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我懂了范文

時間:2023-03-16 13:41: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這一刻我懂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雨水順著我的臉頰滑落,豆大的雨滴擊打在身上,猶如一把把利劍刺向自己,亦刺著自己的心扉。痛,占滿了心扉,自己就如同那角落里被丟棄的布娃娃,再也沒有那一抹絢麗的色彩。懼,那無情的雨幕,如同一張大網,緊緊地罩住了雨中那可憐的人兒。黑夜露出猙獰的笑。那笑,刺痛了我的眼。

滿心疲憊的我走在雨中,心中不知打翻了五味瓶中的幾味。酸,苦,澀向我襲來。不知走了多久,終于進了家門。看到爸爸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背影,我一言不發。心,好疲憊,腳步沉重地向房間邁去。一進屋,眼淚瞬間奪眶而出。在這樣的天氣,我焦急的盼著爸爸來接我回家的身影。可我等啊,盼啊。學校都沒有人了,也沒有盼到爸爸。任憑我在雨中怎樣哀傷與無助,他都沒有出現,現在看到的竟然是他在家里悠閑地看電視。爸爸啊,您怎么能這樣?我可是你的女兒啊,我還不如電視嗎?好累,疲憊帶走了我最后的一點清醒,我眼前一黑,竟昏倒在床上。

再次醒來,已然是第二日中午。我費力地坐起身子,環顧四周,看著床邊的毛巾和臉盆,爸爸應該是照顧我一夜了吧。我走出了臥室,爸爸不在家,應該去上班了。我注意到了桌子上的姜湯以及壓在下面的字條。我挪開姜湯的碗,拿起字條,展開,爸爸清晰的字跡映入眼簾:“女兒,對不起。爸爸明明知道昨天下雨,卻沒有去接你。爸爸并不是不愛你,爸爸是想讓你自己獨立,你已經大了,能夠自己回來。可沒想到你卻因此病倒了。爸爸覺得很自責,是爸爸沒有照顧好你。女兒,不要怪爸爸好嗎?桌上有姜湯,喝了會舒服些。”

將字條合上,眼淚早已模糊了我的雙眼。爸爸,對不起,是我錯怪了您,請您不要自責,是女兒不理解您,女兒錯怪您了。直到這一刻,我終于懂得了“父愛,嚴在其外,愛在其中”的真正含義。

篇2

那擁抱過的感情。

縱然許多無奈,

只剩曾經的愛.

你流過的淚珠,

成了我欠下的債.

血紅的殘陽,

惡魔的云彩.

愛的燭光,

終被太陽遮蓋.

躲在昏暗的角落.

自己一個人淚流.

我只想要那么一刻,

雖然我知愛要比永遠更遠.

不知下一秒該怎樣留住你,

但在這一刻我懂了,

雖然愛要天荒地老,

但是也可以愛到不愛。

一生真情已傾盡,

篇3

但在我心中最美的風景,不是那色彩斑斕的五花海,也不是那流淌不息的珍珠水,更不是那美麗動人的阿里山。我心中最美麗的風景卻是媽媽那耐人尋味的笑容。

在媽媽那淺淡的笑容里,蘊藏著豐富的內容!

在人生的漫長道路中,必然會經受風風雨雨。而我遇到困難時,是那么膽怯,從不懂得去戰勝困難,然而只是眼睜睜的被困難戰勝,而不是自己去戰勝困難。每當在這個時候,媽媽就會對著我微笑,會溫柔的說:“孩子,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她真正鼓勵了我的是她那淺淡的笑容。不經歷風雨不能見彩虹,這句話是那么普通,沒有誰不知道的,可是依舊沒有人被這句話感染。當我戰勝困難時,是我讀懂了媽媽的笑容,我讀懂了那個笑容的意義,那一絲笑容是那么的珍貴!

而當我捧著滿分的試卷跑回家時,母親會吻吻我的小臉蛋,微笑著說:“一定要再接再厲,不能掉隊,后面的人追你呢!”在這一刻,我又從媽媽那充滿喜悅的笑容中,得到了可能自己永遠都得不到的東西。這刻我有讀懂了媽媽的笑容。

這種笑容是別人不可能讀懂的笑,除非你去用心的體會自己的母親,就會感受到這種笑容是那么的美、那么的珍貴、那么美的風景!

篇4

當我望著茫茫星空,回憶起和父母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時,腦海中浮現的總是母親在寒冷的夜晚給我蓋被子,而父親在炎熱的夏天卻很少給我零花錢去買冰棍;母親總是在我放學回家后,為我準備香噴噴的飯菜,而父親卻是在我考試失利后,再給一次劈頭蓋臉的批評。總之,在我的記憶中,總是母親的笑,父親的怒;母親的愛,父親的罵;母親的夸獎,父親的責怪。在我眼中,父親對我總是那么冷漠。

然而,過了一年,不只是我長大了懂事了的緣故,還是父母真的已經不再那么健壯了。

今年夏天,在火車站見到他第一面時,我突然發現他臉上多了一些皺紋,他的黑發中間又參雜了幾根白發,他幫我拿行李的速度也沒那么快了。他的這些別化,讓我感到了一絲絲的酸楚,一時間,把我對他的不解全忘了。

這個暑假,我玩得很愉快,或許是因為和父母在一起吧,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就到了要返回老家的日子了。但我還是覺得,父親那一臉的冷漠還是未改,只是偶爾淺淺的笑一笑而已。

要回來了,父親到火車站為我送行,我在車窗邊坐下,只見父親敲打著車窗,對我說著什么,只是那厚厚的玻璃讓我怎么也無法聽清楚,但我卻從他的眼睛內看到了那份不舍,那份牽掛與擔心,他的眼眶也似乎有一滴晶瑩的液體,但我始終未能看見他流出來。

篇5

夜晚的天空是灰暗的,唯有星與月帶來幾絲光明,冬天的樹枝光禿禿的,在夜晚中看去,甚是滲人,寒風瑟瑟,星星的光芒似乎也被一下子吹滅了。

我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無比的沉重,手中的成績單在風中就像是一片灰暗的羽毛,要乘風而去,而我,也的確想讓它就這樣被風吹走,可心中有一個聲音唐突的出現,告訴我:不能。

昏暗的燈光微微的亮著,我一步又一步的走向我奶奶,手中的成績單被拿走,我的頭很自然的低下,好像地上有錢似的,一直盯著地面。

“奶奶,我。”還沒說完,我的話就被打斷了。“怎么差啊,沒事的,不要灰心,好好努力,我相信你會考好的。”奶奶微微的一笑,拍了拍我的頭,輕輕的鼓勵到。

我不敢相信的抬起頭,在昏暗的燈光下,奶奶的容顏似乎一下子蒼老了許多,臉上布滿了皺紋,微微一笑,在我眼中,就像綻放了的花朵,很是美麗。

心中的陰霾似乎被這笑容驅散了許多,夜空中好似被風吹滅的星星又重新亮了起來,我心中的希望像是被吹滅的蠟燭,又被人點燃了似的。

似乎在這一刻,天空不再黑暗,星光布滿了整片天空,樹枝上冒出了一點綠芽,綠綠的,煞是可愛。

我懂了,失敗并可怕,可怕的是人心中的陰霾,但這陰霾也會散去,這散去的過程是一種別樣的精彩,就像雨后的彩虹,綻放的花朵,閃爍的星星,無不是一種美,一種精彩。

篇6

自從遇見你,你讓我懂了什么是愛,什么是珍惜,什么是心痛,什么是快樂,什么是想念?

人這一生其實很可笑,總是在不斷的上演循環。 愛情亦如此,哭過笑過,然后又笑過哭過。總是在你笑得時候它也笑,你哭的時候它也哭。卻總是不能只笑不哭。那樣或許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奢侈吧!

我們年輕,我們總是覺得愛情就只是我和你。可當我們長大了,我們出入社會了,我們把愛情當做現實了的時候,我們才恍然大悟。那時候的我們是多么的單純。愛情,不只是我和你,更多的是兩個家庭。這個時候,我們又該何去何從?

靜靜的躺下,聆聽著外面的雨聲。心里陣陣失落。看不見,摸不著,全是思念。心里滿滿的都是你,只可惜,你卻不懂。

有時候,一個人,總是想了很多,然后又一個人惆悵。回憶過去,美好的記憶,憂傷的懷念,都化作了心酸的淚水。這一刻多希望有道時光之門,可以帶我走到你的世界,你的身邊。看著你均勻的呼吸,方可滿足于心里所有的一切。

你知道嗎?無論何時何地,我都多么的希望你可以多包容我,多關心我,多一個心眼給我。我只是想要多一點的憐憫。讓我覺得有你在身邊,不會丟下我。就這樣就好了。可是,為什么我卻還是害怕失去,還是怕你丟下!有時候,在看著你遠去的背影時,我的心里是彷徨的,那一刻,多希望你轉身,給我一個擁抱。

回想起,我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我覺得我任性了,總是有事沒事的惹你。你也總是無聲的回應著我,或許覺得,你有那么一瞬間是厭煩我的吧!可是,我還是想說,我的任性因你而起,沒你我找誰任性去。

我承認我是拿你和其他人做比較,讓你很不高興。之后我也后悔啦!我的倔強讓我沒有對你說對不起,你的性格讓你對我很是無語,不過。在我心里,誰也沒你好,誰也沒有。

篇7

一卷詩書,一張閑琴,一盞香茗,幽居在山清水秀的鄉村野地。不羨名利,不羨仙,只在秋至時節,南山下,去賞滿坡的。夕陽西下時,在梅苑內,醉賞西天的日落煙霞。

攜一闕闕意境優美的小令,在紅塵阡陌上前行。與你的相遇源于詩詞。那是很久以前,偶爾看到了你筆下的墨章,一幅畫,一個普通的節日,在你的筆下都能升華為美美的文字。游弋在你的詩詞間,驚醒了我沉睡了多年的靈感。我拿起被歲月沉淀的生了銹的筆,在發黃的素箋上,填寫著被稱作小令的文字,書寫著女子如蓮的心事。

讀我的文字,你說,我是個安恬、婉約的女子。讀我的文字,你說,就像聽陳瑞的《白狐》:一個若蓮的女子,講述著流傳了千年的凄美故事。是誰“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是誰眉黛遠山攢,芭蕉生暮寒”?是誰《水調歌頭》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誰《南鄉子》中,佳節若為酬,但把清樽斷送秋" 靜夜無塵,捧一卷詩書,把一盞香茗,把一顆心在文字里安放,只在唐風宋雨中,與你相見。

遇上你是一場美麗的緣,我把自己藏在文字間。與你邂逅,你讀懂了我的心事。一句:我懂你,勝過了些許祝福。我的心與你在文字里共舞,雪花飄落,送來了你的暖。我在飄雪的北方,你在煙雨氤氳的江南。那種似曾相識的念,在你我的心底盤旋。今夜,我著一襲盛裝,為你,飛舞翩翩。如果,有來生,我們見,還是不見

你說,我是你心里最美的詩詞。不問我的前生,不盼我的來世。只想,在這一刻,捧我在你的掌心,免我驚,免我擾,免我單薄,受苦。為我凝望,人世的煙云風雨。

篇8

而關起門來喝酒的,往往是父子。

起初,父子間還有些拘謹,兒子怕冒犯老子,老子也怕跌了父威,就客客氣氣地喝。小的恭恭敬敬將杯子舉起:“爹,您請。”老的也會讓一讓:“一塊兒吧。”就喝。喝到面紅耳赤,心里就很高興了。皆覺喝得不暢快,父子便撞起杯來。叮叮咣咣一陣暢飲,身子就軟了,骨節也“咯巴咯巴”伸展開來,就覺得人到底是人,活得還是開心的。少的便說:“您老不容易,您老要喝好。”老子眼窩里便洇濕了:“喝吧,爹給你的,也就只有酒了。”

這一句話,說得老少都心酸了。山里忒偏僻,天地也極小,父輩留下來的,就只有犁耙,就只有低矮的石板房。其實,父輩誰不愿留下更多的一點什么給兒女們呢?然而,得到那更多的一點什么,對沒有文化、很少走出埡口的山里父老是一件容易的事么?

于是,心酸的老少就都流下淚來。那淚越流越洶涌,直到酣然作哭。

這哭,便是山里說的鬧酒。

哭過了,飲酒的人才覺得真松快了,酒才真喝到了份兒上,就喝得無所顧忌了,往往就劃拳:

“爺兒倆好啊,八匹馬啊!”

“六六六啊,順山溜啊!”

“……”

行的是跟山里有關的酒令。

喝到這一刻,父子遂失了輩分之囿。而對那滿壇的醇酒,就只有兩條漢子,就要喝出個高低——父親不讓兒子,小的也不服老的,就我喝你喝,你喝我喝,喝成了昏天黑地。這叫豪飲。

老的喝得雖眼皮已緊緊地闔上,竟還能準確地端起桌上的酒杯:“這杯是老子的。”

少的腰也軟得直不起,卻仍極快捷地搶過杯來:“不,這杯是你兒子我的。”

老的擺一擺手:“咱哥兒倆誰跟誰呢。”

少的一飲而盡:“不,你是我爹。”即便是醉得要趴下了,他心里也明白。

那一年,考山外的高中,因為把走出山去的念頭叨得過重,走進考場,我就極緊張,考數學的時候竟至緊張到腦子里一片空白,自然就沒有考好。

等待通知的當口,我無限放大了自己的沮喪,甚至趨于絕望,便整日躺在土炕上,眼睛呆呆地望著天花板,心中萬念俱灰。

母親一遍一遍地呼喚著,我竟未聽進一句,母親便駭極,把我的頭抱進她的懷里,哭著摩挲。

父親在地上來回地踅著,一聲接一聲嘆息。臨了,竟對母親說:“甭管他,去炒兩個菜來。”

母親就懷著極深的疑惑去炒她的菜。

菜炒好了,父親拍一拍我的腦門:“崽啊,起來哩,鬧兩口酒。”

見我仍沒動靜,父親惱極,老拳便重重地砸在我的膀間:“娘的,爬起來,陪老子喝酒。”

那壇老酒揭開之后,酒香噴射而出,攫人心魄,我的心便一陣顫抖。原來,酒對絕望之人是一種誘惑啊。

挪下炕去,見酒已倒好了,便讓也不讓一下父親,將那滿滿的一碗酒一飲而盡,再“當”的一聲把碗放在桌上。

父親又及時地將碗斟得滿滿。

抬頭見父親溫和地朝自己笑著,麻木的心才漸漸酸起來,便把碗平平地端起:“爹,你也來。”

父親就也擎起滿滿的一碗酒:“來。”

“咕咕”又一氣喝盡了,母親便慌得很:“他爹,別叫崽再喝了。”

父親白了母親一眼:“你就別管了,崽他能喝。”便抬頭問我:“是不,崽?”

“是哩,爹。”

“那就喝。”

“喝。”

喝到我再也端不起碗了,父親便說:“喝不動了是不?”我呆呆地望著他。

父親白了我一眼,輕輕地搖一搖頭,說:“你不喝,我喝。”便喝完他那碗,又喝光我那碗,且將罄盡的碗底亮給我看,“嘿嘿”地笑。

我終于被父親激怒,猛地把那酒壇子舉起來,將那顆沉重的頭顱探過去,喝他個大河奔流。

“娘的,有種。”只聽父親一聲吼,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醒來時,我竟不敢再看父親的眼睛。我為自己的軟弱感到羞愧,便默默地裝滿一袋煙,朝父親遞過去:“爹,我懂了。”我是真懂了。喝酒的山里人還有其另一面,便是剛烈而堅韌,在挫折面前不改信念,跌倒了能夠笑著爬起來。而酒里泡大的孩子,要對得起酒啊。

篇9

當聽說學科部要主辦演講比賽的時候,我心中大喜。因為我終于能進一步了解學科部的職能。當這一天到來時,我坐在觀眾席上,聽著選手們激情的演講,看著同學們相互交流的眼神,我想我懂了,學科部的一部分職能是讓大一的新生們更熟悉身邊的環境,更了解我們的學校,更要提供給新生們一個展示的平臺。這一刻,我為我是學科部的一員而驕傲!

接著,我們又主辦了機電大一新生的辯論賽,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觀看辯論賽,那一個個機智活潑的辯手,骨子里充滿的是傲氣,他們不舞刀不動槍,但是一場戰爭就這樣開始也就這樣結束,賽場上,他們是必須有輸贏,但是我認為他們每一個人都是贏家,因為今天他們站在這里就是他們最大的勇氣,我佩服他們!

說實話,學科部真的好簡單,一個溫柔嫻淑的部長,一個至今單身但是關心我們每一個人的副部長,八個干各有特色,大家齊聚在一起就像一個溫暖的家!但是我們做的卻是如此的不簡單,因為那些懵懂的新生們在我們的幫助下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了解了他們將要生活四年的環境!

接著,我們又主辦了科技定向活動,位的是讓的新生們了解我們的校園,看著一對對孩子們充滿激情的奔跑在優美的校園中我們笑了,不論是為了獎品還是別的什么,他(她)們給了我們安慰!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說我們在嘉量主辦的宣講會了,全院的同學幾乎全部參加,經過這次活動他(她)們對大學“挑戰杯”賽事有了更深的了解,看到他(她)們求知的眼神,我們終于知道我們有多么的成功!

篇10

關鍵詞:新課導入 正弦、余弦性質 創新 學進去,講出來

我是一名年輕的農村一線數學教師,從教十二年以來認真踏實地教書,不斷向有能力的老師請教,學習鉆研教材,在教學上小有成就。可是,我總覺得我的教學少了些許靈氣,不由自主地想霸占學生的課堂,填鴨式教學也常常出現。這讓我非常困惑,怎么辦呢?直到我市去年大力提倡和推行的“學講方式”教學模式,我才如夢初醒,我的課堂不能再這樣按部就班了,必須要不斷創新,不斷嘗試,才會有成功的課堂。

所謂“學講方式”就是以學生自主學習作為主要的學習方式,以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以“學進去”“講出來”作為學生學習方式的導向和學習目標達成的基本要求的課堂教學模式,也就是使學生不光聽得懂還會講出來,達到真正理解。人人都是小老師,學生在自己聽懂的基礎上又會表達給別人聽,在這個過程中達到深度理解,從而學會舉一反三。這樣的課堂時間一長,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習熱情大大增強了,自然課堂效率就提高了。師生地位也發生了轉變,我們只是學生的合作者和引導者。表面上,老師上課輕松了,其實不然,反而是對我們的要求提高了,也就是說我們老師不光要改變教學方法,同時,思維、思想要高于學生,道德水準要高于學生,更要有辦法解決教學中的疑難問題。這一年是我最累的一年也是我最快樂的一年,因為我在創新的過程中收獲了比付出多得多的意外和成就感。

下面,我把九年級下冊《7.2 正弦、余弦》這節課教學方面的幾點創新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新課導入創新設計

因為前面一節課是正切的教學,學生對邊的比已經熟悉,所以,這節課我首先提出問題:當直角三角形的一個銳角大小確定時,其對邊與斜邊、鄰邊與斜邊的比值也是唯一確定的嗎?學生思考討論。我們課本上給出的導入:如圖所示,小明沿著斜坡向上行走了13m,他的相對位置升高了5m,如果他沿著該斜坡行走了20m,那么他的相對位置升高了多少?

如果采用這個導入,我害怕學生陷入盲目的做題中從而忘記思考,在一節課的開始,如果學生低頭了就很難再把他們調動起來,所以,我利用了自制的一個教具來創新這節課的導入,具體是這樣的:我利用了一個廢舊的木制老式教師用的圓規,一支圓規腿保持平衡,另一支圓規腿的末端用一根一尺長的黃色布條系在上面,布條末端系上鉤碼使其下垂,再在黃色布條上用紅色水彩筆畫出相等的單位長度,從上往下依次標數字1―10。然后,我站在講臺上展示給學生看:把一邊固定,另一邊改變,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圓規角在逐漸增大,斜邊(系黃布條的圓規腿)不變,角的對邊在變大(布條上有明顯的刻度)對邊與斜邊的比值也就逐漸增大。再觀察鄰邊與斜邊的比值也在增大。這說明它們滿足函數的概念,所以,我們才給正切、正弦、余弦起名叫銳角三角函數。學生一目了然,這樣就給我后面的概念教學節省了時間。我演示完畢后,各小組聽懂的同學不由自主地拿起手中的小圓規在那比劃講解。看著他們認真的表情“哦,我懂了!”的眼神,這一刻我是幸福的。

二、正弦、余弦性質教學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