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3 14:15:2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防污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船舶防污缺陷研究論文
摘要:船舶防污染監管是海事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做好船舶防污染檢查工作對保護水域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針對船舶防污染檢查中的常見缺陷和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對相關防污染缺陷檢查作了闡述,并提出了管理建議。
關鍵詞:船舶防污染檢查常見缺陷檢查要點
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不斷加強,各國政府對船舶防污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我國除了接受MARPOL73/78公約外,政府還相繼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今天,航運競爭日益激烈,船舶船齡長,防污設備落后、船員環保意識較為薄弱等因素導致船舶污染事故時有發生。
一、船舶防污染檢查的常見缺陷和存在問題
今年我們檢查了348艘船舶,涉及防污染缺陷371項,下面是常見缺陷分布情況:
序號
船舶防污缺陷研究論文
摘要:船舶防污染監管是海事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做好船舶防污染檢查工作對保護水域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針對船舶防污染檢查中的常見缺陷和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對相關防污染缺陷檢查作了闡述,并提出了管理建議。
關鍵詞:船舶防污染檢查常見缺陷檢查要點
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不斷加強,各國政府對船舶防污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我國除了接受MARPOL73/78公約外,政府還相繼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今天,航運競爭日益激烈,船舶船齡長,防污設備落后、船員環保意識較為薄弱等因素導致船舶污染事故時有發生。
一、船舶防污染檢查的常見缺陷和存在問題
今年我們檢查了348艘船舶,涉及防污染缺陷371項,下面是常見缺陷分布情況:
序號
船舶防污缺陷試析論文
摘要:船舶防污染監管是海事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做好船舶防污染檢查工作對保護水域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針對船舶防污染檢查中的常見缺陷和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對相關防污染缺陷檢查作了闡述,并提出了管理建議。
關鍵詞:船舶防污染檢查常見缺陷檢查要點
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不斷加強,各國政府對船舶防污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我國除了接受MARPOL73/78公約外,政府還相繼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今天,航運競爭日益激烈,船舶船齡長,防污設備落后、船員環保意識較為薄弱等因素導致船舶污染事故時有發生。
一、船舶防污染檢查的常見缺陷和存在問題
今年我們檢查了348艘船舶,涉及防污染缺陷371項,下面是常見缺陷分布情況:
序號
漁業養殖預防污染
1提高排污單位保護環境的法律意識
為了做好漁業水域預防污染的工作,漁政機構的執法人員要經常深入污水排放單位,重點宣傳漁業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依法治污的重要性。發揮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利用媒體曝光的已經追究了相關人員責任的污染事故,作為典型教材來教育和警示排污單位,幫助他們提高思想認識和法律觀念,并能換位思考問題,認識到提高經濟效益不能以犧牲環境和漁民的利益為代價,要舍棄先污染后治理、爭功近利的舊觀念,樹立先治理無污染、從長計議的新思維,要對社會負責,給后代留下一方凈水。要消除排污單位對超排污水存有的僥幸心理,促使其吸取“亡羊補牢”的教訓,用科學的發展觀來治理污染。通過對排污單位多渠道、多手段、多方式的宣傳,提高了他們對保護漁業環境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了他們防治污染的法制觀念和社會責任心,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漁業污染事故與2006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0%,漁業養殖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2提高漁政隊伍保護漁業環境的執法能力
針對這項執法難度大、業務技術要求高、責任心強的工作,漁政執法人員要堅持“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斷加強政治思想、道德素養、業務水平建設,努力學習漁業環境保護的法律知識和漁政執法的實體法。因管理工作的需要,執法人員經常和排污單位打交道,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嚴格遵守農業部漁業行政執法的六條禁令,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要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強化執法能力,提高執法水平,完善執法措施,內強素質,外樹形象;要善于把握工作的切入點,找準突破口,實行針對性有效管理。為了適應當前預防污染工作的需要,要核準漁政機構檢測水質的法定資質,充實水環境監測的專業人才;執法人員要經常到養殖水域監測、監視和評估水質狀態,對上游來水及水源要加強監控,到了汛期要讓漁民對養殖水體加強防護措施,為及時有效地防止污染并推廣無害化養殖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為實現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穩定,減輕漁業污染危害奠定基礎。
3履行法定職能,加強對排污單位的監管力度
《環境保護法》第十四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有權對管轄范圍內的排污單位進行現場檢查。”《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十八條規定:“環境保護部門和海事、漁政管理機構進行檢查時,根據需要可以要求被檢查單位提供下列情況和資料……”根據上述規定,為了確保漁業水環境的安全,漁政機構要促使排污單位認真遵守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執法人員要經常深入排污單位進行現場執法檢查,要了解他們的生產原料和排污成分,及時查清污染源、污染物和危害程度,發現問題及早解決,防患于未然。《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規定:“造成漁業污染事故的,應當接受漁政監督管理機構的調查處理。”第五十三條第二款規定:“造成漁業污染事故……由事發地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根據所造成的危害和損失處以罰款。”上述法律條款明確了漁政機構的調查處理職能。為了依法維護弱勢漁民的權益,有效地預防水質污染,漁政機構要依照法律程序,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來制約違法排污活動,加大對排污單位的行政處罰力度,讓其痛定思痛,吸取深刻教訓,促使其積極治理污染。
石化企業消防污水處理技術探討
摘要:隨著我國現代化發展步伐的加快,環境保護越來越被各個領域所關注。隨著資源被大量消耗,石化企業的消防污水越來越多,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因此,石化企業需要積極解決消防污水處理問題。
關鍵詞:石化企業;消防污水;污水處理;環境保護
石油化工建設2016.05石化企業作為國家基礎能源建設單位,正逐步邁入市場化運行軌道。面對行業市場的激烈競爭,石化企業要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注重生態環境保護。這就需要石化企業提高污水處理技術水平,特別是火災事故后的消防污水。消防污水含有滅火劑和石油化工產品,當這種消防污水被排放到自然界后,就會污染環境。因此,石化企業要對排放的消防污水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保護環境,保證人們的生產、生活安全。
1石化企業消防污水的產生和特點
1.1石化企業消防污水的產生
石化企業屬于危險系數較高的行業,其以石油為主要原料,經過一系列工藝流程生產出化工產品。在加工、存儲一些化學品的過程中,諸多具有可燃性的化學物質都會在各種因素的催化作用下燃燒。從近年來發生的安全事故來看,石化企業的火災事故發生率較高,在所有安全事故中占到40%。當石化企業發生火災時,一般采用干粉滅火劑或泡沫滅火劑控制火情。在發生火災時,裝有石油化工物料的容器容易出現滲漏,管道容易因周圍溫度過高而膨脹,進而出現破裂,導致滅火的消防水中融入了諸如石油、柴油、汽油等化學物料,芳香族的化合物和各種衍生物,經過各種化學反應后成為了消防污水。在滅火的過程中,會使用大量的滅火藥劑。當這些藥劑融入到水中后就會發生化學反應,進而形成消防污水。清洗火災現場的時候,所殘留的化學物料混合在水中,也會形成消防污水。
打贏藍天保衛戰防污治污工作總結
為全面貫徹黨的精神、生態文明思想和對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按照《關于報送<打贏藍天保衛戰等9個實施方案>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2020年實施計劃>年度工作總結的緊急通知》的要求,高度重視,結合實際,將此項工作落到實處。現將2020年度污染防治工作總結如下:
一、組織機構,明確分工
成立了以局黨支部書記、局長為組長,副局長、、為副組長,各相關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防污治理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局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由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牽頭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各相關股室協力共同開展此項工作,做到了明確分工,將責任層層落實。由、兩位同志負責日常工作開展并做好情況上報工作。
二、大力宣傳,提高防污意識
加大宣傳力度,利用“3.15”、“十.一”黃金周等重要時段,開展“生命來源自然,健康來自環保”防污治理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傳單、現場咨詢、張貼宣傳標語等多種形式,下大力抓好生態環境建設,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地綠”攻堅戰。截至目前,共出動工作人員213人次,懸掛橫幅15條,張貼宣傳標語34條,發放宣傳資料近300份,接受現場咨詢49次。
三、立足本職,嚴防緊控
漁業養殖預防污染分析論文
1提高排污單位保護環境的法律意識
為了做好漁業水域預防污染的工作,漁政機構的執法人員要經常深入污水排放單位,重點宣傳漁業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依法治污的重要性。發揮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利用媒體曝光的已經追究了相關人員責任的污染事故,作為典型教材來教育和警示排污單位,幫助他們提高思想認識和法律觀念,并能換位思考問題,認識到提高經濟效益不能以犧牲環境和漁民的利益為代價,要舍棄先污染后治理、爭功近利的舊觀念,樹立先治理無污染、從長計議的新思維,要對社會負責,給后代留下一方凈水。要消除排污單位對超排污水存有的僥幸心理,促使其吸取“亡羊補牢”的教訓,用科學的發展觀來治理污染。通過對排污單位多渠道、多手段、多方式的宣傳,提高了他們對保護漁業環境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了他們防治污染的法制觀念和社會責任心,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漁業污染事故與2006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0%,漁業養殖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2提高漁政隊伍保護漁業環境的執法能力
針對這項執法難度大、業務技術要求高、責任心強的工作,漁政執法人員要堅持“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斷加強政治思想、道德素養、業務水平建設,努力學習漁業環境保護的法律知識和漁政執法的實體法。因管理工作的需要,執法人員經常和排污單位打交道,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嚴格遵守農業部漁業行政執法的六條禁令,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要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強化執法能力,提高執法水平,完善執法措施,內強素質,外樹形象;要善于把握工作的切入點,找準突破口,實行針對性有效管理。為了適應當前預防污染工作的需要,要核準漁政機構檢測水質的法定資質,充實水環境監測的專業人才;執法人員要經常到養殖水域監測、監視和評估水質狀態,對上游來水及水源要加強監控,到了汛期要讓漁民對養殖水體加強防護措施,為及時有效地防止污染并推廣無害化養殖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為實現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穩定,減輕漁業污染危害奠定基礎。
3履行法定職能,加強對排污單位的監管力度
《環境保護法》第十四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有權對管轄范圍內的排污單位進行現場檢查。”《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十八條規定:“環境保護部門和海事、漁政管理機構進行檢查時,根據需要可以要求被檢查單位提供下列情況和資料……”根據上述規定,為了確保漁業水環境的安全,漁政機構要促使排污單位認真遵守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執法人員要經常深入排污單位進行現場執法檢查,要了解他們的生產原料和排污成分,及時查清污染源、污染物和危害程度,發現問題及早解決,防患于未然。《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規定:“造成漁業污染事故的,應當接受漁政監督管理機構的調查處理。”第五十三條第二款規定:“造成漁業污染事故……由事發地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根據所造成的危害和損失處以罰款。”上述法律條款明確了漁政機構的調查處理職能。為了依法維護弱勢漁民的權益,有效地預防水質污染,漁政機構要依照法律程序,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來制約違法排污活動,加大對排污單位的行政處罰力度,讓其痛定思痛,吸取深刻教訓,促使其積極治理污染。
全市春蠶防污會議講話
一、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切實增強抓好春蠶生產的責任感
一要充分認識蠶桑生產在上半年農民增收中的作用和地位。蠶桑生產是我市的傳統特色優勢產業,全市蠶繭絲綢產值占到工農業總產值的8-9%,05年蠶繭款收入3.92億元,全市有20萬戶蠶農栽桑養蠶,其中春蠶繭款收入2.38億元,占全年蠶繭收入的60.7%。春蠶生產是全年蠶桑生產的重頭戲,是上半年農民增收的主要產業,也將是今年農民增收的一個亮點。
二要充分認識今年廣大蠶農對春蠶生產的期望值較高。從當前各地春蠶生產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情況看,由于去年秋繭全國性減產,繭絲企業原料繭緊缺,加上國內市場繭絲行情利好的拉動,目前的繭絲價格仍在高位運行(白廠絲27-28萬元/噸),廣西春繭上市價格達到1400-1500元/擔。繭絲行情的持續看好,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蠶農的生產積極性。據調查統計,今年春蠶訂種數量大幅增加,全市已訂春蠶種23.19萬張,同比增加4.41萬張,增幅達23.48%,為近十年來增幅最大的一年。種桑改桑面積達到2.2萬畝,同比增加0.93萬畝,新建蠶桑規模小區54個,面積達5950畝,累計種桑1610萬株。修枝、整枝、冬季剪梢、冬肥、“催芽肥”等桑園管理工作比往年要好,蠶農對今年的春蠶生產寄以厚望。
三要充分認識當前我市養蠶環境日趨惡化的嚴峻性。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市工業污染和農藥污染對蠶桑生產的危害十分嚴重,各類中毒事故頻發。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全市因工業污染和農藥污染損失蠶種達到1.3萬多張,其中工業污染損失9538張(春期損失5470張,秋期損失4068張),農藥中毒損失4000多張,按全市平均張產41.3公斤計算,損失蠶繭536.9噸。由于環境污染,蠶中毒、蠶發病、蠶種孵化不理想等因素引起的群眾上訪事件、過急行為等近幾年時有發生,并且規模、程度不斷加重。如去年春蠶吳興區東林鎮大面積工業污染中毒事件、南潯區富強村不結繭事件、秋蠶千金鎮中毒事件、東林菱湖“181”中毒事件等等,教訓十分深刻。
四要充分認識今年春蠶生產期間可能引發的不安定因素。從目前看,突出的不安全因素二個方面:一是蠶種供應矛盾。由于去年秋期蠶種生產全國性大減產,造成今年春蠶種供應大范圍緊張,不僅蠶種數量上滿足不了蠶農需求,更重要的是蠶種質量,特別是調進的蠶種質量把握上矛盾較多,春蠶種供需矛盾、量質矛盾十分突出。二是養蠶環境惡化矛盾。工業污染、農藥污染以及氟化物中毒等日趨嚴重,蠶作安全隱患多,特別是在今年繭價高的情況下,一旦發生因蠶種質量和蠶中毒問題,由此引發的矛盾糾紛將更為激烈。
因此,我們必須要認真分析今年春蠶生產形勢,進一步統一思想,充分認識春蠶生產在今年農民增收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認清今年春蠶生產呈現的良好態勢和面臨的嚴峻問題,按照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增強“三力”、率先崛起,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緊緊抓住今年春蠶生產難得的發展機遇,切實把發展春蠶生產作為今年農民增收的一個亮點,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研究對策措施,著力引導和保護好蠶農的生產積極性,著力解決蠶區工業等環境污染問題,確保蠶作安全,切實維護蠶農合法權益和蠶區社會穩定。
自來水廠防污染防投毒應急預案
為確保場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經總場黨委研究決定,特制定自來水廠防污染、防投毒應急預案。
一、確保水源安全。
自來水取自長江,取水區上游100米內不能停泊船只,取勝區上游100米不能洗衣、菜等洗滌活動。每天供水時,水廠要指定專人到取水區查看水質,一旦有污染情況,立即停止取水。
二、確保自來水廠廠內供安全。
1、自來水廠每天24小時要有人值班,特別是供水期內不能缺人。非工作人員不能進入廠區。農藥等有毒物質不能存放在廠區內。
2、加強消毒藥、凈化藥管理。三無產品不能使用,過期、失效產品不能用。
環保局防污治污工作實施方案
為有效控制“*”期間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根據《*省環境保護“*”規劃》和《*市環境保護“*”規劃》,制定本方案。
一、總量控制原則
按照省的要求,以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為主題,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建立總量控制的實施與考核體系,形成以總量控制為主線的環境管理運行機制,促進區域經濟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二、總量控制計劃
(一)總量控制指標。除按照全省統一要求,對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總量及化學需氧量、氨氮的入河量總量實行控制計劃管理外,根據*市環境狀況實際,增加對煙塵和工業粉塵的控制要求,各類污染物排放基數按20*年環境統計結果確定。計劃到2010年,全市主要水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比20*年減少18%,且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入河量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大氣污染物二氧化硫、煙塵和工業粉塵排放總量均比20*年減少12%。具體指標為:化學需氧量由5.92萬噸減少到4.86萬噸;二氧化硫由9.73萬噸減少到8.56萬噸,其中火電行業控制在3.2萬噸以內;煙塵由3.33萬噸減少到2.93萬噸;工業粉塵由2.68萬噸減少到2.36萬噸;化學需氧量、氨氮入河量總量分別控制在2.25萬噸、0.28萬噸以內。
(二)總量控制指標分解。根據國家、省關于將總量控制計劃“分解落實到基層和重點排污單位”的要求,*市將“*”期間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分解到各縣(市)區、高新區和重點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