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雙影評范文

時間:2023-03-14 06:35: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無雙影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無雙影評

篇1

一套長達6.5米、高2.7米、根據隨縣出土的戰國時期“曾侯乙編鐘”研制而成的編鐘與新型民族管弦樂“合作”把《我的祖國》、《秦?兵馬俑》幻想曲、等經典樂曲以全新的“編鐘”版本呈獻在觀眾面前。

特 色

由二胡演奏家胡志平、笛子演奏家榮政擔任獨奏的武漢音樂學院原創、特色作品《納蘭性德辭意》(二胡與樂隊)、《巴楚行》(笛子協奏曲)引領觀眾感悟了《納蘭性德辭意》蘊含的淡雅柔美和《巴楚行》宣泄的楚風楚韻,真正以“金石絲竹、八音和鳴”奏出了楚地的魅力、內涵和性格。

陣 容

100余位樂團成員在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指揮家彭家鵬的帶領下精彩完成了武漢音樂學院旗下品牌東方中樂團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的首演音樂會。

11月8日晚,武漢音樂學院東方中樂團“華韻楚風――大型民族管弦樂與編鐘音樂會”讓現場觀眾親眼目睹了齊全的拉弦、吹彈、打擊樂組和編鐘的完美結合。看著眼前的熱烈場面、聽到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想起演出前幾日門票就已告罄的場面,武漢音樂學院院長彭志敏、書記楊鋒眼里都噙著淚水――武漢音樂學院這次參加國家大劇院“春華秋實”演出要完成和印證的“3個試(示)”全部達到了大家最期待的效果:雖然建立這支全國最大規模的民族樂團面臨經費、人員、時間等各方面的困難,但這種搭建實踐平臺的“嘗試”,必須;于全國觀眾面前在充分展示中華民族音樂精華的同時突顯武漢的地方特色,必須;從演出反饋和專家意見中得到暗示:繼續堅持這樣的學科、人才建設方向,必須!

這臺演出僅展露出武漢音樂學院搭建力創更多實踐機會收到良好效果的點滴。據該院副院長胡志平介紹:“武漢音樂學院音樂表演專業的實踐教學是國家級的音樂表演示范中心,東方中樂團是在原武漢音樂學院民族樂團基礎上組建的、由武漢音樂學院中國樂器演奏學科的中青年教師和品學兼優的學生組成。學院要求教師必須參加樂團活動、必須在實踐第一線,不能紙上談兵,目前有20多位教師在樂團擔任首席、聲部長或骨干,這些固定的樂團成員有效地帶動著流動的學生團員”。

二胡演奏教師任靖認為:“平時教授給學生的多數是獨奏曲目,樂團讓我和學生有更多機會進行合奏曲目的研究”。中胡聲部首席楚俊老師最欣慰的是“能夠利用每周兩次的排練保持自己專業水準并把臺風等課本以外的知識傳遞給學生”。二胡專業學生廖穎一直對樂團的排練十分期待:“上課時我們接觸的基本都是傳統的老曲目,但樂團里排練的大多是現代且技術難度較高又風格多樣的作品。另外,平時我們對看五線譜視奏的速度并不是很在意,但樂團作為一個整體就對我們的視奏速度提出了統一的要求”。學生王遠召和涂瑾媛則對樂團對演奏節奏等需要大家合作、同步的要求感觸最深。

樂團藝術總監指揮家彭家鵬由衷地認為:“武漢音樂學院在學科建設方面目光敏銳、思路清晰,找準了音樂學院應培養更多不是獨奏家的樂隊人才這個定位。學生通過在東方中樂團的排練和演出,對中國民族音樂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對民族管弦樂團這種形式更加清晰、對異常豐富的樂隊作品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搭建實踐平臺、爭取實踐機會讓學生受益匪淺,在東方交響樂團、東方中樂團兩個樂團實踐過的武漢音樂學院畢業生在畢業分配時更容易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除對教師和學生個人的幫助外,武漢音樂學院也因自己成功搭建的實踐平臺得到了更多的信賴,院長彭志敏表示學院這兩年的生源確實大有增加。裴諾

篇2

【關鍵詞】 COPD合并呼吸衰竭;無創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臨床療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展的疾病,由于呼吸肌儲備力下降和呼吸時做功的增加存在著呼吸肌功能不全,從而加重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有創機械通氣治療效果肯定[1]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經典方法,但該方法有創傷性,并發癥多,耐受性差,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和呼吸機相關肺炎(VAP) ,上機時間延長和撤機困難等問題。我科采用無創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BIPAP) 鼻(面)罩式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呼吸衰竭48 例,取得一定療效,現將臨床探討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選自2005年4月至2008年4月本科治療COPD 伴Ⅱ型呼吸衰竭96 例,男56例, 女40例, 年齡61~739歲平均(72±3.8)歲;病程17~32年,平均病程(26±5.4 )年, 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指南》中制定的COPD 的診斷標準[2],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者[3], 動脈血氣指標: 二氧化碳分壓(PaCO2) ≥6.7 kPa( 50 mm Hg) , 氧分壓(PaO2) ≤8.0 kPa( 60 mm Hg) ,將以上病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8例,對照組48例,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情輕重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基礎治療: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痙平喘、止咳祛痰、腎上腺皮質激素、呼吸興奮劑等治療。對照組采取基礎治療;觀察組采取基礎治療加無創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BIPAP) 輔助通氣,選用大小合適的硅膠口鼻面罩,通氣模式應用S/T模式, 面罩旁孔給氧,呼吸頻率l4~20 次/min,氧流量5~8 L/min,吸氣壓( IPAP) 從8 cm H2O 逐漸調至12~20 cm H2O, 平均(14.3±2.1)cm H2O,呼氣壓( EPAP) 從2~5 cm H2O 開始, 平均(3.3±1.2)cm H2O。2~3 次/d, 2~5 h/次。

1.3 觀察項目 動脈血氣的pH 值、PaO2、PaCO2。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以(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

2 結果

治療72 h后進行動脈血氣分析并兩組進行比較。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使得機體長久處于低氧、高碳酸血癥和循環功能障礙等病造成呼吸肌供血不足、供氧減少, 呼吸肌收縮力減退或疲勞, 呼吸做功減弱, 氧輸送和氧利用發生障礙,迅速改善通氣,糾正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是治療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4]。機械通氣是搶救呼吸衰竭等危重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臨床上根據患者與呼吸機連接方式的不同將機械通氣分成有創和無創兩大類。無創通氣(NIV)是指經鼻面罩( 簡稱鼻罩) 或口鼻面罩( 簡稱面罩) 等無創方式連接患者與呼吸機而進行的機械通氣, 有創通氣則指經氣管插管或切開等人工氣道連接患者與呼吸機所做的機械通氣。有創通氣該方法有創傷性,并發癥多,耐受性差,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和呼吸機相關肺炎,上機時間延長和撤機困難等問題。BIPAP 呼吸機治療COPDⅡ型呼吸衰竭在呼氣相、吸氣相提供不同水平的氣道壓力支持(PSV)和呼吸末正壓(PEEP)通氣,改善通氣和換氣功能,降低呼吸肌功耗,緩解呼吸肌疲勞,提高PaO2和降低PaCO2,從而改善呼吸功能,對循環系統影響小,可減少回心血量,減輕心臟前負荷,減少心室跨壁壓,改善氧合,使心肌供氧增加,減輕水腫,從而使心功能改善,心率減慢[5]。通過本組數據看出BIPAP 呼吸機治療COPDⅡ型呼吸衰竭能夠明顯的改善呼吸功能,糾正呼吸衰竭,具有操作簡便,能及時開始,隨時撤機,并發癥少,無創傷,療效確切等優點。

參 考 文 獻

[1] 俞森洋. 現代機械通氣的理論和實踐.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127-157.

[2]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7, 30 (1): 8- 17.

[3] 葉任高.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4-135.

篇3

[關鍵詞] 雙水平無創正壓通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63.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14-183-03

Effect of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 on chronic obstruction pulm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type Ⅱ respiratory failure

LAO Jinbo LIU Hui ZENG Yunping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Zhanjiang City Second Hospital, Zhanjiang 52401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 (BiPAP) 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complicated with typeⅡ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s A total of 54 patients with COPD complicated with type Ⅱ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27 patients) and control group(27 patients) according to whether or not used noninvasive BiPAP ventilation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rapeutic effect, the result of blood gas analysis and vital sig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improvement of blood gas index, heart rate and respiratory frequency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reatment group was short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BiPAP is safe and effective o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COPD complicated with type Ⅱ respiratory failure,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use.

[Key words]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TypeⅡ respiratory failure; Clinical effect

Ⅱ型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常見并發癥,是COPD發展到嚴重階段的表現,臨床發病率高,病情復雜,會引起多器官損傷,病死率高。由于病情輕重、緩急不同,且受機體代償情況及治療措施等影響,可出現多種類型酸堿失調及生命體征的變化[1]。近年來,雙水平無創正壓通氣(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廣泛應用于臨床中,使COPD的治療取得突破性進展[2]。為了進一步評價BiPAP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應用價值,本研究對54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進行病例對照研究,對不同治療方法的效果進行對不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9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呼吸內科住院的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COPD 急性加重期診斷標準和Ⅱ型呼吸衰竭的診斷標準,其中男28例,女26例,年齡55~90歲,平均(69.7±9.2)歲,病程2~26年,平均(12.20±5.84)年。排除伴隨有嚴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意識和精神障礙;合并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及糖尿病;以及拒絕行BiPAP治療患者。

將所有的患者隨機納入觀察組和對照組, 其中觀察組27例,男13例,女14例,年齡55~90歲,平均(70.7±9.4)歲,病程3~23年,平均(12.41±5.21)年;對照組27例,男11例,女16例,年齡57~90歲,平均(68.7±9.1)歲,病程2~26年,平均(12.00±6.50)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的內科基礎治療,包括對癥治療和支持治療(如吸氧、利痰止咳、控制感染、糾正酸堿平衡和營養支持等)。觀察組患者在常規內科基礎治療的基礎上加用BiPAP無創通氣輔助治療,選擇合適的口鼻面罩,選用S/T通氣模式,呼吸頻率為每分鐘16~18次,吸氧濃度為35%~50%,初始吸氣壓力(IPAP)為12cm H2O,并在較短時間內升至16~20cm H2O,呼氣壓力(EPAP)為4~6cm H2O,外周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0%以上,每次通氣時間不少于2h,每天3~4次。觀察組患者均適合應用BiPAP,無應用無創呼吸機的禁忌證[3]。此外,對照組還應用鼻導管持續低流量吸氧治療。

1.3 觀察指標

(1)根據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制定的療效判定標準,對兩組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其中顯效為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血氣指標疾病恢復正常;有效為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血氣指標有所改善;無效為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4]。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2)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根據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pH、PaO2和PaCO2) 和生命體征[脈搏(HR)、呼吸頻率(RR)]變化情況,比較其氣管插管率、平均住院時間及病死率。氣管插管指征: 患者出現嚴重意識障礙、嚴重呼吸困難或呼吸停止,pH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錄入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88.89%,對照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81.48%,兩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組別 n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 x2 P

觀察組 27 21 3 3 88.89 2.139 0.419

對照組 27 16 6 5 81.48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pH、PaO2 和PaCO2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pH和PaO2 均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比較()

時間 組別 n pH PaO2(mm Hg) PaCO2(mm Hg)

治療前 觀察組 27 7.24±0.07 47.56±4.93 72.00±6.32

對照組 27 7.24±0.09 48.87±4.37 73.75±8.50

治療后 治療組 27 7.37±0.07 78.39±12.77 43.20±9.13

對照組 27 7.32±0.10 70.86±13.87 48.48±8.58

注:兩組患者治療前的指標比較:pH,t=0.368,P=0.714;PaO2,t=1.037,P=0.305;PaCO2,t=0.857,P=0.39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指標比較:pH,t=2.063,P=0.044;PaO2,t=2.077,P=0.043;PaCO2,t=2.191,P=0.033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命體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HR和RR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HR和RR改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命體征比較(,次/min)

時間 組別 n HR RR

治療前 觀察組 27 103.26±6.37 30.93±2.72

對照組 27 104.26±5.93 30.00±3.50

治療后 治療組 27 90.93±9.72 22.89±4.32

對照組 27 96.74±11.05 26.22±5.27

注:兩組患者治療前的指標比較:HR,t=0.597,P=0.553;RR,t=1.086,P=0.282。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指標比較:HR,t=2.053,P=0.045;RR,t=2.544,P=0.014

2.4 兩組患者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率、病死率、平均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COPD患者由于肺部過度充氣,導致呼吸肌疲

表4 兩組患者插管機械通氣率、病死率、平均住院時間比較

組別 例數 氣管插管通氣率

[n(%)] 病死率

[n(%)] 平均住院時間

(d)

觀察組 27 3(11.11) 1(3.85) 14.30±6.88

對照組 27 6(22.73) 3(11.11) 20.81±13.07

x2/t 0.587 1.080 2.292

P 0.444 0.299 0.026

勞,長期作用容易并發呼吸衰竭,引起低氧血癥和二氧化碳潴留,出現Ⅱ型呼吸衰竭[5]。由于老年人呼吸肌功能減退,循環供氧量減少,易導致氧氣的運輸和利用出現障礙,因此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多為老年人[6],本次研究的患者平均年齡為(69.7±9.2)歲,也證實了這一點。

常規治療COPD的方法是藥物治療、氧療等,然而長期的循證醫學研究表明,這些常規治療存在效果差、費用高等缺陷[7]。有創機械通氣雖然效果肯定,但其創傷大、并發癥多,易致呼吸機依賴和呼吸機相關性肺炎[8]。無創通氣與有創通氣的區別是無需建立人工氣道,采用無創的方式進行正壓輔助通氣,避免了建立人工氣道所帶來的并發癥,減輕患者的痛苦[9]。BiPAP的優勢體現在通過壓力支持通氣與自主呼氣狀態下持續氣道內正壓通氣的結合形式,可以在短期內提高患者的SaO2,糾正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的同時,保留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減輕呼吸能量消耗,不會加重呼吸肌負荷而導致呼吸肌疲勞。此外,BiPAP的高壓有助于COPD患者吸氣時擴張氣道,克服氣道阻力,改善通氣泵功能,提高肺泡氣的氧分壓,促進肺泡中的氧向血液彌散,減少無效死腔氣量;而低壓則起到呼氣末正壓的作用,可對抗內源性呼氣末正壓,防止細支氣管陷閉,改善通氣/血流狀況,使肺泡內CO2 有效排出[1]。BiPAP 還可使回心血量減少,心臟的前負荷和后負荷均得到減輕,增加心肌供氧和供能,減輕心臟負擔和肺水腫,從而改善心功能 [10]。

已有多項研究結果[11-12]表明,運用BiPAP治療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癥狀態,有利于患者意識得到恢復,同時,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極大地降低了患者的醫療費用。本次研究也得到一致的結論,在血氣分析和生命體征的指標比較上,觀察組患者的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表明BiPAP聯合常規治療能縮短患者住院周期,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有效地改善生存質量。但在總治療有效率、氣管插管率和病死率等指標比較上,觀察組與對照組無明顯優勢,可能與本次研究病例數較少有關,有待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進一步發掘BiPAP的優勢。

綜上所述,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實施雙水平無創呼吸機治療能夠改善血氣分析指標,有效縮短康復時間,有利于患者的恢復,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郭俊華,路武杰,馮志軍,等.雙水平無創正壓通氣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2h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3):13-16.

[2] 劉穎,薄曉霞,郭子臣,等.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40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4,4(3):195-197.

[3]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臨床呼吸生理及ICU學組.無創正壓通氣臨床應用中的幾點建議[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25(3):23.

[4]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5] Becker HF,Piper AJ,Flynn WE,et al. Breathing during sleep in patients with norurnal desaturation [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9,159:112-118.

[6] Goldring JJ,Wedzicha JA.Managing acute on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a guide to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J].Br J Hosp Med (Loud),2008,69(8):444-449.

[7] Albertson TE,Louie S,Chan AL.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chronic bronchitis [J].J Am Geriatr,Soc,2010,58(3):570-579.

[8] Takada K,Matsumoto S,Hiramatsu T,et al. Predictors of survival inpatients with chronic hypercapnic respiratory failure receiving domiciliary NPPV [J].Nihon Kokyuki Gakkai Zasshi,2008,46(8):614.

[9] 張波,俞夢孫.無創正壓通氣技術[J].國外醫學(呼吸系統分冊),2003,23(5):232-236.

[10] 孫軍,帥雪芬,陳學東.BiPAP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療效觀察[J].中華全科醫學,2010,8(12):1537-1538.

[11] 杜玉國.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1,17(4):515-517.

篇4

上映首日,時逢周二,在“半價日”背景之下,《一代宗師》在內地拿下3000萬票房—這是王家衛的上一部電影、2007年執導的《藍莓之夜》內地首映日票房的15倍、內地總票房的3倍。

上映首周(至1月13日晚),《一代宗師》幾占內地院線排片四成江山,已豪取1.8億票房—這是王家衛的華語頂級陣容影片、2004年執導的《2046》內地所獲總票房的6倍。

最新消息是,出品方對《一代宗師》的票房預期已上調至3.5億。

葉問之爭

“《一代宗師》起源在1996年,那個時候我在拍《春光乍泄》,有一天我們在阿根廷的火車站里面,我在一個報刊亭上看到非常多的雜志,其中有兩個封面,一個是,一個是李小龍”;“我是從小看李小龍電影長大的,我也喜歡看他的電影,但我沒有想過,他死了二十幾年之后,還有這種魅力。那個時候我特別想拍一個李小龍的電影,但是關于李小龍的電影、故事,很多人已經拍過。我就想,李小龍的師傅應該是怎么樣?是什么人培養出李小龍這樣的人物?”在紀錄片《宗師之路》中,導演王家衛如此介紹《一代宗師》的源起。

1997年,王家衛和劉鎮偉開始籌備《一代宗師》的劇本。曾為老友的兩人,面對《一代宗師》生出分歧。1998年,劉鎮偉單方邀約周星馳和甄子丹加入,付甄子丹訂金,但最后不了了之。

2001年,王家衛注冊了《一代宗師》劇本,次年宣布將由梁朝偉出演葉問。為表決心,梁朝偉拜入葉問之子葉準門下,并由葉問的入門弟子梁紹鴻教授詠春。拜師當日,梁王兩人送上“一代宗師”牌匾,至今仍掛于佛山的葉問紀念館內。

開頭宏烈,過程糾結。2003年至2007年間,一向以“慢工”著稱的王家衛攜《2046》入圍戛納、借《愛神之手》位列大導、憑《藍莓之夜》再戰國際;梁朝偉也有《天下無雙》、《韓城攻略》、《色?戒》、《赤壁》等六部電影上畫—唯一代宗師,不見形影。

2007年,原香港新藝城影業公司靈魂人物之一的黃百鳴找到甄子丹,開拍葉問。梁朝偉拍完吳宇森的《赤壁》后,也找到王家衛,說“再不拍我就打不動了”。2008年年中,甄子丹版的《葉問》更名為《一代宗師?葉問》,遭王家衛炮轟不守行規。當年年底,《葉問》首映,票房過億,成為甄子丹入行25年來的代表作。

幾乎前后腳,王家衛邀請發掘甄子丹的袁和平擔任《一代宗師》的動作指導。直到甄版的《葉問2:宗師傳奇》已在佛山開機,王家衛的《一代宗師》仍有許多角色尚未確定,雪上加霜的是,“葉問”梁朝偉因為練習詠春導致骨裂入院。2009年11月,距離王家衛拍片發愿已過13個年頭,《一代宗師》終于開機。

2010年4月,這邊廂,《葉問2:宗師傳奇》上映,票房破2億,曾被王家衛稱作“演技不佳”的甄子丹已然成為葉問的形象代言人。那邊廂,不緊不慢拍攝的《一代宗師》呈高度保密狀態,消息寥寥。2012年暑期,《一代宗師》宣布同年12月28日上映,臨末又遭跳票,傳出數個不同的上映時間。

最終,《一代宗師》于2013年賀歲檔倉促上映(直至凌晨首映,部分院線還未拿到電影密匙)。同時,甄子丹主演的3D版《葉問3》宣布將于2013年3月開拍,2014年年底上畫。

宗師之道

王家衛曾看過一段據說是葉問去世前三天拍攝的視頻。“最動人的地方在于,他突然之間停了下來,你不知道他是累了,還是他忘記了,”王家衛說,“他停了一下,后來繼續打下去。我當時不理解他當時為什么要這么做?我后來才理解,武林當中有一句話: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有一口氣,點一盞燈。有燈就有人。”

想必王家衛心中也時時“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前后8年間,王家衛的心思,從巨星李小龍到師傅葉問,從獨木葉問到成林武界,從武界分合到天下家國,從國家興衰再回眾生生命,劃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宗師之道”。

究竟是為與甄子丹版《葉問》之路做區分、爭輸贏?還是王家衛在8年的醞釀時間里有了不同眼界?不屈不撓、痛打侵略者的熱血故事,《葉問》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相比之下,穿越歷史與王家衛相遇的一代宗師們,都置身于激烈變革的大時代中,攻守進退,載沉載浮。“民國時期是武術的黃金時代”,紀錄片《宗師之路》點了題。王家衛想要拍的,其實是以往未曾出現在銀幕上的武林以及宗師的精氣神。

在尋根“形意拳”時,有人向王家衛提到《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紀事》,這本書由形意拳大師唐維祿、尚云祥、薛顛的弟子李仲軒(已故)口述,徐皓峰整理。王家衛與徐皓峰聊天,與徐所言的“真實武林”一拍即合—徐皓峰先做了武術顧問,等到王家衛決定拍攝“中華武術會”,徐皓峰成了編劇之一。再加上鄒靜之、張大春,三個牌搭子給了王家衛一桌散牌,任由抽編合組,讓從未用過編劇的王家衛在《一代宗師》里展現出了不同的一面。

“除了詠春拳,還有另外三個最吸引王家衛的北方門派:八卦、形意、八極。這些門派在民國時期都出了一群俠義之士和宗師級人物。”王家衛最終確認了《一代宗師》中四大拳種的扮演者:梁朝偉(詠春)、宮二章子怡(八卦)、張震(八極)、張晉(形意)。四位主演各交由該拳種教頭實打實練苦練三年。其間偉哥骨裂斷手,張震代表北京隊參加全國“神槍杯”八極拳比賽奪冠。由此,銀幕上的一招一式皆有源頭,幾位主演的本派功夫俱有水準。葉問之子葉準贊“慢工出細活”。

時代變化

贊彈均有聲,《一代宗師》催生了一個又一個二元世界。和片中宮二說的一樣,這片子讓王家衛在見自己、見天地之后,面見了眾生。

北影教授杜慶春對時代周報記者坦承自己沒有看過《一代宗師》,但看過其舊作:“我很不希望我的學生學王家衛的東西,我不喜歡學生做任何中間狀態的東西。你說王家衛藝術吧,有點,但也不夠厲害;你說他商業吧,其實他的片子很少能給投資商帶來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