

乙我鑒別假鈔有絕招。

甲什么絕招?

乙四個字:望聞問切!

甲望聞問切?你改行當中醫啦?

乙什么改行當中醫了?這是我總結出來的經驗,把中醫上給人看病的四字真功運用到鑒別假幣工作上。

甲哦,給錢看病。

乙什么給錢看病,是看錢有沒有毛病!

甲哦。

乙我這套方法特別適合非專業人員使用,讓普通百姓也能隨時隨地把假幣鑒別出來!

甲真的?那趕緊教教我!

乙行!

甲答應這么干脆,收不收費啊?

乙收什么費啊!別說是您老,宣傳反假幣知識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甲嗨吆,現在哪有服務不收費的?我們老百姓都被弄怕了。

乙你太多心了。

甲真的不收錢?

乙真的。

甲(伸出小拇指)拉勾!

乙拉勾!

甲行!快說說這第一字。

乙第一個字是望,望就是看啊!

甲可我們鄉下人哪看得出來啊,現在的假錢跟真的一樣!

乙錯,假的真不了,你得會看啊!

甲哦,說說。

乙你眼睛怎么樣?

甲我眼睛還行,左眼一點三,右眼一點二。

乙一點三加一點二,你是二五眼啊!

甲你才二五眼!

乙跟您老開玩笑。

甲沒大沒小,快說說怎么看。

乙(從口袋里拿出兩張鈔票)你看這誰真誰假?

甲差不多啊!

乙表面看差不多,可你仔細看!看就是觀察鈔票的外觀、顏色、水印、安全線還有透視效果。你看,真幣顏色柔和均勻,水印透視清晰、層次分明;假幣要么沒有這些特征,要么模糊不清。

甲仔細看,還真不一樣哩!這第二字是什么?

乙第二字是聞,聞在這里就是聽。

甲聽?

乙真幣都是特殊紙張印制,將鈔票抖動幾下,會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而假幣聲音發悶發沉。

甲還真是。那第三字問是怎么回事?難道問人家:你這錢是假的嗎?

乙不是問這個。

甲問哪個?

乙問,是了解鈔票的來歷,假如對方手中的錢來自銀行或者正規的商業機構,比如大的商場超市等等,這些地方都有鑒別真偽的能力,一般不會流出假幣。另外,問就是向別人請教啊,比如拿不準真假時,可以向身邊的熟人請教,或者向專業人員請教,比如我啊!

甲對,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那最后一個字切呢?

乙切在中醫上就是把脈,在我這里就是摸,也就是給鈔票把脈。

甲哦,怎么把脈?

乙真幣紙張特殊,挺刮耐折,堅韌耐磨,而且是雕刻凹版印刷,摸上去凹凸有致,手感厚實。而假幣紙張輕薄疲軟綿塌,抖一抖,死狗皮一樣。

甲真的是這樣!

乙只要把這四個字結合起來應用,反復揣摩,積累經驗,假幣無出可逃!

甲好!我回去就按照你的方法來做,也教給我的老伴、兒子、兒媳婦還有全村的鄉親。

乙那我也代表人民銀行謝謝您老!宣傳反假幣的知識,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義務!

甲好!不過我還有個事情請教。

乙什么事?說。

甲最近我兒子你兄弟回來結了婚,親戚朋友來喝喜酒,收了很多彩禮,聽你娘說……

乙我知道了,是不是手上有許多“紅錢”?

甲紅錢?那叫喜錢。

乙現在農村結婚、過生日、辦壽喜,還有紅白喜事,許多人用人民幣在紙上布上拼什么“喜”字“壽”字。

甲你說的是,一是圖個面子,二圖個喜慶。

乙這是陋習,許多人民幣就這樣被糟蹋了,有用糨糊粘的,有用針線縫的,有用圖釘釘的……

甲是的。

乙人民幣是國家法定貨幣,是十分神圣的,她是國家的經濟名片,是國家的臉面,我在你臉上刷糨糊你干不干?

甲不干,粘了八湖的。

乙在你臉上縫幾針你干不干?

甲不干,開刀啊!

乙把你釘在墻上行不行?

甲不行,我又不是相片!

乙有的人把人民幣當裝飾品,制成小船啊燈籠什么的。還有在人民幣上亂寫亂畫的,鉆孔打眼的等等。

甲對了,鄉下有的暴發戶喝酒喝高了斗氣,還比賽撕錢、燒錢。

乙這是犯法的!

甲(嘆息)唉——過去窮的時候,一分錢都寶貝疙瘩一樣藏著保護著,現在日子好過了,有錢了,卻又不把錢當錢了。

乙您老是不知道哦,國家在設計、印刷、發行人民幣的過程中,是要投入大量成本的,如果我們不珍惜和愛護人民幣,不僅給自己也會給國家造成很大損失。

甲是的。今天真是沒白來一趟!回村,我一定把你教的本事傳授給鄉親們!

乙那太謝謝您老了!

甲哪里,這是我應該做的。

乙不許收費啊!

甲你看你想的!咱鄉下人才不像你們城里人,什么都要錢,問個路都要錢。

乙那不能代表全部城里人。

甲收錢咱不怕,最恨的是,欺負我們鄉下人見識少,用那些假東西胡弄我們!

乙那是!

甲你想,咱鄉下人掙點錢多不容易啊!要是在再碰到假錢,那該多生氣啊!

乙是生氣。

甲那該多可憐啊!

乙是可憐!

甲那該多缺德啊!

乙是缺德!

甲那該多上火啊!

乙是上火!唉,今后再遇到假錢,您來可不用上火了!

甲對,我學會了!

篇2

去夏我拍《冰糖葫蘆》,初讀劇本,第一印象便是決計要請彼得扮演劇中的一個充滿喜劇色彩、令人回味再三的人物,也叫彼得,只是姓龍,龍彼得。龍某不是壞人,卻也好不到哪兒去,屬于亦好亦壞,有點復雜的人物;典型的北京胡同串子,七折騰八鼓搗,居然成了大款。有了錢就愛燒包,卻也有些熱心腸,更念舊,執意尋找五十年代遭遇過坎坷的兒時同學。彼得接讀劇本,連呼,“非我莫屬”。實拍時,一副大嗓門,嚴肅認真,愣逼著飾演苑大姐的呂中告訴“發小”高志興如今人在何處,自己心急如焚,全然不顧他人的反感,真是妙趣橫生。由于是同期錄音,誰也不敢笑。一個鏡頭拍下來,我勉強喊出一個“停”字,眾人頓時樂得前仰后合,齊呼“這個角色簡直就是給他寫的”。

難忘他一到拍攝現場那一副精神抖擻的模樣,得意洋洋地對我說:“兄弟,您知道我這身兒衣裳值多少銀子?再瞧這煙斗,這打火機,名牌兒!這戒指夠意思吧?白金鑲玉的!嘻嘻,就這個鎦子是假的。我在家里這通翻騰,哥哥可全給你帶來了!龍彼得不是個款爺暴發戶嘛,這身兒行頭絕對符合人物身份!哈哈……”

令我納悶的是,彼得拍了幾個鏡頭之后,那精神似乎不太抖擻了。每拍一個鏡頭下來,他便大汗淋漓,靠在一張舊藤椅上閉目養神,臉色也不太好,發黃。給他冰棍兒,他吃不下,咬上一口就放在一邊兒。可一聽“準備拍攝”,便又精氣神兒十足地站在攝像機前。去夏持續高溫,白天氣溫接近40度,地面溫度更是高達40余度。我說:“老哥,熱壞了吧?別硬挺,實在扛不住咱就歇會兒。”他的臉上浮出一絲苦笑:“別介,我就是小肚子有點兒不得勁,前列腺,小毛病,沒事兒。”

就這樣,彼得兩場戲拍下來,大段大段的對白,愣是沒出過一次差錯!

老演員許還山演高志興,戲里戲外,和彼得的感情都特好。收工之后,他輕聲對我說:“彼得有點不對勁呀,得勸勸他去醫院看看。”還沒來得及勸,第三天,彼得家里來電話,說他去醫院了,大夫一看就不許他走,住院檢查。我的心一沉,立馬讓攝制組調整拍攝計劃:先拍別的戲,等彼得出院再集中搶拍他的戲。沒過幾天,又來電話了:“經確診,彼得患的是腸癌,已是晚期,擴散了……”

真是一聲霹靂!我和還山就在拍攝現場給彼得打起了電話:“別怕,腸瘤算什么呀!人家醫學界不愿把話說滿罷了,其實好些這個那個的早就能治了,不在話下!”我們反正揀那能鼓勁的話盡量說,口氣還有意嘻嘻哈哈的。然而擱下電話,我們倆卻相視無語,心頭像壓上了一大塊鉛。惟有在心底為彼得祈禱。

一天一天過得很快。制片部門真急了,天天提醒我是不是考慮換演員。盡管他們的提醒有道理,可我還是一口回絕,明確表示哪怕戲全拍完停機了,等彼得出院或是能臨時出來兩天,單獨再拍他的戲我也認了!接下來便是探視、打電話慰問,還山還四處打聽起能治彼得病的偏方。沒想到,醫院的大夫來電話了:“請你們不要再等了,老顏同志不可能出院了,已經通知親屬準備……”

我徹底絕望了。冷靜下來,約見著名相聲演員李國盛先生,把情況原原本本告訴了他,恭請他來飾演龍彼得。國盛藝德感人,不計名分,仗義接演。我又對制片部門說,雖然彼得只拍了兩場戲,但酬金要一分不少的全付給他,如實在有困難扣我的。我并非標榜自己多么“高大”,都到這份兒上了,我只是心里難受得厲害!投資方――北京金鷹國際廣告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汪一林同志仗義重情,得知我的建議,動情地表示:“一分也不能少!”

那天,我和朋友們一起前往八寶山為彼得送行,《冰糖葫蘆》攝制組敬獻的大花圈擺放在靈堂的大門口。彼得遺像的笑容依然燦爛,錄音機反復播放的是他留下的令人蕩氣回腸的臨終遺言:“朋友們,請原諒,這回我就不說再見了……”

篇3

文藝晚會的電視轉播工作,就是把舞臺上演出的文藝節目經過電視化處理,傳送給千家萬戶的電視觀眾。一場成功的晚會直播,如行云流水,自然流暢,令電視觀眾賞心悅目。得到美的享受。否則,支離破碎的鏡頭語言,對觀眾欣賞電視節目是一種干擾。

要轉播好一場文藝晚會。除了技術上的保證之外。就是藝術上的處理了。舞臺上的燈光效果在排練時就定好了,現場的音響效果也都各負其責地按照演出順序準備就緒,剩下的只有電視畫面的處理了。也就是說只有導演和攝像的工作還是個未知數,要在不可知的情況下進行創作,需要的是配合默契。是剪輯意識,是導演、攝像在晚會轉播全過程中始終保持的剪輯意識。

影片的剪輯根據是原創作設計――分鏡頭劇本,而晚會的轉播是即興創造,即導演在切換臺上根據攝像師們送來的畫面進行即興現場“剪輯”或叫即興現場“編輯”。這種現場即興剪輯,如果攝像師們沒有剪輯意識,而單純依靠導演的臨場調機是無法工作的,至少是轉播不好的。

美國電影理論家沃爾夫?里拉認為:“這種劇本的構架扎實到足以避免素材的各行其事,同時也松散到為隨機應變的拍攝留有足夠的余地。”舞臺上演出的文藝節目異彩紛呈、形式多樣,有音樂、舞蹈、相聲、小品、戲曲、雜技、魔術等,其中音樂又分聲樂、器樂,聲樂義分獨唱、重唱、合唱等十幾種。依次類推將派生出無窮之多。面對如此紛繁復雜、品種樣式各異的文藝節目。需要我們始終保持剪輯意識,注意調整心態和避免“視跳”。

創作人員最忌諱沒有激情地工作和對藝術表現的麻木狀態,所以做好轉播前的心理準備。帶著創作心態提前上機是必要的。導演和攝像師們就位后熟悉一下各自的設備并演示其功能。導演向攝像師們作最后的扼要闡述,提出總體要求和所強調的重點,營造一個進入藝術創作的工作氛圍。

再一個就是要避免“視跳”。“視跳”有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鏡頭組接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動接動”、“靜接靜”。那么,“動”接“靜”則稱為“視跳”;“暗”接“亮”、景別變化突兀也稱為“視跳”。“視跳”是剪輯之大忌,在轉播過程中。必須牢牢樹立剪輯意識,攝像師們需按照攝像的自身規律,遵循其一般原則,將規范鏡頭及時送到切換臺。否則,會給導演的即興剪輯工作造成很大困難,降低轉播的藝術質量。

轉播文藝晚會,為避免單調、呆板,使用最多的是動感強烈的推、拉、搖、移、跟、升、降等運動鏡頭,以使場面躍動出火熱的激情,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但使用時一定要注意鏡頭畫面的起幅、落幅,沒有起幅、落幅的固定鏡頭畫面是不完整的。比如音樂節目,應該按照樂句、樂節使用運動鏡頭。樂句開始為鏡頭的起幅固定畫面。然后,隨著音樂節奏的速度而運動,樂句結束時為鏡頭落幅固定畫面。就像寫文章使用標點符號一樣。否則,無節制地運動。會給人毛毛草草、沒頭沒腦,叫人喘不過氣來的感覺。攝像師們帶著剪輯意識提供的有章有法的鏡頭。對導演順暢的現場剪輯是個有力的保障。

“視跳”的表現形式之一是同景相接,若用在采訪談話節目中,會造成斷章取義、降低可信度的后果。轉播文藝晚會中的同景相接,會造成畫面重復、嗦、沒有節奏、原地踏步的感覺。往往遇到這種情況,比如。轉播的是正在演出的一個無伴舞的獨唱節目,切出去的是1號機的演員近景。導演看到3號機送來的是人全。當人1號疊化到3號時,3號機已經推成近景了。像這樣造成的同景相接,觀眾看了就很別扭。如果3號攝像師剪輯意識強,注意看回送的話,就會當疊化完成后再作推鏡頭處理,那么完全可以避免這場“災難”。

運動鏡頭速度的差異也會產生“視跳”。因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各不相同,使用鏡頭表現時,運動速度會有差別。但是。攝像的基本原則告訴我們,運動速度一定要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速度過快令人目不暇接,過慢則磨磨蹭蹭叫人心煩。所以,使用運動鏡頭時,多看回送,了解別人的運動速度。調整自己的速度,避免“視跳”。像人們常說的那樣: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轉播文藝晚會時。常使用的剪輯手法之一是“疊化”。又稱“化出”、“化人”,俗稱“慢轉換”。即第一個鏡頭逐漸隱退干凈,第二個鏡頭逐漸顯現完全。在這漸隱漸顯的過程中,有一段重疊時間,根據需要,這段時間或長或短,從一秒到幾秒鐘不等。就在這段時間里。往往出現問題,即第二個鏡頭還沒有化完全,第一個鏡頭的畫面沒有完全消失時,就“甩”開了,因此造成畫面的不干凈,同時也顯得我們工作不嚴謹。無意中造成對電視觀眾的不尊重,影響他們的欣賞心理。所以樹立剪輯意識顯得非常必要。若是根據音樂節奏疊化,快節奏的疊化過程短,反之,慢節奏的疊化過程則長。另外,“出畫”、“入畫”的剪輯技巧也適用這個原則。提請注意的是,當“出畫”后一定要“定格”幾秒鐘,當完全“入畫”后再移開。

篇4

姑且雅一點兒地稱他們是“好萊塢邊緣人”,入行不深,也沒名氣,多了不過是靠著老天爺賞給他們的“傻福氣”,等著機會吧。話說回來,好萊塢的爛片不知還有多少人買賬,但是誰最賺?一炮而紅的少男少女唄!不論片子好壞,先紅了再說。

一部近期大熱的《蜘蛛俠4》重歸人們視線,老酒裝新瓶,改編劇本,換掉老人,不看演技看票房,艾瑪·斯通賭贏了。

艾瑪·斯通這么個不溫不火的藝名,論名字,會與當紅花旦艾瑪·沃特森混淆,論姓氏讓人想起了老戲骨莎朗·斯通,論長相眉宇之間又酷似林賽·羅韓,但卻少了她的一臉痞子相。紅發電眼外加幽默路線定格艾瑪·斯通。

繼喜劇片《超級壞》《緋聞計劃》之后,2011年很多人知道了一個愛耍幽默的“大笑姑婆”艾瑪·斯通。恰在此時,《蜘蛛俠》前三部的導演山姆·雷米和男主角托比·馬奎爾與制作方發生分歧離開該劇,超級英雄的命運變得撲朔迷離。為此,索尼哥倫比亞影業公司決定打造一個全新的蜘蛛俠團隊。由于艾瑪在《緋聞計劃》里的出色表現,導演把寶壓在了艾瑪頭上。

面對著“花瓶”“樣子貨”類似的角色,長相喜感的艾瑪也試圖打破瓶頸:“他們讓我演‘誰誰誰的女朋友’或‘有性格的年輕女孩’。我想,如果我總不得不去演一些漂亮女孩的角色,我將失去我的思想。在我試鏡前,會接到對角色的描述,如果上面寫‘漂亮’‘華貴’甚至‘可愛’,我的經紀人都會刪除它,再寄給我,否則我會立即打電話說:‘我不演!’我并不是要故意為難自己,我覺得我要成為一個喜劇演員,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誠實,讓自己看上去有趣,而不是被定格為花瓶。”

在選角階段《蜘蛛俠4》的導演馬克·韋布曾與前三部蜘蛛女的扮演者克里斯滕·鄧斯特會過面,鄧斯特一張單薄無感的面孔,顯然不適合新蜘蛛俠女友的甜美學生樣兒。而且艾瑪與男主角加菲爾德站在一起,兩人氣場的神奇融合令導演最終下定決心。沒想到導演的獨特眼光還促成了一對小情侶。

話可不能說得太滿,對于已經火了很多年的“大俠女友”,擺明了就是一個十足的“樣子貨”,但艾瑪很是樂于接受,就如她的前任克里斯滕·鄧斯特。克里斯滕11歲在《夜訪吸血鬼》中扮演的小吸血鬼克勞迪亞都比蜘蛛女一角更為深刻,但鄧斯特也對蜘蛛女一角甘之如飴,因為這個角色已上升成了一個符號,一個與身份、地位、知名度畫等號的符號。先姑且不說演技,這是名副其實的名利雙收。

此次重拍,電影將人物格溫·斯黛西定為第一女主角。影片中,艾瑪一身學生妹打扮,青春逼人,眼神中卻流露出困惑、叛逆和智慧……她是紐約老警察的寶貝女兒,康納斯博士最為器重的學生。由于導師遭受放射性輻射,成為男友的最大敵人,格溫的生活也發生了曲折復雜的變化。這樣的角色定義,注定新蜘蛛女要比前三屆蜘蛛女需要更多勇氣和智慧。隨后,索尼與艾瑪已經簽約續集,2014年,看艾瑪能否給蜘蛛女注入“大笑元素”。

從2007年至今,艾瑪把天真幽默的形象一演到底,難怪美國的媒體毫不吝嗇地把“甜心傻大姐”的稱號冠名在她的頭上。原因?除了艾瑪的外形,拜她的偶像所賜,1988年出生的她居然把喜劇大師卓別林視為人生的燈塔,好奇于她的同時,幽默、美式幽默到底賦予了艾瑪多少的魔力,更吃驚于美劇、美式幽默橫掃全球的瘋狂。

美式幽默是融入在美國人的骨子里的,文化有代溝?看美劇去吧!就會懂得他們三句話離不開的“俏皮”。讓人脫口而出的《老友記》,連續播出十年,在觀眾心中的幽默地位至今無法撼動。2003年,接力棒交給了《好漢兩個半》(Two and a Half Men),“兩個半人”重新引爆銀屏。主人公查理是一個瀟灑自由的單身漢,但離婚后凈身出戶的弟弟艾倫帶著兒子杰克攪亂了查理的生活,其中的“半個”好漢是因為第一季播出時杰克年紀太小,只能算半個人。三個男人一臺戲,這下可有得樂了。在全美情景喜劇收視一片低迷的大背景下“好漢們”強勢出擊,收獲大獎自然是不在話下。

當觀眾還在樂此不疲地收看《好漢兩個半》時,2009年的《摩登家庭》也來分得一杯羹。片中從一個第三方拍攝的角度展示了三個相鄰的家庭之間的家長里短,一對同性戀、一對老夫少妻以及一個五口之家,又有性感女神索菲亞·維加拉的加盟,好不熱鬧。雖然看起來有點丈二和尚,就像讓老外聽相聲也是摸不著頭腦,但是美式的幽默既可以聽個大概,也可以細細咂摸其中的笑點,配上完美的字幕,大可笑得逍遙自在。

美國近十年的喜劇明星,金·凱利讓人念念不忘。這個生于1962年的老戲骨,早年間的《變相怪杰》《楚門的世界》《冒牌天神》等一連串的成功作品,在好萊塢曾被譽為“好萊塢喜劇天王”,由于他的無厘頭風格跟周星馳類似,曾有國內媒體把他譽為“好萊塢的周星馳”,雖然曾獲得過金球獎最佳男演員,卻無緣奧斯卡。近幾年,作品無產,家庭糟糕,讓金·凱利開始鼓搗起自己的社交網站,前不久他還在網上播放了一段對艾瑪·斯通告白的視頻,雖是惡搞,也不免讓人嘆息老驥伏櫪,卻志不在千里了。

有大師,也有咸魚。在美劇《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中由配角榮升為主角的人物“謝耳朵”,讓很多觀眾愛死了這個書呆子博士。一個小小的喜劇配角,因為觀眾的反饋,編劇改變了劇本,咸魚翻身。當然,扮演者吉姆·帕森斯因主演美國情景喜劇《生活大爆炸》中的Sheldon Cooper博士而深受觀眾喜愛。在劇中他刻畫了一個擁有兩個博士學位、一個碩士學位的天才物理學家的“弱智形象”,也算是大智若愚型的。憑借此片“謝耳朵”獲得了第62屆艾美獎Emmys獎喜劇類最佳男主角的稱號,2011年獲第68屆金球獎喜劇男演員。

很多人喜愛美式的幽默,通過YouTube可以隨意收看美國的脫口秀,一代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1954年出生,卻在30歲就成為了美國的“脫口秀女皇”,出書、搞企業經營、外加“奧普拉脫口秀”,平均每周吸引3300萬名觀眾,盡管2009年節目停播,但是幽默直率的美式風格深入人心,就連奧巴馬也開始被邀請在美國最新的脫口秀節目中小試牛刀。

同樣,一個黃皮膚黑眼睛的博士黃西將美式幽默與中國的調侃一并融入到他的脫口秀節目中,黃西作為喜劇明星,頻頻出現在美國的電視節目上,并受到觀眾熱捧,這讓最初和他一起讀博士的中國留學生們驚訝不已:當年那個不茍言笑的小個子男生,放棄了大藥廠的科研工作,居然當了演員,而且還是說單口相聲的喜劇演員!

這么多的喜劇前輩,不論艾瑪·斯通是否成為新晉喜劇小妮子,也不管她怎么樣揮霍她的幽默細胞,起碼他們是她未來發展的標桿,英國的卓別林和美國的喜劇巨匠們在她的心里共同發生作用,看艾瑪如何發展。

拍大片,做廣告,與金·凱利的隔空緋聞,上位迅速地接拍了蜘蛛俠的女友,走各種紅毯,盆滿缽滿之余,還撈了一個優質型男帥哥,被粉絲圍追堵截,黑超遮面,作為演員,艾瑪的這一套被經紀人和公司炒作得剛剛好。但要成為下一代的喜劇明星,還是要讓作品“發聲”。

2007年,艾瑪破繭。艾瑪參演青春喜劇《超級壞》,為她贏得“好萊塢讓人興奮的新面孔”稱號,從此打開了她的喜劇之門。影片講述了兩個男孩眼看著就要高中畢業,迎來自己成人的階段。于是乎,粗話連篇、以談論性為樂趣的塞斯和長相可愛、瘋狂喜歡捉弄人的伊萬,想到了一個為即將畢業的自己舉辦一個瘋狂而特別的晚會的點子。片中的艾瑪扮演的只不過是兩個男孩的同窗好友,但在一個近乎跑龍套的角色中讓專家們看出演技,實屬不易,盡管她的表演中喜劇元素并不多,但是喜感的形象加了不少的印象分。

艾瑪的喜感也要歸功于她所出演的影片。2008年《校園兔女郎》中一身休閑風格的艾瑪,扮演的仍舊是配角,但加上安妮·法瑞斯的無厘頭領銜主演,整部影片的搞笑風格同樣讓艾瑪受益,以至于在2009年的《前女友的幽靈》中又以配角示人的艾瑪,搞怪精靈地扮演了一個可愛女幽靈,演技上已初露端倪,而不再是靠外表和影片的風格賺人眼球。

2010年校園青春喜劇《緋聞計劃》(又名《現代紅學》)上映,艾瑪火了。片中,艾瑪飾演的高中女生奧利弗寂寂無名,就為了打賭時一句謊言,奧利弗從此成為校園有名的“”。恰好學校語文課正在講授霍桑的小說《紅字》,奧利弗覺得故事中女主人公的經歷和自己太過相似,于是,她招搖地在胸口貼上了一個鮮紅的“A”,小女生的高中生活徹底改變……艾瑪在片中首次出演主角,舉手投足間她的性格或張揚或收斂抑或鄰家,這樣一部劇情俗套,卻演技不俗的校園青春劇為她贏來第68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喜劇類最佳女主角獎。

接下來,艾瑪·斯通的高產稱霸2011年。《朋友也上床》《瘋狂愚蠢的愛》以及《幫助》三炮齊發,但更讓人驚訝于她演技的蛻變。一部《瘋狂愚蠢的愛》,艾瑪扮演的“白骨精”女律師漢娜,大齡卻始終無處覓佳偶,卻在酒吧中無意間碰上了瑞恩·高斯林扮演的“放蕩男”,漢娜的父親因為妻子的外遇同樣在酒吧中與瑞恩·高斯林巧遇,成為忘年交,一場“亂戰”在家庭中爆發。艾瑪與高斯林在家中狂飲的片段讓人記憶深刻,以至于影片的宣傳海報上都露著艾瑪的一雙,演技有了一層升華。

雖然三部影片好聲一片,但是艾瑪只能算是配角,在明星云集的影片中,艾瑪不再是《緋聞計劃》中的女一號,幾乎都是女三號之類的角色,但艾瑪似乎并不在乎,演出了自己的風格,頗有跟大牌“搶戲”之嫌。

但讓很多人感動的是在《幫助》中,艾瑪回歸到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黑人種族歧視的密西西比州,生活在資產階級家庭中的艾瑪,少了現在人的那種浮夸勁兒,也沒有過多的妝容修飾,近乎于素顏。而在表演上更加“素顏”,以天然的風格和自然的臺詞語調,成為了幫助黑人女傭撰寫她們生活百態的女編輯。《幫助》改編自Kathryn Stockett的同名小說,講述20世紀60年代美國密西西比發生的社會現象。一位大學女孩Skeeter非常看不慣美國社會對黑人女傭的不公平對待,想通過寫書來幫助這些女傭脫離困境。

篇5

a:(走上臺來,很傲慢的樣子,)你說我咋恁有才呢?前幾天市攝友聯誼會,請我去做佳賓,昨天攝影報專欄版,又來請我當版主,各大網站都來約片了,電視臺還要采訪,忙啊!現在我是體會到了,做名人難,做名男人更難,做名攝影男人難上加難!你說我正有名的攝影大師,連個徒弟都沒有,誰信啊,不行,沒徒弟那叫啥大師!這不我的收徒廣告已貼出去了。

b:(脖挎相機,戴個運動帽,手拿張廣告單上場)唉!到地方了,(看著a轉一圈,同時a一起對轉對看,)您好,向您打聽個人,有位吉普賽人大師是住在這里嗎?搞攝影特別有名的那位?

a:正是鄙人。(挺胸抬頭大拇指指自己狀)

b:(一指a,面對觀眾)說,看這氣質,看這派頭,大師呀!再轉過來對著a說:唉呀,太好了,我可找到您了。

a:您這是?

b:我自我介紹一下,我叫閑鶴愚人,

a:怪不找我認師傅來了,愚人不就傻人兒嘛,叫愚人就好辦了。

b:我是個攝影愛好者,想拜個師傅把攝影再加深一步,這不嘛剛才從廁所旮旯那看到這個收徒廣告,我就跑來了。

a:面向觀眾說:你說這廣告貼的多到位啊,雖然地方不咋地兒,效果可不小。

a:轉對b說,年青人,我先了解了解你,請問你攝齡幾何?

b:唉呀,慚愧呀,剛學,才2年半。

a:時間短啊,攝影是一門藝術,不是隨便就可以掌握的,那沒個十年八年的功夫拿不下來滴,不是有那句話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如我吧,攝齡25年。

b:唉呀,攝齡都25年了,怪不這有名氣呢,看來我是找對人了。師傅您就收下我吧。

a:年青人有這個上進心很難得!好!看你這么心誠,我就答應了,收你為徒!

b:唉呀,師傅您答應了,師傅!先受徒兒一拜。(單膝點地狀)

a:行了徒弟,快起來,拜不拜的我在乎形式,下次來帶點煙、酒啥的就行,千萬別買太好的,就中華、茅臺啥的就行了。可別買洋煙洋酒啥地,太浪費了。

b:唉,好的師傅,下次來徒弟一定給您帶來。

a:不提這個不提這個,太俗了。咱現在就進入正題吧,講講攝影。

b:(面向觀眾)沒白來呀,這就上課了。

a:這頭一課咱得從攝影的起源講起,你知道照相機是哪國人哪年發明的嗎?

b:這個我了解一點,應該是法國人,1839年有個叫達蓋爾發明的“達蓋爾銀版攝影術”,于是世界上誕生了第一臺可攜式木箱照相機。

a:nonono,你們看這年青人就是崇洋,都說是外國人發明的,它應該是咱中國人發明的,有名有姓的,發明者姓含名沙。

b:嗯?從來沒聽說過。

a:我剛研究出來你上哪聽說去呀,中國古代不是有那句成語嗎,含沙射影,含沙射影的,這不相機就含沙發明的嘛,那大唐以前就有這個詞兒了,這年代最少也比法國早個千八百年的了。

b:啊?原來含沙射影是說這個呢?

a:那可不咋的,我對這個問題做過專門研究,考察過大量古籍資料,終于發現了這個秘密,并填補了我國在世界攝影歷史上一項空白,我已經上報中國社會科學院了。

b:啊?……

a:先不講攝影歷史了,這個問題太深奧了,太沉重了,講個輕松的、基本的名詞吧。你知道什么是景深嗎?

b:景深我看書上是這么說的,相機鏡頭對著被攝物體拍出來清晰圖像部分的前后距離。應該與光圈有很大關系。(邊說邊比劃)

a:誤解,誤解……看來你太教條了,書本的東西害死人那,做為你的老師我今天必須鄭重地糾正你對景深的誤解,景深的大小絕對與光圈等沒任何關系,它完全取決于拍攝姿勢。

b:怎么取決于姿勢呢?

a:你看,這就是技巧問題了,你要拍景深大的片,你就這個姿勢,(彎腰大)你要拍景深小的片,你就這個姿勢,(彎腰小),經過本人長期理論研究與實踐的結合,推算出景深定律。

b:還有定律呀,我師傅真高啊。

a:啊!不整出點定律啥的哪敢出來收徒呀,我最看不上對攝影一知半解的就出來收徒,這定律我一般可不外傳啊,

b:謝謝師傅!

a:這定律就是:景深的大小與彎腰的角度成正比。

b:糊涂了,怎么會與彎腰有關?

a:你想啊,你這樣拍,能拍到井底,那拍的井多深啊,你要這樣拍,那不拍井幫子上了嗎,那拍的井自然就淺了。

b:啊?水井啊!

a:對呀,要不接啥現在年青人對景深都有誤解呢,就是因為現在那種水井少了,都吃自來水了。我基本上就是拍景深長大的。

b:那按您的說法那取景你還要把井搬回來呢,

a:對頭。不過還沒搬過。

b:那對焦還得對著香蕉拍呢。

a:o了。

b:那要聚焦你還得把用鋸拉開拍呢。

a:看到了嗎?什么叫名師出高徒啊,我剛講了一個名詞,我學生自己就搞明白三個名詞了。這是典型的舉一反三。

a:這個定律我已經委托中國攝影家協會,上報瑞典皇家科學院,申請本年度諾貝爾攝影獎。將被命名為:吉普賽人定律。

b:你可拉倒吧,有這獎嘛?

a:這樣吧,不和你講理論了,講多了你也記不住,講點實際的吧。

b:別管我師傅的理論咋樣,實際操作方面肯定有水平。

a:你看看我這有張片,我親手拍的夕陽,這張片能充分反應出我的超級水平。(拿出照片遞過)。看看吧,這老幾位都在這呢。

b:(仔細看)師傅,沒看哪好啊?挺一般的片子?

a:這藝術片沒看明白?不過就你這水平,讓你看出來我就不用教你了,你往太陽兩邊看看。

b:看出來了,有污點。

a:太無知了,這哪是污點呢,這是我的一項拍攝技法,別人拍太陽都一個,我能拍出來三太陽,中間的一個比較清晰,兩邊還各有一個模糊太陽。這項特技我也準備電請專利了。

b:明明一個太陽怎么能拍出來三個,老師您用什么相機拍的?

a:好吧,也讓徒弟你見識一下啥叫高級器材。

b:你們看我師傅的大包多氣派,里邊可能是馬克三,沒準是萊卡呢?

a:(打開大包,拿出來個微型小卡片機來遞過)。小心啊!

b:啊?老師您就用這個拍照啊?

a:就這相機我還是前天剛從溝幫子老市場花250元買的二手貨呢。

b:(一指a對觀眾)說:我看他就是個250。

a:對,就這,我的愛機。

b:唉呀老師,你看,您這相機里土進的也太多了,怪不拍出來三太陽,要是再進點土還不定拍出來多少太陽呢。你另外的兩太陽不就是這污點嗎,這相機太落后了。現在人家都用單反了。

a:我從不迷信器材,一位攝影界名人說的好,攝影的水平不在于器材的好壞,能把相機的功能發揮到極致,那就是高手。

b:那老師您不說您攝齡都25年了嗎?原來你用什么相機呢?

a:我原來用的是羅密歐牌的,羅密歐牌照相機,相機中的戰斗機,偶夜!。

b:什么羅密歐,還朱麗葉呢,是不是卡西歐牌傻瓜相機呀?

a:啊對,是卡西歐。

b:連自己相機的名字都整不準,還在這吹呢,我看他比相機還傻。您這攝齡25年就這傻瓜攝齡啊?

a:啊!功力老深厚了!

b:行了,您還是拿好你的羅密歐吧,我得走了。

a:把今天學的記牢啊,我就不留作業了。

篇6

自2008年6月份以來,三部人氣大戲《可憐天下父母心》《大珍珠》和《愛就愛了》在各省電視臺相繼播出,男主角扮演者保劍鋒人氣直升。回顧往昔,保劍鋒感慨地說:幸虧有父親不懈的鼓勵和支持,才讓他的演藝事業從星星之火燃遍了原野,并且收獲了和女友的愛情……

反哺親恩, 倔強兒子守候病父床前

保劍鋒和父親是一對歡喜冤家,兩人經常在一起討論問題,觀點一致時,他們可以勾肩搭背地把酒言歡;不一致時,就會吵得臉紅脖子粗。

保劍鋒至今記得大二的時候,有一次和父親一起看美國電影《西雅圖夜未眠》,保劍鋒不停地贊嘆拍攝手法細膩。保爸爸卻不以為然,說比起中國的《牡丹亭》和《梁祝》差遠了。保劍鋒笑父親老土,不懂藝術;保爸爸說兒子盲目崇洋……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讓誰,最后軍人出身的保爸爸拿出家長的威嚴大吼:“你懂什么,給我閉嘴!”

保劍鋒氣極了:“你總是以大壓小,官僚作風、老古董……”保劍鋒話還沒說完,保爸爸照著他頭上就是一巴掌。保劍鋒被打蒙了,怔怔地看了爸爸一會兒,然后猛地摔門而去。

那個學期,保劍鋒一直沒回家,放寒假時同學們都走了,就他一個人住在宿舍里。其實家距離學校并不遠,可他就是不想回去:從小到大,父親總是用軍事手段管制他,這次一定要好好治父親一下,讓他也知道這世上還有民主!

離過年只有十幾天時,母親到學校找他說,爸爸天天在家念叨他,奶奶也想他了,讓保劍鋒跟她回去。保劍鋒本來心軟了,可是一想到爸爸打他的樣子,他心一橫說什么也不回去。最后,媽媽罵了他一句“犟豬頭”,便氣呼呼地走了。

離春節越來越近了,家家戶戶忙著過年的氣氛讓保劍鋒突然很想回家,后悔沒順著媽媽給的臺階下去。他開始天天盼著家里能有個人來。可是,誰也不理他,他知道一定是爸爸不讓他們來看他,他的心里酸酸的,看來自己是回不去了。

除夕的那天早上,他想去買點兒食物,總不能過年時也吃方便面。一出校門,遠遠地看見父親在附近的街上轉悠,還不時地往學校里看。他的眼睛一熱,眼淚差點兒流了出來,趕緊跑過去:“爸爸――”保爸爸看見兒子感到有些尷尬,轉身就走。保劍鋒上前拉住他時,保爸爸還板著臉說:“別耽誤我散步!”保劍鋒知道父親是來看自己的,只是嘴上不承認罷了。他緊緊地摟住父親的肩膀:“對不起,爸爸,你還怪我嗎?”保爸爸笑了,拍拍他的臉說:“父子哪有隔夜的仇啊!走,回家吃你媽包的餃子去!”

雖然多年以來,父子倆之間的爭執幾乎沒有停歇過,但是保爸爸對兒子的事業卻非常的支持。為了不影響保劍鋒的工作,即使自己身體不舒服,保爸爸也從來沒有對兒子透露過。

2002年4月份的一天,正在片場里工作的保劍鋒,忽然接到母親打來的電話:保爸爸因為腦溢血而住進了醫院!保劍鋒飛快地趕到了醫院,卻看見了昏迷不醒的父親!保劍鋒開始整日守在父親的床邊,握著他的手,低低地述說父子倆一起討論過的那些話題,以及他小時候頑皮可笑的趣事。

十幾天后,保爸爸終于醒了過來。看到兒子就坐在身邊,他試圖抓保劍鋒的手,可是自己的手卻不聽使喚。保劍鋒趕緊抱住父親,輕聲地問:“您想要什么?”保爸爸含混地說:“我沒事兒,你去工作,別耽誤了。”保劍鋒的眼眶濕潤了:父親的病已經這樣重了,還惦記著自己的工作,這種深情自己如何才能報答啊!他在心里暗暗發誓,以后一定要多抽些時間好好陪陪父母,只要是能讓他們高興的事情,他都會盡力去做。

在保劍鋒和母親的精心照料下,保爸爸恢復得很快,一個多月后就能下床走路了。本來應該松一口氣的保劍鋒卻顯得心事重重,整天坐立不安。一天,保爸爸看著他笑道:“兒子,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兒?有事兒就走吧,我好得差不多了。”保劍鋒馬上搖搖頭。保爸爸笑了:“你小子,總是在我面前自作聰明,爸爸我也年輕過,你是不是有女朋友了呀?” 保劍鋒不好意思地抓著頭發,紅著臉把自己認識女朋友的經過告訴了父親……

理解無價,成全愛子傾心之戀

其實,就在父親住院之前不久,保劍鋒剛剛與一位心儀的女孩確定了戀愛關系,她的名字叫張燁。

一個月前,廣州一家影視公司讓保劍鋒去試一個角色。看過劇本之后,保劍鋒感到不是很滿意,心情有些郁悶。一天下午,天上飄著霏霏的細雨,保劍鋒獨自走在街上,雨絲打濕了他的頭發和衣裳。他想借這冰涼的細雨澆一澆心里的憤懣。

突然,一陣“嗒嗒”的腳步聲從遠處傳來,保劍鋒抬眼望去,一個女孩兒從他對面走來,打著一把油紙傘,很高挑,長及腳踝的碎花裙在微風里輕輕擺動,清遠、淡雅得像一株紫丁香在保劍鋒眼前悠悠走過。女孩兒的眉頭微微地蹙著,密長的睫毛下是深褐色的大眼睛……

女孩兒帶過的微風像醒酒的瓊漿一般帶著香氣,讓保劍鋒為之一振,仿佛卸下一副重擔般輕松,他忍不住吹了一聲口哨。女孩兒看了他一眼,裊娜地走了。在悠長的小巷里,她慢慢隱入了雨霧深處……

回到酒店后保劍鋒徹夜輾轉,第一次嘗到了失眠的苦惱。為了那個素不相識的雨中女孩,一連幾天保劍鋒都在煩躁里度過。有時候他也去那個小巷走走,卻再也沒見到那個女孩兒。

3月23日,他要離開廣州了,上飛機的剎那他又回頭看了看廣州,帶著些許無奈與落寞進了機艙。剛走到自己的位子邊,保劍鋒呆住了,和他同座的正是那個雨巷里遇到的美麗女孩,他驚得站在過道里不知所措。

女孩對他嫣然一笑站了起來,保劍鋒木然地靠窗坐下。女孩兒看著他,保劍鋒的臉紅了,他小聲地問:“我們見過面。那天下雨,在那個小巷……”“那天我就看你很眼熟,我們肯定早就見過。”女孩兒顯得很熱情。

“只當久別重逢好了。”保劍鋒恢復鎮定后馬上幽默起來。女孩靦腆地笑了笑:“ 我想起你是誰了,田思文!”保劍鋒一陣興奮:“你看過我演的《田教授家的二十八個保姆》?”“我媽挺喜歡那個角色的。”女孩說。

一路上,他對女孩照顧得很周到,并且從聊天中了解到:女孩叫張燁,比保劍鋒小一歲,是廣州一家投資公司的高級白領,這次是去上海出差。

回到上海后,只要張燁有了空閑,保劍鋒就全程為她當導游。有一次,張燁白天去見客戶,保劍鋒約了她晚上在外灘的楓葉酒店吃飯,張燁等了很久保劍鋒還是遲遲沒到。

8點多了,保劍鋒才氣喘吁吁地跑來,他拿出一個小盒子遞給她,張燁好奇地打開,是一顆櫻桃大小的心形紫晶:“這是我自己磨的。” 保劍鋒不好意思地說。張燁握著那個紫晶怦然心動,心里升出了一股從沒有過的情愫。

張燁回廣州的前一天下午,保劍鋒帶她去了上海郊外的朱家角。春日的江南滿目青翠,他們徒步在水鄉小路上行走,參天的樹木遮天蔽日。黃昏的時候,保劍鋒找了一個平坦的地方打開包,架起一架天文望遠鏡。透過望遠鏡,張燁第一次看到天空是那樣的美麗而遼闊,在渺無邊際的太空里,張燁突然覺得人生簡直如倏忽一瞬,她看著保劍鋒不禁感慨著。

“在這短暫的人生里,如果有兩顆相知相惜的心相伴著,生活是不是會很美好,生命是不是很充實?”保劍鋒看著張燁,大膽地握住她的手,“我想讓你充實我的生命,你愿意嗎?”張燁輕輕地打了他一下,把頭埋到他的胸前。

本來他們約好了,在張燁走的那天,保劍鋒去機場送她。可就在那天,保劍鋒卻接到母親的那通電話,趕往了醫院。為父親的病情而心急如焚的他,當時心中滿是自責和悔恨,懊惱自己總沒有時間好好陪陪父親。于是,他關了手機,切斷了和外界的一切聯系,一直守在父親的床邊。卻也因此,讓這段剛剛萌芽的感情面臨了嚴峻的考驗……

當父親脫離危險之后,保劍鋒馬上打電話給張燁,可是,張燁卻不接;發短信她也沒回。保劍鋒知道自己的爽約,肯定傷了她的心。他恨不得馬上飛回廣州乞求她的諒解,但是又放不下仍在醫院里的父親。保爸爸聽完兒子的敘述后,催他趕緊追回女友,還說如果兒子因此失戀,自己也沒辦法安心養病。

5月2日,保劍鋒在父親的一再催促下飛到廣州。那天,張燁生病請假在家休息,門鈴突然響了,她打開門,一束花映入眼簾,清幽的百合香氣讓張燁的精神為之一振。她還沒明白怎么回事,就被人緊緊地擁抱入懷了。

看清是保劍鋒后,張燁狠命地捶打他。保劍鋒抓住她的手,眼睛紅紅地說:“我爸腦溢血住院了。”張燁看著他,眼里充滿了驚愕。保劍鋒把她抱到床上,他坐在床頭握著張燁的手向她講述了自己和父親的點點滴滴……

張燁聽了之后很感動,她沒想到保劍鋒這樣孝順,而一個愛家的男人,心是不會偏離軌道的。于是,她還主動提出與保劍鋒一起回上海探望保爸爸,保劍鋒高興得跳了起來。保爸爸對氣質高雅又不乏干練的張燁很滿意,心情好了,身體也恢復得快,不久就出院了。在他的支持下,保劍鋒和張燁的感情一日千里。

父親出院后,保劍鋒接拍了《十八歲的天空》,飾演一個很酷的青年教師。他盡力地演繹那個角色,戲拍出來后確實引起不小的轟動,但保劍鋒卻并沒有因此火起來。接下來演的幾部戲,他都不滿意。演藝事業受阻之時,保劍鋒萌生了棄演從商的念頭。他想到父親的身體不好,在他有生之年自己要好好做一番事業,也讓他享受一下為兒子榮耀的感覺。

保爸爸聽了兒子的想法很生氣,但是又怕自己的話會傷害了兒子的自尊。沉思了一會兒后,他委婉地勸道:“你喜歡的達斯丁?霍夫曼,開始時也和你一樣是偶像演員,后來卻成功轉型為本色演員,他塑造的‘雨人’還得了奧斯卡獎。只要堅持下去,你也會成功的!”沒想到,保劍鋒卻不領情地說:“他演《畢業生》的時候已經出名了,而我到現在還沒有一部代表作呢!”

“成功與否貴在堅持,連自己喜愛的工作都不能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還談什么經商!”保爸爸扔給他一句話就氣呼呼地走了……

成功轉型,勵志片將他推向事業高峰

雖然如此,保爸爸卻一直沒有放棄對兒子的支持。2005年初,保劍鋒接到《青天衙門》的劇本,導演準備請他飾演康熙。這和以往的青春偶像不同,角色很搞笑,對保劍鋒是個極大的挑戰。

考慮多日,保劍鋒不想接這部戲。保爸爸知道后,就聯合當時也在上海的張燁,一起勸他嘗試不同的角色。為此,保爸爸和張燁跑到書店、音像店為保劍鋒買來了劉寶瑞、侯寶林等相聲名家的影碟供他參考,還帶他到劇場看上海的滑稽戲,并且下載了很多關于康熙皇帝的資料。

父親和女朋友所做的一切讓保劍鋒很感動,但突破不了自己的他很絕望。其實他嘗試的角色不少了,卻沒有一個能讓觀眾記住的。他覺得自己走進了死胡同,找不到一扇出去的門。在這種沮喪的情緒下,他雖然盡力去演繹康熙這個角色,但是收視率依然一般。看著渺茫的前途,保劍鋒決定偷偷做生意,等賺了錢再和家人說。

保劍鋒把自己的積蓄交給一個投資公司來運作,沒想到,到2006年9月本金就虧了30%。一次,他給投資公司打電話時被父親無意中聽到了。保爸爸當時氣得大罵,保劍鋒也很后悔,他當即答應爸爸馬上把資金撤出來,專心演戲。張燁知道后,也在電話里責備他。被父親和女朋友圍攻的保劍鋒,心情一下子郁悶到了極點。

恰在此時,臺灣藝人賈靜雯到了上海,邀請保劍鋒一起吃飯。他們是在拍《至尊紅顏》時認識并成為好友的,賈靜雯在上海期間,保劍鋒也盡過幾次地主之誼。但是這次吃飯后不久,媒體就傳出了兩個人的緋聞。

張燁看到報道后非常生氣,任保劍鋒怎么解釋都不相信,還譏諷保劍鋒說演藝圈里的人不可靠,要和他分手。一說“分手”,保劍鋒也生氣了,掛斷電話不再理她。一連幾個月,兩個人都處于冷戰之中。

看見兒子與準兒媳鬧得不可開交,保爸爸屢屢催促兒子去廣州看望張燁,但是年輕氣盛的保劍鋒卻不肯先向張燁低頭。2007年春節,一家人吃團圓飯的時候,保爸爸突然放下筷子嘆起氣來。保劍鋒惶恐地看著父親,不知道他怎么了。保爸爸盯著保劍鋒說:“要是小燁也在,我這個年就過得痛快了。”保劍鋒低下頭沒說話。“你能不能別讓我生氣?趕快和小燁和好吧,她是一個能為你付出一生的好女孩!”看見父親難過擔憂的樣子,保劍鋒終于不再固執下去了。他答應父親,過了年就把張燁接到上海。有了兒子的這個保證,保爸爸這才高興起來。

正月初六,保劍鋒陪父母去江蘇淮陰探親的路上突發闌尾炎,疼得死去活來。絕望之時,他告訴父母萬一自己有什么三長兩短,讓他們把張燁當成親生女兒,父母哭著把他送到附近的江蘇省沭陽縣醫院。

手術后的第二天早上保劍鋒才醒來,目蒙目龍中,他看到床邊坐著個長發飄飄卻有些凌亂的女孩。她的眼圈通紅,臉上淚痕點點,正是張燁。保劍鋒以為自己在做夢,不相信地看著她。父親告訴他,張燁是坐最早的一班飛機到上海,之后直接從機場打的過來的。

保劍鋒笑了:“看來人還是生病好啊。”“討厭!”張燁打了他一下,“我請了一個月的假。”她調皮地眨著眼睛,保劍鋒伸手刮了一下她的鼻子,兩個人終于和好如初。

2007年10月,保劍鋒接拍了《可憐天下父母心》。拍戲期間張燁陪著保劍鋒的父母去探過幾次班,看到保劍鋒的表現,父親興奮地說:“兒子,拍勵志片,把這個作為自己的定位,你肯定能成功。”

拍完《可憐天下父母心》后,保劍鋒又拍了《大珍珠》,這兩部片子在2008年7月播出后均排在收視率榜首,一夜之間,保劍鋒成了婦孺皆知的偶像。

篇7

多蘿西婭?布蘭德(Dorothea Brande)說,寫作確實存在一種神奇的魔力,而且這種魔力可以傳授。這種說法是有根據的,創意寫作(CreativeWriting)在海外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科學有效的寫作教學與訓練,可以培養作家、繁榮創作。20世紀30年代以來美國文學在世界文學格局中的領先地位及美國創意文化產業的發達,莫不與創意寫作學科在美國高校的發展、創意寫作課程和訓練的科學開展息息相關。作為課程和寫作訓練,創意寫作與傳統寫作課程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單位、訓練指向與方法上有何不同,即創意寫作課程誰來學習,誰來教學,如何教學,如何分組,如何設置訓練,訓練指向等等,仍舊需要深入探討。

本文針對傳統寫作課程的種種弊端,在充分考察海外尤其是美國、英國及澳大利亞等創意寫作課程實施基礎上,結合上海大學創意寫作本科實驗課程實踐的經驗得失,總結并提出創意寫作課程活動和訓練方法的方案,以待方家指正,共同創生中國創意寫作學科,繁榮中國創意寫作。

Workshop(工作坊)與Seminar(研討會)

Workshop(工作坊)這種組織形式最初來自愛荷華大學。113年以來,實踐證明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工作、教學與學習單位。不同于一般大學課程由學識淵博的教授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思維方法,它一般以一名在某個領域富有經驗的主講人為核心,配以一到二名助教,以10-20名左右小團體在該名主講人的指導之下,通過活動、討論、短講等多種方式,共同探討某個話題,展開創意和寫作。10-20人的單位又可以根據興趣、工作任務或者文體文類劃分,進一步細分為多個二級單位,如小說工作坊、詩歌工作坊、戲劇工作坊、文案工作坊等,6人或3人為一個小組。如果超過20人的班級,則可根據實際情況配置更多的助教,劃分更多的小組。在國外創意寫作班級上的工作坊,一般由6人左右組成,嚴格控制教學規模。根據我們的教學經驗,創意寫作教學單位應該向這個方向發展。

在Workshop中,學生與老師組成合作團體,每個學生在課上朗讀自己的作品,然后由其他人提出優點、缺點、稱贊、批評、修改意見。既尊重學生的寫作創意和個性,又尊重創意寫作規律,即寫作可以教學,可以討論。工作坊形式比較靈活,它可以走出教室,采取田野采風、寫作(夏令、冬令)營、戶外互動、實地觀察等形式。它沒有嚴格的空間的局限,也沒有嚴格的時間的局限,師生可以建立多種聯系方式,比如建立網上討論群組、網頁、論壇、博客、紙面或電子刊物,隨時在課堂外交流溝通,分享,及時了解和掌控教學的進度。課堂教學可以圍繞教學計劃展開,根據寫作的規律逐漸推進教學,也可以由項目或活動帶動,全體成員都參與其中。后者既是教學,也是工作。

Seminar(研討會)是創意寫作課程又一重要組織形式,它為創意寫作活動某一專題在一集中場合做主題性討論、研究、交流而召開會議。與創意寫組工作坊相比,其規模更大,主題更集中,形式更正規,學術色彩也更濃厚。

在規模上,Seminar邀請工作坊之外的相關專家、作家、行業人士做主題發言,參加人數最多可達200人,一般控制在20-50人左右,少于50人研討會一般采用圓桌會議形式。在主題上,Seminar就某個具體問題展開討論,參與成員可以從各個角度發表意見,展開交流與交鋒。研討會應滿足不同觀點意見的參與者演講發言,通常安排有多個參與者演講發言,為保證交流效果,每場演講發言的時間設定為15分鐘左右。專家發言后,配有相關點評人員,負責對上一發言內容做歸納、提煉、點評。專家發言之后,安排有討論時間,專家與一般參與成員甚至旁聽人員可以就某一發言展開討論、提問。在形式上,研討會一般由工作人員、與會人員和主持人組成。工作人員負責場地安排、會務服務、活動宣傳、采訪報道、會議材料整理等工作,與會人員主要由邀請專家、工作坊成員和支持人組成,一般有旁聽人員參加。主持人負責會議的組織、會議的進程、問題的提出、話題的銜接轉換、安排發言等。研討會對主持人要求比較高,除了對研討內容具有相當的權威和號召力之外,語言表達能力、活動組織能力、應激能力以及人際交往的親和力都是決定會議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研討會對場地有一定要求,通常需要在正式的會議室舉行,會場應提供投影儀、音響話筒、白板等演講所需的設施,在超過3個小時以上的研討會,還需要安排會間休息,俗稱茶歇或茶點時間。

對于創意寫作課程而言,研討會提供了一個高端、前沿的學習機會,學生可以與相關專家展開面對面的討論,也可以就自己的問題或作品請教相關作家、專家。如果說工作坊、同伴反應小組促進具體的寫作,那么Seminar則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寫作理論認識。

Writer(作家、專家)

創意寫作活動的組織者應該由Writer實施,而Writer我們不能將其狹隘地理解為僅僅是小說家、詩人,供職于各種組織、有特定頭銜的“專職作家”,實際上它還應該包括在文化創意、影視制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所有文化產業方面具有原創力并取得突出成就的創造性寫作人才,如中國臺灣的賴聲川、李欣頻等多次受聘于內地高校,做創意寫作課程教學和演講。未來高校創意寫作學科的培養目標是既要培養傳統意義上的作家,更要面向現代創意文化產業鏈條,為以上相關行業培養寫作人才。在海外,作家或相關創意寫作人才都多出自創意寫作工作坊,接受過創意寫作工作坊訓練的學員,在取得MFA或MA學位之后,也就取得了在高校任教創意寫作課程的資格。那些有最低學位要求或有成就的作家、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記者、編輯一般進入高校工作,擔任創意寫作課程的教學。

1897年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其實是“詩歌工作坊”)初具模態,1936年“創意寫作系統”(Creative Writing Program)計劃啟動,文學院開始提供寫作方面的固定課程,由駐校作家和訪問作家為選修課程教學提供寫作指導,并提供英語專業藝術碩士頭銜(MFA)。保羅?安格爾(Paul Engle)是首批獲得創意寫作碩士學位的學生之一,他提交的作品是《破損的地球》詩集,這本詩集也讓他獲得了耶魯青年詩人獎。由于他獲得了該校創意寫作MFA學位,1941年他謀得該工作坊教職并主持工作長達25年,親眼見證了工作坊的繁榮并成為美國文壇的重要力量。一般來說,包括愛荷華大學在內的美國高校創意寫作教師包括駐校作家和訪問作家兩種。駐校作家也就是取得學位的固定作家教師,如波士頓大學寫作班教授小說的作家

(教師)有萊斯利?艾普斯坦(Leslie Epstein)、阿哈龍?阿佩爾菲爾德(Aharon Appelfeld)、瓊?西爾珀(Joan Silber)和哈金(Ha Jin),教詩歌的老師有德里克?沃爾柯特(Derek Walcott)和羅伯特?品斯基(Robert Pinky)等人。約翰?舒爾茨教授(JohnSchultz)是哥倫比亞大學故事工作坊教學法的創始人,他的主要著作有《男子之舌:三個短篇小說和八個短篇故事》(1969)、《沒有人死亡》(1968)、《議案將被否決:芝加哥陰謀審判的新報告》(1972)、《從開始到完成寫作:故事工作坊基本形式修辭》(1982年初版,1990年出版縮寫版)、《從開始到完成寫作(教師手冊)》(1983)。斯科特?杜羅是(Scott Tu-row)美國最暢銷的懸念推理小說家之一,曾在斯坦福大學創意寫作研究中心(the Stanford UniversityCreative Writing Center)教學,他的第一部小說《假設無辜》,以及后來的小說《供認不諱》(1993),《我們父親的法律》(1996),《個人傷害》(1999),《平凡英雄》(2005),《限制》(2006)等小說創作都雄踞歷年美國最暢銷小說的榜首。

除了這些常年駐校的“固定”教師,各大學還不定期地邀請訪問學者和客座教授等來校“流動”作短期教學。愛荷華大寫作坊每年都邀請作家來訪,教授詩歌和小說寫作,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Robert Frost)和羅伯特?潘?沃倫(Robert PennWarren)等在校停留過幾周,討論學生的作業并給學生們做講座,帶來了關于社會的新鮮的聲音和豐富的經驗。據愛荷華大學網頁統計,有數十位赫赫有名的作家、詩人在這里訪問教學。波士頓要求受邀的訪問學者至少留校教完一個學期的課,杰弗里?伍爾夫(C,eoffa~y Wolff)曾在校講過文學傳記課,獲得“羅格編輯杰出紀念獎”的(Roger Klein MemorialAward for Editorial Excellence)約瑟夫?卡儂(JosephKanon)講過編輯技巧課,獲得“美第奇獎外國小說獎”的以色列作家阿哈龍?阿佩爾菲爾德(AharonAppelfeld)講授過《舊約全書》。

這些作家進高校,教授創意寫作,帶來了寫作學新的理念。他們認為創作可以習得,也可以教學,他們的工作經歷給學生以信心,工作經驗也給學生以啟發。但是在中國,作家一般進入各種形式的作家協會,并且相信創作不可以習得也不以教學,創作實際上在私密狀態下進行,而包括他們自己,創作長期以來也都是作家(或學習者)自己摸索。就我們的了解。在海外創意寫作課程教學中,它實際上由兩類教師組成,一類是真正的“Writer”,一類是對“Crea-tire Writing”進行理論研究的“Expert(學者)”,而這些“Expert”卻不擔任創意寫作課程的寫作教學,比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馬克?麥格爾(Mark Mcgurl)教授,雖然著有《系統時代:戰后美國文學與創意寫作的興起》(The ProgramEra:Postwar Fiction and the Rise of Creative Writing)等這樣有重大影響力的著作,但是并不是創意寫作課程的教師。這種安排是傳統,也有其道理。了解創意寫作歷史及知識的人未必勝任創意寫作課程的教學,正如中國高校大量教學寫作學的教師正是寫作學專家而不是作家一樣。

近年來,眾多一線作家進入高校,如葛紅兵進上海大學,馬原進同濟大學,王安憶進復旦大學,賈平凹進西北大學。紅柯進陜西師范大學等等,這就為將來的創意寫作的開展莫定了基礎,我們期待著他們為中國創意寫作學科的創生起到特別的作用。

Writing Processes(過程寫作法)

過程寫作法(Writing Processes)的出現得追溯到20個世紀60年代的美國,最初它是針對二語寫作(Second Language Composition)傳統控制寫作法和現時――傳統修辭法的弊端而產生。許多美國教師在教學中發現,專注于糾正學生的寫作錯誤并不能改變學生的寫作水平,于是他們中的許多人轉向了“創意寫作”的研究。托尼?席爾瓦(Tony Silva)發現寫作不是簡單的線型計劃――綱要――寫作過程,而是伴隨著思考和探索的活動。賈特?艾米格(Janet Emig)等研究者開始觀察學生與專業作家的寫作行為。他們發現優秀的作家首先關注的是思想而不是拼寫正確,若作家在打草稿時注重寫正確,那么就會受到干擾。過程寫作就從這項研究中發展起來,并確立了自己的地位。

過程寫作法并不是為高校或各種形式的創意寫作課程量身定做,但是其基本理念和方法與后者不謀而合,或者說相互啟發,也可以說創作在某種程度上有共通之處。因此它既是寫作法,也是教學法。我們在考察多個美國高校創意寫作課程介紹,研究許多相關創意寫作教材及專著后,發現這種寫作法或者說教學方法其實是體現在課程活動以及訓練活動之中,并與各種形式的Work Shop(工作坊)相得益彰。過程寫作(教學)法認為,創意寫作不是簡單的語言、段落、篇章以及技巧、修辭的組合,而是包含著創意、構思、寫作及反復修改的全部過程,將寫作活動延伸到了傳統寫作活動中忽視或者說不被重視的上游環節。在其寫作和修改的下游環節,idea也是不斷產生和得到修正,修改是學生創意活動、寫作活動、認知活動的循環往復,換句話說,寫作其實就是再寫。對思想內容的挖掘和表達,優先于語言的字斟旬酌。在課堂寫作活動中,寫作也不被認為僅僅是學生單打獨斗的私密行為,教師以及學生同伴都可以參與到每一個個體的寫作活動中,教師、學生、同伴形成多向反饋,激發創造性思維。作為教師的作家自然可以起到點撥和指導作用,但是同伴反應、集體構思、集體修改同樣能夠起到重要作用。也就是說,過程寫作法旨在管理學生的寫作行為。

過程寫作(教學)法一般分預寫作(prewriting)、打草稿(drafting)、修改(revising)、校訂(editing)和發表(publishing)五個相關階段。所謂“預寫作”就是寫作前的集體創意、寫作準備時期。在這個階段,教師給予3―5個誘導性話題,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學生可以通過交談、商議確定小組(3人或6人)共同話題、創作目的、文類形式、接收對象,主要解決創作意圖問題,關鍵環節在于以集體討論開創思路,以問題引導激活思維。在打草稿階段,學生迅速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不必考慮語法、拼寫和形式問題,主要任務是解決主題創意。在修改階段,每個學生將自己的創意口頭或書面表達,根據同伴或教師的反饋,修改自己的初稿。如果是項目設計或文

案寫作,則指向集思廣益,發現和培育最佳創意方案,綜合與吸收成員創意中的精粹部分。如我們在九香匯主題餐飲設計中,最初分“海納百川”、“菩提樹下”、“美麗華府”、“四季養生”和“牡丹亭”等五個小組獨立工作,分別從地方、宗教、時尚、養生和文化等方面掘進。形成自己的方案。在這個階段,每個小組成員分別設計自己的主題創意,完成后在小組討論,比較優異,最終選擇最有創意的那一個,作為重點培育方案,隨后的創意集中到這個方案上來,其他方案則備用。在大組討論中,每個小組選出發言人,代表小組做主題報告,陳述小組的主題創意、根據、實施方案等。教師組織專家團隊,聽取報告后匿名打分,決定最后扶持方案,那么隨后所有的小組將會集中到一個方案上來,從各個角度進行完善。第四階段:校訂。在這個階段,側重修改作品中存在的拼寫、語法、標點等細節性錯誤,完善、集中和提高。第五階段:發表。在班上或小組內朗讀或傳閱彼此的作文定稿。

過程寫作(教學)法十分重視寫作的合作環境,不僅要求教師對學生創意的鼓勵、支持和回應,更要求每個小組成員的積極參與和反饋。在組織形式上,各小組內部和其他小組在功能上互為同伴反應小組和同伴校正小組(Amy Bloom稱之為“戲水伙伴)。同伴反應小組要對同伴的作品內容而不是形式與寫作模式作出回應,遵照鼓勵原則,指出同伴作品的閃光點、最欣賞的內容,同時要對自己不理解的部分提問,由作者作出闡釋,最后根據自己理想模式對該作品作出評判。在這個活動中,主要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在交流、說服和溝通過程中碰撞出火花。而作者的闡釋,其實也是在梳理和明晰自己創意的過程。

同伴校訂小組其實也是同伴反應小組的原班人馬,只不過是在集體寫作過程中的功能發生了變化。在這個階段,重心從“寫作的創意”轉移到“創意的寫作”,即作品的形式與內容的契合,作品的風格與腔調,作品書寫中的語法、標點及其他技術性細節的問題等等。但是創意寫作規律告訴我們,同伴反應小組和同伴修改小組的功能并不是固定的,在寫作過程的順序也并非絕對先后,反應中有校訂,校訂中也有反應。

Jumpstart Your Writing(突破作家障礙)

創意寫作課程顯性形式是文字寫作,隱性形式是思維訓練。脫離了寫作的創意是無根之木,但是沒有創意的寫作卻是陳詞濫調。在創意寫作課程中,寫作訓練與思維訓練緊密結合,不可分割與偏頗。創意寫作在思維訓練方面要向著關于“所有寫作的寫作”掘進,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

創意寫作思維訓練十分重視借鑒現代心理學、教育學、創意學甚至現象學哲學等科學探索方面積累的成果,反思自我心理認知結構,清理個人意識、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阻塞。打通記憶、聯想和想象通道,訓練逆向思維、發散思維,拓展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如此等等,重建一個積極的認知和反應模式。創意思維訓練可以借鑒的模式有腦力激蕩法(Brain-storming)、心智圖法(Mind Mapping)、曼陀羅思考法、逆向思考法、綜攝法(Synectics Method)、屬性列舉法(Attribute Listing Technique)、希望點列舉法、優缺點列舉法、檢查單法(Checklist Method)、七何檢討法(5W2H檢討法)、強制關聯法、創意解難法(Creative Problem Solving)等,這些訓練方法有交叉、重疊之處,如何選擇和使用應視學生和工作任務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不做單純的思維訓練,而是將其融匯到具體的教學任務之中。

但是作為創意寫作課程思維訓練的第一步,卻是突破作家障礙。所謂“作家障礙”(Writer’sBlock),也叫“寫作障礙”,是指不能用文字表達自身意思的現象。形成作家障礙有多種原因,也有多種表現形式。就原因來講,有心理原因、技巧原因、習慣原因、時間原因等,就表現形式來說。有找不到恰當的詞語、無法阻止素材、難以開頭、拘泥于一種文體、不能流暢地寫作等。無論是什么原因和何種表現形式,都會對寫作產生影響,最嚴重的表現形式是徹底喪失寫作能力。但是在所有的障礙當中。最為有害的是心理原因,即相信“Writer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培養的”。這個寫作問題其實帶有普遍性,即使在創意寫作學科創建80余年的美國,創意寫作課堂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因此,在創意寫作工作坊里,專門開設有Jumpstart Your Writing(突破作家障礙)課程,把創意寫作心理問題突出到專門課程的高度。這個課程主要針對的是“Love towrite,hut hate the obstacles”(熱愛寫作,但憎恨寫作障礙)、“Tired 0f battling with writer’s block”(被作家障礙折磨得精疲力竭)等問題。

創意寫作課程不是學習寫作,本身就是寫作,這是突破作家障礙的首要信念。創意寫作的目的是通過自己的活動,創生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個世界又是建立在自己的心思之上。有“心思”就有創意,會說話就會寫作,給“心思”講一個故事、賦予一個形式就是創意寫作。“心思”的系統形式是世界觀,最高標桿是創生新世界。沒有目的的寫作是盲目的寫作,沒有世界觀支撐的寫作不可持續,不為創生一個新世界的寫作是徒勞的工作。創意是一種思考、建構世界的方法,是覺醒、敏銳、突變出來的,并非素材與規模累積而成。在創意寫作思維里,現世世界永遠不完美,創意寫作的目的就是重建一個全新的世界。

思維訓練(順向、逆向,廣度、深度等等)鍛煉寫作的敏捷性、創造性、原生性,它們在結果上不可預料,但是具體訓練上有著指向性,并非天馬行空、隨心所欲。思維訓練的指向有二,一是向外,重新處理自我與世界、社會、他人之間的關系;一是向內,重新處理自我與智慧、經驗、習性、偏好的關系。無論是向內還是向外的思維訓練,都不可脫離時間(過去、現在、未來、永恒)與空間維度(世界、地方、未知、宇宙),脫離了時間與空間維度的思維也是井底之蛙、檐下之雀、鼠目寸光。去除標簽,從眼開始,重新看待世界;突破障礙;從心開始,創生新世界;換位思考,以己度人,樹立系統觀念、個體哲學和相對主義立場;跳出自我。超越現世,進入永恒的時間和空間,等等,這些都是現代創意寫作大師在各自的寫作教學活動中所總結出來的一般性經驗。

Creative Writing(創意寫作)

創意思維訓練要借助腦力激蕩、創意解難方法等手段,但它們只是技巧,需要依附在具體的觀、看、聽、寫、想具體活動中。脫離了學生生活經驗和智慧的技巧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脫離了寫作訓練的思維訓練也只是另一種形式的知識傳授。

創意寫作既是關于“所有寫作的寫作”,也是具體的文類寫作,它與創意思維訓練一起,共同組成創

意寫作活動的兩翼。創意寫作訓練的主體是學生,主導是教師,教師在這個活動中,承當活動的發起者、過程的維護者和結果的評判者角色。創意寫作訓練是一個系統、循序漸進、因人而異的過程。所謂系統訓練,是指創意寫作訓練在內容上的包括各種文類寫作訓練(包括打破文類的綜合寫作)、感覺上的聽、視、嗅、味、觸和直覺上的運動、平衡、空間、時間、糾錯等各種訓練、思維上的回憶、聯想、想象、推理等訓練,以及技巧上的人物特寫、場景描寫、拼貼游戲、修改等專項訓練;所謂循序漸進,是指創意寫作遵循寫作學普遍原理,開展由易而難、由淺入深、由專項向綜合、由模仿向獨創、由個人向他者的創作過程。一般說來,寫作從檢視自身生活、發展個人心思、書寫個人自傳、家族史開始,走向更為理性、深入、外向和綜合的寫作,在課程設置上,一般寫作者要經歷初級、中級到高級三個階段。所謂因人而異,是指創意寫作訓練尊重學習者的寫作經歷、能力、稟賦和個人興趣愛好,切身體己、量身定做,幫助學習者設置適合個人興趣、有助于形成個人風格、可持續寫作的訓練方案。“快樂寫作”(Having fun withwriting)、“寫你知道的,寫你想知道的,找到屬于你個人的腔調”(Writing what you know;Writing whatyou want to know;Finding your individual voice)是寫作訓練的原則。

寫作訓練離不開文類,而文類寫作訓練在縱向上表現為課程設置,一個完整的真正的面向現代創意文化產業的創意寫作課程,是也應該是已經打破了傳統單一文學寫作和應用寫作的。以紐約古瑟姆作家工作坊(Gotham Writers Workshop)課程為例,它包含有如下課程:第一類是美國傳統高校能夠提供的創意寫作課程,比如小說寫作(Fiction Writ-illg)、性格發展(Character Development)、回憶錄寫作(Memoir Writing)、神秘故事寫作(Mystery Writ-ing)、非虛構寫作(Nonfiction Writing)、非虛構讀物寫作指南(Nonfiction Book Proposal)、故事寫作(No-vel Writing)、隨筆寫作(Personal Essay Writing)、劇本寫作(Playwriting Writing)、詩歌寫作(Poetry Writ-ing)、言情小說寫作(Romance Writing)、科幻小說寫作(Science Fiction Writing)、電影劇本寫作(Screen.writing)、游記寫作(Travel Writing)、紀錄片寫作(Writing Documentary Films)等虛構與非虛構文學寫作,即我們所說的欣賞類閱讀文本寫作。第二類是應歸屬于非虛構文學寫作,但是比較具體、傾向創意文化產業的課程,如專題寫作(Article Writing)、對話寫作(Dialogue Writing)、食物介紹(Food Writing)、幽默寫作(Humor Writing)、博客寫作(How toBlog)、歌曲作詞(Songwriting)、清口相聲(Stand-up Comedy Writing)、兒童讀物寫作(Children’s Book Writing)、電視節目寫作(TV Writing)、從作家角度閱讀小說(Reading Fiction from the Writer’s Point View)、劇本分析(Script Analysis for Screenwriters and Movie Lovers)等。第三類則是傾向于生產類創意活動文本寫作,如出版技巧(How t0 Published)、作品討論會(Writer’8 Conference)、即時寫作(WriteIt Right)、劇本出售(How to Sell Your Scroenplay)。近似于創意活動策劃或文案寫作,雖然也涉及作品、劇本或者出版物,但是這些寫作內容已經離文學很遠了。他們的成果不是作為欣賞文本存在,而是為創造或生產一個活動準備。第四類課程則是與商業活動有關的工具類功能文本寫作,如商務寫作(Bus-iness Writing)。第五類是關于創意寫作心理的課程,包括創意寫作(Creative Writing 101)、突破寫作障礙(Jumpstart Your Writing)o

(一)文類寫作訓練

文類訓練包括欣賞類閱讀文本寫作、生產類創意文本寫作和工具類功能文本寫作三個大類,面向文學消費、創意文化產業和一般事務性工作三個方向。一般來說,工具類功能文本有著比較嚴格的文類規范,在訓練上著重文體的訓練。生產類創意文本更多的是打破文類規范的綜合性寫作,著重在活動本身的創意,著重文案寫作和活動策劃。欣賞類閱讀文本與傳統虛構與非虛構文本多相重合,但是著重訓練紙媒文本向影視文本的轉換和二度創作。

(二)感知寫作訓練

感知訓練包括實地考察式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運動覺、平衡覺、空間覺、時間覺及糾錯覺的訓練和回憶、想象及移情替代式的感知訓練兩種,前者可以走出教室以田野采風、參觀考察、人物采訪、故地重游等形式,也可以在教室隨意選定人物、器物、活動等為對象,分門別類地激活身體器官感知世界的能力,全方位地打開切人世界的通道,后者則在虛擬中以體驗、想象方式進行,主要以書面記錄形式記錄感知結果,也可以口頭描述。

(三)系統寫作訓練

經歷感知寫作專項訓練后,創意寫作進入系統寫作訓練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開始設置誘導性話題,結合學生個人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展開以回憶、想象、聯想和推理等多種形式的思維活動,從回憶錄、家族史寫作開始,激勵學生打破作家障礙,發展個人心思,合理利用成規,提升創意品位,從個人性的寫作邁向有個性的寫作。創意寫作一方面承認寫作的個人性、創造性,另一方面又破除寫作的神秘性,打破寫作的私密化狀態,大膽鼓勵寫作對他人作品的借鑒和模仿,調查和尊重寫作受眾。總結和遵循文類成規,在開放、輕松和互動的寫作環境中進行創作。在生產類創意寫作活動中,更以workshop為單位,集體創作為主要形式,訓練學生適應現代文化創意產業寫作能力。

(四)專項技巧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