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共青團員申報材料范文
時間:2023-03-17 03:20: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優秀共青團員申報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敬愛的團組織:
我作為一名已有5年團齡的老團員,積極參加團的活動,正確行使團章規定的權利,模范履行團員義務。因此,我志愿申請__大學__學院“優秀團員”稱號。
屈原曾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需要自己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因此再進大學初,我就為自己制定了大學生獲得短暫計劃,以此勉勵自己,提醒自己,爭取能在大學4年提高自身素質,培養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為自己美好的明天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我從成為中國共青團團員之時就嚴格要求自己,步入大學,作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祖國明天的建設者,這更成為我不斷努力進取( ),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動力。上一學期,我向學院黨總支提交了入黨申請書,表明了我入黨的決心。在實踐過程中,積極履行申請書中給自己體的要求,認真學習“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和黨的路線,方針,決策,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力求能更好的為同學服務,為社會服務。
為了能更好的鍛煉自己,也為了提高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我積極參加班級,學院組織的各項集體活動,在實踐中切實履行作為一個共青團員的光榮義務,能夠和其他同學一起學習、工作、我感到自己正在迅速的成長起來.
一個優秀的共青團員應該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學習上更應如此.追求永無止境,學習永無止境,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我深知一個優秀的共青團員要用知識來武裝自己,努力認真,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學習每個學科的課程,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加強與老師之間的聯系。另外還廣泛閱讀和自身專業有相關聯系的學科書籍,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使自身的綜合素質進一步提高。
人海茫茫,大家能相聚寶德是一種緣分,因此我格外珍惜這段友誼,在生活上,搞好同學間的關系,互幫互助,互相學習,為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在學習之余和好友一起去打球,一起去做社會調查,這不僅豐富了我們的課余生活,而且慢慢的在活動中使我們明白了團隊精神的重要性。
雖然在莘莘學子中,我并非最好,但我擁有不懈奮斗的意念,愈戰愈強的精神和忠實肯干的作風,這才是最重要的。追求永無止境,奮斗永無窮期。我要在新的起點、新的層次、以新的姿態、展現新的風貌,書寫新的記錄,創造新的成績,我的自信,來自我的能力。在此我提出評選優秀團員的申請,不管我能否選上,我相信:奮斗和追求是我人生的主旋律,我依然執著。“與時間搶跑,向對手致敬”,這是我的座右銘,良好的心態+認真的工作學習態度,相信我會成功,因為我會努力!
篇2
在學習方面,我的成績在班上也是名列前茅的,雖也有過退步,但最差也在第四名。在年級里,成績也算不錯,最差的時候在第五十名左右。這已經是十分十分的差了。這成績對于某些人來講,可能不錯。但也只是不錯而已,而我并沒有滿足于此,我還要更努力行。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為班級,也為我自己爭光。
在班上,老師常說,我是班上綜合能力最強的學生。因為我不止學習方面很出色,在其他方面也做得很好。比如演講,征文,奧數奧英比賽之類的,也經常取得名次。所以基本上的競賽,都有我去參加。因為我對于許多事都很認真,努力想把每一件事作好,想把事作的完美,也許是這樣我才會有如此的小成績吧。為此我也感到有些自豪與驕傲。但如果就滿足于這點兒小成功的話,我一定會退步。所以我不能太得意忘形了,我要更認真,以一絲不茍的態度對待每一件事,讓自己更快的進步,取得更好的成績,讓自己更有值得驕傲的資本。
在工作方面,我也認為我做的不錯。在班上,我是一班之長,我已經連任四任了。班上的人雖然有些小調皮,但也算聽話。不過吵的時候,還是很煩。我這時就會管理一下。而同學們一看我要“開始”了,就會捂住耳朵,因為我的“大嗓門”也是很有名的。我還是許多老師的得力助手,老視眼中的乖乖學生,是理想中的好學生,我也很高興。
我還是班上的英語課代表。我曾在一次期末考試種英語成績全年級第一。在擔任這個職務時,首先,我很自豪,能被老師信任。再次,我也認為我做的不錯。我盡我的能力做好了這個職務。我聽從老師的指令,做好一切事情。當然,這都是我份內的事情了。但我自認為我比上一任的英語課代表要更盡職,做的更好。
在生活中,我從小就是一個乖乖女,也是會做很多家務的。從小,我就跟著我的外婆。外婆要做的事很多,很忙,也會很累,我便會幫外婆做事。但因為要學習,也幫不上許多忙。小時候,我很勤快,所以,就算當時太小,也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長大后,我不會做的事,便會慢慢學著做。
篇3
[關鍵詞]高校團日活動 組織 策劃
[作者簡介]葉婷(1981- ),女,廣西容縣人,桂林理工大學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團委書記、學工組組長,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廣西 桂林 541004)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06-0175-01
高校團日活動是高校共青團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以鮮明的主題,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形式,針對廣大共青團員的特點,在寓教于樂中開展有思想性、知識性、教育性的活動。一個成功的團日活動,都是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這也是很多基層團組織難以突破的瓶頸。
一、高校團日活動存在的問題
團日活動作為一種優秀的活動形式得以延續,并在基層團組織中進一步發揮作用,憑借的是團日活動自身的特點和開展團日活動對于人才培養、團建工作實施的重要意義。但是當前很多高校團日活動在開展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以致它的育人效果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主要表現為:一是有名無實,質量不高。部分學生集體觀念缺乏,開展的團日活動只是為了應付了事,為活動而活動,主題分散,活動效果不佳。二是形式單調,缺乏新意。團日活動的開展存在一定的形式主義,主要以座談會學習各種時事政策為主,單調乏味,很難體現當代學生的真正個性和風采。三是舊飯重抄,主題陳舊。表現在活動的開展沒考慮學生實際需要,思想道德教育與學生專業學習脫離;或是團日活動內容單一,模式固定,沒有創新性,如只圍繞傳統節日開展,開展活動就是開大會討論等模式。
二、目前高校團日活動開展的現實瓶頸
1.少調查,多應付,完成任務為先。當前高校在基層團建中會把各項指標進行分解、量化,對團日活動的開展也是喜歡遵循固定評比模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層團組織的活力。為了完成任務,高低年級學生都表現出不同的懈怠情緒。如大一、大二學生對開展團日活動沒什么經驗,加上在理論等方面的欠缺,往往對活動草草應付了事。而大三、大四的學生,由于學業任務繁重,加上找工作的壓力,他們對參加集體活動都表現出不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很低,這對活動的效果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學生干部們出于各種考慮,也迫于各種主客觀原因,容易抱著“能省則省,做份材料交差”的觀念應付了事,看似完成了任務,但其含金量嚴重不足,團日活動有名無實。
2.輕思想,重娛樂,活動內涵不夠。目前,高校學生大部分是“90后”大學生,他們獨立自信,強調自我,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對于提出的“思想教育”這種傳統的事物,他們往往是不屑一顧,或是難以產生興趣。重復單一的活動往往得不到學生的認可,自然也達不到我們預期想達到的育人效果。為了使更多團員青年喜歡參與到團日活動中,許多高校基層團組織中往往用些看似熱鬧的文體活動代替主題鮮明的團日活動,看似場面紅火,實則內容單一、枯燥乏味,“思想陣地”形如虛設。
3.求傳統,少亮點,學校社會脫節。在調查中發現,我們一些基層團組織的活動容易形成一些固定模式,連活動形式也基本相同。誠然,這些活動通過多次的實踐,在短時間內確實能收到較好的效果,但不斷的重復勢必會引起同學們的膩煩心理。而且很多活動只注重形式,忽視了團員青年的身心發展特點,也忽視了社會和校園中的熱點話題,這樣會讓活動與學生間產生距離,學生在活動中不能全身心投入,慢慢地活動不能吸引學生的廣泛參與,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也會慢慢渙散。
4.監管弱,人員少,團干素質不高。現階段,各高校團干隊伍存在人員配備不足、工作弱化、工作放不開手等問題;而高校各類學生干部數量眾多,在團員青年中影響大,但由于在選拔和培養時缺少必要的監督和指導,部分學生干部素質不高,管理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指導團組織開展工作,干部自身也起不到模范帶頭作用,影響團日活動的開展。
三、開展高校團日活動的新思路
1.內容創新。在活動的準備中,上級團委要做到過程監管。對基層團組織遞交的活動方案書給予指導,并給他們提出明確的意見和要求。好的方案策劃,好的主題是活動開展的關鍵環節。在主題的制定上,活動主題可以定義為“天下事”:國家實事、社會熱點;“學校事”:結合學校中心任務,開展理論學習、樹立典型事跡,各種主題活動;“自己事”:從自身需求出發,如學風、班風、宿舍建設。我們根據每個年級學生的特點,也可確定不同的教育活動主題,如大一新生開展“適應性”教育;二年級“鞏固性”教育;三年級“提高性”教育;四年級“發展性”教育。團日活動分年級不同層次的教育主題選擇,能夠積極引導青年大學生以各種形式加強自我教育,努力成人成才。
大學生是最有活力的青年知識群體,靈活,多樣的活動內容和形式,才能更適應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的要求。團日活動的管理模式也可以是靈活多樣。同時,團支部要多策劃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貼近,大家共同關心的活動,比如可以發揮公寓生活社區優勢,在宿舍社區開展活動,營造健康向上、溫馨和諧的宿舍文化。上級團委在對各基層團支部進行考核評比,應采取動態評比方式,不僅包括基層團組織的申報材料、總結,也包括過程監控。在寬松的環境下,團日活動才能做到個性飛揚,百花齊放。
2.機制創新。第一,引入競爭機制。這是提升活動品質、創建精品團日活動的有效途徑。有競爭才有壓力,進而轉化動力,比如團委的“月考評制度”,可以促進各團支部相互競爭,形成“比、學、趕、超”良好局面。 同時,在日常活動開展中,團委要對團日活動進行抽查和監督,以確保團日活動的質量。
第二,完善評比機制。在以往,基本上是用書面材料對團日活動進行評比,從實踐效果來看,有它的局限性。所以,團委應調整評級制度,可以采取現場打分、現場投票、活動追蹤等形式,讓廣大團員青年全面了解團日活動的內容及要求。
第三,明確責任機制。開展團日活動時,團支部就是橋梁,要架起基層團員與上級團組織的溝通,團支書的作用也很重要。團支部可以成立一個指揮統一,分工明確的工作小組,將工作落實到個人,即“分組責任承包制”。為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工作小組要負責做好活動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以及活動中的組織、服務工作。
第四,制定總結機制。一般有兩種形式,即總結評估、分析反饋。在活動結束后,我們通過認真總結,對照問題進行深刻反思、詳細總結,為今后的活動提出很多寶貴經驗,我們才能有良性健康的發展,才能不斷推陳出新,才能達成“出精品、出成果”的目標,我們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得以真正的提高。
第五,優秀示范機制。精品活動的示范功能包括兩個方面:首先,發揮示范功能的精品活動,即定期挑選能夠開展創意好、籌備周密的團日活動的基層團組織,公開承辦團日活動,同時,團委老師要悉心指導,可以要求其他團組織、團干部參加,這樣做的目的是要真正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促進共同進步。其次,及時表彰獎勵開展活動較好的團支部,時間跨度不能過長,應該變成日常工作的組成部分。
3.載體創新。我們要利用網絡技術,通過QQ群、微博等載體,促進網絡信息化,深化團日活動的影響,打造“在線”團日。在各基層團支部建立“團日活動群”或紅色網站平臺,在網絡上打造陣地。同時,我們要充分發揮“在線”團日的優勢和特點,不能單純地在網絡上進行討論學習,而是要吸引更多的資源進入活動當中。
當前,如何開展高校團日活動,對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要積極探索新時期高校團日活動開展的新思路,促進高校共青團工作朝著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賀芳.論高校團日活動的創新[J].文教資料,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