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衣倉庫工作計劃范文
時間:2023-03-28 16:07: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制衣倉庫工作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今年6月是第四個“全國安全生產月”,市政府出臺了《石獅市企業“三合一”火災隱患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明確提出:至2008年底前,全市實現所有的企業員工集體宿舍和家庭住所與其生產車間或倉庫完全分離的終極目標,徹底消除企業“三合一”火災隱患。
這次“三合一”企業整治,力度前所未有,牽涉企業、家庭作坊面臨去留抉擇。對年內發生“三合一”企業火災死人事故的,或初級整治率達不到100%的單位,市政府將實行“一票否決制”。
現狀
整治“三合一”回潮刻不容緩
作為我國東南沿海著名的服裝及原輔材料集散地之一,石獅素有“鋪天蓋地萬式裝,有街無處不經商”的美譽。在這個面積僅1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僅30萬人的縣級市,匯集了近萬家服裝及配套行業企業。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驕人成績的同時,企業融資較難,用地緊張,缺乏消防規劃,加之民眾消防意識普遍淡薄等各種原因,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相對滯后,尤其是伴隨著近年來民營企業高度發展而衍生的“三合一”企業問題,已嚴重制約了地方的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
所謂“三合一”廠房是指集車間、倉庫、員工集體宿舍于一體的企業,其火災危險性極大,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群死群傷惡性事故。
2001年12月1日,靈秀鎮某“三合一”廠房發生重大火災。據消防人員介紹,該大樓共六層半,建筑面積為2170平方米,2001年初樓房業主吳某將一至三層和四至六層分別租給兩家工廠作為制衣廠房,兩個廠家連同老板共147人就在這棟大樓生產和食宿,是典型的“三合一”廠房。
來自泉州消防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自1997年以來,泉州地區共發生“三合一”火災6884起,死亡147人,受傷247人,直接經濟損失8728萬元,分別占全省總數的30.5%、31.8%、28.9%、22.9%。其中,僅石獅、晉江兩市就占了泉州地區“三合一”企業火災總數的70%以上。
石獅市的“三合一”企業不少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存在火災隱患也是有目共睹的。據了解,除了“三合一”廠房本身存在車間、宿舍、倉庫混設的結構患外,石獅市“三合一”企業還存在建筑防火間距、耐火等級不符要求,未按規范要求設置必要的消防設施、器材,疏散樓梯、通道,安全出口單一,企業內部管理不善,員工消防安全知識匱乏等綜合患。
成因
民營經濟快速發展衍生“三合一”
為什么近年來石獅市“三合一”現象屢禁不止呢?造成回潮現象嚴重的根源在哪里?為了盡快找到解決“三合一”企業整治難的方法,福建省公安消防總隊曾抽調工程技術人員,組成福建省“三合一”企業專題調研組,并由時任福建省公安消防總隊副總隊長王知瑞(現為福建省公安消防總隊政委)親自帶隊進駐泉州,深入“三合一”企業“重災區”晉江、石獅兩市展開了專題調研活動。調研結果顯示:
1、一些基層領導存在畏難情緒,整治不力。由于隱患還不是災害,它轉換成災害只是一種可能,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有些地方雖然“三合一”現象比較嚴重,但卻并未發生群死群傷惡性火災。因此,個別地方和部門領導存在著急功近利和僥幸的心理,怕影響自己的政績。
2、各有關部門缺乏協調配合,沒有形成合力。一方面在企業單位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審核過程,未形成一套互相配合的辦事運作程序,各管各的,沒有將一些安全條件作為企業審批、發證(照)的必要條件之一,有的甚至在根本不具備基本安全條件的情況下,予以審批、發證(照);另一方面在日常監督管理中,有的部門沒有切實加強管理,對“三合一”這個社會綜合問題沒有真正擺上工作日程,對隱患查處力度不夠,一旦發生事故,又互相扯皮,互相推諉,沒有依法予以嚴處,給一些“三合一”隱患單位留下了可鉆空子。
3、不少企業主消防法律意識淡薄,對消防安全麻木不仁?!叭弦弧爆F象不僅違反《消防法》,也是一種違反勞動安全衛生、勞動保護和限制工人人身自由權利的違法違章行為,但對此不以為然的企業為數不少。他們抱著“法不責眾”的想法,一味追逐短期經濟效益,認為別人都還沒整改,自己也就沒有必要先整改。更有一些企業主為了經濟利益以身抗法,阻礙消防執法人員依法執行公務。
4、宣傳教育不到位,員工自我保護意識較差。“三合一”企業的勞動者大多是外來人員,流動性大,且文化素質相對較低,消防安全意識淡薄,加上宣傳教育不到位,使得他們對“三合一”現象的危害性認識不足,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一些通過整改搬出“三合一”場所的員工,后來因為住宿地離廠區較遠,給交通、安全、生產等帶來了很多不便,寧愿住在“三合一”廠房中,以求“方便”,也不愿單獨住宿。當有關部門來檢查時,他們就搬出去,檢查過后,他們又重新搬回來。
5、整治方法過于簡單,缺乏可行性。從近年來歷次“三合一”檢查整治情況來看,其整治手段主要有兩種,一是查封,二是將人員遷出。但根據泉州市目前的經濟狀況,要在短時間內將“三合一”現象全部清除顯然不太可能。即使查封了,有些工廠也會偷偷地再開業,變成“地下”企業。最后,好不容易取得的一些成效也必然會被大量的回潮現象所抵消。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通過內部整改可以消除“三合一”現象,而且業主也愿意花錢整改的企業,由于有關部門人手不足,現場指導不力,導致重復整改,造成時間和資金的浪費,業主產生抵觸情緒,使得整改不了了之。
目標
2008年底徹底消滅“三合一”企業
今年3月17日,晉江市永和鎮上宅村大石埔一“三合一”服裝廠發生火災事故,造成了1死7傷的嚴重后果。據了解,這是自2002年以來泉州市首起“三合一”廠房導致人員傷亡事故。經過各級黨委政府和多個職能部門群策群力的勵精圖治,看似銷聲匿跡的“三合一”現象在事隔三年之后又一次“死灰復燃”,再一次敲響了安全生產警鐘。
“3?17”火災的發生,立即引起了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為吸取火災事故教訓,嚴防“三合一”死為復燃,4月27日,泉州市政府召集各縣(市、區)及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部署全市企業“三合一”火災隱患專項整治工作,明確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采取各項有效措施,徹底根除“三合一”企業。
根據泉州市政府的部署,石獅市于5月30日相應地制定出臺《石獅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石獅市企業“三合一”火災隱患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詳細部署全市“三合一”整治工作,并將其下發至相關部門及轄區九個鎮(辦),力爭用三年半時間,分兩步開展整治工作,2008年底前最終達到徹底根除“三合一”火災隱患的目標。
據介紹,第一步是從2005年6月至12月底,全面排查并整治企業“三合一”火災隱患,對新發現的“三合一”企業要進行全面整治,達到員工集體宿舍或家庭住所與生產車間、倉庫相對分離的初級目標,并保證至2005年12月底整治覆蓋面達到100%。對已采取措施進行整改的“三合一”企業,依照《石獅市企業“三合一”火災隱患整改過渡辦法》要求督促完善相關防范措施。
第二步是從2006年起至2008年底,采取規劃建設中小型企業生產基地,規劃建設員工公寓,利用現有建筑改造成員工集體宿舍等措施,科學整合資源,全面轉移過渡期設置在生產車間或倉庫地面層的員工集體宿舍,至2008年底前,全市實現所有的企業員工集體宿舍和家庭住所與其生產車間或倉庫完全分離的終極目標,徹底消除企業“三合一”火災隱患。
困難
“三合一”整治工作存在三大難點
多年來,石獅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三合一”企業消防安全問題,先后對“三合一”企業進行了12次拉網式檢查整治。但由于種種原因,“三合一”整治效果始終不甚理想,屢整不改、改后反復、邊整邊冒的現象較為突出,形成了惡性循環的怪圈,嚴重危及消防安全的“三合一”現象在許多企業仍然客觀存在。那么,“三合一”整治究竟路在何方?“三合一”整治難到底難在哪里?“三合一”整治的對策有哪些?
據石獅市公安消防大隊副大隊長傅炳章介紹,目前,石獅市的“三合一”整治工作主要面臨以下三個難點:一是漏報、瞞報的“三合一”廠房仍然存在,各地不時有舉報的“三合一”廠房出現,大量規模型企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三合一”隱患,給全市安全生產造成嚴重威脅;二是有關基層職能單位對新設立的企業把關不嚴,導致新增的“三合一”廠房時有出現;三是有關基層職能單位對已整改的企業日常監管不到位,導致有的企業出現“回潮”,有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無法得到有效落實,已設置的消防設施無法正常使用。
傅副大隊長認為,為避免發生“三合一”企業火災事故,首先要強化責任落實,繼續抓好“三合一”廠房長效監管。嚴格按照《石獅市企業“三合一”火災隱患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加大對各鎮、街道辦事處長效監管工作的督查,督促各單位落實檢查、報告等各項制度,杜絕出現新“三合一”廠房和舊“三合一”廠房回潮,做到發現一家整治一家,進一步鞏固整治工作成效。
其次要強化宣傳教育,努力提高社會整體消防素質。繼續利用各種有效宣傳媒體,加大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企業主對“三合一”廠房危害性的認識,強化企業主和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營造全市上下共同參與整治的良好氛圍,保證整治工作有序開展。
最后要強化依法行政,筑起消防安全的堅實屏障。一是認真做好城市消防規劃的制定,強化市政消防設施的建設。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消防技術、標準、規范的要求做好市區及重點鎮的消防規劃的編制,制定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適應石獅市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消防規劃;二是強化市政消防設施的建設,重點完善市政消防栓的設置,清還以往所欠的“舊帳”,提高全市整體抗御火災的能力;三是把好建筑工程消防安全關,加強對建筑工程消防的審核,重點抓好對建筑功能布局、疏散設施、消防設施、消防水源、防火間距、消防通道的審核,把審核貫穿于建筑工程的防火設計、施工建設、竣工驗收的全過程,做到防患于未然。
“總之,石獅市‘三合一’問題,既有歷史原因,又有地域特點,是一個錯綜復雜的社會問題,整治工作在短期內仍然任重而道遠,不可能一蹴而就”。傅副大隊長說,“搞好‘三合一’整治工作事關石獅全市經濟發展水平和廣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單靠消防部門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全社會齊抓共管、群策群力,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一起來關心支持消防工作、推動促進消防工作,
共同營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三合一’整治工作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p>
措施
員工宿舍與車間倉庫完全分離
為確保以上兩個目標落到實處,石獅市政府成立了由常務副市長肖漢輝任組長,林天虎、陳昌隆副市長為副組長,公安、經濟、監察、工商、勞動、安監、消防等部門以及各鎮(街道)主要負責人參加的“三合一”火災隱患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并設市專項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各鎮(辦)、部門明確職責分工,按照“以塊為主,條塊結合”,集中精力、全力抓好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督促和指導各鎮(街道)各部門按照預定的工作方案開展整治工作。
6月3日,石獅市政府召開全市“三合一”企業專項整治工作會議,對石獅全市的“三合一”專項整治工作做出了系統部署;6月6日,市整治辦召開工作會議,組織各鎮(辦)領導就往年“三合一”整治工作經驗進行互動交流,并結合石獅“三合一”廠房的特點,針對《石獅市企業“三合一”火災隱患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工作要求,就如何有效開展“三合一”整治進行研討。會議還就當前以第一步全面排查并整治企業“三合一”火災隱患的工作目標為當務之急,采取“明確責任、包干到人”的方式,全面推進摸底排查整治工作進行具體部署。至此,石獅新一輪“三合一”火災隱患專項整治工作的序幕全面拉開了。
根據第一步工作目標的實施意見,凡是在車間、倉庫的建筑物內設置員工集體宿舍和設置家庭住所的,必須按規定列入整治范圍,全面進行整治。在作為車間或倉庫使用的建筑物內設置員工集體宿舍的,其員工宿舍應在今年10月底前全部搬離該建筑物,實現員工集體宿舍與車間或倉庫的完全分離。
對于部分企業實現員工集體宿舍與車間或倉庫完全分離確有困難的,應采取以下整治措施作為過渡辦法。(1)員工集體宿舍應設在建筑物地面層,嚴禁設置在車間或倉庫的樓上層;(2)員工集體宿舍與廠房或倉庫相鄰設置時,應當用實體墻進行防火分隔,并獨立使用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不得與車間、 倉庫共用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不得與車間、倉庫共用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
由于家庭住宅建筑消防安全條件差,消防設施不完善,嚴禁在設有車間或倉庫的家庭住宅建筑內設置員工集體宿舍,家庭住宅建筑內設置車間、倉庫的企業原則上不應設置家庭住所。但家庭住所搬遷確有困難的,臨時設置家庭住所符合以下條件:(1)家庭成員常住人數不超過3人;(2)住所所在樓層不超過三層;(3)有兩個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4)家庭住所與其他部分有可靠的防火分隔,樓梯間按規定實現封閉并設有乙級防火門。
這次“三合一”企業整治,力度前所未有,牽涉企業眾多,據有關人士估算,石獅市有數千家中小企業、家庭作坊面臨去留抉擇。因此,此次專項整治分四個階段進行:6月1日至6月15日為動員部署階段,6月16日至8月16日為摸底調查、檢查整改階段,8月16日至9月16日為重點整治階段,9月17日至10月20日為總結驗收階段。
石獅市“三合一”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鄭重聲明:對在整治中態度蠻橫、妨礙執法、私拆封條擅自生產、謾罵、毆打執法人員的將依法實行留置、拘留,對嚴重違反規定,容易發生火災造成群死群傷嚴重后果且無條件改造的,將被斷水、停電、查封、取締、暫扣證照等。
市政府明確要求,各鎮(街道)、有關部門要堅持“摸清基本底數、解決突出問題、完善長效機制、創出主動局面”的原則,對“三合一”企業發現一家、整治一家,該停產的要堅決停產,該取締的要堅決取締,該查封的要堅決查封;各派出所、邊防所要按照《福建省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檢查規定》的要求,履行轄區內消防監督檢查的責任,介入“三合一”整治工作,對整治工作中遇到的“釘子戶”、“難纏戶”、拒不整改的單位以及檢查中發現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的單位采取責令停業整頓、罰款、治安拘留等措施。
與此同時,市政府還要求各鎮(街道)建立和完善企業“三合一”整治長效管理機制,在整治過程中,每半個月向市政府和整治辦報告一次整治進展情況;對年內發生“三合一”企業火災死人事故的,或初級整治率達不到100%的單位,市政府將實行“一票否決制”,取消該單位的各類評先資格,并追究相關領導的責任;一旦發現“三合一”企業發生火災事故的,應檢查該企業是否納入“三合一”企業整治范圍,是否整改合格,要追究有關人員是否失職;對于沒有及時發現或是隱瞞不報的,要按照“四不放過”原則,調查火災事故,查明火災原因,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各鎮(街道),各有關部門未履行企業“三合一”火災隱患整治工作職責和未按要求制定工作計劃的,在年終考評中實行“一票否決”,情節嚴重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經驗
政府貼息鼓勵建設標準新廠房
石獅市政府2004年6月初的摸底數據顯示,當時全市有“三合一”企業1149家,正在整改的863家,未落實整改的286家。石獅消防大隊參謀王偉認為,解決“三合一”難題就在于沒有安置的地方。他認為,建設標準廠房是疏解難題的較好辦法。
據悉,今年年初,市政府在《關于加快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決定》中,明確提出了鼓勵鎮(村)集體建設標準廠房和建設“藍領公寓”;建設的標準廠房用于出租或出售給中小企業,并提出了引入銀行按揭貸款,政府給予一定的貸款貼息支持的相關優惠措施。
在這些方面,一些企業和村居已經開始了有益的嘗試,并為石獅市解決企業“三合一”問題提供可借鑒的“樣板”。鳳里街道后花社區嘉裕工業園由鵬芳、猛娜、楠琪兒、美利達四家企業組成,總建筑面積只有1萬多平方米,但在打造企業形象,創造安全舒適的生產生活條件方面,它卻給眾多小型“三合一”企業提供可借鑒的新經驗。這四家企業原來都在市中心辦童裝廠,由于車間宿舍擁擠,生活條件較差致使工人不好招又留不住,最讓老板們煩心的是租用的廠房因條件限制都成了典型的“三合一”,存在安全隱患。為徹底解決“三合一”問題,這四家企業老板互相邀約在市區尋找新廠房。
2001年,發現某房地產在香江路后花段開發的商住樓地段、價位較理想,且能提供銀行按揭,于是就簽約訂了下來。老板們主動放棄店面,把商住樓重新設計成企業廠房,統一規劃設計,嚴格按照消防安全的要求建設,將生產區、生活區分開,并預留了較多的公共活動空間。2003年四家企業聯手建設的嘉裕工業園竣工投入使用,困擾四位老板多年的“三合一”問題也被徹底解決了。
今年初,永寧鎮前埔村集體有一筆五六百萬元的土地補償款。該如何處理這筆土地款?村里開了個村民代表聽證會。42名代表中,39人投票贊成用它來建設標準廠房,村民可以從收益款中分成。4月份,總建筑面積1萬多平方米的標準廠房開工建設。
據了解,前埔村標準廠房的建設起步于2002年。他們在進行舊村改造時,實行工業、耕地、住宅三區分離。頭批300畝龍山開發區標準廠房建成后,遠近不少企業向這里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