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調控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2 05:13:5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成本調控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成本調控

餐飲業成本調控研討

摘要:隨著金融危機在全球范圍內擴散,許多行業都面臨重大的壓力,酒店業也不例外。面對這種形勢,酒店業也必須加強企業經營各環節的成本控制,通過強化內部管理,控制成本以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本文主要以“XYZ大酒店”的餐飲成本控制模式為典范,就當前酒店業的餐飲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注重“主觀因素”的影響。

關鍵詞:內部控制餐飲成本主觀因素

1文獻綜述

餐飲業的成本控制,是指經營酒店活動中采用一定控制標準,對產品形成的整個過程進行監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時糾正偏差,是經營的耗費和支出在限定的范圍內,以確保酒店實現降低成本的目標。

針對成本的起源,庫珀和卡普蘭于1987年在一篇題為《成本會計怎樣系統地歪曲了產品成本》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成本動因”(costdriver,成本驅動因子)的理論,認為成本動因可歸納為五類:數量動因、批次動因、產品動因、加工過程動因、工廠動因。這些都可以歸類為客觀因素。但是,除了成本動因的客觀因素外,人自身的主觀因素也對成本有很大的驅動作用,如職工的成本管理意識、集體意識、企業主人翁地位意識、工作態度和責任感等。所以,成本函數應該表示為:成本=f(客觀動因,主觀動因)。

本文著眼于成本控制的三個基本原則:①經濟原則;②因地因時制宜原則;③經營者充分重視,全體員工積極參加原則。對酒店餐飲業的成本控制進行客觀和主觀兩方面進行分析。

查看全文

財務管理與成本調控研討

論文摘要: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核心,已成為企業家和經濟界人士的共識。我們之所以說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因為它是通過價值形態對企業資金運動的一項綜合性的管理,滲透和貫穿于企業一切經濟活動之中。因此,加強財務管理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關鍵。我們應從成本控制入手把財務管理目標推向一個新階段,這是企業目前財務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目標。

關鍵詞:財務管理、成本控制、目標

引言: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核心,已成為企業家和經濟界人士的共識。我們之所以說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因為它是通過價值形態對企業資金運動的一項綜合性的管理,滲透和貫穿于企業一切經濟活動之中。企業資金的籌集、使用和分配,都與財務管理有關;企業的生產、經營、進、銷、調、存每一環節都離不開財務的反映和調控。企業的經濟核算、財務監督,更是企業內部管理的中樞,它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是一種客觀要求。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到企業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之中。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指企業財務管理在一定環境和條件下所應達到的預期結果,它是企業整個財務管理工作的定向機制、出發點和歸宿。財務管理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資金是企業的"血液"。企業資金運動的特點是循環往復地"流動"。資金活,生產經營就活,一"活"帶百"活",一"通"就百"通"。如果資金不流動,就會"沉淀"與"流失",得不到補償增值。正因為這樣,資金管理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中心亦是一種客觀必然。財務管理是一個完整的循環活動過程。一般包括財務預測、財務分析、財務計劃、財務決策、財務控制、財務監督、財務檢查、財務診斷等環節。這些環節中的活動不僅與企業管理息息相關,而且都處于"關鍵點",而"關鍵?quot;是控制和管理的核心。財務管理區別于經濟管理中的其他管理工作,具有涉及面廣、綜合性強、靈敏度高等特點。因此,抓企業管理應以抓財務管理為基礎,為入手點。這樣,既可以抓得實在,又揪住了"牛鼻子"。并把財務管理中的成本核算與控制全方位地引入到企業財務管理中去,既包括產品成本,也包括人才成本等,而在現代經濟社會中,成本控制必須首先是全過程的控制,不應僅是控制產品的生產成本,而應控制的是產品壽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內容,實踐證明,只有當產品的壽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會顯著降低;而從全社會角度來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達到節約社會資源的目的。一個企業的財務管理與成本控制能否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還取決于企業領導對財務管理與成本控制的重視程度;否則,再好的成本控制制度也形同虛設,難以取得應有的效果。

因此,財務管理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我們應從成本控制入手把財務管理推向一個新階段,這是企業目前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著重探討企業財務管理與成本控制管理目標等問題。

(一)、財務管理目標

財務管理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大約在15-16世紀,地中海沿岸一帶的城市商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初期的股份制公司的出現要求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的一種組織形式誕生了。但這個時期的財務管理還僅僅只是企業管理中的一個附屬部分,還沒有自己的獨立職能,也缺乏財務管理理論和實踐經驗,因此,這只能財務管理的蔭芽時期。到了19世紀50年代以后,隨著西方產業革命進入完成時期,隨著股份制公司的不斷擴大與逐漸完善,為了適應怎樣籌集資本、發行股票,怎樣分配利潤的需要,才產生了專業化的財務管理。我國企業管理和理財的發展應該說是走過彎路、付出了相當的代價的。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的企業管理與財務管理不是以追求企業效益為目標,收益分配是按勞分配口號下的平均主義。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1993年,黨中央十四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國有企業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實行科學的企業管理(財務管理)",財務管理才被重視起來。目前,國有企業正在加快企業改制工作。單一的國有企業正朝著投資主體多元化的股份制混合型經濟形式發展,經營者與企業職工持股使國有企業和廣大員工真正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之后,將成為真正的市場競爭主體與法人治理實體。建立現代化企業財務管理制度與對企業財務管理提出了更迫切更高的要求。

查看全文

建筑企業成本調控問題

當前,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建筑施工企業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能否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關鍵在于企業能否為社會提供質量高、工期短、造價低的建筑產品。企業提高效益的基本途徑有兩條:一是增收:二是節支。但增收受著市場等客觀條件的限制,而節支屬于企業內部的管理問題,有較大的自主性和伸縮性。成本控制就是節支的主要表現形式,而成本控制也是貫穿在工程建設自招投標階段直到竣工驗收的全過程,它是企業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必須在組織和控制措施上給于高度的重視,以期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一、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控中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管控的觀念有待改變。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業的成本管理觀念相對陳舊,認為成本管理只是財務管理的一部分,企業領導也未完全重視。成本管理往往是由財務部門負責的,造成企業成本管理與技術、質量、生產和進度、采購等管理完全脫離,不能夠使成本管理隨著施工進度來進行。這雖然看似明確了成本管理的主體,但由于成本管理與施工進度的脫節,造成施工過程中,為盲目趕工期而增加額外成本,而技術人員過分強調工程質量,在質量第一的理念下忽視成本管理,財會人員在做成本管理時,因為不能和施工進度相一致,只是事后“記賬、算賬、報賬”,從而無法組織、指揮與協調成本管理各方面的工作。

(二)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計劃。施工企業如果在施工組織設計階段對人員、機器設備的安排、調度和銜接準備不足,可能造成企業施工成本上升。同時由于對施工過程缺乏科學周密的計劃,普遍存在施工人員窩工、設備閑置等現象,造成項目成本的增加。而且對施工過程中周同情況估計不足,就造成施工進度不能按期推進。對施工設備也不做詳細的使用計劃,在項目成立時,往往需要更多更先進的設備,希望設備越多越好、越先進越好,造成了設備資源的嚴重閑置浪費。

(三)缺乏責權利結合的獎勵制度。對于責權利相結合的制度,筆者認為用于任何管理活動。只有建立責權利相結合的制度,才能使得管理體制發揮其成效。但目前許多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還只停留在管理的基礎卜,認為節約成本是建筑企業員工的本職工作,對相關人員不能堅持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只安排其工作,但并不對其工作的效果進行考核,對崗位、工序的人、財、物耗費沒有實施量化標準進行考核。責任成本管理不嚴,導致項目成本嚴重失控,費用超支,這就造成成本管理相關人員管理好與壞都是一個樣,成本管理人員存工作中怠慢現象時有發生,成本支居高不下。

二、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控的措施

查看全文

建筑成本調控問題

工程建筑中的成本控制是指在完成一個工程項目過程中,對包括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和竣工階段在內的所有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有組織、有目的、有系統的控制和管理的過程。工程建筑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證工程質量、降低工程建設成本、獲取利潤。可以說,進行成本控制是現代建筑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進而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一)工程建筑成本控制的特點

1.全員性

工程建筑成本控制的全員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工程建筑的成本控制盡管在實施中分散進行,但企業對整個控制過程負有組織、指導、監督和完善的責任;二是工程建筑的成本控制涉及到企業內部的所有人員,需要人人參與并承擔各自責任。

2.過程性

工程建筑成本控制的實施對象是工程建設過程中每一個直接耗費及其關聯過程,包括項目成本計劃與執行、成本核算與考核,并且成本控制的每項費用支出活動都要納入企業目標管理體系和遵循PDCA循環,這決定了工程建筑成本控制的過程性。

查看全文

探究施工企業成本調控

在建筑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工程中標價格普遍較低,所以在施工中控制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成為施工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在項目管理中,項目施工現場所耗費的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現場其他直接費及項目為組織工程施工所發生的管理費用之和是建筑施工成本。

1施工成本控制依據

1.1工程承包合同

施工成本控制要以工程承包合同為依據,圍繞降低工程成本這個目標,從預算收入和實際成本兩方面,努力挖掘增收節支潛力,以求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1.2施工成本計劃

施工成本計劃是根據施工項目的具體情況制施工成本控制方案,既包括預定的具體成本控制目標,又包括實現控制目標的措施和規劃,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指導文件。

查看全文

建筑動工企業成本調控

1成本控制理論概述

1.1成本控制的內涵

成本控制,是企業根據一定時期預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標,由成本控制主體在其職權范圍內,在生產耗費發生以前和成本控制過程中,對各種影響成本的因素和條件采取的一系列預防和調節措施,以保證成本管理目標實現的管理行為。

滿足成本要求主要是指滿足顧客、最高管理者、相關方以及法律法規等對組織的成本要求。成本控制的對象是成本發生的過程,包括:設計過程、采購過程、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銷售過程、物流過程、售后服務過程、管理過程、后勤保障過程等所發生的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的結果應能使被控制的成本達到規定的要求。

1.2建筑企業進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查看全文

談企業會計成本調控

摘要: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社會團體,追求的是經營利潤最大化,開展各項活動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進行成本控制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對于經營較為困難的中小企業來說,成本控制更是企業獲得利潤乃至關乎生存的關鍵因素。本文利用實例進行分析,試探討成本控制的合理方法。

關鍵詞:成本;成本控制;中小企業;財務管理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中明確指出:成本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這一概念表明了生產成本的產生方式。而根據會計恒等式“利潤=收入—支出”,及生產型企業生產成本占支出比重大的特點,可以推出生產成本對企業的巨大影響。作為生產型企業,主要收入來源就是產品銷售收入,而目前企業大多處在供大于求的買方市場,取得高銷售收入實在不易,要取得經營利潤,降低成本更為合理。

我國的大部分中小型企業內部控制程度較差,生產效率較低,運作流程較混亂,所以生產成本均較高,若對企業內部進行科學、合理的整頓,在生產成本控制方面大有潛力可挖。本文以內蒙古農業大學機械廠2005年的直接成本發生情況為例進行分析,試探討企業加強成本控制問題。

1企業基本情況

內蒙古農業大學機械廠是內蒙古農業大學的校辦企業,位于農業大學西區。該廠自1989年以來在完成教學、科研的同時生產農業機械,共分為機加工、鉗工、鍛工三個車間,固定資產總值1042299.34元,2005年主要生產2BP-2型鋪膜播種機、9YG-130型圓盤割草機、9ZC-160型鍘草機三種產品。管理人員10人,車間工人50人。

查看全文

人力資源成本調控在制造業中應用

制造業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如何通過人力資源成本控制達到高效率的人力資源管理,是制造業企業必須認真思考的課題。本文將就此展開分析和探討。

1人力資源管理成本的涵義

人力資源管理成本是通過計算的方法來反映人力資源管理和員工的行為所引起的經濟價值,即一個企業組織為了實現自己的組織目標而獲得、開發、使用、保障必要的人力資源及人力資源離職所支出的各項費用的總和。

2人力資源成本項目的構成

1)管理體系構建成本。即企業設計、規劃和改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所消耗的資源總和,包括設計和規劃人員的工資、對外咨詢費、差旅費等。

2)引進成本。即企業從外部獲得管理體系要求的人力資源所消耗的資源總和,包括人員招聘、選拔、錄用費等。

查看全文

人力資源成本調控在制造業中應用

制造業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如何通過人力資源成本控制達到高效率的人力資源管理,是制造業企業必須認真思考的課題。本文將就此展開分析和探討。

1人力資源管理成本的涵義

人力資源管理成本是通過計算的方法來反映人力資源管理和員工的行為所引起的經濟價值,即一個企業組織為了實現自己的組織目標而獲得、開發、使用、保障必要的人力資源及人力資源離職所支出的各項費用的總和。

2人力資源成本項目的構成

1)管理體系構建成本。即企業設計、規劃和改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所消耗的資源總和,包括設計和規劃人員的工資、對外咨詢費、差旅費等。

2)引進成本。即企業從外部獲得管理體系要求的人力資源所消耗的資源總和,包括人員招聘、選拔、錄用費等。

查看全文

小議政府采購工程成本與調控

在政府采購工程項目采購過程中,人們似乎對政府采購的效益(效率)比較重視,而對工程類項目采購成本并非十分關注和加以“吝嗇”(甄別)。現筆者就此話題作如下淺議。

一、要增強政府采購工程類項目采購成本控制意識,實現工程項目類采購成本的降低和效率(效益)提高的目標。加強對工程類采購成本的管理,首先,要樹立正確和強烈的工程采購成本控制意識,使降低成本成為每個采購工作人員及其所有參與采購活動各有關人員的自覺行為。因此,強化采購工程項目責任成本預控機制不失為一種好辦法。所謂采購項目工程責任成本預控機制,即以采購技術預控、采購成本預控為前提條件,以采購成本支出早知道、采購工作人員收入早知道為保障,以實現政府采購業的增效、從事采購工作人員收入平衡和合規為最終目標,改變過去的事后算帳為事前預控,實行對政府采購全過程監控和責任追究制的工程采購項目成本控制方法。凡是屬于管理不善,或管理(監管)上存在重大責任導致的工程采購無為損失和浪費的,應及時調離崗位并追究其相關領導人和直接操作人員的責任。

二、要對工程采購項目的成本實行全方位監管。1、首先,要在建立健全和完善工程采購項目成本責任控制體系的基礎上;其次,要實施誰負責采購工程管理(監管),誰就負責工程采購成本的控制;誰負責采購成本控制,誰就承擔工程采購成本控制責任的原則。另外,在采購工程項目部建立一個成本控制量化責任體系,以圖表或箭頭形式予以標出,并要求責任明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2、要規范采購人員的操作行為,努力控制好工程材料的采購成本。一是加強采購資金的管理,嚴格控制大宗件物資或“奢侈”材料采購;二是嚴格依法按章辦事制度,做好采購控管基礎性工作;3、要合理組織采購工程項目的施工,加強質量監督和管理;在安排工期時,要注意處理好工期與成本的關系,以保證工期、降低工程成本;對于工程采購項目比較特殊和技術難度大的施工項目,要嚴格按照各類施工(包括特殊性施工)的質量標準進行,嚴格工程設備的規范化操作程序,減少廢品率和返工率;堅決杜絕重大工程事故的發生,全力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4、要加強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一是加強對信息的收集、處理和歸檔工作,為采購事后備案提供可靠的資料;二是建立會簽、會審制度,完善合同簽訂程序;三是完善合同履約和驗收制度;5、通過對采購合同的履約及驗收,采購合同管理作為一項考核指標落實到有關責任人;6、簽訂政府采購合同的主要當事人――采購人與供應商之間要自覺履行好各自的權利和義務,正確處理好與供應商之間可能出現的糾紛以及遵守好《采購法》對采購合同的有關規定。

三、要對采購工程項目成本的全過程進行管理和督查。采購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應貫穿于采購工程項目的施工準備前、工程施工中和竣工后驗收的整個過程。1、工程施工準備階段成本控制的主要內容:采購工程項目中標后公司應組織有關人員對工程項目的價格組成、采購工程項目實施的主客觀條件、有利和不利因素等進行綜合分析和評估(評價),并根據政府采購的規定額度確定比較先進、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標體系;認真地研究施工設計圖紙的有關內容,在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的前提下,從降低工程成本的角度考慮,制定較為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并根據采購人(使用部門和單位)的要求和前期工作進展情況作適當合理的投入,既要保證按期開工,又要避免設備、人工的浪費;2、采購工程施工期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實施階段之內容,在這個過程中,采購人應注意采購工程成本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準確收集施工成本費用的資料,及時分析實際成本與原預算成本的差異及節約率,并及時作出調整。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審計部門要充分發揮監督指導職能作用,必要時可進行過程審計,主管部門還應對施工項目的成本控制體系運行是否有效,以及責、權、利落實情況進行定期檢查,以督促其提高工作成效;3、其他有關監督(監察)等部門和機關,要對涉及政府采購管理和具體操作工程類采購項目的人員進行全過程的監督(監察)與檢查;4、工程竣工驗收階段要著重做好工程的掃尾工作。首先,負責施工方要對工作量作全面核對,以避免造成遺漏;對工程采購項目施工過程中的變更情況,要做好會簽工作,并落實專人負責;在竣工驗收期還要按排技術人員在規定的時間內準備竣工驗收資料等事宜;5、工程采購負責人要運用激勵機制實施考核獎懲。對各有關部門和責任人實施責任成本考核、獎懲機制,最終實現采、供、監多方共贏和工程類采購成本大幅降低的目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