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公交車上范文
時間:2023-04-01 22:46: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在公交車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知道我在高中的時候不經常坐公交車,那個時候喜歡讀安妮寶貝和雪小禪,他們的書,那種青春文學,也許一直都宣傳的是一種小資情緒,或者是在這樣的生活當中該如何去體會一個人心情的美好。
那個時候,安妮寶貝經常會在他書里說他喜歡坐在公交車上,不管是去哪里,或者是本身就沒有什么方向,只是坐在公交車里的公交車從起點走到終點,背著她的帆布包,只是享受這樣生活的點滴美好。
那個時候我一直都有一個非常美好的想法,就是在我學習不忙的時候能夠背著自己的書包在公交車上。坐著。眼睛一直望著窗外,看著人來人往,看著這個世界的匆忙,
也許那個時候我就感覺我整個人都不一樣了,所以我一直都懷揣著這樣的夢想來到了大學。可是當我來到大學,這座繁忙的城市當中的時候,我才發現擠公交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
篇2
一般我都是爸爸媽媽送我去上學,但現在,我學會了自己坐公共汽車去上學.
在公交車上會發生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有一次我和我的朋友一起去石景山青少年活動中心去上英語課,剛上車正好有兩個座位,我們兩個人正好一人坐一個.這時,公交車上來了一個老奶奶,公交車一急剎車,老奶奶連站都站不穩.我想:到底讓不讓呢?到少年宮還有7.8.站呢.正當我在猶豫的時候,沒想到我朋友主動把座位讓給老奶奶,而且他還說:"沒事,我只有3站就下車了."然后他對我吐了個舌頭,好像在說,你在猶豫什么呢?我慚愧的低下頭想:剛才為什么不讓座?
通過這件事我懂得了,雖然不給別人讓座別人也不會說你,但是給別人讓了座會感覺很快樂.
篇3
一大早,公交車便載著乘客上路了。緊握手機不斷往前擠的女人聲音里帶著說不出的焦急,小孩兒嘴里大口嚼著的煎餅發出清脆誘人的聲響,甜面醬的香甜味和報紙散發的油墨味,一起蕩漾在擁擠的車廂里。窗外,大門上新貼的春聯洋溢著喜慶的味道。
我喜歡一個人站在靠窗的地方。冬天的早晨,哈在車窗上的白汽還沒散開,就看到窗外高高瘦瘦的大樹們緩慢地朝身后“跑”去,一棵接著一棵,速度越來越快。風吹落了最后的葉子,搖彎了光禿禿的樹枝,好似在揮手道別,然后漸行漸遠。等陽光懶洋洋地灑下來,車門打開,伴著稀稀拉拉的腳步聲,風也卷走了一早上的吵鬧。
比起早高峰,上午的公交車還是比較空蕩的。幾個人相隔坐著,有的倚著窗,有的耷拉著眼皮。車也十分隨性慵懶,塊頭雖大卻一直給小轎車讓路,還要在每一站停靠。站臺上,一個女人手里拿著超大串的冰糖葫蘆,同行的還有一個小女孩和一位老奶奶。小女孩蹦跳著上了車,手里還牽著一只紅色氣球,清脆的笑聲里滿是藏不住的興奮和歡喜,大概正編織著彩虹色的夢吧。車廂里,女人和老奶奶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天,或是笑著責備小女孩淘氣好動,或是談論哪里的蔬菜便宜又新鮮。想必對她們來說,今天該是晴朗幸福的一天吧。
下午的陽光灑滿車廂,照亮了座椅、米白色的帆布鞋和干凈的車窗。伸開手,空空的掌心折射出柔和的光。披上衣服,在公交車上小憩。在微微搖晃的旋律中做個來年春天的夢,也算是種別樣的享受吧。
傍晚,提著電腦包的人們在公交站跺著腳,時不時地探出頭看看車來了沒。遠處,似有似無的鞭炮聲瞬間消散在凜冽的風里。司機師傅好像有一種特殊的本領,能看到車后奔跑過來的人,然后停下來等那個滿身寒氣的乘客。在公交車上看夕陽斜照,看窗外的小轎車呼出白汽靜靜喘息,看路邊鐵板燒的燈牌閃了幾下又亮起,看遠方的落葉被風卷起打著轉兒,看買年貨的人們擠滿曾經空曠的大街。耳朵里剛傳來糖炒栗子的叫賣聲,立即又被響亮的二踢腳的叫賣聲淹沒。
帶著對來年的盼望坐車回家。在瑟瑟寒風中揣一兜糖炒栗子,手里攥著路邊大爺新寫的春聯,紅紙做底,金粉為墨,傳遞著“新年”的快樂和祝福。栗子隔著紙袋,掌心一碰,還能感到絲絲熱度。下車,寒風裹著香味,掀起衣角,不小心露出褲兜里剛買來的紅包。
此時的星星好似銀釘一般,釘在臘月最后的幕布上。風更大了,遠處,天空變得很暗很暗,但依舊可以看到街上的孩子們在人行道邊點燃小小的鞭炮。
這就是我在公交車上看到的“新年”。
佳作點評
篇4
那天,天氣晴朗,我坐在公交車上準備上學。我找了一個后排的座位坐了下來。我坐上去后,車一直沒啟動,當時我就想:哎呀,慘啦,車壞了,我要遲到了!于是,我急忙朝車前面看了看。
原來,車沒有壞,而是司機在等一位老奶奶。只見那個老奶發花白,大概有七十多歲,拄著一個拐杖,顫顫巍巍的上了車,可是上了車之后,車還是沒有啟動。原來,司機害怕車啟動后,那位老奶奶站不穩,想等到老奶奶有位后再開,可是,車上早已坐滿了人,哪里還有空位啊!我本想到等到老奶奶過來了我再讓位,可是,還沒等老奶奶過來,就有人爭先恐后的讓位。有一位大姐姐將老奶奶攙扶了過去,老奶奶坐上了位,欣慰地笑了。
看到了這一幕,我的心頭上突然涌上了一股暖流,不知是什么感覺,我想起前幾天在招呼站(特殊的站臺,有人招手才停車)所發生的事情。
篇5
記得很久之前,有一次,大概是去學校培訓。那天真是很熱,我走得大汗淋漓。在車站,躲在銀杏樹下面等車,然后81路從那邊開過來了,像是見到了救星,我馬上奔了上去。
涼氣撲面,我刷了卡之后一看,當時就傻掉了。車廂里空空蕩蕩,只有戴墨鏡的司機沒有表情地踩了一下油門——“刷”,公車“嘩”地開出去,我差點狼狽地摔了一跤。
應該是很熱的緣故,沒有什么人出來,以至于車廂里面就我和司機兩個人,均勻地在呼吸。我坐在單人椅上,看著頭頂上的抓手有規律地蕩啊蕩,心里面有一種異樣的寧靜。一連過了三站,依然沒有一個人上來,我靜靜地看著空空的車廂,想著平日里可以將人擠成三明治的車廂,輕輕地搖了搖頭。
司機回過頭來跟我打招呼:“小姑娘,你哪一站下啊?”我一愣,馬上說出了站名。他笑了:“現在就像專車一樣了。”我起初沒有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后來,我看見司機師傅在后面的幾站都沒有停(反正也沒有人),他加大馬力送我到我的那個站臺。
我心里覺得感動,淺淺的,這是炎炎夏日中的清涼。
在上學的時候,公交車上是極為熱鬧的。
在周一至周五,上學期間,81路快成我們學校的專車了。每一次我從銀杏樹下跳上車去,刷卡后放眼一望,哇塞,清一色我們學校的校服,偶爾會有些雜色,但總是被我們的校服擠得沒有了影子。這時候我會笑,然后一貓腰就鉆到在后門站著的同班同學身邊聊上幾句話。
這是一種簡單的快樂,平日里就像空氣一樣在我們身邊,我們沒有發現它的蹤影,但是離開后,生命里就缺少了一塊似的。
記得在公車上的時候,會碰見小學妹學弟,他們嘰嘰喳喳地聊著我們已經玩膩的游戲,然后非常天真地吵上幾句,裝作很成熟、很懂的樣子。這時候我和閨蜜相視而笑:什么啊,小P孩不懂裝懂。其實后來我也才想到,這種事情就像是“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我們對著學弟學妹們笑他們年幼無知裝成熟的時候,身后的成人也正微笑著看著我們,說我們年幼,說我們裝成熟的樣子也很有趣。老年人又是看著那些看著我們的成年人,覺得這個世界真好,在自己夕陽紅的時候,還可以看見那么多有趣的年輕人。
我迷戀這種感覺,這逐漸構成了我的生活。公車里大媽大聲地討論價錢的聲音,公車里女青年低頭擺弄愛瘋時唇角的微笑,公車里司機大叫“大家往后擠一點”的聲音……在夢境里模模糊糊地出現,在指尖流去,然后,又在生活中一點點出現,一遍又一遍。
曾經有一個乘公車環城的計劃,我現在沒有放棄,不過也沒有機會實施。因為夏天實在是太熱,我現在都已經因為三天的集郵夏令營曬得黑得要命,母親在家里笑我“非洲來的吧”。好吧,我雖然沒有想過當白雪公主,但是畢竟黑妹子也是不想當的。所以這個計劃就暫時擱淺下來,我的另一個想法正在起航。
那就是,每一次坐公交車的時候,安靜地觀察身邊的人,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然后自己思考,身邊的嘈雜都成了背景,這也是一件很難得的事。
公車上,真的有形形的人。
很久以前一個和我一塊等車的陌生西裝男,穿著殺氣重重的西裝,冷著臉行走江湖。他留給我的印象就是胸前的那個衣袋里總是插著一支鋼筆,似乎不貴。還有一次是一個人坐公交車的時候,看見了一個老頭兒。老頭兒瘦弱,頭發花白,臉上是一重一重的皺紋和點點老年斑,一副最最正常的老年人的樣子。但是他一出現在我面前,我就有一種被震到的感覺。他雖然瘦弱,但是腰挺得筆直,手里拎著一個黑色的包包,渾濁的眼睛里有一絲清亮。他的褲腰帶上系著一塊碧玉,盈盈的,把我的魂兒都快勾走了。
這個老頭兒,是我在公交車上記憶最深的一個人。曾經在去華清池的時候,我在導游的介紹下認識了藍田玉。有一句詩“藍田日暖玉生煙”,說的就是這個玉。那一次我還知道了“養玉”,導游告訴我們真正愛玉的人,玉不去身,一生養著一塊玉。死后那一塊玉也久久地保持著他的體溫,玉通靈著呢。那時候我就震撼了,這一次看到這個老頭兒,他的那塊碧玉搖曳著,我至今都記在心里。我是個對古典文化迷醉的人,“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精神的老人讓我想到了魏晉人的風骨。那種君子如玉的美感,還有那一絲柔軟中帶著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剛硬。
篇6
雷鋒精神就是要助人為樂,要默默無聞,要勤儉節約,要無私奉獻,要愛崗敬業,要熱愛勞動,要忠于革命·忠于黨,要干一行愛一行,要知恩圖報,要熱情似火,還要有愛國精神,釘子精神和“海綿”精神。
其實,在我們身邊有雷鋒精神的人數不盡數,其中?,我也具有雷鋒精神。
記得有一次,我在公交車上默默地坐著。忽然,車子慢慢悠悠地停了下來,準備接待乘客。這時,一位大概年滿6旬的老太太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見她先環顧了四周,發現車上已經沒有了座位,感到很失落。我心想:咦?怎么沒有人讓座?那我應不應該讓座呢?這時,我的思想便爭吵起來。左邊是那純潔的白天使,右邊是那可惡的黑魔鬼。“你應該讓座,因為要尊老愛幼啊!”“你不應該讓座,你看,別人都不讓座,那你也不讓座好了。”“讓座!”“不讓座!”……聽完后,我便把它們扯開,然后準備站起來讓座。在雷鋒的日記里有這樣一段話: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
在這段發人深思的問句中,你是否悟出了一種道理?其實,說到底,“雷鋒精神”就是從小事做起,說實話,做實事,踏踏實實,真心待人,并且持之以恒。例如:下雨的時候送沒帶傘的同學回家;遇到有人問路時,熱情地指點給對方;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個座……這些都是雷鋒精神的具體表現。
五年級:陳暢
篇7
她先是找了一下感覺,爾后,很自然地吹了起來。她吹的曲子,都是過去一些很流行的歌曲。第一支曲子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接著吹奏了《北國之春》、《我的中國心》……
那悠揚的口琴聲,在整個車廂里回蕩著。我被深深地打動了,記憶里自己好像很久沒有聽到口琴的吹奏了,而現在街頭縈繞著的大都是周杰倫、王菲、刀郎……
口琴是屬于童年時代的回聲――我靜靜地欣賞著她的吹奏,車窗外那繁華的街市,在我的眼中漸漸迷離了。我的心,仿佛又飛回那綠油油的,開滿或粉或白花兒的豌豆地。
此時,跟我一樣被迷醉的乘客好像還有很多。有些乘客,則朝女孩投過來一些好奇和羨慕的目光。
趁她換奏的間隙,我問她:“你吹得很專業,你是學音樂的嗎?”
她微笑著搖了搖頭說:“吹口琴只是我的業余愛好,已經吹了十幾年了。再過幾天,我就要去參加一場專業性的比賽。而在此之前,我還從未參加過比賽,所以我想通過這種方式來鍛煉一下自己。”
我不解地問:“哪你為什么不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呢?安靜才能夠全神貫注。在公交車上吹奏,環境多糟呵――”
她甜甜地一笑,對我的善意表示感謝,爾后,她解釋說:“因為公交車上人多呀,這樣可以鍛煉自己不再怯場,從別人那些贊許的眼神里,我能夠獲得一種自信。再說,我想那些乘客聽到我的琴聲之后,一定會有一份好心情。這樣呵,我在鍛煉自己的同時,也給別人帶來一份愉悅。”
篇8
事情是這樣的:1993年8月17日,在公交車上,四個持刀搶劫的歹徒拔在一旁正在睡覺的徐洪剛給吵醒了。他一眼便看見四個歹徒正在向一位婦女要錢。徐洪剛“騰”的站了起來:“住手!不準耍橫!”四個歹徒先是一愣,見他只有一個人,邊瘋狗似的撲向了徐洪剛。終因寡不敵眾,徐洪剛被歹徒刺的腸子都流了出來。幸虧這時司機和乘客都及時沖了上來,徐洪剛才沒被刺死。他忍著劇痛,用背心兜住流出來的腸子,以驚人的毅力抱住了最后一個跳下車的歹徒。可因體力不支,還是讓他跑掉了。
經過精心的搶救,徐洪剛終于脫險了。四個歹徒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堅持就是勝利,要相信邪惡是永遠也壓不過正義的!
我也常常遇到這類事,一次我在集市上發現一個歹徒搶走了一個人的錢包就跑,有很多人都在那里,竟沒有一個去追歹徒,眼睜睜得讓歹徒跑掉了。
還有一次,在公交車上,一個小偷的手正伸向他旁邊的一位乘客,那乘客毫無察覺,但那位乘客后面的許多乘客都親眼目睹了小偷盜竊行為的經過,竟沒有一個人敢去阻止他,有的人還說幸虧沒偷我的東西。哼!真是氣人!
篇9
每當我在茂名坐公交車,看到人們爭先恐后地沖上車,就會想起在深圳坐地鐵時候的事。
那一年,放暑假,我和姑姑到深圳看望大伯。坐地鐵的時候,盡管候車室很多人,卻一個一個地上車,井然有序。上了車時,眼前一幕讓我驚呆了,一位大約二十多歲的青年,“告別”了他的座位,把一個八十多歲,拄拐杖的老人“請”來了。老人一個勁地道謝,他卻說:“沒什么,這是我應該做的。”這時,又有一位二十多歲青年,讓位給了一個沒座位的三歲小朋友,他們尊老愛幼的行為感動了我,也感動了車上的每一個人。
這種人性之美令我感到,中國,號稱“禮儀之邦”。多數人遵守禮儀,也有人違背禮儀。他們不但不尊重老人,還打罵老人。公交車上,有座位的人面對老人的無助表情,不是看報紙,就是聽音樂。我想對這些“聰明人”說:“你們也會變老,萬一,其他年輕人在你老年時如此對你,你會怎么想?還有,人多擁擠,這樣也容易發生踩踏事件,出了事誰負責?”萬事必依規矩,只要一個一個上,就不會有事故,你給需要的人讓位,人們也會感謝你。
篇10
問同事李欣,怎么上下班?李欣說,月份大了,也開始坐公交車了。之前,她一直騎電動車,騎到7個多月。另一個準媽展麗開車上班,但是路程要將近兩個小時,想到一個人開車時的緊張,對準媽媽來說,也不輕松。
記得剛懷孕不久,有天下班和李欣在單位樓下打車,因為是下班高峰,又趕上出租車交接班,我們倆站了一個多鐘頭也沒打上車。李欣安慰我:別上火,心情不好可對寶寶不好。說完她就步行往家走。我站在原地又等了半個鐘頭,終于等來一輛空車,剛要上車,一個小伙子忽然冒出來,三步兩步跑過去拉開了車門……我不敢跑,站在原地想起了周星馳的喜劇片,一群人裝殘裝傻你死我活爭出租車的畫面……喜感,也有點辛酸。
以前總奇怪那些擠公交車的準媽媽為什么不打車,如今才明白,與上了公交車還有機會被人讓座比起來,站在寒風里和人搶出租車的滋味更不好受。
心里對寶寶有一絲小小的愧疚,如果在懷孕前能考出駕照、買輛車,寶寶不用遭這樣的罪吧?
剛遺憾自己沒車,濟南的空氣質量就接二連三開始出現橙色警報。看著滿大街的口罩,沒心情感慨自己為環保做的貢獻了,只擔心這么差的空氣會不會對寶寶有傷害。地下水污染的新聞也跟著湊熱鬧,老公于是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扛桶純凈水回來做飯。反季節水果咱可以盡量不吃,可是果蔬上的農藥化肥咱管不了啊,電視上又冒出大米面粉摻了有害物質的新聞,搞得我每天吃個飯也心驚膽戰。還有無時無刻不在的電子輻射,手機、電腦、電視、微波爐……有些可以盡量不用,有些,怎么著也得用。
我陷入了嚴重的憂郁,神經變得無比脆弱,寶寶哪天胎動多了,我驚恐地對老公說:壞了,一定是寶寶感覺不舒服了,怎么辦怎么辦怎么辦?寶寶哪天胎動少了,我更驚恐,抱著肚子亂緊張:寶寶,你沒事吧?為什么不動了?你不要嚇你媽啊!晚上也開始噩夢連連,午夜尖叫常把老公吵醒……頭兒有天忽然問我:怎么氣色這么差?我說:睡不好,老起夜。沒好意思說是因為焦慮。
某著名單身女作家在微博質問想要當爹媽的人:“地下水被抽做飲用水,無良企業往地下深層直接排污,近海早就撈不到魚蝦,即使撈到也是重金屬污染嚴重,癌癥率節節上升,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你們要把孩子留在這種地方?你們對他們的責任心,在哪里?”看得我天旋地轉,開始嚴重懷疑人生。
我有什么資格生孩子呢?不僅無力改變周圍環境,自己也是馮小剛臭罵過的自稱絲的家伙中的一員,無力為孩子提供多么好的物質條件。寶寶出生后終究要和自己一樣雪天擠公交車上學,吃化肥農藥養大的蔬果,呼吸被污染的空氣……這么想一想,心情頓時很灰暗。
可是,可是,我在這個不是太完美的世界上活著,并不覺得厭世。看到春天里綻放的一朵小花兒我都覺得好美,覺得快樂,哪怕狹小的住房放不下一張新生寶寶用的嬰兒床,可是午后的陽光曬進小小的陽臺時,我還是會為自己有一個干凈、溫暖的家而覺得知足。老媽總會在我下班前準備好熱乎乎的飯菜,同事們會因為懷孕關心我照顧我,甚至公交車上的那些給我讓座的陌生人,我幾乎是記不清他們中的任何一張臉,他們卻愿意照顧我這樣一個陌生的女人……這個世界,終究有它美好的地方啊。而我,從未埋怨過父母把我帶到了這個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