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莊園海妖寶藏大電影范文

時間:2023-03-14 02:29: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摩爾莊園海妖寶藏大電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摩爾莊園海妖寶藏大電影

篇1

4月23日,動畫電影《摩爾莊園海妖寶藏》亮相北京國際電影節,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會,宣告《摩爾莊園》再次進軍2012年的暑期檔。這是繼《摩爾莊園:冰世紀》之后,根據淘米公司旗下兒童網絡游戲《摩爾莊園》改編推出的第二部大電影。去年的暑期檔,雖然前有《變形金剛》,后有《哈利·波特7》、《藍精靈》,還有其他國產動漫電影競相上映,《摩爾莊園》第一部大電影仍然取得了1810萬元人民幣的票房,成為國產網絡動漫改編為大電影的成功案例。

早在之前幾年,盛大、完美時空、金山等游戲企業曾經拍攝過真人版的電影、電視作品,2009年,由章子怡擔當制作人的電影《非常完美》,46天賣出9400萬元票房,這直接給投資方完美時空貢獻了約4530萬元的收入。盛大網絡也于2009年與湖南廣電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出資6億元成立盛視影業公司,新版《還珠格格》便出自這家影視公司的手筆。去年10月,網易宣布將投資1億元為旗下網游《夢幻西游》拍攝同名動畫片,同時開啟動畫制作團隊的招募,網易CEO丁磊親自參與該項目的運作。這是當時動畫產業的大新聞,也意味著動畫產業與游戲產業的通路自此被打通。

“游戲的動漫化,動漫的游戲化”這一聯合運營模式在國際上早已成為主流,美國暴雪公司的《魔獸世界》拍大電影,日本的機甲系動畫經典《機動戰士高達》被改編成游戲產品,并獲得價值不菲的授權,都說明動畫與游戲產業天然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其二者之間的聯動也比其他產業之間存在著更大的優勢。針對兒童的國產原創網游《摩爾莊園》正是在這樣的趨勢推動下,也投入進了大電影的熱潮。

“摩爾與喜羊羊等國產原創動漫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們是誕生于網絡而非通過傳統媒體如圖書、影視打造的國產原創動漫形象?!碧悦坠靖笨偛弥斐腥A說道:“《摩爾莊園》把傳統動漫當中好的故事元素、人物個性和對觀眾、讀者情感的把握,跟互聯網時代的新技術、網絡社區的交互性、互動性以及社區性融合在一起,從而創作出了全新的新媒體動漫的形態”。他認為,基于互聯網培養出卡通品牌后,再向其他娛樂產業鏈延伸,跨越各個媒體平臺,為用戶提供多方位的娛樂體驗,從而將品牌做深做透,這將是國產原創動漫值得嘗試的一條發展道路。

篇2

[關鍵詞] 動畫電影 國產動畫 中外差異 品牌文化

縱觀近兩年的院線動畫影片,以及各方面的資料顯示,不難看出近年來中國引進了大量優秀的進口動畫影片,這其中不乏《功夫熊貓2》、《玩具總動員3》、《卑鄙的我》等實力巨作。數據統計好萊塢動畫影片依舊是院線動畫影片的最大贏家,遠超國產動畫片票房。但是國產動畫影片中也有較為喜人的成績,《麥兜當當伴我心》就創下了4620萬的驕人票房,《摩爾莊園2之海妖寶藏》也成功獲得2410萬的票房成績??梢?,國產動畫片的未來也不容忽視。

近幾年國產動畫片集體發力,引起了高度的關注,使觀眾及業內人士不難猜測出中國動畫電影進入了一個黃金發展時代。電影市場的整體發展讓各界都看到了希望,也促使一大批優秀動畫企業積極投身到對動畫的創作中,并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響力,衍生品開發也漸漸步入軌道,動畫產業鏈的逐步調整也是國產影片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仍然不可忽視好萊塢與日本動畫這兩座大山以及國產動畫本身的大量無效生產,致使一些影片在質量與數量上都無法與進口電影相比。所以中國動畫影片的未來還是任重而道遠的。

一、從《兔俠傳奇》與《功夫熊貓2》的對比看中外差異

于2011年暑期上映的《兔俠傳奇》在播出后獲得1620萬的票房收入,影片講述的是一個信守承諾的故事,人物角色選用具有濃厚中國特色的“兔兒爺”為原型,題材以功夫為主。這一影片的上映讓人很容易聯想到同年5月上映的《功夫熊貓2》,兩部影片均采用了中國元素?!锻脗b傳奇》耗時時間長,投入資金大,希望制作成為媲美《功夫熊貓》的本土傳播中華文化的動畫影片。不論劇情還是角色都與《功夫熊貓》略微相似,但是比較起來《兔俠傳奇》在各方面都略低于《功夫熊貓》?!锻脗b傳奇》主打功夫元素,劇情方面空洞無力,采用中國傳統的武俠復仇為故事發展路線,結局沒有懸念,觀眾在觀影的時候很容易就猜到故事發展及結局。而《功夫熊貓》的劇情就緊湊得多,思路清晰,主旨明確,觀眾能夠融入到影片中,故事敘述流暢,上映僅一周就收獲10925萬的票房。

通過這兩部影片的簡單對比,不難發現中國與國外動畫電影的差距。

第一,主題方面,歐美動畫作品的主題傾向于成長與拯救,環保類。在成長和拯救的過程中,勇氣、大愛、堅強、誠信等精神得以彰顯。環保主題實際上體現了現代人對文明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回歸本性和純真。而國產動畫的主題更加偏重于親情、勇氣與健康,盡管也有相似主題,但普遍的道德說教使得影片更像是科普片或宣傳片,沒有很好的滿足兒童的心理需求,因而使得劇情略顯蒼白,單調乏味。

第二,題材方面,歐美動畫電影的題材廣泛,重點在于對劇本的創作和改編,對于各個國家的民間故事、童話寓言、傳說等題材都有很好地把握,對于當今的流行文化也有所涉及。國產影片相比之下就略顯薄弱,僅僅依賴于人們耳熟能詳的傳統故事,沒有新意,很容易導致觀眾的審美疲勞。

第三,受眾群體方面,國產動畫影片把觀影對象的年齡設置在六歲到十四歲之間,即兒童及青少年群體,針對這一群體創作出的動畫片故事都相對簡單,臺詞也略顯幼稚,因此使得國產影片的局限性加大,限制了一部分影片的發展。而歐美動畫影片在這一點就做的很好,受眾群體遍布各個年齡段群體,滿足了各個群體的觀影需求。一部優秀的動畫影片要想獲得成功,必須從受眾群體的心理出發,了解他們的需求及心理特征。

第四,投入成本方面,國產動畫往往投入過多的人力物力財力,耗費時間長,投入資金多,但獲益與投入得不到對等。歐美在影片宣傳上大大超過或等同于影片制作成本 ,而國內卻忽視了這一因素,前期制作投入大量資金,側重于影片的制作,而在后期宣傳上沒有關注太多,導致實際觀影的時候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以上這些差異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密切關系,“文以載道”是中國文化的傳統,在文娛活動上表現出的“寓教于樂”被定為動畫創作的基本原則,因而限制了國產動畫影片的發展,造成了動畫娛樂性的缺失。但是隨著影視媒體的快速發展,動畫電影的受眾群體日漸擴大,不再局限于低齡兒童,國產動畫電影必須與時展同步,不斷創新,才能在日后的競爭中不被淘汰。

二、從《玩具總動員》系列與《摩爾莊園》系列看中外電影的品牌文化

總覽世界影壇,系列電影一直是最具有市場號召力的電影,尤其當電影形成品牌以后,其商業優勢愈發明顯。單拿動畫電影來看,好萊塢的《冰河世紀》系列、《馬達加斯加》系列等已經證明了品牌在世界電影市場上強大的吸金力量。反過來看中國動畫電影,雖然近年來國產動畫電影在數量上有所提高,但是真正能夠形成品牌效應的作品屈指可數。

《玩具總動員》系列是皮克斯公司的經典之作,在主題、技術、視效等多方面都具有革命性意義。美國是電影大國,具有扎實穩固的電影市場,因此用電影來發展動畫是將二者的完美結合。由此影片產生的一系列游戲、衍生品、雜志期刊等都充分證明一個電影品牌樹立的重要性與發展性。

當《喜羊羊與灰太狼》接連創造票房奇跡之后,《摩爾莊園》系列以更具故事性和視覺沖擊力的方式宣告又一個國產動畫電影品牌的誕生。實踐證明國產動畫電影對于市場營銷和品牌建設的作品關注的并不多,相比國外成功的動畫品牌,在這方面更顯差距。之所以落后于人,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受制于動畫電影的歷史。但是《摩爾莊園》系列在繼承了傳統動畫電影以藝術為宗旨的同時繼續挖掘故事本身的市場潛力,在故事性和趣味性的基礎上,3D效果更成為吸引觀眾的有效手段之一,也契合了動畫電影未來發展的趨勢。同時,電子游戲、生活用品等一系列衍生產品的開發,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使原本力量弱小的國產動畫具備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資本,成為較為成功的電影品牌。

三、中國動畫電影的前景

國產動畫電影的未來關系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時也需要社會各界的扶持。單靠建立完備的產業鏈遠遠不夠,更多的是需要創新。一方面,與真人電影相比,動畫電影更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其原因不但是動畫這種表現形式本身所具有的天馬行空的創作特性,更重要的是作為主要觀眾群體的青少年正處在想象力勃發的成長階段。 另一方面,動畫電影更需要有文化傳承與傳播的功能, 更加注重文化底蘊的積累。

但在當今電影生產的大環境下,動畫電影的前進之路仍然坎坷。對于動畫電影而言,品牌效應將會成為一種現象,它的存在表明在市場原則的指導下,還原動畫本身的娛樂效應,改變傳統的說教模式,延長電影本身的價值,完備動畫產業鏈條,以創造國產動畫電影更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以上數據均來自藝恩咨詢網站。http:///

2.(美)D.G.溫斯頓.周傳基等譯.作為文學的電影劇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3年3月

3.王冀中.動畫產業經營與管理.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5月

4.施旭升.中外藝術關鍵詞(下冊).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

篇3

影市低迷,市場下行,半月國內影院的累計觀影人次不足1800萬,環比大幅縮水17%以上;與去年《變形金剛3》熱映的盛況相比,觀眾銳減近700萬人次,票房銳減近3.5億元,減幅高達36%以上,半月累計票房驟然回落至6億元。面對如此情形,國內院線和影院急盼《聽風者》等人氣影片火速救市。

新片乏力 “老片”撐市

進入下半月,國內市場仍是“老片”撐市。其中《畫皮II》再度進賬約9000萬元,至截稿時累計票房破7億元,創下有確切數據統計以來國產影片的票房新高。憑借同名電視劇和小說原著在觀眾中的影響力,《四大名捕》靠光線影業強大的發行網絡,半月內爭取到17萬多場的超高排映空間,占比市場份額的近18%,勁收1億多元,至截稿時累計票房迫近2億元。導演陳凱歌轉型之作《搜索》,頂住了上述兩部影片的前后夾擊,這半月再度進賬6500多萬元,累計票房約1.7億元,基本實現片方的預定目標。與陳凱歌之前執導的“古裝大片”相比,該片可謂輕裝上陣,并贏得部分年輕觀眾們的認可。這三部影片半月內合力共占去40%以上的排映空間,共產出票房2.6億多元,占比國內半月總票房的45%以上,成為市場的主力軍。

新上映影片中,亮點是7月27日開畫的《冰川時代4》.該片上映首周末3天票房即過1.1億元,至月底累計票房1.7億元,登頂半月票房冠軍。5天內,國內影院共為該片排映近12萬場,觀影人群達近450萬人次。另一部影片《筆仙》也表現搶眼。該片并沒有受到6月份上映的《筆仙驚魂》影響,于7月17日開畫后兩周內贏得近170萬人次觀眾捧場,至月底票房突破5000萬元。這兩部同題材影片不僅沒有因為“撞衫事件”引發消極影響,反而互相成就了對方,成為業界關注的重要案例。

其他影片中,動畫片《麥兜當當伴我心》收于4500多萬元,《十二星座離奇事件》以2000萬元左右收官,《摩爾莊園2海妖寶藏》和《大武當之天地密碼》分別以2500萬元和3700萬元左右退出市場。幾部進口影片中,同天開畫的新片《在劫難逃》和《老雷斯的故事》至月底分別進賬3000多萬元和700多萬元;之前上映的《馬達加斯加3》和《超決戰!貝利亞銀河帝國》分別收于2億元和2000萬元。

從影院終端傳來的數據顯示,7月下,國內影院共排映近96萬場,環比上半月放量近13%;共有不到1800萬人次的觀眾走進影院,產出票房6億元,環比分別縮水17.6%和22%。與去年同期相比,場次大幅放量40多萬場,增幅高達42%;觀眾人次和票房分別銳減36.6%和28%。縱觀7月全月,因為《畫皮II》引發的觀影熱潮,國內總票房依然達近14億元高位,環比上個月仍有近9%的增幅,同比《變形金剛3》熱映的去年同期,票房基本持平。

院線票房普降

受整體市場影響,榜單各院線除了放映場次繼續拓展外,觀影人次和票房均成回落之勢。其中上海聯和電影院線、大地電影院線、浙江時代電影院線等觀影人次和票房均有超過20%以上的跌幅。

排在榜單首位的萬達院線,雖然票房仍一騎絕塵,但環比上半月依然下挫21%以上,且觀眾也流失了17%左右。即便像中影南方電影新干線和金逸珠江電影院線等個別院線極力通過組織各種線上促銷活動和影院陣地活動吸引觀眾,但改變不了大盤整體下行的趨勢,票房環比仍有10%以上的減幅。因為影片無序入市而引發的市場震蕩讓各院線開始主動尋求改變,月底在廣州舉行的“2012·夏季電影院線市場研討會”上,30個院線公司與17部影片的片方坐在一起共同協商,可以視為試圖改變這一局面而做出的努力。

在國內影院票房榜單上,深圳橙天嘉禾影城以297萬元登頂;受暴雨影響,位于北京的影院半月票房回落幅度較大,其中首都電影院和耀萊影城退出榜單首位,分別以295萬元和280萬元居榜單亞軍和季軍席。反而廣州的影院迎頭追上,其中廣州核心商業區的兩座飛揚影城表現突出,分居榜單第五位和第六位。同樣位于廣州繁華商業區的青宮影城,以1000余座創下200多萬元票房,進入榜單前列。該影城去年全年的單座位票房產出高達5萬元,居全國之首,令業界側目。在周邊一公里內有4座新型多廳影城的激烈競爭中,青宮影城能夠脫穎而出,充分說明,除了位置和硬件設施外,影城經營管理團隊的主觀能動性異常重要。

面對低迷市場,大城市大影院競爭激烈,二三線市場的中小影院日子也不好過。最近兩年,國內眾多縣城和地級市展開影院投建熱潮,但這些影院建成后面臨的人才匱乏和后續經營問題異常突出。這些均讓影院的運營管理模式變革提上日程。

下半月《聽風者》

《消失的子彈》上位

瞻望下一階段電影市場,半月內將上映的新片多達20多部,但市場強片依然缺席。鑒于7月下半月的低迷影市,本計劃8月10日上檔的《聽風者》聽取院線的建議提前至8月7日開畫。首映當天,該片占據國內35%左右的排映空間,很好地填補了市場空白。

比較值得期待的影片還有8月14日上映的《消失的子彈》。從該片推出的預告片以及多款海報等物料看,影片類型特質鮮明,而且有謝霆鋒等人氣明星助陣,在觀眾心目中有較高的期待值。從院線方的反饋信息分析,該片也受到終端市場的足夠重視,有望順利接棒《聽風者》,二者有可能共同撐起后半月的大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