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休閑漁業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2 01:27:0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觀光休閑漁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觀光休閑漁業分析論文
1發展現狀
睢寧縣的觀光休閑漁業的發展尚處于萌芽狀態。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
(1)運動型。是一種養魚為主、兼營垂釣的常規型、普遍存在的形式,全縣約有上百家養殖經營單位。又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20世紀90年代建設的傳統商品魚養殖基地,在不新增加基礎設施或只進行簡單改造的情況下,調整漁業養殖結構,兼營垂釣,并以垂釣來增加養殖效益。姚集鎮、古邳鎮、魏集鎮等故黃河岸沿線水產養殖基地幾乎個個采用了該種類型。姚集鎮第二水產養殖場約30hm2魚塘,無論是草魚塘,還是淡水白鯧、羅非魚塘,垂釣業收入均接近漁業收入的50%。另一類是農村大型養魚承包戶。據統計,全縣有80多戶漁塘利用節假日對外開放,同時還為垂釣者提供一頓午餐,垂釣者一般早出晚歸,既滿載而歸,又強身健體。
(2)娛樂型。以生態開發、垂釣為主。如高作鎮臘元村,距離縣城僅10km,于2003年建成的5個魚塘,剛投產就開放垂釣。除集約經營漁業外,還建有11間豬圈,年出欄3批商品豬,同時飼養火雞、山雞、草雞。堤面定植櫻桃、銀杏、柿子、日本梨1700余株,目前都已產果。他們在漁塘邊每隔10m修一處簡單水泥階梯,供垂釣者操作使用,并備有食堂、休息室、棋牌室和停車場,垂釣娛樂,修心養性。
(3)休閑型。以養殖為主,兼營垂釣、旅游、休閑,以增加養殖綜合效益。同時以水產品為主食,開發餐飲業和度假村。地處姚集境內的清水畔水庫,交通方便,水質清新,亭臺樓閣,景色怡人。北與連綿起伏的蛟龍山接壤,東與省重點文物保護區雙谷堆和劉樓漢墓群毗鄰,相連的石屋寺附近挖掘溫泉一處,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上海踏求貿易有限公司已于2005年投資興建休閑漁業渡假村,項目落成后,可望成為蘇北地區休閑漁業的新亮點。
(4)觀賞型。全縣有十多個單位開展了觀賞魚養殖。李集鎮軸山村趙良元于1999年開始飼養金魚,現有水泥養殖池5000m2,15個品種;邱集鎮王碩村張永、慶安鎮三閘村袁桂章觀賞魚面積都在4000m2以上??h城區大型天元廣場水面、九月廣場小橋流水、縣城境內圍城河都開發了紅鯉魚養殖,既供人們觀賞,又對外開放垂釣。文化廣場一些經營個體,還購置各類塑質金魚供兒童模擬垂釣,較好地豐富了兒童文化娛樂和生活。
觀光休閑漁業發展論文
1發展現狀
睢寧縣的觀光休閑漁業的發展尚處于萌芽狀態。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
(1)運動型。是一種養魚為主、兼營垂釣的常規型、普遍存在的形式,全縣約有上百家養殖經營單位。又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20世紀90年代建設的傳統商品魚養殖基地,在不新增加基礎設施或只進行簡單改造的情況下,調整漁業養殖結構,兼營垂釣,并以垂釣來增加養殖效益。姚集鎮、古邳鎮、魏集鎮等故黃河岸沿線水產養殖基地幾乎個個采用了該種類型。姚集鎮第二水產養殖場約30hm2魚塘,無論是草魚塘,還是淡水白鯧、羅非魚塘,垂釣業收入均接近漁業收入的50%。另一類是農村大型養魚承包戶。據統計,全縣有80多戶漁塘利用節假日對外開放,同時還為垂釣者提供一頓午餐,垂釣者一般早出晚歸,既滿載而歸,又強身健體。
(2)娛樂型。以生態開發、垂釣為主。如高作鎮臘元村,距離縣城僅10km,于2003年建成的5個魚塘,剛投產就開放垂釣。除集約經營漁業外,還建有11間豬圈,年出欄3批商品豬,同時飼養火雞、山雞、草雞。堤面定植櫻桃、銀杏、柿子、日本梨1700余株,目前都已產果。他們在漁塘邊每隔10m修一處簡單水泥階梯,供垂釣者操作使用,并備有食堂、休息室、棋牌室和停車場,垂釣娛樂,修心養性。
(3)休閑型。以養殖為主,兼營垂釣、旅游、休閑,以增加養殖綜合效益。同時以水產品為主食,開發餐飲業和度假村。地處姚集境內的清水畔水庫,交通方便,水質清新,亭臺樓閣,景色怡人。北與連綿起伏的蛟龍山接壤,東與省重點文物保護區雙谷堆和劉樓漢墓群毗鄰,相連的石屋寺附近挖掘溫泉一處,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上海踏求貿易有限公司已于2005年投資興建休閑漁業渡假村,項目落成后,可望成為蘇北地區休閑漁業的新亮點。
(4)觀賞型。全縣有十多個單位開展了觀賞魚養殖。李集鎮軸山村趙良元于1999年開始飼養金魚,現有水泥養殖池5000m2,15個品種;邱集鎮王碩村張永、慶安鎮三閘村袁桂章觀賞魚面積都在4000m2以上??h城區大型天元廣場水面、九月廣場小橋流水、縣城境內圍城河都開發了紅鯉魚養殖,既供人們觀賞,又對外開放垂釣。文化廣場一些經營個體,還購置各類塑質金魚供兒童模擬垂釣,較好地豐富了兒童文化娛樂和生活。
觀光休閑漁業發展趨勢論文
摘要:**縣觀光休閑漁業尚處于萌芽狀態,主要有運動型、娛樂型、休閑型和觀賞型四種類型,今后的發展要圍繞“沿河、沿庫、圍路、圍場”和漁業經濟總體規劃展開,科學規劃、政策扶持、跟蹤服務。
關鍵詞:觀光休閑漁業現狀發展思路**
**縣觀光休閑漁業是近幾年從傳統漁業剛剛衍生出來的一項新興萌芽產業,集養殖、游釣、休閑、娛樂、旅游觀光、漁業特色餐飲于一體,實現了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結合、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彼此相互協調的目標,是傳統漁業功能和生態鏈延伸的一種很好的表現形式。不僅受到了廣大漁業生產經營者和眾多消費者的關注,同時也極大地引發了各界人士特別是各級領導和漁業工作者的普遍關注。
一、發展現狀
**縣的觀光休閑漁業的發展尚處于萌芽狀態。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
(1)運動型。是一種養魚為主、兼營垂釣的常規型、普遍存在的形式,全縣約有上百家養殖經營單位。又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20世紀90年代建設的傳統商品魚養殖基地,在不新增加基礎設施或只進行簡單改造的情況下,調整漁業養殖結構,兼營垂釣,并以垂釣來增加養殖效益。姚集鎮、古邳鎮、魏集鎮等故黃河岸沿線水產養殖基地幾乎個個采用了該種類型。姚集鎮第二水產養殖場約30hm2魚塘,無論是草魚塘,還是淡水白鯧、羅非魚塘,垂釣業收入均接近漁業收入的50%。另一類是農村大型養魚承包戶。據統計,全縣有80多戶漁塘利用節假日對外開放,同時還為垂釣者提供一頓午餐,垂釣者一般早出晚歸,既滿載而歸,又強身健體。
傳統漁業功能生態鏈延伸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發展現狀;發展思路;發展途徑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睢寧縣觀光休閑漁業是近幾年從傳統漁業剛剛衍生出來的一項新興萌芽產業、睢寧縣的觀光休閑漁業的發展尚處于萌芽狀態、一種養魚為主、兼營垂釣的常規型、以生態開發、垂釣為主、以養殖為主,兼營垂釣、旅游、休閑,以增加養殖綜合效益、全縣有十多個單位開展了觀賞魚養殖、加快水庫休閑漁業資源的利用、加快故黃河沿線養殖基地漁業設施的改造、加快縣城河、天元、九月廣場及城郊周圍水面觀光價值的開發、加快游釣場所要素的整合、科學規劃、政策扶持、跟蹤服務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睢寧縣觀光休閑漁業尚處于萌芽狀態,主要有運動型、娛樂型、休閑型和觀賞型四種類型,今后的發展要圍繞“沿河、沿庫、圍路、圍場”和漁業經濟總體規劃展開,科學規劃、政策扶持、跟蹤服務。
關鍵詞:觀光休閑漁業現狀發展思路江蘇睢寧
睢寧縣觀光休閑漁業是近幾年從傳統漁業剛剛衍生出來的一項新興萌芽產業,集養殖、游釣、休閑、娛樂、旅游觀光、漁業特色餐飲于一體,實現了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結合、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彼此相互協調的目標,是傳統漁業功能和生態鏈延伸的一種很好的表現形式。不僅受到了廣大漁業生產經營者和眾多消費者的關注,同時也極大地引發了各界人士特別是各級領導和漁業工作者的普遍關注。
1發展現狀
睢寧縣的觀光休閑漁業的發展尚處于萌芽狀態。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
休閑漁業旅游研究論文
關鍵詞:休閑漁業旅游概念類型意義
論文摘要:休閑漁業旅游在我國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本文從旅游業角度,第一次對休閑漁業旅游概念類型以及發展休閑漁業旅游的意義進行探討。
休閑漁業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興盛于20世紀90年代歐美亞太地區。國際上,休閑漁業已逐漸成為現代漁業的支柱性產業。我國近鄰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面向海洋,多面利用”發展休閑漁業戰略。東南亞諸國,如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等較早把休閑漁業與旅游業有機結合,形成了形式多樣廣納客源的游釣業。中國的休閑漁業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廣東福建和浙江省先行。現階段,休閑漁業旅游在國內蓬勃發展。國內學者對于休閑漁業的研究,也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研究者多為漁業經濟專家。而對休閑漁業從旅游業角度也即對于休閑漁業旅游的研究者極少。本文第一次就休閑漁業旅游概念類型以及發展休閑漁業旅游的意義進行探討。
一休閑漁業旅游概念的界定
休閑漁業旅游,包含的概念有三個,休閑漁業旅游。其組合,可以是休閑漁業,也可以是漁業旅游,或者休閑漁業旅游。休閑是指免于工作家庭社會的責任之外,個人覺得自己的意愿所從事的活動,目的是為了獲得松弛娛樂或擴大知識促進社會參與實踐創造力。關于休閑漁業的概念,國內外許多學者都有所涉及。最早對休閑漁業進行定義的是臺灣著名經濟學家江榮吉教授,認為:休閑漁業就是利用漁村設備漁村空間漁業生產的場地漁法漁具漁業產品漁業經營活動漁業自然環境及漁村人文資源,經過規劃設計,以發揮漁業于漁村休閑旅游功能,增進國人對漁村與漁業之體驗,提升旅游品質,并提高漁民收益,促進漁村發展。洪惠馨先生在《大力發展休閑漁業拓展漁業發展空間》一文中定義:休閑漁業,是利用海洋和淡水漁業資源陸上漁村村舍漁業公共設施漁業生產器具漁產品,結合當地的生產環境和人文環境而規劃設計相關活動和休閑空間,提供給民眾體驗漁業活動并達到休閑娛樂功能的一種產業。研究休閑漁業的林法玲專家認為:休閑漁業是以資源為依托,從市場需求實際出發,通過漁業和旅游資源的優化配置,將休閑娛樂餐飲等行業與漁業結合為一體,實現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的結合,提高漁業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實現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一種新型的漁業。國內多數專家認為,休閑漁業是一種集漁業旅游休閑為一體的新興產業,它不同于普通的漁業,因為它具有包括旅游休閑娛樂業的性質;也不同于以生產為主要目的的第一產業,而屬于以服務增殖為特性的第三產業。國內也有專家定義:休閑漁業是在資源開發和環境護協調發展的前提下,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將休閑娛樂餐飲等活動與漁業有機結合,實現漁業資源和旅游資源優化組合的一種新興產業。上述專家對休閑漁業概念的表述雖各有側重,表達形式各異,但其共識點有三:一是休閑漁業要利用漁業資源;二是休閑漁業是將傳統漁業與第三產業相結合的新型漁業方式;三是休閑漁業是一種新興的產業。
休閑漁業相對于傳統的漁業而言,兩者具有本質的區別。從從事的目的看,傳統的漁業生產方式是漁民為了生存而進行的捕撈行為。其生產目的是為了獲得捕魚量,銷售后獲得漁業經濟收入,從而維持生計。獲取漁業經濟收入是傳統漁業生產的唯一目的。而休閑漁業是為了活化漁業資源,吸引漁業從事人員以外的人,也即旅游者的參與。旨在為前來觀光休閑的客人即旅游者創造和提供體驗漁民捕魚生產方式的機會,通過旅游者對漁民生產生活方式的親身體驗,獲得身心的休閑與放松,體驗另一種生活情趣,從而豐富人生的閱歷,增加人生經驗。也就是說,漁民是通過旅游者休閑的取得,來獲得相應的經濟收入的。漁民從事休閑漁業作業的主要目的是獲得漁業經濟收入,但這不是唯一的目的,休閑漁業的目的具有雙重性,也即創造漁業收入和為旅游者創造休閑體驗。除此,休閑漁業其活動的主體活動的時間活動的空間范圍以及活動形式等也與傳統的漁業不同。休閑漁業更注重活動主體的參與性,體現出活動時間的短暫性以及活動形式的多樣化。根據休閑漁業的這些特征,結合旅游業特點,認為可將休閑漁業旅游概念表述為:休閑漁業旅游是以現有各種漁業資源為依托,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休閑為表現形式,將旅游活動與現代漁業生產活動結合為一體的一種新型的體驗型的旅游產品。
發展休閑觀光漁農業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屬各單位:
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是集漁農業生產、自然景觀與科普文化于一體,將漁農業與旅游有機融合的新型漁農業業態。發展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是創業富民、創新強漁(農)的有效實踐,是弘揚漁農業文化、推進新漁農村建設的有效載體,也是順應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完善旅游產業供給層次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我市的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發展呈現了良好的勢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著規模小、檔次低、經營散等不足。為充分發揮我市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大橋效應,大力推進漁農業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促進漁農民增收和社會主義新漁農村建設,現就加快發展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增加漁農民收入、滿足居民消費需求為中心,按照“創業富民、創新強漁(農)”的要求,不斷解放思想,立足自然生態資源和漁農業主導產業,引入現代旅游理念,依托現代旅游渠道,充分發揮漁農業、旅游業的優勢,積極拓展漁農業功能,弘揚漁農業文化,逐步發展一批布局合理、經營規范、富有特色、效益良好的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基地和單位。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解放思想、鼓勵實踐的原則。拓寬思路,改變傳統抓漁農業生產的觀念,積極拓展漁農業多種功能,探索實踐多種發展模式和運行機制,實現創業富民、創新強漁(農)的目標。
濕地生態旅游開發與發展思索
1前言
自生態旅游的概念[1]提出以來,濕地一直出現在生態旅游研究中,但并未成為生態旅游研究的熱點[2]。Christopoulou等[3]曾提出發展生態旅游首先應發展濕地生態旅游,因為濕地具有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以及擁有最好的環境教育功能和社區參與功能。濕地生態旅游追求旅游經濟與濕地保護的協調發展,逐漸引起許多國家政府、國際組織和濕地周邊社區的關注。國外研究者認為,在濕地開展生態旅游,不僅能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實現對濕地生態環境的積極保護,還可對旅游者進行生動的環境教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西涼湖是素有“千湖之省”美譽的湖北省的第五大湖,為典型的淺水草型通江湖泊,水生生物資源極其豐富,其中多種水產品已列入國家農業部優質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名錄。但近20年來的過度漁業開發,多種野生魚類面臨枯竭,水生生物多樣性銳減,濕地生態環境面臨壓力,傳統的經濟開發模式嚴重影響了西涼湖的可持續發展。本文以西涼湖為例,對濕地生態旅游資源質量、開發潛力及規劃方案進行了分析,以尋找最適合湖泊濕地生態旅游的開發方式和途徑,為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借鑒。
2旅游資源環境概況
西涼湖位于湖北省咸寧市境內,長江中游南岸,跨嘉魚、赤壁、咸安市區交界處,界于114°00′—114°10′E、29°51′—30°01′N。西涼湖是湖北省的第五大湖泊,屬長江中游淺水草型湖泊,現有水域面積80km2。西涼湖東側距咸寧市中心城區8km,京珠高速、107國道均從湖區邊緣通過,與湖北省境內公路相連接。西涼湖區現有魚類57種、浮游動物68種、底棲動物19種。據資料記載證實,西涼湖有鳥類110種、兩棲動物8種、爬行動物15種;植物資源主要包括浮游植物和高等水生植物;浮游藻類90種,其中以綠藻門最多,共43種;水生高等植物49種,隸屬于29科[4]。在眾多的動植物中,歷史上有國家二級保護魚類1種(胭脂魚)、湖北省重點保護類魚3種;國家Ⅰ級保護鳥類6種(黑鸛、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白頭鶴、白鶴、丹頂鶴),國家Ⅱ級保護鳥類4種(白額雁、大天鵝、灰鶴、鴛鴦)。西涼湖高等植物有70種[5],按植物生活類型分,濕生和水生植物39種、漂浮植物8種、浮葉植物9種、沉水植物14種。豐富的物種資源加上西涼湖是長江中游一個理化環境良好的中型淺水湖泊,其養殖條件優越。在西涼湖實施水生生物的保護,對長江中下游生態環境保護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3濕地生態旅游資源評價
3.1評價指標
農業營銷發展論文
內容摘要:河北省作為農業大省,擁有十分豐富的農業旅游資源,發展觀光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潛力。本文從分析河北省發展觀光農業的資源優勢入手,分析了河北省發展觀光農業區域規劃的指導原則、市場定位、市場前景和發展模式及營銷策略。
關鍵詞:觀光農業區域規劃
觀光農業(或稱休閑農業或旅游農業)是以農業活動為基礎,農業和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的交叉性產業;是以農業生產為依托,與現代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高效農業。河北省作為農業大省發展觀光農業,需要轉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格局,加快耕作管理的科學化、技術化,發展綠色產品和特色作物的生產,有利于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無公害食品的需求,提高河北省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獲得農業、旅游的雙重效益。
河北省發展觀光農業的資源優勢
地理區位優越
河北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緊鄰首都北京,東與天津毗連,周邊與內蒙古、遼寧、山東、河南、山西五省接壤;是東北地區入關的必經之路;京廣、京九鐵路、107國道、京津高速公路縱橫省區,交通十分便利,具有發展觀光農業的區位優勢。
觀光農業營銷策略論文
(1)內容摘要:河北省作為農業大省,擁有十分豐富的農業旅游資源,發展觀光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潛力。本文從分析河北省發展觀光農業的資源優勢入手,分析了河北省發展觀光農業區域規劃的指導原則、市場定位、市場前景和發展模式及營銷策略。
關鍵詞:觀光農業區域規劃
觀光農業(或稱休閑農業或旅游農業)是以農業活動為基礎,農業和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的交叉性產業;是以農業生產為依托,與現代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高效農業。河北省作為農業大省發展觀光農業,需要轉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格局,加快耕作管理的科學化、技術化,發展綠色產品和特色作物的生產,有利于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無公害食品的需求,提高河北省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獲得農業、旅游的雙重效益。
河北省發展觀光農業的資源優勢
地理區位優越
河北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緊鄰首都北京,東與天津毗連,周邊與內蒙古、遼寧、山東、河南、山西五省接壤;是東北地區入關的必經之路;京廣、京九鐵路、107國道、京津高速公路縱橫省區,交通十分便利,具有發展觀光農業的區位優勢。
鄉鎮旅游工作計劃
一、2016年旅游產業發展目標
接待游客5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6200萬元,同比增長10%。
積極協助杜氏旅游爭創國家5A級景區。
二、2016年工作計劃
一是繼續下大力抓好重點旅游企業的扶持和發展。積極爭取星級農家樂補助,堅定不移地實施扶優扶強戰略,解決農家樂發展中的實際困難,使農家樂進一步發展壯大,為提升我鎮農家樂以及景區檔次,積極配合各農家樂以及杜氏旅游創建5A級旅游景區前期籌備工作,截止目前我鎮已擁有4A級旅游景區1家,A級景區1家,5星級農家樂1家,4星級農家樂3家,3星級農家樂3家,2星級農家樂5家。計劃明年完成3星級農家樂3家,2星級農家樂5家的申報與驗收工作。
二是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參加各類商貿洽談活動和各種新聞媒介,加強對鎮域旅游資源、旅游企業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