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洋洋造句范文
時間:2023-04-10 23:12: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得意洋洋造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我撿了一百塊,得意揚揚的像中了五百萬。
2、他臉上掛著得意揚揚的笑容。
3、他如此得意揚揚的原因是成績考了全班第一。
4、魚兒得意揚揚地看著魚缸外面的貓。
5、蘇珊獲獎后,回到了家里,一副得意揚揚的樣子。
6、吉姆受到父親的贊揚而得意揚揚。
7、阿爾貝得意揚揚地穿著他那件小丑服裝。
8、看著他眉飛色舞,得意揚揚的樣子,我真是心灰意冷。
9、我們不能有了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得意揚揚。
10、他拿到自己的滿分卷,得意洋洋的回到教室。
11、他向后一靠,為自己計劃的成功而得意揚揚。
12、我得意揚揚的給奶奶說數學題我都會做。
13、他得意揚揚地展示著自己的成果。
14、今天,老師獎勵了我一個星星,我得意揚揚的回家了。
篇2
一、構建創新環境
小學生的情緒變化大,他們的表現容易被情感因素所左右,常常是“親其師,信其道”。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融入學生中,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給學生創造和諧融洽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需要,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有效地進行學習,產生安全感,真實地表現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個性,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學生在無拘無束的情況下,感到學習沒有壓力,自然會迸發出學習的靈感。因此,課余時間,我常深入學生之中,和他們做游戲、談心,用行動取得他們的信任。課堂上,盡量營造輕松的氣氛,用幽默的語言、俏皮的動作去感染他們,把鼓勵的話語掛在嘴邊:“你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老師很喜歡你,如果你在課堂上能大膽地提問題和回答問題,老師和同學們就更加喜歡你了。”話雖然簡單,但足以說明教師已把自己視為學生中的一員。由此建立的師生關系會更平等、和諧。從而使學生敢于大膽地去說、去做,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二、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思維
小學生愛提問題,對問題總想知道為什么。而問題情境具有強烈的吸引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引導他們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從而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長度單位的認識”時,我設計了一個有趣的問題:誰能在5、50、500后填上適當的單位,并用等號將它們連接起來?學生感到新奇,議論紛紛。有的說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到5米=50分米=500厘米,有的說加上元、角、分可得到5元=50角=500分,一時間,得出了5元=5.0元=5.00元,5米=5.0米=5.00米的結論。此時我因勢利導地出示了課題:“小數的性質?!闭n也在精彩的討論中拉開了序幕。
三、倡導一題多變,誘發學生思維
小學生思維活躍,許多想法是老師所預料不到的,同樣的問題,往往會衍生出意想不到的想法。因此,教學中,我常采用一題多變的方法,將應用題的條件和問題加以改變,誘導學生發散思維。如在教學“書店進了科普讀物200冊,一共售出共160冊,還剩多少冊?”一題時,我沒有停留在學生會解這道題上,而是要求學生改變問題條件,變成一道新的應用題。于是,學生躍躍欲試、暢所欲言,不一會兒就編出了十幾道新題。書店進了科普讀物200冊,一共售出160冊,還剩幾分之幾?書店進了科普讀物200冊,一共售出160冊,售出了幾分之幾?書店進了科普讀物200冊,一共售出160冊,進貨的比售出的多幾分之幾?……達到了誘導學生發散思維的目的。
四、利用學生喜歡動手的特點,觸動學生創新思維
小學生喜歡動手,許多抽象的問題通過操作常會變得簡單、有趣,不僅能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比較全面、比較深刻地理解知識,而且能拓展教材內容,創造性地發現問題。因此,教學中,我盡量把能操作的問題生動化、趣味化,發展學生的思維。如在教學完圓柱體、圓錐體的計算后,為進一步探究圓柱、圓錐在不等底而等高等體及不等高而等底等體的幾種情況下二者的關系,我布置學生課前做圓柱、圓錐的學具,并設置如下習題:①一個圓錐的體積是18立方厘米,底面積是9平方厘米,求高?②把一個圓柱體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體,削去部分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多少倍?③一個圓柱體和一個圓錐體底面積相等且體積也相等,已知圓柱的高是4分米,圓錐的高是多少?④一個圓柱體與一個圓錐體高和體積分別相等,已知圓錐底面積是18平方厘米,圓柱的底面積是多少?課堂上,學生演示自帶的學具:圓錐、圓柱、沙子、大米、大豆等,通過裝一裝、量一量、比一比、看一看、試一試、議一議,找出二者之間的規律及解這類題的方法。
五、引發學生好奇心,發展創新能力
小學生好奇心重,對不理解的東西,總喜歡了解透徹。新課標要求學生從做“學答”到做“學問”,要求課堂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和教師創設問題情境要相結合,產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認知沖突。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有價值。”好奇心是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內部動力。在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勇于質疑,我盡可能給學生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否定,大膽發表意見,勇于把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說出來,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數學學習能力。如:在教學求15、12、30的最小公倍數一題時,我引導先用三個數的公約數3去除,在得到商5、4、10后,再用4、10的公約數2去除,5怎么辦呢?我故設懸疑。提問猶如一顆小石子,在同學們心中激起層層漣漪。不一會兒,在學生吵鬧爭議中理解了求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算理。
六、抓住學生興趣點,激勵學生創新思維
篇3
1、明明是狗,非要化裝成熊貓招搖過市,很囧吧!
2、穿著奇裝異服招搖過市的大有人在。
3、我討厭一大堆盛著裝飾物的硬紙盒子裝在車上招搖過市,也討厭那些寫在紙面上的大而空洞的字眼。
4、這群小青年,蓄著長頭發,穿著花襯衫,在邊上招搖過市。在我看來,他們是十足的娘娘腔。
5、你想讓他享受到這些花架子短語多一點,挑選一件伎倆或兩名來自招搖過市黃銅。
6、一個朋友曾給過我一本紅酒指南,建議我下次拿著一瓶紅酒招搖過市之前先查查這本書。
7、他就像是一個哥特人穿著馬桶蓋似的肥大衣領,在羅馬大搖大擺地招搖過市。他的身上洋溢著自信。
8、于是插著美巴兩國國旗的一支冒牌喬裝的汽車隊在摩托車隊護送之下,從伊斯蘭堡招搖過市,馳往山區。
9、在上海東北部,日新(音)社區居委會已經發起了“遠離睡衣”的活動,來抵制白天穿睡衣招搖過市。
10、一個陸地上的人,若是周身這股穿戴露出這副尊容,而且還得意洋洋地招搖過市,恐怕很難不被當宮的召去傳訊,甚至會被課以罰金或判處監禁,也許會枷號示眾。()
11、現代的都市街頭,胸前掛著或紅或綠的翡翠吊墜招搖過市的時尚男青年也屢見不鮮。
12、昨天我看到那些年輕人開著他們的新車招搖過市。
13、其次,假名牌在時尚圈里不得不提,在中國尤其多見,似乎處處可見假名牌招搖過市。
14、在謝潑德所處的時代,強盜在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攔路搶劫,還大搖大擺、得意洋洋地招搖過市,如入無人之境。
15、據傳說,有一天,該城里一個小樂隊從市中心吹著喇叭招搖過市,領頭者更是將喇叭翹到了天上。
16、人生最要緊的是看好生意,不要被上層社會的豪華生活所誘惑,不要被那些裝腔作勢的名人崇拜者們所左右而招搖過市,那些名人迷們就想讓人看到自己與新發跡的寵兒在一起。
17、艾迪總是為人低調怕被認出,而我卻喜歡招搖過市,但我們都展示了真實的自我并且度過了美好時光。
18、看到他們不顧社會公德,公然招搖過市,我心里就不是滋味。
19、在我們的城市招搖過市的人中,弗蘭克-盧卡斯是最危險的一個。
20、我們并不會騎著掃帚到處亂飛,也不會戴著尖尖的那種帽子招搖過市。
21、他們轟轟烈烈地攫取財富,好勇斗狠地擊敗對手,大包大攬地承擔責任,招搖過市地炫耀品位,其實都為暢享人生,怎麼好玩兒怎麼來。
22、我是移民,過我去常常開著我那保險杠上貼滿了撕不掉的小貼紙的二手車招搖過市,其中一個小貼紙寫到‘如果你不講英語,回家去’。
23、事實本身已經夠丟人的了,他卻還要不知羞恥地招搖過市到她的世界里來。這未免太過分。
24、我看見他開著他的嶄新跑車招搖過市。
篇4
1、燈下的影子一會兒跑到自己前邊,一會兒溜到自己后邊,真好玩。
2、天上的云彩變化多端,一會兒像一只兔子在吃蘿卜,一會兒像一只大狗在奔跑。
3、春天的天氣像娃娃的臉,一會兒晴,一會兒雨。
4、她的情緒變化無常,一會兒放聲大笑,一會兒小聲哭泣。
5、他一會兒走到這里,一會兒走到那里,把自己看得那么了不起!
6、海洋館里的海豚一會兒騰空飛起,一會兒鉆入水中。
7、動物園里的猴子一會兒爬上,一會兒竄下,可調皮了。
8、你不什么他是什么心情—總是一會兒絕望,一會兒又得意洋洋,反復無常。
9、小貓釣魚很不專心,()一會兒捉蜻蜓,一會兒捉蝴蝶。
10、他們一會兒懇求,一會兒威脅,但這一切看來都沒有用。
11、她的情緒變化無常,一會兒放聲大笑,一會兒陷于絕望。
12、天上的白云一會兒像小羊,一會兒像小魚,真有趣!
13、天上的云彩變化多端,一會兒像只獅子,一會兒又像只兔子。
14、美麗的小燕子一會兒蜻蜓點水般掠過湖面,一會兒像離弦的弓箭飛向遠方。
15、燈下的影子一會兒變長,一會兒縮短,可真有趣。
16、秋天來了,大雁向南飛,一會兒排成一字,一會兒排成人字。
17、她起身站著想,神經質地一會兒把兩手絞在一起,一會兒又松開。
篇5
(一)【收斂解釋】:
①收割農作物:霜晴收斂少在家,餅餌今冬不憂窄。
②收租稅:收斂關市山林澤梁之利,以實官府。
③減少;收束:收斂笑容|夕照漸漸收斂。
④減輕行為不好的程度:任性使氣,不自收斂|到了中年,才逐漸收斂浮滑之氣。
近義詞:拘謹抑制約束
反義詞:放縱放肆張揚
相似詞:內斂 斂聲屏氣 橫征 暴斂 收集 收費 收購 收藏 收獲
(二)收斂的造句
(1) 聽了父親的忠告,他的行為終于有所收斂。
(2) 你要收斂點兒,這畢竟不是在家里。
(3) 你該收斂一下心直口快的個性,免得老是得罪人。
(4) 她們可以收斂一下那副得意洋洋的神態。
(5) 在一瞬間,我萌發了癡想,如果大家都學會寬恕,收斂陰森的面孔,該多好??!
(6) 為了你的人緣著想,還是收斂一下你那針鋒相對的強硬態度。
(7) 在公安機關的沉重打擊下,車匪路霸收斂了囂張一時的氣焰。
(8) 那女人的放蕩行為只收斂了一時,現在又故態復萌了。
(9) 中了彩券頭彩,最好收斂點,可別招搖過市,惹來麻煩。
(10) 治安嚴打時期,小偷心驚膽戰,行事收斂了很多。
(11) 敵人不可一世的囂張氣焰,在遭到了狠狠打擊后,終于開始有所收斂。
(12) 他憑著自己身高體胖,有些力氣,就在小同伴面前稱王稱霸,發號施令,經過老師多次批評,父母幫助教育后,才收斂了許多。
(三)收斂的英文:
constringency
convergence
convergency
參考例句:
To draw in one’s horns
收斂傲氣jet contraction
噴射流收斂 The iterative process may be continued until some criterion for convergence is met
這種迭代步驟可繼續下去,直到符合某種收斂要求為止。Collective system
收斂系統In reality, the convergence will probably be slower. But the trend is clear.
實際上,收斂有可能較慢,但趨勢很明顯。You might curB your magnanimity
你可以收斂一下你的寬宏大量We abate something of the wanton extravagance of our pretensions
我們把自己恣肆狂妄的心胸稍稍加以收斂。He's likely to land in hot water unless restrained by wiser counsel.
除非聽人忠告有所收斂,他很有可能陷入麻煩。Since the lines of force converge and diverge, there is necessarily a Component br
由于磁力線的收斂和發散,就必然存在一個分量br。We abate something of the wanton extravagance of our pretensions.
我們把自己恣肆狂妄的心胸稍稍加以收斂。constringency是什么意思:
n. 收縮,收斂
convergence是什么意思:
篇6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11—0087—01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教學要“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可見,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詞語的積累和運用。
一、課堂上的積累與運用
詞語教學的目的是為閱讀奠定基礎,為學生獨立閱讀排除障礙,因此,探索科學的方法提高詞語教學的實效性是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
1.抓重點詞語,分層呈現。低年級學生尚處于語文學習的起步階段,即使是在小片段閱讀中,也會遇到很多生字和新詞,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文本,抓重點詞,有針對性地教學。如教學《天鵝、大蝦和梭魚》時,教師可將詞語“弓著腰、管不著”放在一起教學,讓學生注意“著”字在不同環境中的不同讀音;將“費力、使勁、拼命”三個意思相近的詞語放在一起,讓學生關注詞義,體會它們的共同點;將“一步也動不了、未動分毫”放在一起教學,讓學生借助熟悉的“一步也動不了”來輕松地理解生詞“未動分毫”的意思,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藝術。
2.詞義類聚,建立詞匯場。語言中的詞并不是孤立的,詞跟詞由于詞義的相同、相近、相反和相對等,存在著一組組的聚合,即詞義類聚。詞義的類聚跟人們的邏輯思維有著密切的關系,學生學習詞義類聚時,自然地將“叔叔、阿姨、伯伯、舅舅”歸為一類,把“老虎、獅子、狐貍、大象”又歸為一類,在無意中建立和豐富了頭腦中的詞匯場。如《比本領》中的“垂頭喪氣”“得意洋洋”構成反義聚合;教學《可愛的娃娃》時,將需要掌握的詞語重新排序,分成兩組:“快樂、活潑、稱贊、微笑”“害怕、心驚肉跳、又冷又餓、哇哇大哭”。第一組是寫珍珍在沒拿布娃娃之前的快樂心情,第二組是寫珍珍拿了布娃娃之后的害怕心情,兩組詞匯分別構成類義聚合。因此,在閱讀教學時,要有意識地根據詞義類聚規律,把詞語歸類整理,幫助學生建立微型詞匯場,提高教學效率。
3.緊扣文眼,反復咀嚼。每篇課文都有能揭示主旨、升華意境、涵蓋文章內容的關鍵性詞句,即文章的文眼。文眼是作者著力刻畫和描摹的中心點、觀察的出發點、選材的側重點、內容的核心點、結構的銜接點、情感的升華點、思想的閃光點和主題的凝聚點。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緊扣文眼,便能達到牽一發而動全身、舉一反三、刪繁就簡的目的。在低年級詞語教學中,要重視發掘這樣的關鍵詞,巧妙預設,創設情境,讓其反復呈現,從音、形、義、用等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咀嚼,在咬文嚼字中深刻領悟。如在教學《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時,緊緊抓住看似簡單的詞“捧”和“空”,貫通全篇,統領課堂,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在認讀生字新詞時,讀準“捧”的字音,通過做動作,讓學生初步了解這個字。然后根據“捧”這個字,感受課文內容,接著從“空”字進入文本,去感受主人公的誠實。
二、課外的積累與運用
1.生活積累豐富多彩。當今傳播媒體豐富多彩,電視、廣播和錄音機等,都可以成為學生喜聞樂見的積累詞語的途徑。另外,還可以適當地讓學生看看動畫片,用精彩的語言復述動畫片的故事情節,在全班交流,起到互相促進,互相學習,共同提高詞語積累和運用的能力。
篇7
一、角度――基于學生立場
提問應該也必須從學生立場出發,才是合理的、有效的,因為教學的對象是學生。教學的切入點是學生的需要、欲望、祈求,教學才不是多余的。否則目無學生,提問再振聾發聵,也是徒勞無益。優質的提問應該是學生自己的質疑或發問,即使由教師提出,也應該是“代生立言”。通常教師需要思考:
①興趣:我們應當問什么樣的問題來引起學生的注意?
②參與:我們應當問什么樣的問題來保證學生的積極參與,讓他們的觀點成為該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③沉浸:我們應當問什么樣的問題來促進學生承擔對學習的責任?
④內化:我們應當問什么樣的問題來創造一個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有機會反思與課程內容有關的個人想法、感覺、態度、觀點、經驗和價值觀。
⑤解釋:我們應當問什么樣的問題來促進他們表達對個體主觀世界、同伴的想法、中心思想三者關系的理解?我們應當提供什么樣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從自身新的理解中形成新的問題?
⑥評價:我們應當問什么樣的問題給他們提供機會在不同媒介中檢驗新思維?
二、高度――把握整體結構
問題是思維活動的起點,提問是為了引發學生的思考,促使學生進行探索。如果設計的問題過于簡單,沒有一定的思維價值,僅停留在簡單的記憶與是非選擇上,學生的思維能力就難以得到提高,也就是說,問與不問一個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把握文本的整體結構,提綱挈領地引導學生明確研讀的大方向,縱覽全局,感悟全篇,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體學生來參與思考討論探究,做到一“問”立骨,起到“提領而頓,百毛皆順”的效果。
在全國第七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中許嫣娜老師執教的《小動物過冬》獲得特等獎,高林生老師如此評價:“這節課整個的教學流程綜合、高效。特別是對第3、4、5、6小節的理解,許老師以‘小動物究竟是怎樣商量,怎樣過冬的呢?’為核心話題,統領教學過程,使整個教學綱舉目張、條分縷析。”優秀教師用實踐又一次證明了:精心設計的具有思維價值的問題,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提高思維能力。
三、梯度――合理安排順序
問題是研讀的線索,每個問題都可以看成是研讀過程的一個環節,一個梯級。問題設計應該統籌全局,具有方向性、整體性和系統性,做到脈絡清晰,層次分明,形成梯度,逐步推進,達到,符合學生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律。
比如《釣魚的啟示》的教學,揭題時,是引導學生關注“釣魚”還是“啟示”,起點是不一樣的。如果一開始就關注“啟示”,抓住“啟示”的語句學習,從理性到感性,學生就會感到很抽象。而一開始從“釣魚”入手,體會放魚之難和父親教育之嚴,再來感悟得到的“啟示”,對文章哲理的理解就水到渠成。具體可以通過以下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思維。問題一:從釣到大鱸魚到把大鱸魚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引導學生抓住主要詞句感悟放棄已經到手的大鱸魚有多難。問題二:父親要“我”把到手的大鱸魚放掉,態度那么堅決,是不愛“我”嗎?他做得對不對?抓住主要詞句感悟,體會父親對“我”嚴格的道德教育。問題三:“我”從釣魚中得到什么啟示?引導學生聯系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啟示,并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列舉一些具體的例子,通過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而加深對“啟示”的理解。
以上一個個循序漸進的問題使學生研讀文本的過程環環相扣,步步深入,在發展學生言語能力的同時,更能訓練其思維的嚴密性和邏輯性。
四、效度――立足學科本質
王尚文先生說:“把全部都聚集于如何指導學生理解或運用語言文字上,這就是把工夫花在了該花的地方的語文課?!彼?,語文課設置問題要咬定語言不放,自始至終關注語言的內容、形式和表達效果,針對課文中的一些關鍵詞語提問,引導學生細讀課文,精讀課文,品味詞句,聯系具體語境和設身處地的體驗,增進對文本的理解。更要抓住重點語句和關鍵細節提問,引導學生弄懂深層道理,探究言外之意。
特級教師薛法根執教《愛如茉莉》,著意培養學生對語言敏銳的感受力,使學生從課文語言中體會字詞的“冷暖”。
師:描述感人的畫面與情景,哪個畫面,哪個詞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生沒有表示)
師:輕輕柔柔的,陽光是悄悄地“探”了進來,有沒有溫度?有沒有溫暖?是幾度?“探”字有溫度嗎?
(師板書:“探”)
生:應該是有的,因為陽光充滿了溫情。
師:“探”和“照”有什么不同?
生:“探”用的是擬人的寫法。
師:為什么用“探”,“照”和“射”都可以呀?
生:這樣寫比較輕……
生:改了別的字就不是擬人了。
(師生笑)
師:完了嗎?
生:用上“探”說明陽光也不打擾這幅畫面。
師:也像做兒女的一樣,不愿意打破這樣的畫面。這些景語是有感情的,所以是有溫度的。同學們再讀一讀。
(學生齊讀)
這個案例中薛老師引導學生通過“探”字與“照”“射”的比較,體會“探”在這里的感情魅力,讓學生既感受到“探”的獨特,又感受到作者遣詞造句的獨具匠心。
五、敏度――把握生成契機
課堂是動態生成的,再精心的預設也無法窮盡動態的生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課堂中突然出現的“意外”高度敏感,適時地捕捉轉瞬即逝的契機,促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促進知識的系統化,鼓勵學生挖掘所隱含的知識點,凸顯思維的過程,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引導學生在追尋答案的過程中掌握學習方法。
篇8
下面我就詳細講一講如何達到我個人推崇的狀態。首先,尋找自己學習的“原動力”。對于“為什么學習”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喜歡學習是最上乘的回答。用心投入,學習真的很有趣,數學多么圓滿美妙,物理又多么嚴謹周密,解題時感到自己在與出題者斗智斗勇,為洞穿他設下的陷阱得意洋洋。寫作文時如一位排兵布陣的大將,遣詞造句,說服別人,讓人信服你的理念,這是何等的愉悅。若一個人能真實地體會知識的趣味,自會主動探尋學習的法門。有其他學習的理由也沒關系,關鍵是你要確定自己要好好學習,是自己的決定,不是他人的強迫。只有如此,你才沒理由反悔,并有責任心完成一切任務,有勇氣迎接一切挑戰。
如果你已經確定了學習是自己的意愿,那么再回答一個問題,你對自己的學習狀況了解多少呢?有什么問題?又如何改進呢?你想過嗎?這就引出了我的第二個關鍵詞:“思考”。帕斯卡爾曾經說過:人是一株會思考的蘆葦。在大多數動物僅憑條件反射積累生存經驗時,人類卻可以進行復雜的思考。我們可不能丟了人類的特性。學習時要思考。聽講例題,要思考老師講它的用意何在,它是某類題的典型代表,還是某個地方很容易錯。做題時就應思考,這題能否歸于某類,其本質在考察哪一條定理,哪一個規律。背東西也得思考,一味蠻背是虐待大腦,根據知識間的關聯去記憶才是巧法。不學習時更要思考,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思考自己學習狀態如何。另外,思考的獨立性非常關鍵。討論是可以的,但不管贊成還是反對,即使是錯的,你都要有經過自己獨立的認真思考后得出的答案。平時學習,特別是做題時,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對考試大有幫助。若平時習慣拿到題就翻答案問同學,考試時怎么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獨立思考過自己的目標。高考時,考出好的成績自然是每個高中生的目標。那高考之后呢?同學也許說,我之后再想,現在想了有什么用。當然有用。如果能有一個長遠的目標,就能在情緒低落的時候給自己信念。知道至少在此時,我們不是關在黑屋子里暈頭亂撞的蒼蠅。雖然許多同學喜歡確立“此次考試我要考到多少名”的目標,覺得很豪邁,但是,這也很容易讓人失落。我個人認為這樣的目標更實際一些――“這次考試我要克服粗心”“我要寫好作文”“我要掌握好時間”。這些目標不會給人壓力但是能改善實際問題。目標可長可短可大可小,關鍵是定目標之前認真思考過自己需要什么,把需要改進的地方列為目標。一個個克服,一步步前進。一旦目標定下來,就要靠計劃幫助實現。規劃自己的學習與生活是一種高檔次的能力。但我認為,對于大多數按部就班跟著老師上課的同學,長期計劃沒有用,因為跟著老師走是最省時省力的方法。但對有落下課要補的同學就一定要定長期計劃了。不管怎樣,每日計劃是必需的。我推薦找一個本子和一個年歷。每天早上或自習課時,寫下當天要做的功課。有必要的話。還可以把當天中午洗衣服也寫到計劃里去,完成一項勾去一項。臨睡前花點時間,回想下今天每節課做了些什么,包括悟到了什么道理,給自己一個評語、一點鼓勵,再在年歷上把當天劃去。在劃去日期時,我總覺得生命少了一小部分,但如果我今天收獲頗豐,我會覺得生命又增添了一大部分。很有成就感。
計劃定好、貴在實施。有的同學特別擅長制定計劃,但事實上卻堅持不下去。這時可以尋求一些外在約束。比如把計劃貼在墻上公示,讓自己和大家監督。上屆兩位保送北大的學生――國際金牌得主楊樂和生物國家金牌得主師成平,當年他們的宿舍床前就各貼著一幅階梯圖,每階分別寫著省一等獎,省隊,全國一等獎,集訓隊,國家隊,國際金牌,進北大。果然后來兩個人都實現了自己的終極目標。這種貼出來的目標不容你逃避。有很大威力。另一種方法我經常用,就是給自己許諾。比如堅持不下去時,就想,如果我再堅持一個小時,就能進北大。這種不切實際的許諾常常能撫平心中的浮躁,但我認為很有效果。高中的學習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更是一個加速的過程,中途一旦停止,就要從頭再來。如果可以,嘗試每晚花兩個小時做物理題,一個月后,你的物理一定有所提高。為什么?因為在這兩個小時里你的思維是連續的,對問題的認識也是層層深入的,這一個月內又每天強化物理思維,就會達到我們說的“找到感覺了”。
學習時一定要專心,決不可讓思維跑開。如果學習不專心,堅持再久也沒有用。另外還需重視基礎。一切高深的理論都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上,而且從基礎知識中可以體會到一門學科的精髓。依靠小聰明的人很多,但依靠聰明無疑是浪費了聰明。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金庸的小說,你看黃蓉是聰明絕頂的,郭靖笨得比木頭都少幾個竅,但為什么是郭靖能習得上乘武功成了蓋世大俠?因為他功底好,又很有耐性,又心底澄明絕無雜念。耐力、專注、基礎,這是任何人都需具備的學習的品質。那么勤奮呢?古往今來成太事者莫不勤奮。但我們不提倡盲目勤奮,要知道“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是最好的勤奮。
可是別人都在努力,我不努力行嗎?會不會落在后面?在這里我想談談心態問題。好的心態是什么樣的?我認為是積極、平和,對自己有信心又不咄咄逼人。積極被我放在首位,這里包括了樂觀、自信等意思。不一定每個人都有刻骨銘心的失敗,但每個人都一定經歷過自信――自卑――自信的循環,從最初的盲目自信到處處碰壁,開始懷疑自己,再到經過努力重獲自信。講一個我自己的故事,曾經一段時間,我的情緒極度低落,一天晚自習后回家,扛著自行車打算放到地下室去,跺了跺腳,聲控燈卻不亮。心想真是倒霉透了,燈都壞了來氣我。下到最后一級臺階,車子重重撞在門上,燈突然亮了,晃得我眼睛一花,心里也刷的一下子亮了。原來你以為的黑暗無邊無沿,其實是你自己吶喊得不夠響亮。當然每個人也總有在黑暗中發泄一下的沖動,這完全可以,關鍵是要及時恢復平和。保持平和要做到專注于自己。比賽中的賽馬眼睛是被蒙上的,為的是它們能無視旁馬,跑自己的路。如果和他人競爭能帶給我們動力,那就繼續。若相反,恰給我們緊張和焦慮,那不如認真做自己的事。其次,要有自信。培養自己內在的霸氣來維護平和。自信來源于認真實施計劃實現一個個目標。我信奉功到自然成,成的不但是優異成績,還有更重要的收獲。所以,我要給所有跋涉在“黑暗”中的同學們鼓鼓勁,你們要相信自己,堅持下去,無論盡頭風景如何,你們都在尋找光明中增添了新的力量。比如現在你排1000多名,努力了很長一段時間,雖然你還排在900多名。但請注意。是不是你學習訂計劃了?你的耐性增強了?你學習專心了?這就是你在黑暗中的收獲。有這些進步,你就能在高三飛速向前。
當然,情緒不好時最好有朋友與你一同努力,相互監督,相互支持,一起探討問題,一起盡情玩笑。相信我,共同奮斗過的友誼最難忘。
下面,我們復習一下今天講到的幾個關鍵詞:內在動力、獨立思考、目標和計劃、適當的監督、耐力、專注、重視基礎、良好心態和好朋友。好好檢查一下自己,如果你具備了這些品質。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使學習這個過程輕松高效,從中收獲財富。
最后,和大家分享幾個可能有用的學習小竅門。
1.在每次做完練習或是看完筆記后,用不同的符號和顏色標出重點的或不熟悉的內容。這樣,每復習一次,就篩選一次精華,最終,期末復習前。你可能只需要看幾道題就完成了整本筆記復習,比較高效。
2.選教輔書以老師推薦為主,同學推薦也可考慮。自己選擇要分情況,如缺乏練習。則選擇題多的書,以能做出百分之八十的題為宜。若要找方法,選講解較多的書。
3.有計劃的復習,每周回顧一遍本周知識。復習時可找一張紙寫寫畫畫?;瘜W生物等寫知識結構圖,數物寫解題要點和特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