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匯報材料范文10篇
時間:2024-01-31 16:09:4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工業匯報材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區工業集聚匯報材料
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把工業園區建設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注重科學規劃,做到規劃一步到位,建設分步實施,做到開發建設一塊,招商引資一塊,推廣見效一塊,實現園區的滾動發展。
一、工業園區規劃基本情況
*縣工業園區以連霍高速公路為軸線,向南北延伸,北臨南環路,東臨東環路,西至西環路西側1.5公里(西環路以西部分,北至北環路,南至響河北側),南至高速路以南1.5公里,總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我縣工業園區南區主要安排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的高新技術項目,西區主要安排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勞動密集型項目。
我縣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河南省工程咨詢公司制作好,工業園區規劃圖已對外進行了公示,工業園區環評正由商丘環境保護科研所制作。
二、工業園區建設情況,
1、基礎設施投資情況
工業園區發展情況匯報材料
**縣工業園區發展情況匯報
*工業園區是省級工業園區,20*年,分別被省發改委、省經貿委授予“全省第一批省級循環經濟試點園區”,同時,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資源節約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園區現有入園企業84家,20*年,新增入園項目23個,其中投資1億元以上的3個,投資5000萬元—1億元的8個,投資500萬
元—5000萬元的12個。已初步形成塑料制品、醫藥化工、綠色建材、環保造紙、汽摩配件加工和有色金屬加工等產業雛形。
今年以來,園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搶抓機遇,負重拼搏,迎難而進,著重抓好園區平臺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搞好項目跟蹤服務,加強企業生產調度,完善園區管理制度和非公企業黨建工作,6月底,市政協召開二屆三次常務會,專題協商工業園區如何在趕超發展中擔當重任,我園被推薦在會上作典型發言。通過近幾年的建設、發展,園區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一)經濟總量實現新跨越。1-10月,工業園區實現銷售收入8.12億元,同比增長1*.7%;稅收2527萬元,同比增長117.6%;新增就業1*8人。同時,主要支柱產業運行質量明顯提高,塑料制品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23億元,同比增長72.5%;上交稅金332萬元,同比增長79.6%。環保造紙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88億元,同比增長138.5%;上交稅金218.8萬元,同比增長142.5%。醫藥化工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同比增長124.7%;上交稅金369.5萬元,同比增長121.2%。綠色建材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億元,同比增長117.5%;上交稅金252.2萬元,同比增長183.1%。
(二)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縣委、縣政府對園區項目建設高度重視,年初實行了縣領導“六個一”工作責任制,每個項目分別確定了掛點領導、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實施負責人,對項目實施進行跟蹤服務;各級領導,尤其是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經常親自調度、現場辦公解決問題,強有力的高位推動,加快了項目建設進度。富旺金屬、瑞升銅業、新華彩印、旭陽米業等一批項目相繼建成投產;華慶塑業、億嘉銅業、華騰工藝、雪狼鞋業、志達塑業、誠華實業、萬建建材、金箭電池、三和化工(二期)等一批項目,年前可竣工投產;萬勝塑業、鑫豐實業、志鷹鐵件、非木國際、永鴻建材等一批項目,預計明年1月底前竣工投產。
全省工業化匯報會書面匯報材料:加快交通建設步伐
全省工業化匯報會書面匯報材料
加快交通建設步伐
服務全省工業化進程
湖南省交通廳
一、堅持科學定位,加快交通發展
推進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特別是加速推進工業化,是省委省政府的戰略決策。交通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先導性和基礎性產業,應如何服務于全省工業化進程?我廳經過認真研究,認為:一,交通應成為推進工業化的“銜接鏈”。重點是突出抓好影響經濟全局的公路主骨架、水運主通道和港站主樞紐建設,通過公路、水路和站場的連通,把全省主要經濟區銜接起來,構建與湖南工業化發展相一致的交通運載體系。二,交通應成為推進工業化的“輻射場”。就是要圍繞“一點一線”、“長株潭一體化”和“湘西地區開發”等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努力增強交通基礎設施的輻射功能,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促進全省東、中、西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三,交通應成為推進工業化的“加速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對于國民經濟相關產業具有直接的拉動作用,我們應充分發揮交通的先行作用,使交通發展適當超前,為實現“物暢其流,人便于行”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工業項目作風建設匯報材料(縣)
一、工業項目建設情況
1-4月份,全縣確定的工業項目21項,其中新建10項,續擴建8項,技改3項。在10項新建項目中,其中投資千萬元以上有7項。截止4月底,全縣已完成工業生產性固定投資13013萬元,完成年計劃的%。其各項目建設的進展情況是:
(一)10項新建項目建設情況
1、金園水泥公司總投資3.7億元的日產3200噸干法水泥生產線及年產150萬噸水泥粉磨站項目,于今年月份開工建設,部分設備已訂購,目前已完成投資8058萬元,完成了總投資的40%。
2、聯邦建材公司總投資3394萬元的年產1.2億塊粉煤灰頁巖燒結磚項目,今年開工建設已完成投資1380萬元,現正在建設。
3、三鑫建材公司年產4800萬塊新型節能磚生產項目,今年開工建設到目前已完成投資500萬元,現即將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工業發展調研匯報材料
一、全縣工業發展目標。
(一)、規上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力爭從2013到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可實現三年倍增。規上工業增加值達到32億元,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24億元。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個數達到69個。
(二)縣工業園區主要經濟指標。工業園區工業增加值力爭達到33億元,年均增長20%;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26億元,年均增長25%;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個數增加到66個,年均增長5個;
二、對照市里擬實施的“1155”工程,我縣預計情況如下:
(一)、預計本縣主營業務收入可達10億元的企業有兩家。
我縣2012年已有一家企業——食品的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包含食品在內),按照年增速15%預測,未來三年的主營業務收入祥見附表一。另外預計有一家銅加工企業科技投資規模為2億元,設備年產銅為2萬噸,按每噸銅5萬元/噸計算,年銷售收入預計為11億元,如果正常投入生產,今年其主營業務收入也可達到5億元。未來三年的主營業務收入見附表一。
工業園四風整頓匯報材料
按照省委市委市委和縣委的統一部署,現將我工業園學習貫徹落實科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開展集中解決“四風”問題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學習貫徹情況
習的重要批示和省委、市委的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八項規定的新要求,反映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呼聲和愿望,表明了中央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體現了中央關心群眾生活、注重改善民生的為民情懷。認真貫徹落實習重要批示精神,對于我們進一步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我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具體措施
(一)嚴禁“舌尖上的浪費”。壓縮公務接待開支,切實減少公務接待,嚴格控制接待標準,盡量減少陪同人員,反對講排場、比闊氣,杜絕大吃大喝、鋪張浪費。上級考察調研,接待嚴格按中央和省、市有關規定執行;嚴禁宴請、飲酒,嚴禁贈送土特產,嚴禁到娛樂場所。
(二)嚴禁公務活動上的浪費。嚴格清理、切實精簡各類會議活動,嚴格各類節會、慶活動的審批,嚴格控制各類檢查、評比活動,堅決杜絕舉辦不必要的活動。會務活動一切從簡,會場外不鋪紅毯,不使用彩虹門、氣球,會場內不擺放鮮花及綠植,主席臺不擺放濕巾,不使用瓶裝水。減少事務性活動,未經縣委、縣政府批準,一律不出席各類剪彩、奠基、竣工、慶典、論壇等活動。
區經信局工業經濟運行匯報材料
按照會議安排,現將區全力以赴沖刺目標任務等有關情況作一簡要匯報。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區始終堅持優先發展先進制造業,讓工業挑大梁、制造業扛大旗,制造業實現了快速發展。1-10月,全區規上企業總數達146戶,完成工業總產值385.96億元,同比增長13.9%;增加值增速7.4%,環比回落0.1個百分點;培育規上企業1戶,指導4戶企業申報第一批年度升規入統。
預計11月實現產值46.5億元,同比增長7.94%,累計實現產值432.8億元,累計同比增長13.46%,預計增加值增速7.5%;指導坤潤材料、天潤玄武巖等8戶企業升規入統,到12月,將新增迪弗電氣、中盾門業等7家企業升規入統,高質量完成凈增小升規企業8戶的目標任務。
二、主要問題
(一)同期數高。玻纖、電子等12戶企業11月當月同期數高達4.96億元,按照11月完成產值46.5億元測算,當月產值實際增長高達21.8%。
份鎮工業經濟情況匯報材料
今年1-11月份,我們根據鎮黨委、政府年初確定的奮斗目標和工作思路,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指導下,堅持以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積極調整優化工業經濟結構,努力開拓企業發展空間,著力提高工業經濟整體素質。1-11月份,我鎮工業經濟蓬勃發展,呈現出了打基礎、拓外向、重管理、大投入的良好發展態勢?,F將簡要情況回顧如下:
一、工業經濟運行特點
(一)經濟總量持續增長。今年1-11月份,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24.2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1%,完成鎮指標的91.51%,其中集體和股份制企業實現產值5.17億元,同比增長19.4%,個體、私營企業實現產值19.08億元,同比增長12.7%。1-10月份,全鎮實現銷售收入21.71億元,同比增長16.06%,完成鎮指標的86.84%。創利潤9542.25萬元,同比增長20.74%,完成鎮指標的79.52%。上繳稅費.萬元,同比增長%,完成鎮指標的%,實現了產、銷、利、稅的同步增長。
(二)技改投入勢頭強勁。隨著改革的深入和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我鎮企業的市場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不斷增長,技改和科技創新已成為企業的自覺要求。今年1-11月,我鎮技改投入又掀新高。共批建5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42個。1-11月份已財務投入資金1.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6.2%。在實現技改投入高增長的基礎上,又呈現出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單體規模大。在1-11月份批建的42個項目中,計劃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就有6個;二是設備比例高。在1-11月實現的技改資金投入中設備投入近5000多萬元,占總投入的35%,如靜安公司一次就購入注塑機7臺、設備投入資金達520萬元。三是項目科技含量高。如金龍公司累計投入技改資金近1000萬元,成功開發了多通紫銅管接件,該產品被國家經貿委批準為國家級新產品,企業也被評為寧波市高新技術企業。一大批高科技含量技改項目的實施,必將為我鎮今后工業經濟的發展增添后勁。
(三)技術創新有新舉措。通過技改,企業的技術裝備得到了較大改進,發展后勁顯著增強,新產品的開發、生產能力大大提高。1-11月份,全鎮已獲批市級新產品22項,市級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4項,市級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中試)項目、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項目各1項,信息技術推廣應用示范項目2項。奇興公司、金龍公司、神龍公司被評為市科技進步企業。獲批寧波市級工業新產品9項,高新技術產品、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各1項。金龍公司被評為寧波市級高新技術企業。更為可喜的是今年我鎮產生了兩個國家級項目,分別是金龍公司的無縫多通異型紫銅管接件獲得國家級新產品稱號,奇興公司的環保型漿粕氣流成網非織造布被國家科技部批準為國家級星火計劃。一大批高新技術成果的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的發展,將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我們余起的工業經濟結構,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提高企業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
(四)外貿出口的穩步推進,利用外資有新實破。1-11月份,全鎮完成出口銷售額2.19億元,比去年同增長34.7%,其中寧波亞靈電子電器有限公司、余姚鳳飛文體工藝有限公司、余姚亞達制衣有限公司等幾家公司在余姚市百家外貿出口企業中連續幾月榜上有名。此外,余姚市萬事發火機有限公司、余姚市三K電子有限公司和余姚市海路實業有限公司三家打火機龍頭企業的出口銷售勢頭良好。其中萬事發公司和海路公司1-11月份的外貿出口已分別達到1639萬元和1237萬元。在外貿出口穩步推進的同時,今年1-11月,利用外資工作有了新的突破。鳳飛公司與外商投資50萬美金的合資項目已經獲批,毛絨玩具公司與港商投資15萬美金的合資項目正在報批之中。
工業園區決戰匯報材料
2月20日全市主攻工業、決戰園區再動員大會召開后,縣委迅速召開常委(擴大)會傳達貫徹會議精神,調整充實了以縣委書記為第一組長,縣長為組長,有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促進工業經濟發展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切實加強工業經濟發展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管理。進一步明確重點工業項目縣級領導掛鉤幫扶、一般工業企業鄉鎮機關掛點幫扶責任制,推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支隊伍、一抓到底”工作機制,做到一企一分析,一企一對策,形成了重點項目有人管、工業企業有人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目前縣委、縣政府所有班子成員都分別掛鉤聯系了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先后召開縣委常委(擴大)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和項目建設推進委員會會議,研究制定了縣《關于進一步加強項目建設工作的意見》,即將出臺《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主攻工業決戰園區實施意見》和《縣工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并初步確定縣財政預算7000萬元作為工業發展基金。積極主動策應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具體措施是:
一、統一思想認識,明確發展目標。為進一步落實好全市主攻工業決戰園區會議精神,2月29日以現場直播的形式,組織召開了全縣“實施二次創業,加快進位趕超,建設幸福家園”活動動員大會,要求全縣上下進一步凝心聚力,統一認識,突出工業化核心戰略不動搖,推進企業做大、產業集聚,突出新園區主平臺建設,不斷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努力使之成為工業發展的“火車頭”。會議明確了今年和今后幾年我縣工業和園區發展目標。工業總體發展目標:2012年力爭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95億元,增長21%;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完成410億元,增長21.9%;規模以上工業利稅完成49億元,增長23.3%。到2014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20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50億元、利稅總額達到90億元。園區發展目標:2012年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面積在去年的基礎上加大建設力度,力爭達到6平方公里,主營業務收入達80億元,引進投資到位資金3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超16億元,實現稅收3.5億元以上。到2014年,力爭工業園區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00億元,占全縣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力爭達到2/5,建成區面積達10平方公里。到2017年,園區主營收入超1000億元、建成區面積達20平方公里。產業發展目標:到2014年,四大主導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800億元,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力爭達95%。其中有色金屬產業、新能源產業、機電光學產業、新型建材產業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0億元、500億元、40億元、30億元,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28.8%、62.5%、5%、3.7%。企業發展目標:到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力爭達到80戶,主營業務收入過100億元1戶、過50億元達到2戶、過10億元力爭達到6戶。
二、抓好重點工業企業開工生產,穩定工業發展步伐。我們縣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都列為重點工業企業,縣委書記、縣長親自帶領分管工業副縣長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到企業實地調研,召開座談會,對規模以上重點工業企業開工生產情況進行調查。經過調查,我縣62家規上企業均在農歷正月初九前全部開工生產,部分企業甚至在正月初五就開工生產了,目前各工業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良好。
三、推進項目建設,做大工業總量。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推進經濟發展的“引擎”,牢牢把握項目建設的主動權,在擴大經濟總量與規模上謀求新突破。2012年我縣共有13個投資億元以上項目列入市重點調度范圍,其中4個續建項目和9個擬開工項目。4個續建項目中圣達威電工材料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年產7.5萬噸銅、鋁漆包線項目、新金葉實業有限公司投資6.4億元年產電解銅10萬噸項目、錦裕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投資3億元年產電腦繡花機3000臺項目均已投入資金開始二期建設;稀有稀土金屬鎢業集團投資10億元年產鈷鎳2萬噸項目在元月份也投資1600萬元用于平整土地。目前,9個擬開工項目有5個項目共投入1億余元資金開始平整土地或廠房建設,1個項目進行土地招拍掛階段,剩下3個項目正在抓緊爭取用地指標或做環評等項目前期階段,我們將在全力幫扶的基礎上督促其盡快開工建設。
四、加快項目引進,形成新的增長點。今年以來,我縣已簽約億元以上重大工業項目5個,分別是匯拓資源投資10億元410萬KAVH環保型蓄電池項目,預計4月底開工建設,目前已進行土地招拍掛;中匯建材有限公司投資5億元年產8萬噸PVC型材項目已開工建設,目前正在平整土地;光華玻璃制品投資3億元年產1200萬平方米太陽能鋼化玻璃項目,預計5月底開工建設,目前正在做項目前期工作;裕鑫銅業投資2億元的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利用項目,預計5月份開工,目前已做好立項工作;恒鑫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年產800噸電工圓鋁桿項目已開工建設,目前正在建設廠房;興隆清潔用品投資1億元的PVA仿鹿皮巾生產項目,預計11月份開工,目前正在辦理立項工作;中一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年產4000套線纜設備和5000噸裸銅線項目已開工建設,目前正在建設廠房。
五、突出園區建設,提升競爭實力。按照“經濟增長核心區、科技創新試驗區、城市發展新城區”的定位,舉全縣之力推進工業園建設,力促園區項目早落戶、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產。一是抓規劃,提升工業園發展競爭力。在完成產業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完善了工業園詳細規劃,完成了工業園整體規劃環評、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工作和供電專項規劃,形成“一心、一軸、一帶,兩區、兩園”的空間結構。二是抓配套,切實增強工業園競爭力?;就瓿砂l展大道、創業大道、騰飛東路、老上分線拓寬改造、騰飛東路西段共5個項目計12公里道路建設;工業園自來水主管網已全部鋪設到位并開始供水,污水處理廠的環評已獲批復,110Kv變電站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規劃選址、建設用地批準及建設貸款貼息承諾等前期工作。投入約2500萬元完成兩條主干道綠化,在園區主要路口,路段制作了標示牌、立柱廣告牌,進一步提升了園區建設檔次。三是抓機制,激活工業園發展保障力。建立和完善“指揮部+管委會+公司”管理機制,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任指揮部總指揮、黨工委書記,副縣級領導任指揮部副總指揮、黨工委副書記,并充分利用去年換屆選舉這一契機,配齊配強了管委會和開發公司的領導班子,有力保障了園區建設扎實推進。同時,建立健全各種制度,出臺了《工業園工程建設項目管理辦法》、《工業園入園企業管理辦法》等各種管理制度,確保園區運轉高效、協調。
商貿委工業經濟匯報材料
截至元月底,我縣工業完成現價產值6.9億元,同比增長4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3.9億元,同比增長64.4%;實現工業增加值1.65億元,同比增長48%,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增加值0.99億元,同比增長65%;工業投資完成2.36億元,同比增長185%。
一、運行特點
1、工業投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隨著紅星機械等63個續建項目全面開工,住宅鋼等29個新開工項目動工,以及模具產業園、糧食工業園等123個前期項目啟動,我縣工業投資繼續處于強勁增長態勢。
2、重點骨干企業拉動明顯
元月份鋼構、乳業、橡塑等11家年產值過億元企業實現產值2.1億元,占規模以上企業產值60.42%,占全縣工業企業產值30.4%。隨著水泥、木業、等一批工業項目的全面投產,重點骨干企業支撐力量更趨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