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攻略范文
時間:2023-03-19 17:00: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城隍廟攻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上海老字號特色小吃攻略一:吳苑餅家(延平路)
幾乎所有的上海點心這里都有,蟹殼黃更是特色,因其形圓色黃似蟹殼而得名。蟹殼黃是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先制成扁圓形小餅,外沾一層芝麻,貼在烘爐壁上烘烤而成。此餅味美咸甜適口,皮酥香脆。有人寫詩贊它“未見餅家先聞香,入口酥皮紛紛下”。蟹殼黃的餡心有咸、甜兩種。咸味的有蔥油、鮮肉、蟹粉、蝦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棗泥等品種。他家的東西品質穩定,實惠又好吃,是吃早飯的好去處。
推薦菜式:蟹殼黃,蘿卜絲餅,生煎,小餛飩,黃豆骨頭湯,黃橋燒餅,鮮肉酥餅,小籠
所在地區:上海市靜安同樂坊
上海老字號特色小吃攻略二:鮮得來排骨年糕(云南南路店)
老字號的小吃店,最出名的自然是排骨年糕了,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種經濟實惠、獨具風味的小吃,已有50多年歷史,是將面粉、菱粉、五香粉、雞蛋放在一起攪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氽熟。這種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鮮嫩。與此同時,將松江大米與紅醬油、排骨一起加上甜面醬,澆上辣椒醬即可。入口糯中發香,略有甜辣味,鮮嫩適口。他家的單、雙檔味道也不錯,自家炸的油面筋,很傳統,總之,偶爾想起來時,會去懷舊一把。
推薦菜式:排骨年糕,雙檔,小餛飩,炸鵪鶉,單檔,蔥油拌面,發菜湯,香辣排骨,油爆蝦,酒釀園子水果羹,魚丸湯,春卷
所在地區:上海市黃埔人民廣場
上海老字號特色小吃攻略三:大壺春(浦東總店)
大壺春是上海生煎老字號,也是上海唯一一家沒有湯的生煎店,底很脆,肉很緊,還有香脆的蝦仁,非常有嚼頭:牛肉湯也是挺多人會點的,又香又濃,一直保持著老牌水準,所以一直以來生意都很不錯的。
推薦菜式:生煎,牛肉湯,小餛飩,蝦肉生煎,三鮮生煎,酒釀小圓子,辣肉面,鮮肉生煎,咖喱牛肉湯,草蝦生煎,燒賣,雞鴨血湯,大餛飩,蔥油拌面,肉包,豆漿,鮮肉月餅
所在地區:上海市浦東新陸家嘴
上海老字號特色小吃攻略四:南翔饅頭店(豫園路店)
上海的老字號小吃店,他家的小籠,皮薄餡滿,味道永遠是那么好,很正宗,老店的1樓是外賣,一般只有鮮肉小籠,價格是最便宜的,門前永遠都排著很長的隊:樓上的消費稍高一些,但小籠品種選擇多,路過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了。
推薦菜式:蟹粉小籠,鮮肉小籠,蛋皮湯,灌湯蝦球,小餛飩,野菜小籠
所在地區:上海市黃埔城隍廟
上海老字號特色小吃攻略五:王家沙點心(南京西路總店)
說到王家沙,上海灘似乎人人都知道,尤其老上海,他家出品的蟹粉小籠是經典,個大汁鮮,皮不是特別薄但不會粘牙,各種酥餅、糕團也不錯,每年對青團都十分期待,除了傳統的豆沙餡,還有很多新花樣,其他諸如餛飩、包子、兩面黃之類的點心也可簡單好味打發一頓飯,這家總店還可以點菜。
推薦菜式蟹粉小籠,蝦肉小餛飩,蟹粉湯團,蝦仁兩面黃,老虎腳爪,鮮肉月餅,蘿卜絲餅,青團,梅花糕,鍋貼,冷面,春卷,創冰,田螺
所在地區:上海市靜安南京西路
上海老字號特色小吃攻略六:松月樓
上海老字號的素菜館,開在城隍廟,自然古色古香,環境也夠清靜,他家的素菜其實做的有點油,不過選擇夠多:經典菜松月腐乳肉,有皮有肥有瘦,一嘗傾心:海棠糕做法地道,光是看著老師傅在那烘糕,都是一種享受:素菜包更是名聞遐邇,十分受人歡迎,是用精白面粉作皮。餡心則是用青菜、面筋、冬菇、冬筍、五香豆腐干剁碎后配以香油、糖等調味品制成,將包好的素菜包上籠蒸熟后,皮白松軟,餡心則綠中生翠,鮮艷悅目,一開籠就滿室生香,食之味美爽口,多吃不膩,百吃不厭。他家是老字號,光是回頭客就夠多了的,更何況還有聽口碑過來的,生意一年到頭旺的不得了。
篇2
一諾千金的情誼
胡大哥和李大姐老家都是湖北農村的,在他們那個年代里,胡大哥覺得當兵可以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所以已經是國家干部的胡大哥,在1968年決定去當兵,參加援越抗美的戰役,回來之后就到了北京。在這期間,李大姐就一個人在湖北老家拉扯三個孩子,平時要上班,還要在自留地里種菜,來換得工分,領取一些口糧和幾塊錢的生活費。
但就是那樣緊緊巴巴、捉襟見肘的日子,大哥大姐現在說起來,也都是相互體諒,大姐覺得大哥在外不管是當兵還是工作都不容易,而大哥更是感謝大姐對三個孩子的嚴格管教,以及對這個家的付出,所以胡大哥在年輕的時候,就對大姐許下了“等我退休以后,就帶你走遍全中國,周游全世界”的諾言。
很多男人都對另一半許下過各種美好的誓言,但到頭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但胡大哥卻將這個諾言放在了心里,等到退休之后,就帶著老伴開始了自駕旅行。
十多年自駕的開端
從2002年開始,胡大哥和李大姐就開始兩人的自駕之旅,那個時候自駕這個詞還沒有被大眾所熟知,導航儀沒有普遍使用,也沒有可參考的旅行攻略,路上的吃住等問題更是無法事前解決。但兩個人卻開著一輛車,拿著地圖就出發了。
在現在看來他們的決定也值得佩服,但大哥和大姐卻只簡單地說是因為兩個人愛跑、愛玩,所以到了目的地后什么好吃就吃什么,哪有住所就住哪兒。就這樣兩個人先到了六朝古都南京,感受了獨屬于那里的歷史厚重感。之后又驅車來到了繁華的上海,見到了最耀眼的東方明珠、游走了黃浦江畔的外灘、感受了城隍廟的人文氣息。
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一路南下的他們自然也不會錯過此般美景,沒有了生活、工作的重擔,沒有了孩子的牽絆,兩個人泛舟西湖之上,對視而坐,那種悠閑的幸福感任什么也不換。
第一次自駕出去的他們,奔著一個方向走走停停,按照既定的路線,每個要去的城市就呆上三天,算是旅途的休息驛站?;蛟S對他們的來說,去哪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兩人在一起,在一路風景中追憶著往昔,相依相伴。最后兩人還專門回了趟老家湖北,去看看當年的住所、見見那些曾經熟悉的面孔,必不可少的就是嘗嘗家鄉的飯菜,回味下記憶中的味道。
自駕偶遇險情
旅行是會上癮的,有了第一次,就開始期待著第二次的出發。就這樣,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胡大哥載著李大姐幾乎走遍了全中國,游遍了全國著名的好山好水。當問起胡大哥為什么這么喜歡自駕游,他說:“除了兌現承諾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旅途中年紀再大也不會被叫爺爺奶奶,車友們都是叫大哥大姐,一下感覺自己很年輕,心情也舒爽”,說完之后在場的人都笑了,擁有如此童心,又怎么會老呢?
在十幾年的自駕生涯中,讓胡大哥印象最深的還是2004年為期20天左右,行程一萬多公里的之行。在上路之前,自駕車隊的負責人說必須要有兩個司機輪換著開,避免疲勞駕駛,以保證行車安全。可是李大姐并不會開車,若和別人拼車又覺得有點不自在,最后胡大哥決定自己一個人來開完一萬多公里的路程,當自駕活動順利結束時,隊友們紛紛為他舉起大拇指,稱他為“鐵人”。
胡大哥說也是在,他遇到了自駕游以來最大的危險。有一次胡大哥行駛在公路上,遇到了牦牛橫穿公路,可能動物也知道危險,所以它跑的非常快,胡大哥在看到它的一瞬間緊急踩下了剎車,但同時又迎面而來一輛車,見對面車輛車速很快,應該很難停下來,胡大哥就快速把車繞過牦牛,開出去了一截,等他再回頭看時,對面的來車已經將牦牛撞飛,正好落在了他剛才停下的地方,而他的車此時也濺上了血,每每想起,胡大哥都心有余悸,同時也提醒自駕車主們,行駛在路上一定要時刻保持警惕,對危險的環境有一定的判知能力,并最快的做出反應,以保證自身的安全。
胡大哥還告訴記者,在抵達安多縣的時候,李大姐在夜間出現了高原反應,他就趕忙跑到車里去拿氧氣,一直守候著她,生怕高反加重,就這樣折騰一夜沒休息好。第二天還得穿越唐古拉山,胡大哥還告訴記者在那里一般車子是不能熄火的,因為怕打不著,麻煩就大了。就這樣一次次的化險為夷,一次次的相扶陪伴,讓那次的之行成了他們自駕游中印象最深的旅行。
游歷世界還是中國好
胡大哥和李大姐游歷了世界上20多個國家,美國、意大利、法國、迪拜、俄羅斯、德國、日本、韓國……但是當記者問起他們覺得哪個國家的風景最美、印象最深時,胡大哥卻認真的說:“我雖然游玩了這么多的國家,但是我還是覺得中國最好”。
這個答案有些出乎了記者的意料,但記者也從胡大哥那里聽來了一個新的觀點“從自駕看一個國家的發展”。這個觀點看似宏觀,但是作為資深自駕游愛好的胡大哥,卻以他豐富的旅行經驗,將這個問題說得簡單而深刻。
他以我們的近鄰俄羅斯來舉例,俄羅斯沒有高鐵,沒有高速路,如果想要去遠一點的地方玩,在路途上會花費很多時間不說,而且很麻煩,全然沒有自駕游來得舒適和自由。如此比較,記者也覺得還是在中國自駕游更方便?。?/p>
下一站丹東廣西沿海游
當記者問起如果在旅途中二人發生分歧怎么辦時?胡大哥卻說他們兩個人很少發生分歧,如果對方說去這不行,那就換一個地方,遇到問題也都是相互溝通商量著決定,旅行就是要開心,沒必要為了小事爭執不休。其實兩個人在生活中也是相互包容謙讓,有商有量,如今走過金婚的兩個人看起來依舊那么恩愛,那么快樂。
說起下一次的自駕游,胡大哥來了精神,原來他想和李大姐等天氣暖和一些的時候去海邊,但不是只選一處,他們要從丹東出發一直到廣西,沿著中國的海走一趟,大概要花一個多月的時間,他們期待能有車加入進來,一起規劃路線、住地等等問題。
看著胡大哥和李大姐對下次旅行的期待和興奮,記者頗受觸動,看來他們的自駕腳步是不會輕易停下的,如果你也被他們的計劃打動了,不如就加入他們,一起來次中國海岸游吧!
當問起胡大哥
為什么這么喜歡自駕游,
他說:
“除了兌現承諾之外,
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在旅途中年紀再大也不會被叫爺爺奶奶,
車友們都是叫大哥大姐,
一下感覺自己很年輕,
心情也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