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工業化匯報會書面匯報材料:加快交通建設步伐

時間:2022-02-22 11:30:00

導語:全省工業化匯報會書面匯報材料:加快交通建設步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省工業化匯報會書面匯報材料:加快交通建設步伐

全省工業化匯報會書面匯報材料

加快交通建設步伐

服務全省工業化進程

湖南省交通廳

一、堅持科學定位,加快交通發展

推進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特別是加速推進工業化,是省委省政府的戰略決策。交通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先導性和基礎性產業,應如何服務于全省工業化進程?我廳經過認真研究,認為:一,交通應成為推進工業化的“銜接鏈”。重點是突出抓好影響經濟全局的公路主骨架、水運主通道和港站主樞紐建設,通過公路、水路和站場的連通,把全省主要經濟區銜接起來,構建與湖南工業化發展相一致的交通運載體系。二,交通應成為推進工業化的“輻射場”。就是要圍繞“一點一線”、“長株潭一體化”和“湘西地區開發”等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努力增強交通基礎設施的輻射功能,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促進全省東、中、西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三,交通應成為推進工業化的“加速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對于國民經濟相關產業具有直接的拉動作用,我們應充分發揮交通的先行作用,使交通發展適當超前,為實現“物暢其流,人便于行”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根據以上定位,“九五”、“十五”以來,我們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把加快交通建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群策群力,埋頭苦干?!熬盼濉逼陂g全省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31.9億元,比“八五”期增長3.5倍,其中公路建設投資完成284.3億元,是“七五”、“八五”十年總和的4.46倍?!笆濉币詠恚沂〗煌ńㄔO投資每年都在100億元以上,且呈逐年增長之勢,2004年更達161.7億元。投入的加大,使我省交通面貌明顯改觀:

一是公路總量大幅增長。到2004年底,全省公路通車總里程達87875公里,其中二級以上公路為7091公里,高速公路1218公里,公路密度為41.5公里/百平方公里。除張家界、懷化和湘西自治州外,其他10個市已實現與省會長沙以高速公路連接。農村公路網絡初步形成,通達深度逐步提高。全省公路通鄉(鎮)率為99.9%,通村率為87.7%。國道主干線與國省道及眾多的縣道、鄉道相互交織,形成了以省會長沙為中心,向外輻射的外通相鄰各省,內連各市(州)、縣、鄉,并與各種運輸方式相銜接的公路運輸體系。

二是航道、港口、站場面貌明顯改善。全省通航里程為11968公里,其中等級航道里程4215公里。以洞庭湖為中心,以湘江、沅水開發建設為重點,全省初步形成了干支直達的航運體系。在湘江二期工程的基礎上滾動開發株洲航電樞紐,拓寬了“以電養航”的路子。至2004年底,全省擁有汽車客貨站場348個,其中客運站332個(一級客運站25個,二級客運站108個,三級以下客運199個),貨運站16個。

三是水陸運輸業迅速發展。2004年公路運輸完成客運量99975萬人,旅客周轉量449.7億人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10.6%和16.9%;完成貨運量6.03億噸、貨物周轉量513.5億噸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17.9%和12.7%。水路運輸完成客運量772萬人,旅客周轉量2.4億人公里,同比下降2.6%和3.3%;完成貨運量3986萬噸,貨物周轉量162.2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0.7%和33.2%,已走出多年徘徊不前的低谷,開始恢復性增長。全省港口貨物吞吐量4832萬噸,集裝箱吞吐量11.9萬TEU,同比增長25.5%和77%。省際客運、旅游客運和農村客運蓬勃發展。在綜合運輸體系中,公路水路運輸占客運總量的95%,貨運總量的90%,承擔了全社會客貨運量的大頭,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

二、交通運輸業發展加快了我省工業化進程

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緩解了地理條件對湖南經濟發展與對外開放的制約,加快了我省工業化進程,主要表現在:

(一)有效拉動了內需,促進了全省GDP增長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帶動了建材、石化、汽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直接或間接地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對工業化發展產生了直接乘數效應。據測算,我國每億元公路建設投資需砂石15萬立方米,木材0.04萬立方米,水泥1.17萬噸,鋼材0.13萬噸,瀝青0.1萬噸,創造就業機會2000個,可產生近3億元的社會總產值(包括完全消耗)和0.29億元的增加值。據省發改委統計,2001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拉動GDP增長了4.4個百分點,其中僅高速公路一項就占到投資拉動的52%。

(二)影響生產力布局、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帶動沿線產業帶的形成

交通建設特別是高速公路建設溝通了沿線地區與大城市、交通樞紐、工業中心的聯系,改善了投資環境,增強了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各種類型的開發區、工業園毗路而建?!鞍宋濉薄ⅰ熬盼濉币詠?,我省在素有“金三角”美稱的長株潭地區先后建成了長永、株易、長潭、臨長、潭邵高速公路,極大改善了該地區投資環境,區域內工業企業數占全省的50%以上。高速公路運輸以其大量、高速、連續、安全、機動、靈活的特點成為工業生產運輸的主力軍。2002年底,縱貫我省南北的京珠國道主干線湖南段532公里高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使原來從長沙南下廣州需要20來個小時縮短至不到7個小時,運輸里程縮短100余公里;北上武漢的時間由原來的近10個小時縮短至3個小時,運輸里程縮短50余公里。這不僅使我省東部和中部地區由“內陸型”區域轉變成為“近海型”區域,加強了這些地區與沿海經濟區、長江開發帶的聯系,而且形成了我省以長株潭為中心,呈中軸輻射兩翼的產業集中區、資源富集區、經濟發達區與人口稠密區,成為我省一條重要經濟大動脈。

交通建設促進了高新技術產業的崛起。原來依托京廣線和湘贛線的株洲市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潭耒高速公路建成后擺脫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困境,迅速拓展到潭耒線以東、湘江以西約200平方公里范圍內,兩年來共引進項目98個,合同引資38億元,中鎢高新、鄭州宇通等6家上市公司落戶園區,沈陽宏元集團投資l3.5億元,在此征地680畝建立化學建材工業園。目前,“一點一線”特別是長株潭地區已成為我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優勢區,長沙則是我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核心增長極。長株潭三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全省的72%,加上岳陽、衡陽兩市,五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全省的91%,利稅占全省的94%,其中長沙市的產值、利稅幾乎占了全省的一半。

(三)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

以長株潭三市為例,隨著長永、蓮易、長潭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三市之間實現了l小時以內車程,整體開放水平明顯提高,長株潭經濟一體化進一步加快,三市經濟呈現了更加快速發展的勢頭,成為了湖南區域經濟增長極。長株潭城市群聚集了全省90%以上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城鎮化水平也最高。2003年,長沙市城鎮化率為49.16%,比全省平均水平(33.5%)高15.66個百分點,居第一;株洲、湘潭也分別達到40.80%和39.68%,分居全省第二和第三。三市出現了互補性強的商業大市場,如長沙市高橋大型綜合市場和家用電器城大市場,湘潭市布匹批發市場,株洲的服裝市場等。在長潭、長永高速公路交匯處星沙開發區,優越的交通條件和環境招來了著名的韓國LG公司,臺灣光陽摩托公司、三一重工等大型企業。隨著高速公路的延伸和路網服務功能的改善,我省城市化水平已由十年前的19.6%提高到現在的33.5%,原來交通不便的永州、邵陽、常德等城市規模迅速擴展,面貌日新月異。以公路所提供的大流通為依托,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風格的小城鎮大量出現和大幅增長,如瀏陽的永安、長沙的黃花、黎托、株洲的天臺山、白關、湘潭的易俗河、昭山、常德的澧縣、石門等,以第三產業發展、高新技術開發和當地人口集結為特色,有序地改變了舊城市格局,拓寬了城市環境容量。

三、加快建設步伐,積極服務于全省工業化

“十一五”乃至今后較長時期,圍繞全省工業區域規劃和省委省政府進一步加快工業化的戰略部署,我們將進一步加快交通建設步伐,力爭在“十一五”末基本形成“三縱五橫”高速公路網,加快國省道及重要經濟干線公路建設,全面加強省際干線公路的升級與改造,積極實施農村公路暢通、通達工程,大力建設水運主通道和港站主樞紐,構筑我省輻射城鄉、溝通省內外的綜合運輸網絡,使交通發展與全省工業化進程合拍:

1、將長株潭建設成為全省工業的核心增長極。公路方面,對外暢通六大出口,即東至瀏陽、醴陵,南至衡陽,西至邵陽、常德,北至岳陽等方向的出口,對內構筑高速公路網絡,重點建設醴陵至湘潭、長沙至湘潭西線、韶山互通至韶山、長沙至株洲、黃花至東風界、湘潭至衡陽高速公路,另外,建設、改造S207長沙黃花至平江、株洲朱亭至酒埠江等一批路網項目。水運方面,滾動開發建設縱貫三市的湘江千噸級航道,建設現代化集裝箱港口,使三市對外水運形成干支直達。

2、將洞庭湖地區建設成為全省重要的新型輕工基地。公路方面,我廳實施了洞庭湖區橋梁暢通工程,該工程包括12座橋梁,已建成5座,在建5座,今年內建成1座,新開最后2座。另外,岳陽至常德、常德至吉首、東岳廟至常德、常德至梅城高速公路及一批路網項目也將在“十一五”期建設。水運方面,“十一五”期安排的項目有益陽至蘆林潭航運建設工程、岳陽港城陵磯港區一、二期工程。

3、將大湘西地區建設成為全省重要的農礦產品基地。公路方面,“十一五”期建設邵陽至懷化、懷化至新晃、常德至吉首、吉首至茶洞、吉首至懷化、懷化至湘桂界高速公路及S223懷化至三角坪、G209龍山至懷化等路網改造、建設項目。水運方面,著力啟動沅水安江航電樞紐工程。

4、將大湘南地區建設成為全省重要的接替配套基地。公路方面,建設邵陽至永州、永州至南風坳、湘潭至衡陽、衡陽至南岳(大源渡)、衡陽至邵陽、衡陽至炎陵高速公路及一批路網項目;水運方面,實施湘江土谷塘航電樞紐工程。小陳老師工作室原創

5、將婁邵地區建設成為全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重點建設邵陽至懷化、梅城至邵陽、邵陽至永州、衡陽至邵陽、婁底至新化高速公路及S217新化至邵陽、S225新化至溆浦等項目。

我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省交通系統廣大干部職工一定會不辱使命,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加快交通運輸事業發展步伐,為推進我省工業化進程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