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鷹計劃范文
時間:2023-03-21 13:40: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雛鷹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企業認定的通知
各區、縣(市)科技局、錢塘新區經發科技局,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科技型初創企業成長,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助推我市數字經濟、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等重點產業創新發展,根據《杭州市“雛鷹計劃”企業培育工程實施意見》(杭科高〔2020〕71號)的有關規定,經研究,決定開展2021年杭州市“雛鷹計劃”企業認定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條件
1.注冊地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企業法人,符合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導向要求。
2.企業注冊成立時間在2015年3月11日-2020年3月10日之間,具有良好的成長性,且申報時企業上年度銷售額在5000萬元(含)以下。
3.企業上年度職工數不少于10人,且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5%。
4.企業研發經費單獨建帳,上年度研發投入不低于50萬元,上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上年度銷售收入小于3,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2)上年度銷售收入在3,000萬元至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5.企業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獲得至少一項Ⅱ類及以上知識產權),且企業擁有的自主知識產權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支持作用。
6.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質量事故、嚴重環境違法行為或嚴重失信行為。
二、申報流程
1.企業申報。通過杭州市科技創新云服務平臺(d.zjsti.gov.cn/ccphangzhou/)進行網上申報。推薦使用Chrome瀏覽器或360瀏覽器極速模式打開,企業用戶點擊“法人登錄”,使用浙江政務服務網賬號登錄,無政務服務網賬號的請先注冊。登錄系統完善基本信息后,進入“市認定類--杭州市‘雛鷹計劃’企業認定”模塊填寫《杭州市“雛鷹計劃”企業認定申請表》,并上傳佐證材料。網上申報截止日期為4月28日。經所在地科技行政管理部門審核通過后,將《杭州市“雛鷹計劃”企業認定申請表》和佐證材料一式一份(加蓋公章),報各所在地科技行政管理部門留存,申報材料可通過郵寄方式送達。
2.審核報送。各所在地科技行政管理部門對申報企業提交材料的真實性、有效性、完整性和企業申報條件、運營狀態以及上年度是否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質量事故、嚴重環境違法行為或嚴重失信行為等進行審核,并通知企業完成網上補充完善材料。各地科技管理部門網絡推薦截止時間為5月20日,推薦截止后,不設材料補正環節。經主要領導簽字后,各地科技管理部門于5月21日前,將紙質推薦函和《杭州市“雛鷹計劃”企業推薦匯總表》(均加蓋公章)報送至市科技局。
三、其他事項
1.為有序推進杭州市“雛鷹計劃”企業培育工程實施,根據當年市財政預算,“雛鷹企業”認定數量為800家左右。
2.本次評審采取網絡評審,擇優認定,請各申報單位認真核實網絡填報數據。
3.為避免在申報截止日由于企業同時申報而造成系統無法提交材料的情況,請各申報企業早做準備,盡量提前提交網絡申報材料。
四、聯系方式
(一)業務咨詢
市科技局高新處: 康智勇 聯系電話:87060184
王立華 聯系電話:85394613
各地科技行政管理部門業務咨詢電話:
序號
區、縣(市)
聯系人
聯系方式
1
上城區
陳 峰
87099631
2
下城區
金信軍
28910613
3
江干區
汪珠亮
86972240
4
拱墅區
林佳霖
88259497
5
西湖區
伍海舟
85112750
6
濱江區
金 鑫
88162553
7
蕭山區
吳穎芳
82898281
8
余杭區
馬田園
86242942
9
富陽區
李露茜
63323730
10
臨安區
陳文奇
63758628
11
桐廬縣
劉偉秋
58508190
12
淳安縣
葉麗琴
64824524
13
建德市
徐炎敏
64733644
14
錢塘新區
屠佳陽
82985357
15
西湖風景名勝區
朱琦偉
87173417
(二)網絡技術咨詢
陶 礫 聯系電話:87054113
附件: 杭州市“雛鷹計劃”企業推薦匯總表
杭州市科學技術局
2021年3月10日
附件
杭州市“雛鷹計劃”企業推薦匯總表
區、縣(市)科技局(蓋章) : 填表時間: 年 月 日
序號
企業名稱
區縣(市)
注冊日期
統一社會
信用代碼
技術
領域
銷售收入(萬元)
主營業務收入(萬元)
研發投入(萬元)
研發費用占比
企業職工數
科技人員數
科技人員占比
I類專利
Ⅱ類專利
推薦意見
申請數
授權數
申請數
授權數
篇2
制定工作計劃的過程是個思考的過程,制定好工作計劃以后,在心中基本上對某個項目已經有譜了,“胸有成竹”了。制定的過程中,已經將工作思路理清了,下面做起來就自然“水到渠成”了。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初一英語教學計劃范文合集,僅供大家查閱。
初一英語教學計劃范文一
一、抓好英語的常規教學,確保基礎知識過關
(一)單詞過關利用自修時間、早讀時間,由科代表主持聽寫、默書。
(二)詞組過關
1、把學過的詞組歸納,方便學生記憶。
2、用詞組造句和中譯英訓練。在各個教學班內進行競賽。
3、句型過關組織學生結對子,一有空就你問我答,營造學習氛圍,同時加強筆頭的練習,使學生能熟能生巧。
4、課文過關把課文分段,按學習組為單位,進行朗讀比賽,對學過的課文盡量做到人人會背,有些課文還要求學生會默寫。
二、抓好語法學習
1、掌握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級和級的構成和用法。區分單音節詞和多音節詞的構成,規則和不規則變化。
2、學習一般過去時態,重點突破不規則動詞。
3、學習過去進行時與現在進行時的區別。
4、學習聯系詞的用法。
三、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每個單元圍繞著知識點反復訓練,層層滲透。每個單元結束都進行測驗,找出存在問題,及時補漏補缺。
四、抓好閱讀能力
培養每周規定學生閱讀三篇短文,帶著問題閱讀,閱讀之后要回答問題。
五、培養學生寫作能力
逐步創作一些簡筆畫要學生寫出他們的動作編成故事,逐步培養他們看圖寫話的能力。
六、促進全體同學共同進步
抓尖子培養,努力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促進全體學生共同進步。
1、指定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多讀和多做課外書,每月進行一次知識競賽,評出級組學習積極分子。
2、多關心后進生的思想和學習,平時要檢查和督促他們的作業及時給予他們幫助。
初一英語教學計劃范文二
一、指導思想
以“英語課程標準”為宗旨,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正確把握英語學科特點,積極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積極地情感態度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全期教學總目標
學生應有較明確的英語學習動機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能聽懂教師對有關熟悉話題的陳述并能參與討論。能讀供七年級學生閱讀的簡單讀物和報紙雜志,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能根據閱讀目的運用適當的閱讀策略。能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并報告結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能在學習中互相幫助,克服困難。能合理計劃和安排學習任務,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和日常交際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異。
三、教材簡要分析
《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冊,全書共有十二個單元,另兩個復習單元。本教材各單元話題靈活,貼近生活實際。本冊書將學習的一些語法知識點有: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現在進行時、一般疑問句等。同時每個單元后都提供了一則笑話,用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興趣。
四、學情簡要分析
通過半年的英語學習,大多數學生已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語段和簡短的故事。能與教師或同學就熟悉的話題交換信息。能讀懂短篇故事,能寫便條和簡單的書信。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發展參差不齊。有少數學生因為基礎不夠好,學習很吃力而自暴自棄,有的因此擾亂課堂次序,這給教學帶來不少困難。
五、提高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的可行措施及教改措施
1、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
2、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3、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與參與。
4、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
具體來說:
1、認真專研教材和課標,精心備課,認真上好每一堂課。確定每堂課的基礎內容,預備內容和拓展內容,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
2、充分利用現有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加強直觀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3、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和需求,及時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4、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提高學生興趣。如英語演講比賽、單詞聽寫比賽、朗讀比賽、英語手抄報比賽、學唱英文歌曲,課前五分鐘活動等。
5、注重個別輔導,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上,培優補差。
6、不斷學習,加強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的提高。
初一英語教學計劃范文三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七年級一班共有學生45人,這屆學生英語基礎不是很好,學生從小學到初中,是一個極大的轉折點,包括從心理上和身體上的。但本班學生還比較活躍,比較愛學習,面對新的.學校,新的班級,新的老師,所以對英語學習還是有著濃厚的興趣,也帶著希望和夢想,希望這是一個極好的開始。
二、本學期教育教學內容及教材分析:
新目標(新版)七年級英語(上冊)有3個預備篇單元和9個正式篇單元,一共是12個單元。本次教材是改版后的第三屆,現在教材知識體系比較集中,每個單元每節知識點都安排一定的基礎練習,這樣對鞏固學生知識有著很大的幫助。
三、本學期的教學重、難點:
語法知識點
1.一般疑問句及回答;
2.指示代詞、人稱代詞、物主代詞
3.名詞復數的變化;
4.方位介詞;
5.特殊疑問句的構成、回答和對劃線部分提問
6.實義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及變化;
7、名詞所有格;
8.一般現在時。
9.時間表達法。
四、本學期將采用的教育教學方法:
英語的教育教學方法很多,各有優、缺點,我們可以針對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加以彌補。針對我教的班級,本學期本人打算用下列方法對他們進行教育教學:
1.用英語教英語(Teach English in English);
英語畢竟是一門語言,訓練的是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進行很多的訓練,這就要求我們用英語來教英語,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各種能力的訓練。
2.用英語想英語(Think English in English);
用英語想,也就是用英語思考。學英語而不用英語思考,一定學不好。用英語思考就是在用英語進行表達和理解時,沒有本族語思考的介入,或者說本族語思考的介入被壓縮到了極不明顯的程度。這是真正流利、熟練的境界和標志。
3.背誦和多種練習結合
實事求是的說,大量背誦課文與大量多種練習的結合,乃是對于一切各不相同條件下的英語教學的普遍有效的方法。
4.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英語的內容較多,包括語音、詞匯、語法、交際等等內容,如果對每一項內容都采用同樣的方法來進行教育教學,那么即使是再好的學生也不可能學好,再好的教師也不可能教好。因而,針對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是不可違背的。
五、本學期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方法:
1.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和掌握記憶規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突出語言的實踐性,注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3.盡量使用英語,適當使用母語。
4.備好學生、課本、課標,確立教案。
5.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創新,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欲 望。
6.語言點講解要做到精講多練,舉一反三,使學生理解準確、深刻、透徹。
7.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增強語感,循序漸進,逐漸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8.加強書面表達訓練,每一單元結合內容布置相應的書面表達練習,擇優選讀,講解技巧,使學生逐漸找到英語寫作的竅門。
9.實行分層次教學。制定出培優扶差的目標生,分層次輔導,分層次練習,分層次要求,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
篇3
[關鍵詞] 影視畫面;構圖;技巧
影視畫面是影視藝術造型語言的基本要素,是構成影視節目的基本單位,也是影視作品藝術思想和情感表達的具體體現。影視畫面構圖就是對場景中的被攝物體進行選擇,在空間關系上進行安排、組織、聯系和布局,其目的就是運用影視畫面的各種造型元素與結構成分,形成具有較強的表現形式和藝術感染力的畫面形態,生動、有力地表現作品的主要內容,突出作品的主題思想。具體來說,影視畫面通常采用多構圖與動態構圖等多種綜合構圖形式,把場景中的主體、陪體及環境等結構成分通過線條、形狀、光線、影調、色調等一系列造型元素,組成一個藝術的整體來傳達與表現影視作品的思想感情。影視畫面構圖的成功與否,決定著影視節目的制作質量,也影響著受眾的視覺反應和思維運動。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畫面時間和空間里對人、事、物、景進行合理布局,使畫面充分體現作品的主題思想和創作意圖呢?本文從以下五個方面來探討影視畫面的構圖技巧。
一、注重畫面的對比與反差
自然界中的事物都形態各異,絕無雷同。人們都是在比較中找到差別,做出鑒定,得出結論。所謂對比,就是利用不同對象的相互比較突出其中主要對象,這里所指的不同對象的性質一般是相反的或其中之一是人們熟悉的。[1]有對比就有反差,對比與反差就是過程與結果的關系。在所有的造型藝術中,對比都是最富活力和最有效的法則之一。[2]構圖中的對比包括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等各種樣式的對比,它是指在影視構圖創作中將人、物之間的虛與實、大與小、近與遠、疏與密、曲與直、繁與簡、剛與柔、靜與動,色彩的冷暖和影調的明暗等種種反差對立出現,從而達到突出主體,渲染氣氛,增強視覺沖擊力,進而提高畫面的藝術感染力的目的。影視畫面的構圖對比有同時對比和相繼對比兩種。同時對比就是將畫面的主、陪體等結構成分及畫面的造型元素,同時安排在同一個畫面中形成一定的對比關系;相繼對比則是將相連畫面中的主、陪體等結構成分和造型元素,按一定的順序呈現形成一定的對比關系。由于影視畫面有時限性、運動性和整體性的特點及畫面構圖具有簡潔性要求的原因,影視畫面的構圖更多會采用相繼對比,即利用畫面中先后出現的不同或類似的景物在觀眾的心理上產生對比,形成反差。當然,由于現代數字技術的發展,不少影視節目在制作時,也采用畫面的分屏技術將對比的畫面同時分屏顯現,從而也達到和實現了畫面的對比效果。
二、注重畫面的均衡與統一
均衡既是大自然的基本法則,也是藝術的基本法則。畫面均衡主要是指構成畫面各種因素在視覺重量上的均勢。[3]換言之,畫面均衡就是經過藝術的構圖處理使畫面具有穩定、完整、和諧的視覺感覺。由于影視畫面具有運動性的特點,均衡也相應呈現出動態性的特征。影視畫面的均衡體現在藝術上的均衡,也是畫面動態中的均衡及受眾心理上的均衡,絕不是簡單的形式和數量上的對稱和平均,而是對立與統一的關系。在影視畫面構圖中影響均衡的因素很多,如被攝物體在畫面中的位置、數量、大小、形態以及運動趨勢、影調明暗、色彩濃淡等。概括起來,均衡畫面的元素有兩類:一類是實體元素,如圖形、圖像、字幕、前景、后景、陪體及環境等;另一類是一些“虛”的元素,如人或動物的視覺力、事物的動勢或物體本身的方向性和指向性等。[4]處理畫面的均衡,通常的思路是從結構和色彩兩個方面進行考慮。結構的均衡是利用人們對事物空間關系產生的視覺心理作用來制造均衡。例如,可以將傳統造型藝術(如繪畫)中的“黃金分割”和“九宮格”構圖借鑒到影視畫面的構圖中來,按照黃金分割比例來安排被攝主體的位置,調配畫面的空間分布,這種構圖形式能夠達到賞心悅目的畫面視覺效果。因為,畫面當中處于黃金分割點以及正好位于畫面三分之一處的事物最能引起人的視覺注意,這樣的畫面也比較符合人的視覺審美習慣。另外,在拍攝運動畫面時很難使被攝主體始終處于最佳位置,這時攝影機應在保證畫面穩定性的前提下,盡量使用三角架,跟隨被攝主體運用推、拉、搖、移的變化,上、下、左、右平穩地移動,將運動物體的前方、人物視線的前方和亮面主體的上方空間留足,以保證畫面的均衡。色彩的均衡是指根據被攝主體的顏色,盡可能地選擇與其相對的色彩背景及陪體等其他構圖元素的色彩,并要盡量避免不同色彩面積的均等、對稱和零亂分布,這樣才能達到突出主體、均衡畫面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聲音作為影視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雖然不是構圖的實體元素,但它也有空間感和重量感。這里談及畫面上的均衡,還應該考慮到聲音作為另一種造型元素對畫面均衡的關聯作用與影響,即是說,可以把適當的聲音元素作為均衡畫面構圖的要素之一運用于影視節目的創作。此外,由于影視畫面具有連續性和整體性的特點,影視畫面的構圖也具有明顯的整體性。因此,作為處理畫面構圖的技巧,均衡不僅應該從場景中的主體、陪體、環境、光線、影調、色調、線條、形狀等一系列因素考慮,還應該從剪輯的角度考慮,這樣可以有更多的處理均衡的方法。
三、注重場景的空間感和畫面結構的層次感
空間感在繪畫創作理論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由于影視畫面構圖與繪畫藝術一脈相承,自然需要注意畫面的空間感。[5]諸多優秀影視作品中堪稱經典的鏡頭,很大一部分就是巧妙地運用繪畫的透視規律成功地表達出了影視畫面構圖的空間感。其實,影視畫面構圖除了主要是用線條透視、影調透視和色彩透視這些造型藝術語言來表現深遠的空間感外,還利用影視畫面的運動特性,借助于運動透視來加強畫面場景的空間感。如,通過攝影機或被攝主體的縱向運動可以直接加強場景的縱深空間,利用攝影機或被攝主體的橫向運動可以展示畫面的水平空間。同時,利用攝影機或運動主體運動的相對速度也會間接地影響觀眾心理上對畫面空間距離的理解。如,攝影機緩慢的橫搖與快速的橫搖,前者會給觀眾一個更廣闊的畫面橫向水平空間感,而后者會壓縮橫向水平空間;攝影機在運動的列車上拍攝窗外的景物時,不同景物相對于攝影機運動方向和速度的不同,會表現出景物離列車遠近的不同,從而也能間接表現出場景的縱深空間。這一點是影視畫面構圖表現空間感與繪畫藝術構圖表現空間感最大的區別。
影視畫面的層次感是構圖又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畫面的層次主要由畫面的結構成分決定。畫面的結構成分又主要由主體、陪體、環境等因素構成。主體,也就是被攝主體,指的是影視畫面中承載著主題表現意圖所要重點突出的主要表現對象;陪體即指在畫面中與被攝主體形成諸如呼應、對比、引導等特定關系,輔助說明主體特質,表現主題思想的次要表現對象;環境是指畫面被攝主體周圍的事物、景致和空間,通常有前景、后景及背景之分。處理好畫面中構圖各結構成分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突出主體的位置關系和面積大小,是提高畫面層次感的基本思路。影視畫面突出主體一般可以采用給主體以最醒目位置、最佳光效或最大面積的直接表現法和通過對環境氣氛的渲染來烘托主體的間接表現法兩種手段來進行處理。這樣的構圖,既能突出反映主題,又能在結構上主次分明,還能渲染影視畫面的氣氛,加強畫面的空間感與概括力。同時,構圖時合理運用場景中光影的明暗變化和色彩的濃淡對比也可以進一步增強畫面的層次感。
四、注重動與靜的結合
自然界的事物時時刻刻處于運動變化之中。因此,用攝影機表現運動變化的事物是影視畫面構圖的主要內容,它既可以表現運動事物的運動狀態、方向,也可以反映運動的軌跡、速度和節奏。為了使運動變化的事物本身具有的動態感能更有力呈現,在影視畫面構圖時常采用固定鏡頭來強化這種運動事物的動態效果,這是影視畫面構圖中動靜結合的直接表現形式,即是說用“靜態”的鏡頭表現“動態”的被攝事物,這就是“表現運動”。而使用運動的方式來表現被攝事物是影視畫面構圖的又一種主要形式,即“運動表現”。運動表現就是將攝影機通過推、拉、搖、移、跟、升、降等運動鏡頭來表現被攝事物。對于攝影師來說,使用運動鏡頭來構圖時要預留運動鏡頭的起幅和落幅部分,這種將鏡頭分成“起幅——過程——落幅”的“靜——動——靜”的拍攝方式是影視畫面構圖動靜結合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傊?,不論是表現運動還是運動表現,動態性是影視畫面的最大特點,與之對應的“動態構圖”形成多景別、多角度的畫面效果,可對一個空間進行多層次的立體表現,這與保持被攝對象和攝影機均處于靜止狀態的“靜態構圖“并不矛盾,影視畫面的構圖一定要注重動與靜的結合。在拍攝過程中,靜態物體要有靜感,而動態物體要有動感,只有做到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動靜相襯,才能拍出理想的畫面效果。
五、注重巧妙運用造型元素
畫面的造型元素通常有線條、形狀、影調、光線和色彩等。不同的造型元素有著各自鮮明的特點和作用。線條猶如畫面構圖的“主心骨”,具有很強的概括力和情感表現力,能夠起到刪繁就簡、提綱挈領的作用,同時也能產生視覺上的韻律感和節奏感。攝影師在畫面構圖時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在現有的場景空間中提煉出或直或曲、或實或虛的結構線條,這對畫面中各結構成分的組合關系可以起到“紅線串散珠”的藝術效果。對于形狀、影調及光線與色彩,在畫面構圖時也常常將其抽象為具有造型能力的常見字母或符號形態。如“O”型、“L”型、“C”型、“V”型、“T”型、“S”型、“Z”型等字母型構圖,及“∏”型、“”型、“十”型等符號構圖形態。這些形式還可向上下、左右、斜向發展演變為其他不同的構圖形式。這些形式的構圖各有特點,如“O”型表示穩定與和諧;“”型(倒T型)表示嚴肅與希望;“”型表示穩定、安寧和莊嚴;“”型表示動感與不穩定;“S”型則是一種極富變化的曲線構圖形式,可給人一種優美流暢、迂回曲折的意境??傊?,不同的線條與造型會給觀眾不同的藝術想象,但只有與主題、內容、環境以及被攝主體的心緒和情感聯系起來合理運用,才能達到應有的藝術效果。
影視畫面構圖是使影視作品主題思想和創作意圖形象具體化的過程,歸根結底就是要運用一切造型手段和造型元素提煉簡化構圖的形式表達,從而達到突出主題的目的。影視畫面構圖既有傳統造型藝術構圖上的特點,又具有影視藝術自身的獨特性,因此,其構圖的形式和要求也有所不同。攝影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影視畫面構圖技巧的培養與訓練,選擇、尋找最佳的畫面構圖方式,創作出具有深刻思想內容與藝術表現形式的影視作品。
[參考文獻]
[1] 謝善本.攝影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173.
[2] 王利劍.電視攝像技藝教程[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305.
[3] 羅蘊軍.試論電視畫面構圖的布局及結構[J].現代電視技術,2003(12).
[4] 邢長敏.淺析電視攝像畫面構圖的要點[J].中小學電教,2010(Z1).
篇4
在對營銷的定義過程中,科特勒教授提到了欲望這個術語,這里的欲望是指人類需要經由文化和個性塑造后所采取的形式,這說明市場營銷本身就蘊涵著文化的意義。文化營銷以消費者為中心,但是它強調物質需要背后的文化內涵,把文化觀念融匯到營銷活動的全過程,是文化與營銷的一種互動與交融。
二、文化營銷的概念和內涵
文化營銷從本質上理解為將企業的文化管理手段運用于企業的營銷活動中,用文化的方式來經營企業,從而滿足消費者需求。當下,對文化營銷的定義最具代表性的觀點是:“文化營銷是有意識地通過發現、甄別、培養或創造某種核心價值觀念來達成企業經營目標(經濟的、社會的、環境的)的一種營銷方式?!蔽幕癄I銷的內涵在于從分析消費者心目中對于文化需求更高的層次著眼,在消費者生活質量得到提高、社會物質生活豐富的現在,消費者的價值和滿足更多的偏向于對高層次文化的追求。這對于營銷者則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營銷者必須將某種企業文化在產品傳遞過程中表達出來,只有當企業通過產品和服務所傳遞出來的文化與消費者的文化需求契合時,消費者滿意才能真正實現。
三、文化營銷的理論基礎
1.文化營銷的經濟學基礎。
1.1效用論。在一個交換關系中,市場營銷學通常假定消費者尋求效用最大化,他們在充分和完整的信息條件下,各自以理性的方式選擇自己的行為。消費者的這種選擇行為受到“邊際效用遞減法則”的影響。消費者從商品消費中獲得的邊際效用隨著商品消費量的增加而減少,他們會在有限預算條件下,尋求一種最優的商品組合,實現其效用最大化的目標。這些提供了相同總效用的商品組合形成了一條無差異曲線。無差異曲線描述的是能夠給消費者提供相同滿意度或等量總效用的商品組合。要想讓消費者獲得最大效用,必須在預算線以內提供給消費者滿意度最高、效用最大的產品,文化營銷則正是基于這樣的理論而產生,用文化營銷的方式來讓消費者獲得最大滿意度,實現顧客讓渡價值最大化,從而實現效用最大化。1.2產業經濟學理論。波特(Porter)認為,企業經營得成功與否取決于能否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優勢,而它們所以獲得這些優勢,是因為“廠商能夠以比競爭對手更低的綜合成本進行所需要的活動,亦或以獨特的方式進行一些能創造購買者價值的活動,進而使得廠商實行溢價成為可能”。這是波特低成本—差異化“通用”戰略的實質。它對文化營銷研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文化營銷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路而產生,文化營銷可以使企業通過獨特的方式創造購買者價值,從而實現企業產品的差異化。1.3信息非對稱理論。信息經濟學中的信息非對稱理論認為,由于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關于產品質量的信息存在著嚴重不對稱,消費者無法以傳統的、直觀的、直接的方式獲得產品質量的有關信息,這勢必阻礙自由交易,增加交易風險和交易成本,甚至導致“檸檬現象”的出現。對于市場營銷來說,信息的非對稱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品牌命名時。品牌的名稱通常被消費者視為產品質量的主要標志,因為“消費者愿意為高質量的品牌支付額外的費用”。因而,營銷學十分強調品牌的重要性,將之作為產品策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營銷的觀點則是由此引出,只有讓品牌具有獨特的文化特色,才能真正創造出獨一無二高質量的品牌,所以說,信息非對稱理論是文化營銷的主要理論依據。
2.文化營銷的心理學理論基礎。
2.1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要是有層次的,按照強度的不同可以劃分為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會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層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當人們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后,就開始追求高層次的需求,高層次的需求則是文化的反映,因此,消費者的行為越來越具有“文化性”。他們看重的不僅是商品的使用價值,還有文化價值。消費開始重視商品的個性與品位等文化內涵。文化營銷就是在消費者物質需求滿足的基礎上,發掘消費者的文化需求,迎合消費者的心理變化,解決產品均質化的問題。2.2盧因的人類行為模型。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庫爾特•盧因(KurtLewin)的人類行為模式如下所示:B=F(P——P1,P2,…,Pn,E——E1,E2,…,En)其中,B(behavior)代表個人的行為;P(personal)代表個人的內在條件和內在特征;P1,P2,…,Pn表示構成內在條件的各種生理和心理因素,如生理需要、生理特征、能力、氣質、性格、態度等;E(environment)表示個人所處的外部環境;E1,E2,…,En表示構成環境的各種因素,如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等。該模式表明,人類的行為方式、指向和強度,主要受兩大類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即個人內在因素和外部環境因素。其中,個人內在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兩類基本因素,而外部環境因素又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類因素。文化營銷則是以此理論為基礎,從個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兩方面著手,對內突破消費者的心理防線,對外在環境上創造出一種獨特的文化氛圍,從而影響消費者的行為。
3.文化營銷的市場營銷理論基礎。
篇5
一、《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現狀
1.教學手段單一,師生間的互動不夠 在目前中職學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活動中,許多教師為了便于駕馭課堂,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整堂課都是采用PPT課件加實例演示教學模式。雖然該模式比以前板書教學模式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大了課堂信息量,更直觀形象。但是缺少師生間的互動,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積極性仍然沒有得到充分調動。
2.過于講求知識的系統性,不注重知識的模塊化教學 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中,習慣于從計算機的起源、產生、發展,講到它的作用意義,再講到它的構造特點,尤其是講它的編程語言和方法,一下子把學生帶入到云里霧里的境界。讓學生產生了對學好計算機的恐懼感。要知道我們教育對象是中職生,學習基礎不扎實,學習興趣不高。要因材施教,選取學生夠用的、適用的、想學的、能學好的知識模塊,如計算機基礎模塊中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Windows、文字圖表處理Word、電子表格處理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小模塊等。
3.教學模式陳舊 簡單的照本宣科,教師教,學生學,教師講,學生記,然后筆試或上機的考試。老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無味。教學中重點不突出,難點未突破,學生對學習越來越厭惡。其結果,只能是教師講教師的課,學生開自己的小差。
二、高效化教學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建議
1.組織協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肖伯納說:“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那么,人均每個人將各有道理?!蓖ㄟ^合作、交流,每個人很可能得到一個,甚至幾個金蘋果。這實際上包含有協作學習的意思。在帶領學生上第一節計算機課時,我沒有急于展開教學,而是首先分組,將幾個同學分為一組,并告訴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必須相互合作,共同進步,取長補短,互相促進。開展小組競賽的活動,進一步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好勝心,并促進同學間的團結協作,只有合作愉快,才能獲勝。同學間互相幫助共同解決困難,互相指正錯誤,共同進步,這樣掌握知識又好又快。
2.運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設備的運用,多媒體課件的內容與制作,都與學生的專業息息相關,會一定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是簡單的演示知識要點,而是要基于學情,本著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效率出發,從對聲音、圖像、文字的處理、動態與靜態視頻的出現,從多角度,多層次上幫助學生接受所要掌握的知識。通過圖文并茂的演示,強化學習計算機的動機。特別是在背景音樂下,隨著鼠標的移動,窗口的變化,對科學知識的講解,師生的思想情感,都達到了普通課堂教學所不能達到的境界。 比如在學習演示文稿Powerpoint時,利用從網絡上下載的flash動畫或各種精美的圖片,配上喜歡的音樂,標注說明文字,鏈接到前面所學的word文稿,這一幕幕引人入勝。在全班同學共同的努力下,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創作,一個個小小的菜單不再枯燥乏味,一步步操作不再需要死記硬背。
3.項目引領,任務驅動能激勵學生主動學習 計算機應用的教學項目針對性強,往往是學生將來走向社會要完成的實際工作任務,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就是將來實戰的摸擬演練。這樣學來的知識技能,走上社會后直接就可以遷移到工作中,因而學習的針對性強,興趣大為提高。如在EXCEL的教學中,布置任務如下:“如果你是某公司銷售主管,上級要你統計出各部門員工的業績情況,各部門的平均業績,并業績的高低排序,你能做到嗎?”然后教師把這個大任務(項目)分解成一個個小任務,引導學生主動去求解每一個小任務,探究性地跟著教師去學習相關的知識技能,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教學的效果將大為提高。同時學生每完成一個小任務,就享受到一份成功的快樂,體驗著強烈的成就感!這種快樂和成就感反過來又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探究性地學習。
篇6
關鍵詞:接力賽;中扶優;弱勢群體;沖刺高考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2)17-042-1
經過在小學階段的初步接觸,初中階段的進一步積累,到了高中階段,有一部分學生已經能夠很好地、自如地運用英語基礎知識,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大部分學生有了一般化的基礎和能力;還有一小部分的英語學習尚且停留在入門階段。以上實際就是進行高中英語教學之前教師要面對的“優生”“中等生”和“后進生”。任何班級都會存在這三種英語層次水平的學生。
一、將中等生作為主要教學對象,重視“中扶優”工作
接力賽人員安排時,根據選手個人的最佳速度,接力賽跑的接棒順序安排通常如下:第二快、第三快、最慢、最快。進入高中階段學習的學生,之前都是通過了中考模式的賽選,因此,他們中的大部分都具備了一般化的英語知識與能力。這就意味著我們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主要群體仍然是“中等生”。“中等生”的英語成績直接決定著整個班級的英語成績。他們作為“第二快”和“第三快”,如果“跑”不了好成績,不但自身成不了優秀選手,更會使得整個隊伍落后。
一部分“中等生”的知識結構總體是可以的,只是部分缺失,因此教師的主要工作是做他們的心理引導,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希望,能夠勇敢地向班級的優秀生學習,避免掉隊的危險,轉化為優秀生。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習課程,其中,“說”是不缺或的教學環節。在課堂上,教師面向全體,發起話題,學生討論、回答。此時,教師應把回答機會較多地留給中等生。教師通過聆聽他們的語言表達方式和內容,不僅能了解學生語言知識的盲點,事后加以糾正和講解,而且還能適時地了解班級整體的情況:包括整體學生知識的薄弱點、信息量和情感動態等。
中等生的課后輔導有必要,但也可以輕松應對。他們作業中的錯誤通常具有代表性,因此教師課堂上講解結束后,只剩下少量疑問,教師可以在課后進行點撥。
把中等生放在英語教學的首要位置,把他們作為英語教學的主體,這就決定著整個班級前進的趨勢,是比賽邁出的第一大步。
二、學會欣賞后進生,消滅“弱勢群體”
英語知識結構嚴重欠缺的現象在初中已經形成,并在進入高中階段時更明顯地顯露出來。教師也是平凡人,自然會在心理上更愿意見到優秀生,與優秀生溝通,長此以往,學得差的學生會越來越差。如果教師遇到基礎差的就產生情緒,不予理睬,情況還會更糟,最終班級產生“弱勢群體”,極大程度地阻礙著整個班級的英語學習氛圍和教師教學目標的實現。
后進生最初形成的原因是:在啟蒙階段沒有能夠及時有效地完成知識的聽說讀寫,沒有產生基本的英語能力。但其實知識和能力都是可以“補”回來的。關鍵是在隨后的學習中,諸多因素束縛了學生努力的欲望。
后進生是最需要得到家長和教師關注的學生。身為學生,都不甘于落后,都希望得到家長,教師和社會的認可。家長和教師要共同理智地看待此類學生的英語成績。教師需要有耐心地與他們進行心理和學習上的交流,要善于發現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培養與他們之間的良好情感。對于后進生,教師一句“Good!”、一次點頭或者一次作業的面批,都可能使師生關系更近。同時,在興趣小組活動期間,教師可以適當讓后進生充當發言人,代表小組表達觀點,樹立他們的主人翁意識。
英語課堂的結構要盡量適應全班學生,讓后進生基本能拿穩“接力棒”,大家共同前進。比如為了提高閱讀水平,教師通常喜歡拿綜合性強的文章,做完后進行一部分點撥。如此做法,后進生很難適應,就會有被遺忘在角落里的感覺。教師可以對閱讀教學進行改進,比如針對某個語法教學,選相關閱讀理解段落,后進生有了明確的意識,明白教師“所云何物”了,同時,其他學生除了語法以外,還可根據自己的興趣習得了詞匯,文化背景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高中階段的詞匯量比較大,后進生記憶詞匯的能力也比較欠缺,因此,高中英語教師依然不能放棄基礎知識的過關工作。課后還需要不厭其煩地對后進生進行個別輔導,促進他們基礎知識的記憶。
三、讓優生奮力“沖刺”,贏全局
英語優秀生具有比較成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他們的學習過程是比較輕松的,教師只需要進行知識傳授和適當的點撥,他們稍作努力,就可以順利得高分。有了這樣的基礎,這就決定著他們有更高的追求:防追兵,爭最優。
篇7
一、接到意外事故報告時必須弄清事故發生的地點、發生事故的危險化學品的種類、事故的嚴重程度。并在第一時間通報安全生產管理小組。
二、安全生產管理組長立即決定處理方案。通過24小時電訊聯絡,指派人員到事發現場會同當地安全生產主管部門,按相關法規進行處理。
三、由于危險化學品泄漏,使水源、農田、居民環境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立即通報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廠家、國家危險化學品登記中心,采取相應措施,使損失降低到最低。
篇8
關鍵詞:腦出血;氧化應激反應
簡言之,氧化應激是由體內失衡所致的一種損傷狀態。是由自由基在體內產生的負面效用[1]。在腦損傷中,氧化應激通常也即為其基本機制。不乏研究表明ROS在腦缺血損傷中的重要價值,組織缺血再灌注后,這也是其中最早、最重要的產物之一[2]。而由于耗氧量、抗氧化物以及脂質含量等方面因素,腦組織對自由基的損傷有表現出更高的敏感性。本文就腦出血后氧化應激反應作一綜述,具體如下。
1 氧化應激相應指標概述
1.1氧化應激的產物 脂質過氧化物[3],有Ox-LDL、TBARs、4HNE、MDA等。DNA氧化損傷指標,不同的DNA氧化損傷類型也有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種:①DNA堿基損傷,尤其是8-羥基-2-脫氧-鳥普酸(8-OHdG);②DNA鏈斷裂;③NDA-蛋白質交連[4]。
1.2體內的抗氧化應激產物
1.2.1抗氧化酶 目前學界普遍認為造成氧化損傷的主要原因就是OH的活性較高[5]。SOD是氧化應激中最為關鍵的防線,其在I/R中有極大作用。目前有較多學者發現,腦卒中患者的血清SOD、GSG-Px與CAT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其活性程度于神經損傷程度和腦梗塞面積有較大關系[6]。
1.2.2具有抗氧化能力的非酶小分子物質 在氧化應激的情況下,非酶抗氧化物的消耗會導致其外周水平也隨之下降,提示其有可能能夠成為反應氧化應激狀態的指標。尿酸清除的自由基,幾乎占了血漿總清除力的2/3[7]。類蘿卜素與維生素C、E等均能夠對LDL的氧化產生抑制作用,進而降低腦卒中發生的幾率。
2 腦出血與氧化應激的相關性
學界對氧化應激在腦外傷及腦缺血中的作用進行了較多研究,氧化應激在其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對腦出血后氧化應激的的作用及改變的了解較少。有研究顯示,氧化應激使腦細胞膜多價不飽和脂肪酸過氧化,進而對膜的功能和結構造成損傷,在細胞毒性腦水腫上有著重要作用[8]。Keep等人經研究后發現,白細胞的滲透、小膠質細胞、血紅素加氧酶、凝血酶、補體的激活等均會對引起腦出血后炎性損傷。大量研究表明,自由基在腦出血的病理損傷中有較高的地位。還有研究顯示,尾殼核注射膠原酶24h后,大鼠腦組織含水量與假手術組及正常組織相比有明顯提高,腦組織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力有較為明顯的下降。另有報道表明,72h時是腦組織丙二醛及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含量變化最為明顯的時期[9]。
2.1氧化應激反應與腦出血后炎癥反應 腦損傷后,激活的小膠質細胞厄噬細胞、血管內皮細胞以及中性粒細胞都能夠釋放ROS,這屬正常,然其水平過高卻會致命[10]。Wang等人研究發現,在腦出血后的第1d與第3d,血腫周圍區域會一直存在胡米胺,但是只能在對側半球檢測到極少量的胡米胺陽性細胞且僅局限于核周區域。
2.2氧化應激反應與腦出血后神經細胞凋亡 腦出血后的氧化應激反應會對神經元與細胞能量代謝造成影響,導致神經元的損傷與細胞能量的代謝功能產生異常,在機體能量代謝中,線粒體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線粒體的氧化磷酸化過程中,氧自由基極易從電子傳遞系統中漏出,形成電子漏。mtDNA是核外遺傳物質[11]。其在獨立翻譯、復制及轉錄上有特別價值,主要編碼ATP酶與呼吸鏈復合物的組分,自我復制能力極強。mtDNA的缺失突變與損傷均會給線粒體功能造成影響,導致ATP的聲場減少,而氧自由基的產物增多。另外,mtDNA經常遭受氧自由基的攻擊,再加上自我修復能力較弱,導致其受到損傷的程度是DNA的15倍以上。若要保持線粒體功能的正常,細胞必須在生命周期中不斷產生新的線粒體以及對已損傷的線粒體進行修復。線粒體轉錄因子是核基因編碼的小分子多肽,其能夠對線粒體的復制和轉錄造成巨大影響。
2.3氧化應激反應與腦出血后MODS 氧化應激與炎癥之間的聯系也極為密切。炎癥主要是由氧化應激引起的,炎癥要對其造成損害也必須通過氧化應激進行[12]。
有學者檢測了腦出血患者血清中的丙二醛(MDA)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結果顯示兩種含量都有較大改變。表明在活動的自由基反應中有腦出血的存在,也會影響到腦出血后的繼發性損傷。因此失控的RIRS再自發腦出血激發MODS發生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另外,氧化應激與炎癥之間的特殊關系使得這兩者在ICH激發MODS中氧化應激的價值極為巨大,這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研究[13]。
3 腦出血后氧化應激反應的治療
腦出血在卒中中較為常見,同時也較為致命,指非創傷性的自發性顱內出血,常見的病因有多重,如顱內動脈瘤或血管畸形、凝血障礙性疾病、腦淀粉樣血管病、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等。氧化應激反映的是生物學系統對自由基的清除、修復能力不平衡。腦出血后血腫周圍神經細胞大量死亡,導致產生了大量的氧自由基,致使氧化應激的發生,從而再次加重病情,對患者的生命帶來威脅。目前燈盞花素對腦出血患者水腫消退、神經功能改善、血腫吸收等功能的改善效果已得到廣泛證實,對腦出血的治療有極大價值,對腦出血患者氧化應激的影響較大[13]。李曉峰等[14]研究褪黑素對腦出血后小膠質細胞活化及氧化應激水平的影響,結果發現褪黑素通過抑制腦出血后小膠質細胞活化、增殖,減輕神經細胞損傷,考慮可能與褪黑素通過顯著減輕腦出血后腦組織氧化應激水平,從而減輕腦出血后繼發性腦組織損傷。
4 結語
綜上,當下的動物實驗與臨床研究為腦出血導致的腦損傷機制提供的信息價值與數量都極高。不少研究也表示,多類炎癥細胞與介質與腦出血后繼發性腦損傷之間存在極為密切的關聯。炎癥反應在腦出血后繼發性腦損傷的病理生理機制與決定于后中的地位極高。進一步將炎癥反應在其中的效用與可調節性進行明晰,對該病的臨床治療而言無疑有極為重要的價值。不難預見,不久的將來,在腦出血早期即可通過適宜的抗炎處理為其治療而言帶來全新契機。
參考文獻:
[1]Kettenmann H,Hanisch UK,Noda M,et al.Physiology of microglia[J].Physiol Rev,2011,91(2):461-553.
[2]Feng XI,Pang M,Beard J. Health system strengthening and hypertension awareness,treatment and control:data from the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Longitudinal Study[J].Bull World Health Organ,2014,92(1):29-41.
[3]Liu CM,Shi BZ,Zhou JS.Effects of thrombin on the second-ary cerebral injury of perihematomal tissues of rats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Genet Mol Res,2014,13(2):4617-4626.
[4]Ziai WC.Hematology and inflammatory signaling ofintracerebralhemorrhage[J]Stroke,2013,44(6 Suppl 1)S74-78
[5]Taylor RA,Sansing LH.Microglial responses after ischemic strokean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Clin Dev Immunol,2013,2013:746068.
[6]Mracsko E,Javidi E,Na SY,et al.Leukocyte invasion of the brainafter experiment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Stroke,2014,45(7):2107-2114.
[7]Jensen CJ,Massie A,De Keyser J. Immune players in the CNS: theastrocyte[J].J Neuroimmune Pharmacol,2013,8(4) :824-839.
[8]Wei P,You C,Jin H,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IL-1betalevels and cerebral edema extent in a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hemorrhage rat model[J].Neurol Res,2014,36(2): 170-175.
[9]Kim JE,Ko SB,Kang HS,vt a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edical and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rimary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nKorea[J].J Korean Neurosurg Soc,2014,66(3)176-187.
[10]Kikuchi K, Tancharoen S,Takeshige N,vt al.The efficacy of edaravone(radicut)a free radical scavenger,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J].Int J Mol Sci,2013,14(7):13909-13930.
[11]DingR,Feng I,He I,vt al.Peroxynitrite decomposition catalyst prevent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activation and neurovascular injury after hemoglobin injection into the caudate nucleus ofrats[J].Neuroscience,2011,297:182-193.
[12]Ziai WC.Hematology and inflammatory aignaling ofinracerebral hemorrhage[J].Stroke,2013,44(6):S74-78.
篇9
關鍵詞:集成化除塵機組 節省空間 節能
1. 引言
以煉鐵廠出鐵場除塵系統為例從2015年1月1日起現有企業執行新頒布的國家標準的《煉鐵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8663-2012中新建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特別限值要求,出鐵場除塵顆粒物排放濃度為15mg/m3,遠遠高于現有企業執行的50mg/m3的排放要求?,F有企業的除塵系統面臨必須要改的現狀。
2. 現有除塵系統改造難點
長期以來,由于冶金高溫煙氣的煙塵顆粒極其細微,故治理中大量采用布袋除塵器,布袋除塵器具有凈化效率高,投資少等優點,在滿足原有50mg/m3的排放要求的前提下。布袋除塵器只需要選擇普通濾袋將過濾風速控制在1.1m/min以內即可達到除塵效果。新標準實施后原有的系統配置難以滿足現在的排放要求需要將濾袋換成加厚濾袋同時將濾袋的過濾風速降低到0.8m/min才能達到目前的排放要求。在此前提下如在原有除塵器的基礎上改造在同等風量的除塵系統中滿足目前排放標準的情況下需增加過濾面積20%,相應的除塵器體積也需要增加20%,現在除塵器大多選用6m長布袋,布袋加長的空間有限,因此只能在橫向上增大除塵器的占地面積。而很多鋼鐵廠已經建設完成除塵風機房沒有預留加大的空間。利用原有的除塵器形式很難在現有的位置上進行改造。從新尋找場地會增加系統管路長度,增加系統阻力,加大系統能耗。
3.集成化除塵機組特點:
3.1組成
機組包含以下部分:進風口、均壓沉降段、過濾室、凈氣室、風機進風管、風機出風管、灰斗、旋轉頂棚、旋轉排氣筒、輸灰系統、風機站、風機檢修機構等部件。
3.2工作原理
在除塵風機負壓作用下,含塵氣體由煙氣進口進入機組均壓沉降段(煙氣進口可在圓周上360°任一方向布置),由于均壓沉降段煙氣流通面積數倍于煙氣進口,含塵煙氣流速迅速降低,大顆粒固體物直接沉降進入灰斗,未沉降的顆粒隨煙氣上升至過濾室,粉塵被截留在濾袋外表面,清潔氣體則通過花板進入清潔室,均勻地向CC塔中心聚攏,氣流向下進入布置在CC塔中心的風機進風管,通過風機由CC塔中心風機出風管向上進入CC塔頂部的旋轉排氣筒排入大氣。
清灰可采用定壓或定時噴吹,當需要清灰時,機組頂棚開始旋轉,帶動離線罩和噴吹管對濾袋進行離線回轉脈沖清灰,這一過程將聚積在濾袋外表面的粉塵剝離落入灰倉內。
機組底部為多個環形布置的灰斗,使用一套氣力輸灰或機械輸灰將各個灰斗的灰集中后定期由車輛運走。
由于風機擺放在灰斗下方,因此本機組還自帶檢修機構,便于檢修風機電機。
3.3結構特征
除塵單元外形為圓筒形,進、出風管集中在CC塔圓心部位,這種中心進出風結構設計極大地降低了CC塔占地。凈氣室一改傳統矩形除塵器的分倉結構,為一個完整的圓環凈氣倉,內部安裝一套回轉的離線脈沖噴吹機構,處于離線噴吹機構覆蓋面的濾袋即實現離線噴吹清灰。從而徹底去除了數十套甚至數百套固定安裝的噴吹管件。
除塵器、風機站、排氣筒“三合一”,風機站擺放在機組灰斗下方,排氣筒設置在機組內部,省去了常規系統的風機房、落地排氣筒,簡化了連接管道。
3.4儀表和控制
除塵器控制系統采用PLC控制,可自動集中控制除塵系統的全部設備以及與其他PLC的通訊。
全部控制系統采用網絡系統設計方式,減少布線,做到投資省、能耗低、操作簡便、運行費用低。
除塵器脈沖清灰自動控制采用差壓及定時(時間可在操作臺上設定)兩種控制方式,清灰和輸灰都具有手控和自動控制轉換功能,在操作臺或現場進行選擇并具有連鎖功能。
除塵器安裝了差壓計及差壓變送器、溫度檢測儀、壓縮空氣油水分離器及調壓器、壓力表等儀器儀表,除塵器運行狀況均可在主控柜顯示并可發出報警信號。
除塵系統可通過操作臺或遠程操作進行控制。
整套除塵控制系統以除塵器PLC為中心,系統各設備的控制由除塵器PLC實現,并與工廠大系統連接,由除塵系統PLC采集并傳送系統各設備的運行數據。
除塵器主控室的主控柜上設有除塵器進出口壓差、壓縮空氣壓力、除塵器各電動設備工作狀況、清灰狀況、除塵器綜合故障報警等顯示報警信號及輸出接點。
除塵系統所有自動控制設備可無人值守運行或接受遠程控制。
3.5 除塵風機及電機
除塵風機及電機為外購設備,在滿足性能參數的同時,還具備以下性能及要求:
1)所選風機及電機均為正規設備制造商的成熟產品;
2)調速方式為變頻調速;
3)軸承瓦座為水冷方式;
4)風機狀態檢測裝置包括:軸承溫度檢測、振動檢測、電機電流檢測、電機溫度檢測等,檢測信息在除塵系統主控室顯示并有相關報警和聯鎖;
5)風機及電機設置檢修平臺及扶梯;
6)電機部分設置防雨棚;
7)充分考慮風機檢修設備的配置和檢修空間的充裕
3.6 技術經濟指標:
(1)占地面積:以過濾面積10000O為例:
4.工程實例
江蘇鑌鑫集團5#6#高爐出鐵場除塵改造,原除塵器除塵風量42×104 m3/h,過濾面積7000m2,風機功率1000KW占地面積520m2。難以滿足現在排放要求,在滿足目前環保要求的情況下需新上一套除塵器除塵風量65×104 m3/h,過濾面積12930m2除塵器。選用傳統除塵器風機功率為1600KW,占地面積約800m2,廠區無空閑位置。選用兩臺集成化除塵機組成功的在原除塵風機房區域完成了除塵系統改造,同時降低運行成本。
4.1設備選型
5.結束語
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也是我國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點行業。在國內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的前提下鋼鐵的企業的排放標準在不斷的提高,鋼鐵企業的環保的投資越來越大,在目前鋼鐵群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如何在滿足目前苛刻的排放標準下降低能耗,減少成本是一個企業能否繼續生存的關鍵。集成化除塵機組給我們在場地緊張的情況下進行除塵系統改造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煉鐵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8663-2012
[2] 《關于在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過程中加強環保管理的通知》環境保護部2014年4月發55號文件
篇10
[關鍵詞] 計算機基礎教學 項目化教學 項目設計
一、引言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計算機已經開始逐步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我們所生活的各個領域,無不能看到計算機的身影,它已經成為我們日常工作的重要幫手。時代的發展跟就業密切相關,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將計算機能力看做一種必備的職業技能,中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更應該注重對學生的計算機能力的培養,切實提高他們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中職院校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就目前來整體參差不齊,學生對學習缺乏主動性,但他們思想活躍,活潑好動,重視學習的實際效果。計算機基礎課程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先理論后實踐,學生在學習理論時感覺枯燥無味、抽象難懂;實踐跟理念相互脫離,最終導致教學效果差,無法達到能力培養目的。所以教師應該積極探索改革,采用適合中職院校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這里我們提出了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任務為載體,教師為主導,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中,學中做,做中學,直到完成項目成果的教學方法。通過項目化教學改革,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職業素養和自信心,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項目化教學方案
中職院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在能力目標上主要是培養學生:(1)能夠根據需求利用Word編輯處理文檔;(2)能用Excel制作報表;(3)能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4)能利用網絡查找信息、下載信息,能對計算機中的文件進行管理的能力。由此,我們提出了該課程的項目設計方案:
A: 一個貫穿課程的總項目(課內項目):制作產品推介會宣傳材料(以某產品推介會為例)。該總項目又分為6個子項目,詳見下表。
B:一個與課內項目并行的課外項目(學生自主完成): 制作“某產品推介會”宣傳材料 。
三、項目化教學的實施與考核
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以任務作為載體,理論聯系實際,采用項目化教學方式,使得項目貫穿整個課程,通過項目訓練提高學生的能力。
1.典型項目設計舉例(見右上表,子項目1)
2.典型子項目1(制作公司簡介)教學實施過程
步驟一:教師提出本項目的任務, 公布考核方案,教師導入完成本項目的任務做法(演示及講解案例)。
步驟二:學生分組(每組4人~6人)、選組長,分組進行:(1)收集資料并保存;(2)將文本文件轉換為word文檔;(3)設置標題;(4)設置各段落;(5)插入圖片;(6)設置圖片格式;(7)設置頁眉頁腳;(8)加入頁碼;(9)設置頁面水印;(10)保存文檔(即完成了制作公司簡介項目任務)。
步驟三:學生分組匯報并展示成果,教師對各組成果進行點評,分析存在的問題,糾正錯誤,并提出下次任務的具體要求。
3.課程考核(課程成績如下表評定)
四、結束語
現在社會上的各種職業都需要計算機的參與,因此,畢業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直接關系到他們的就業情況,要想在畢業后直接加入工作的第一線,我們就必須在日常教學中先打好基礎。根據筆者的多年經驗,目前認為項目式教學是比較適合中職院校的。
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自主研究和探索,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時發現學生在制作項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予以幫助,引導學生解決困難,使得項目得以順利進行。實踐證明,在整個項目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提高,極大地鼓舞了自信心,不僅使得教學質量和效果得到了提高,而且學生的職業素養也得到了訓練和加強,這對學生畢業后走上社會崗位,盡快適應工作角色非常有幫助。
參考文獻:
[1]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