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余秋雨范文

時間:2023-04-11 19:08: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垂釣余秋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垂釣余秋雨

篇1

閑庭信步,一覽無遺的月光直瀉而下。這讓我與歸有光頗有同感,看那庭階寂寂,風移影動的景色,與項脊軒無異。樹木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而此時,樹影斑駁間的那點空白卻瀉下點點清光,尤為別致。這使我想起了有關空白的種種物象。也許“滿載一船星輝”的充實值得羨慕,而我覺得留點空白亦會有別致的情調。

“寶玉,你好……”黛玉在紅消香斷的盡頭拼盡全勁的話讓人們猜之思之。如若直接喊出“你好狠”或“你好自為之”之類的話,我想《紅樓夢》的意蘊一定全無。正是這“好”后的空白讓人們揣想深悟,才不致流于俗套。似乎中國文學傳統對此道已深諳。像沈從文先生《邊城》里儺送的回與不回,余秋雨先生《垂釣者》中瘦老人釣魚否,都有同樣的留點空白讓人回味的意趣。無怪乎有人說黛玉的一句不盡之言已將《紅樓夢》的精華囊括呢!文學中的留一點空白,發人深思。

建筑中的空白亦有令人遐思之妙。而得此妙意的莫過于艾菲爾鐵塔了。人們只聽說艾菲爾鐵塔是標榜工業革命成就的物體,卻不曾知當初在其骨架構成之時有一陣爭議。爭議焦點即是否要用建筑材料將塔身充實。所幸,最終建筑師還是讓它鏤空地置現在世人眼前。今日望它,鐵塔在空白處亮出巴黎的建筑風光。建筑上的空白獨辟蹊徑,讓美景一覽無遺。

生活中亦不乏空白之義。像插花藝術中的襯托,往往在一側留出一點空白,給人以似有若無之感。像繪畫中的濃淡相宜,也隱透了空白的旨趣。而音樂中的“此時無聲勝有聲”,將不盡之音蘊于空白的回味中,余音不絕如縷,繞梁三日。

“留一點空白”,在生活中、藝術里隨處可見可聞可感,我想我們的思維也該在物欲橫流的快節奏中暫停。留一點空白,去回味人生中的快樂哀傷;留一點空白,去描繪未來的藍圖;留一點空白,讓消磨在馬蹄輪鐵,無謂敷衍中的光陰回溯到原始情愫中來,讓生命在空白處閃亮起來。樹影參差中的月光如清泉撫過我的心靈,在空白處余光不散……

點評

文章由“月瀉樹叢中”這一極其普通的意象切入話題,可謂角度巧妙;并由此引發聯想,生發感悟,可謂機智機靈。

篇2

這個夏天像是有勢必要融化掉什么的決心,整條馬路在視線里蒸騰扭曲,而家里飯桌上的蛋糕緩緩流下一條黏稠的奶油線。

隔壁人家的窗開著,風扇映在夕陽里,“孜孜不倦”地攪拌著深黃淺黃,知了的叫聲在空氣中畫出棋格,喧囂已經擴展到了大部分版面。

天氣預報說明天依然是高溫的晴天。

蝸居在南方,我喜歡炎熱的夏天。喜歡火辣辣太陽的感覺,喜歡躺在草地上翩翩幻想,喜歡樹葉被暖風吹得嘩嘩作響的聲音。盡管那些難耐的日光將我團團圍住,使我陷入刺骨的孤單,但是我依然固執地喜歡著夏天,那個只屬于我的夏天。每當我獨自與夏天對峙,我便會深深地注視天空,那里什么也沒有,又像有一張縱橫交錯的網。

我想我骨子里是渴望做一個純粹的好孩子的:烏黑的頭發安靜地垂下,衣領雪白有著蕾絲的花邊,笑容淡淡手指修長,走路輕盈步伐堅定,獨自在家的時候捧著余秋雨的散文或史鐵生的小說……可是事實上,我的頭發泛著不安的栗色,張牙舞爪地一直想往天上飛。每天早上起來隨便摸一件衣服,一邊往身上套一邊刷牙。常常在公交車上旁若無人地大笑起來,指甲不是修的而是咬的,走路一蹦一跳,老摔得青一塊紫一塊,獨自一人時就拿著麥克風把音響開到震天響……其實每天早晨匆匆起床時,我都會惺忪著眼對自己說:“從今天起,我要做一個好孩子……”就如海子也是一個不合時宜的理想者,一面吟唱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面在通往山海關的路上踽踽獨行;一面喁喁著“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一面翻閱著梭羅的《瓦爾登湖》,寂寞地躺在冰冷的鐵軌上,了斷年輕的一生。所以結局大家都猜得到。我似乎永遠無法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復。

沒什么,我對自己說,有夢就好。

有時候會突然想起那些被他人左右而努力改變著自己的人。他們改變著自己的性格,卻逐漸失去自我;他們改變著自己的生活方式,卻逐漸找不到方向;他們改變著自己的喜好,到最后卻忘了最終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老子說:“上善若水。”沒有什么比水更完美的東西了。我想,水可以從任何細微的縫隙中流過,它并不在乎自己的處境和遭遇。既然決定要付出情感,哪怕給你留下的余地很小,也不放棄。然而,流過的依然是水,因為無法為了他人而使自己變態。我想做的,便是能夠像水一樣。“不做第二個誰,只做第一個我。”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Where the flowers have gone?

Where have all the girls gone?

Where they have gone?

錄音機里放著肆意的音樂,一陣風吹過,漫天的葉子也爭先恐后地追隨。不記得是誰說過,白天是有限的,黑夜卻總是無窮。這夜幕下所有的生靈都肆無忌憚地展露自己的欲望和寂寞。沒有陽光的約束,一切都是源自自己心中的寂寞。詩人寒山所向往的境界是“朝不見日,歲不知春”。那樣絕望的彼岸,彼岸的花朵只是放逐了自己的目的和擁有。

這樣的人,不是太堅強,就是太脆弱了吧。

我微笑,然后跟著追逐那些蕭蕭下的無邊落木,帶著我的夢想。

最炎熱的午后已經過去,馬路上恢復了原有的喧囂,一陣清涼的風吹過。我走到桌前,用勺子舀起一勺奶油,沁人的甜一直流到心底。

最后的琥珀色沉入了海洋,

銀色的月光為太陽神換上盛裝,

我們的年華匆忙著要駛向遠方,

篇3

①地球表面總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積約為3.6億平方千米,占地球面積的7l%。a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資源寶庫。科學家們預測,未來的世紀將是海洋的世紀。隨著對海底的開發和利用,人們將自由地出入海洋。

⑦然而,這一切的關鍵是人類能不能在海底居住,并且b像在陸地上那樣建起一座座海洋城市。其實,人類已經有過初步的嘗試和探索。

③20世紀60年代,有一位名叫庫斯桃的法國人,組織了一項名為“大陸架”的海底生活實驗活動。他們把一個直徑5米的圓球形水下“房屋”送到距離海平面100米的海底,6名實驗人員在水下房屋內進行了21天的觀察工作。這項實驗當時驚動了世界,創造了兩項世界記錄:一是人類首次在海底生活了21天,二是征服了100米海底。

④繼法國人之后,美國夏威夷海洋學院也進行了水下實驗室的實驗。他們設計和制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房屋,這種水下房屋是兩個長21米、直徑2.7米的浮筒,重達700多噸。其中一個為實驗室,另一個是生活艙。這項實驗有5名潛水員參加,在距離海平面159米的深處進行。潛水員在海底生活了5天,然后跟水下實驗室一起返回海面。這項實驗的成功表明人類可以在100米以下的海底生活,也說明人類有能力占領整個海底的大陸架、大陸坡,并向深層海底進軍。

⑤供人居住的水下房屋,除了要堅固耐用以外,還要為人們提供必要的生存條件。比如,人生活在水里,呼吸是個大問題。在水下房屋里,一般的壓縮空氣是不能供人呼吸的,必須采用經過配制的氮氧混合氣體。

⑥此外還有食品供應問題。一個潛水員每天需要3500卡的熱量,因此,食品應該是高蛋白的。但是,沒有經過加工的肉、蛋類食品不能帶到水下房屋里,否則會污染空氣。

⑦另外,在水下房屋里絕對不能使用明火加工食品。短時間內,潛水員可以吃一些罐頭食品,時間長了,就得另想辦法。淡水的供應也很重要。在海底房屋里生活,飲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是分開的,飲用水質量要高,其他生活用水量要大。

⑧海底房屋的取暖、照明和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轉,都離不開電。如何保證供電?目前,主要通過岸上拉電纜供電、水面發電船供電等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為了預防意外事件的發生,海底房屋應備有蓄電池。專家們認為,未來的海底城市,采用海浪發電是最理想的。

⑨在海底居住,有時要遠離海底房屋去進行水下作業,因此,只憑體力游來游去是不現實的,如果在水下搬運工具和器材,就更需要運輸工具。最理想的運輸工具是“水下摩托”。它的外形很像魚雷,有一個流線型的前罩和外殼,推進器是尾部的螺旋槳,前端還有水聲定位儀、探照燈以及攝影器材等。

⑩為了防止在水下迷路。還要隨身攜帶信號接收機。可是電磁波不能在水里傳播,無線電短波在水里也會被吸收,于是人們發明了一種“語言修正器”。它利用水能很好地傳播聲波的特點,采用水下超聲波來傳遞信號,這樣就能在水下自由通話聯絡了。

(文 李湘洲)

1.本文說明的中心內容是什么?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段和③段都使用了列數據的說明方法。所舉數據及其作用有哪些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段已經列舉了法國庫斯桃的實例,④段為什么還要列舉美國夏威夷海洋學院的實例?它們的作用有哪些異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⑤段中加著重號的句子在內容和結構上各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⑤~⑩段各說明什么內容?它們的順序能彼此調換嗎?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文中加橫線句子使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a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7.具體分析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詞語的表達作用,并指出刪除后意思會發生哪些變化。

①他們設計和制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房屋。

答: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何保證供電?目前,主要通過岸上拉電纜供電、水面發電船供電等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答:__________________

8.讀了本文后,你認為到海底安居最值得記取的教訓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燒開一壺水

①前兩天,一位領導說,現在有太多的人不能把一壺水燒開,很多人都是燒到六十度就撒手了;還有不少人這壺水沒有燒開,又跑去燒別的壺。

②忽然想起高希均教授說的“核心優勢”。所謂“核心優勢”,就是一個人跟別人比較起來,他真正的最主要的優勢。高教授的這個觀點跟燒開一壺水的說法可以兩相參照、互相發揚。

③一個人要建立自己的“核心優勢”,歸結起來大概有這樣四個問題:一是一壺水值不值得燒,二是應該燒哪一壺,三是如何燒,四是燒開之后又怎么辦。

④就第一個問題來說,社會上有一種甲的偏見,就是所謂的“冷門”。考大學,熱門的專業報考的人很多。工作.吃香的行業總是“ 乙 ”。其實呢,熱門和冷門是相互轉換的。社會上只有沒燒開的水,沒有不值得燒的水。有句俗話:“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所謂“狀元”,無非就是燒開了的水。胡廷武先生說,他在深山遇見一個理發師傅,這個師傅不僅能夠準確知道顧客頭上癢在何處,而且他的剃刀在臉上游走,猶如春風拂面。這樣的技藝是不可能冷的。

⑤其次,要解決好燒哪一壺的問題。一個人要建立“核心優勢”,首先要定位,看看自己到底有什么過人之處,到底有什么潛能,至少應看看自己的興趣何在。常常有這樣的情況,一個太過優秀的人,總是認為壺壺水都值得燒,壺壺都能燒得開。但是,“核心優勢”的關鍵就是只能有一個優勢,多“核心優勢”也就降低了優勢。有諺語說,不要同時追兩只兔子。圍棋大師吳清源曾經手書條幅“不搏二兔”給聶衛平,委婉批評他精力分散了。

⑥定位明確之后,就要不停地燒水,直至水開。水不開,雖然有核心,但是無優勢。燒水過程大概是最困難的,因為我們不免有丙 的弱點,不免會懷疑乃至動搖,對水是否能燒開有深度的疑慮,最后甚至認為這壺水根本就不值得燒……一個能把水燒開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的人.一定經過了寂寞艱難和挫折……尤其是燒到六七十度的難度,常常令無數來者折回。其實任何人在初始階段哪有什么大的不同?所謂成功人士,無非是把一壺水燒開了而已。

⑦水既燒開,還要防止水再變涼。要讓水持續保持在沸點,絕對不是容易的事,甚至比起燒開 丁 。取得“核心優勢”的人社會會給他特別的榮譽,也要求他有更多的社會活動,于是“核心”不“核”,“優勢”也不“優”了。有智慧的人往往能夠及時警覺到這一點。前不久,“水稻雜交之父”袁隆平就主動進行“頭銜瘦身”,目的當然是要把“核心優勢”延續得長久一點。

⑧不過,在我們的社會里,“生活在別處”的人太多,想去燒下一壺或者別人那一壺的人太多,哪壺不開提哪壺的人太多。真正能坐冷板凳,在自己的專業方面能夠精進了再精進的人并不多。

⑨當然,要讓人靜下心來燒開自己這一壺,社會還要有一些制度上的保證。在理想的社會形態中,一個技藝精湛的人應該獲得相應的待遇,不應該讓人覺得只有做官才是最值得燒開的水。只有燒開自己水的人多了,整個國家才會有自己的“核心優勢”吧。 (文 王紹培)

1.把“有過之而無不及”、“門庭若市”、“見異思遷”、“根深蒂固”四個成語分別填到文中的橫線上,正確的填法應該是:

答:甲處應填__,乙處應填__,丙處應填____,丁處應填____。

2.本文論述什么問題?作者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有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

4.通篇運用比喻論證是本文突出的特點。下列兩組句子各比喻什么?在論證上有何作用?

第一組

①只有沒燒開的水,沒有不值得燒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解決好燒哪一壺的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要不停地燒水,直至水開: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水既燒開,還要防止水再變涼: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組

⑤“生活在別處”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想去燒下一壺或者別人那一壺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哪壺不開提哪壺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了比喻論證以外,作者還擺出了哪三個典型事例?目的各是什么?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6.⑦段主要使用了哪種論證方法?為什么要使用這種論證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另寫一個能論證本文的中心論點或一個分論點的事實論據。

答:論點:______________事實論據:________________

8.讀了本文以后,你認為一個人怎樣才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垂釣

①去年夏天我與妻子買票參加了一個民間旅行團,從牡丹江出發,到俄羅斯的海參崴游玩。海參崴的主要mèi力在于海,我們下榻的旅館面對海,每天除了在陽臺上看海,還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靜靜地看。海參崴的海與別處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們迷縫著眼睛,把脖子縮進衣領,立即成了大自然凜冽威儀下的可憐小蟲。其實豈止是我們,連海鷗也只在岸邊盤旋,不敢遠翔。四五條獵犬在沙灘上對著海里狂吠,但才吠幾聲又縮腳逃回。逃回后又回頭吠叫,嗚嗚的風聲中永遠夾帶著這種凄惶的吠叫聲,直到深更半夜。只有幾艘兵艦在海霧中隱約,海霧濃了它就淡,海霧淡了它就濃,有時以為它們駛走了,定睛一看還在,看了幾天都沒有移動的跡象,就像一座座千年古冰山。我們在海邊說話,盡量壓低聲音,怕驚動了冥冥中的什么。

②在一個小小的彎角上,我們發現,端坐著一胖一瘦兩個垂釣的老人。

③胖老人聽到腳步聲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舉起釣竿把他的成果朝我們揚了揚,原來他的釣繩上掛了六個小小的釣鉤,每個釣鉤上都是一條小魚。他把六條小魚摘下來放進身邊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鉤,半分鐘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條掛在上面。就這樣,他忙忙碌碌地下鉤起鉤,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魚。

④奇怪的是,只離他兩米遠的瘦老人卻紋絲不動。為什么一條魚也不上他的鉤呢?正納悶,水波輕輕一動,他緩緩起竿,沒有魚,但一看釣鉤卻碩大無比,原來只想釣大魚。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釣起那一大堆魚,根本是在糟踐釣魚者的標準和堂皇形象。偉大的釣魚者是安坐著與大海進行談判的人類代表,而不是等待對方的施舍。

⑤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魚都要用眼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說:“你就這么熬下去吧,偉大的談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靜來回答。

⑥兩人都在嘲諷對方,兩人誰也不服誰。

⑦過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滿滿的魚桶走了,快樂地朝我們扮了一個鬼臉,卻連笑聲也沒有發出,腳步如勝利者凱旋。瘦老人仍然端坐著,夕陽照著他倔強的身軀,他用背影來鄙視同伴的淺薄。暮色蒼茫了,我們必須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還在與大海對zhì。此時的海,已經更加猙獰昏暗。狗吠聲越來越響,夜晚開始了。

⑧妻子說:“我已經明白,為什么一個這么胖,一個這么瘦了。一個更加物質,一個更加精神。人世間的精神總是固執而瘦削的,對嗎?”

⑨我說:“說得好。但也可以說,一個是喜劇美,一個是悲劇美。他們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類。”

⑩確實,他們誰也離不開誰。沒有瘦老人,胖老人的豐收何以證明?沒有胖老人,瘦老人固守有何意義?大海中多的是魚,誰的豐收都不足掛齒;大海有漫長的歷史,誰的固守都是一瞬間。因此,他們的價值都得由對方證明。可以設想,哪一天,胖老人見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見不到胖老人,將會是何等惶恐。在這個意義上,最大的對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難分開。

⑾兩位老人身體都很好,我想此時此刻,他們還坐在海邊,像兩座恒久的雕像,組成我們心中的海參崴。

(文 余秋雨)

1.根據拼音寫出漢字,給加著重號的字注音。

①mèi__力

②凜( )冽( )

③對zhì__

④猙( )獰( )

2.作者在①段中描寫的海參崴大海的特點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描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本文中描寫的一胖一瘦兩位老人垂釣的態度和性格有哪些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⑧段中加著重號的“物質”和“精神”各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揣摩⑨段中“喜劇美”和“悲劇美”的思想含義,說說“他們天天在互相批判”為什么“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⑩段中“在這個意義上,最大的對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難分開”這句話揭示了一個怎樣的哲理?請另舉出一個這樣的典型事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⑩段的表達方式與其他段落有什么不同?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在末段中深情地說:“我想此時此刻,他們還坐在海邊,像兩座恒久的雕像,組成我們心中的海參崴。”請你說說“我們心中的海參崴”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結合兩位垂釣老人說說你對人生的感悟。

篇4

是何等魔力讓人們對這種琥珀色的液體欲罷不能?

在葡萄酒中,能把甜、酸做到極致平衡的,就數冰酒了。葡萄酒質量聯盟認證(VQA)對冰酒的定義是:利用在-8℃以下,在葡萄樹上自然冰凍的葡萄釀造的葡萄酒。葡萄在被凍成固體狀時才壓榨,并流出少量濃縮的葡萄汁。這種葡萄汁被慢慢發酵并在幾個月之后裝瓶。在壓榨過程中外界溫度也必須保持在-8℃以下。只有這樣產生的葡萄酒,才能標注“Icewine”。

冰酒是葡萄酒中的極品。對某些釀酒師來說,冰酒更是一個不能碰觸的傷心字眼:因為只有受到自然特別眷顧的地方,才可以釀造出正宗的冰酒。所以在全世界,它的真正產地只有三個:德國、奧地利、加拿大。

在歐美宴會上,冰酒一般在宴會尾聲登場,它濃蜜般的滋味被安排搭配甜點來收尾。由于冰酒太甜膩,品嘗時的邊際效益非常明顯,有人形容喝冰酒,“第一口,如置身天堂;第二口,仿佛飛翔在云霄;待到第三口,已經可以由天堂看到凡間;喝完第四口,你就飄落凡間了”。所以,喝冰酒一般以兩杯為度。

關于冰酒的起源,有一個美妙的傳說。1794年深秋,德國法蘭克福地區的某一酒莊,那一年該酒莊的葡萄園里碩果累累。然而,就在葡萄即將采收之時,主人因事外出沒來得及趕回來,掛在枝頭的葡萄錯過了正常采收時間。緊接著,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驟然而至,嚴寒的低溫將葡萄凍成了一顆顆冰葡萄球,遲歸的主人望著碩果累累的“冰葡萄”心痛不已,在無奈之下,只好將結了冰的葡萄榨汁,然后釀制成酒。沒想到三個月后,酒窖里卻發出了陣陣沁人心脾,如蜂蜜般香甜的酒香,風味獨特,芬芳異常。于是,一款絕世美酒“冰葡萄酒”就這樣意外地誕生了。后來,用結了冰的葡萄來釀酒的工藝日漸完善,就此也開啟了冰酒的創世紀。從此,人們學會享受冰酒,這零下8度孕育出來的獨特魅力。

德國冰酒 全世界最好的冰酒

德國是傳統生產冰酒的國家。德國的葡萄酒法律規定,釀造冰酒的葡萄必須是留在枝頭,在低于攝氏零下8度的自然條件下冰凍6個小時以上的,這種嚴格的法律控制使德國的冰酒在世界上一直都是佼佼者。

在德國,用于釀制冰酒的葡萄通常要到每年12月的第二個星期或第三個星期才能收獲。為了保證采摘,壓榨都在攝氏零下8度左右的溫度下完成。一般葡萄的采摘要從凌晨3點鐘開始,趕在太陽出來前采摘完畢,并送到釀酒房,開始壓榨。可以說,用這種傳統的方式生產冰酒無異于一場賭博,因為突如其來的寒冷天氣并不是年年都有,而葡萄在成熟后必須始終留在枝頭,并要保持著不破損。此時,隨時降臨的一場秋雨就可以讓釀制冰酒的美好愿望化為泡影。所以,即便是適宜生產冰酒的年份,其產量也少得可憐,每公頃土地只能生產不到100瓶(一般優質葡萄酒每公頃可生產6000瓶酒左右),足見其稀有珍貴。

約翰尼斯堡誕生德國第一支冰酒

約翰尼斯堡位于德國的著名葡萄產區萊茵溝內,是這里最具代表性的葡萄園地。約翰尼斯堡在歷史上有許多傳奇性的故事。譬如最早的遲摘酒就是在這里誕生的。德國著名詩人海涅曾贊頌該園“如果我有幸能擁有一山,非約翰山莫屬”。由于這里素有盛名,因而即使現今30多萬瓶的年產量仍供不應求。當然,在其產品中最知名的還是它的枯葡萄精選和冰酒。

德國的第一支枯葡萄精選和冰酒都出自于約翰尼斯堡。由于對天氣的苛刻要求,自1966年起,約翰尼斯堡只有在1966年、1985年、1986年、1991年、1992年、1996年幾個年份有冰酒產生,而且數量極少。

約翰尼斯堡種植葡萄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紀。據說有一次,查理曼大帝看到附近山區的雪融得早,知道這里的天氣溫暖,適合種葡萄,就命人在約翰山種植葡萄,817年8月4日的記錄已是采收了6000升。不久,美因茲市大主教馬格努奇于此地蓋了一個小教堂。1130年,圣本篤教會的修士在此教堂旁加蓋了一個奉獻給圣約翰的修道院。因此而有了“約翰山”之名。這些修士如同大部分其他中古時期的修士一樣,都會釀酒。期間由于教會動亂,于是在1721年,修士們在巖石中辟出一個長達250米的酒窖作為地下圖書館,并將歷年所釀的葡萄酒儲藏下來以作紀念。這個可儲酒75萬升的地窖現在仍在使用。

德國葡萄酒之路

德國葡萄酒之路是德國第一條,也是最著名的一條度假路線。它全程85公里,橫跨了德國第二大葡萄種植地。

這條葡萄酒之路特別厚愛美食家、葡萄酒愛好者、藝術迷和生活享受派。在葡萄農家里,您可以直接品嘗盛放在特色風格玻璃杯里的各類葡萄酒,值得一嘗的“普法爾茨農家菜”或是配有地方特色菜的精美的“新普法爾茨菜”。此外,有興趣的游客還可以在古羅馬人遺址之路上,一睹曾經的葡萄種植文化遺跡。巴特迪克海姆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桶,它可以盛放170萬升的葡萄酒;如今這里已作為可容納650人的飯店。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葡萄酒節――年一度的迪克海姆“香腸市集”葡萄酒節,每年秋天都在國立浴場舉行。在德國葡萄酒之路體驗目的當天(八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這里全線都禁止汽車通行,成為徒步游者和蹬腳踏車自助游客的運動天堂。

德國藍冰王

德國“藍冰王”是德國冰酒的典范,這樣氣勢恢宏的名稱應該是來中國之后起的。它的產地威特馳(Weltachs)酒莊位于德國葡萄酒第二大產區Pfalz(法爾茲)。該家族釀造冰酒的歷史和德國冰酒的歷史一樣長。它的釀酒葡萄是更具區域傳統的施埃博(Scheurebe),其特點是檸檬的清爽中點綴些草莓的誘人,這也是德國冰酒的特點,不論酸度如何豐富、甜度如何誘人,它總有始終如一的清新感。

德國冰酒出口相對較少,愛好者們如有機會去德國,有可選一瓶雷司令白冰,佐以膻膻的山羊奶酪加橄欖油,才能體會原味的西歐情調。

TIPS

交通

北京、上海等地都有直飛德國法蘭克福、慕尼黑等地的航班。

氣候

德國屬大西洋氣候,在夏暖冬溫的天氣條件下,一般葡萄在9月份采收,但做冰酒的葡萄則要等到冬季12月或1月,氣溫在-7~-12℃時才采摘。

周邊景點

萊茵河中游地區從美因茲(Mainz)到波恩(Bonn)之間的190公里的河段,是風光最美的河段,也是德國葡萄酒最有名的產區。

從博根海姆(Bockenheim)到施威根(schweigen)的葡萄酒之路,位于法爾茲(Pfalz)產區。這里的景點有:博根海姆葡萄圣母像、蘭博茨教堂;施威根一萊西滕巴赫葡萄酒之路的大門等。三月,這里有扁桃花節。葡萄酒之路上的諾伊施塔特有為葡萄酒女皇加冠的儀式。葡萄酒收獲節(十月上旬)暨盛大的葡萄農大游行。總之,整條路線沿途全年將舉辦上百個葡萄酒節和 圣誕市場。

主要產區

在德國,冰酒的主要的產區在普法爾茨地區以及位于上萊茵河的低地與黑森林坡道之間的巴登地區。

加拿大冰酒 覆蓋全球2/3

冰酒落戶到加拿大,因為這里擁有生產冰酒的絕佳氣候條件,甚至比冰酒的老家――德國和奧地利的氣候條件還要適宜。加拿大的十月已經使生產冰酒的葡萄完全成熟,它們被罩上一層保護網,原封不動地留在葡萄樹上,直到當年冬季的第一次冰凍期。在此期間,葡萄被自然脫水,使葡萄汁中的風味、香氣、糖和酸度得到濃縮。

加拿大的液體寶藏

寒冷的冬季和溫暖的夏季使加拿大的安大略省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夠常年生產冰酒的產區(德國平均每3-4年才有一個冰酒年份)。安大略首次生產冰酒是在1983年。當時,尼亞加拉地區希勒布蘭德莊園酒莊(hillebrand Estates)和云嶺酒莊(Inniskillin)都在嘗試生產冰酒。但最終,希勒布蘭德有幸成為安大略冰酒開拓先鋒。從這一年開始,他們每年都釀造冰酒,而且這一地區的其它葡萄酒廠也陸續加入了冰酒生產的行列。目前,安大略有超過45家葡萄酒廠生產冰酒,占全國冰酒產量的80%以上。

典型的加拿大冰酒一般用維達爾(Vidal)和雷司令(Riesling)葡萄釀造。漫長的采收過程過后,葡萄還要經過數周的發酵和幾個月的橡木桶陳釀過程。最終,冰酒的顏色呈金黃色或深琥珀色,口感甜蜜,并有杏仁、桃、芒果、密瓜或其它甜水果的風味。

著名葡萄酒作家羅賓遜夫人對飲用冰酒的感覺有一個形象而生動的描述:真正的冰酒就像嘴里含了一口最純凈葡萄汁的同時臉上又挨了一巴掌。

最卓著的酒園之一

安大略冰酒在國際葡萄酒大賽中嶄露頭角,是從云嶺酒莊憑借其1989年維達爾冰酒,在1991年波爾多國際葡萄酒博覽會上贏得最高獎項開始的。《紐約時報》曾評價它為“加拿大最卓著的酒園之一,令人傾倒!”《葡萄酒熱心家》雜志授予它“2003年度最佳新世界酒園”的稱號。

坐落于尼亞加拉河流域的云嶺酒莊成立于1975年,是安大略省創制冰酒的葡萄酒莊。1984年酒莊出品了第一瓶云嶺冰酒。它用維達爾葡萄釀造,用橡木桶醞藏以后,產生了更為豐富的層次,堪稱為最復雜典雅的冰酒。

關于云嶺的成功,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薩拉度和凱莎(Donald Ziraldo,Karl Kaiser)兩位創辦人因購買葡萄苗而偶然相識。薩拉度在加拿大大學修讀農科,畢業后便經營家族的育苗場,專門銷售葡萄苗。凱莎則原藉奧地利,和加拿大女友結婚后便移居安大略省,他擁有化學學士學位,在家里實驗釀酒。一次,凱莎在薩拉度的苗園買了一些雜交的葡萄苗,一段時間后,他帶了一瓶自釀的酒找薩拉度,兩人一邊飲酒,一邊做白日夢,后來決定申請釀酒牌照,從此便開始了云嶺的傳奇,在一個很多人認為不可能釀出好酒的地方,釀出了震驚世界、獲獎無數的冰酒。即使愛酒的您現在還沒有機會親臨安大略的云嶺酒莊,也可以通過國內ASC圣皮爾精品葡萄酒公司購買到同一品質的云嶺冰酒。

TIPS

交通

國航有北京直飛加拿大溫哥華的航線,一般為15:30pm至次日11:50am。如果選擇中國直飛加拿大的航線,機票一般需要提前10天預定。每年7、8月間是去加拿大的旺季,建議提前20天左右預定。此外,還有價格較為經濟的中轉航班可供選擇,日航,大韓和新航都可以中轉到達溫哥華。從溫哥華可選擇坐飛機或火車至多倫多(安大略省首府),一般機票比火車票便宜。

氣候

安大略一月的氣溫會在-8℃至-1℃之間,即使是下雪的時候,整個城市都仍然生氣勃勃――從溜冰到滑雪,再加上數不盡的節日慶祝活動,確實豐富多采。所需攜帶的衣物:保暖的大衣、帽、圍巾、手套及皮靴。另外,這里冬季的室內場所及交通工具,都有暖氣供應。

周邊景點

安大略北至哈得遜灣,東鄰魁北克,西接馬尼托巴,南部則與美國的明尼蘇達,密歇根,俄亥俄,賓夕法尼亞和紐約諸州為界。安大略同美國的邊界基本上都是河流或者湖泊,自西面的森林湖直到東部康沃爾的圣勞倫斯河。這其中包括五大湖中的蘇必利爾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安大略省首府多倫多是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在多倫多的對岸,是美國的紐約州,聞名世界的尼亞加拉大瀑布,距多倫多僅100公里。云嶺酒莊坐落于尼亞加拉河流域,由安大略湖(Lake Ontario)、伊利湖(Lake Erie)及尼亞加拉河(Niagara river)環繞,是安大略省創制冰酒的主要酒莊之一。冰酒節每年一月份舉辦,有冰雕和各種娛樂、美食活動。當然,品嘗冰酒是冰酒節里最重要的活動。

主要產區

加拿大有四個冰酒產區:安大略省、英屬哥倫比亞省(BC省)、魁北克省和新斯科舍省。其中安大略省最為重要,占全國冰酒產量的80%以上。加拿大生產的冰酒60%以上出口到亞洲。

奧地利冰酒 舌尖華爾茲

奧地利,是一個會把世人耳朵叫醒的名詞,因為首都維也納是人們心中的音樂圣地。但是不要忽視,這個美麗的國度也同樣會喚醒你的味蕾,因為1985年以后,在使用了歐洲最嚴厲的葡萄酒法律與生產管理監督之下,奧地利冰酒與甜酒成為奧地利的一張重要名片,在世界葡萄酒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聽著美妙的維也納音樂,輕飲一口奧地利高級冰酒,金黃色或深琥珀色的液體輕盈滑過舌尖,甜蜜濃郁的水果香氣在舌頭上盤旋變化,豐厚的酒體令口腔里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被幸福擁抱的感覺。這時,歐洲最完美的華爾茲在每個人的舌頭上涌現,奧地利的美炒情懷盡顯于這一杯酒中。這就是富有音樂細胞的奧地利釀酒師們的杰作,讓葡萄酒愛好者們深深著迷的舌尖華爾茲,優雅、變幻,讓人不能自己。

奧地利冰酒的標志性產區

奧地利以其豐富多樣的土壤和氣候著名,該國有16個著名的產酒區。存多瑙河流域的北部山丘上有一些特別的酒區。著名的瓦豪酒區以其火山巖高鐵含量土壤聞名。這里出產的冰酒最為出色,酒體最為豐滿,香氣最為醇厚,回味層次感最強,是奧地利最被消費者追逐的冰酒,也是真正有資格,具有陳放價值與潛力的。

然而,瓦豪酒區不僅是奧地利冰酒的標志性產區,更由于其獨特的個性和文化價值,在2000年,“帶有梅爾克(Melk)和哥特瓦爾格(Goettweig)修道院以及克萊姆斯(Krems)老城的瓦豪(Wachau)文化景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名錄。

瓦豪總是多瑙河航運中最繁忙的河段,因為從梅爾克到克萊姆斯30公里的一段,是這條藍色命脈最美的地段。這里有充滿神奇色彩的古堡,有廢墟俯瞰下的古老小鎮和村莊,有大片大片連綿起伏的葡萄園。在瓦豪景區開始時的一個特別的景點是 梅爾克修道院,是瓦豪景區的標志性建筑。在公元10世紀,巴奔堡家族建造了這座豪華的城堡。一個世紀之后,巴奔堡勢力不斷強盛,并遷都維也納,于是烈奧波特三世皇帝就把這座城堡送給了天主教會。梅爾克修道院和奧地利皇朝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系,皇室成員從維也納出行,總選擇梅爾克作為行宮。梅爾克196米長的皇家長廊上,懸掛著奧地利所有皇帝的肖像;走過長廊,接下來可以看到圖書館,圖書館頂上是保爾?特羅格(Paul Troger)繪制的壁畫,整個圖書館藏書9萬余冊。

克雷姆斯位于瓦豪的東北端,是奧地利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坐落在一片片葡萄園連綿起伏的迷人風景之中。城西的石門,建于1480年,是中世紀四大石門之一,成了克雪姆斯城的象征。在市政廳的西面有一座別致的葡萄酒博物館,是由原來的修道院改建的,這里的展品敘述出瓦豪地區葡萄酒釀造史。

瓦豪的景點一如它的冰酒一樣,馥郁醇厚,回味無窮。

TIPS

交通

北京、上海都有直飛奧地利維也納的航班。瓦豪位于維也納西郊,距維也納1個半小時的車程。游瓦豪的最佳方式是火車+游輪。根據時間和行程安排,坐船游覽多瑙河可以選擇順流和逆流方向行駛。從梅爾克到克雷姆斯順流方向的時間為1小時45分鐘,反方向為3小時,具體開船時間可查詢提供定期旅游航線的游船公司網站:

1、布蘭特納游船公司(Brandner SchiffahrtGmbH)網站:brandner.at

2、藍色多瑙河游船公司(Blue Danube SchiffahrtGmbH)網站:wddsg-blue-danube.at

氣候

奧地利氣候屬中歐型氣候。西部受大西洋影響,冬夏溫差和晝夜溫差大且多雨,東部為大陸氣候,溫差小,雨量亦少。瓦豪最佳的旅行時間是在4月與11月之間,在這個時間,大部分旅游項目都已開放。但基本上,瓦豪一年四季都適宜旅游:春季,杏花、葡萄酒之春;夏季,多瑙河中游泳;秋季,采摘葡萄;冬季,自釀葡萄酒。瓦豪葡萄酒之春是一個范圍廣泛的、免費的葡萄酒品嘗活動,它于五月的第1個周末舉行,倍受游客喜愛。

周邊景點

1、梅爾克修道院(Stilt Melk)堪稱巴洛克式建筑的杰作,由雅格布?普蘭陶爾(Jakob Prandtauer)在1702年至1738年間建造。網址:stiftmelk.at

2、施皮茨(Spitz)小鎮坐落在多瑙河的北岸,早在公元前凱爾特人就居住在此。古老的市場以及兩邊的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式的建筑,被人們稱為“千桶山”的城堡山每年給酒農帶來了上千桶上等葡萄酒,圣毛里迪塢斯(St.Mauritius)教堂收藏著克雷姆斯施密特(Kremser Schmidt)的祭壇畫像和各種基督雕像以及1380年雕刻的門徒像,非常值得一看。

3、杜倫施坦(Duemstein)小城由古老的城墻包圍著,海拔209米,山頂上的城堡廢墟傳說與英國獅心國王理查德有關。他在十字軍東進時觸怒了奧地利公爵,公爵于1193年將他囚禁在此。城中心的奧古斯汀修道院,其尖頂是奧地利最美麗的巴洛克塔式建筑之一。網址:stift.duernstein.at

主要產區

奧地利有四大冰酒的主要產區:

1、瓦豪產區(Wachau):地處奧地利最重要的糧食產區中,有谷倉之名。

2、布爾艮蘭州產區(BurgeIand):地處奧地利東南部,是奧地利最重要的果菜產地。這里的葡萄園得力于這里的土地與氣候,奧地利最溫暖的地區。這里的冰酒以香氣精致,討人喜歡,入口寬厚油爍著稱。

3、施蒂利亞州產區(Styria):在阿爾卑斯山系南部,與斯洛文尼亞接壤,奧地利第二大城市Graz位于此地。此地的冰酒以香氣高貴,芳香著稱,入口比較爽潔,不似瓦豪與布爾艮蘭州的酒那么厚重,比較適合在葡萄酒年輕時飲用。

4、維也納產區(Vienne):這里的葡萄林遍布于山丘之上,被著名的維也納森林包容著。這里的冰酒以花香、果香為主體,融合爽潔的蜂蜜香味,酒體比較輕柔,但結構感與層次感不充分,符合年輕人的口味。

中國冰酒 瑰麗的新秀

偌大一個中國,有冰酒產地嗎?

答案是,有的。位于遼寧桓仁縣桓龍湖畔的黃金冰谷,有著“東方安大略省”的美譽。安大路是加拿大最著名的名酒產區,黃金冰谷亦是絕佳的冰酒產地。

東方的冰酒滋味

北緯41°造就生長季足夠的積溫,充足的光照和冬季零下8℃以下的持續低溫,讓黃金冰谷擁有生產冰酒的絕佳地理條件。位于桓龍湖畔,加上海拔380米,形成獨一無二的小區域氣候環境,寒冷但不干燥。最重要的是,這里每年冬季都能達到零下8℃的自然低溫,并持續24小時以上,能保證每年都有冰酒出產,這一點是德國和加拿大諸多冰酒產區難以媲美的。偏酸性的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含氮、磷、鉀等大量營養元素,非常適合冰葡萄的生長。桓仁“黃金冰谷”的冰葡萄品種威代爾(Vidal),由加拿大奧羅絲冰酒有限公司在2001年從加拿大引進,屬于白葡萄品種,是歐美雜交種――白玉霓(ugni blanc)和賽必爾(seibel blanc)的雜交后代,它能抵抗高緯度地區嚴寒的侵襲,是國際上釀造冰酒最佳品種之一。

黃金冰谷坐擁全球最大的5000畝冰葡萄種植園,張裕等一批葡萄酒公司已投產在桓仁地區建立冰酒酒莊。“千軍好取,一將難求”,桓仁冰葡萄已成為葡萄酒專業公司的眾矢之的,也成為了中國葡萄酒世界的童話。瑰麗的中國冰酒之鄉,正在散發著迷人燦爛的光彩!

張裕黃金冰谷冰酒正是這樣一款沁心涼的臻品。采用生長在遼寧桓龍湖畔的威代爾葡萄為原料,在-8℃的氣候條件下自然結冰、采收、壓榨,并經低溫保糖發酵,精心釀造而成。冰酒或色澤金黃或色如深琥珀,澄澈清亮,具有干果,太妃糖及熱帶水果的香氣,口味甜潤,酸度平衡、爽口,余香持久。

品一杯美酒,賞一道風景

藝術造型的瓶身,沁爽的液體。閃爍著微微的光澤,手握一杯上好的冰酒,啜一口。滿足感便從心底蕩漾開來。入口后極酸又極甜的強烈對比,配上濃郁誘人的水果香氣。是一種極度夸張的味覺體驗,這也構成了冰酒最吸引人之處。

乘船在桓龍湖上漫游,遙見桓龍湖畔一片平緩山坡上,遍地是黃褐色的星星點點,那正是釀造冰酒的優良品種――威代爾(Vidal)葡萄。凌晨5點,零下8℃的嚴寒中,在葡萄園里摘下一串冰葡萄,親手壓榨出果汁,釀成一瓶透著黃金般晶瑩光澤的冰酒。在這里,親身體驗冰酒釀制的機會,一年中只會出現在冬季短暫的15天!

啜一口冰酒,徜徉在風光如畫的桓龍湖畔,任誰都會愛上這份舒適愜意。

TIPS

交通

從大連到桓仁縣駕車大約需要6個小時,走大連到本溪高速公路,在本溪下高速轉本溪至桓仁國道線。從沈陽出發則需要3個小時,走沈陽到本溪的高速公路,在本溪轉國道直達桓仁。也可在大連或者沈陽包車前往,司機基本都認得路線。

氣候

屬于中溫帶濕潤氣候區,氣候特點春天風和日麗,夏季稍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天冰封雪飄。最冷月1月份的平均氣溫可達零下14℃之多。

周邊景點

1 五女山山城:位于桓仁縣城東北8.5公里的渾江岸畔,公元前37年,北扶余王子朱蒙建立高句麗政權,在山上構筑了第一座都城,史稱“紇升骨城”。城分山上、山下兩部分,現存城墻、城門馬道、蓄水池、哨所等眾多遺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五女山自然景觀神奇秀美,山上峰立松奇、山下湖面如鏡,是青山與碧水、自然與人文完美統一的典范。

2 望天洞風景區:位于桓仁城南17公里的雅河鄉境內,洞長7000余米,是黃河以北最長的旱洞。洞內鐘乳叢生,形象逼真,洞內迷宮分上、中、下三層,撲朔迷離。

3 桓龍湖:位于五女山腳下,是遼寧省最大的人工湖和淡水魚養殖基地,湖區總容量34.6億立方米,水最深處60余米,桓龍湖碧波萬頃,水光山色渾然一體,是休閑觀光、垂釣游泳、養生度假的理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