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莫放攔路虎范文
時間:2023-04-01 12:05: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讀書莫放攔路虎,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學期又結束了。唉,真舍不得,這一學期比起上一學期來真可謂是天壤之別,老師更加操心我們的學習了。最擔心我們的莫過于王老師了。這學期她退休了。雖然她嘴上說:終于不用管我們了,卻幾乎隔幾天就要來看看我們。真是讓我師恩難忘啊。
不過,一學期的終結總是很自由的。瞧,春姐姐這就被我們的歡笑聲給吸引來了。走!讓我們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呵!瞧你!你這兩個裝滿昆蟲的衣袋回去以后怎么交差呀!把蟲子全部弄出來,趕緊!我怕!一只,兩只,三只~~你到底在干嘛——啊!蛇!定睛一看,嗨,哪里是什么蛇,原來是一條變色龍啊!一不留神,居然讓它溜了。真是可惜!
到午休時間??∥依錘?蠹醫哺齔捎錒適擄傘?ldquo;小糊涂”小X搶著說:“第一則:嫦娥奔月……咦?這個字怎么讀?小S不慌不忙過來一看:“早就跟你說過,讀書莫放攔路虎,要勤查字典!”“那我還是講個伊索寓言吧!先講牧童和狼。從前……”由于小X講得枯燥無味,我們幾個人早就睡著了。卻聽見他突然大叫:“有黃山奇松、黃果樹瀑布、莫高窟的海報耶!”我們一聽這個,撒丫子就跑了過去,卻看見是諾貝爾獎的布告。“瞧:《林沖棒打洪教頭》的故事!這里還有《少年王冕》!《天火之謎》!真是其樂融融!
我們幾個在歡笑中,在在夕陽中回家了……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五年級:熊雨新
篇2
關鍵詞:情感;熏陶;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一、教之以情,激起共鳴
首先,講究課前課堂教學氣氛的營造。上課之初學生的情感還處于處于蟄伏狀態,如何掀起學生情感波瀾,促使學生進入最佳情境,筆者做過各種嘗試:渲染氣氛,創設情境,競猜謎語,表演小品,朗誦詩詞,講講故事等等,都會在最短時間吸引學生注意力,進入到教師所預設的情景中來。如教《松鼠》一文,我找了一個科普短片,在上課伊始放給學生看。片中的小松鼠漂亮,機靈,可愛把文本所介紹的特點生動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對這可愛的小生靈傾注了深深的喜愛之情,結果這篇說明文的寫作特點學生很快就能理解歸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也就深入人心。除此之外,貼近文本的各種優秀的開場白,把文本中的景和情,人和物,情和意通過各種教學輔助手段的營造,感染之下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身臨其境,心入其景。受到文本中的情感熏陶,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其次,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說的是朗讀與理解的關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則是形象地說明了讀書量的積累會產生質的飛躍。朗讀是一種對作品進行再創造,把書面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的表達藝術。通過多讀書才能理解作者所要傳達的感情,甚至是“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意在言外的深沉含義,這些都可以通過朗讀得以實現。現在批文入情法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共識,朗讀的魅力能讓人回味悠長,意猶未盡。
再次,教師講解課文的過程,不僅是師生共同進行文學鑒賞過程,同時也是一種情感交流,藝術形象再創造的過程。教師在這個環節中運用生動并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適時的講解,分析,富有激情地展示“我即文中的角色,我即文本的導演”。教師適時的把握教學時機,運用教學機智能把課堂引入一個又一個的,把學生的思維帶入一個又一個的思維高度!這時候教師的點撥,傳授的方法,知識價值觀都會潛移默化地讓學生信服。事實上越是充滿激情的課堂,越是顯現教師的機智。教師要誰時考慮掌控進度,把握尺度,調節深度,化解難度,達成高度。古人云:“文以載道”,作為人類文化載體的語文,其語言文字、文學作品中飽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蘊藏著濃厚的文化積淀,閃耀著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最佳材料。在教學中,倘能讓這些光輝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學生面前,學生自會肅然起敬,從而培養其良好的道德行為。教師抓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這樣讓語文教學真正成為喚醒心靈的音樂,才能真正體現“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教育理念,使語文課堂富有魅力。
二,啟迪想象,引入意境
古人古人云:“授人以魚,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漁,則可終身受用無窮”。筆者鼓勵每一個學生開展一項活動――“我即作者,我來說自己的作品”。試著讓學生走進作者走進文本,體會文本所傳達的情感。筆者往往以一個單元為單位,請不同的學習小組主動承擔不同的課文。合作探究,研究并推出能代表預習成果的組員到上這一課的適當時機展示成果,一個學期末時,頒發《最佳創意獎》,《最有個性獎》等獎項。這個舞臺的提供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勵了學生的上進心,鼓舞了學生的自信心。在這個舞臺上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也隨之空前濃厚。在學習中遇到攔路虎時,學生就先有了武松打虎的意識,獨立完成,生生,師生合作也就水到渠成,解決問題往往事半功倍。我在上《安恩和奶牛》之前,要請一組同學用10分鐘以內展示課文。奶牛這個角色讓我很為難,說實話我實在想不出怎樣才能更好的演繹這一不可或缺的角色。一個很機靈的小男孩興奮到舉手:“老師,我家養過牛我來演。”等到上這一課的時候,扮演奶牛的男孩子帶了一對牛角,四肢伏在地上,間或哞哞的叫幾聲,踢踢后腳,用頭蹭蹭安恩的手臂。一個健康安適,懂得主人一片赤誠之心的奶牛形象奪取了所有人都目光。當然這一學期的《最佳創意獎》被他收入囊中。
其次,要適當設計一些多角度思維練習,強化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達到情感升華的效果。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認為:“如果能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即使無人督促也能自學不輟”。所以問題的設計盡可能的交給學生。至于常規問題如:生字詞,分段,歸納中心等,都在“看誰先來答”的搶答活動中解決掉。真正讓他們大放異彩的是好詞佳句的賞析,寫作特點,人物形象的分析等。師生共同完成這些后,根據具體情況往往有相應的課外補充資料,有筆者準備的也有學生找來的資料。再來一場“試試誰更強”的環節,把課堂的主人還給學生,在這種相互理解,尊重,幫助,信任,理解的和諧氛圍中,師生共同體驗到學習與工作的幸福感與自豪感。學生的求知欲當然就會很高。
再次,一切教學手段都可以因地制宜的引入教學之中。多媒體的運用大大增加了教學資源的獲得與使用,拓寬了語文教學的內涵與外延。寫景的文章甚至連作者的每一個立足的都可以模擬出來,身臨其境的感受文本帶來的愉悅。這時學生的感受是一種積極主動、富有創造性的感性活動,它能夠令人產生心曠神怡的美感,文本提供給我們的客觀的刺激可以引發我們千變萬化的情感產生。教師適時的引導是很有必要的,盡管“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對真善美的弘揚,假惡丑的鞭笞,必須貫徹到教師的一言一行中。所以筆者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盡可能收集,整理生活中發生過的一切有用的實例。以各種幻燈片或者口述的方式結合文本,以情激情,以情傳情,以情動人讓文本所提供的審美客體成為聲、色、光、影彼此相通、交相輝映的動態世界,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通往深層次的生命結構的審美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完美學生的人格構建,完成從教學關系向審美關系的轉化和升華,達到教學的理想境界。
篇3
逼上“梁山”,為救妻!
2003年春節剛過,龔靜華就不斷感到頭昏腦痛,還不時伴有嘔吐,她總以為是自己操勞過度了,一直咬牙硬挺。她沒有對在縣搬運公司工作的丈夫庹本志吐露只言片語。“老庹太辛苦了,五十多歲的人了,還天天吃苦賣力!”她怎么忍心去額外加重丈夫的負擔呢?
熬了一年多,不幸還是降臨了。2004年8月的一天,在家做家務的龔靜華突然一頭昏倒在地,額頭在餐桌的一角磕得血流如注。僥幸的是,那天心神不寧的庹本志,給別人送完貨物,順道回家,看見了這令他目瞪口呆的一幕。龔靜華被送到醫院時,已陷入了深度昏迷。醫生提醒庹本志,要有心里準備,“她可能就這樣去了。即便有萬一的希望,術后也活不了多久,而且肯定會出現偏癱和語言障礙!”
三個小時的開顱手術,切除一個雞蛋大小的腦腫瘤后,岌岌可危的龔靜華,總算從死亡線上勉強掙扎了回來。透過監護室的玻璃窗,看著渾身插滿輸液管的妻子,庹本志的淚水滾滾而下,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個喜歡絮絮叨叨的妻子,咋就安安靜靜躺在了冷冰冰的病床上?他痛悔自己的粗心,對妻子的病癥,竟然毫無察覺。
一個又一個不眠夜過去了。龔靜華被轉到了普通病房,庹本志迫不及待地撲到妻子的床前,抓住她蒼白的手,哽咽著:“靜華,你怎么這么傻啊?哪兒痛也該跟我說一聲!”龔靜華呆呆地望著他,喉嚨發出模糊的嗚嗚聲。
一個療程過去了,龔靜華的病仍無起色,口不能言,身不能動。庹本志寸步不移地守著她,替她蓋被子,按摩身子,端屎倒尿。恍惚間,兒子走進來,要他去休息一下,他瞪著眼說:“去去去,你就不能讓我多陪你媽媽一會兒!”兒子愣怔良久,他還從沒見過父親發這樣大的火。
悲哀的是,再一次檢查中,醫生發現龔靜華的病灶有復發的跡象,不得不做伽瑪手術。庹本志看著被病魔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妻子,心痛如裂,他還是咬牙,顫抖地簽了字。半個月后,龔靜華又接受了一次伽瑪手術。她終于活過來了,雖然神志不清胡言亂語,但畢竟能夠咿咿呀呀說話了,甚至下地慢慢移動。可以出院了,醫生說。牽著妻子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庹本志心中一片陽光燦爛,但是很快他的心又蒙上了陰云。妻子的這場大病,已讓他負債累累,而醫院給的藥物,只能維持半年。醫生一再叮囑,藥必須連續吃上四年,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2005年的春天,庹本志將最后一勺藥小心翼翼地喂入了妻子的嘴里,而買藥的錢,他還一籌莫展。一文錢憋死英雄漢,連老婆都不能救還是什么男人?他不由悲從中來:“靜華,我沒錢給你買藥了哇!”龔靜華好像聽懂了,伸出顫抖的手拍著丈夫的肩,卻什么話也沒說。庹本志握住了妻子的手,這手曾經多么靈巧啊!每到冬天都會為他納又軟又暖的棉鞋,而麻繩勒出的一道道血痕,經年累月不消。他曾打趣說,吃那苦干啥?我去賣一雙膠鞋。她總是一撇嘴,那不暖和嘛!你要是把腳凍傷了,怎么上班?
溫馨的往昔,書頁一樣從眼前翻過,庹本志咬著嘴唇發誓,他一定要救妻子。賣血換回幾天藥后,他又陷入了絕望。偶然中,他看到一個紀錄片,一個老婦人靠鍛煉身體,竟然戰勝了十多種癌癥!他眼前一亮,仿佛落水者抓住了一根稻草。翌日,他就帶了妻子去濱河路散步,像牽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一步三晃。他細心地扶住妻子,生怕她摔跤;耐心地鼓勵她,別人十步走完,他們就分作三十步來走。
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過去了,龔靜華走得稍稍平穩了,說話也利落了一點。“山上去,看映山紅!”一天,庹本志聽到妻子清晰而篤定地冒出這句話,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傻笑著看著妻子:“你剛才說啥?”龔靜華重復道:“山上去看映山紅!”庹本志欣喜若狂抓了妻子的手,就往小城后面的插旗山而去,他幾乎忘記了妻子的行動不便,直到她的遲滯拽住他匆匆的腳步,他才醒悟過來。他們來到山腳,覓一條硬化的小路,剛抬腳往上爬,一個老者從一戶農家樂走出來說,上山去,一人兩元。庹本志問為什么,老人不客氣地說,這是我們承包的,路也是我出錢修的。
庹本志很心疼地掏出了四塊錢,扶著妻子一步一步地往上走,爬到半山腰,兩人已是氣喘吁吁,汗流浹背。擔心妻子吃不消,他說好說歹,才哄了妻子下山。第二天,庹本志照例拉妻子去江邊小路散步。龔靜華卻像小女孩一樣使起了性子,不肯動步,嘴里嘟囔著:“上山去耍嘛!” 庹本志心里一咯噔,話到嘴邊沒說出來。他拉了妻子的手,來到山腳,拿了4元錢,照舊是半途而回。
如此幾次,庹本志算起了細賬,每天4元,一月120元,一年1400多元,可以給妻子買回多少好吃的啊。然而,他卻不得不破費,偌大的山竟無它路可攀。那天,庹本志在上山的途中,聽一個老者登高指點:“如果沿著老看守所背后修一條路上來,可是個捷徑吶……”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庹本志靈機一動:“我為何不能修條路上山?不但能夠讓妻子天天得到鍛煉,而且也方便了大家!”
我修路來,你擦汗!
說干就干!2005年4月初,庹本志提前半年退休。友人知道他這個“開天辟地”的瘋狂念頭后,好意地提醒:“你老婆路都走不好,還蹬什么山啊?把你的精力放在別處不好?先把家照顧好嘛,你兒子讀書也需要錢啊!”庹本志不為所動,呵呵傻笑:“我試試看行不?”
庹本志一肩抗著鋼釬和鐵鏟,一手拉著龔靜華踏上了“征程”。第一天,陡峭的山勢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庹本志跌落幾次,摔得鼻青臉腫,一天干下來,收效甚微。
晚上回家,替妻子洗漱完畢,庹本志躺在床上,骨頭像散了架,渾身抽筋一般地酸痛。但身邊妻子發出微微香甜的鼾聲,讓他踏實下來。以前,散步回來,妻子就無所事事,很快陷入癡呆中,晚上睡覺也不安寧,如今跟他奔波一天,反倒能安睡了。他在心底默默地告誡自己“一定要堅持住!”
第二天,彭水縣熹微的晨曦里,又傳來叮叮當當的打石聲。從此以后,每天一個一臉風塵的男人,佝僂著腰,像蠶一樣匍匐在山腳下,背后是他吐出的一節節絲――一步步漸露雛形的石階。一個行動滯緩,一臉惘然的中年婦女,則寸步不移地陪在他身邊。他歇息時,給她唱開山歌;或者把路邊的一朵山花摘下來,遞給她,逗她開心。
頭腦混沌的龔靜華不明白丈夫“大動干戈”究竟為何,但見他汗流浹背的樣子,數十年夫妻的真情,從她的潛意識里蘇醒了。她心痛地一會兒用毛巾給他擦臉,一會兒給他倒水喝。見妻子溫柔的舉動,庹本志欲哭無淚,暗暗發誓,一定要把路修通,造一條供妻子健身的階梯。
流火的7月,庹本志遇到了攔路虎,一塊高十幾米,長百余米的山巖擋住了他的去路。幾天下來,虎口震裂,鏨被啃斷了一截又一截,僅僅在石頭上留下了幾個可憐的坑坑洼洼。他心急如焚,思來想去,決定“鋌而走險”。他去鄉下,買了硝石、硫磺來配置黑火藥。他在鄉下見別人打獵、做鞭炮弄過。
庹本志在石頭上鑿了幾個洞,忐忑不安地填上藥,點了導火索,良久不聞聲響。莫非成啞炮了?絡繹不絕的登山者,迫不及待地要從山下通行了。人命關天,他汗落如雨,毫不顧忌地奔去排險情,“砰”的一聲,土石橫飛,他頓時被震暈了過去。
在醫院醒來,庹本志第一句就是“有人受傷沒?”得知,就他一人掛了彩,他大為寬心,掙扎著起床。醫生要他住院觀察,他說:“我手腳能動,沒事!”趁人不備,他溜出了醫院。然而剛出醫院,他就被民警請到了派出所――涉嫌私藏爆炸物罪。
一輩子本本分分的庹本志除了辦身份證,他真還沒進過派出所,他慌了神,抱著腦袋一語不發。派出所所長又好氣又好笑,好在沒有造成事故,又系初犯,且情有可原,批評教育了庹本志一頓事,但附加的條件:不準再隨便放山炮。
庹本志元氣大傷,火藥已被沒收,而且還留下這“人生奇恥”,他無法原諒自己,一股披荊斬棘,開山破石的豪勁泄完了。在家“呆”了幾日,妻子龔靜華也失魂落魄,又漸漸顯露出胡言亂語的征兆。一頓烈酒灌下肚,庹本志一邊罵自己不是個男人,許下的諾言都不算話!一邊握住妻子的手說:“靜華,我明天就帶你上工。愚公能開山,我修個山路還不成?”
來到工地,看見親手開的一截山路,白練一樣垂下來,他忽然又倍添干勁。為了補工期,庹本志每天一大早備了干糧,帶著妻子上路。他先在石頭上打洞,然后站上去,又在上方打洞,鑿壞了五把鏨子,終于在大石上啃出了幾排石梯。而這時,龔靜華的身體也好了許多。
峰回路轉,庹本志壯舉感動小城,以前不屑他“蠻干闖勁”的,也豎起拇指贊一句:“這就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有人提議:“大伙兒都捐一點,來幫助他完成下面的工程!”很快小城的人們行動起來,募集到了7萬余元。庹本志卻婉拒了:“我還有勁干下去,這錢可以用在別處去。”他把錢轉捐給了當地一所村小學,去修建校園。
在報廢掉3根鋼釬后,2006年3月,庹本志的愛情工程終于接近尾聲。他一共鑿了600多級石梯,每個石梯長5米,寬2米,全程長300多米。大功告成的那天,庹本志欣慰地對妻子說:“靜華,我沒錢,但我修出了這些梯梯坎坎,你可以爬上山頂去鍛煉!”
出乎意料的是,腦子清醒了不少的龔靜華對丈夫的美意,不能“心領”:“上山有什么意思,看啥啊?累得人心慌!”妻子全然糊涂的時候,還想著上山看映山紅,這會兒明白過來,卻不愿上山了。庹本志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他絞盡腦汁地哄妻子開心:“靜華,山上面有你愛吃的蜜桃,還有你喜歡的脆蘋果!”龔靜華動心了,顫顫巍巍隨丈夫登山,累了,就不高興地說,“不來了!不來了!這有啥好耍的!”怕妻子丟了登山的興趣,庹本志一路打氣,“靜華,快到了。你看見前面那塊大石頭了嗎?那年兒子過十歲的生日,我們專門上山在那兒照過相呢!”“看見那棵合抱粗的栗樹沒有?你娘家后院也有一顆啊!”……
六個多小時才攀到山巔,龔靜華發現丈夫的“圈套”,屁股沒坐熱,又吵嚷著下山。庹本志費盡口舌,才勉強讓妻子停留了片刻。之后,幾次攜妻登山,庹本志總是使出渾身解數,唱小曲、學猴子,逗妻子開心,但他很快就“黔驢技窮”。看來,他僅僅把路修通了,而救妻的康莊大道卻未建成啊。
我們牽手去高處看風景
庹本志聽人說學瑜伽,入門快,而且是一種適合到自然天地練習的健康術,不由心中大動。他決定去學學,回頭再教妻子,不但能增強她的體質,還能激發她登山的興趣,正是一舉兩得。
來到縣城唯一的運動中心報名,大家就一陣笑。瑜伽班開辦了好幾年,還沒有哪個男性來報名呢。萬紅從中一點綠,庹本志練習了一周瑜伽,單是彎腰一個簡單動作就痛得他汗珠滾滾而下,更別說劈腿,疊身了。學習進度跟不上,他只能買了光碟,回家一邊放一邊學。第二天,他便把妻子哄上山去,開始傳藝授妻。瑜伽練習填補了空虛的時間,慢慢地,龔靜華樂意上山了。但是不到半個月,枯燥的訓練又讓她索然寡味,再不肯山上去。咋辦?庹本志發現妻子雖然偶有迷糊,卻改不了愛動愛湊熱鬧的本性。妻子常吵著說,要從那邊農家樂的水泥路上山。的確,盡管這是一條上山的捷徑,但走的人卻很少。一思索,庹本志找到了“癥結”,新路雖然便捷,卻是落葉滿徑,土石壅道,對攀登者而言諸多不便。他決定對癥下藥,給妻子和自己配備了掃帚,腰間還裝了幾個塑料口袋。庹本志一邊登山,一邊清掃,有飲料瓶子就裝起來,還可變賣。如此一來,山道整潔了,登山的人也多起來,熙熙攘攘,熱熱鬧鬧。妻子也喜歡爬山了,每天起來的第一句話就是:“上山去呀!”
時光流逝,龔靜華身體越來越輕盈,思維也越來越活躍了。庹本志看在眼里,樂在心頭,他又別出心裁地在道路兩邊栽了花花草草,還跟妻子拿了兩個水壺,上山前灌滿開水,免費提供給口渴的路人,回家則打滿優質的山泉做飯。他跟妻子贏得了一個遠近聞名的美譽:“插旗山的掃將!”他們每天6六點準時上山。途中無論相識或不相識的,都會跟他們兩口子打打招呼。附近幾個學校的孩子們,也常常義務來幫忙掃路,碰了面,就脆脆地喊:“庹伯伯,龔娘娘好!這讓夫婦倆比吃了蜜還甜:苦工夫真的沒有白費。
庹本志決定帶一年來連頭疼腦熱都沒犯過的妻子去醫院做個徹底檢查。龔靜華進去后,醫生瞅了她一眼說,“請家屬出去,叫患者進來!”龔靜華詫異地回答:“我就是患者啊!”醫生又端詳了她良久,似信非信。龔靜華急了,你看我腦袋上的傷口!之后,醫生連不迭地說了三聲:奇跡!一旁的庹本志告訴醫生,妻子只吃了半年的藥而已。醫生驚得張大了嘴巴,問是怎么做到的。
2008年冬天,一場罕見的冰雪,造成了梯階最陡峭處塌方,山路崩斷,人們又開始繞道而行。庹本志二話不說,帶了鋤頭開始清理土石,不方便處,就赤手空拳,刨得十指鮮血淋漓。基本上恢復健康的妻子,也不斷幫他裝運。看見夫妻倆熱火朝天地干著。登山者來幫忙了,跟著附近學校的老師、同學們也加入進來,接著半個小縣城都動員起來。山路很快暢通,夫妻倆又恢復了舒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