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監管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9 10:34:1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電信監管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電信監管論文
VOIP是指通過互聯網IP(InternetProtocol)協議格式提供的話音服務。由于互聯網本身具有全球互聯的特性,并且具有容易整合語音、數據及圖像信號進行處理與傳輸的優勢,因此VOIP較之傳統公眾電話服務更符合融合(Convergence)、全球性(Globalization)、實時性(Immediacy)與移動性(Mobility)的通訊市場主流趨勢,這也是未來IP(InternetProtocol)技術將成為通信技術主流的主要原因。
雖然VOIP的通話質量目前尚無法與傳統電話相比,但由于使用者能以遠較傳統電話低廉的費率撥打長途及國際電話,故伴隨著寬帶網絡的普及,VOIP將成為發展潮流。未來隨著技術不斷的發展,VOIP的通話質量也將會逐漸接近傳統電話服務質量水平,屆時將會大大沖擊以電路交換(Circuitswitch)技術為主的傳統電信經營者。
由于VOIP在未來極有可能成為語音通信的主流,關于VOIP的監管政策成為各國電信監管機構的關注議題。
從國際上看,電信市場發達國家的監管機構多年前已開始注意到VOIP的發展趨勢,目前關于VOIP的管制主要有三種監管模式:
第一種模式放松管制型,以歐盟和美國為代表。基于促進新技術和新業務的立場,為不妨礙互聯網的發展,歐盟和美國尚未對互聯網上提供的VoIP服務(或稱網絡電話服務)進行直接管制,但都表示將密切注意其發展,必要時將其納入電信業務管理。
歐盟和美國對VOIP不實行直接管制,是與其電信市場的發展密切相關的。對美國和歐洲國家來講,多年來打破壟斷、引入競爭后,固話業務市場競爭已較充分,話音業務價格已大為下降,對新進入者而言純VOIP話音業務的盈利空間不大,用戶選擇VOIP的原因不僅僅是為了價格。例如,目前在芬蘭,固話的包月費僅為10歐元左右,在德國提供VOIP話音服務的經營者為競爭需要只能將資費定為較低的1-1.5歐分/分鐘。對原有運營者,如德國電信等由于其對原有網絡投資較多,也不愿意馬上折舊完全用IP技術替代原有網絡。據了解,多數運營商準備2008年后才開始IP網絡方面的大規模投資。對于歐盟和美國而言,由于已完成了企業轉型和市場轉型,其發展VOIP更多是技術驅動,其定位為促進寬帶業務發展。
電信監管焦點論文
VOIP是指通過互聯網IP(InternetProtocol)協議格式提供的話音服務。由于互聯網本身具有全球互聯的特性,并且具有容易整合語音、數據及圖像信號進行處理與傳輸的優勢,因此VOIP較之傳統公眾電話服務更符合融合(Convergence)、全球性(Globalization)、實時性(Immediacy)與移動性(Mobility)的通訊市場主流趨勢,這也是未來IP(InternetProtocol)技術將成為通信技術主流的主要原因。
雖然VOIP的通話質量目前尚無法與傳統電話相比,但由于使用者能以遠較傳統電話低廉的費率撥打長途及國際電話,故伴隨著寬帶網絡的普及,VOIP將成為發展潮流。未來隨著技術不斷的發展,VOIP的通話質量也將會逐漸接近傳統電話服務質量水平,屆時將會大大沖擊以電路交換(Circuitswitch)技術為主的傳統電信經營者。
由于VOIP在未來極有可能成為語音通信的主流,關于VOIP的監管政策成為各國電信監管機構的關注議題。
從國際上看,電信市場發達國家的監管機構多年前已開始注意到VOIP的發展趨勢,目前關于VOIP的管制主要有三種監管模式:
第一種模式放松管制型,以歐盟和美國為代表。基于促進新技術和新業務的立場,為不妨礙互聯網的發展,歐盟和美國尚未對互聯網上提供的VoIP服務(或稱網絡電話服務)進行直接管制,但都表示將密切注意其發展,必要時將其納入電信業務管理。
歐盟和美國對VOIP不實行直接管制,是與其電信市場的發展密切相關的。對美國和歐洲國家來講,多年來打破壟斷、引入競爭后,固話業務市場競爭已較充分,話音業務價格已大為下降,對新進入者而言純VOIP話音業務的盈利空間不大,用戶選擇VOIP的原因不僅僅是為了價格。例如,目前在芬蘭,固話的包月費僅為10歐元左右,在德國提供VOIP話音服務的經營者為競爭需要只能將資費定為較低的1-1.5歐分/分鐘。對原有運營者,如德國電信等由于其對原有網絡投資較多,也不愿意馬上折舊完全用IP技術替代原有網絡。據了解,多數運營商準備2008年后才開始IP網絡方面的大規模投資。對于歐盟和美國而言,由于已完成了企業轉型和市場轉型,其發展VOIP更多是技術驅動,其定位為促進寬帶業務發展。
電信監管探究論文
VOIP是指通過互聯網IP(InternetProtocol)協議格式提供的話音服務。由于互聯網本身具有全球互聯的特性,并且具有容易整合語音、數據及圖像信號進行處理與傳輸的優勢,因此VOIP較之傳統公眾電話服務更符合融合(Convergence)、全球性(Globalization)、實時性(Immediacy)與移動性(Mobility)的通訊市場主流趨勢,這也是未來IP(InternetProtocol)技術將成為通信技術主流的主要原因。
雖然VOIP的通話質量目前尚無法與傳統電話相比,但由于使用者能以遠較傳統電話低廉的費率撥打長途及國際電話,故伴隨著寬帶網絡的普及,VOIP將成為發展潮流。未來隨著技術不斷的發展,VOIP的通話質量也將會逐漸接近傳統電話服務質量水平,屆時將會大大沖擊以電路交換(Circuitswitch)技術為主的傳統電信經營者。
由于VOIP在未來極有可能成為語音通信的主流,關于VOIP的監管政策成為各國電信監管機構的關注議題。
從國際上看,電信市場發達國家的監管機構多年前已開始注意到VOIP的發展趨勢,目前關于VOIP的管制主要有三種監管模式:
第一種模式放松管制型,以歐盟和美國為代表。基于促進新技術和新業務的立場,為不妨礙互聯網的發展,歐盟和美國尚未對互聯網上提供的VoIP服務(或稱網絡電話服務)進行直接管制,但都表示將密切注意其發展,必要時將其納入電信業務管理。
歐盟和美國對VOIP不實行直接管制,是與其電信市場的發展密切相關的。對美國和歐洲國家來講,多年來打破壟斷、引入競爭后,固話業務市場競爭已較充分,話音業務價格已大為下降,對新進入者而言純VOIP話音業務的盈利空間不大,用戶選擇VOIP的原因不僅僅是為了價格。例如,目前在芬蘭,固話的包月費僅為10歐元左右,在德國提供VOIP話音服務的經營者為競爭需要只能將資費定為較低的1-1.5歐分/分鐘。對原有運營者,如德國電信等由于其對原有網絡投資較多,也不愿意馬上折舊完全用IP技術替代原有網絡。據了解,多數運營商準備2008年后才開始IP網絡方面的大規模投資。對于歐盟和美國而言,由于已完成了企業轉型和市場轉型,其發展VOIP更多是技術驅動,其定位為促進寬帶業務發展。
電信監管探討論文
VOIP是指通過互聯網IP(InternetProtocol)協議格式提供的話音服務。由于互聯網本身具有全球互聯的特性,并且具有容易整合語音、數據及圖像信號進行處理與傳輸的優勢,因此VOIP較之傳統公眾電話服務更符合融合(Convergence)、全球性(Globalization)、實時性(Immediacy)與移動性(Mobility)的通訊市場主流趨勢,這也是未來IP(InternetProtocol)技術將成為通信技術主流的主要原因。
雖然VOIP的通話質量目前尚無法與傳統電話相比,但由于使用者能以遠較傳統電話低廉的費率撥打長途及國際電話,故伴隨著寬帶網絡的普及,VOIP將成為發展潮流。未來隨著技術不斷的發展,VOIP的通話質量也將會逐漸接近傳統電話服務質量水平,屆時將會大大沖擊以電路交換(Circuitswitch)技術為主的傳統電信經營者。
由于VOIP在未來極有可能成為語音通信的主流,關于VOIP的監管政策成為各國電信監管機構的關注議題。
從國際上看,電信市場發達國家的監管機構多年前已開始注意到VOIP的發展趨勢,目前關于VOIP的管制主要有三種監管模式:
第一種模式放松管制型,以歐盟和美國為代表。基于促進新技術和新業務的立場,為不妨礙互聯網的發展,歐盟和美國尚未對互聯網上提供的VoIP服務(或稱網絡電話服務)進行直接管制,但都表示將密切注意其發展,必要時將其納入電信業務管理。
歐盟和美國對VOIP不實行直接管制,是與其電信市場的發展密切相關的。對美國和歐洲國家來講,多年來打破壟斷、引入競爭后,固話業務市場競爭已較充分,話音業務價格已大為下降,對新進入者而言純VOIP話音業務的盈利空間不大,用戶選擇VOIP的原因不僅僅是為了價格。例如,目前在芬蘭,固話的包月費僅為10歐元左右,在德國提供VOIP話音服務的經營者為競爭需要只能將資費定為較低的1-1.5歐分/分鐘。對原有運營者,如德國電信等由于其對原有網絡投資較多,也不愿意馬上折舊完全用IP技術替代原有網絡。據了解,多數運營商準備2008年后才開始IP網絡方面的大規模投資。對于歐盟和美國而言,由于已完成了企業轉型和市場轉型,其發展VOIP更多是技術驅動,其定位為促進寬帶業務發展。
電信監管分析論文
從國際上看,電信市場發達國家的監管機構多年前已開始注意到VOIP的發展趨勢,目前關于VOIP的管制主要有三種監管模式:
第一種模式放松管制型,以歐盟和美國為代表。基于促進新技術和新業務的立場,為不妨礙互聯網的發展,歐盟和美國尚未對互聯網上提供的VoIP服務(或稱網絡電話服務)進行直接管制,但都表示將密切注意其發展,必要時將其納入電信業務管理。
歐盟和美國對VOIP不實行直接管制,是與其電信市場的發展密切相關的。對美國和歐洲國家來講,多年來打破壟斷、引入競爭后,固話業務市場競爭已較充分,話音業務價格已大為下降,對新進入者而言純VOIP話音業務的盈利空間不大,用戶選擇VOIP的原因不僅僅是為了價格。例如,目前在芬蘭,固話的包月費僅為10歐元左右,在德國提供VOIP話音服務的經營者為競爭需要只能將資費定為較低的1-1.5歐分/分鐘。對原有運營者,如德國電信等由于其對原有網絡投資較多,也不愿意馬上折舊完全用IP技術替代原有網絡。據了解,多數運營商準備2008年后才開始IP網絡方面的大規模投資。對于歐盟和美國而言,由于已完成了企業轉型和市場轉型,其發展VOIP更多是技術驅動,其定位為促進寬帶業務發展。
當然,這里說的不直接管制主要是指對許可和價格不管,而對涉及資源和公眾利益和安全的還是管的,比如歐盟在號碼使用和承擔的義務方面對VOIP服務實際上也是分類管理的,2005年6月3日,FCC命令要求基于VOIP提供者提供增強的(Ehanced)911緊急電話服務。這一決定標志著FCC在對VOIP的監管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說明隨著VOIP的發展,對其實施一定程度的監管是必要的。當然,現階段美國還是將VOIP作為區別于傳統電話而對待。其在VOIP監管政策的發展動向將會對其他國家的監管政策產生示范效應。
第二種模式是適當管制型,以日本、香港及新加坡為代表,這三個國家/地區的政府分別于1998年至2000年間將VOIP納入電信業務,采取較為簡單的許可方式,并對VOIP進行“輕手管理”。
對于新生的事務,日本等國家采取了較為謹慎的政策選擇,將VoIP(至少是部分形式的VoIP業務)視作傳統的電話服務進行管制。不過由于這些國家和地區對傳統的電話服務的管制也是日益放松,因此對VOIP的監管可謂“輕手監管”。以日本為例,對VoIP業務實施許可證制度,在提供業務前要首先獲得日本總務省的許可,提供業務后需定期報告VoIP收入和業務流量;對于VOIP質量,日本也有一定要求。日本的VOIP管制政策不同于歐盟,重要一點就是為日本的寬帶用戶數量巨大,VOIP服務發展迅速,存在如互聯互通、網絡和信息安全以及用戶權益保護等諸多問題的可能性較大。在日本,有1/10的家庭,即大約490萬用戶在使用VoIP服務;相形之下,VoIP的用戶在法國只有22萬,在德國是11萬,而在英國不過5萬。VOIP市場規模是導致各國監管政策不同的重要因素。因此,日本等國家/地區在VOIP管制上持慎重態度也就可以理解了。
電信監管探究論文
第一種模式放松管制型,以歐盟和美國為代表。基于促進新技術和新業務的立場,為不妨礙互聯網的發展,歐盟和美國尚未對互聯網上提供的VoIP服務(或稱網絡電話服務)進行直接管制,但都表示將密切注意其發展,必要時將其納入電信業務管理。
歐盟和美國對VOIP不實行直接管制,是與其電信市場的發展密切相關的。對美國和歐洲國家來講,多年來打破壟斷、引入競爭后,固話業務市場競爭已較充分,話音業務價格已大為下降,對新進入者而言純VOIP話音業務的盈利空間不大,用戶選擇VOIP的原因不僅僅是為了價格。例如,目前在芬蘭,固話的包月費僅為10歐元左右,在德國提供VOIP話音服務的經營者為競爭需要只能將資費定為較低的1-1.5歐分/分鐘。對原有運營者,如德國電信等由于其對原有網絡投資較多,也不愿意馬上折舊完全用IP技術替代原有網絡。據了解,多數運營商準備2008年后才開始IP網絡方面的大規模投資。對于歐盟和美國而言,由于已完成了企業轉型和市場轉型,其發展VOIP更多是技術驅動,其定位為促進寬帶業務發展。
當然,這里說的不直接管制主要是指對許可和價格不管,而對涉及資源和公眾利益和安全的還是管的,比如歐盟在號碼使用和承擔的義務方面對VOIP服務實際上也是分類管理的,2005年6月3日,FCC命令要求基于VOIP提供者提供增強的(Ehanced)911緊急電話服務。這一決定標志著FCC在對VOIP的監管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說明隨著VOIP的發展,對其實施一定程度的監管是必要的。當然,現階段美國還是將VOIP作為區別于傳統電話而對待。其在VOIP監管政策的發展動向將會對其他國家的監管政策產生示范效應。
第二種模式是適當管制型,以日本、香港及新加坡為代表,這三個國家/地區的政府分別于1998年至2000年間將VOIP納入電信業務,采取較為簡單的許可方式,并對VOIP進行“輕手管理”。
對于新生的事務,日本等國家采取了較為謹慎的政策選擇,將VoIP(至少是部分形式的VoIP業務)視作傳統的電話服務進行管制。不過由于這些國家和地區對傳統的電話服務的管制也是日益放松,因此對VOIP的監管可謂“輕手監管”。以日本為例,對VoIP業務實施許可證制度,在提供業務前要首先獲得日本總務省的許可,提供業務后需定期報告VoIP收入和業務流量;對于VOIP質量,日本也有一定要求。日本的VOIP管制政策不同于歐盟,重要一點就是為日本的寬帶用戶數量巨大,VOIP服務發展迅速,存在如互聯互通、網絡和信息安全以及用戶權益保護等諸多問題的可能性較大。在日本,有1/10的家庭,即大約490萬用戶在使用VoIP服務;相形之下,VoIP的用戶在法國只有22萬,在德國是11萬,而在英國不過5萬。VOIP市場規模是導致各國監管政策不同的重要因素。因此,日本等國家/地區在VOIP管制上持慎重態度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三種模式是嚴格管制。代表國家是俄羅斯。該國政府于2005年2月21日立法對IP電話服務提供商實行許可制,要求提供IP電話的公司申請許可證。
電信市場監管實施意見
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電信體制改革取得了顯著成績,打破壟斷、引入競爭、產業重組、改制上市等措施有力地促進了電信業的發展。但一個時期以來,一些電信運營企業(以下簡稱電信企業)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采取不正當手段,人為設置障礙,干擾、阻礙網間互聯互通,有的地方甚至發生砍電纜破壞通信設施、資費違規引起用戶集體上訪等事件,嚴重影響了電信網安全暢通,擾亂了電信市場秩序,侵害了廣大用戶的通信權益。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電信企業法制觀念不強,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監管部門的依法行政行為置若罔聞、陽奉陰違,甚至公開抵觸;二是現行網間結算辦法和標準不能形成對企業保障網間通信暢通的有效激勵;三是電信監管部門缺乏有效監管手段。解決上述問題,維護電信市場秩序,需要從法律、經濟、技術、行政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治理,標本兼治。為此,提出以下意見:
一、加強法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嚴懲違法違規行為
有關部門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等有關法規,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對擅自破壞通信設施、中斷或阻礙電信網間通信以及有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單位及有關責任個人,依法從嚴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規定,加快《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法》及有關法規的起草工作,建立、健全有關法規和規章制度,加強法制宣傳和教育。努力形成監管部門依法行政、電信企業依法經營、廣大用戶依法維權的法治環境,推動建立公平、有效、有序的競爭秩序,保障電信市場的繁榮與發展。
二、完善技術、經濟手段,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促進電信網間互聯互通
電信監管部門要研究制訂電信網間通信質量標準和測試辦法,組織各電信企業對電信網間通信質量進行測試,監督電信企業按時上報測試結果,限期解決測試中發現的電信網間通信質量問題,并由信息產業部定期向社會公布各電信企業互聯互通和網間通信質量情況。同時,盡快建設電信網間通信質量監控系統,對電信網間互聯互通情況和通信質量等進行實時監測,增強電信監管部門和司法部門調查取證能力。
要根據互聯互通需要,綜合考慮技術進步、市場發展、用戶承受能力等因素,積極推進電信網經濟成本核算。抓緊制訂科學、合理的電信網間通話費結算辦法,在認真測算的基礎上合理調整電信網間結算標準,理順結算關系,形成有利于各電信企業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的有效激勵機制,促進電信企業搞好互聯互通。
基于進化博弈的電信企業監管研究
【摘要】基于進化博弈理論,本研究對電信企業與監管機構間的博弈關系進行探討。通過對均衡結果的比較分析,得出:博弈兩方的收益大小受到策略選擇比例大小影響,當決策行為側重于企業長遠利益時,企業才有可能獲得更高收益。
【關鍵詞】進化穩定策略;電信監管;進化博弈
一、引言
完全理性,往往是經典博弈論中的必要條件,在參與的過程中均通過獲取最佳策略獲取最大利益,但實際情況下的參與人往往是有限“理性”的,無法做到完全“理性”。近年來,進化博弈理論的重視程度加深,其將有限“理性”假設作為理論基礎。[1]我們發現,進化博弈的模型可適用于多種領域。因此,我們通過采取動態分析這一方法,將對參與人行為有一定影響的各種因素納入設計好的模型,根據系統論相關觀點來對群體行為的演化趨勢進行深入考察與研究。國內外眾多學者在這一領域采取了一些有效研究,如在應用上,進化博弈理論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為進化博弈在社會管理中的應用研究,另一種為進化博弈在企業管理領域的應用研究。[2、3]
二、進化博弈理論在電信監管方面的應用
進化博弈論廣泛應用在生物學、社會及經濟學。而目前涉及到電信企業及監管機構的博弈研究中,學者們依舊會默認博弈主體是完全理性的,這也是基礎的假設前提。[4]并且,二者的研究一般認為是基于非合作性質的博弈。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二者往往多是有限理性的,完全理性的存在只是一個理想狀態。因此,從現實意義的角度來看,引入進化博弈研究理念來創新電信監管部門對電信企業的監管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電信監管的新型聚焦點
FTTH(FibertotheHome,光纖到戶)廣義上也可稱為FTTP(FibertothePremises,光纖到用戶所在地)。狹義的FTTH指光纖向用戶側的進一步延伸,而且接入網內的分枝段(Drop)的光纖只連接一個用戶。FTTH是指將光網絡單元(ONU)安裝在住家用戶或企業用戶處,是光接入系列中除FTTD(光纖到桌面)外最靠近用戶的光接入網應用類型。
一、世界各國光纖到戶的最新進展
日本是世界上對FTTH最熱心,發展最快的國家。表1是日本總務省對包括光纖到家的各種寬帶接入網情況。
表1日本寬帶網的發展情況(數據來源:日本總務省(MIC),2005年7月)
日本FTTH的發展領先,除了政府主導,運營商積極響應的原因之外,還有網絡與技術方面的原因。日本網絡中的用戶環路普遍較短,同時在饋線部分原來存有大量的暗光纖,這為實施FTTH提供了方便。在技術方面,日本開發了自己的PON標準,沒有等待ITU的FSAN標準。由于日本的標準中采用了低成本的以太網技術,為部署FTTH較早地提供了技術條件。
美國在寬帶和FTTH建設方面并不領先。在寬帶部署方面,美國排名11,落后于韓國、加拿大、瑞典等國。但由于用戶的需求、FTTH成本的下降以及競爭與持續發展的需要,美國在管制和稅收方面已經或正在推出一系列的優惠政策。為了宣傳、推動和加速FTTH的發展,美國還新成立了一個非盈利的組織——FTTH協會,其成員包括通信公司、計算機公司、網絡公司,以及應用、內容與服務提供商等。到目前為止,美國的FTTH建設大潮中已涌現出:新興的房地產開發商、市政當局、國有電力公司、競爭本地運營商(CLEC)和小型傳統本地運營商(ILEC)等眾多單位的身影。房地產開發商之所以搞FTTH是因為他們發現,敷設光纖與敷設同軸電纜,雖然多花些錢,但FTTH更有利于其房屋的銷售。市政當局指定了美國1900多個小社區,它們都擁有自己的電力公司,路線和電桿,在財政上又能得到普遍服務基金(USF)的補貼,所以它們也興建FTTH。美國電信業協會(TIA)和FTTH協會最近聯合宣布,美國的光纖社區已經增加到128個,分布在32個州。FTTH用戶明顯增加,平均用戶定購率超過40%,在某些社區甚至達到75%。
電信企業資金監管問題思考
我國的電信企業雖然從原先的一家(電信局)壟斷,變成了群雄割據,但并沒有完全改變其壟斷的性質,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更加嚴峻的是我國電信企業在不久的將來還必須面臨著國際競爭對手的威脅,因此,消除長期政企不分養成的官僚作風,努力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就成了我國電信企業的當務之急。提高我國電信企業的競爭能力的途徑是多方面的,如提高技術水平,提高服務質量,開發新的市場和產品等等,本文只是從提高資金管理水平,降低企業資金管理成本方面進行了一些探討。
隨著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資本市場對企業業績的期望壓力也促使電信企業的成本和資金壓力都比較大。如何在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企業資金管理,成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作為服務大眾的大型企業,電信企業的分支機構(包括機構)分布點眾多、層次也多,經濟發達地區甚至已經覆蓋到鄉鎮,經營機構分散的特點決定了企業資金使用上的分散,這種分散不僅表現為現金收入的分散,也表現為資金使用上的分散。必然造成電信企業資金使用上的效率低下,周轉緩慢。
加強電信企業的資金的集中管理,就成為電信企業解決資金相對分散、使用效率低下等問題、優化企業資源配置的應然之選。
一、加強電信企業的資金收入的集中管理
(一)充分利用網上銀行,加速營業收入資金的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