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碌碌無為而悔恨范文

時間:2023-04-06 11:58: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不因碌碌無為而悔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不因碌碌無為而悔恨

篇1

小時候,老師告訴我,父母告訴我,一個有道德的人是會受到別人尊重與敬仰的。就是從那時候起,我覺得道德是一個很神圣的詞語,仿佛具有魔力一般,讓人頓時肅然起敬。于是,在學校里,我見了老師就問好,在家里,我盡力多做些家務小事,老師會對我揚起微笑,父母會夸我懂事,這樣,應該就是有道德的表現了吧。

道德是什么呢?

在不斷與年齡成正比甚至翻倍增長的題海中,我艱難地游啊游,終于游到了14歲的小島上。可是,我好像又不知道道德是什么了。有人說是良知,有人說是責任,有人說是禮義廉恥,更有人說是八榮八恥。我去翻了字典,字典上說道德即對事物負責,不傷害他人的一種準則。于是,我又開始游啊游……

道德是什么呢?

某天,某個電視臺,某部電視劇,劇中的女主角說,我這代8090,追求的人生價值是——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這輩子沒白活。”聽完這段話后,我突然有一種意氣奮發的感覺。不知道是為了那句“8090”而自豪,還是因為那句“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而感嘆,亦或者是被那句“這輩子沒白活”而震撼。

篇2

我想,退一萬步說,即便是賢者也是生活的賢者,而非生命的賢者。從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看來,賢者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應“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從他那種林逋似的“梅妻鶴子”的生活方式來看,他該屬于典型的莊子出世派。他們這類人,“于世未數數然”,摒除外物,隨著那北海的鯤鵬上至九萬里高空,下潛三千里深海,極夫游之樂,窮其生之歡愉,與世無爭,在一俯一仰之間將自己與鯤鵬化為永恒,在碌碌無為中過完一生。

他們這類人很難喊出“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口號,很難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行為,很難有“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氣概,很難有“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的思想,更難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大氣。他們沒有興復國家、匡扶天下的責任心,他們屬于名不見于正史、聲不聞于天下的所謂思想賢人、生活賢者。我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當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賢者應如管仲能屈能伸,只要存有機會便會發出自己無盡的光芒,以己之力使得民殷國富;賢者應當如魯迅,心系國家,情關天下,為中國的覺醒吶喊,為民族的前景彷徨。這才是真正的賢者,他們的光芒與群星齊輝,與日月爭光。

安于現狀,與世無爭,保持心靈的恬淡和安寧是生命麻木的表現,而真正成為生活的賢者,就要駕馭生命,充分發揮生命的最大潛能,在社會的舞臺上為國家為民族絢爛綻放,為歷史留下自己的色、香、味。只有這樣,也才算沒白來人世走一遭。

評點 閆會才

多少人像孔子那樣欣賞顏回的超然脫俗,可本文作者卻喊出了自己的聲音。與眾不同,就能引人注目呀!

篇3

本書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釋這部作品的標題時說:“鋼是在烈火里燃燒、高度冷卻中煉成的,因此它很堅固。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斗爭中和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并且學會了在生活中從不灰心喪氣。”作者在塑造保爾這一形象時,用內心獨白、書信、格言警句,揭示了這一形象的內心的全部復雜性和成長過程。保爾的形象是社會主義青年一代中最光輝最典型的代表。無論從思想內容還是從藝術形式來看,這部小說都可以稱為30年代的蘇聯文學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而就它對讀者影響的力量和深度來說,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同時,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塑造的“保爾精神” 對人們的影響也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的。拿我國來說,八十年代起我國邁入了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同保爾那個時代的具體內容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我們面臨著新的形勢,新的任務,也有一大堆新的問題需要解決。現實生活不再要求我們像保爾當年那樣一天發起十七次沖鋒去攻占一個城堡,也不再要求我們在身患傷寒的情況下踩著寒冷徹骨的爛泥去修建小鐵路。但是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進軍中,保爾的那種為人類的進步和解放而無私奉獻的精神;那種把崇高理想和每一個具體行動結合起來,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精神;那種不畏任何艱難險阻,百折不撓,勇于進取,艱苦創業的精神;那種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卻仍然是時代的最強音。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中,保爾精神仍然是我們強有力的武器。

“人最寶貴的生命,生命屬于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不應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時能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是本書中大概可以算最震撼人心,最精彩的一段的。我想保爾·柯察金那段名言將伴隨我一生,鞭策我抓緊每秒每分鐘的時間,去做一些有利于人類發展、進步的事,同時也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實。回首往事時,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篇4

向上的動力,爭”心態。前進的源泉。種子生長為參天棟梁的渴望,溪流化為瀑布的怒吼,追求卓越的自我蛻變,力求獲得、力求實現。上個世紀初,中華民族的爭”讓我獲得了民族獨立;上個世紀末,中華民族的爭”讓我傲然屹立東方;而在這個世紀,中華民族的爭”必將讓我實現偉大復興,再次成為世界焦點!改革開放以來,許多地區在全國競相發展的浪潮中脫穎而出,關鍵就在于不甘平庸,勇于爭先。現在全國各地都在緊緊抓住本世紀頭二十年這個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競相發展,可謂百舸爭流,千帆競發。如果我稍有懈怠,必將重蹈落后覆轍。只有在效果面前不自滿,困難面前不氣餒,再接再厲,搶爭先機,敢想敢干,敢為人先,才干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發展頭籌,實現安順的跨越式發展!

跳出窠臼,創”方法。不墨守陳規,發明、也是創新。現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是無數的前輩在不時實踐中總結,沉淀進去的而新的時代要求我要加快發展、更好更快的發展,僅靠過去的思路和方法是行不通的那么我要怎么做呢?托爾斯泰說過這樣一句話:正確的道路是這樣:吸取你前輩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創新不是空中樓閣,已有基礎上的創新,過去經驗的積累遇上風云的變幻而做出的及時反應,適應時代的發展,促進自身的發展是創新的目標,不根據自身特點、不依據行業特征、不根植于本地環境的創新是胡思亂想,想入非非。只有切合實際,與自身發展相合,才干走出新的路子,做出新的成果,發明新的輝煌。

要取得優異,要成為先進。只有“爭”心態,創”方法是不夠的實踐告訴我沒有正確的方向做指引,爭”會南轅北轍,創”會大違本意。要想正確的爭”創”必需要牢記“宗旨”以對“宗旨”踐行作為“爭”創”方向。王若飛同志說過“一切為了人民打算”對我而言就是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就是宗旨。無論是對自我價值的印證還是對社會貢獻的提升,都要在這個宗旨中實現,這也是去“爭”去“創”根本落腳點。

篇5

我心中的偶像便是英雄保爾·柯察金,他是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人公,這本書以保爾的一生為主線,講述了一個優秀黨員的事跡,這本書之所以能永垂不朽,能經久不衰,就是因為它謳歌了人們為了和平不斷追求的信心與勇氣,它讓我們這些后人都為它的價值而喝彩!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我們愛不釋手的讀物,我在閱讀這部作品時,常常被作者那看似平淡而又充滿內涵的語句感動得熱淚盈眶。我一遍又一遍的閱讀,事件的發展與結局,我早已熟知,但我之所以百讀不厭,是因為這部作品引起了我和作品的強烈的共鳴,使它不斷地震撼著我的心靈,給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精神力量。

半個多世紀以來,多少的年輕人受到它的教育和鼓舞。保爾·柯察金和我國的劉胡蘭、、、雷鋒、焦裕祿等英雄一樣,受到我們的崇敬與愛戴。他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這句話已被我作為我的座右銘。

的確,我們應該像保爾所說的那樣,待到年齡已大時讓我們回首往事,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如果做到了,我想那我們一定也成為了一名合格的英雄。

什么樣的人才能稱之為偶像呢,應該是像保爾·柯察金一樣有著高尚的品質和真才實學的人才能稱之為偶像。只有這樣的人,才會讓我們悟出人生的真諦,只有這樣的人才不會讓你虛度年華,只有這樣的人才會讓你向著目標奮勇沖擊。

篇6

我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句話,這句話是這樣說的“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但我始終不能理解其中這深刻的含義。當我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后,我才懂得了這句話正反應了書中人物保爾?;柯察金的精神。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展現了從1915年到1930年前后蘇俄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的堅苦卓絕的斗爭生活。在這期間,新生的無產階級政權同國內外敵人及各種困難進行了堅苦卓絕的斗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就是在革命的熔爐中,從一個工人子弟鍛煉成為無產階級戰士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給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塑造了一個無產階級英雄形象。在他童年時,當過童工,從小就在社會最低地層飽守折磨和侮辱。后來,在朱赫來的影響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后來他又經歷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戰,但無論是戰場上的搏殺、感情上的波折還是工地上的磨練,都沒能把他壓跨,反而是他更加堅信自己的信念。即使在病魔無情的奪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臥病在床榻上時,他仍然不向命運屈服,而是克服了種種困難,拿起筆,以頑強的毅力進行寫作,以另一種方式實踐著他生命的誓言。可以說,在他的身上凝聚著那個時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質??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高貴品質。

人到底怎樣度過一生?這部小說中的保爾對這一問題做出了響亮的回答。

人生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仍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篇7

青年人,奮斗吧

——讀《繁心春水》有感

當我翻開了《繁星春水》這本書,才發現這里不僅寫了母愛、童真,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當我看到寫青年人的詩篇的時候,不禁心潮涌動,深深地被感動了;詩歌短而精妙,催人奮進;給我無盡的回味和思想的啟迪。

“青年人呵!為著未來的回憶,小心著意的描你現在圖畫。”這首詩一讀就懂,作者勸誡我們要把握好現在,勤奮努力的學習,為未來白發蒼蒼的時候想起來,能有一個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的值得驕傲的回憶。小心翼翼地描繪著……“青年人!相信自己罷!只有你自己是真實的,也只有你能創造自己。”只有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者,相信自己,戰勝自己,超越自己,這樣的人生才會精彩。如果路走到一半,就灰溜溜地逃走了,那只能像老鼠一樣看不見生活的多姿多彩。不要管別人如何,只管做好自己,或許別人會在你背后竊竊私語,那又怎樣?把最真實的自己拿出來,看看這世界,一片燦爛……“青年人!只是回顧么?這世界是不住的前進呵。”取得了一次好成績就自以為是,目中無人嗎?你錯了。世界在不停得進步,還有許許多多的人才在往前趕。如果整天沉浸在那一次的“回顧”中,或許你已經被拋在很遠很遠了,抓緊時間,不斷向前,跟上前進的腳步。“青年人!珍重的描寫罷,時間正翻著書頁,請你著筆!”每一天都是一頁,我們珍重地著筆于屬于我們的人生詩篇。時光一去不復返,我們應當抓緊時間,勤勉上進,把握好每分每秒。或許當你走到人生的盡頭,望望那無盡頭的詩集,發現,原來我的人生如此精彩,綻放得如此燦爛!雖然我們現在僅是少年,但在不遠的將來,我相信,會有一撥又一撥的青年人去奮斗,去拼搏,去創造屬于他們的未來……

初二:余敏0310

篇8

書能讓人變聰明,書能讓人變快樂,書能讓人變充實。人沒有了書就等于汽車沒有了汽油,火箭沒有了燃料。書中的知識是人生的原動力,使人奮發圖強立志成才。所以選一本好書也是非常重要的。你如果讀了一本壞書那你就有可能走向不正確的道路,如果讀一本好書那就會激勵你認真學習。所以選一本好書是你被激勵的第一步,也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有了第一步那么以后就好辦了。記得古代時有一句話“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就說明從古代開始人就認為要多讀書,書中有數不盡的財富。而現代的思想品德書中也說讀書可以讓人得到智慧的頭腦更加充實自己。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每天都讀書,那他長大以后一定是學富五車,素質也很好。這說明一個人的品德素質不是從出生就定性了,而是后天改變培養的。而在這期間書起到了所有事物都不能代替的作用。

書,這個字很平常但它的內含很深刻,它可以讓一個人成才也可以讓人變成壞人,雖這樣說但是最大的權力在自己的腦子里。而書可以讓它有用也可以讓它分文不值,這全在你的一念之間。可以讓自己成為國家棟梁也可以讓自己成為社會的渣子。可以讓別人以自己為驕傲也可以讓別人以自己為恥辱。當自己站在人生的最高峰時說一聲“:我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我的一生精力都已經奉獻給了自己一生中的事業”。這樣的人,才是一個“大寫的人”。

九中初一:張紹華

篇9

在錢的積累與使用上,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志趣與德行,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理性、視野與境界,還可以判斷出一個人的“壽數”,就是在當今社會中能走多遠。

人活著需要錢,但不能只為錢而活著。錢是生活的條件,但不是生活的唯一。在人類社會上有很多比錢更重要的東西!

金錢能買到床鋪,卻買不到睡眠;金錢能買到補藥,卻買不到健康;金錢能買到食物,卻買不到胃口;金錢能買到書籍,卻買不到只是;金錢能買到鐘表,卻買不到時間。人生的追求是豐富多彩的,物質生活的滿足固然重要,而崇高的理想、事業的成功、家庭的幸福、知識和健康等,這是人生的追求,盡管其中不少內容和金錢有關,但卻是金錢買不到的,并非與金錢同值的。

篇10

“生命是人擁有的一項最寶貴的財富。人生擁有它卻未必都能善待生命,看看生活中輕生自殺的事,時有聽聞,說到底都是一些自我否定的事,難道有比失去生命更讓人痛苦色事嗎?而不珍惜生命的人,也是隨處可見,庸庸碌碌卻不知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事的也不是沒有。生命也在漫漫消耗。

著名科學家富蘭可林說過“你熱愛生命嗎?那么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不是這樣嗎?每個人的生命從開吃到盡頭就是一天一天地消耗時間,一年一年地長大衰老,直到死亡。生命的寬度。

一個人的生命是否真正精彩,不是等待,而在于自己真正行動過。珍惜每一分鐘,認真作好每一件事,生命的意義莫過與此。

或許有人會想:善待生命自然是讓自己過得好,吃喝玩樂,盡情享受,別讓人生落下遺憾。但是我卻不是這樣想的,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只有真正做到服務與社會,在事業中得到價值得體現,心靈感到充實,才不會枉走這一遭。也許沒有讓后人記住你,歌頌你,但是這個社會的進步,祖國的發展你也助了一臂之力。倘若僅僅試為了到這個世界玩樂一番,不是糟蹋了生命嗎?

保爾痛悼戰友時,說:“一個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應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海倫盡管失明失聰,但是她從不去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感謝自然賦予了生命。她不斷學習,克服重重困難,掌握多門語言,從萬人向往的哈佛大學畢業。正是她詮釋了善待生命的現實意義。

這樣震撼人心的獨白,鮮活的例子讓我明白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