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體系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3 17:13:4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防汛體系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鄉鎮防汛體系建設匯報
一、我鎮水利工程基本情況
××鎮,位于××本島東南部,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總面積××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平方公里。下轄××個村(社),包括××個城鎮村、××個漁農村,××個城鎮社區。現有戶籍人口××人,××戶。
××地處海島,夏季臺風災害頻發,這給防汛工作帶來了嚴峻的考驗。2007—2008年,完成水利建設投入××萬元,建設加固了標準海塘、非標準海塘、水庫、河道等基礎水利設施,較大的提高了防汛抗災能力。目前,全鎮共有大小水庫54座,總蓄水量463萬立方米;有一線海塘17條,總長17.2公里,保護面積12438畝;水閘36座,主要排澇河道5條,總長8公里;還有大量的港口、碼頭、船塢等沿海一帶的基礎設施。
二、我鎮防汛體系建設具體做法
近年來,我鎮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災”的意識,根據實際情況,建立了黨委領導、行政首長負責、部門企業協作、社區(村)配合、群眾參與,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防汛工作體系。一手抓防臺、一手抓抗旱,以防為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和全鎮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具體做法是:
(一)全面建立防汛組織體系,落實防汛責任制。
鄉鎮防汛體系建設工作總結
一、我鎮水利工程基本情況
××鎮,位于××本島東南部,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總面積××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平方公里。下轄××個村(社),包括××個城鎮村、××個漁農村,××個城鎮社區。現有戶籍人口××人,××戶。
××地處海島,夏季臺風災害頻發,這給防汛工作帶來了嚴峻的考驗。20*—20*年,完成水利建設投入××萬元,建設加固了標準海塘、非標準海塘、水庫、河道等基礎水利設施,較大的提高了防汛抗災能力。目前,全鎮共有大小水庫54座,總蓄水量463萬立方米;有一線海塘17條,總長17.2公里,保護面積12438畝;水閘36座,主要排澇河道5條,總長8公里;還有大量的港口、碼頭、船塢等沿海一帶的基礎設施。
二、我鎮防汛體系建設具體做法
近年來,我鎮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災”的意識,根據實際情況,建立了黨委領導、行政首長負責、部門企業協作、社區(村)配合、群眾參與,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防汛工作體系。一手抓防臺、一手抓抗旱,以防為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和全鎮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具體做法是:
(一)全面建立防汛組織體系,落實防汛責任制。
防汛抗旱服務體系建設論文
1基層防汛抗旱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1.1工作人員在思想上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長久以來,我國的防汛抗旱工作都出現了“領導重視,基層忽視”的現象,就是上級領導對防汛抗旱工作比較重視,但是基層工作人員卻相對忽略防汛抗旱工作,或者有些領導僅僅將抗旱防汛工作放在口頭,沒有真正落實防汛抗旱工作。此外,還有一些基層領導的地區防汛抗旱工作意識比較淡薄,認為這是地方水利部門的工作范疇,與自己無關,抱著僥幸心理認為一旦出現災害必定可以解決,忽視了日常防汛抗旱工作管理。
1.2工作管理體制不健全
我國某些基層防汛抗旱工作人員的檔案歸鄉鎮管理,屬于地方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基層地區并沒有建立專門的水利站,社區街道也沒有設置相關的防汛抗旱辦公機構。在一些調查中發現,由于體制上的欠缺,很多地區的水利工作人員較少,地區僅有幾個工作人員,需要相互調配,根本無法滿足地區的防汛抗旱工作需求。
1.3基層地區人員欠缺嚴重
原創首發:鄉鎮防汛體系建設工作匯報
一、我鎮水利工程基本情況
××鎮,位于××本島東南部,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總面積××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平方公里。下轄××個村(社),包括××個城鎮村、××個漁農村,××個城鎮社區。現有戶籍人口××人,××戶。
××地處海島,夏季臺風災害頻發,這給防汛工作帶來了嚴峻的考驗。20**—20**年,完成水利建設投入××萬元,建設加固了標準海塘、非標準海塘、水庫、河道等基礎水利設施,較大的提高了防汛抗災能力。目前,全鎮共有大小水庫54座,總蓄水量463萬立方米;有一線海塘17條,總長17.2公里,保護面積12438畝;水閘36座,主要排澇河道5條,總長8公里;還有大量的港口、碼頭、船塢等沿海一帶的基礎設施。
二、我鎮防汛體系建設具體做法
近年來,我鎮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災”的意識,根據實際情況,建立了黨委領導、行政首長負責、部門企業協作、社區(村)配合、群眾參與,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防汛工作體系。一手抓防臺、一手抓抗旱,以防為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和全鎮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具體做法是:
(一)全面建立防汛組織體系,落實防汛責任制。
防汛物資儲備管理現狀與對策思考
摘要:水利防汛物資儲備管理是開展防汛抗旱工作的關鍵環節之一,在各級政府防汛抗旱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了江蘇省省級水利防汛物資儲備管理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應對措施建議,對做好防汛抗旱物資保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研究價值。
關鍵詞:防汛物資;儲備管理;對策分析;江蘇省
江蘇地處長江、淮河流域下游,東臨黃海,10.72萬km2的國土面積要承受上中游近200萬km2來水,且降雨時空分布不均,長江、淮河、沂沭泗、太湖洪水經江蘇下泄入江入海,全省80%國土面積處于洪水的威脅之下,素有“洪水走廊”之稱;加之江蘇經濟發達、人口稠密,重要城市和大部分人口都分布在沿江、沿河、沿湖、沿海地區,一旦發生汛情,容易造成重大損失。每年汛期,江蘇的防汛任務都異常艱巨。多年來一直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防大汛、抗大洪、保一方平安擺在各項工作首位,立足超標準洪水防御,精心調度水利工程,前置防汛搶險力量,儲運防汛搶險物資,有效防御了洪水、臺風等各類水患災害,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防汛物資是抗洪搶險、防洪保安全的物質保障,防汛物資及時有效供應,直接關系到防汛搶險的成敗。本文分析了江蘇省省級防汛抗旱物資儲備現狀,指出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就進一步加強防汛搶險物資儲備管理能力建設提出了對策建議。
1江蘇省省級防汛搶險物資儲備現狀
1.1儲備體系。江蘇省現行防汛搶險物資儲備實行省、市、縣“分級儲備、分級管理、分級使用”原則,其中省級物資由省水利廳負責購置、儲備和管理,主要用于支閘泵站、水庫及重災區的防汛搶險,救助受洪水威脅群眾等。遇特殊水旱災害年份,防汛搶險物資由省防指統一調配。1.2儲備物資。當前,全省共儲備防汛搶險物資30余個品種,包括編織袋、復膜編織布、快速膨脹堵漏袋、橡皮舟、沖鋒舟、打樁機、救生器材等。其中:省級主要有三袋770.8萬條,彩條布138萬m2,土工布103.3萬m2,防汛塊石101.2萬t,移動泵車17輛(總流量5.8m3/s),水泵1257臺(總流量294.4m3/s);市縣主要有三袋3497萬條,彩條布9萬m2,土工布240.36萬m2,防汛塊石82.05萬m3,移動泵車268輛(總流量93.3m3/s),水泵17038臺(總流量2068.8m3/s)。在省級鎮江倉庫代儲了折疊式搶險金屬網箱、沖鋒舟等20個大類25個品種的中央防汛抗旱物資。1.3儲備管理。省級防汛搶險物資除塊石就近存放在險工患段和靠近重要防御地域外,其余主要存儲在江蘇省水利防汛物資儲備中心下屬徐州分中心、蘇州分中心、鎮江分中心、揚州分中心、南京分中心5個分中心和省駱運水利工程管理處、省防汛防旱搶險中心、省泰州引江河管理處3個省屬水利工程管理單位,主要分布在長江兩岸、太湖和沂沭泗地區,倉儲總面積近3.6萬m2,其中除了蘇州、徐州2個儲備點倉庫系近年修建外,其他儲備庫均年代久遠,裝卸設備老化,與現代化倉儲條件相距甚遠。每個設區市和縣(市)均有1~2個倉庫,儲備相關防汛搶險物資。1.4保障情況。歷年來,防汛搶險物資在我省防汛搶險、防臺風襲擊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歷次抗洪搶險、抗擊強臺風侵襲、應對太湖流域和沿江區域特大洪水等期間,防汛搶險物資使用量價值達數億元,有效地保證了防洪搶險救災的需要。以江蘇省水利防汛物資儲備中心為例,2003年,江蘇淮河流域發生了1954年以來的最大洪水,調運防汛塊石8.5萬t、編織袋660萬只、草包179萬只、土工布50萬m2、彩條布117萬m2、木樁1.45萬根。2020年7月,長江、太湖大洪水,調運給丹徒土工布1萬m2,鎮江塊石2300t;淮河大水,調運編織袋10萬只、杉條木80m3急送盱眙用于淮河流域搶險救災。中心所屬鎮江分中心作為中央防汛物資定點儲備庫,充分發揮中央級防汛搶險物資庫的作用,僅2020年7月,馳援安徽省防汛搶險,調用復膜編織布50萬m2,玻璃鋼沖鋒舟14艘,配備40馬力船外機14臺,編織袋220萬只,10萬m2土工布,救生衣24000件,升降照明燈3臺,移動升降燈塔4臺;馳援江西南昌抗洪搶險救災,調運復膜編織布40萬m2、帳篷150頂,移動泵車15臺、排水單元8臺套;馳援湖南常德土工布20萬m2。
2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供銷社防汛抗旱工作匯報
為做好2018年的防汛抗旱抗災工作,自進入洪水季節以來,根據州、縣文件要求,我社按照上級部門要求,加強組織領導,高度重視,精心策劃,切實加強防汛抗旱生活物資供應的保障工作。現將相關工作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
我社黨政領導班子對防汛抗旱工作十分重視,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主任為組長的防汛防旱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行政辦公室,負責日常監管工作,制定防汛抗旱工作方案,并落實儲備和調運工作,做到市場物價穩定,供應充足,儲備物資有得調、調得動。
二、體系完善,強化措施
(一)制度體系建設方面:為了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完善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體系。我社制定了《供銷社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供銷社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等預案制度,做到從預警報告、應急啟動、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到了責任到人,程序清晰。
(二)農資網點防汛應對準備方面:供銷社要求各農資網點嚴格執行值班制度,網點負責人保證通信暢通,認真落實上級防汛抗旱指示精神和要求。
全區鄉鎮防汛組織工作通知
各街道、區城市防汛辦:
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局地強降雨等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越來越大,而我區水利工程多,中小水庫、塘壩、中小河流點多面廣,在遭受局地強降雨的情況下,極易出險致災。根據市防辦《關于轉發<省防總關于加強鄉鎮防汛組織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為充分發揮鄉村基層防汛組織的作用,切實做好局地強降雨應對工作,現就加強鄉鎮防汛組織工作通知如下。
一要健全組織機構,狠抓責任落實。目前,全區鄉鎮(街道辦)防汛指揮機構已基本建立,在加強街道防汛組織指揮機構建設的基礎上,下一步應重點完善村級社區防汛組織,盡快成立行政村、社區防汛工作組。要按照“屬地管理,不留死角”的原則,全面建立和完善以街道防汛指揮機構為單位,以社區防汛工作組為單元,以自然村、居民區、企事業單位、水庫塘壩、山洪與地質災害易發區等責任區為網格的基層防汛組織體系。按照防汛責任制落實好有關規定,強化行政首長負責制、分級分部門崗位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街道和社區主要負責人對所轄區域的防汛工作負總責。區防指負責所轄區域防汛組織指揮體系的建設與管理,街道防指、村級防汛工作組具體負責基層防汛工作。要根據當地實際,細化防汛任務和工作目標,分解落實到具體防汛網格責任崗位上。
二要確定工作目標,明確任務分工。各街道要在明確社區防汛責任人、健全責任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措施,確定社區防汛組織工作目標:組織機構完善、辦公場所確定、辦事人員到位、辦公設備齊全、工作制度健全。同時,要注重預案、監測預警和搶險救援等體系的建設,明確防汛任務和分工,確保防汛組織機構工作有作為、出實效,應急處置水平和保障能力能切實得到提高。街道、社區要按有關規定修編防汛預案,并根據工作實際不斷修訂完善預案,使預案達到通俗、簡練、有效、可操作的要求。街道防指要不斷加強防汛搶險隊伍力量,整合基層派出所、民兵、消防隊、森林防火隊、治安巡邏隊、企業應急小分隊等人員,及時補充防汛物資,并建立臺賬制度,對可調用的搶險隊伍和物資進行登記造冊。村級防汛工作組要落實專人,保管好防汛搶險物資,并不斷完善以青壯年為主體的防汛搶險小分隊。
三要強化現場報汛、注重應急值守。要繼續推行現場報汛制度,對所有水利工程,特別是小型水庫、中小河道、塘壩逐一明確責任主體,落實專管人員,確保各類工程汛期有人值守、巡查,一旦發現危險征兆能第一時間發出預警、第一時間上報情況、第一時間組織群眾撤離、第一時間開展搶護。要配備必要報汛工具,保證信息暢通,確保一旦險情發生,能第一時間向區防指報汛。要進一步強化街道防汛指揮部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并強化與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值班人員、現場報汛人員、上級防汛指揮部的溝通聯系,確保信息及時傳遞。各街道值班電話務必保持24小時通暢,區防指將強化值班督查,定期抽查,對機構不落實的、制度不健全的、聯絡不通暢的、缺位脫崗的要嚴肅處理,區防指將不定期對各單位值班狀況進行抽查,并將抽查情況全區通報。
請各街道、區城市防汛辦于7月20日前,將轄區內社區、居民區、企事業單位的防汛工作組人員名單、辦公場所、聯系方式(包括固定聯系方式和移動聯系方式)報區防辦。
水利局防汛防旱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市)
同志們:
汛期即將來臨,市委、市政府召開一年一度的防汛防旱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省防汛防旱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去年的防汛防旱工作,分析當前面臨的形勢,研究部署今年防汛防旱工作任務,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趙書記、李市長對防汛防旱工作十分重視,前不久專門視察檢查防洪工作,對防汛防旱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現在,我就防汛防旱工作先講兩點意見,最后請李書記作指示。
一、回顧總結20*年防汛抗旱工作
20*年是很不尋常的一年,大事多、喜事多、難事多、自然災害、突發事件也多。我市防汛防旱工作也先后經歷了1-4月份干旱、4月中下旬淮河春汛、梅雨期短時間局部澇情以及臺風外圍影響的考驗,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各地、各有關部門團結協作、周密部署,奪取得了防汛抗災的全面勝利。
一是領導重視,組織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防汛防旱工作,趙書記、李市長多次深入基層檢查指導,對易淹小區、低洼圩區等防汛薄弱環節親自部署,一線指揮。市四套班子領導按照防汛防旱工作劃片分工,多次到各自掛鉤地區督促檢查防汛工作。各地黨政領導也親臨一線,指揮防汛排澇工作,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各級防指成員單位也把防汛防旱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全力配合,協同作戰,形成強大抗災合力。
二是超前部署,準備充分。層層簽訂防汛責任狀,嚴格落實防汛責任制。汛前對在建工程安全度汛、防汛歲修急辦、水毀工程修復等進行了多次檢查,排除度汛隱患。加快濱海閘下移、海堤達標、農村水利、里下河地區災后應急治理等防洪工程建設,市區主城區在20*年汛前形成防洪大包圍,結束了不設防的歷史。市級修訂完善了11項防洪抗旱預案,市、縣、鄉三級按責任狀要求儲足儲全各類防汛物資,市、縣兩級均成立了專群結合的搶險隊伍,為做好防汛防旱工作贏得了主動。
防汛抗旱面臨問題調研報告
防汛抗旱,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是一項關系全局的重要工作。由于我縣區位、地貌、氣候三大特殊性,決定了易澇易旱特別是易受洪水威脅的基本縣情,多種自然災害并發是我縣防汛抗災的顯著特點。如何進一步抓好防汛抗旱,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努力減輕水旱災害損失,始終是我縣一項艱巨而繁重的工作。本文從全縣防汛抗旱現狀出發,對水旱災害防御能力作了基本評價,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今后防汛抗旱工作的主要任務和措施建議。
一、我縣水旱災害防御能力基本評價
㈠、防洪能力為防御一般洪水。縣內溪河眾多,縱橫分布。據統計,全縣共有中小河流46條,總長度達700余公里,是全省溪河較多的縣市之一,其中流域面積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7條,長達530.4公里。沮、漳、西河自北向南縱貫全境,總流程達143公里,為縣內三大主要河流。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縣通過興建護岸、疏浚河道、加固堤防等措施,對中小河流進行了規模治理。1999年至2002年,我縣投資3177萬元分四期建成鳴鳳城區防洪堤4381米,整治城南、城北排洪溝1870米。2005年至2006年,我縣對舊縣陳家堡、洋坪雙路、中心小學、東坪堰等4段600米護岸進行了整治加固,使有設堤防提高到5%。在溪河治理上,我縣先后興建了鹿溪河董家段、羅漢峪河徐家棚段、五里河芭芒店段等河堤,長達8.6公里。隨著西河上游天福廟、玄廟觀和上游峽口電站的建成,工程削峰、調洪功能的日益顯現,、西河的防洪能力有了較大提高。加之全縣水庫、堰塘的總庫容達3337.4萬立方米,防洪庫容近547.6萬立方米,初步形成了由水庫、堰塘、堤防、排洪溝等組成的防洪工程體系。2006年,全縣水庫、堰塘累計攔蓄洪水7381萬立方米、調洪369萬立方米,防洪減災效益達到6300萬元。總體評價表明,縣內主要河流已基本具備防御一般洪水(即5至10年一遇)的能力,城區防洪標準由原來的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㈡、抗旱能力為抗御中等干旱。建國后,歷屆縣委、縣政府把發展農田水利事業、提高抗旱能力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恢復、整修、擴建和新建了大量的抗旱灌溉設施。“十五”時期以來,全縣又先后實施了山區人飲解困、農業節水灌溉、末級渠系節水改造、農村飲水安全等重點抗旱飲水工程建設,全縣綜合抗旱能力有了顯著提高。目前,全縣共建有各類小型水利工程11765處,其中小型水庫52座,堰塘9284口,引水堰渠820條,提水泵站122座,集鎮自來水廠9個,山區人飲工程1478處。蓄、引、提水能力達8890.8萬立方米,有效灌溉農田12.48萬畝,飲水受益人口13.68萬人,同時全縣還完成末級渠系節水改造95.06公里,新增節水灌溉面積967公頃。基本形成了以小型水庫為龍頭,以東干渠等引水工程為骨干,以溝凼、堰塘、提水泵站為補充的水利灌溉體系和以集鎮、村級水廠、單戶天河水窖為主要形式的人畜飲水保障體系。2006年,全縣各類水利工程累計提供工農業生產和城鎮居民及農村生活用水6493.5萬立方米,其中農業抗旱灌溉用水6456.8萬立方米,城鎮居民及農村生活用水36.25萬立方米,抗旱減災效益達2100萬元。總體評價表明,全縣大部分地區已基本具備抗御中等干旱的能力,即遇中等干旱年份工農業生產和生態不會受到大的影響,可以基本保證城鄉供水安全。
㈢、防汛抗旱工作體系基本建立。一是有健全的指揮網絡。全縣建有縣、鄉鎮、村和工程管理單位四級防汛抗旱指揮網絡,并有明確的責任分工。同時承擔有防汛抗旱任務的部門和單位也都設立了相應機構,按照部門職責分工,具體負責領導、組織、參與本單位和全縣的防汛抗旱工作,為防汛抗旱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二是有完善的工作機制。各級各部門按照防汛抗旱“八到位”的要求,認真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責任制,狠抓工程準備,搶險勞力、物資器材的落實,各類預案的編制、修訂,不定期地開展汛前、汛中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形成了較完善的防汛抗旱工作機制。三是有科學的工程調度管理體系。縣防辦、水利和工程管理單位加強工程日常管理,嚴格執行各類預案和水庫度汛計劃。遭遇洪水和干旱時,堅持統籌兼顧,科學調度,合理運用水庫、堰塘等防洪灌溉工程,最大限度地攔蓄洪水、削減洪峰,同時利用雨洪資源做好抗旱水源的蓄水保水,充分發揮了水利工程的防洪減災作用。四是有較強的抗洪搶險能力。在抗洪搶險、抗旱救災的過程中,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身先士卒、靠前指揮,積極動員和團結全社會力量共同抵御水旱災害。各級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基層民兵發揮突擊隊作用,各成員單位密切協作,合力抗災,使防汛抗旱工作的各個環節形成有機整體,防災抗災的綜合能力有了顯著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全鎮年度防汛工作通知
各村莊、鎮直部門、企業: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結合我鎮實際,現將做好今年防汛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切實增強防汛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
防汛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經濟發展大局。近幾年來,我鎮防汛體系進一步完善,抗洪防汛減災能力有了顯著提高。但由于受環境污染、大氣破壞以及極端異常天氣頻發影響,加上我鎮防汛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防汛工程體系不能完全適應全鎮經濟社會發展要求,防汛預案、物資、隊伍等防汛非工程體系不能完全適應搶險救災的實際需要,防汛預警、預報體系和應急反應處置能力尚不能完全適應頻繁發生的突發極端天氣事件。對此,各村莊、單位務必引起高度重視,按照“以防為主,常備不懈”的防汛指導方針,扎實落實好各項防汛措施,確保工程安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全鎮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創造條件。
二、加強領導,切實落實好防汛責任制
各村莊、部門、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是轄管內防汛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防汛安全負總責。其他領導人員逐人落實到崗、到位。要層層落實各類防汛責任人,決不允許出現死角。各村莊、單位主要負責人近期要親自對所管區域進行全面檢查,落實防汛措施,做到心中有數,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積極做好防汛準備工作,形成防汛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