莧菜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9 20:34:5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莧菜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試探無公害莧菜溫室培植技術
摘要:結合莧菜的生理特性,介紹了莧菜的日光溫室無公害栽培技術,以為菜農周年供應莧菜提供技術指導。
關鍵詞:莧菜;生理特性;無公害;栽培技術
莧菜又名青香莧、紅莧菜、野刺莧、米莧等,為莧菜屬中以嫩葉為食的一年生蔬菜。莧菜的營養價值很高,可以增強體質,莧菜中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其所含的蛋白質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體吸收,所含胡蘿卜素比茄果類高2倍以上,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有利于強身健體,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有“長壽菜”之稱,莧萊中鐵的含量是菠菜的1倍,鈣的含量則是菠菜的3倍,在新鮮蔬菜中是比較高的。而且莧萊中不含草酸,所含鈣、鐵進入人體后很容易被吸收利用。因此,莧菜能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對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食療價值,并能維持正常的心肌活動,防止肌肉抽筋;莧菜中豐富的鐵和VK,可以促進凝血,增加血紅蛋白含量并提高攜氧能力,促進造血功能等;此外,莧菜性味甘涼,可以清利濕熱,清肝解毒,涼血散瘀,對于濕熱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紅腫等,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莧菜原本是一種野菜,近幾年才擺上餐桌。由于其耐熱性較強,所以是夏季的主要綠葉菜類之一。隨著設施蔬菜栽培的發展,莧菜可以進行周年生產,供應市場需要。
一、生理特性
莧菜喜溫暖,較耐熱,生活適溫為23~27℃,20℃以下植株生長緩慢,10℃以下種子發芽困難,植株生長基本停止,高于30℃,產品品質變劣。要求土壤濕潤,不耐澇,對空氣濕度要求不嚴。屬短日照蔬菜,在高溫短日照條件下易抽薹開花。在氣溫適宜、日照較長的春季栽培抽薹遲,品質柔嫩,產量高。
二、栽培技術
探求莧菜的日光溫室無公害培植方法
摘要:結合莧菜的生理特性,介紹了莧菜的日光溫室無公害栽培技術,以為菜農周年供應莧菜提供技術指導。
關鍵詞:莧菜;生理特性;無公害;栽培技術
莧菜又名青香莧、紅莧菜、野刺莧、米莧等,為莧菜屬中以嫩葉為食的一年生蔬菜[1]。莧菜的營養價值很高,可以增強體質,莧菜中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其所含的蛋白質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體吸收,所含胡蘿卜素比茄果類高2倍以上,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有利于強身健體,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有“長壽菜”之稱,莧萊中鐵的含量是菠菜的1倍,鈣的含量則是菠菜的3倍,在新鮮蔬菜中是比較高的。而且莧萊中不含草酸,所含鈣、鐵進入人體后很容易被吸收利用。因此,莧菜能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對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食療價值,并能維持正常的心肌活動,防止肌肉抽筋;莧菜中豐富的鐵和VK,可以促進凝血,增加血紅蛋白含量并提高攜氧能力,促進造血功能等[2];此外,莧菜性味甘涼,可以清利濕熱,清肝解毒,涼血散瘀,對于濕熱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紅腫等,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莧菜原本是一種野菜,近幾年才擺上餐桌。由于其耐熱性較強,所以是夏季的主要綠葉菜類之一。隨著設施蔬菜栽培的發展,莧菜可以進行周年生產,供應市場需要[3]。
1生理特性
莧菜喜溫暖,較耐熱,生活適溫為23~27℃,20℃以下植株生長緩慢,10℃以下種子發芽困難,植株生長基本停止,高于30℃,產品品質變劣。要求土壤濕潤,不耐澇,對空氣濕度要求不嚴。屬短日照蔬菜,在高溫短日照條件下易抽薹開花。在氣溫適宜、日照較長的春季栽培抽薹遲,品質柔嫩,產量高[4]。
2栽培技術
莧菜的營養成分及價值探究論文
【摘要】莧菜是一種十分普通的植物,它以其生長速度快、對環境適應能力強,以及營養物質豐富而被視為是蔬菜中的瑰寶。通過對圓葉莧、大葉莧、彩葉莧三種常見莧菜的營養成分分析,有助于進一步認識其營養價值,為我們充分開發利用莧菜,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莧菜營養成分營養價值
1莧菜的生活習性
莧菜(Amaranthus?mangostanusL.)別名杏菜、荇菜,莧科植物。民間又叫米莧、香莧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生長快、抗性強,營養高,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是夏季應市的主要蔬菜之一。莧菜為C4植物,植株高大,莖葉茂盛,生長迅速,再生力強,籽實和草產量高,民間有“一粒下種萬粒還倉”之說。其莖葉,性耐熱,春、夏、秋栽培,原產熱帶地區,現在我國南方各地普遍栽培[1]。
從三月上旬開始到九月上旬都可以播種,所以春夏秋三季均能吃到莧菜。其根系發達、抗旱、耐鹽堿、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生育期需水僅為玉米的1/2—1/3,在海濱鹽漬土壤含鹽量0.23%以下生長不受影響。適宜我國北方缺水少雨、半干旱地區的丘陵坡地和東南沿海鹽堿灘涂、鹽荒地種植,更適合農戶田邊地埂庭院隙地零星種植[1]。
由于莧菜種類較多,地域差異也對莧菜營養成分的影響較大,分析了解常見莧菜主要營養成分對種植和利用都十分重要。對莧菜單個營養素的測定報道較多,但尚未見較完整的全面測定、分析和不同種類莧菜間營養價值的比較研究,本文就江蘇較常見的三種莧菜圓葉莧、大葉莧、彩葉莧的的主要營養成分進行測定。
探究莧菜的日光溫室無公害培植技術
摘要:結合莧菜的生理特性,介紹了莧菜的日光溫室無公害栽培技術,以為菜農周年供應莧菜提供技術指導。
關鍵詞:莧菜;生理特性;無公害;栽培技術
莧菜又名青香莧、紅莧菜、野刺莧、米莧等,為莧菜屬中以嫩葉為食的一年生蔬菜[1]。莧菜的營養價值很高,可以增強體質,莧菜中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其所含的蛋白質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體吸收,所含胡蘿卜素比茄果類高2倍以上,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有利于強身健體,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有“長壽菜”之稱,莧萊中鐵的含量是菠菜的1倍,鈣的含量則是菠菜的3倍,在新鮮蔬菜中是比較高的。而且莧萊中不含草酸,所含鈣、鐵進入人體后很容易被吸收利用。因此,莧菜能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對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食療價值,并能維持正常的心肌活動,防止肌肉抽筋;莧菜中豐富的鐵和VK,可以促進凝血,增加血紅蛋白含量并提高攜氧能力,促進造血功能等[2];此外,莧菜性味甘涼,可以清利濕熱,清肝解毒,涼血散瘀,對于濕熱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紅腫等,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莧菜原本是一種野菜,近幾年才擺上餐桌。由于其耐熱性較強,所以是夏季的主要綠葉菜類之一。隨著設施蔬菜栽培的發展,莧菜可以進行周年生產,供應市場需要[3]。
1生理特性
莧菜喜溫暖,較耐熱,生活適溫為23~27℃,20℃以下植株生長緩慢,10℃以下種子發芽困難,植株生長基本停止,高于30℃,產品品質變劣。要求土壤濕潤,不耐澇,對空氣濕度要求不嚴。屬短日照蔬菜,在高溫短日照條件下易抽薹開花。在氣溫適宜、日照較長的春季栽培抽薹遲,品質柔嫩,產量高[4]。
2栽培技術
研究青香莧無公害培植技術
摘要:結合莧菜的生理特性,介紹了莧菜的日光溫室無公害栽培技術,以為菜農周年供應莧菜提供技術指導。
關鍵詞:莧菜;生理特性;無公害;栽培技術
莧菜又名青香莧、紅莧菜、野刺莧、米莧等,為莧菜屬中以嫩葉為食的一年生蔬菜。莧菜的營養價值很高,可以增強體質,莧菜中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其所含的蛋白質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體吸收,所含胡蘿卜素比茄果類高2倍以上,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有利于強身健體,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有“長壽菜”之稱,莧萊中鐵的含量是菠菜的1倍,鈣的含量則是菠菜的3倍,在新鮮蔬菜中是比較高的。而且莧萊中不含草酸,所含鈣、鐵進入人體后很容易被吸收利用。因此,莧菜能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對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食療價值,并能維持正常的心肌活動,防止肌肉抽筋;莧菜中豐富的鐵和VK,可以促進凝血,增加血紅蛋白含量并提高攜氧能力,促進造血功能等;此外,莧菜性味甘涼,可以清利濕熱,清肝解毒,涼血散瘀,對于濕熱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紅腫等,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莧菜原本是一種野菜,近幾年才擺上餐桌。由于其耐熱性較強,所以是夏季的主要綠葉菜類之一。隨著設施蔬菜栽培的發展,莧菜可以進行周年生產,供應市場需要。
一、生理特性
莧菜喜溫暖,較耐熱,生活適溫為23~27℃,20℃以下植株生長緩慢,10℃以下種子發芽困難,植株生長基本停止,高于30℃,產品品質變劣。要求土壤濕潤,不耐澇,對空氣濕度要求不嚴。屬短日照蔬菜,在高溫短日照條件下易抽薹開花。在氣溫適宜、日照較長的春季栽培抽薹遲,品質柔嫩,產量高。
二、栽培技術
耐氨固氮菌對蔬菜生長研究論文
【摘要】研究并探討了蔬菜作物在施用耐氨固氮菌后的生長、生理反應及增產的效果和原因。試驗結果表明:施用耐氨固氮菌顯著增加了蔬菜苗期生物量、葉面積和葉片的葉綠素含量,同時還增強了植株的根系活力,并有明顯的增產效果。耐氨固氮菌促進增產的作用不僅與其本身的固氮作用有關,還可能與其分泌出某些生長刺激物(或激素)有關。
【關鍵詞】耐氨固氮菌;蔬菜作物;生理反應;增產效果
StudyonthePromotionofAmmoniaResistantStrainsofN2-fixingBacteriatoVegetableCrops.LuQiuyan,KongHuiqing,TaoJiafaandChenPing(GuangdongInstituteofMicrobiology,Guangzhou510070);KeYushi(SoilandfertilizerReseachInstitute,Guangdo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Soil&EnvironSci,1999,8(1):50~52
Thegrowth,physiologicalresponseandeffectoftheincreasedproductionafterapplicationofammonia-resistantstrainsofN2-fixingbacteriaonvegetablecropswereinvestigat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applicationofthestrainssignificantlyincreasedthebiomassofvegetableseedling,leafarea,chlorophyllcontentofleafandrootactivity,andfurtherledtoahighly-increasedproduction.ThereasonforincreasingproductionlieintheN2-fixingactivityofthestrains,andthedirectreasonincludstheexpandingofleafarea,higherchlorophyllcontent,andtheimprovingofrootactivityafterthestriansapplication.Itisimpliedthatthegrowthstimulus(ouhormone)secretedbybacteriamaypartlycontributetotheincreasedproduction.
Keywordsammonia-resistantstrainsofN2-fixingbacteria;vegetablecrops;physiologicalresponse;production-improvingeffect
耐氨固氮菌是采用基因工程技術選育的新型菌株,具有較強的固氮能力和促進植物生長的作用。多年來在水稻、甘蔗等作物的試驗結果表明,施用耐氨固氮菌的氮素效益和增產效果是明顯的:在中等施肥水平的田塊施用耐氨固氮菌可取得相當于每公頃增施30kg純氮的增產效果。在同等施肥條件下,使用耐氨固氮菌則可增產7%~8%,且使用方法簡便安全,成本低廉[1~3]。為了研究耐氨固氮菌的適用范圍,挖掘其應用的潛力,我們對某些蔬菜作物施用耐氨固氮菌后的生理反應及增產效果做了初步的研究。
刺莧的顯微結構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為進一步開發利用、制定刺莧質量標準提供參考依據。方法對刺莧進行顯微研究。結果根部異常維管束斷續排列成2~4輪;莖木質部導管常見內涵韌皮部;葉主脈維管束5~7個;粉末中可見散孔狀花粉粒、腺毛、非腺毛和草酸鈣晶體。結論刺莧的顯微結構研究可為其進一步開發、制訂質量標準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刺莧顯微鑒定
刺莧為廣西常用的中草藥,曾收載于《廣西中藥材標準》[1],異名野莧菜、土莧菜、豬母菜、野簕莧、刺刺草、野簕莧菜、酸酸莧、刺莧菜。其味甘,性微寒,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濕、解毒消癰的功效,主治胃出血、便血、痔血、膽囊炎、膽石癥、痢疾、濕熱泄瀉、帶下、小便澀痛、咽喉腫痛、濕疹、癰腫、牙齦糜爛、蛇咬傷[2]。其成分含黃酮苷、氨基酸、有機酸、糖類、α-菠菜甾醇、混合皂苷、生物堿、強心苷等。藥理實驗研究表明,刺莧根的正丁醇提取物有明顯鎮痛、止血、抗炎作用[3],進而研究發現其有效成分為皂苷部分[4]。臨床研究觀察其制劑對多種痔瘡效果良好[5,6]。目前未見對其顯微特征方面的報道,本文對其顯微結構進行研究,為鑒別刺莧及制定相關的質量標準提供參考依據。
1材料
1.1藥材
200503采自廣西南寧郊區,經廣西中醫學院中藥鑒定教研室蔡毅副教授鑒定為莧科植物刺莧(AmaranthusspinosusL.)全草。
稻田雜草防除工作意見
稻田除草貫徹“以化學防治為主,以農業防治為輔”的策略,以采取“治小治早”的原則,實施以“三平一早”的水漿管理措施。隨著近年來田間草相的變化,雜草防除難度越來越大。為了安全、經濟、高效地搞好我區今年稻田除草工作,現根據不同栽培方式提出如下除草意見:
一、直播稻田化除技術
直播稻田雜草種類繁多,生長期長、密度高,危害重。我區直播稻田雜草主要以稗草、千金子、李氏禾、節節菜、扁桿藨草、水莎草、鋰腸、水莧菜、瓜皮草、陌上菜等為主,發生頻率依次為稗草90%、千金子84.29%、水莧菜82.86%、李氏禾42.86%、節節菜24.29%、鯉腸20%、鴨跖草17.14%,針對上述情況其化除方法主要是:
1、耕翻直播稻
采用一次化除:在催芽播種后1-3天內,在稻板濕潤無積水的前提下,搶晴天畝用40%直播青WP80克或30%直播寧WP100克或亮鐮WP100克,加水30-50公斤小機均勻噴霧。
采用二次化除:播后2-3天內,先畝用90%高效殺草丹100毫升均勻噴霧,再在稻苗2-3葉期畝用10%農得時30克拌化肥均勻撒施。
農耕體育論文:湖湘農耕體育的溯源探索
本文作者:陳碧華陳捷工作單位:湖南廣播電視大學
湖湘傳統飲食起居包含的自然養生觀
湖湘傳統的養生文化不同我國北方民族那樣豪放粗獷,也有別于江南水鄉的雅致文秀,而具有自然、樸實、保健的色彩。在飲食起居上講究順應時令節氣調養身心,這與湖南的自然環境有密切關系。湖南冬寒夏暑,春秋兩季變化無常,湖湘人民祖祖輩輩感受到了氣候的惡劣,在生活方式上,形成了一種順乎自然法則,講求天人合一,追求健康長壽的傳統文化心態。春季,萬物生長茂盛,野菜、野草凝聚著大地精華。湖湘人民在春天喜歡采摘香椿、魚腥草、泥蒿、地菜子等食用。有民謠:“三月三,地菜子當靈丹,吃了地菜煮雞蛋腳板踩得卵石爛”。據說這些山野之物有清肝明目,調理脾胃的功能。湖南盛產茶葉,谷雨時節采的茶最為新香養身,所以在谷雨時節品嘗新茶已相沿成習,這一天也是民間的茶節了。湖南各地品茶的習慣不盡相同。長沙一帶,講究用蟹眼沸的開水沖沏清茶,品嘗其純正香味,有的人喜歡喝在茶葉中放了珠蘭、茉莉、白菊等香料的花菜。湘東一帶,喜歡吃“芝麻豆子菜”。高寒山區,喜歡喝“姜鹽茶”。湘西,湘南等地區,喜歡喝“油菜”。傳統觀點認為,飲茶能消食化滯,提神醒腦,養顏健康,延年益壽。端午時節,湖南各地家家戶戶都要在門口懸掛艾葉、菖蒲等避瘟去邪的香草,飲雄黃酒,吃蒜子煮莧菜,身上佩帶香囊,用蒼術、白術,蕓香等燒煙熏屋。有的地方則喜歡在五月初五以金銀花、土茯苓、甘草等藥物煮蠶豆或雞蛋吃,據說可以清熱解毒,去風濕骨痛。農家習慣扯車前草,夏枯草等洗凈后灑干,等夏日泡涼茶喝可以解暑。湖南氣候以三伏天為最熱,在起伏時,湖南人講究吃老姜燜子雞,人說“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老姜羊肉湯、老姜肉片湯、白胡椒蒸水魚、糯米紅棗豬板油拌冰糖等也是起伏的保健食品。據說可以生津開胃,去濕強身。湖南各地普遍把農歷六月六這一天當作新節,有吃新米的和紅莧菜的習俗。長沙諺語說:“六月六莧菜當閹雞”,據說吃了可解毒消積,增進食欲,使身體健康少病。湖南秋季氣候漸涼,空氣干燥,在中秋時節湖南各地都有中秋賞月的風俗。在月光下擺放著時新瓜果,桂花、蓮蓉、芝麻、生油、金鉤月餅,都是滋潤臟肺的風味食品。在九月九重陽節又有飲重陽美酒,佩戴茱萸,登高避疫的風俗,現在演變為秋游和爬山運動,各地公園則在這段時間舉辦菊花展覽。農歷十二月稱“臘月”,湖南人有在臘月除塵之俗,家家戶戶擇吉日打掃揚塵,消除污穢,防病保健康。臘月里寒風刺骨,湖湘人民還講究食物進補,以此增加身體的熱量,提高御寒的能力。雞、鴨、魚、肉、米酒、糯米糍粑等都是保健佳品。在日常起居生活方面,湖南人講究順應季節變化和諧養生與健身。長沙馬王堆出土的醫書中記載,古代醫學家葛洪(公元284—364年),著作《抱撲子》中說“養生以不傷為本,治身養性,務慎其微,愛之于微,成之于著,則幾乎知道也”。養生以不傷為本的道理深深影響了湖南人的日常生活。。湖湘人民在長期的生活中認為,合理的飲食起居為養命之源,亦為健康之方,一年四季如調理得當,便可勝吃神丹妙藥。
湖湘民俗風情融入的體育健身內容
舞龍最初是為祭龍求雨,是一種宗教活動,那時人們抱著一種追求吉祥的心理參加舞龍活動,目的是討好龍,祈求上天降春雨,來年五谷豐登。舞龍由龍珠、龍頭、龍身、龍尾組成,可以數十上百人參加、眾人默契配合,使龍珠、龍頭、龍身、龍尾看上去似乎是一個不分割的整體,即使走街串巷也絲毫不亂。舞龍民俗文化具有娛樂、健身和營造和諧歡快社會氛圍的作用。舞獅也是湖南人民喜愛的年節健身娛樂活動,相傳,獅王喜四方云游,為百姓收麻瘟痘毒,保六畜平安。舞獅活動表達了勞動人民追求健康、平安的意愿。宋代文天祥在《衡州上元記》中較詳細地記述了湖南衡陽舞龍舞獅的盛況,在春節期間全城大張燈火,州民擊鼓吹笛,身穿五彩衣,搭臺唱戲,舞龍舞獅,觀者如潮,可謂極一時之盛?,F在舞龍舞獅活動已發展成我國傳統的民族體育項目,并已走向世界。清明掃墓也是湖南自古有的風俗。清明時節,空氣清新,氣候宜人,人們都紛紛走出家門,向祖先、家屬墳地祭祀,欣賞自然美景。人們在春天芬芳溫馨的氣息中,遠足春游,看楊柳吐出鵝黃色的新芽,這對人的身心都是一種陶冶。端午節賽賽龍舟是湖南的一大亮點,是一千多年來盛行不衰的傳統風俗。賽龍舟是為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南朝梁吳均《續齊凱記》載:“楚大夫屈原遭饞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竟渡,乃遺俗也?!苯裉欤慅堉鄄粌H作為節日的一項體育活動,遍及中國的江濱湖畔,而且傳往日本、朝鮮、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龍舟競渡現在已經走向了世界,有了世界性的龍舟競賽。湖南還有九九重陽登山望遠的習俗,重陽之際湖南秋高氣爽,風和日麗,楓葉如火,山色似黛,人們登高望遠,祈盼長壽平安。現在爬岳麓山已經成為了長沙市民一個重要的群眾健身項目。
湖湘地域環境孕育的特色健身活動
生物課堂教學論文
幾年來,我在生物課堂教學中進行了滲透STS教育的初步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從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入手,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與決策能力
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是老師系統地講述科學知識,學生靜態地、被動地接收,實驗課也主要是去證明已學的知識。STS教育要求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把學習方法傳授給他們,使他們不但在學校通過老師能獲得新知識,而且畢業以后,尤其是那些無機會再深造的學生,也能通過自學不斷地、快速地獲得新知識,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變化。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法進行了如下改革。
(1)在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更注重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科學的產生和發展與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息息相關。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F在的學生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如果在學校里只掌握一定的生物學基礎知識,不懂得科學研究的過程與方法,知識就得不到更新與發展,就不能很好地為社會服務。我在講高中《生物》中“生命活動的調節”時,首先讓學生看書,然后再與學生一起總結出生長素發現過程的幾個步驟:觀察到的事實(植物具有向光性)→提出問題和設想(為什么?是具有芽尖的緣故)→設計實驗驗證(排除影響因素,將芽尖切去)→實驗結果(不發生彎曲)→結論(胚芽鞘的生長和彎曲,是由于它具有尖端的緣故),并告訴他們很多生物學知識就是通過這種探索的過程獲得的。通過學習,使學生對如何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有了大致了解,同時,也明白了進行科學研究需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和頑強的毅力。
(2)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做課堂上的主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盡量設置一些與要講的知識有關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復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如在講膜的結構和功能時,我舉了一個大家都熟悉的現象:洗完莧菜的水仍是無色的,而將莧菜妙熟后,菜湯卻是紫紅色的,為什么?在了解細胞膜功能的基礎上,將全班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討論,確定正確答案,然后每個小組派代表講解。有疑問,可以隨時提出。當雙方都無充分理由說服對方時,我再適當加以點撥,使學生對細胞膜的功能有了深刻認識。另外,每一節課后,我都要布置一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讓他們思考,有些同學課后還主動翻閱一些書籍,收集資料,這往往使課堂討論充實而熱烈。
2.提高教學內容的社會針對性,使學生明確生物學知識對社會生產和生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