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本書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28 14:39: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推薦一本書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為大家介紹的這本書名字叫做《哈利波特》系列,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名叫哈利詹姆波特的男孩剛剛出生,一家人就遭到了殺人不眨眼的黑巫師——伏地魔的攻擊,哈利的爸爸為了保護哈利的媽媽和哈利,戰死了,哈利的媽媽為了保護哈利而用一種奇怪的力量使他躲過一劫,自己卻犧牲了,在哈利的額頭上,也留下了一道閃電形的傷疤。
在阿不思鄧布利多的幫助下,哈利在霍格沃茨學習了六年,并接受了鄧布利多六年的教誨,和羅恩和赫敏的幫助下,終于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巫師;可是鄧布利多是伏地魔最害怕的一個人,一旦他死去,伏地魔就又會胡作非為,于是在他快要與世長辭的時候,將無敵的老魔杖賜給了哈利,希望他能戰勝伏地魔。
可是,必須要收集起三樣死亡圣器,才能將伏地魔置于死地,但死亡圣器里的復活石已經被摧毀,老魔杖也被伏地魔奪走了,只剩下一件隱形衣,哈利和伏地魔生死決斗的時候到了,伏地魔再一次地使出了必死咒——阿瓦達索命,不要以為沒用生命的東西就沒有情感,就連魔杖也不愿對自己的主人施魔法,于是魔杖便將魔法反彈了回來,射到了伏地魔的身上,伏地魔一命嗚呼了。
這個故事讓我學到了,真正無敵的是團結,是無堅不摧的友誼,之所以我將這一本書推薦給大家,是因為我希望大家能夠團結成兄弟,讓我們不再為一些小事而產生矛盾,因為,朋友能和你一起共度難關,朋友是你傷心時最好的安慰!
篇2
書是我們一生的伴侶,它是帶我們走進智慧大門的金鑰匙,它讓我們飛翔在夢幻的天堂,帶我們遨游在知識的海洋。有了它,一切是多么的美好!
近來,我看了不少好書,有《丟三落四的小豆豆》、《小鹿班比》、《三國演義》和《夏洛的網》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夏洛的網》,它講述了小蜘蛛夏洛和小豬威爾伯之間觸動人心的故事。
小豬威爾伯來到谷倉認識了善良的夏洛,一直無憂無慮地生活著。當威爾伯聽說自己的命運竟然是熏肉火腿時非常害怕,夏洛為了救威爾伯用蛛絲織出了被人類視為網上奇跡的幾個字——“王牌豬”“了不起”。威爾伯因此出了名,主人沒有殺它,可是夏洛的生命卻走到了盡頭。威爾伯為她做了什么呢?曾經被威爾伯稱為嗜血動物的夏洛卻為他付出了一切。
我把這本書介紹給同學是因為他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發,夏洛這個朋友是多么忠誠,多么有本事。在美國大作家E.B懷特的筆下,夏洛用蜘蛛絲編織了一張愛的大網,這網挽救了威爾伯的生命,更激起我們心中無盡的愛與溫情。通過這本書讓我感受到友情的珍貴,也讓我懂得了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會帶來更多的關愛和快樂!
篇3
《父與子》,一本幽默的書,給我的生活添加了快樂的色彩。
《父與子》的作者是埃·卜·勞恩,著名的幽默大師。《父與子》這本書他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完成的,該書于20世紀30年代傳到我國,算上現在,快1個世紀了。
我最喜歡的書就是《父與子》了,里面的大胡子爸爸,和藹、寬容、幽默,刺猬頭的兒子聰明、調皮、可愛,上演了一段幽默而搞笑的,溫馨而快樂的父子之情。有一件事,你聽了,肯定覺得我最喜歡看這本《父與子》。買的時候,媽媽剛付錢,我就迫不及待的拆開包裝,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結果,大約30分鐘不到,一本厚厚的書已經翻到了最后一頁。我并沒有要媽媽再給我買書(我看完一本書,就要買另外一本書),而是看了一遍又一遍,樂此不疲。直到現在,這本書已經經不住我的無數次翻頁,有點舊了,所以我要好好的保存這本書,推薦給朋友看,因為,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
如果你覺得《父與子》有意思,可以回復我的這篇作文,關注我哦!
四年級:朱瀟藝
篇4
今天,我要向你推薦一本書。叫做:作文寶典!
知道我為什么介紹他嗎?是因為這本書里有許多好作文,比如:霧。
“我迅速洗漱完,迫不及待的沖出家門,想更快的親近這純白色的世界。四周彌漫著霧氣,我看不清前面的道路,仿佛走進了一個大迷宮一樣,似乎進去了,就再也出不來了。閉上眼睛,我享受著絲絲涼意,呼吸著清晨清新的空氣。我,醉了!”這段話描寫的是霧中的情境,白茫茫的,煞是美麗。
這本書可真是名不虛傳呀!
五年級:趙玲瑋
篇5
關鍵詞:初中語文;素質作文訓練;閱讀教學
初中素質作文訓練體系研究實施課題研究認為,只有搞好閱讀教學,讓學生多讀書,勤寫讀書筆記,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書從哪里來?如何讀書?怎樣寫讀書筆記呢?我根據初中素質作文訓練體系研究實驗課題的相關要求,結合本校學生實際和自己對閱讀教學的理解,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操作。
一、讓學生有書可讀
農村學校的學生書包里一般只有教科書和學校發的家庭作業,其他的就難得有一本自己喜歡的讀物了。這一堪憂的現實不得不讓我這位負責素質作文實驗的教師想辦法為閱讀教學創造條件。
1.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
通過查詢了解學校圖書室的藏書,我給學生列出他們最宜讀的書目,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挑選其中的圖書來讀。因為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書他們才會認真閱讀,認真去摘抄。
2.每學期一人買一本書
家長會上,我講清楚在素質作文訓練體系研究實驗中,學生閱讀的重要意義,倡導家長每學期務必給子女買一本書,學生之間相互交換來讀。這樣,班級的藏書無形中就“多”起來了。當然,教師要幫助家長、學生列出初中學生宜讀的書目,以保證學生能讀到好書,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賓遜漂流記》等。
3.征訂書報,創設平臺
我們的閱讀最終要落實到寫作上,所以讓學生多讀同齡人的作文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每年我用班費或自己出資給班級征訂幾份作文報刊,如《初中生作文報》《作文指導報》《初中生作文點評》等。告知學生我們的好作文也可以發表在上面。這樣就會激發學生認真閱讀、努力寫作,寫作好一點的學生還會做作家夢呢。
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構建閱讀管理機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教師的教學構想再完美也是枉然。但學生天生貪玩好動,思想單純,他們很難做到為“讀書”這一“宏偉”目標而“手不釋卷”“如饑似渴”地閱讀。于是,作為語文教師就一定要注意因利勢導。循循善誘,努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1.變弊為利,因利誘導
根據學生愛看電視不愛看書的現象,教師要巧妙引導,變弊為利。因為作品中的語言描寫很精彩,有的還附上美妙絕倫的好詩,所以教師能講得生動一些。“同學們想把故事講得更生動一點的話,就只有認真去讀書啦。”這樣誘導,慢慢的學生就會去圖書室借書,并認真閱讀原著了,加上教師的檢查督導,學生的讀書習慣就會逐漸形成了。
2.教師的讀書熱情潛移默化影響學生
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多讀書愛讀書才行,并隨時把自己覺得美的詩文朗誦或朗讀給學生。因為學生在效仿教師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養成了讀書習慣,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3.課內閱讀教學的成功是誘導學生產生課后閱讀的興趣的關鍵
在學生興趣正濃時拋出所要推薦的讀物。如,教學《春》之后,學生感受到了朱自清散文的美,教師就及時推薦《朱自清散文集》;學一首唐詩之后推薦《唐詩三百首》等。學生的閱讀興趣就這樣得到循循善誘的培養。
4.根據學生興趣推薦圖書,解決疑問,培養興趣
學生是好奇的,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會提出疑問,學生通過朗讀來滿足求知的欲望,還讓學生體驗到課外閱讀的樂趣,這就成了一舉多得的好事了。
三、指導閱讀方法,培養閱讀習慣
作為語文教師,我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更注重指導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方法的指導一定要以教材為依托,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給學生閱讀方法,以“教材”為“學材”,處處滲透讀書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得閱讀方法于課內,獨立運用閱讀方法于課外。常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讓學生在初讀文本之后再在精讀的過程中用筆勾畫出好詞佳句和優美語段,并抄寫在筆記本上;對文章內容、主體和語段的精彩之處的感想都倡導學生寫在筆記本上。這不但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記憶,而且還激發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四、表揚先進,激勵后進,鞏固成果
學生的閱讀興趣有了,作文的“話”也多起來了,典故成語也能常運用在作文之中。口頭作文時,有的學生甚至口若懸河、妙語連珠,讓我不得不對他們刮目相看。
雖然閱讀教學有了效果,我還是居安思危,隨時鼓勵鞭策學生積極閱讀,認真積累,把讀書和摘抄積累作為一日常規來要求學生。
參考文獻:
篇6
六小教師 丁紅艷
1、聽課是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一個好方法,只有多聽課才能夠逐漸積累經驗。所以對每一次聽課的機會我都十分珍惜。每聽一堂課都有或多或少的收獲,漸漸地,我也掌握了一些駕馭課堂的技巧。
2、與同行切磋,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借鑒別人的經驗和方法,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更快進步。
3、還可以是觀摩名家課例,與名師交流。
與書交朋友
六小教師 徐秀文
學生一升入三年級,我就叫學生準備兩本書,一本是作文書,一本是自己喜歡的書。作文書幫助學生學寫作文,另一本則是擴大學生視野,增強學生課外知識。一開始,有一部分學生并不喜歡讀書,我在向同學們推薦閱讀文章時特意說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并只說出一點點精彩的片段,激勵他們讀的興趣。閱讀課上,我和他們一同讀書,一起交流。學校的讀書時間,學生在座位上看書,我也拿一本書坐在講桌前看,用自己的行動影響學生。每次學生訂的讀物來了,我總是先瀏覽一下內容,把最有價值的內容推薦給學生們。
現在,每個學生書包中都有課外讀物,課間總能看到有人在座位上捧書看,耳濡目染,許多學生積累了豐富的詞句,他們在習作中,在言談中,總會有“驚人語句”出現。
從文字學的角度來教生字
六小教師 張燕峰
自從我到小學任教以來,經歷了學生錯字太多到漸少的這么個過程。為了有效地消滅學生的錯別字現象,我一直在思考,發現從文字學的角度來教生字是一種卓有成效的方法。比如,我在教學生字“蒸”時,我啟發學生說:我們蒸飯的時候,需要有個鍋蓋是吧?而古人沒有現在的鍋蓋,他們是用草將就地編了個鍋蓋,蓋在了鍋上;再觀察中間的部分,是不是很像個有雙耳的鍋呢?那中間的一橫就是鍋底,那四點底就是分散在鍋底的點點火苗了。
篇7
桂林市龍隱小學三(4)班秦媛媛
暑假里,我和媽媽去看望姥姥。午飯后,我到門外去玩。剛出門,就發現一位大叔在擺攤賣書,就連忙走了過去。
書攤上的書好多呀,什么《格林童話》、《故事大王》……讓我眼花繚亂。我花了好長時間才挑了一本《阿凡提笑話故事》,標價:29.80元,大叔只要7元錢。我想:這不可撿到大便宜啦!我把書買了下來,高高興興地回到姥姥家。
一進門我就喊:“媽媽,我買了一本書,標價是29.80元,我7元錢就買回啦!”媽媽有點兒不相信,打開一看,說:“瞧,這字這么小,準是盜版貨!”哥哥說:“你這次可上當了,我的鄰居也賣這書,他進價一本才兩三元,瞧你高興的!這盜版書標的價你也信?”
盡管大家都說我上當了,但這畢竟是我第一次撿了大便宜,什么盜版不盜版的,還不是一樣看!當我認真閱讀時,情況就不妙了,書里錯別字連篇,簡直沒法看!“阿凡提”竟然印成“巴一”。這時,我才發覺自己真的上當了!
篇8
人,從幾歲開始,就上幼兒園,接著上小學、初中、初中、高中、大學…….然后工作。人生活的每一天當中,都離不開讀書。可以這么說,人的一生是在“書海”中度過的。知識就像海洋,我們需要不斷從中吸取營養,可見,讀書是多么重要。我特別愛讀課外書。
在我們家里,書柜里、書桌上、茶幾上到處都是書,家里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能見到書的蹤影。書的品種也是五花八門。有工具書、英語書、文學作品、漫畫、百科全書等…….
我愛讀書的程度幾乎可用“費寢忘食”來形容。每天晚上睡覺前看會兒書早已成為我的習慣,只要不看書,我就睡不著,好像有道美味點心放在眼前,可就吃不到一樣,心里癢癢。媽媽要求我每天晚上9:30分前必須睡覺。可有時候功課較多,我要到9:30分才能上床,就沒時間看書了,那怎么辦呢?我自有辦法。我問媽媽:“我能不能看書啊?”她總會勉強地回答:“已經很晚了,明天還要早起上學,只準看5分鐘。”“看10分鐘吧?” 我跟媽媽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終于討來寶貴的10分鐘,于是我就樂顛顛的,飛一樣地“奔”到床上,看起書來。可是,總覺得時間過得太快,10分鐘一晃就過去了,媽媽過來催我睡覺,我正看得入迷,就死磨硬纏地求媽媽讓我看晚這一頁。等把這一頁看完后,我還會“得寸進尺”,繼續往后看。不等媽媽發出“最后通牒”,我決不罷休。我現在功課越來越忙,晚上能看書的時間越來越少,媽媽心疼我,想讓我早休息,我呢,不想放棄看書的樂趣,所以,和媽媽上演的“時間爭奪戰”越來越經常發生。
我在家里連上廁所也要看書,可笑的是,每次我不是只帶一本書,而是要搬上一摞書,實際上我也只能看一本。我覺得,在這段時間里,我可以心安理得地、好好地享受我的書籍,誰也管不著我,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喜歡的書統統帶上。有時為了多看一會兒,我會在馬桶上坐好長時間。媽媽見我老不出來,就忍不住過來喊我,開玩笑地說:“你到圖書管去了?”她還提醒我說:“坐時間長了會坐出毛病來的!”看我這個樣子,不知道是該表揚我還是該批評我了。
很多同學看書,往往只看一遍,還沒深刻理解,就把書扔到一邊了。我覺得,讀書就象吃飯,要嚼慢咽,充分吸收里面的精華,我一本書起碼要看兩遍。我最喜歡黃蓓佳阿姨的〈我要做個好孩子〉和黃倩阿姨的〈紫鳶鳥〉,這兩本書我都不知道看了幾遍了,都能倒背如流了。
篇9
為了達成這一教學目標,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應如何去做呢?
一、制定好讀書指導計劃
“書山學海”,到底讓學生讀什么書,怎樣讀書,作為語文教師,必須根據《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做到心中有數,在每學期初就作出周密的安排,制定好切實可行的計劃,并要嚴格地按計劃組織實施。否則,課外閱讀往往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在制定讀書指導計劃時,要注意因材施教,重興趣激發,重習慣培養。目標要小,措施要實,要讓學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力求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讀書活動中來,爭取獲得大面積豐收。在指導三年級學生開展讀書活動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制定了讓學生一學期內讀好古典名著《西游記》的讀書指導計劃,分步驟,分階段,計劃組織學生看一部電影《大鬧天宮》;閱讀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開展相關比賽:第一,《西游記》人物知多少。第二,《西游記》故事我會講。第三,《西游記》故事小報展評。第四,我與書中人物交朋友、比本領想象作文賽。并且,切實組織學生按要求去做了,效果明顯。
二、上好閱讀指導課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方法、習慣、閱讀量等,作出了明確的要求,到5―6年級時,默讀速度每分鐘要達到300字以上,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要求著實不低。那么,如何達到這一要求呢?我認為,作為語文老師,除了抓住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扎扎實實地進行閱讀教學外,還必須有針對性地開設課外閱讀指導課,指導學生學會默讀瀏覽、學會抓住重點詞句了解文章內容、學會概括文章內容、學會寫讀書筆記等。既注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又注意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更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開展好讀書活動,要想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有計劃地定期開展讀書活動,是一條極為有效的途徑。
開展讀書活動,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讓學生明白讀什么書
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各類書籍五彩紛呈、浩如煙海。作為語文老師要讓學生讀什么書呢?當然,應根據《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從學生學習語文的角度,推薦學生閱讀對他們成長有益,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經典名篇等。單就一次讀書活動,老師必須明確地告訴學生讀哪一種,甚至是哪一本書。這樣,才便于對學生進行有針性地閱讀指導。
(二)要讓學生明白怎樣去讀書
對于每一本書來說,給每一位讀者傳達的信息有很多。老師要求學生關注的是什么呢?這就要求指導老師在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活動之始,就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去做。比如,我在指導三年級學生閱讀《西游記》時,一開始就明確告訴學生:本學期,班級要開展閱讀《西游記》的評比活動,看誰知道《西游記》中的人物多;看誰講的《西游記》故事最精彩;看誰比孫悟空的本領大等。這樣就給學生指明了閱讀方向,便于學生照著去做。
(三)明確要求,培養習慣
開展讀書活動,必須從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入手,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讀書要求。我在指導學生開展閱讀《西游記》的活動中,就明確地要求學生:手中不離一本書,課間課外用心讀;人物故事記清楚,閱讀評比爭勝負。這樣,學生明白了讀書要求,能抽擠時間去讀書,便于培養他們良好的讀書習慣。
(四)定期評比
課外讀書活動,過程自然非常重要。但進行評比也必不可少。定期按要求開展讀書評比活動,并輔以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無疑會有效地促進讀書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因此,我在指導學生閱讀《西游記》的讀書活動中,就分階段組織學生進行“知人物”、“出小報”、“講故事”、“寫作文”等比賽,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對古典名著《西游記》的閱讀理解。
(五)以點帶面,全面開花
篇10
為了讓我班學生更好地讀通、讀懂、讀熟這些書,我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啟蒙與引導:
1.利用課間,老師給學生出腦筋急轉彎,請學生思考作答,故意強化答案。要是找不到答案,可以借助、參考他人智慧在《腦筋急轉彎》中找找。同時在班上開展“考考他人”活動,老師示范如“蘋果為什么會掉在地上呢?”“小雞是如何孵出來的?”這時給學生推薦閱讀《十萬個為什么》,將自己學到的為什么拿來考考同學、老師、父母等,會讓閱讀更有意義和價值。
2.在網上、雜志上找一些與地震、火山、星星、月亮等相關的地理科學知識資料,講給學生聽,增強科學知識的神秘感。同時抓住時機為學生推薦《地震》《月亮》《火山》《有趣的自然》等書會更有時效性。
3.在班會課上為全班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時講講最近發生在校園周圍的不安全校車事故,引起孩子們對安全高度重視的同時推薦《神奇校車》的一系列書,這樣可以為孩子們的思想插上想象的翅膀,讓孩子們懂得如何想象,如何將夢做得更精彩。
4.將寫作文與閱讀結合起來,給學生布置以“我想 ”為題的作文,根據學生的寫作現狀進行分析,建議學生閱讀《我想去看海》《我想有顆星星》等幾本書,閱讀完后再寫一次“我想 ”談談自己的閱讀感悟與寫作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