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手抄報的內容范文

時間:2023-04-02 05:07: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國慶節手抄報的內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國慶節手抄報的內容

篇1

“十一”國慶節來臨了,老師要求我們出一冊手抄報,再選出一些優秀的貼在墻上展覽。我聽了高興得直蹦三尺,因為,出手抄報是我的拿手好戲。

放假的這一天,我準備了七彩筆、鉛筆、橡皮、尺子和一張八開的白紙。我現在白紙的右上角寫了“國慶節”這幾個字,為了使他更加好看,我在這幾個字旁邊花了一些花簾、燈籠和天安門,天安門畫得非常雄偉壯觀,不時還飛來一只只花蝴蝶,漂亮極了。畫好后我又想添加一些內容,寫些什么好了?我正抓耳撓騷,冥思苦想,媽媽看見了,就問我為什么要這樣?然后我就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媽媽,媽媽告訴我:“這次是關于國慶節的手抄報,就應該寫一些國慶節的資料,這樣的手抄報才有意義。”我聽了,連連點頭,心想我的媽媽真聰明。

于是,我就上網查資料,查找了關于一些國慶節國徽、國旗等來歷的資料,并且,還查找了一些課外的愛國成語、古詩、名人名言等,過了兩個小時,手抄報終于完成了,但是我覺得還少些什么,就在手抄報上隨意的畫了一個小女孩兒,這個小女孩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非常可愛。

又經過半個小時以后,我的手抄報終于搞定了,看著我畫的手抄報不僅排版精致,而且圖文并茂,我非常高興,心里想著一定要評上優秀手抄報。

在制作手抄報的過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你認真努力了,就一定會成功。

篇2

一、塌實抓好少先隊常規工作,促使自身建設上新臺階。 

一學期來,我校堅持做好少先隊的各項常規工作,促使少先隊組織充滿活力。 

1、堅持規范的升旗儀式。以文明禮儀教育為主線,開展系列的升旗的活動,每周一全體師生肅立在莊嚴的五星紅旗下,在雄壯的國歌聲中聆聽著國旗下講話,及時糾正學生中的不良風氣,激發學生的五愛熱情,使師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 

2、堅持“文明禮儀監督崗”“衛生監督崗”“紀律監督崗”的檢查評比制度,每天檢查,每周評比,督促隊員的一言一行,檢查校園的清潔美麗,使校園“文明之花”常開。 

3、充分利用中隊板報、小陣地、小建設等開展一系列活動,既起到了宣傳教育作用,又增長了隊員才干。 

二、強化隊員思想品德教育,培養良好文明禮儀習慣。 

1、小學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強、是形成良好行為和品德的最佳時期,我們注重狠抓養成教育、及時糾正隊員不規范言行。對新生一入學,我們就從升旗儀式的排隊、行禮做起,教他們做到升旗時行隊禮或注目禮等,有計劃、有步驟地對他們進行常規訓練,為保證養成教育的實效性,做到以下兩點:一是要求班主任嚴抓實管、經常、反復地組織學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要求隊員記清記牢,做到淳淳教導,堅持不懈;二是學校對規范隊員行為采取正反兩方面教育相結合的辦法,學生干部每周進行不定期的檢查,通過廣播及時表揚、批評,讓年級與年級、班級與班級進行評比,并把檢查、評比的結果列入班級考評內容中。 

2.學校根據少年兒童的年齡特點,通過多渠道,多層面,全方位對隊員進行思想教育,并寓教育于活動之中。學校利用教師節、國慶節、藝術節等有利契機,通過舉行中隊活動、出版宣傳欄,國旗下的講話,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家鄉的情感,樹立起建設祖國、建設家鄉而努力學習的遠大志向。 

3、加強隊員的衛生意識,講究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廣播宣傳。繼續做好“紅領巾廣播站”工作,做到機構健全,分工合理,按時播音,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定期出版校刊,科技文化走廊,做到版面活潑,內容新穎。 

5、行為規范教育。以日常行為規范為基礎,“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全面發展”為目標,大力開展《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生守則》、《中國少年先鋒隊隊章》等讀書教育活動,幫助隊員提高認識,養成良好文明禮儀,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6、加強安全教育。利用隊會、早會課,進行宣傳教育;中隊輔導員進行安全常識講座;“紅領巾廣播站”開辟專欄……多渠道、全方位加強對隊員進行“溺水、交通、防火、防盜、飲食”等教育,提高隊員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引導隊員學法、知法、懂法、守法;一年來,沒有不安全事故發生。 

三、積極開展各項活動,深化少先隊素質教育。少先隊活動是少先隊的生命,只有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來進行教育。 

九月份,通過教師節對學生進行尊師重教的教育,同時我們開展了手抄報評比活動及演講比賽活動。 

十月份,為積極迎接國慶的到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從小要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將來為建設祖國出一份力量。組織隊員開展“我為祖國獻禮”的書畫作品賽,增強隊員的愛國情懷。觀看愛國影片,征集觀后感活動。開發區心理健康現場會成功在我校舉行。得到與會領導的一致好評。 

十一月份,從三年級——六年級進行了小報的評比,那獨特的創作與構思令老師們贊嘆。紅領巾我為你驕傲---新生入隊活動有聲有色。 

十二月份,開展了 “我心飛翔”東居小學第七屆校園文化藝術節。隊員們在緊張激烈的活動氛圍中,豐富了知識、陶冶了情操。 

一月份,為配合假期工作安排,請來校外法制副校長進行安全講座。 (1)

>>更多同主題文章 小學2010少先隊工作總結范文

                

查看更多>>

回顧短暫的工作時間里,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了過來,取得了一些成績,在創新中求實,在求實中創新,面臨挑戰,我們將一如既往的踏實工作,奮發進取。  (2)

>>更多同主題文章 小學2010少先隊工作總結范文

篇3

一、實驗激發興趣 讓學生樂于學化學

古今中外,凡有成績者無不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有著濃厚的興趣,興趣推動著他們孜孜不倦地追求而取得成功。學生只有對學習化學感興趣,才能把心理活動指向集中在學習化學上,才能使感知活躍、注意力集中、觀察敏銳,才能激發和強化學習的內在動力。

第一周的緒言課上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可補充一些演示實驗,如自制果凍、變色反應、燒不壞的手帕等。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可以布置學生利用家里的日用品練習一些基本操作,如固體藥品、液體藥品的取用,如何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氣體等。結合教材內容到第五周指導學生做一些家庭小實驗,如雞蛋跳舞(即將一個生雞蛋放在倒有白醋的玻璃杯中);自制炭黑;將旺旺雪餅或波力海苔中的干燥劑放入水中,觀察是否放熱等。

二、掌握化學用語 讓學生勤于學化學

初三化學中掌握化學用語是關鍵,化學用語包括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合價、化學方程式等,掌握化學用語是培養學生化學修養的關鍵。而掌握化學用語的關鍵一靠理解,二靠熟記。理解即學會化學用語的書寫規律,如元素符號通常用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表示,當第一個字母相同時,用第二個字母來區別。故“第一個字母要大寫、第二個字母要小寫”。每種元素有對應不同的元素符號,必須要通過熟記才能牢固掌握。由于初三化學中需要熟記的化學用語很多,為了分散第四單元中元素符號、化合價、化學式等有關化學用語的教學難點。也為了加強學生對學習化學用語的感覺。開學第一天教師就要教學生認識1~18號元素的名稱和符號。在此基礎上,再認識教材表4-3中的其他元素名稱和符號。

到第三周在記憶了元素名稱和符號的基礎上,可以給出教材中已經出現的一些物質,如氮氣、氧氣、水、二氧化碳、氧化汞、五氧化二磷等的化學式讓學生熟記。第六周在全年級開展元素符號和化學式的競賽。要求人人參加,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每班有人得獎,得獎的面可以廣一些,獎勵以精神鼓勵為主,可以把得獎學生的名單用紅紙打印出來,貼在學校的櫥窗內或給學生發獎狀等。通過近兩個月的努力,學生能熟練掌握元素符號、化合價、化學式,為下面學習化學方程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綜合實踐活動 讓學生在做中學化學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學,學中做”理論,實踐能力不是通過書本知識的傳遞來獲得發展,而是通過學生自主地運用多樣的活動方式和方法,嘗試性地解決問題來獲得發展的。從這個意義上看,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就是學生圍繞實際行動的活動任務進行方法實踐的過程,是發展學生實踐能力和基本“學力”的內驅。

第三周結合教材P33上的調查與研究“關心空氣質量”,指導學生通過調查研究完成一份關于空氣質量的調查報告。具體做法為: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查閱報刊雜志、上網、詢問長輩等方式搜集有關空氣污染的資料,其中包括空氣污染的現象、空氣污染的原因等。另外,讓學生搜集最近一周或一個月無錫市的空氣質量日報,了解空氣污染指數包括哪些、空氣質量日報的主要內容,通過質量日報比較分析影響無錫地區空氣質量的因素,為保護無錫的空氣清新,我們該做些什么?利用班會課等讓學生交流調查結果。

第四、第五周結合教材第三單元P63的調查研究,開展以“愛護水資源”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恰逢國慶節,學生有充裕的時間進行家庭實驗和調查研究。具體做法是: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查閱報刊雜志、上網、詢問長輩等方式搜集有關資料制作一份“愛護水資源”的手抄報;在家長的協作下做一個簡易凈水器;完成一份調查家庭用水情況、家鄉水污染情況和凈化水方法的調查報告;開一次愛護水資源的班會課;如果有條件可以去污水處理廠參觀學習等。

從實踐中獲得的知識,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更容易被應用到實踐中去。綜合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查閱并搜集資料、調查研究、表達與交流等多方面的化學修養。

四、關注生活化學 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化學

初中化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化學與社會生活實際有著廣泛而緊密的聯系。”人教版的化學新教材加強了化學與材料、能源、環境、生命等當代人們關心的課題的滲透與融合。

只要教師留意觀察和搜集,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比比皆是。如果把它們滲透與融合到化學教學中,尤其適合培養學生的化學修養。因為應用化學知識能解釋許多生活中的現象。例如,為什么墻內開花墻外香?―因為分子在不斷地運動;為什么給自行車打氣時,氣體受壓體積縮小?―因為分子間有間隔;為什么夏天喝了汽水后,常常打嗝?―因為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為什么打開啤酒或雪碧等瓶蓋時,液體會自動噴出來?―因為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減小而減小;為什么煤球通常做成蜂窩狀?―因為蜂窩狀煤球與空氣的接觸面大,燃燒充分、節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