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鄉范文
時間:2023-04-10 19:37: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畫家鄉,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先畫家鄉的天。我用湛藍色的彩筆畫天空純潔的顏色,沒有什么瑕疵,沒有灰蒙,沒有工場排放的黑煙。我用白色彩筆畫出白云,來點綴湛藍的天空,那些白云是那樣潔白,想一朵朵棉花糖,看起來都是那么的甜。
再畫家鄉的山。我用鉛筆勾勒出山的線條。它連綿起伏,就好像柔情似水的少女。它不險峻,不會給人驚險的感覺。我用綠色的彩筆為它披上美麗的外衣。
最后,畫家鄉的水。我用淡藍色畫小溪。畫出它的清涼。我還得用勾線筆畫出它那跳動的水珠,訴說它的快樂。
篇2
這輝煌而又深厚的地方文化資源,對生于斯、長于斯的嵊州人們無疑是一筆得天獨厚的文化遺產,對于嵊州市美術教學,更是一個天然博大的藝術資源寶庫。
當前,新課程給美術教學帶來了勃勃的生機,在倡導開發多元鮮活的地方課程,強調體現“教有特色,學有特色”的背景下,立足家鄉、有效整合地域環境,開發利用地方文化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術教學活動很有必要,并自然而然落到美術教師的身上。
本人根據新課標的理念,結合初中生心理發展特點和美術教學規律,針對家鄉的資源特色,從以下幾方面展開了有效、生動的美術教學活動,優化了美術教學手段,收到了較滿意的效果。
一、挖掘環境資源,開展建設性美術創意活動。
第一,領略剡中山水靈秀嫵媚,感悟文化底蘊深厚流長,進行描繪家鄉風光,開展環保宣傳系列美術創作。
“自愛名山人剡中”。嵊州四面環山,四明、會稽、天臺山脈相擁,一條碧色剡溪蜿蜒期間。青嶂層樓、溪雨灘聲,處處盡蘊秀色,智者樂山,仁者樂山,歷史上許多文人雅士都到嵊州流連盤桓,或揮毫作畫,吟詠著述,把人文之美溶化于自然之美,利用現成的自然、人文資源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
以學校春游、秋游為契機,帶領學生投身大自然,領略家鄉風光的秀美,獲得審美愉悅,同時激發學生用手中的畫筆描摹對家鄉的眷戀和熱愛。
涉足家鄉古跡,探尋文化遺珍,讓學生接受人文熏陶,陶冶情操。
集體創作,繪制長卷,開展《繪我嵊州,愛我嵊州,護我嵊州》環保宣傳活動,培養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心。
第二,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結合家鄉綠化、亮化、美化工程,與美術課堂教學密切結合,開發美術系列課程,進行建設家鄉未來創作活動。
放眼家鄉,以“城市美化師”的眼光,對創建家鄉未來提出建設性意見,落實在繪畫上,進行《未來嵊州》、《我心中的嵊州》等創作活動。
聚焦景點,進行“美化中心公園”、“城雕設計構想”、“城西大橋設計”等針對性美術創意活動。有了具體的行動目標,學生積極性更高,創意更具體,這正吻合了《美術新課標》所提出的:“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結合,并將所學知識、技能應用于這些事物的感知、理解和表現之中”的教學理念。
第三,文化廣場成為嵊州人日趨熱門的活動場地,為嵊州人展示才藝搭建了一個亮麗舞臺,也為嵊州學子提供了熱情參與、大顯身手的一方陣地,我常常不失時機地把它融入到美術教學中。
廣場上,一年一度的盛大元宵燈展、燈謎會是學生進行綜合藝術創作活動的良好時機,學生以燈為對象展開多方探究與創作,在燈的世界里品嘗中華文化的巧思卓技、奇光異彩,在燈籠的設計和制作中,體味到人類的才智。不愧是一次審美體驗的全程享受,又是一次民族情緒的深層凝鑄,同時,鍛煉了中學生多種能力,具有極高的藝術教育價值。
針對熱鬧的廣場文化,如悄然掀起的越劇角,夜幕降臨時,便笙歌繚繞;特定節日里廣場的文藝演出,不定時舉行的各種活動如嵊州風味小吃品嘗會等等,進行美術創作。藝術來源于生活,豐富的生活帶給學生創作的豐收,得益于這獨創的廣場資源。學生親歷其中,自然而然,躍然于一幅幅富有民間特色的兒童畫面上,便多了一份感受,多了一份靈性,也多了一份真摯。
二、圍繞特色資源,開展綜合性美術創作活動。
第一,“領帶之鄉”、“圍棋之鄉”、“越劇之鄉”、“茶葉之鄉”、“竹編之鄉”是嵊州文化產業的五張王牌,圍繞特色資源,美術教學中帶領學生走進社會,參與實踐,進行綜合性美術創作活動。
“追溯潮源,尋根歷史”——“閃身現場,體驗感悟”——“童心畫筆,洋溢真情”。譬如以領帶產業為契機,開展“設計領帶、宣傳領帶、暢想領帶”的美術創作活動。參觀領帶廠,了解領帶制作流程,走訪領帶城,感受繁忙的交易場景,然后進行設計領帶、描繪領帶的活動。有了切身感受和體驗,躍然紙上便是一支支別出心裁、漂亮而不失創意的領帶,是一幅充滿夢想和期待的領帶主題創作畫《走向世界》、《放飛夢想》、《領帶之旅》……帶給人們奇妙遐思。又如以家鄉的特色——揚聲器為切入點,追溯揚聲器產品的歷史與發展,探究揚聲器文化,并關注當地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將現實生產、生活,融入到美術創作中來,激發了學生熱愛家鄉、宣傳家鄉,為家鄉經濟建設作貢獻的情感。
多元體驗,感情精髓。有了黑白世界奇妙之旅的體驗,越劇藝術柔綿悠長的感情,體現在《對弈》、《越劇大家唱》等作品中更多了一份韻味,多了一份深沉。
第二,當前涌現的具有民間特色的工藝根雕是工藝美術創作的一朵奇葩。嵊州民間工藝根雕作者,充分利用樹根千姿百態的自然形態,以畫龍點睛之筆,化腐朽為神奇,在本當作柴木甚至丟棄的各種雜木樹根上,塑出無數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人生佛像,使人真正領悟到美在自然、貴在自然的神奇。這無疑對我市、我校美術教學是一個極好的啟發。
欣賞、領會。欣賞根雕作品的巧奪天工,精湛技藝,領會中華民族雕塑藝術“傳神”傳統。
實踐、參與。啟發學生向嵊州根雕學習,變廢為寶,利用生活中的廢棄物,經想像和制作,變成一件件生動的藝術品。
開發、利用。把根雕引進課堂,成為學校的特色教學,成為工藝美術教學一塊中具有家鄉特色的亮點工程。
三、利用人才資源,開展體驗性審美活動。
嵊州書畫界人才濟濟,名家輩出,我們應珍惜這份寶貴資源,充分利用到美術教學上。
第一,請進來,名家傳授,專家指點,邀請劉文西大畫家來校講課。開展聯誼活動,“大手攜小手,書畫傳真情”,既提升審美檔次,提高繪畫技藝,又密切了社會聯系。
第二,走出去,看展覽,作訪問,進行審美體驗活動。
參觀各種展覽,如“民間工藝品展”、“畫家書畫展”等,在欣賞中享受藝術的真諦,激發兒童的創作靈感。
訪問參觀藝術家工作室和藝術作坊,了解藝術家思想生活以及藝術作品誕生的過程;訪問民間藝術作坊,了解民間藝術創作過程及蘊藏在其中的深沉歷史文化背景,并參與嘗試、體驗性活動,為學生提供學校難以相比的豐富的藝術經驗。如嵊州的“泥人宓研究所”、“嵊州藝術之家”。
文藝界聯合會,藝術教育組織機構都可成為學生藝術學習的寬廣的資源。教師、學生與其通過伙伴式的合作關系,在美術學科的教育中營造出為延續、擴展和深化學生能力的環境。
篇3
浙江省紹興縣 柯巖中心小學阮社分校二1班 茅佳鋒
春天的天氣真好呀,我們二(1)中隊的全體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綠化家鄉去嘍。
我們同學有花籽的帶花籽,有小樹苗的扛小樹苗,有鐵鍬的帶鐵鍬,有水壺的拿水壺。大家干得可起勁了,汗水沾濕了衣服,流滿了張張笑臉,望望誰的臉上都是紅通通的。
看著小樹,我們都笑了。我想,只要我們人人都種上一棵樹,家鄉一定變得更美麗!
指導教師:姚燕陶
篇4
桃花一長出來就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幾棵桃樹連成一片,香味更濃了。遠遠的走來,就可以聞到一陣陣清香。桃花們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了嫩黃色的花芯兒。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還有的只是嫩嫩的,綠綠的芽兒呢!
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桃花,穿著粉紅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過來,我就在空中翩翩起舞。不光是我這兒一朵,許許多多的桃花都在舞蹈。
如果下雨了,桃花姐妹們盛著晶瑩的水珠,在空中翩翩飛舞。多像一只只粉紅色的小蝴蝶在跳舞啊!
許多桃花的花瓣落下來,地上就像鋪上一層粉紅色的地毯。走在“地毯”上,仔細觀察桃花,發現有幾顆綠綠的、小小的、像豆子一樣的東西,這就是桃樹的果實----桃子。
篇5
記得5歲那年,媽媽帶我去看畫展,畫展上有淘氣的小猴、可愛的小狗……看了這些畫得栩栩如生的動物,我就下定心要學會畫畫,并且長大當一名畫家。每次放假做完作業,我就開始畫畫。我畫了一個個戴著帽子的小姐姐回頭看,畫完后給媽看,媽媽夸獎我畫得好,我更愛畫畫了!
現在,媽媽給我報了繪畫班,我太高興了!昨天,我又答應美術老師參加繪畫比賽。我畫了一只寵物狗趴在一棵高大的梧桐樹下乘涼,我想把這幅畫拿去參賽呢!
啊!我愛畫畫!你們等著吧,我將來還要為四大名著作插圖哩!
篇6
場景:辦公臺一張,電話一部,凳子三張,招牌:“信丁伌”婚姻咨詢服務部
2) 華歌登臺,唱:總想對你表白,我的心情多么難堪,總想對你傾訴,我的生活是多么無奈,勤勞勇敢的客家人,年近四十卻還打光棍....啊啊年近四十....卻還打光棍......涯兜唱著東方紅,上山下地去耕種。。。。涯兜唱著春天的故事,三十好幾打光棍。。。。
3) 賴0:來來來,光棍佬,唔使驚料,想結婚,尋涯冇差料
4) 華歌:尋汝?你狂鬼過多,涯又唔系同性戀!
5) 賴0笑了笑:哦!汝莫誤會,汝莫誤會,涯系話汝想結婚?你來涯“信丁伌”婚姻咨詢服務部,唔會差計料,這里品種齊全,高計,矮計,肥計,瘦計,精過,蠢計小到幼兒園計小朋友,老到養老院八十冇牙齒計老阿婆,愛脈計有脈計,服務三包,包滿意,包質量,包退貨,包汝用過后深有體會,還搭包養賴哩哦,唔使尋三姑六婆來做媒人婆,簡單到s~~~哈哈~~
6) 華歌:哦!暗好計事,嫁涯來了解下哩先......
7) 賴0:汝先介紹下汝計情況先
8) 華歌:涯今年三十八,因為家庭條件鐵過好,加上生得太靚仔,唔知聲啊哩簡啊過范,但系伢尾話涯,唔使驚,男人莫話三十八,就算四十八,總愛有財發,細妹愛汝冇格殺.
9) 賴0:汝話汝條件好,講下樣潘好先,有樓冇?有車冇?
10) 華歌:哦。。。“留?”,涯額角頭有二只留,單車涯也有一架,斗車一輛,14寸計黑白電視一部,番薯有十過擔,黃豆哩三四籮。。。。
11) 賴0;汝話汝人才好,涯看汝也系臘夾毛,冇太(剃)過
12) 華歌:哈哈。。。老兄,你有所不知了,唱:阿哥三十一枝花,來自梅州大五華,山清水秀人才好,屋夸還養大豬麻。
13) 賴0:哦,暗樣。。。好好好,汝等下先。
14) 賴0接著打電話,電話都了幾聲后,小毛接通電話,喂。。。
15) 賴0:人傻,錢多,速來
16) 小毛:好,馬上到
17) 小毛敲門,入屋,低頭,就座。
18) 華歌側頭看了幾看,唱:阿妹遠看像枝花,行前一看薩牙麻,好得阿哥閃的快,唔系賓汝搭一牙。
狂飆冷汗。。。。
19) 小毛發火,唱:涯系大田一枝花,人見人愛人人夸,阿哥莫要唔識貨,好貨唔怕比三家。
20) 賴0唱:涯話華歌莫眼花,咸菜又話豬油渣,小毛才貌生暗好,娶轉當家唔喂差
21) 華歌狂嘔不已。。。。。奪門而出
22) 忽然聽“哎喲”一聲,華歌跟一個正要進門的人撞在一起。(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小毛的父親---鋒古。)
23) 剛才還在一邊低頭悶坐小毛,見到鋒古踏進門,立刻“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24) 鋒古驚問:妹哩,脈計事?唱:妹莫哭來妹莫慌,萬事阿爹有主張。涯看慢人敢欺負,斬仉千刀冇商量!
25) 小毛唱:一看阿爹淚汪汪,妹哩今日痛斷腸。主動上門冇人愛,喊涯樣潘唔心傷。。。阿爸,妹哩命苦啊!說完又大哭。。。。。
26) 鋒古大怒,上去抓住華歌的衣領:想拷啊想打?敢話唔愛伢妹哩,系咩唔田死過!
27) 華歌被嚇得縮成一團,腳似篩糠般抖個不停,嘴里話:唔想,唔想,唔想。。。。。。
28) 賴0滿面得意走上前,拍著華歌的肩膀說:光棍佬,知死么?頭先汝又驚冇老婆娶,今嫁有汝又嫌三嫌四,并轉頭對鋒古說:先放脫仉來,等仉好交錢!
29) 鋒古放開了手,盯著華歌道:識相計汝就快搭幾交錢!
30) 華歌:等涯考慮下哩先
31) 賴0:唔使面暗多料,唱:喊汝一聲憨阿哥,汝莫還在面暗多。敬酒不吃吃罰酒,到時后悔占知初。
32) 小毛唱:不是阿妹涯自夸,薩牙妹子最顧家,唔信阿哥娶轉世,唔使二年買小車。
33) 華歌低聲應道:買惹骨頭沫渣過多,單車都喂買唔起。說完又狂嘔不已。
34) 賴0:光棍佬,唔怕話汝知,像小毛這種女人中的精品,目前市場存貨量已經不多,正所謂買少見少,手快有手慢冇,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哦。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保證汝年年做尖阿爸,做到汝畏哦。
35) 華歌:涯愛再問下哩伢尾來。
36) 鋒古二話不說,沖上前又抓住華歌的衣領,舉起拳頭作就要打狀,怒吼:一時又話考慮,一時又話問阿尾,今下涯問汝,愛啊唔妹?
37) 華歌給嚇得面過刮青,結結巴巴:愛。。。唔妹。。。。。愛。。。。唔妹。。。。。愛。。。唔敢唔妹。。。。。
38) 賴0:愛就快快哩交錢!
39) 華歌極不情愿的問:愛激多錢?
40) 賴0唱:靚啊圓,丑啊圓,薩牙也冇減價錢,收汝四千塊,找汝一塊錢!(注:圓--客家話系指賣完的意思)
篇7
安格爾對他的這些“指教”,成為了德加畢生的藝術圣經,之后他特別注重對線條的運用和素描的精確性,并在此基礎上探索新的繪畫表現力,特別是表現瞬息萬變的人體動作。1859年,二十五歲的德加在巴黎開設畫室,專攻歷史畫與肖像畫,《練武的斯巴達少年》、《中古世紀的戰爭場景》等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作品。在德加藝術生涯的古典主義階段,他對色彩也是極其重視的,色彩的魅力如同素描一樣令他癡迷,這樣的情形在后期的色粉畫中仍可以充分地體現出來。1865以后德加就很少創作歷史畫,他開始形成嶄新的繪畫思路。這時期他開始主張即興畫畫,避免傳統歷史畫所出現的拘謹與約束之感,以達到繪畫中自然、鮮活的效果,代表作品主要有《莫爾比利夫婦》、《倚在盆花旁的女子》、《少女肖像》等等,特別是在《莫爾比利夫婦》這幅作品中,他已經取得了完全嶄新的力量。19世紀70年代,隨著有關賽馬、、婦女梳洗等題材的一系列作品的問世,標志著德加繪畫成熟期的到來;這一時期的德加無論在繪畫技巧和觀念上,還是題材選擇上都有著重大改變與突破。這些作品的用筆更加粗獷,色彩更加單純簡練,他的全部視線都集中在對人體、物體的運動和光線的研究上來。在德加的畫筆下,原有的形體有溶解于色彩的傾向,已達到了形體與色彩的共鳴。以婦女梳洗題材為例,在這些作品中,德加對人的形體、動態以及光線的變化處理和研究已經吸引了他全部的視線。之前古典主義風格的畫面中的女性,只是一味地擺出理想化的姿態,尋求一種所謂的古典主義之美,而現在德加則是客觀地畫出自己眼前所見到的最自然的動態,無論是浴女在浴盆中半進半出的樣子,還是她們蹲著、弓著背、彎著腰,他都是如實地描寫眼前所見到的“真實”,客觀地記錄下模特一個個真實的動作,從不刻意去作畫。就像德加所說:“至今,人們所表現的,總是擺出一些在遐想的觀眾面前要擺的姿勢。可是,我畫的這些婦女都是一些普通的、正直的人,她們別的什么也不管,只顧忙于自己的梳洗就像您在鑰匙孔里所看見的那樣。”
二、德加的繪畫作品
《練武的斯巴達少年》是德加早期的畫作,創作于1860年,從這幅畫中可以明顯的看出,德加這時期對線條的重視。構圖上是采取傳統的形式,大面積的天空被放置在畫面約三分之一處,人物的形態自然而富有韻味;畫面主題簡單,講述斯巴達人練武的情形,女孩舉著左胳膊正在向男孩們挑戰,右邊的男孩們手持各種姿勢準備著迎擊,背景則是一群長者在觀看;畫中對人物沒有細致的刻畫,也沒有古典主義的唯美,只是純粹的描繪出斯巴達人年輕男女強壯的體魄與崇武精神。于19世紀60年代初所作的《貝列里一家》,描繪的是德加姑父母一家人的情形,此畫頗具規模,畫中人物與真人等大,描繪得極為細致,而且具有非常嚴謹的結構,很明顯是受到了安格爾的影響。然而畫面的構圖別有一番風味,德加的姑母和兩個孩子在一起構成了穩定的三角形,占據畫面的中心位置,姑父則被放置在最右邊,兩眼與中間的女孩對視,似乎在對她說些什么,實際上畫家在此是向觀眾傳達姑母不幸福的婚姻的一種暗示。德加在這幅畫中潛心刻畫每個人的心理狀態,特別是姑母那略顯無奈的神情被描繪得淋漓盡致,還有兩個孩子那天真、孩童般的眼神,而對于畫面的空間的表現似乎都成了次要的位置。《女子肖像》是1867年所作,正值畫家從古典主義轉向現實主義的時期,這幅畫整體柔和、細膩,女子的頭發、背景和棕色大衣形成統一的色調,女子的表情刻畫的細致入微,兩眼炯炯有神,充滿了女子特有的青春氣息。此時的德加已經把繪畫主題集中在了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開始全神貫注于他身邊周圍的事情。在他的作品中有許多是以賽馬為題材的油畫、色粉,他所畫的馬姿態軒逸,形態飽滿有力,騎手英姿颯爽,德加往往會截取一小片段來表現賽場上馬和騎手瞬間的變化。19世紀70年代所畫的《賽馬場的馬車》,是一幅風格極為細膩、精致的作品,在這幅畫上地平線被放置在畫面的中間,大面積的天空和地面給人以遼闊的視野,造成一種天高云淡的效果。馬車上的婦女安詳地撫慰著懷中的嬰兒,兩匹健壯的馬被放置在畫面的最右邊,莊重的眼神凝視著觀眾,因為將畫面的主體移到旁邊,使得天空和草地成為畫面的焦點和中心,顯得整幅畫可以容納無限寬廣的空間,給人遼闊和宏大的視覺體驗。在用色方面,跟印象派其他的成員相比,色彩反而顯得簡單許多,綠色的草地、棕色的馬、黑色的馬車交織成一種沉穩、雅致的氛圍。作為一名印象派畫家,德加用敏銳的眼光巧妙地捕捉到了瞬息萬變的光影變化,并且藝術地描繪出來。芭蕾是德加熱衷的繪畫主題之一。德加在芭蕾舞中,找到了無限的靈感和題材,他時常出沒在練功房、大劇院、芭蕾舞學校、甚至是舞廳,與她們交朋友,了解她們的性格特征、職業愛好,然后形象地描繪她們。《舞蹈教室》就是他成功的作品之一,是德加19世紀70年代藝術成熟期所作。此畫在表現技法上顯得成熟老練,盡管畫中人物復雜、繁多,有、老師以及遠處身穿黑衣的婦女,德加還是用他獨特的繪畫方式將其展示在畫布上。畫中人物的動態自然舒展,站在中間手持黑色拐棍的白發老人是舞蹈老師,他正在指導其中一位做著基本動作。我們可以看到整幅畫沒有哪兩個人的動作是一致的,德加對人物形體動態的把握可謂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德加之所以如此癡迷于這一題材是因為一題材為他找到了對光、色、運動以及真實性的重新認識,為他擺脫在題材上的平庸、老套、雷同提供了可能,為他在繪畫事業上找到了新的源泉和動力。德加晚年的畫風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他的作品對色彩的運用變得更加絢麗多彩,對輪廓線的運用也是逐漸減少,而色彩、形體的運用在他的畫面中卻日益凸顯,線條更加的富有表現性和獨特性,跟后期的野獸派非常接近。后期他在視力急劇減退的情況下所作之畫大多是色粉畫,畫面豪放,但形體亦是非常精確,似乎他的手可以感知到視力所不及的地方。1884—1886年所作的《熨衣女工》這幅作品,德加加強了對線條的運用,簡單而熟練地描繪出熨衣女健壯的體態,女工的姿勢自然大方,充分體現了運動之美;背景是一面藍灰色的墻,以突出兩位熨衣女;左邊的熨衣女的衣服又與背景和右下方的色彩遙相呼應,形成位置上運動的旋律,兩位熨衣女站在一起做著兩種不同的姿勢,構成了整幅畫別樣的趣味和動感。
三、德加繪畫藝術的影響
篇8
春季來臨,桃花靜悄悄的開放,粉紅色的花瓣淡雅而又不失美麗。和煦的春風拂過,花兒在風中搖擺,幾片花瓣掉落在草地上,為草地增添了幾分生氣;為大自然添上了絢爛的一筆;也為小村點上了一道風景。
漸漸的,她隨著時間凋零了。靜悄悄的開放,靜悄悄的凋零。
夏季來了,我們換上了短T恤,牽牛花默默綻放,十分優雅,牽牛花雖沒有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那樣高雅,更沒有蘭花那樣芳香,但它那種努力攀登的精神,不擇環境而生,不怕荊棘,葉到深秋枝蔓已枯萎,但仍在頂部開放,我至今還記得她的花語,冷靜、虛幻。千日紅也陪同著牽牛花綻放,她與牽牛花相比,少了幾分優雅,多了幾分妖媚。
夏走了,接踵而至的則是秋。
“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想必大家也猜到了這是桂花吧,我喜歡丹桂。聽老人說,桂花的用處很多,桂花茶可養顏美容,舒緩喉嚨,改善多痰、咳嗽癥狀,治十二指腸潰瘍,葦麻疹、胃寒胃疼、口臭、視覺不明。在古代,古人認為桂為百藥之長,所以用桂花釀制的酒能達到「飲之壽千歲的功效。像是漢代時,桂花酒就是人們用來敬神祭祖的佳品,祭祀完畢,晚輩向長輩敬用桂花酒,長輩們喝下之后則象徵了會延年益壽。
我不得不驚嘆,桂花的用處真的好多。
我們已經換上了大棉襖,桂花要等到明年才會開。臘梅在不經意間怒放。
有人會把臘梅和梅花誤認,其實,分辨她們很簡單,①花朵顏色不同。蠟梅以臘黃為主,而梅花有白、粉紅、紫紅等。②蠟梅開花期早于梅花2個月。③蠟梅均為直枝,而梅花除有直枝外,還有垂枝。④蠟梅為灌木,枝叢生高2~4米,而梅花為喬木,主桿4~10米。⑤蠟梅葉片對生,梅花為葉互生。總之,兩者不同科,更不是同屬。
她,哀愁悲懷的慈愛心,高尚的心靈,忠實,獨立,堅毅,忠貞,剛強,堅貞,高潔,高風亮節、傲氣凌人、澄澈的心,浩然正氣,獨立創新。
篇9
在當代中國畫壇,一批畫家雖不耀眼卻給人印象深刻。因為他們立足于生活,用手中的畫筆來描繪生活,謳歌生活,他們是真真實實的寫實派。李常杰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李常杰生于山東海陽,早年畢業于萊陽師范學校美術專業,后入中國美術家協會首屆中國畫高研班學習,師從郭怡琮、張立辰、霍春陽、郭石夫、梅啟林等先生,藝術水平得以大進。
有人說李常杰的作品平實。的確,他擅長從人們習以為常的現實生活中發現美感,并擅長以其獨特的視角與技法表現在作品之中。他熱愛膠東大地山的雄偉,海的深沉,熱愛生活的大自然,他將花鳥與大地、日月、風光以及日常生活情景等融為一體,來抒發胸中對原生態大自然的激情與渴望。鳥語花香的清新、高山大海的開闊、茶余飯后的恬靜,無不在他的筆下得到真切的流露。
作為一位生于長于膠東的畫家,李常杰的藝術特征于北方的豪放中突出細膩,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就是一種陽剛和柔性的乳水交融,耐人尋味。他往往在生活中發現最為本質的原形,借自己對生命的感悟,以自然真切的方式展現出來,將自然之美渲染為水墨之韻。膠東地區常見的、紫藤、石榴等等都是他的靈感的來源。他的章法構成上趨于平緩,但筆墨游刃有余,筆端展現出一幅幅生動盎然的生活畫面。
篇10
從我家到外公家去,乘22路車的話,不用10分鐘就到了,方便得很。到他們村口下車,只見村邊一大片桃花,成千上萬的,旁邊樹著一塊牌,上面寫著“千畝桃花基地”六個大字。
春節前夕,桃花就開得十分燦爛了,一大片紅艷艷的,像一個紅色的海洋。許多人都到這里買桃花來了,他們在桃花林間穿梭,就像一群群魚兒在這花海中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村前村邊的道路上停滿了各種各樣的車,特別是年廿八,車隊就像一條長龍。那一天,桃花田上人來人往的,比市場還熱鬧。外公忙不過來,還叫上了媽媽幫忙,我當然也跟著去了。
一陣微風吹過,桃花特有的香味迎面拂來,讓人神清氣爽,舒服極了。隨風拂過的,還有一些桃花的花瓣和一兩朵開盡了的花兒。枝頭上,朵朵花兒向對著我笑,我仔細看看身邊的這朵開得特別大的桃花,只見中間有幾條像蝸牛觸角一樣的花芯,上面滿是花粉和花蜜,怪不得吸引那么多勤勞的小蜜蜂在花間忙碌著呢。地上,小水溝里,粉紅色的花瓣像一小葉一小葉小舟。一陣風又吹過,小舟在水里慢慢地航行著。
外公告訴我,過一段時間,細雨霏霏的時候,桃花樹會長出嫩芽,到桃花落了,有時候還會結出小桃子來呢。不過,這些小果子要摘去了才能保存養份讓她下一年再開出美麗的桃花來。她的葉子越長越綠,越來越茂密,從村口看過去,像一望無際的綠色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