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食品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2 01:00:4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茶食品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茶食品

茶食品的發展現狀與趨勢探索論文

摘要:茶食品是新興的飲食時尚,吃茶更加充分利用茶葉的營養成分,有效發揮茶葉的多種保健功能。分析了茶食品的概念,論述了發展茶食品的必要性,闡述了茶食品發展的現狀及趨勢。

關鍵詞:茶食品;概念;必要性;發展現狀;發展趨勢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飲茶習俗發源于中國,傳播于世界,茶葉具有保健功能已經廣為人知。但是由于嗜好不同,有的人不喜歡飲茶,卻又期望能夠利用茶葉的保健功能,因此茶食品應運而生。

1茶食品的概念

茶食品如果理解為含茶食品,則自元代以來我國就已有了含茶的食品。元代有一種“玉蘑茶”,用紫筍茶和炒米混合后磨成粉,調拌食用;還有“枸杞茶”,用枸杞和雀舌茶碾成細末后,拌以酥油,用溫酒調食。紫筍茶和雀舌茶都是我國古代名優茶,元代人將其加工成含茶的食品。如果理解為茶葉食品,則非常寬泛。自從神農嘗百草發現茶葉以來,茶葉就一直供作藥用、食用、飲用。摻茶作食物作飲料是茶食品,用于佐茶的一切供饌食品是茶食品,不用于佐茶而用茶制作的其他糕點和糖果類也是茶食品。與其如此寬泛,不如把茶食品專指將固態茶葉進行深加工處理、摻以其他原料、烹制而成的含茶食品,如茶菜、茶主食、茶零食、含茶飲料等。

茶菜是將茶葉作為主料或輔料烹調制成。茶菜中茶的味道與菜的本味相輔相成,色澤鮮艷能增進食欲,還可降火、利尿、提神、去膩,具有增加營養、促進消化、防治疾病等功效。我國臺灣省有清新可口的茶元寶、色鮮味美的祁門紅茶雞丁、別具風味的東方美人茶酒、茶香四溢的碧螺春茶比薩、清新美觀的香茶沙拉、營養爽口的凍頂烏龍茶豆腐。我國江浙地區采用西湖龍井茶制成“西湖龍井蝦仁”,用碧螺春茶制成的“碧螺春蝦仁”等,都別具一番風味。

查看全文

小議茶食品發展的現狀及趨勢

摘要:茶食品是新興的飲食時尚,吃茶更加充分利用茶葉的營養成分,有效發揮茶葉的多種保健功能。分析了茶食品的概念,論述了發展茶食品的必要性,闡述了茶食品發展的現狀及趨勢。

關鍵詞:茶食品;概念;必要性;發展現狀;發展趨勢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飲茶習俗發源于中國,傳播于世界,茶葉具有保健功能已經廣為人知。但是由于嗜好不同,有的人不喜歡飲茶,卻又期望能夠利用茶葉的保健功能,因此茶食品應運而生。

1茶食品的概念

茶食品如果理解為含茶食品,則自元代以來我國就已有了含茶的食品。元代有一種“玉蘑茶”,用紫筍茶和炒米混合后磨成粉,調拌食用;還有“枸杞茶”,用枸杞和雀舌茶碾成細末后,拌以酥油,用溫酒調食。紫筍茶和雀舌茶都是我國古代名優茶,元代人將其加工成含茶的食品。如果理解為茶葉食品,則非常寬泛。自從神農嘗百草發現茶葉以來,茶葉就一直供作藥用、食用、飲用。摻茶作食物作飲料是茶食品,用于佐茶的一切供饌食品是茶食品,不用于佐茶而用茶制作的其他糕點和糖果類也是茶食品。與其如此寬泛,不如把茶食品專指將固態茶葉進行深加工處理、摻以其他原料、烹制而成的含茶食品,如茶菜、茶主食、茶零食、含茶飲料等。

茶菜是將茶葉作為主料或輔料烹調制成。茶菜中茶的味道與菜的本味相輔相成,色澤鮮艷能增進食欲,還可降火、利尿、提神、去膩,具有增加營養、促進消化、防治疾病等功效。我國臺灣省有清新可口的茶元寶、色鮮味美的祁門紅茶雞丁、別具風味的東方美人茶酒、茶香四溢的碧螺春茶比薩、清新美觀的香茶沙拉、營養爽口的凍頂烏龍茶豆腐。我國江浙地區采用西湖龍井茶制成“西湖龍井蝦仁”,用碧螺春茶制成的“碧螺春蝦仁”等,都別具一番風味。

查看全文

探討發展茶食品的必要性及走向論文

摘要:茶食品是新興的飲食時尚,吃茶更加充分利用茶葉的營養成分,有效發揮茶葉的多種保健功能。分析了茶食品的概念,論述了發展茶食品的必要性,闡述了茶食品發展的現狀及趨勢。

關鍵詞:茶食品;概念;必要性;發展現狀;發展趨勢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飲茶習俗發源于中國,傳播于世界,茶葉具有保健功能已經廣為人知。但是由于嗜好不同,有的人不喜歡飲茶,卻又期望能夠利用茶葉的保健功能,因此茶食品應運而生。

1茶食品的概念

茶食品如果理解為含茶食品,則自元代以來我國就已有了含茶的食品。元代有一種“玉蘑茶”,用紫筍茶和炒米混合后磨成粉,調拌食用;還有“枸杞茶”,用枸杞和雀舌茶碾成細末后,拌以酥油,用溫酒調食。紫筍茶和雀舌茶都是我國古代名優茶,元代人將其加工成含茶的食品。如果理解為茶葉食品,則非常寬泛。自從神農嘗百草發現茶葉以來,茶葉就一直供作藥用、食用、飲用。摻茶作食物作飲料是茶食品,用于佐茶的一切供饌食品是茶食品,不用于佐茶而用茶制作的其他糕點和糖果類也是茶食品。與其如此寬泛,不如把茶食品專指將固態茶葉進行深加工處理、摻以其他原料、烹制而成的含茶食品,如茶菜、茶主食、茶零食、含茶飲料等。

茶菜是將茶葉作為主料或輔料烹調制成。茶菜中茶的味道與菜的本味相輔相成,色澤鮮艷能增進食欲,還可降火、利尿、提神、去膩,具有增加營養、促進消化、防治疾病等功效。我國臺灣省有清新可口的茶元寶、色鮮味美的祁門紅茶雞丁、別具風味的東方美人茶酒、茶香四溢的碧螺春茶比薩、清新美觀的香茶沙拉、營養爽口的凍頂烏龍茶豆腐。我國江浙地區采用西湖龍井茶制成“西湖龍井蝦仁”,用碧螺春茶制成的“碧螺春蝦仁”等,都別具一番風味。

查看全文

《茶葉科學》征稿啟事

《茶葉科學》——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資助項目,中國科學引文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CA、CAB等收錄,影響因子等期刊評價指標列同類期刊第一。

主要報道最新茶科技成果,內容包括茶樹栽培﹑育種﹑病蟲害防治、茶葉加工﹑生化﹑機械﹑技術經濟﹑茶飲料、茶食品和保健品、茶的醫用保健等。

《茶葉科學》為雙月刊,大16開本,每期定價10元,全年訂價60元。為簡化手續,訂刊只需在匯款單上寫清收刊地址、收件人、訂購數量等詳細信息即可,并可一次訂購今后1~3年的期刊。款到即寄期刊及發票。免郵費。

來稿務求主題合適,內容新穎,論據可靠,方法正確,文字簡練。撰寫格式請參考本刊近期發表的文章。各類基金項目論文、博士論文、國外論文優先錄用。來稿一經錄用,酌收版面費,同時酌付稿酬。投稿請登陸《茶葉科學》采編系統(www.cykk.cb.cnki.net),在線投稿;或將稿件發至:cykx@vip.163.com,同時提供各種聯系方式,如手機、E-mail等。

郵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梅靈南路9號《茶葉科學》編輯部,郵編:310008銀行匯款:杭州市農行西湖支行,帳號:19000101040005296,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匯款請注明“茶葉科學”。

電話:(0571)86651482(投稿及訂刊);86651902(編輯部主任)E-mail:cykx@vip.163.com(投稿及訂刊);zyx99@vip.163.com(編輯部主任)傳真:(0571)86650056網址:www.tea-science.com

查看全文

茶產業發展意見

各區、縣人民政府,**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

為加快實施“443”行動計劃,強力推進我市茶產業的快速發展,全面提升茶業整體競爭力,實現茶業增效、茶農增收,根據《**市茶產業發展規劃》,特制定本意見。

一、加強基地建設,夯實茶業基礎

1.啟動茶樹良種工程,加大低產茶園改造力度。以正在建設的“安徽**茶樹良種繁育基地”為核心,各區縣相應建立良種繁育體系,全面啟動茶樹良種工程。計劃前3年全市新辟和改植換種3萬畝無性系良種茶園,其中2005年0.6萬畝,2006年1萬畝,2007年1.4萬畝。對3畝以上連片每畝補助200元。鼓勵龍頭企業和茶農合作組織以及外商,通過反租倒包、土地流轉等形式,建立連片基地100畝以上,每畝再獎60元。每個區縣每年要求建立3-5個良種示范基地,市里每年重點抓好5個百畝以上連片基地,通過示范帶動全市建立一批成規模、高標準、高效益的良種茶園示范基地。同時,加大低產茶園改造力度,對25度以上零星茶園實行退茶還林,對低產低效茶園,通過改樹、改土、改園、改管理方式的“四改”綜合技術措施,提高茶園覆蓋率,提高茶園畝效益。

2.加快有機茶、綠色食品茶、無公害茶基地建設和認證。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嚴格實行源頭控制,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全力推進“三茶”建設和認證,3年內,全市茶園基本實現無公害認證。鼓勵企業和組織申報綠色食品茶、有機茶認證。對獲得有機茶、綠色食品茶認證的企業或組織,凡認證面積達到1000畝以上的,分別一次性給予1.5萬元、1萬元的獎勵,對獲得國際頒證的再增加0.5萬元獎勵。

3、建立一批生態茶葉示范基地。在全市范圍內選擇生態條件良好并獲得有機、綠色認證的茶區,建立一批生態茶葉示范基地。各區縣要認真抓好生態茶園基地建設,積極培育生態示范茶園,進行整體策劃包裝,充分體現生態資源和品質資源優勢。市里每年重點扶持一批,并對外推介,以基地招商、以生態引資。

查看全文

白茶文化體驗館室內空間設計探討

摘要:本項目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以結合當地特色、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業為目的,通過對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所轄村鎮進行實地考察,研究設計出展示長興縣和平鎮當地特色的白茶文化體驗館,以推介當地特產白茶。

關鍵詞:白茶文化;主題文化體驗館;空間設計

2020年,全國范圍的生產、生活不同程度的受到疫情影響,旅游、餐飲、住宿等服務業和眾多中小企業發展萎靡不振,但這也給休閑農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本項目坐落于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和平鎮,該鎮被譽為“中國白茶第一鎮”,茶葉資源豐富,茶景交融,具有濃厚的茶文化底蘊。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通過對長興縣和平鎮進行實地考察、調研,以白茶文化體驗館的展示形式普及白茶知識對茶文化進行推廣,帶動當地茶文化衍生產業的發展,“以點帶面”推動當地旅游業發展,提高三產經濟效益,促進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如何結合白茶文化體驗館的物質空間打造,與茶園的自然環境、文化氛圍、客戶體驗進行深入融合,發揚當地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1研究背景與意義

1.1長興和平鎮白茶業發展現狀

1999年至今,長興縣和平鎮的白茶種植面積已超過5萬畝,白茶年總產量超35噸,茶葉產量得到了保證,但種植業以外的衍生產業發展和茶文化的推廣宣傳效果并不理想。鎮上僅有幾間小型茶葉加工廠,茶葉交易市場也不完善,大量的茶葉資源沒有得到合理挖潛利用。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對本土茶葉文化的傳承和發揚顯得尤為重要。

查看全文

白茶文化體驗館室內空間設計探討

摘要:本項目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以結合當地特色、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業為目的,通過對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所轄村鎮進行實地考察,研究設計出展示長興縣和平鎮當地特色的白茶文化體驗館,以推介當地特產白茶。

關鍵詞:白茶文化;主題文化體驗館;空間設計

2020年,全國范圍的生產、生活不同程度的受到疫情影響,旅游、餐飲、住宿等服務業和眾多中小企業發展萎靡不振,但這也給休閑農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本項目坐落于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和平鎮,該鎮被譽為“中國白茶第一鎮”,茶葉資源豐富,茶景交融,具有濃厚的茶文化底蘊。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通過對長興縣和平鎮進行實地考察、調研,以白茶文化體驗館的展示形式普及白茶知識,對茶文化進行推廣,帶動當地茶文化衍生產業的發展,“以點帶面”推動當地旅游業發展,提高三產經濟效益,促進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如何結合白茶文化體驗館的物質空間打造,與茶園的自然環境、文化氛圍、客戶體驗進行深入融合,發揚當地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1研究背景與意義

1.1長興和平鎮白茶業發展現狀

1999年至今,長興縣和平鎮的白茶種植面積已超過5萬畝,白茶年總產量超350噸,茶葉產量得到了保證,但種植業以外的衍生產業發展和茶文化的推廣宣傳效果并不理想。鎮上僅有幾間小型茶葉加工廠,茶葉交易市場也不完善,大量的茶葉資源沒有得到合理挖潛利用。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對本土茶葉文化的傳承和發揚顯得尤為重要。

查看全文

食品加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市食品加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文件精神,加快打造“水”“全域綠色食品”,大力培育食品加工產業集群,推動我市食品產業做大做強,實現農業高質高效發展,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行動方案。

一、發展目標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及來閩調研期間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延伸產業鏈、打造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共享利益鏈”為重點,以標準化生產、精細化加工、集群化發展為方向,做大做強食品加工業,積極培育農業新業態新產業,實現農業高質高效發展。

“十四五”期間,我市以茶產業為主導,糧食、筍、食用菌、熏鵝、烤鰻等食品加工產業為輔發展思路,運用工業化理念、產業化思維,抓二產帶一產促三產,力爭到2025年,全市食品加工產業鏈條更加完整,產業融合機制更加健全,產業集聚效應更加明顯,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要素集聚的食品加工產業集群。重點推進茶百億產業鏈創建工作,深入實施武夷巖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鼓勵扶持茶產業一、二、三產高質量發展,重點引進茶飲料、茶日化用品、茶包裝等擴鏈、延鏈、補鏈項目,加快完成茶旅小鎮、茶檢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茶產業專業園區規劃編制工作。加強源頭管控,推進控肥控藥,大力推進無藥無肥生態茶園建設,完善從種植、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質量監管體系全覆蓋。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組織茶產業科技特派員,加快茶園生態化改造,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推行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替代使用化學農藥、茶園套種樹木等管理模式,提高我市生態茶園的面積和茶葉品質。結合“水”品牌建設,加強“大紅袍”“正山小種”“武夷巖茶”“武夷紅茶”等公共品牌建設與保護。積極與新媒體開展特色宣傳,讓武夷茶“月月有牛事·季季有花樣”,不斷提高武夷茶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對茶葉市場實行常態化、動態化監管,依法打擊茶葉市場假冒、偽劣、侵權、過度包裝、惡意炒作、偷逃稅收等行為。

二、重點任務

(一)主導產業

查看全文

天福茗茶實踐營銷措施

我國是茶葉的故鄉,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種植面積和位居第二的產量。多少年來,我國茶產業是有名茶品種卻無名茶品牌,提起西湖龍井、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洞庭碧螺春,可謂聲名遠播。但提起名茶品牌,卻難以讓人脫口而出。如何讓中國名茶創出名牌,走向世界,這是幾代中國茶農和中國茶業界思索的難題。

1天福茗茶簡介

天福茗茶創始人李瑞河出生于臺灣,17歲白手起家創業,打造天仁茗茶成為臺灣茶葉第一品牌。1993年陸續在廈門、福州開設了天福茗茶直營店面,在福建站穩腳跟后,天福茗茶開始向全國擴張,到2011年05月31日在中國大陸開設了1068家天福茗茶連鎖店,其產業規劃遠遠超出了福建、臺灣的地域范圍。2006年,天福在大陸的營業額已達9.6億人民幣,2007年增長到了14億人民幣,是當前世界最大的茶業綜合企業,“天福”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是全國獲此殊榮的第一家茶業企業。那么,它是依靠什么獲得了人們的認同和熱愛的呢?我認為,體驗營銷是其成功的關鍵。

2體驗營銷的含義及特點

“體驗”一詞導源于拉丁文,意指探查、試驗。約瑟夫•派恩在《體驗經濟時代》中,將體驗定義為是一種經濟產物,且這種經濟產物的價值是遠高于商品與服務的。他們認為,當一家公司有意識地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使消費者融入其中,環繞著消費者,創造出值得消費者回憶的活動時,所謂的“體驗”便出現了。隨著體驗經濟的到來,生產和消費行為已有了如下的變化:從生活和情景出發,塑造感官體驗及心里認同,以改變消費行為,為產品和服務找到新的生存空間。體驗營銷是基于體驗經濟前提下開發的,是站在消費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動和聯想等五個方面,重新定義、設計的一種思考方式的營銷方法。體驗營銷的特點主要有:第一,注重客戶的體驗,并使體驗成為客戶價值的必要組成部分;第二,戲劇化和互動的概念成為營銷策劃的核心概念和指導方法:第三,體驗經濟中的營銷規劃、設計和創作,需要將科學和人文、技術和藝術結合起來。

3天福茗茶的體驗營銷之道

查看全文

縣茶葉發展對策與建議

是全國烏龍茶的主要生產縣之一,主產的鐵觀音、佛手、水仙均是烏龍茶的極品,產品暢銷國內外,曾為國家出口創匯和繁榮地方經濟作出積極的貢獻。近年來,由于世界經濟不景氣和各色飲料對茶葉市場的沖擊,以及我縣自身對茶葉銷售市場重視不夠,總體售價偏低,經濟效益差,以致許多茶園管理粗放,甚至拋荒,或是改種,出現毀一業建一業傾向,茶葉生產一度處于歷史低潮。但是,我縣茶葉生產有著悠久的歷史,既有相當的生產規模和堅實的群眾基礎,又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廣大的消費群體支持,只要各界多加重視,共同出謀獻策,加強宣傳引導,增加科技投入,擴大產品開發,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推動我縣茶業的再度興起,重展昔日雄風,提高茶葉生產效益,為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促使永春茶業生產持續發展,并且成為我縣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新亮點。

一、茶葉生產現狀

永春歷屆縣委、縣政府都把茶業作為一項主導產業來抓,十分重視茶葉生產的發展,在充分發揮各種優勢的基礎上,提出不同時期的茶葉生產方針,出臺各種扶持政策措施,積極引導和促進我縣的茶葉生產,取得了矚目的成效。

㈠生產規模

目前全縣茶園面積54898畝,種植品種10多個,以鐵觀音、佛手、水仙為三大當家品種,占總面積的89.02%,品種百分之百達到良種化。投產面積48612畝,占總面積的88.55%,年產毛茶3262.44噸,并且擁有茶葉初制加工廠(點)1500多家,精制加工廠42家,是全國、全省三大烏龍茶主產縣之一。佛手茶的栽培面積、產量更是全國第一。

㈡年產值與稅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