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英文自我介紹范文
時間:2023-04-04 12:41: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簡單的英文自我介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應聘自我介紹技巧如下:
經過一番緊張的筆試之后,那家聞名于世的日本通訊公司終于寄來了面試通知書,要求我參加6天之后的面試,而且特別注明“要加試英語口語”。這一加試可真是突然襲擊,如果考英語筆試我還有把握但要說英語,我簡直就是啞巴一個!
該放棄呢?還是堅持到最后一關?我思忖著,仔細分析了一下所面臨的處境:其一、我所應聘的職位是辦公室文員,說英語的機會應該不多,沒理由考難度大的專業類英語口語 ,考日常用語的可能性極大;其二、筆試的時候,我留意觀察了那些競爭者們,我的條件絕對不差;其三,也是最關鍵的,硬著頭皮考上它一場,我什么損失都沒有啊。
考慮好了對策之后,我到書店買了本《漫游日本》日語基礎書及配套的一盤磁帶,接下來便是依照計劃按部就班的6天了。
第一步,用中文寫下問題及相應的答案。這一步驟的要求是越細致越好。假設自己就是考官,想問考生哪些問題,諸如:“請介紹一下你的個人經歷”、“說說你的家庭狀況”、“你的業余愛好是什么”、“你為什么要到我們公司應聘”、“你對日本了解多少”等等大大小小凡能想到的問題,然后寫下自己的回答。
第二步,用英文翻譯上面的問與答。這一步驟的要求是越規范越好。翻譯時稍沒把握好時,便立刻翻看詞典、語法等工具書,同時讓那本《漫游日本》派上用場。我先譯成中文再譯成英語,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把意思表達得更全面,條理更清晰。
第三步,背誦及模擬考試。自問自答地進行實戰演習,以便更好地適應面試。
最后,別忘了該公司來自日本,學習幾句簡單的日本問候語,全面地翻看一下日本國情介紹,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
面試的那天下午,略施粉黛的我身著職業裝進入考場,面對著中日兩方共6位考官時,我首先用中日兩文說“下午好。”其后所考的英文口語涉及到個人經歷、興趣愛好、日本國情等諸多問題,我從容應對總算說得過去。
篇2
[關鍵詞]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迎新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6)05-0165-03
大學英語是我國高職院校中面向非英語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和必修課程。而大學英語迎新課是為幫助學生盡快了解大學英語學習而設置的幾堂開學初的課。都說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作為大學英語的授課老師,應當重視迎新課。隨著高等院校的擴招,高職院校的生源質量逐年滑坡,多數學生英語基礎較差,且經歷了漫長的英語學習歷程,已經對英語學習產生厭倦心理,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等不容樂觀的現狀已擺在我們教師面前,所以如何讓學生了解且喜歡上這門課,我們大學英語課程的老師就要在開學初的幾堂課上多下功夫。
一、理論基礎
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人的成長是一個自我發展與自我實現的過程;尊重學生的個人情感與需要,強調具有真實個人意義的學習(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2005:328),其主要代表人物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這與我們的教育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相一致。羅杰斯既所倡導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他的教學原則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①在學與教的關系上,應該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組織教學;②在師生關系上,師生之間應該是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是一種輔助者與學習主人之間的關系;③在教學目標上,要以教會學生學習為主;④在教學管理上,要以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為主,在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上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⑤教學方法上,要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導為輔,讓學生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分組教學,互幫互學(龐維國,2003:158-159)。以上提到的人本主義的所有觀點說明人本主義教育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習的過程和自我實現的價值,強調開展自我評價和進行自發的主動學習,這些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為后期的學習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論基礎。
二、新生英語學習現狀分析
剛進大學校門的大一學生在經歷了高考和幾個月的暑假,對英語學習很陌生。許多學生不明確自己的英語學習目標;另外,許多學生已習慣高中填鴨式,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很多學生沒意識到英語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沒有英語自主學習的習慣。并且,大一的學生對提高英語綜合能力缺乏自信,他們認為自己已花了這么多年學英語,英語水平還是這么差,有很多學生在提高英語能力上沒什么動力。所以針對以上情況,有必要在大學英語迎新課上轉變學生對學英語的排斥和畏難情緒,激發他們英語學習動機,幫助他們明確英語學習目標,指導他們科學的英語學習策略。
三、措施
(一)自我介紹
第一次課學生肯定對老師充滿好奇心和期待,老師應穿著大方得體的服飾,微笑著走進課堂,在簡單的問候后,老師應該用流利的英文作自我介紹,其中可以結合PPT將自己的學歷背景,經歷和學生分享。在自我介紹時盡量使用簡單的句型和詞匯,讓學生聽懂。注意自我介紹的條理性,趣味性和互動性。如在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時,作者會提到健身:拉丁,倫巴,在介紹時配上舞步手部動作,這樣會放松課堂的氣氛。接著老師可以轉問學生的興趣愛好,以此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在介紹時,老師應走到學生中間,不時掃視每個角落的學生,微笑著和學生進行眼神交流,這樣會增加親切感。作者認為學生的自我介紹在第一次中沒必要進行,因為課堂時間有限,學生人數多,另外學生在第一次課沒做什么準備,讓他們自我介紹會增加緊張感。
(二)學習方法介紹
在迎新課上要強調掌握英語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大學英語的學習決不能局限于課堂內的學習活動,學生應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提高自己英語綜合能力,而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會事倍功半,打擊學習熱情,所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在介紹英語學習方法時,因為是第一次課,可以不系統,主要是易懂和趣味性。可以先跟學生用PPT分享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實用英語,如指示標牌中的一些錯誤翻譯:小心地滑(carefull and slide),一次性用品(one times exthing)等,讓學生不僅感覺到英語的實用,而且告訴他們翻譯不是簡單地單詞翻譯,翻譯要注意技巧。
記單詞是一直是學生的難題。多少學生在不斷地背了忘,忘了背的無奈重復中耗費了青春,模糊了志向,告別了本來想學好英文的美好初衷。有些學生死記硬背下來幾千個單詞,只是在大腦中演變成一個個與中文釋義生硬相對的字母符號,這不能很好領會由這些無機單詞有機構成的一個個美妙的句子。所以學生記憶單詞最缺的是理解。在第一次課上,老師有責任跟學生分享快速高效的單詞記憶策略,以此改變學生單詞難記的畏難情緒,轉變不科學的單詞記憶方法。
英文單詞和中文單詞的造詞理念不同,漢字使用舊符號變形并接成新字,如把“人”和“木”壓瘦組合“休”。而英語單詞是用舊符號變音組合或者摘取字母而成新詞。老師可以引入詞源學,舉例說明單詞記憶法來活躍課堂氣氛:cabin:小屋,船艙。“cab”音變自“cave-洞穴,v,b發音近似,in-里面(一個在里面待著,類似洞穴的地方:小屋或船艙)。Widow:寡婦。“wid”摘取自“divide”,“ow”是顛倒書寫的“woman”(解釋:與丈夫分離的女人)。Eve:前夜,它提取自單詞“evening”的前部。Evil:邪惡的(它來自live:生活,生活都顛倒了)。Melon:甜瓜(它是lemon:檸檬的顛倒書寫)。有個詞根“speet-”,加上不同的限制和修飾,創造了很多的單詞:inspect(調查),ex-pect(期望),spectacle(奇觀),perspective(透視圖),suspect(懷疑),suspicious(多疑的),conspicious(顯著的)等等。這樣輕松記單詞的方法是學生一直渴望的。又如有些漢字發音和英文發音存在相似性,使得記住這類單詞變得輕而易舉。如awkard(使用不便的)音似“拗口的”;sting(刺痛)音似“死叮”,ambi-tion(雄心)音似“俺必勝”;rumour(謠言)音似“辱沒”。這樣的分享方式讓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大增。老師還可以給學生介紹單詞和西方文化相關的故事。如nox:諾克斯,羅馬神話夜之女神的女兒,居于冥府,她每天傍晚離開冥府,駕著戰車飛上天空,用夜幕籠罩大地,讓世界進入寒冷和漆黑的夜晚,故NOX與單詞“night”音似同源,后創造了詞根“nox-:毒,害”,同源擴展為:nocent:有害的,innocent:無罪的,無知的,nuisance:討厭的人或物。這樣的講解不僅豐富學生的西方文化知識,又會增添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所以老師有必要在第一次課對學生如何記單詞進行科學指導,只要懂得每個單詞都是有內涵的,單詞間又是有關聯的,掌握科學的方法,其實記憶單詞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
在提到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提高和技巧時,可以跟學生分享一段有趣的視頻,如網絡紅人英語哥張旭模仿五國媽媽視頻,在輕松的氛圍中,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并恰當補充英語聽說的一些方法。強調從以下四方面進行:拓寬聽力的素材:文體娛樂(歌曲鑒賞、英語演講賽等)、時政新聞等;增加聽力時間;豐富聽力形式:電視、電臺、網絡等;改善聽力方式:嘗試用首字母記錄法、縮略詞記錄法等。
(三)課程內容和要求介紹
高中英語和大學英語在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方法,評估上存在很大區別。在大學階段,英語教學更注重能力和綜合文化素養的提高。在迎新課中提出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評估手段等會讓學生對這門課的教與學有個宏觀的了解,能使學生及時設立自己長期目標和近期目標。
第一次課要強調英語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和方法。自主學習不僅是教育的目標,也是教育實踐的手段(Boud,1988:17)。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低下和學習動機不強等因素使他們未能成為高效的學習者,這不利于他們今后的發展。為了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在第一次課上有必要強調自主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有助于學生理解大學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方法,以保證以后教學效果的實現。
在提到教學方法時,告訴學生以后的課堂不像高中課堂那樣以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進行,課堂上會開展一系列的分組合作和競爭活動。學生間的合作和競賽可以多樣化的活動方式呈現:如角色扮演法,頭腦風暴法等。因為學生在競爭的情境中,能激起自尊心和成就動機,并且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學習效率高;學生在取得勝利后往往產生成功感,滿足感。學生在合作的情境中,一般表現得比較自信,同伴間相互幫助、扶持,有一種安全感,體驗到一種被他人接受、信任和喜歡的情感,很少擔心和害怕失敗,能投入到學習情境中,同時也能體驗到共同成功的喜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2005:384-385)。
教學評估是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既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改進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又是學生調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第一次課,學生都很關心這門課的評價方式。老師應該告訴學生大學的課程評估與高中英語學習存在很大不同。高中英語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以此主要采用終結性評價方法,而大學英語更注重自主學習過程,因此往往采取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的模式。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羅杰斯認為,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組織教學,用學生的自律代替他律,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約束自己(詹蓓,2007)。因此,在評價主體上,教師應該避開傳統教師的權威地位,注重學生是評價的主體地位,可以把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三者結合起來;在評價方式上,應把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有機結合,這就充分體現評價的多元性和多樣性及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只有科學的評價機制才能讓每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學習自信心,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趣味英語分享
篇3
關鍵詞:創設真實語境;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2-0191-02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以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旨在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教師要通過創設接近實際生活的各種語境,采用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
一、案例背景
筆者在教授7A Unit 6 Integrated Skills時,嘗試創設真實語境,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學效果良好。
二、案例描述
(一)Step 1 Before-task(呈現話題)
開始上課前讓學生聽一段簡單的英文歌曲。“Apples round”。這首英文歌曲的旋律簡單、優美。“Apples”這個話題也和本節課有一些關聯。和學生談論“Do you like apples?”“How often do you eat an apple every day?”因為是借班上課,教師可借此機會向學生介紹自己也很喜歡蘋果,因為它們嘗起來很美味。呈現生詞“taste”。接著教師進行自我介紹,目的有兩個,第一讓學生了解新老師,消除陌生感,呈現良好的課堂氛圍。第二也是這項活動的根本目的,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學習四會詞和四會短語。在和學生進行free talk的同時,談話的內容自然而然地談到了飲食和生活方式。既學習了四會詞,又為今天這堂課做了很好的鋪墊,真正教會學生“用英語思維與交流”。
(二)Step 2 While-task(培養技能)
1.聽前閱讀與預測。呈現75頁的表格,讓學生回答和老師生活習慣有關的問題,然后算出教師的“healthy score”。接著讓學生們自己回答出自己的分值。對教師的“healthy score”和學生自己的“healthy score”進行比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閱讀Benny's lifestyle的內容,預測聽力中需要填空的內容。
2.聽中記錄。聽關于Benny's lifestyle的內容,選擇正確的答案。由于前面有了一定的知識鋪墊,學生在做聽力時,相對簡單。征求學生的建議是否需要聽第二遍。核對答案時,在每一題答案處,暫停一下,以照顧一部分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對于一部分能力較強的學生,鼓勵他們嘗試不看課本,正確拼寫這些單詞及短語。通過以上環節的設置,學生既掌握了語言知識,又知道了如何保持健康。可謂一箭雙雕,實用性很強。根據學生的不同分值,給出學生合理的建議。引導學生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要“Exercise more,Eat more healthy food”。
3.聽后問答。聽Millie和Andy的對話,回答問題“What do they order at last?”以此問題檢驗學生的聽力能力以及對Speak up內容的了解程度。因為答案的內容較長,能夠順利回答出答案的學生沒有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因此,又讓學生再聽了一遍,并且在答案后稍作停留。對于優等生來講是再一次的檢驗與確認,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講,這一遍的聽力還是很有必要的。
4.聽說結合。讓學生再次聽Millie和Andy的對話,兩人一組模仿磁帶中的、標準的語音語調進行操練。這一環節的設置是為了后面學生完成自己的對話進行鋪墊,相對簡單。鼓勵學生盡可能地記住其中的句型,其他學生能夠熟練朗讀,以完成知識目標。盡量讓那些不太舉手回答問題的同學來朗讀表演,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提升英語課堂的參與率。
(三)Step 3 Post-task (拓展延伸)
1.對話練習。給學生提供一份“menu”,“menu”中包括main food,vegetables,meat,drinks,fruit,dessert及價格。讓學生兩人一組,談論他們如何根據自己的零花錢進行正確、合理的點餐,點什么主食、蔬菜、肉類、飲料、水果及甜點。學生彼此之間相互交流觀點,提出建議。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自由討論,為表演對話做準備。
2.小組活動。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對話表演,內容不局限于教師所提供的“menu”的內容,因為這個話題學生們比較感興趣,氣氛很熱烈,紛紛舉手上臺表現自己的對話。學生在這種相對真實的語境中,充分練習了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
3.小組討論。在學生們討論完自己的話題之后,接著教師又設置了一段視聽練習。給學生提供一段關于Eddie和Hobo點餐的視頻,讓學生4人一小組談論Eddie和Hobo的飲食習慣并給出建議。這里Eddie和Hobo作為一個反面教材呈現給學生,學生們看完之后,更加堅定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并學會給出正確的建議。
4.情感升華。在小組討論學生們給出自己建議的基礎上,教師總結性地給出一些關于健康飲食的補充建議,適當增加一些新的詞匯。同時再次滲透本節課的情感目標,形成正確的日常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
三、案例反思
1.教學活動的創設接近實際生活的真實的語境。在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認知能力和生活經驗,創設盡可能真實的交際情景。不管任務前的熱身活動,任務中的培養技能還是任務后的拓展延伸,都盡可能多的創設接近實際生活的真實語境。例如,任務前的熱身活動。教師通過提供自己生活中的照片方式向學生介紹自己的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學生能夠自然地了解新教師,了解本課時的話題,從中學習本課時部分四會詞,詞組及句型了,課堂氛圍良好。
2.教學活動有明確的交流目的,真實的交流意義和具體的操作要求。這些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在個體和合作的實踐活動中發展語言與思維能力,并能在展示活動中感受成功。例如,在這節課里,教師給學生提供了一份真實的菜單,讓學生兩人一組討論如何點餐,并說出自己點餐的原因。在這項活動中,學生通過個體和合作的實踐活動發展語言與思維的能力。在活動的展示中感受成功的喜悅,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篇4
教學重點:制作英文名卡和學唱英語歌曲
教學難點:學生理解教師用英語講述的制作步驟。這就要求教師要講述與演示同時進行。
教具準備:教師課前準備一個名卡,以及本課時所用的制作名卡所需的彩筆、線繩和硬卡等,并要求學生帶來他們的彩筆、線繩和硬紙卡;文具(實物)
教學過程:
一 熱身、復習 (Warm-up/Revision)
(一)游戲——拋球
教師準備一個小球,由教師先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Hello, I’m …,之后由教師將小球隨意拋給另一名學生,提示他做自我介紹,以此類推,練習自我介紹和打招呼。
(二)復習Show me your …教師先發指令請全班共同練習,之后可請“小老師”帶領同學們進行操練。注意此時教師應多給孩子些機會,讓他們展示說詞水平,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
(三)再次用拋球游戲,此次重點練習打招呼和文具的表述。
由教師開始,將球拋給誰(Mike)就和誰打招呼說Hello! Mike。 同時說一種文具如pencil ,接到球的學生則找到相應的文具(鉛筆),邊出示邊說 “Yes。 Pencil。”。隨后由第二學生用同樣的方法繼續練習。
二 呈現新課 (Presentation)
教師告訴學生,英語名卡可讓我們彼此了解得更快。教師將完整的名卡制作過程一邊用英語講解一邊進行實際操作,將整個過程呈現給學生。
三 趣味操練 (Practice)
(一)請學生拿出事先準備的材料,指導學生按步驟制作。每句話中的第一個動詞都是教師要強調的部分,一定要配合手勢,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
(二)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名卡。
讓學生用 Hello/Hi , I’m …的句型來展示自己制作好的名卡,對做得好的學生可給與表揚或適當的獎勵。
(三)讓學生跟錄音一起學唱歌曲Hello。教師可帶領學生在演唱時打出相應的節拍或做些簡單的動作。如果學生對書上的歌曲掌握較快較好,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將歌曲中的人名該換成其他主人公或學生自己的名字進行演唱。
四 課堂評價 (Assessment)
做活動手冊第一單元的第3部分練習。方法如下:
(一)教師在做活動手冊之前,先做一個Show me your (pen…)的活動作鋪墊。
(二)學生看圖,說說圖中學生手中的物品
(三)教師講解題目要求并指導做的方法。告訴學生如果圖中人物所拿之物與錄音相同就畫笑臉,不同就畫哭臉。
(四)讓學生聽錄音做練習。
(五)再次播放錄音, 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一句一句地跟讀并相互核對答案,最后通過給小花涂色進行自我評價。
五 擴展性活動(Add-activities)
記憶名字游戲
(一)每一個人在說自己名字之前都要加上和前面說過名字的人打招呼,教師要幫助學生記憶,尤其是最后一個學生要記下全組或全排學生的名字。
(二)方法
教師先向做在一排的一個學生說 Hi, I’m Ms Wang,接著這位學生說 Hi, Ms Wang。 I’m Ann。她/他旁邊的學生說 Hi, Ms Wang。 Hi, Ann。 I’m Ken。以此類推。
板書設計:
Unit 1 Hello
展示學生的名卡
篇5
關鍵詞: 小學生 英語學習 快樂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我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認為應讓學生在快樂中學英語,從英語中得到快樂。
一、大膽地說,體會新奇。
教師要盡量為學生創造寬松、平等、和諧、充滿愛心的英語學習氛圍,才能讓學生無拘無束地表達,大膽地說英語。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們羞于說英語,不愿說英語,這是大部分學生的現狀。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就要靠老師巧施一些小技巧。初始課就非常重要,這是學生第一次的英語學習體驗。首先,在課前我做足了準備,比如學生對英語是否感興趣,是否接觸過一些簡單的英語,等等。一上課,我就笑容滿面地走進教室,微笑地看著學生,以自我介紹為開場白:“Hello!I’m your English teacher.My name is Sun jian mei.”同時,把我的姓名寫在黑板上,學生們一下子明白了我的意思——我在做自我介紹。我繼續說:“You can call me Miss Sun.OK?”通過我的動作和一點中文提示,學生聽懂了我所說的話,并說出了第一個英語單詞。“OK!”其實這個英文單詞,大部分學生都懂得說,平時也對同學、家長說過。于是,我告訴學生們,以后在課堂上說英語就要這么大聲,讓大家都聽得到。然后告訴學生在英語中如何進行自我介紹:Hello,I’m .我把準備好的幾十個英文名字拿出來,如Jone、Mike等。這些名字課前我已教會學生怎么讀了,并讓他們記住自己的英文名字。這時我就讓學生一個個上來拿對應的英文名字,并且大聲地說出來,這樣學生既感到新奇,又激發了學習興趣。最后讓他們欣賞了英語歌曲《Hello,Hello,What’s your name?》。學生在新奇的學習氣氛中“洗”了一遍耳朵,感覺到英語并不難學。他們在第一節英語課上就聽懂了老師講的大部分內容,和老師配合得很好,從而產生了學好英語的自信,使今后的學習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樹立信心,體會成功。
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要“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在教學實踐中,我通過設計新穎、有趣的活動,以活動為載體激發學生的積極學習情感,讓學生在各式各樣的活動中體驗學習樂趣。在教學中常用各種方法,如“表演法”、“競賽法”、“游戲法”等。
1.把身體語言帶入課堂。在教單詞或句子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做動作,甚至做夸張的動作或用夸張的朗讀語調,孩子們特別喜歡。“big”兩手張開畫個大圈,“long”盡量把兩只手臂伸得長長的。學完單詞后,老師做出動作,學生就會說出這個單詞。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
2.表演法。我常用的表演法是讓學生利用每課的前五分鐘表演鞏固已學句子。學習小組表演對話,能說什么就說什么,說錯也沒關系,這樣就不會讓學生有說錯會受到批評的壓力。另外,在鞏固新課時,我經常采用競賽法,引進競爭機制,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符合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征。許多學生躍躍欲試,尤其是自我表現欲強,得到老師表揚的,甭提有多神氣了。此外,我還常常讓學生“唱英語歌曲”、“說繞口令”、“做游戲”等。由于教學方法多種多樣,課堂教學充滿了生氣,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發展了學生的個性,使學生樂于學習。
三、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快樂學英語
1.視聽效應。在單詞教學之前,我通過Flas的制作導入,使這些平面的、靜止的字母變成立體的、跳動的、翻滾的畫面,并“插入”配上聲音,一個個跳動的字母仿佛一群群可愛的孩子,拉近了學生與英語的距離。如在教授有關天氣的一些單詞前,我通過Flas呈現許多風、大浪、雨、打雷、下雪的聲音和情景,并請學生談談自己的一些相關經歷,頓時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大提高。如在引出pep教材英語第一冊Animal這一課時,我用多媒體播放了許多動物的聲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使學生明白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我將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綠色的春天,果實累累的金秋,歡慶的除夕,蔚藍的天空,夏季的雨后彩虹通過課件一一傳遞給學生。色彩斑斕的圖片,頓時吸引了學生。
2.重難點突破。如在講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形式時,我舉了一個例子:辨析go和goes兩個單詞。我是用Autherware來處理這個教材的。隨著“咚咚”樂聲的響起,一個男孩跑了上來,然后男孩說了一句話:“I go to school on foot.”繼而音樂再度響起,一個女孩出現,當她碰到男孩說的那句話時,這句話演變成小女孩的一句話(小女孩指著男孩說):“He goes to school on foot.”這樣生動有趣、直觀明了的畫面,不但避免了枯燥的說理,而且非常形象地說明了這兩個單詞的區別。
篇6
這個應該比較簡單,咱們平時應用的比較多,比如在遇到新朋友,進入到一個新的班級,或者上臺演講等等,都要先進行自我介紹的,所以這個應該都難不倒小朋友。當然,在不同場合的自我介紹我側重點也是不一樣的,那咱們面試介紹時應該注意點什么呢?在我們面試的時候,我們主要強調的應該還是學習和成績方面的東西。
對于父母的介紹,很簡單,照常說說就行,這方面,其實學校更多的是看重學生的自我介紹。
二、根據孩子介紹自己的內容,比如說孩子奧數突出,面試老師可能問一些關于奧數的問題。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要怎么去回答呢?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在回答的時候,成績可以一帶而過,說清楚在何時何地得到過什么獎項就可以,但,這方面,面試老師其實更想聽到的是你如何獲得的這些成績,中間受到的激勵和挫折,它們對你產生的影響,這點很重要,可以著重的說說。
三、對于一些學科知識的提問。
如讓背誦一段英語課文。課內的或者課外所學的。讓用英文說一段話,可能是介紹下自己,或者是老師或者父母,或者身邊的其他事物等等,這些就要看孩子自身的能力了,所以,面試除了技巧以外,也還是需要真功夫的,所以小朋友們,學習還是不能懈怠哦。
還有就是,一些中學選拔的不一定是現在學習有多么好的同學,但一定是以后能夠學習好的同學,你以后為什么能學習好,通過什么來展現,磨練?刻苦?堅持?踏實?有恒心?有毅力?這點也要說。很多學校看中的是你品質,當然品質要通過一定的成績體現出來,你要做的就是把隱藏在成績后面的品質自我挖掘出來。
四、對個人興趣愛好的介紹。
在面試中,面試老師還可能問到孩子的興趣愛好,很多孩子都能回答,但隨后問到為什么喜歡的時候,很多小朋友都答不上來,那么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怎么回答呢?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不要想的太復雜,個人愛好,喜歡哪有什么理由呢?其實可以直接跟老師說,“就喜歡,沒有原因”就ok了。爸爸媽媽們如果教孩子太多的語術反而會讓人覺得有點刻意,其實,天真,純真是孩子的天性,面試的老師又怎么可能可以去為難孩子呢。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回答,有原因的說原因,沒原因的就沒有,照實回答即可。
五、當問到與班上同學之間的關系時。
很多同學面試的時候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你班上有沒有比你優秀的同學,你怎么看待他們,你和他們關系處理得好嗎?”,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怎么回答才好呢?首先,我們的態度應該是謙虛的,實事求是。然后對他們的優秀之處做一個概述,哪些地方優秀,為什么優秀,有什么值得學習的,側重品質性的東西,不要太瑣碎。對于相處,主要說一下你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你學到什么好的品質,好的學習方法,對你有什么幫助和提升就好了。
六、進入中學后,你愿意當班干部嗎?
這個問題,其實是對孩子團隊合作能力,心理素質,交際應變能力還有語言表達能力,有沒有自信心等各方面能力的一種考察,相信大家都知道,當班干部是一個很好的鍛煉的機會,特別是交際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等,所以,在面試時,我們一般鼓勵做肯定回答,然后說明原因的時候,可以說明通過這樣你能獲得什么樣的收獲,對班級對同學有什么好處等等,隨機應變,實事求是。
七、對自己優點確定的認識。
自己有什么優點,有什么缺點。這個問題是一般面試中都會被問到的一個問題,也是一個不太好回答的問題,一個人最難做到的就是清楚的認識自己,更何況是一個孩子。那么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要怎么回答才好呢?還是那句話,實事求是,有哪些優點就說哪些優點,有哪些缺點就說哪些缺點(但也不要太老實,全說哦,說一兩點就好了),缺點說完之后還可以對怎么改正或者提高做些一些補充說明。其實,面試老師想認識你,考考你,所以態度很重要,一定要誠實,不要讓老師覺得虛偽就好了。
八、你有什么理想。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一般就近說,不要說什么遠大的理想(長大了要當大老板,要做官等等,不要說這些),要知道,面試的是一所學校的老師,你的目的是要進入這所學校學習,所以,要與學校、學習有關的,理想應該是你進入這所學校后的理想,所以,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回答,我要考入某所高中等等(名校為什么為名校,不就是升學率高,通過升學率來體現它的教學質量嘛,當然是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升入一個好的學校了),如果老師繼續追問的話,再說考入一所好的大學等等,逐級由近至遠的說,當然如果老師沒問,盡量少說。
九、家庭對你的影響。
很多學校面試的時候也都會問到學生關于家庭方面的問題,因為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是很重要的。“你認為你的爸爸和媽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們對你有什么樣的影響?”曾經有同學被問到這個問題,那面對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怎么樣回答呢?對于這個問題,爸爸媽媽們可能要下點功夫,因為對小孩子來說,這個問題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建議是可以結合父母的職業,性格特點簡單分析,對小孩的教育模式特點,民主型、放任型、管教型,還是溺愛型的教育等做下簡單的闡述,還有就是父母的成長與成功經歷,可以簡單描述(這點也可以不說)。重點在對孩子的影響,可以通過事例說明,可以是生活上的照顧,學習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教育,品德上的言傳身教等等。這個問題對小孩子來說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對于一些比較難的問題,其實面試老師的要求也沒有那么高,所以也不要緊張,面試最重要的還是要注重孩子的品質的展現,實事求是,簡簡單單的回答,只要是孩子自己認識的,應該都會有什么問題的。
篇7
好不容易等到下課,我的心怦怦直跳。畢竟是全班第一個被叫道辦公室的,而且是第一堂課被抓到發呆兩次。“哎,千萬別被挨罵啊,神啊,保佑我吧。”我默默地祈禱上天。
我輕輕地地敲了敲辦公室的門,推了進去。笑面虎見我來了,又微笑著把我叫過去。這個微笑,代表減少了我挨罵的機率,我松了口氣,鼓足勇氣走了進去。
笑面虎竟讓我坐下,真是令我意外。她遞給我一張紙,我看了看竟是開學典禮的演講稿,是英文的。我奇怪地望著她,她聳了聳肩對我說:“我想你應該英語不錯的,我決定讓你卻參加開學典禮的演講。你同意嗎?”我似乎覺得有點可笑,一向都是老師安排誰去就誰去,在以前的學校,學生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笑面虎竟然問我同不同意!我勉強地笑了笑,點點頭。笑面虎老師的笑容更加夸張了,對我說:“你可別讓我失望哦!不懂得可以來問英語老師MISS ZHU。”她用手指了指后面一位年輕的女老師。我點點頭,帶著演講稿離開了辦公室。
我回到座位長長地嘆了口氣,二話不說開始背演講稿。因為,至少我還想給笑面虎老師留個好點的印象。當我背到“keep up the good work!”我感到很熟悉,卻忘了它是什么意思。我來到辦公室,看見MISS ZHU正在備課。我輕輕地喊了一聲:“MISS ZHU,這是什么意思?”只見MISS ZHU抬起頭來,我看見了她那張眉清目秀的臉,兩只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睫毛,俊俏的鼻子,小巧的嘴巴,還有一頭烏黑的秀發。“哦,這是‘再接再厲’的意思”MISS ZHU答道。我說了聲“謝謝”就離開了。
我立刻把MISS ZHU改叫“卡哇伊老師”,她真的好可愛。
真巧,第二節是英語課,把我樂壞了。上課鈴一響,我端端正正地坐在坐位上,等待卡哇伊老師的到來。
老師邁著輕快的步子走進教室,用目光掃視了全班一遍。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大家好,我姓朱,同學們就叫我MISS ZHU,以后我負責本班的英語,希望大家能刻苦努力,記住: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OK,這是本學期的第一節課就不布置作業了。就問幾個簡單的問題”卡哇伊老師望著我說:“那位女生,是叫……歐陽凌敏。please stamd up”我一臉茫然地站了起來。“Do you like English?”
“Yes,I like English very much!”
“Why do you like English?”
“Because I want to speak perfect English.”
“Oh,wonderful! Believe in youself!”
……………………完美的對答。
老師走過來,在我桌子上貼了三朵小花。我覺得好幼稚,剛想把它扒掉,老師攔住我:“這花很重要哦!期末評比考這個多少的。注意保管好。”我點點頭。
老師接著提問其他人,他們的小花都只有一朵或兩朵,只有一個人——他跟我一樣。下課,我指指那個人問我前面的黃曉燕:“他是誰?英語很好吧?”“他叫夏宇輝,是我們班的班長,學習好,天經地義。”黃曉燕不以為然地回答。
篇8
阻礙學生英語口語交際的原因
1、學生基礎知識薄弱,無法開口。農村小學從三年級開始才有英語,同學們還處于漢語拼音和英語的混淆期,有的同學讀英語字母時就讀成了漢語拼音,讀簡單的英語單詞都不會,有的同學還用漢字的諧音進行標注,更談不上進行口語活動。在課堂上學生常常表現為沉默,無法開口。只有你領讀的時候,同學們才敢放聲來讀。
2、課堂缺少語言交流氛圍,學生不敢開口。我們在上英語課的時候,牽扯到有關的句型訓練時,我們才會讓學生兩人一組,或者師生間進行有目的的練習,這種練習是老師進行安排,老師控制的練習,學生缺少輕松愉快說英語的氛圍。學生在課堂上是被動參與。
3、班級的學生數太多,學生沒有平等的參與機會。由于學校坐落在縣城中心地帶,無法擴建,現在我們學校都是大班教學,我所帶的兩個班的人數都超過了六十。這些給教師組織口語訓練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在課堂上許多學生沒機會開口。
4、對口語交際重視程度不夠 。在我們這兒,許多家長的觀念就是只看考試的成績,以筆試的成績來衡量孩子英語學得好壞,根本不重視孩子的英語學習。同時作為老師的我們,對英語口語交際沒有足夠的重視,教與學都只是停留在語言知識點上,有為學生提供口語交際的平臺。
我們學習一門語言,不是單一的去應付考試,而是讓學生掌握一門語言的運用技巧和方法,并進行交際、交流,因此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時提高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主渠道。要想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就必須從課堂教學抓起,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讓課堂教學“活”起來,讓全體學生“動”起來,讓學生真正地“說”起來。
提高小學英語口語交際的策略
小學三年級的同學剛剛開始學習英語,對英語還有濃厚的興趣,我們一定要采取方法讓學生一直保持這種高漲的情緒,如何讓剛開始接觸英語并懷有濃厚興趣的小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習英語。這是每位教師都在鉆研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課前5分鐘口語練習。每節英語課前利用5分鐘的時間進行free talk,讓1-2名學生上臺,圍繞一個話題,如自我介紹、介紹朋友、介紹家庭等進行對話,全班輪流進行,人人參與,對英語口語能力進行訓練。學生哪怕是簡單的一句話也能鍛煉孩子們的口語能力,最起碼對孩子的膽量也是一種鍛煉。
2、用實物去創設情境。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小學三年級的同學正處于過度階段。因此,在英語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多說、多練。每一件事都有一個度,每節課都在機械地重復練習,我們成年人都會厭煩的,更何況這么小小的孩子呢?動畫片為什么會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我想也就是這個原因吧!它能引起孩子們的興趣,由此我想到了通過具體表演和反復做游戲,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習熱情。比如,在教學“This is a…”這個句型時,我采用了“口袋游戲”,我們已經學習了關于文具的單詞,我就把“pen、 pencil 、ruler 、eraser、 book ”等裝進口袋里,讓一個學生上臺在口袋里抓文具,然后給大家說“This is a…”,每個人都有參與的機會,這樣就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3、多用多媒體教學,創設交際的氛圍。在小學專業的英語老師不多,英語的發音多數都不標準,為了不影響下一代,利用多媒體資源,搜索下載課文對話的范讀,我們可以讓學生多聽聽標準的讀音,這對于學生來說是有百益而無一害,我們盡量利用多媒體來創設情境,這樣就會更生動、更形象、更逼真,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把書本中的知識運用多媒體豐富多彩的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等形式,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比如我在教學小動物時,我不但做了頭飾,同時我還利用多媒體制作了動畫效果的課件,有小動物的聲音,還有單詞的讀音,我讓同學們先聽聽是什么小動物在叫,然后出示單詞,在出示讀音,一步步循序漸進,同學們越學越有興趣,這樣就達到了我預設的目標。
4、通過學生表演來創設情境。這學期我們學校舉行了英語演講大賽,我覺得這個活動很實用。學生們可以利用這個平臺來鍛煉口語交際的能力。比如有的班級的選材內容就是童話故事,這時我就想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小表演,進行情景教學,把學生帶入仿真的生活環境之中,把課文里的英語真正地和生活結合起來。這樣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交際過程中得到提高,交際習慣也在表演過程中得到了培養。比如在上Unit 1 《Hello》時,里面有小朋友的自我介紹,“What is your name ?”“My name is …”進行對話練習,這時我就想到通過“找朋友”這個游戲創設對話的情景,兩個同學邊跳邊唱“找朋友”的歌曲,等到兩個同學走到一塊的時候,他們就開始用英語進行自我介紹對話,這樣不但讓他們熟記英文歌曲,而且達到了練習對話的目的。
肯定評價,讓孩子們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首先,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寬松的說話環境。當老師要有一顆公正的心,不要讓孩子的口語交際扼殺在你的專制下。在課堂上,要給每個學生都留有回答問題的機會。一般情況下,為了課堂內容能按照老師預設的情況進行下去,老師通常總光顧活躍者或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忘了那些想說而又不敢說的學生,所以我覺得應適當留一部分機會給那些想說卻又不敢說的學生。這種學生有些是因為學習成績差而自卑,有些生性靦腆,他們從來不主動舉手,老師可以用一個微笑或某個動作鼓勵他們,幫他們建立自信心。久而久之,這些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
篇9
一、課前聽說 培養習慣
小學生整體上還處于玩心濃郁,自律性較差的階段,在學習上還沒有形成明確的目標。因此,要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養成聽說的習慣,而這可以從課前準備入手。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的《My friends》為例,這一個單元主要講的是“我的朋友”,教師在教授這一單元的每一節課上,在課前都可以預留三分鐘至五分鐘的“Free Talk”,給學生一個平臺,讓學生站到臺前用英語來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的好朋友。同樣,在同冊的第五單元《Look at me》教學時,則可以讓學生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風格,不同的角度等來對自己進行一個自我介紹。對介紹者本人來講,這是一個練習口語的機會,對臺下的學生來講,這是一個練習聽力的機會。只要教師每一節課都有“Free Talk”的環節,久而久之,大家在正式上課之前都會有聽說這一習慣。長此以往,對后期教師鼓勵學生自己在家里時,在生活中也勇于進行英語聽說鍛煉會具有很好的幫助與促進作用。
二、組織活動 激發興趣
第一,引入“微視頻”。在課堂上播放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視頻材料,既可以是像CCTV少兒頻道中的英語節目,也可以是網絡平臺上專門啟蒙小學生的趣味英語視頻。這種多媒體教學活動一方面給課堂注入了更多新鮮有趣的氣息,另一方面這種聲音影像資料有利于加深知識在學生心智中的印象,從而更好地刺激學生去學習英語。第二,建立“英語小組”。以興趣為專題,如繪畫、樂器、運動、美食等,在一個個英語小組中去制造話題,創造話題,讓小組的成員聚集在一起時都用英文進行對話交流。實踐證明,志同道合的人結伴學習將更有利于提高彼此的學習積極性與持久性。第三,舉辦“英語文化活動”。如英語歌曲表演、英語詩歌朗誦、英語戲劇表演、口語模仿大賽(模仿影視劇或文學作品中某個人物)等,給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注入更多文藝氣息,不僅能夠更全面地調動學生的思維細胞,而且也極大地提高了英語本身的趣味性。
三、英文教學 創設環境
比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中,第一單元的內容是《I like dogs》,這個話題對學生來講并不陌生,即使學生家里沒有飼養狗,但是在生活中,比如動物園,圖畫書,電視節目等也非常容易了解到。因此,教師可以嘗試著用英文與學生進行對話,如“Do you like dogs,why?”“What is your dog’s colour?”“Tell me about your dog。”等,需要注意的是,考慮到小學生現階段掌握的詞匯量比較少,句式也比較少。因此,教師在用英文進行教學時,應當盡量以單句、短句、簡單的單詞為主,一切以學生聽得懂,可以用英語來回答為標準。當然,為了更好地訓練學生的聽力,教師本人必須保證自己的發音純正、咬字清晰、發音地道、語調準確,只有這樣的語言水平才能保證學生沐浴在較好的語言環境下,因此,英語教師本人在日常也要不斷進行自我提升。
四、鼓勵肯定 提高信心
最后要提到的一點是從學生的心理層面去提高他們的英語聽說能力,就是通過鼓勵并肯定學生的能力,來起到提高學生的信心。最常見的,就是當學生發音不準確或者聽力判斷錯誤時,不要表現出不耐煩或者非常嚴厲的批評,而是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首先對學生進行安撫,讓他們不要因為自己一時的錯誤而盲目地懷疑自己。接下來就是要與學生一起尋找到錯誤的原因。找到犯錯的原因后,教師就要指導學生去克服并解決這個錯誤。最后,要為學生每一次的進步感到驕傲并由衷地贊美學生。這種鼓勵肯定式的心理激勵法,有助于學生不斷提高聽說信心和聽說能力。
篇10
課題:LESSONTHIRTY-THREE
重點:句型Isithisbag?No.
詞匯goand
難點:理解Let’sgoandaskhim.
發音Whosebagisthat?
Let’sgoandaskhim.
過程:
一、復習/熱身
1.Tonguetwister[配套教材第28課中Let’splay錄音]
全班學生先一起聽錄音進行回憶
全班學生一起有節奏地說
2.教師發出指令,學生根據指令做動作
T:Showmeyourcap.
Showmeyourbag.
Showmeone’scap.(這個學生的同桌將帽子舉起)
Showmeone’sbag.(這個學生的同桌將書包舉起)
Ss做相應的動作
T:Thisismycap.(拿起事先準備好的教師自己的帽子)
Ss:Thisismycap.(手舉自己的帽子)
T:Isthisyourbag?(拿自己的書包問學生)
Ss:No.Thisismybag.(舉自己的書包)
3.復習第32課課文
A.小組表演第32課課文對話,同桌兩人一組進行對話,并到講臺前表演。
B.想象自述:假設自己是一個做某職業的人,用所學過的介紹自己的句子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
提問時間:就這個學生的自述,學生可以對他介紹過的情況進行提問,其余學生進行解答,從而考察學生們是否能認真聽、是否真的明白了。
二、介紹新語言項目與教學方法
1.情景展現[出示主題圖]
A.根據主題圖內容進行師生問答
T:Howmanypupilscanyouseeinthispicture?
Wherearethey?
What’sthatoverthere?
Whosebagisthat?
Ssanswerthequestions
B.根據主題圖內容用英文進行簡單描述
C.教師小結:Therearetwoboysintheclassroom.Thereisabagonthatdesk.Theboysdon’tknowwhosebagitis.Theyaretalkingaboutit.
2.課文教學
A.聽課文錄音一遍,回答教師提問[配套錄音]
Q:WhatcolorisSam’sbag?
S:It’sgreen.
B.聽課文錄音,重復句子
教師帶讀句子Whosebagisthat?
Let’sgoandaskhim.
簡單操練:Whosebagisthat?中的bag替換為課前散落在窗臺上、講臺上、學生座位上的文具,教師示范一個問句后,其余的由學生來完成。
教師解釋Let’sgoandaskhim.,首先教師用手勢表示come,然后再表示go,幫助學生理解新詞匯go的意思,并領唱世界杯主題曲中Go,go,go部分,加深學生對這個單詞的記憶。Ask一詞平時在教學中經常用到,如果有的學生還是不明白就直接告訴他們中文。
兩人練習:Isithisbag?No.(教師板書句子)
C.再聽課文錄音一遍
D.打開書認讀課文
E.聽課文錄音,學生跟讀
F.小組合作表演對話
3.詞匯教學
A.教師對兩名學生說:…and…,cometothefront,please.Writedowntheword“go”,please.被叫到的兩名學生到黑板上書寫單詞go,書寫完畢,教師指著板書中的單詞評價:…and…areverygood.Theycanwritethewordcorrectly.兩人帶領大家一起拼讀單詞go。
B.接著教師板書單詞and,并示范性地說幾個帶有and的短句,幫助學生理解。然后簡單帶讀兩遍。
三、新語言項目操練與操練方法
1.問答練習[出示Let’spractise中的圖片,如有條件可以帶一些實物,更吸引學生注意力]
T:What’sthis?
S:It’scap.[出示cap]
T:Isityourcap?
S:No,itisn’t.
T:Whosecapisit?
S:It’shiscap.
2.情景對話:根據課文內容,將課文中的bag替換成Let’spractise中的詞匯或學過的其他詞匯。
3.興趣活動
A.做游戲:四至五人一組,蒙上一個學生的眼睛,其他人將自己的文具集中放在一起,然后讓被蒙上眼睛的學生回答問題猜文具是誰的,如:Whosepenisit?Whosepencilisthat?。如猜不對,可以指實物問:Isithispencil?其余學生給與回答。
B.準備好每人自制的字母卡片,四人為一小組。教師念課文中的一句話,看哪個小組能用最短的時間用字母卡片將句子拼完整。建議教師用:Let’sgoandaskhim.Isithisbag?Whosebagisthat?
四、練一練
聽音連線[配套課堂練習冊]
五、作業:朗讀并抄寫本課課堂練習中的單詞和句子
六、板書設計:
LESSONTHIRTY_THREE
Isithisbag?go
No.and
猜猜看小組活動的探究活動
形式:小組活動
名稱:猜猜他/她是做什么的
準備:每人帶一張親屬的照片,課前交給教師。
操作:
教師將收上來的照片發給每組四張,組內先輪換做問答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