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園游記范文

時間:2023-03-19 04:08: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植物園游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植物園游記

篇1

為開拓我們的視野,學校組織我們七月十九日到華南植物園。廣州青少年科技館。

我們先乘車去了華南植物園參觀。楊柳、冬蟲夏草、銀杏樹等植物中我最喜歡的是生活在墨西哥的菜王椰樹和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筆桿。菜王椰樹和其他椰樹一樣有又大又粗的樹干和大大的葉子,它沒有果實`但是它的根可以用來做藥材。

筆桿樹有粗粗的樹干和碧綠的葉子,不過它的葉子只有在夏天才長出來,雖然它的葉子只有在夏天才長出來。可是它粗粗的樹干可以用來做筆桿。之后我們又看了一些植物就去吃飯,吃完飯,就乘車前往廣州青少年科技館了。

篇2

剛到東山野生動植物園,我便陶醉于眼前這片青山綠水的景色中。郁郁蔥蔥的三角椰子、長得生機勃勃的可可椰,潺潺的流水,參天古木,如茵綠草,鳥語花香,果然名不虛傳。

我們首先參觀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四不像”麋鹿,接著看到了陸地上最高的動物——長頸鹿和陸地上最大的鳥類——鴕鳥。

接下來,我們進入了野獸區的第一區——獅子區,可是那些獅子大多數都在睡覺,真實奇怪。緊接著,我們又來到了老虎區,看到了一只兇猛的老虎,正在美滋滋的吃著一只雞,還流出了鮮血,讓我感覺到惡心和恐懼。離開老虎區后,我們又來到黑熊區,我看到了一只黑熊和另一只黑熊進行激烈的“交戰”,真是有趣!可是,我左瞧瞧、右瞧瞧,一只黑熊也沒看見,黑熊去哪了呢?難道還在冬眠?這時,同學叫我往上看,我抬頭一望,樹上有一個黑點晃來晃去。我仔細一看,才知道那是黑熊。

離開猛獸區后,我們來到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大象的住處。一看到大象,許多同學都叫了起來,還有一些同學拿出照相機把他拍了下來。

緊接著,我們又參觀了矮馬、老虎、梅花鹿、海南坡鹿、澳洲鴕鳥、孔雀、珍珠雞、雙峰駱駝、白水牛……但最令我難忘的是獅虎獸“平平”和“安安”。

“平平”和“安安”可能算是東山野生動植物園最耀眼的明星了,因為它們是目前打破中國獅虎獸生存時間最長的一對。從2005年5月2日出生,至今已經存活355天了。我看到它們時,就鼓勵它們:一定要活過1000天,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為中國爭光!

篇3

高書業

秀氣、文靜、坦誠、直率的郝,來自定襄縣北西力村,是山西海運技校實習生。

今年5月18日,翠巖餐廳雅4來了五位客人,客人吃得是套餐。所謂套餐,就是客人預先定好餐標,就餐時按照餐標上菜。這次招待的五位客人中,有一位客人情緒不好,細心的郝素芳早已觀察到了,在上了“莜面蜂窩”后,客人已吃了一多半,這位帶情緒的客人突然說蜂窩太涼,本來郝素芳送上的是一籠熱的蜂窩。看到這種情形,考慮到整體就餐氣氛,郝素芳不卑不亢禮貌地說:“給你們換一籠吧!”這時,其他客人看到服務員態度誠懇,都一致說:這就可以了,不用換了。郝素芳一直熱情、周到地服務著,直到客人滿意。

“對客服務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小誤會,郝素芳不是藏著掖著,而是真誠地面對,靈活機動地解決,以客人滿意為目的。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餐廳經理楊素紅說。

篇4

植物蛋白質來源

目前,植物是食用及飼用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全球蛋白產量的80%為植物蛋白質。植物蛋白質來源廣泛,其營養價值與動物蛋白相仿。但植物蛋白還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如降低膽固醇,抗腫瘤和改善心腦血管系統等。現在提取技術成熟的優質植物蛋白主要來源于大豆、大米、小麥和玉米等農作物。

大豆蛋白特點及營養

大豆自古以來都是我國人民重要的膳食蛋白來源。大豆種子富含蛋白質,比重約占種子重量的40%,在某些野生豆品種中含量甚至高達55%。大豆貯藏-的蛋白質主要是大豆球蛋白,其中11S大豆球蛋白(Glycinin)和7S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占了總量的70%。除此之外,大豆中還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植物凝集素、蛋白酶和磷酸酶等其他一些蛋白質。

大豆不僅蛋白質含量豐富,其營養價值也很高。大豆蛋白含有人體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大豆蛋白的不同組合,所含的必需氨基酸有所不同,但總體上大豆蛋白含有人體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從表1中可以看出,除嬰兒外,大豆蛋白含有的所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FAO/WHO各年齡段的推薦攝取量。相對而言,在大豆蛋白各組合之間,11S大豆球蛋白的含硫氨基酸含量更高,必需氨基酸組成更平衡,因此可以滿足從幼兒到成人的必需氨基酸攝取。

大豆蛋白質的消化率高。臨床研究表明,大豆蛋白的消化率可以同肉、奶、蛋的蛋白消化率相媲美。大豆蛋白質營養價值評價的通用標準是氨基酸分數(AAS)。AAS法是將待測蛋白與標準蛋白中各個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進行比較,得到該待測蛋白的必需氨基酸得分。如果同時考慮到蛋白的消化率,對待測蛋白的AAS值進行修正,可以得到蛋白質消化率修正后的氨基酸得分(PDCAAS)。這種方法能準確反映出大豆蛋白的營養價值,被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廣泛采用。表2列出了幾種常見食品的PDCAAS值,通過比較可以發現大豆分離蛋白同雞蛋清蛋白一樣是滿分,遠高于其他植物蛋白的得分,也高于動物蛋白牛肉的得分。所以大豆蛋白不但氨基酸種類平衡,含量高,而且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是一種不多見的優良植物性完全蛋白質。

大豆蛋白除了可以滿足2歲以上人體對各種必需氨基酸的需求之外,對人體的健康還有特別的益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成了導致死亡的重要原因。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過高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相對于食用動物蛋白,食用大豆蛋白可以避免攝入過多膽固醇。人體內的膽固醇有兩種,一種是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它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造成心血管疾病。還有一種是高密度脂蛋白(HDL)膽固醇,可以清除血管壁沉積,保持動脈血管的暢通。大豆蛋白可以顯著降低前者在血液中的濃度,并對后者沒有影響,因此可以起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含硫氨基酸含量較低是大豆蛋白的一個缺點,但因此也讓大豆蛋白在減緩人體鈣流失方面起到幫助作用。研究表明,含硫氨基酸同尿鈣流失有關。與動物蛋白相比,大豆蛋白造成的尿鈣損失較少,進而能有效防止骨質疏松。同樣道理,在飲食中利用大豆蛋白代替動物蛋白可以減少血液中含硫氨基酸的水平,而血液中高含量的同型半胱氨酸(蛋氨酸的代謝產物)會導致腎臟病人患血管病,食用大豆蛋白對腎病患者有很大的幫助。研究還發現大豆球蛋白(7S和11S)中含有3個可以抑制血管緊張肽原酶活性的短肽片斷。血管緊張肽原酶與人體血液循環和血壓關系緊密,因此大豆蛋白還有抗高血壓的功能。但大豆的抗營養因子會限制大豆的適用范圍,如大豆中較高的嘌呤含量不適宜痛風病人食用。

其他谷物蛋白特點及營養

水稻、小麥等禾本科作物種子的蛋白含量一般在7%-15%,其含量相對于大豆來說較少,但考慮到每年水稻和小麥的龐大產量,大米和小麥蛋白年產量仍相當可觀。

禾本科谷物中的蛋白質按其溶解性可分為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其中,清蛋白和球蛋白是單鏈低分子量蛋白質,具有代謝活性,在大米和小麥總蛋白中約占2%-10%;谷蛋白和醇溶蛋白是貯藏蛋白,起到儲存營養物質供種子萌發的作用,在大米和小麥總蛋白中約占80%-90%。

大米蛋白的氨基酸組成比較完整,必須氨基酸含量接近FAO/wHO建議標準。大米蛋白的消化率和凈蛋白質利用率在兒童體內分別為88.8%和79.9%,在成人體內也可達到87.3%和75.5%,是一種非常理想的蛋白質。

類似于大豆蛋白,大米蛋白除了營養價值豐富以外,還具有一些保健功能。實驗證明大米蛋白同酪蛋白相比,可以顯著降低血清中膽固醇、甘油和磷脂的濃度。小鼠實驗也證明米糠蛋白可以幫助抵抗二甲基苯并葸(DMBA)對癌癥的誘導作用,也可以顯著減輕小鼠體內糖尿病的癥狀。大米蛋白還有一個特質是其他來源蛋白質所不具備的——低致敏性,大米蛋白不含致敏因子,適合嬰幼兒攝取。

小麥貯藏蛋白(面筋蛋白和谷蛋白)雖不具有生理活性,但對于改善面粉的加工特性有非常大的幫助。麥醇溶蛋白和麥谷蛋白的含量、組成、互作及與糖類物質的互作等與面團的彈性和延展性密切相關,可以決定其加工品質的優劣。

植物蛋白質在食品工業的應用概況

篇5

關鍵詞:人體生物節律;空中交通管制員;輪班制度

中圖分類號:V355

隨著中國航空事業的持續發展,國內航班量也逐年增多,導致了空中交通管制員單位時間內工作壓力和工作負荷的增加,從而引發的一系列由于管制員疲勞上崗,精力不集中所造成的威脅飛行安全的事件近年來時有發生,而從生物節律方面分析,引起這些事件的當班管制員大都處于人體生物節律的“臨界期”和“低潮期”。

我國現有的空中交通管制員輪班制度還存在很大的缺陷,特別是對待管制員自身生物節律的方面的考慮還非常欠缺,所以必須加強對人體生物節律的研究,并充分應用到管制員輪班系統中去,優化管制員輪班制度,從而最大限度降低危險事件的發生概率。

一、人體生物節律

人體的生理狀況,從體溫、血壓、心率到各種器官的新陳代謝及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活動,在正常情況下也遵循一定的規律。科學研究證實:對人類社會活動影響較大的生物節律主要是體力、情緒、智力三項,這三項節律都以正弦波形無限循環

另外據醫學資料介紹,人的大腦在一天24h內其清醒程度也是不同的,有高峰和低谷。大量研究顯示,人體的生理周期和半周期節律確實會形成一個事故征候和事故的日間雙峰圖譜,包括交通事故、人類死亡率、司機困倦程度、接線員的接聽延遲、火車自動剎車和讀表錯誤,它們中存在一個普遍的24小時之中的雙峰模式。凌晨1點到3點出錯高峰極為明顯。下午1點到3點之間的錯誤高峰稍低。

因為,在人的大腦中,有一個控制覺醒的“中樞”,叫“網狀結構”。當這一“中樞”系統活躍時,它就刺激大腦皮層的覺醒系統使人保持清醒的狀態。當“中樞”系統受到抑制時,大腦皮層的清醒水平下降,出項頭腦發昏、懶散、四肢無力對外界信息采取拒不接受的狀態。管制員如在管制中,就會表現出對空中交通信息反應遲鈍、處理沖突力不從心,指揮或通話失誤、并不時出現打瞌睡現象。

二、人體生物節律對工作和生活中安全的影響

據國內外大量交通事故調查分析發現:道路交通肇事者,有80%以上的是由駕駛員責任所造成的。經對肇事者本人測算,約有70%左右的駕駛員有一至兩條節律處在臨界日,或同時處于低潮期。瑞士聯邦工學院的漢斯?斯恩對700起交通事故作了分析,發現有401起都發生在駕駛員的三種生物節律處于臨界日,占事故57.3%。國內對西安、重慶、上海等地的交通事故做了調查,發現其中72%發生在司機的生物節律的臨界日。某鐵路局對1979年至1984年發生的責任行車事故及人身傷亡事故進行的調查分析表明,事故責任者在事故當天的體力、情緒、智力節律,處于雙臨界、三低潮期、一臨界、一低潮期者共占60%。

經過對這些事故中人員的分析,我們不得不承認,人體生物節律對我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起著很大的影響,正是因為很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早在20世紀60年代國外就用人體生物節律來指導人們進行工作和生活。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也相繼在多個部門運用這個理論來指導人們進行生產和生活,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三、我國管制員輪班制度現狀

我國現在很多管制部門采用的都是“五班”或“四班”或“三班”輪班模式。西安進近曾采用的“五班倒”,工作周期為五天。廣州區管“四班倒”,上兩天休兩天,廣州區管部分人員采用“三班倒”的輪班模式。

這種輪班形式往往是長時間、甚至幾年都不會改變的。而且輪班模式往往都沒有考慮管制員的生物節律情況,只是簡單的按平均分配工作時間進行的。如果能像西安進近那樣每次都有足夠多的休息時間,管制員還可以精神飽滿的去進行管制工作,而像廣州區管的管制員那樣的工作安排,管制員的工作負荷和工作壓力都是很大的,長期下去,管制員就會產生累積性疲勞,而且在這種簡單枯燥的輪班循環中,就可能使管制員出現漠不關心、情緒浮躁、厭煩、憂慮、無聊等狀態,引起管制員的厭倦。疲勞與厭倦會降低工作效率,不利于安全生產,管制員在過度勞累時,他們的判斷能力就會降低,空管工作的效率降低,也會危害空管安全。因此在工作中必須注意防止引起疲勞與厭倦。

要想解決這種高負荷的輪班制度,必須增加管制員的數量,但我國現有的管制員數量有限,而管制員的培訓周期較長,所以在現有的管制員數量與航班增長數量嚴重失調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把人體生物節律應用到空中交通管理中,優化輪班制度,最大限度的發揮管制員管制能力,降低因管制員生物節律原因引起的危險事件概率。

四、生物節律在輪班制度中的應用

空中交通管理部門在掌握了生物節律狀態對本部門空中交通管理安全作用的規律的基礎上,就要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做好預測預防工作,并真正把生物節律應用到管制員的輪班制度優化中去。

4.1首先我們將每位管制員的出生年月日收集起來,計算出被測者從出生日至預測日的總天數,用總天數除以體力、智力、情緒的周期天數,得出的余數就是三節律所處的時期。

4.2 判斷被測試者的生理狀態。如LLD為兩臨界一低潮,LLL為三臨界狀態等。

4.3 根據三節律制定預防控制措施。對其中一節律處于臨界狀態,其余兩節律處于低潮期(LDD),采取提示法,即:上崗前對管制員進行提示,發出警告,以引起注意。對其中兩節律處于臨界狀態,其余一節律除以低潮期(LLD),是生理狀態最差期,采取跟蹤法,即由帶班主任或有關助理管制員注意,隨時提示關照。當生物三節律全部處于臨界狀態(LLL)是生理狀態極差期,采取回避法,即:停止上崗。

4.4 生物節律與日間雙峰規律互補法。當管制員的生物節律為LDD、LLD時,采取工作時間選擇法,根據人的日間雙峰規律,避開錯誤高峰(凌晨1-3點和下午1-3點),選擇日生理高峰(早8-10點)進行工作。這樣可以實現生物節律和日雙峰規律的互補,從而減少事故的發生率。

4.5適當控制工作強度和工作時間

工作時間與強度在生理學上才是疲勞產生與發展的決定因素。為了消除累積性疲勞,保證安全、準確、高效的指揮,根據管制員的能力和狀態為他們安排合適的任務是必須的。特別要根據管制員的生物節律周期,做好工作時間和工作量的分配。如:當某管制員處于生物節律LLD或LDD時,將他的工作割裂成更小任務單元、縮短輪班時間、增加工作和休息的循環、帶班主任多進行監控等。

4.6 加強生物節律知識的培養,全面認識人體生物節律。對管制員進行專門的人體生物節律知識培訓,全面了解人體生物節律的不可抵抗性和非主導性,即人體生物節律是與生俱來的,而且按照一定的規律不斷的循環,并影響著我們的一切活動,人類無法抵抗它的循環;但他對人的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只是起到潛在的作用,不決定人的工作和生活中的成敗,最終人還是靠自己的意志和毅力來主導自己。所以當生物節律處于臨界期或警戒期時,一方面要告訴他們不要緊張、害怕,另一方面告訴他們不能滿不在乎,要鼓勵和幫助他們用堅強的意志和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來克服生理的波動和暫時的低谷,全面認識和應用人體生物節律。

總之,人體生物節律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作為空中交通管理部門的核心,也是整個航空運輸體系的重要成員之一,管制員的工作狀態對空中交通的安全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運用人體生物節律對當前的管制員輪班制度進行優化,深入了解管制員的生物節律周期,實現二者的全面結合,使管制員的工作狀態始終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曾次, 成為我國民航事業發展的完美護航團隊!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中級財務會計 高職教育 有效教學

謂有效教學,主要是指在國家宏觀教學方針指導下,學生所在學校、專業以及授課教師通過確定一種有益社會、面向學生就業定位又適合學生未來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教學理念,并根據其制定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通過相關的有效果、有效率的教學手段和方式進行實施,使學生主動和被動地在較短時間取得一定程度的進步和發展,即在符合國家教育方針的前提下教學活動有效果、有效率。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就《中級財務會計》課程分別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幾個方面談談實施有效教學的體會。

一、整合教學內容,促進有效教學

(一)對教材內容做適當的取舍和調整

以筆者所在高校為例,我們選取的教材是由趙潤華主編、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級財務會計》一書。該書以2006年財政部頒布的會計準則體系為依據,以會計六要素為主線,以財務會計報告為總結,中間穿插了一些特殊業務,如債務重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借款費用、或有事項、會計調整等。整本教材內容翔實,講解透徹。然而,我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做了較大改動。首先,我們把所有的特殊業務都做了刪減,將其單獨作為一門課程并安排在第四學期講授;其次,由于高職院校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去向主要集中在中小微企業,因而我們將投資章節中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以及長期股權投資中的部分內容按照小企業準則的要求進行了相應調整;再次,由于小企業的資產按照成本計量,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因而我們將資產減值一章做了刪減。

(二)通過各種形式,將枯燥的教材內容變得生動形象

目前,市面上各種版本的《中級財務會計》教材琳瑯滿目,然而,無論哪種教材大多都是抽象的文字解釋,比如說,關于資產的概念,大多數教材是這樣描述的: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這是《中級財務會計》第一章的內容,可以說是對《基礎會計》知識的總結和回顧。雖然在學習《中級財務會計》之前,學生已經修完《基礎會計》這門課程,然而學生對某些基本概念的理解還是有些似是而非。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借助多媒體選取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原材料、商品等的圖片進行展示,使枯燥的文字描述變得直觀易理解。在學生對資產的概念有了初步的印象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回到概念中來,并對概念加以解析。這樣以圖片、照片、實物或多媒體等手段來擴展、補充教材的不足,均不失為有效的教學方法。

(三)根據變化及時補充更新教材內容

《中級財務會計》是會計專業的核心專業課,隨著會計準則的不斷變化和稅收政策的日新月異,教材理應反映新會計準則、新公司法和稅法等相關法規的最新內容。由于教材具有滯后性的特點,因而,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如活頁紙、任務單或PPT等)作為補充,及時更新教材內容,構建與時俱進的教材體系。比如,2014年會計準則進行了大規模修改,其中,修訂后的職工薪酬會計準則引入了離職后福利和其他長期辭退福利,充實和明確了短期薪酬和辭退福利的有關規定,修訂后的準則涵蓋了除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以外的各類職工薪酬。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把這些知識點的變化通過各種形式及時傳遞給學生。

二、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有效教學

在高職院校的會計課堂教學中,大都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當然采用這種方法有時也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以筆者所在高職院校為例,《中級財務會計》課時量總共140學時,分成兩個學期來完成。課時量跟同類院校相比還是偏少,如果大量采用案例教學法或情景教學法的話,有可能在規定時間內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再有,在學生多教師少的情況下,會計課不得不采用合班授課的方式來進行,這樣一來授課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而且也很難靈活采用其他教學方式。從2014年開始,我校進行了兩校整合,教師數量大大增加,會計課全部實行小班化教學,這就為采取多種活潑有效的教學方式如案例教學法、自助式教學法、分層教學法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大力加強真實的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法將會計理論和實際工作有機結合,并具有較大的啟發性和引導性,對課堂教學與知識傳授具有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教學效果,使課堂教學真正走出“滿堂灌”、“填鴨式”的舊模式,更加重視師生的雙向交流以及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拓展理論知識、掌握實踐技能提供了最大保障。

本文以存貨的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為例來說明案例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實施過程。

例:2009年11月8日,丙公司向甲公司訂購計算機200臺,雙方約定于2010年1月10日按每臺5 000元交貨。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該型號計算機的庫存量300臺,每臺成本為4 800元。2009年12月,該計算機平均市場售價4 600元,銷售環節的費用及稅金每臺為50元。求期末甲公司該批計算機的可變現凈值。

首先,按座位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討論,每個人先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思考其他同學的觀點,兩者結合起來,在此過程中問題可能就會迎刃而解。各個小組的同學經過激烈的討論,認為上例中甲公司的計算機總共300臺,應分成簽訂合同的部分和未簽訂合同的部分分別進行核算。簽訂合同的部分為200臺,根據可變現凈值的公式,其可變現凈值=200臺×每臺的合同價格5 000元-200臺×每臺計算機銷售環節的費用及稅金50元=990 000(元);未簽訂合同的部分為100臺,因為沒有簽訂合同,因而其可變現凈值=100臺×每臺市場銷售價格4 600元-100臺×每臺計算機銷售環節的費用及稅金50元=455 000(元)。最后,甲公司該批計算機的可變現凈值為兩者之和,即990 000+455 000=1 445 000(元)。

其次,進行集中討論。集中討論是班級同學分享經驗和知識的過程,由每個小組派出代表來陳述小組的共同觀點,其他成員也可以發表自己的不同觀點,同時不同小組之間也可以相互質疑、補充。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同時在適當的時候提供背景資料等,有效引導課堂討論的方向,并在討論出現偏差的時候予以糾正。

在上述案例中,各個小組共同分享他們的討論結果后,大家將結果匯總,得出的結論是:對于可直接出售的商品存貨,其可變現凈值等于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其中,簽訂了銷售合同的商品存貨,估計售價按合同價格來確定;而沒有簽訂銷售合同的商品存貨,估計售價按市場銷售價格來確定。

最后,教師進行總結評價。這個環節通常由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進行歸納,對學生參與討論的情況進行評價。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然而,并不是每一個知識點都適合采用這種方法。授課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選擇不同的授課方法,不同教學方法交互使用,揚長避短,靈活應用,切忌生搬硬套。

(二)廣泛采用對比教學法

對比教學法即在課堂教學中,對于一筆交易業務,同時作交易雙方會計主體的賬務處理。通過對比做賬的方式學習,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此方法在財務會計課程的講授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幾乎每個知識點都可以運用這種方法。比如說,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應收票據和應付票據、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交易性金融資產和交易性金融負債、應付債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資等知識點都可以用對比法來學習和理解。

例:甲公司賒銷給乙公司商品一批,售價300 000元,增值稅51 000元,并附有相應的現金折扣條件:2/10,1/20,0/30。采用對比分析法,同時作銷售方――甲公司和購買方――乙公司的會計分錄,甲公司按“應收票據”入賬,而乙公司按“應付票據”入賬。

(1)辦妥托收手續時:

甲公司的賬務處理為:

借:應收賬款 351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3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1 000

乙公司的賬務處理為:

借:原材料 3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51 000

貸:應付賬款 351 000

(2)如果上述款項在10天內收到:

甲公司的賬務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實收款) 343 980

財務費用(現金折扣,假定計算折扣時考慮增值稅)

7 020

貸:應收賬款 351 000

乙公司的賬務處理為:

借:應付賬款 351 000

貸:銀行存款 343 980

財務費用 7 020

(3)如果上述款項在20天內收到:

甲公司的賬務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 347 490

財務費用 3 510

貸:應收賬款 351 000

乙公司的賬務處理為:

借:應付賬款 351 000

貸:銀行存款 347 490

財務費用 3 510

(4)如果上述款項在超過現金折扣的最后期限收到:

甲公司的賬務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 351 000

貸:應收賬款 351 000

乙公司的賬務處理為:

借:應付賬款 351 000

貸:銀行存款 351 000

從以上例題可以看出,運用對比分析法,對于一筆交易業務,同時做交易雙方的賬務處理,可以使學生同時掌握兩個知識點,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盡快掌握知識要點,從而能全面把握中級財務會計。

(三)根據教學內容有選擇地采取自助式教學法

顧名思義,自助式教學法就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學生自己或學生之間進行學習的方式。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并采取小組討論、請學生上講臺講課等方式,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答疑解惑。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學得更靈活更透徹,課堂氣氛也更加生動活潑。比如,《中級財務會計》中的存貨的后續計量方法有先進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方法有直線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這部分內容完全可以采用自助式教學法來進行,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的放矢地學習,比在課堂上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講授印象要深刻,效果也要好的多。

三、改革考核方式,提升有效教學

對課程的考核評價是教學實施過程中的必要環節,它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課程考核的結果不僅可以反映教與學的實際效果,更是衡量一個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考核方法合理與否,直接影響考核的結果、教與學的積極性以及良好學風的建設。

(一)目前高職院校課程考核存在的弊端

1.考核方式單一,內容片面。《中級財務會計》課程考核采用平時考核與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以筆者所在高校為例,平時考核占30%,期末考試占70%,平時成績多以作業、考勤、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來定,期末考試則采取閉卷筆試的形式,由任課教師按照教學計劃中的重點內容出題考試,考核內容側重于對課本識記內容的考查,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很少涉及。這種考核方式直接導致部分學生平時上課不聽,課后不學,全憑期末搞突擊就能順利通過考試,其學習的積極性沒有被調動起來。

2.缺乏過程性考核。過程性考核包括案例分析、課堂討論、學期論文等,這些教學活動不僅是專業課程教學的一種手段,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是一種高效的過程性考核。而大多數高職院校,由于招生規模的連年擴大,不得已采用合班授課的方式,基本上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參與十分有限,任課教師很難對學生的過程性學習情況做出評價。

(二)考核體系改革的建議

1.考核方式和內容的靈活性。目前,我國很多高職院校已經建立了試卷庫。我院會計系借鑒全國骨干高職院校的經驗,凡開課人數達到一定標準以上的核心專業課程都必須建立試卷庫,每門課程試卷庫包括五套試卷,試卷由各課程組擬定,交教務處統一管理。期末考試前由考務辦公室從試卷庫中隨機抽取一套試卷進行考試,真正實行教考分離,以保證考試的公平性。

實行教考分離,能夠促使教師自覺地按照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教學,注重教學研究,改進教學方法,以求得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從學生的角度來說,能促使其樹立端正的學習態度,不再抱有考前臨時抱佛腳的僥幸心理,從而形成重教重學的良好氛圍,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另外,考試內容不應僅僅局限于教材,可以適當涉及課外相關知識,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課程知識要點。

2.強化過程性考核。除了期末卷面考試外,平時應該增加如案例分析、崗位技能、閱讀摘要、社會調查、論文寫作等多項測試,將課程考核從最終的卷面考試延伸到整個課程的學習過程,強化過程性考核,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養成收集課外閱讀資料的良好習慣,培養其團隊協作、表達溝通等方面的能力。

比如說,學生在學習《中級財務會計》這門課程時,教師根據授課內容和學術界的熱點難點問題適當布置寫作小論文,教師可給出參考文獻,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來完成。通過這種方式,平時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其寫作水平,為將來畢業論文的選題、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J

參考文獻:

1.瞿立新,劉鳳娟,楊帆.圖書館在有效教學與高端技能型金融人才培養中的責任[J].文教資料,2013,(7).

2.張麗麗.《基礎會計》有效教學探討[J].職業技術,2011,(3).

3.張亞麗.對比分析法在《中級財務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商業會計,2010,(4).

4.李婧.高職院校會計教學方法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5.楊茹芬.淺析基礎會計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校園心理,2010,(11).

6.左旭.對會計專業課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踐[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6,(3).

7.張冬瑜.會計案例分析教學法運用探討[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3).

8.鄢仲天.高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9.王洪麗.高職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D].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10.王清云.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院校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3,(7).

作者簡介:

篇7

【關鍵詞】基層醫院 優質服務 護理工作

2011年全國護理工作會議在貫徹落實《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關于“推廣優質護理服務”的部署和要求上,總結了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活動經,提出了“以患者滿意、社會滿意、政府滿意為目標,繼續鞏固和擴大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調動廣大護士的積極性,確保工作質量,全面推動優質護理服務的工作目標。

筆者結合會議精神,根據自身在醫院基層工作的多年經驗,提出了基層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幾點建議:

一、優化就醫流程,改善基層醫院環境

病人到醫院就醫,第一感覺往往來自醫院環境,基層醫院應努力為病人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就醫環境,通過合理開設掛號、收費窗口,設置就醫指示標識,提供方便門診等,盡最大可能改善醫院整體環境,讓病人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能保持心情的舒暢;其次,繁瑣的就醫流程增加了病患的抱怨,基層醫院應進一步優化就醫流程,通過門診臺導流減少病人的等候時間,通過電話、短信、網絡等形式提供專家門診預約、手術預約服務,通過計算機聯網建立全院“一卡通”系統……目前,北京解放軍總醫院日前正式開通“301模式”一卡通,將銀行卡與就診卡功能合二為一,實現患者銀行卡號、身份證號以及在院就診ID號的唯一綁定,優化了就診流程,服務效率顯著提高。 “301模式”一卡通開通后,全國各地凡持有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任意一張銀行卡的患者,在當地銀行網點、網站、自助終端及在家中撥打其免費的客服電話進行預約掛號,就診完畢,患者到相關科室及藥局進行檢查、取藥的同時,直接扣費即費用發生地計價,不用再往返收費窗口重復排隊交費。基層醫院可以通過借鑒這些先進做法,不斷優化就醫流程,提高護理質量。

二、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確保護理隊伍的穩定

護士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低、離職率高是一個世界性問題。基層醫院更是存在著護士頻繁跳槽或離開護理崗位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基層護理隊伍的穩定性。

基層醫院應不斷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根據護理人員的不同個性和特長合理安排崗位,通過明確各個崗位職責,合理配置學歷、職稱結構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激發護理人員的最大的潛能。此外,基層醫院還應加大對護理人員的重視,通過薪酬激勵、員工福利、精神獎勵等各種措施來降低護士的離職率,穩定護理人員隊伍,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形成合理的人才結構梯隊,確保醫院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

三、提高護理人員工作能力

在醫院,護士不僅僅是病人的照顧者,還是管理者、咨詢者、代言者,護理人員應當充分認識到護理工作不是從屬于醫療、被動機械執行醫囑的技能,而應當從心理、生理全方位地去落實護理規范和職責。

因此基礎醫院護理人員要不斷增強護理服務意識,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提升護理專業水平,通過增加對病人的人文關懷,以提高病員的康復率和滿意率。筆者認為護士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增加與病人的溝通:

其一,以病人為中心,重視病人的感受

病人在生病過程中,身體承受著極大的痛苦,更希望得到家人朋友以及身邊人的關注和安撫,他們希望護士能從體會到自己內心的焦慮,能對于他們的病情給予極大的關注。特別是當一些病人病情比較嚴重時,他們的心理和行為各方面會出現一系列變化,他們焦慮、恐慌、敏感、易怒,他們對自己的病情毫無把握,又不斷的胡亂猜測,他們常會從護士的語言、行為及面部表情等方面來猜測自己的病情及預后。因此,護士良好的、支持性的、明確的溝通技巧常可以幫助病人度過這段痛苦的時期,減少病人的焦慮與恐懼。此外,護理人員要通過各種機會相病人提供康復的信息,及時向病人提供必要的指導,緩解病人的緊張情緒。

其二,及時滿足病人的需求

護士在護理病人過程中要以細心耐心的態度對待每一位病患,要一視同仁,不能因身份不同而區別對待,當病人有問題時,要積極幫助他們解決,要及時滿足病人的需要,對待病人提出的問題要認真對待,不能不耐煩地打斷病人談話及粗暴地訓斥病人,要使病人感受到溫馨的人性化服務,感覺被護士關心和重視,要維護病人的自尊及人格,創造和諧的氣氛。

四、尊重病患隱私權

基層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對護士的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保護病患隱私是醫務人員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護理人員要想得到病患的信任,就需要將心比心,去維護和尊重病人的隱私權。例如,病患床頭的診斷卡內容可以使用醫院內部特殊代碼來填寫;護士為病人進行注射、抽血、導尿等操作時,可以使用布簾進行遮擋;在病房有別人的情況下,護士查房應征得病人的同意后例行詢問病情;當醫院有實習生需要見習,應征求病患是否愿意,即使病人同意,也應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保護病人的隱私權。

五、開展病患需求調查,提高護理服務水平

醫院同屬于服務行業,病人到醫院就醫,在接受診斷治療的過程中,享受的是護理服務,病人通過支付相應的護理費用,以期實現自身的康復。因此,基層醫院開展優質服務旨在提高自身的護理水平,創造自身的護理品牌,因此,基層醫院應該從實際出發,從病患需求出發,通過對來院就醫病人發放問卷、電話回訪等方式對病患的切身需求展開全面調查,通過改善服務來順應病患需求,制訂更貼近需求的護理服務標準,提高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當前醫院的護理服務都是以前延續下來的,更多的是按照醫療流程和規范來設計的,而沒有更多的關注病人的需求。然而,從實際來看,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需求我們在護理工作中區別對待,這往往是我們基層醫院護理工作中不重視的環節,但正是這些因素影響了病人對醫護服務的滿意度。

因此,基層醫院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中可以通過病患需求調查,了解多數病人的關注因素,通過調整護理服務標準,改變以往護理服務慣例,使服務的目標與病人的期望保持一致,通過提高病患滿意程度來提升自身護理服務品牌。

當然,基層醫院也積極開展各種社會公益活動;深入病房、社區以及廣播電臺、電視臺開設社會課堂,免費為社會人群提供護理咨詢、健康指導等服務。通過優質護理品牌的廣泛宣傳,可以改變社會群體對醫院護理服務的認知,有效地提高基層醫院的護理品牌。

參 考 文 獻

[1]董炳琨.努力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中國護理管理,2006 (7):10-12.

篇8

關鍵詞:園林有害生物;生物危害;防治對策

        近幾年來,我國在綠化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城市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各城市都將園林綠化作為經營城市的重要手段,市民是直接受益者,但在城市化迅速發展進程中,人類也不同程度地改變和破壞了生物之間的生態平衡,引進了許多外來植物,建造了許多新的植物類群,形成了新的城市植被和園林植物格局,在其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偏離初衷的不和諧音符,導致了園林植物中有害生物的嚴重發生,造成了經濟上的巨大損失。而這種損失在時間上是不可彌補的,而且該損失目前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有害生物的現狀

        號稱松樹“癌癥”的松材線蟲在廣東、江蘇、浙江、安徽、山東等地每天都有新的疫點發生,其蔓延之勢已覆蓋了我國5億多畝森林。危害100多種植物的美國白蛾在遼寧、山東、河北、天津等地并未“撲滅”,而且新疫點頻頻出現,甚至扣開了北京的大門,對北京已成包圍之勢。

        國槐的蛀干害蟲銹色粒肩天牛,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一直以河南、山東南部為根據地,局部為害國槐、欒樹,九十年代中期向東、西、北三個方向出擊,成為蛀干害蟲的優勢種,如今已成為北京市樹“國槐”新的重要蛀蟲。

        北方蛀蟲臭椿溝眶象,在本世紀初,已跟隨寄主千頭椿大舉入侵上海市,形成嚴重危害。

        日本松干蚧是一種毀滅性害蟲,遍及華東各省,如今又向東北擴散,吉林省1994年首次發現受其侵害,至2002年發生面積已達27萬畝,成災面積13.5萬畝,4萬畝松林在蟲口下瀕死或枯死。

        杉樹、柏樹的重要蛀干害蟲雙條杉天牛向北已蔓延到沈陽,大有向東北擴散之勢。

        光肩星天牛的危害面積已達50萬公頃。

        青楊虎天牛在黑龍江哈爾濱周邊地區再度暴發成災。

        蔗扁蛾是我國新發現的一種鱗翅目鉆蛀性害蟲,危害香蕉、甘蔗等經濟作物,防治難度較大,如今已遍及華東、華中、華北、西南、東北等各地城市園林,危害植物達22科之多,除巴西木、發財樹、綠蘿、一品紅、棕竹、鵝掌柴外,全國各地尤其是城市園林許多木本、草本花卉被其侵害。

        楊樹爛皮病1999年春在東北全部及華北、內蒙古部分地區流行,被害致死柳、楊等綠化樹木近15萬株。

        松枯梢病在山西、陜西、遼寧大發生,大連沿海地區的大片黑松患病死亡。

        銀杏大蠶蛾僅在陜西就發生2萬公頃,東亞飛蝗在西北、華北再度暴發成災。

        前幾年,長春市因凍害死亡楊、柳樹2萬余株,由凍害引發病害,嚴重染病的樹木3萬多株。

        原產南美的水葫蘆,學名鳳眼蓮,作為畜禽飼料、觀賞和凈化水質的植物被引入并推廣種植,后逸為野生,以極快的無性繁殖,形成單一的優勢群落。在云南已成“喧客奪主”的心腹之患,占據了滇池10平方公里的水域,破壞當地水生植物和水生動物,堵塞交通,給漁業和旅游業造成重大損失,嚴重地破壞了生物間生態平衡。

  &nbs

p;     二、原因分析

        (一)綠化植物的不合理配置為病蟲害的發生提供了有利條件。

        害蟲與寄主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協同進化關系,可以說植物一栽下去就決定了病蟲害的發生程度,不合理的種植結構是病蟲害發生的主要源頭。

        (二)城市生態惡化為病蟲害的發生開啟了方便之門。

        城市環境是由人工建造起來的特殊生態系統,地上部分往往是空氣污染嚴重、光照條件不佳、人為破壞頻發;地下部分往往是土壤堅實、透氣性差、土質低劣、缺肥少水、生長空間狹窄,這些直接導致了有害生物的大發生。當某種生態因子達到災變程度,而養護管理又長期相當不力時,生態平衡將被打破,園林植物病蟲害就暴發成災,發展成為自然生物災害。

   (三)綠化格局的調整改變了原有有害生物的結構。

        園林植物是城市建筑物、道路之間互相聯系并使之成為一體的紐帶。國外園林風格不斷傳入我國,植物配置和種植方式更加多變,如疏林、草地、規則綠化等,打破了我國傳統園林格局。園林植物種類、數量以及綠化面積大幅度增加,改變了城市中原有有害生物的種類、結構和危害。如今,蛀干害蟲,“五小害蟲”(蚜、螨、蚧、粉虱、薊馬)和生態性植干病害成為城市園林植物的主要病蟲害。

        (四)園林植物檢疫環節薄弱,外來病蟲猖獗。 

        隨著國際間植物交流的頻繁,侵入型害蟲不斷傳入我國,而我們當地天敵尚不能馬上跟蹤適應,這些自然控制因素的喪失使侵入型害蟲比我國本地害蟲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嚴重危害100余種花卉植物的毀滅性食葉害蟲美洲斑潛蠅和前面提到的蔗扁蛾就是近年從國外傳入的,并在短短兩年時間就遍及我國各省區。

        (五)氣候異常促使城市園林病蟲害大發生。

        在城市惡劣的生態環境下,園林植物生長勢極弱,這時氣候方面的因素則變成決定性影響因子。例如,1999年柳樹爛皮病大發生,國家林業局專家組確定為災變性氣候引起。

        三、采取的對策

        (一)進行規劃設計,控制有害生物的發生。

        從尊重生態系統自我調節出發進行園林規劃設計,遵循生物共生、循環、競爭的原則,以喬木為主,實行喬、灌、藤、花、草多種植物合理混配的林蔭型綠化,造成一個和諧、有序、穩定的園林植物群落,形成一個多品種、多層次、互促共存、遮陰效果好的復層種植結構。

        (二)加強養護管理,減少有害生物的發生。

        加強養護管理就是人為地調整適合目的植物生長,而不適合有害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使目的植物能健康、茁壯地生長,有害生物很難侵入,也不能大量繁殖,不能對目前的植物構成威脅。從而從根本上解決植物衰退病這一難題。

        (三)選育及應用抗性植物品種。

        植物材料的選擇應以植物區系分布規律為理論基礎,以鄉土樹種為重點,以適應城市生態環境,如抗干旱,耗水少,耐瘠薄和土實,抗污染,抗凍害,抗病蟲,耐粗放管理等7個方面為樹種選擇的首要標準。

        (四)應用最新科研成果,保護環境。

&

篇9

關鍵詞:園林植物;空間設計;有效方法

Abstract: for the garden for, many elements, the plant is one of a very important to form, and the vitality of the plant itself features special obvious, in the timing of the changes which have strong sex, in the space, but also the important tectonic landscape. In response to this, this article mainly of landscape plants the effective methods of space design in this paper.

Keywords: garden plants; Space design; Effective method

中圖分類號:K928.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在空間上,園林藝術都是一種以非常重要的造型,作為園林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景觀要素,植物本身因為自身較強的生命力特征,較豐富的時序特性,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觀察園林的其他構成要素,無論是小品,還是水體,抑或者是建筑或者地形,和植物相比,在生機和趣味的角度上,都相差深遠,可以說植物景觀本身能夠園林更加富有層次性。

1 園林植物在空間上的景觀特點

(1)整體性。在園林內部,設計植物景觀,當前的著眼點多是空間的整體角度,從整體逐步的深入,一直到局部,可以說在空間層面上,植物能夠很好的改善整個環境。在這里的整體性涵括了群落結構在整體上首先應該是合理的,其次還有群落內外結合的有機性,不同群落間能夠呈現很好的過渡性,具有緊密的聯系性。(2)時代性和藝術性。植物因為自身的形狀、色彩和質地的不同,會呈現出不同的美感,人們在欣賞它的時候,也會有不一樣的認識,當然人們的認識也會與自神的主客觀條件密切相關。在空間上設計植物景觀,實質上也是創作意向的獨特體現,是一種設計者和欣賞者之間對美所進行的交流,作為設計人員,因為要呈現美給人們觀察,所以設計出來的景觀不但要符合美這一概念的空間體現,也要能夠緊跟時代的特點,反映社會對美在某個獨特的歷史時期的要求和體現,只有這樣,園林景觀才會吸引更多的游客,否則就會讓人們遠離它,成為一幕自傷的風景。(3)評價主體的多樣性。對于現代園林來講,其欣賞主體的受教育水平,賞美認識,自身的需求差異很大,對美的評價可能會有不一樣的認識和觀點,所以在設計植物景觀的時候,一定要密切的關注整體和局部兩個層面,一定要全面地看待雅、俗兩種觀點。(4)發展的持續性。我國城市化的步伐在不斷的邁進,生態本身也遭受了越來越多的破壞,社會整體對于環境也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設計園林植物景觀,無論是在植物材料,還是位相、時項兩個層面,都一定要予以靈活處理,讓生態環境能夠符合持續性的發展策略,這是設計工作應該關注的重點和中心。

2具體的設計路徑

2.1多樣化的設計方法

構圖如果太過單調,那么欣賞者必然會覺得非常的單調,設計方法的多樣性能夠很好的控制或者避免這一問題。設計園林植物景觀,要想實現多樣性,那么一定要讓一條主線控制整個空間,在這個基礎之上,讓植物種類呈現多樣性的變化。這個目的的達成,要遵循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則:(1)設計需要結合植物之獨特的形態進行。植物形態如果相似,可以予以組合,讓整個景觀構圖達到統一,實現和諧,比如植物如果是圓球形的,那么呈現出來的方向感就不會特別的明顯,對于構圖來講,破壞性就不會很大,故而可以用其對特征比較明顯的植物進行襯托,章顯中心植物的獨特性。植物如果為圓柱形的,或者錐形的,或者橢圓形的,那么方向性就比較明顯,借助于它們對高度能夠實現很好地加強作用,進而讓構圖本身的焦點更加清晰的呈現,植物如果為垂枝形的,帶給人的下垂感就非常的明顯,很容易引領觀賞人的目光注意到地面,故而借助于這種類型的植物,柔和線條可以得到很好的創造,植物如果是水平展開狀的,那么就具備很強的外延感,能夠吸引觀賞人的視線沿著水平作出移動,移動沿水平方向的前進可以明顯的對應于垂直方向;如果植物本身的造型非常的奇特,而且不規則的話,那么就很容易吸引觀賞人的注意,所以需要對其予以突出的設計,產生的吸引力也將必然更加的不同凡響。(2)設計的時候需要對植物色彩予以重點地考慮和處理,很好的掌控整體和局部之間的關系,基調色澤選擇為綠色,點綴色澤為其它顏色,顏色的組合遵循“大調和,小對比”這樣一個基本的原則,讓景觀本身的層次感更加的明顯。一般而言,深綠色能夠給人沉穩和凝重的感覺,淺綠色則會讓所在的空間更加的明亮和輕快,如果很好的配置不同的色彩的話,色差帶來的視覺效應將會更加的明顯。對于處于景觀中心地位的植物,應該予以點睛的色彩顯示。盡管如此,如果色彩過于跳躍,也會讓人產生不和諧、不統一的感覺。如果灌木或者花卉顏色比較鮮艷,那么就可以予以大面積的進行布置,吸引眼線。

2.2對重點予以突出強調

景觀植物如果在模式以及秩序的角度上能夠將原本的空間布局予以打破,這樣景觀欣賞者就會被吸引到景觀上來。通常,借助于主景植物能夠很好的實現植物景觀的布設,選擇主景植物,需要突出強調植物群體的質感、色彩或者形態。如果一個植物群體里面存在一個特征非常顯著的植物,其本身就會有非常明顯的地位。可以說突出特征明顯的植物對于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不同要素之平衡性也同樣需要得到重視,這樣景觀才能夠實現很好的均衡,才能夠達到很好的統一,美學價值也才會有很好地體現。一般而言,對于均衡的理解,既可以為對稱性的,也可以為不對稱的,對稱的植物能夠讓主題更加的有力,讓均衡在美學層面上的價值得到更好的章顯;不過不對稱產生的均衡也能夠讓人們在心理層面上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實現很好的移步換景之追求。

2.3注重比例

設計園林植物景觀,另外一個必須要遵循的重要因素就是比例一定要適度。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人們習慣于尋找和自己在形象上、在情感上有共性或者有共同特點的物體,尺度的適宜性,比例的合宜性,能夠讓人們更具有親切感。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比例一直是一個得到關注的話題,比如黃金分割點,比如平方根矩形等等,這些比例對于構圖能夠產生更加優美的感覺,對于園林植物景觀設計,其本身無論是在立體,還是在平面的角度上,也有著非常明顯的比例關系,故而空間上設計植物景觀,比例關系一定要做到和諧、適宜,這樣尺度更加的得體。

2.4加強秩序

借助于各種不同形狀的展開和有序安排,景色本身也會產生較好的變化。比如借助于圓柱、圓錐、圓球等形狀,能夠很好的體現高中低的變化,而借助于各種不同的質感、色彩和形態以及它們之間的密切結合,可以讓植物景觀能夠達到更好的協調性,比如借助于一定的節奏設定,通過不同質感的植物,借助于不同的色彩,景觀焦點能夠得到很好的章顯,欣賞者的視線可以伴隨著設計逐步的轉移。但是這個過程中,布設植物景觀,一定要非常的關注具體的位置,通過秩序化的排設,通過視野焦點的變換,讓植物和所處的時空更加的有序化、合理化。

園林植物景觀的規劃設計,需要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作為背景的植物,一定要和前景以及中景做到很好的均衡和協調,無論是哪個層面景色的缺少,空間本身的層次性就會被打折,整體的均衡感也就比較難以產生。此外,對于中景植物也要予以突出,讓均衡感更加的明顯和強烈。

2.5達到簡潔

對于美來講,簡潔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表現條件,相比于復雜來講,在某些時候,簡潔的景觀更能吸引觀賞者,創設植物景觀,要想在空間設計層面上達到簡潔的目的,卻常常借助于重復的手法進行。這里的重復,也就是借助于植物之色彩、植物之質感、植物之形態進行創設。植物如果在色彩或者形態或者質感上具有相同的屬性,那么就能夠借助對這些特征的重復,讓植物在空間上達到統一的目的,這個時候的統一不但是單純的,而且具有很好的統一性。某種程度上的重復,能夠讓觀賞者產生熟悉感或者親切感,能夠有一種心靈上的舒適,所以在一個相同的空間,可以重復的布設特征一致化比較強的植物,但是這種類型的植物本身不適宜很長,否則的話,就會讓觀賞者覺得單調。此外,設計的時候還能夠借助于植物組群的變化,讓植物在組群上能夠呈現很好的統一感,能夠具有很好的聯系性,最終讓景觀體現很好的美感。

3結論

對于進行人為處理的景觀,植物是主要的造景手法,成功運用植物對景觀進行配置,可以說對于整個環境景觀而言,將有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探討如何借助于植物對園林空間進行更好的自然景觀美化,不但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話題,而且具備較高的理論水平,故而,對于現代園林的規劃設計來講,通過植物進行造景,不僅僅能夠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態環境,而且還能夠更加科學合理的對景觀在空間上予以配置,最終讓園林建設,在空間層面上呈現的更加多彩,更加的豐富。

參考文獻

[1]李端杰.植物空間構成與景觀設計[J].規劃師,2002,(5):56-57.

[2]楊曉冬,王芳.植物在園林造景中的作用[J].林業科技情報,2006(2):91-92.

篇10

關鍵詞:實驗改進與創新;氨氣噴泉實驗;氨和氯化氫反應;銅與濃硝酸反應

文章編號:1005C6629(2017)2C0069C03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樹立綠色化學思想、形成綠色化學的觀念”,表明綠色化學思想已成為化學課程與教學的一項重要的目標和內容。新課改理念中強調要突出化學實驗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倡導學生要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提高搜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教師應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人教版化學1(必修)教材第四章的氮族元素主要介紹含氮元素的物質,包括:氮氣、氮的氧化物、硝酸及硝酸鹽等。元素化合物在高中階段屬于重要的學習內容,對元素化合物的學習通過化學實驗以及實驗改進與創新來展開,有助于學生在學習掌握新知識的同時,借助化學實驗培養觀察現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改進,開發學生潛能,發展學生個性,拓展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本文主要以“氮族元素”為例,介紹幾則有關含氮元素物質的實驗改進,以供參考借鑒。

1 實驗室制氨氣及噴泉實驗的改進

儀器:小試管、膠頭滴管、圓底燒瓶(集氣瓶等)、帶導氣管的單孔塞、礦泉水瓶、棉花、鑷子

藥品:氯化銨、氫氧化鈉、濃氨水,紅色石蕊試紙(或濃鹽酸)、水

原理:NaOH固體溶于水放熱,促進NH3?H2O分解放出NH3。

改進方案(見圖1、2):

改進優點:

(1)教材中的實驗方案是對混合物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固體加熱制備氨氣,反應裝置需要酒精燈進行加熱[1];而本改進實驗裝置簡單,操作方便,不需要加熱裝置,只需要向盛有氯化銨和氫氧化鈉混合物的試管中加入濃氨水于常溫下即可快速制備氨氣。

(2)噴泉實驗改進后,實驗現象明顯,通過礦泉水瓶變形,可讓學生直觀地看到瓶內外形成了壓強差。

2 氨氣和氯化氫反應實驗的改進實驗

儀器:小試管、橡膠塞、注射器針頭、棉花

藥品:濃氨水、濃鹽酸、冷水

原理:濃氨水和濃鹽酸易揮發,氣體相遇形成白煙。

NH3+HCl=NH4Cl

改進方案(見圖3):

改進優點:

(1)實驗儀器常規,操作過程簡單。

(2)藥品用量少,只需向棉花上滴幾滴濃氨水或濃鹽酸,現象明顯。

(3)實驗在密閉儀器中進行,氣體不會逸出,不會污染環境,體現綠色環保理念。

替代儀器:用帶瓶蓋的廣口瓶,分別向瓶蓋內部和瓶底部滴幾滴濃氨水和濃鹽酸即可(也可將廣口瓶換成培養皿);或用橡膠管連接的2個干燥管,擠壓膠頭滴管使少量濃鹽酸或濃氨水進入干燥管中,打開止水夾,觀察現象即可(如圖4);也可用圖5裝置進行該實驗,兩支注射器分別裝濃鹽酸和濃氨水,推動注射器壓縮柄使少量試劑進入試管中即可觀察實驗現象。這些儀器改進均使氨和氯化氫反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不會污染環境,雖然藥品用量極少,但現象非常明顯。

3 銅與濃硝酸反應實驗的改進

3.1 改進一[2]

儀器:燒杯、2支塑料注射器(規格:5mL和20mL)、塑料輸液袋(規格:100mL)

藥品:細銅絲、濃硝酸、蒸餾水

實驗原理:

銅與濃硝酸反應產生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二氧化氮遇水反應產生無色氣體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遇空氣又變為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Cu+4HNO3(猓=Cu(NO3)2+2NO2+2H2O

3NO2+H2O=2HNO3+NO

2NO+O2=2NO2

改進方案(見圖6):

用一注射器吸取少量濃硝酸(約2mL)注入空的透明塑料輸液袋。將細銅絲繞成圈放于另一注射器內,排除空氣,插入上述裝有濃硝酸的塑料輸液袋,抽提注射器壓縮柄使袋內濃硝酸進入針筒內。觀察反應現象一段時間后,按下注射器壓縮柄,使注射器內的氣體、液體進入輸液袋內,拔出注射器。用注射器向輸液袋中注入蒸餾水(約10mL),充分振蕩,產生的紅棕色氣體NO2與H2O充分反應,觀察到紅棕色氣體變為無色氣體NO。再用注射器向輸液袋中注入空氣(約15mL)(注:此時不振蕩),NO與O2反應,觀察到無色氣體又變為紅棕色氣體NO2。充分振蕩,觀察到紅棕色氣體又變為無色氣體NO。

改進優點:

(1)實驗裝置簡單,不僅節約材料和藥品,且操作方便,現象明顯,具有趣味性。

(2)實驗便于控制,可隨時停止,操作安全。

(3)突出環保意識,雖然實驗中產生NO和NO2都是有害氣體,但在整個實驗中沒有泄漏,且尾氣處理在密閉的體系內進行,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實現了實驗的綠色化。

(4)輸液袋還可以作為NO2氣體的儲存裝置,便于取用。

(5)該裝置具有多功能性:可作為NO2和NaOH溶液反應、NO與NO2混合氣體和NaOH溶液反應、化學平衡移動知識中NO2和N2O4相互轉化的實驗裝置,探究銅和濃硝酸反應溶液的顏色變化等。

3.2 改進二

儀器:大試管、小試管、橡膠塞2個、帶膠頭滴管的橡膠塞1個

藥品:銅片、濃硝酸、濃氫氧化鈉溶液

實驗原理:

銅與濃硝酸反應產生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和硝酸銅溶液,二氧化氮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被吸收,硝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產生藍色沉淀。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2NO2+2NaOH=NaNO3+NaNO2+H2O

Cu(NO3)2+2NaOH=Cu(OH)2+2NaNO3

改進方案(見圖7):

將放有銅片的小試管放入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大試管中,塞緊帶膠頭滴管(滴管內盛有濃硝酸)的橡膠塞,擠壓滴管滴入幾滴濃硝酸于小試管中與銅片接觸,觀察到有紅棕色氣體產生;停止反應時,傾斜試管使大試管中的氫氧化鈉溶液與小試管中的溶液混合即可。

改進優點:

(1)實驗操作簡單,現象明顯,在密閉體系中進行實驗,對環境無污染,實現零排放,有利于學生樹立環保意識。

(2)通過實驗,讓學生從氧化還原理論知識的角度,了解產物NO2和氫氧化鈉的反應,掌握 NO2的尾氣處理方法。

(3)傾斜該裝置,使小試管內反應后的溶液和大試管中的溶液接觸,觀察現象――產生藍色沉淀,引導學生分析推斷其原因,即:產物Cu(NO3)2溶液和NaOH溶液發生了反應。

可將大小不同的兩個試管換成其他儀器,如不同大小的培養皿[3],或內部放小試管的廣口瓶[4](見圖8),或連續反應裝置[5]等。

化學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手段,借助化學實驗學生不僅可以學習掌握新知識,還可通過發現和改進化學實驗的問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改進與創新能力、實驗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及表達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開發學生潛能,發展學生個性。作為一線化學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重視對教材中現有的化學實驗的改進與創新。

參考文獻:

[1]宋心琦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代黎娜,王小慶.銅與濃硝酸反應實驗的創新[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10):64~65.

[3]彭曉泉.銅與濃、稀硝酸反應的投影實驗[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