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天范文

時間:2023-03-26 12:57: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江南春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江南春天

篇1

春天來了,

小河暖了。

春天來了,

鴨鵝歡了。

春天來了,

大地綠了。

春天來了,

太陽美了。

春天來了,

狗兒歡叫。

春天來了,

小孩鬧了。

春天來了,

春風美好。

春天來了,

小鳥笑了。

春天來了,

天空好了。

篇2

我的家鄉是江南,我從小就喜歡這個地方,這兒風景很好,許多詩人也對它贊嘆不已,可以從他們寫的詩中就可以看出。比如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西湖做的,因為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蘇州做官,很受當地群眾的愛戴。這首詞是他回憶江南景物的作品,藝術上很有特色。先說選材。這首詞就是寫春天日出時的江南風光。江南風光之美,在于她的秀麗明艷,而最美麗的是那碧綠的江水,最明艷的是那鮮紅的江花。可以說,寫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來江水”,正是寫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時刻,最美的景色。不僅詩很優美,而且作者也很有名。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他是李白、杜甫以外事名最大的唐代詩人,他寫詩敢為百姓訴苦,敢批評皇帝官僚,內容豐富多彩,語言通俗易懂,在當時,婦女和獐都能欣賞。他的作品不僅在國內廣泛流傳,而且很快傳到朝鮮、日本等國。白居易是最早寫詞的詩人之一,《憶江南》就是一首詞。

這首詩寄托了作者對江南的無比喜愛和懷念之情。我認為這首詩很好詩因為我也和白居易有著同樣的想法。

江南還是個魚米之鄉,有很多的橋鎮,水資源很多,還不用擔心會收地震、龍卷風的影響,生活在這里的人也很開心,近年來又建造了許多好的風景勝地,令我們江南的景色井上添花,得到了全世界更多人的關注和喜愛。

篇3

江南是個美麗的地方,要是真有世外桃源,大概也就和江南差不多吧。你知道嗎,江南最讓人流連忘返就是江南春。春天其他地方都有,可江南春確實獨一無二的。

春天來了,大地上的每一個角落者充滿了春天的氣息。

校園里,到處都是春光明媚的魯象。啊,毛茸茸的嫩芽兒,伴著一朵朵明艷的笑臉,真叫人喜歡!看那桃花,有粉紅的,有玫瑰紅的,也有殷紅的。桃花的香味各不相同,或濃或淡,淡的使人心曠神怡,濃得沁人心脾。柳樹抽出了細細的柳絲,上面綴潔了淡黃色的嫩葉;小草帶著泥土的芳香鉆了出來,一叢叢,一簇簇,又嫩又綠花兒也伸了伸懶腰,打了個哈欠,探出了小腦袋;小朋友們都脫掉了笨重的冬衣,換上了既輕便又鮮艷的春裝;小鳥們從家里飛了出來,唱著動聽的歌,告訴我們:春天來了!我坐在教室里,打開了關了一個冬天的窗,春風仿佛有魔力,以來就吹走了寒冷。我熱愛春天,我喜歡聞到花兒的芳香,看到大樹的新綠,聽到小烏的歡唱。我熱愛春天,因為春天充滿了生機,充滿了新的希望!

回想起冬天的日子,我們最怕的就是寒風,它吹得我們沒有知覺,寫字的時候,僵硬的手妨礙了我們答題的效率,連握筆都有些艱難,可現在春讓我變得有活力。

吃過午飯,我坐在窗口做作業,春風又來湊熱鬧。沒過多久,我就有些昏昏欲睡了。因為江南春天的下午是最讓人想睡的時候,老師不得不在講課的時候來個突然襲擊,好讓我們除去睡意。

篇4

今天下午,語文測試卷發下來了。我一看,只得了95分。昨天還以為自己這次考得不錯,可結果卻考得很不理想。這次考試,班上的黨哲馨同學考了100分。我在問自己:“同是一個班,同是一個老師教,同是一份試卷,可人家為什么考得那么好呢?”

我拿著試卷認真檢查,發現扣分的地方都是不應該錯的。例如:“調查調查”、“檢查檢查”的“查”字,我都寫成了“警察”的“察”字。這一個別字同時出現在四個地方,就被扣掉了2分。“驚訝”這個詞,我兩個字都寫錯了,被扣掉了1分。在回答《江南春》一詩寫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點時,正確的答案應該是:寫出了江南春天“黃鸝鳴叫,百花爭艷,山清水秀,春雨蒙蒙”的特點。而我由于復習不好,沒有記住這幾句話,只是根據自己當時對課文內容的回憶進行了總結,回答得不夠好,又被扣掉了2分。這樣,總共扣掉了5分,我的卷面成績就成了95分。

認真總結自己這次考試的失誤,一是平時對生字的練習抓得不夠緊。平時對于課后的生字,自己只滿足于照著課本,抄寫幾遍,沒有把生字完全寫熟。平時寫作文時,對于不會寫的生字,沒有堅持查《字典》把它真正寫會,而是經常先用拼音代替,抄寫作文時臨時問一下家長,事后這個字還是照樣不會寫。二是自己對《江南春》一課的詩意理解得還不夠深。明明老師在講課文時講過這方面的內容,自己也做過這道課后題,但一到考試,卻把它忘得一干二凈。

形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復習還不全面,功夫下的還不夠。今后,自己一定要認真汲取這方面的教訓,對學習一定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只有這樣,才能學習好,才能考出好成績。

2004年3月10日

篇5

中國作家江南春

夜晚,星星閉上瞌睡雙眼,

月亮也進入甜蜜的夢鄉,

知了也停止歌唱,

樹兒也打起了盹,

高樓也進入夢鄉,

魚缸里兩條小金魚睡兒甜甜。

我也變成駛入夢鄉小船,

你變成了我喜愛的白海棠,

我卻變不成你愛的春風,

我想讓你開放,

你卻對我不睬不望。

我想讓你開放,

你卻對我像冬日冷淡。

我想讓你開放,

你卻把我扔在另一旁。

我想讓你開放你的新房,

你卻把窗戶關上。

你是我海棠,

我卻不是你春風,

就如花兒愛春天,

春天卻不把花兒戀。

就如星星喜歡月亮,

月亮卻不把星星喜歡。

白天我與你是這樣,

晚上我和你還是一樣,

我們總不能如春風與海棠。

你是我的海棠,

我卻不是你的春風,

雖然我深深把你愛戀,

但是你是別人海棠。

你是我的海棠,

我卻做不了你的春風,

但是我還是希望你

美麗嬌艷。

我還是希望你,

健康平安。

篇6

蒲城電力學校六年一班

張象龍

江南的美景可這好啊,令人大開眼界!。我對江南的一花一草一木是多么熟悉,還有那個池塘,對那些景色是多么的清楚,還在我的腦海中模模糊糊地浮現著,雖然已經模糊了,但多多少少還有著一點印象。

在江南春天的早晨時,太陽出來了,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小草偷偷地探出頭來,花兒也悄悄地透氣,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草中有許多雜瓣兒,有名的、無名的都混在一起來,下了一夜的雨,花兒草兒上有著珍珠似的露珠,也許是雨下的太大了吧。

下了一夜的雨,一顆顆晶瑩剔透的小水珠兒在鮮花嫩葉中滾動著,每一顆都映出一個“生機”。雨下的太大了,旁邊的小池塘已長滿了水,馬上溢上岸了。

篇7

諳意思是熟悉,精通。

出自《憶江南》的一句詞:風景舊曾諳。 舊曾諳,指從前很熟悉。

《憶江南》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組詞作品。第一首詞總寫對江南的回憶,選擇了江花和春水,襯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顯得十分鮮艷奇麗,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第二首詞描繪杭州之美,通過山寺尋桂和錢塘觀潮的畫面來驗證“江南好”,表達了作者對杭州的憶念之情;第三首詞描繪蘇州之美,詩人以美妙的詩筆,簡潔地勾勒出蘇州的旖旎風情,表達了作者對蘇州的憶念與向往。這三首詞各自獨立而又互為補充,分別描繪江南的景色美、風物美以及女性之美,藝術概括力強,意境奇妙。

(來源:文章屋網 )

篇8

小河愜意的流淌,兩旁是婀娜的垂柳,綠意在柳枝上蔓延,賦予了它生命,剛剛萌芽的嫩綠,在我眼前擴大,是我的幻覺嗎?它在對我微笑;柳枝散漫的在河水的撫摸中舞動,旋轉、蜻蜓點水,它像是在花樣滑冰,所以的一切都是它的舞臺。水將柳染綠,柳將水映綠……

玉蘭花開,白色的、紫紅的,純潔的、妖嬈的,清香陣陣,類似蓮花的模樣,成了春的象征,絲毫不亞于桃花。相比于桃花,它顯得更簡約,只是一種模樣,一種顏色,卻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桃花體形嬌小,粉中透白,讓人憐愛。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對春天的描寫,令人向往的江南景色,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的江南春畫卷,蒙蒙的煙雨,讓江南的春景多了幾分迷離,多了幾分神奇。

篇9

關鍵詞:詩詞誦讀;拓展延伸;誦讀欣賞;積極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5)02-0026-02

一、制定詩詞誦讀方案――勝日尋芳泗水濱

古詩詞以其優美的語言、和諧的音律、豐富的內涵和美麗的意境成為美侖美奐的藝術珍品,是國學寶庫中熠熠閃光的一串珍珠。詩詞誦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從2012年起,制定了詩詞誦讀方案并立即實施,在幾年的實踐中不斷充實、完善、更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推薦詩詞誦讀內容――無邊光景一時新

祖國的優秀詩詞浩如煙海,只簡單地布置誦讀任務,學生會無從下手,盲目選擇,這就需要教師有益的引導。依據小學語文教材,結合2011年版《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拓展延伸,推薦誦讀內容:

(一)季節時令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詩人吟詠不斷,描繪四季美景的佳作數不勝數。春天是最美好的季節,詩人們用他們的生花妙筆,描繪草長鶯飛、萬紫千紅、萬象更新的春天,抒發自己迎春、喜春、惜春、傷春的情感。在春天吟誦《春日》《江南春》,在夏日品味《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在秋天欣賞《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秋詞》,在冬天領略《江雪》《雪梅》的美麗景色;在我國的傳統節日,教師介紹或學生自己查閱資料,了解節日來源和民間習俗,誦讀《元日》、《清明》、《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等。

(二)自然萬物

“有山川草木,縱橫紙上;蟲魚鳥獸,飛動毫端”(宋代詞人陳人杰《沁園春》),這句話告訴我們自然萬物皆可吟詠。看到芳草遍野就吟一吟《賦得古原草送別》,看到楊柳依依就背一背《詠柳》,看到蜜蜂采花粉就念一首《蜂》,聽到陣陣蟬鳴就讀一讀《所見》……生活的廣闊天地處處有詩,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拓展空間和選擇余地。

(三)課文內容

根據課文內容補充相關詩詞,既能深入理解課文主題,又增長了知識。《畫楊梅》告訴我們從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得出的結論不同,這不正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嗎?看到“小蜻蜓立在荷葉上,展開透明的翅膀”就吟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樣以課本為依托,引導學生搜集整理相關詩詞,把學生的視野由課內引向課外,有效擴大了誦讀內容,拓展了學習空間,體現了“大語文”的教學理念。

(四)影視文化

電影電視劇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也是不能忽視的教學資源,科學合理的運用,可以使古詩詞更直觀更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引起他們極大的學習興趣。李白、李清照、辛棄疾、紀曉嵐等在影視中常常出現,孩子們熱烈議論劇情,急于了解真實的劇中人物,教師介紹這些詩人(詞人)的生平,推介他們的代表作品,掀起對某一位詩人(詞人)的系列誦讀活動,整體感受這位詩人詞人的風格,進而對他的詩詞產生繼續探討的興趣,掀起誦讀。

三、開展詩詞誦讀活動――等閑識得東風面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誦讀。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認為誦讀時“要讀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晚清一代儒學宗師談到自己的誦讀體會時說:“非高聲朗讀則不能展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綜上所述,誦讀就是帶感情地放聲朗讀直至熟讀成誦。

其次要學會欣賞。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閱讀詩詞的興趣,使他們掌握欣賞詩詞的方法與步驟,體會其中的美妙從而自然成誦。以《憶江南》為例:①看題目,猜內容。憶江南即回憶江南,大概是描繪江南美景的詩。②查資料,知詩意。了解詞這種文學體裁,引導學生查閱詞牌、作者、寫作背景及詞的含義主旨。③抓關鍵詞句,品語言。抓住這首詞中最精彩的句子“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來品味他的語言。作者以貼切的比喻、華麗的語言、濃艷的色彩寫盡了江南春天的迷人。④再現意境,體味情感。意境是文學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在一起形成的藝術境界,即情景交融。當學生把這幅江南春景圖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現在眼前時,詞人對春天的熱愛和對江南的思念已感動了我們。⑤美讀全詩,自然成誦。頭腦中放映著江南的美麗景色,飽含感情地朗讀全詩,在美的享受中自然成誦。

再次,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我們采取了多種形式,確保實施方案落到實處:①詩詞演唱會。詩詞與音樂有不解之緣,很多優秀詩詞創作出來即被廣泛傳唱。如今許多人熱衷于為古詩詞譜曲,著名詩人汪國真就是其中一位。所以許多有名的詩詞是可以演唱的。同學們演唱《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虞美人》、《七律 》等,在優美的旋律中品味雋永的韻味,欣賞古色古香的傳統文化。②詩詞故事會。故事來源有兩個,一是同學們搜集整理的故事,如《陳子昂摔琴》;二是同學們根據詩詞內容自己編寫的故事,選擇故事性強的敘事詩,同學們編寫了《賀知章還鄉》《送別》等故事,并在詩詞故事會上聲情并茂地講出來,既鍛煉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又鍛煉了他們的表達能力。③話劇表演。把自己編寫的故事改寫成劇本,自編自導自演,根據劇情準備一些服裝道具,學生積極參與,在精彩的表演中理解詩詞的意境與主題,也更深地理解了詩人。這是他們最喜愛最自豪的活動,過足了“明星癮”。 ④詩詞繪畫比賽。繪畫必須再現詩詞意境,表達作者情感,把抽象的意境變為生動形象的美麗畫面,指導學生注意周圍景物的渲染和陪襯。同學們進行評價,選出“畫中有詩”的優秀作品展覽。詩詞誦讀比賽更是經常舉行,這些活動的開展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提高了審美情趣,他們對詩詞誦讀活動更加熱愛,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其中。

最后要以積極評價為主,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建立詩詞誦讀活動資料袋。每周背過兩首詩詞的同學獎勵一朵紅花,背三首以上的授予“誦讀小明星”的稱號。其他如小詩人、小畫家、唱詩小能手等稱號用以獎勵在各項比賽中表現出色的孩子。口頭表揚和描述性評語也不可少。多樣的積極評價,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的肯定與贊賞,對古詩詞誦讀更是興趣盎然,積極參與。

篇10

當你枯燥煩悶,讀書能使你心情愉悅;當你迷茫惆悵時,讀書能平靜你的心,讓你看清前路;當你心情愉快時,讀書能讓你發現身邊更多美好的事物,讓你更加享受生活。讀書是一種最美麗的享受。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江南柳的閱讀題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江南柳①柳是江南水邊的精靈,裊娜的枝葉粗拙的皮,深藏一顆不滅的靈魂。

②水美江南,池塘邊、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長成一首首妖嬈的詩。水滋養柳,柳裝點水,水柳一家親。柳葉青青,濃綠處,深藏一片獨屬于自己的海。皸裂的樹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襯出生命的不易與壯麗。樹皮的裂口,靜靜地記錄著一段段無關風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積層。

③柳音是江南水邊最美妙的旋律。樹無言,風有語。柳枝之繁,燦若滿天星辰,密如佳麗青絲,春日清風徐來,沙沙如戀人喁語,夏天朗風飄過,呼呼似累牛喘息,設若暴風襲來,嘩嘩然像孩童喧鬧。清人李漁說:“柳貴于垂,不垂則可無柳。柳條貴長,不長則無無裊娜之致,徒垂無益也。此樹為納蟬之所,諸-亦集。長夏不寂寞,得時聞鼓吹者,是樹皆有功,而高柳為最。”年年柳蔭濃,歲歲蟬聲俏。村前村后,柳樹成蔭,枝頭鳴蟬此起彼伏,嚷嚷著,一刻也不消停。

④江南人記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農人折枝,是實用主義美學,編個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長出更多柳來,隨手取用。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來的眷戀之態。纏繞,是江南春柳衍生出的思戀之情。“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古時送別,凄清水邊,舟岸兩處,不勝挽留的酸楚,離別的悲傷,一任柳枝恣意無聲地抒發。

⑤“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一城春色一城絮。狂顛的柳絮,點點白嫩的輕柔,讓人無處逃避。白絨的絮是柳的種子,離樹飛散去,將生命灑落在遠近各處。轉生,盡是如此浪漫而快樂的旅行。

⑥柳樹天生一個百變之身,枝丫插地即生,無心無意,即成蔭成林。蚯蚓那百變金剛之身,斷一截,不是生命終結,反而新生一命。柳是植物界的蚯蚓,是江南的樹精,靈魂里潛藏著新生因子,便常插常新.生命在斷裂與入土的疼痛中一次次復蘇。

⑦江南柳,不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粲然。那年冬天,從扶河邊過,但見枝繁的密柳,齊刷刷被鋸伐掉繁密的枝丫,光禿禿一截主干,讓人心生疼惜。孰料,來年春天,一無所有的“枯干”,竟抽枝發芽,又生猛地垂成嬌嬈的綠姑娘了。

⑧抒發再生的奇跡,吟詠不滅的魂靈,這不正是江南柳嗎?由此就不難理解歷代文人雅士,如謝道韞、陶淵明、柳宗元、蘇軾、歐陽修、左宗棠、蒲松齡、李漁和豐子愷等,為何會那般鐘情于它了。柳之于他們,有不可企及的人生寄托,無以言傳的深層意蘊,是升華靈魂的生命道具。

⑨靈魂不滅,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靈魂的詩篇,生命的樂章。

1.文章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寫江南柳,依次是:柳的形態和聲音、柳的妙處、___________。

2.文段④畫線句子說“江南人記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

”“柳之妙”體現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兩個方面。

3.根據要求,完成下面題目。

(1)說說加粗詞的表達效果:

狂顛的柳絮,點點白嫩的輕柔,讓人無處逃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析下面句子:

一株株柳,長成一首首妖嬈的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柳的生命力

2.有實用價值表達情思

3.(1)肆意飄蕩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