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務禮儀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3 16:08:5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jù)多年的文秘經(jīng)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國際商務禮儀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國際商務禮儀
卓越女性課程上,來自瑞士,擁有30年經(jīng)驗的酒店管理專家AndyMannhart主講了“國際商務禮儀”課。一堂課后,學員們紛紛表示“內(nèi)容多到記不下來”。原來,如何請客吃飯,如何握手,如何打招呼……這些商務活動都大有講究!
商務宴請
應先問客人喜歡哪家餐廳,口味有何偏好。客人到達之前,主人應先到場,并把最好的座位留給客人。
客人不能獨自用餐。如果對食物不滿意,應由主人提出投訴,切記:無論如何不要提高嗓門。
用餐過程中一般不能離開和打手機。實在有需要,應在兩道菜之間離開。
女士一般坐在男士的右手邊,左面的人應該照顧右面的人。
國際商務禮儀
1、要了解和尊重各國的特殊習俗。出國前最好是多查閱些有關訪問國資料,了解其特殊的風俗習慣和禮節(jié);否則會使訪問國的主人誤以為對他們不尊重,以致整個商務訪問活動賓主雙方的不愉快,甚而轍底失敗。
2、見面進要有禮有節(jié)。一般在做自我介紹時要先講自己的身份,然后請教對方。此外,國際上往往在互相介紹時有互相交換名片的習慣。
3、參加商務活動要守時,因為出席商務活動抵達時間的遲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訪問國主人的尊重程度。
4、參加宴請活動要有禮節(jié)。出席宴會應正點或提前二、三分鐘抵達,告辭時要等主賓退席后才能退席。確實有事需提早退席,應向訪問國主人道歉后悄悄離去。
5、選擇適當之稱呼方式。在國際交流中,一般在招呼上均稱先生、女士和小姐。但要注意在招呼地位高的官方人士時,要選用“閣下”或稱呼其“職銜”方式。
6、帶備適當之禮品。在國外,大多數(shù)商業(yè)機構有鼓勵或禁止送禮,有時贈送禮品會使訪問國主人處于一種在道德上進退兩難的境地。但適當之友誼禮品,如國產(chǎn)的一些很有特色且花銷不大的紀念品或帶有公司標志的意義和獨到的作用。
商務禮儀:國際商務禮儀(1)
商務禮儀
那么在世界各國對此都有比較具體的規(guī)定,比如在東南亞一些國家,他要求接過名片不僅要看,而且要看一分鐘左右,因為看一分鐘會看三四遍,看三四遍就記得很清楚了。有些國家要求更高,他要求不僅要看,還要像我這樣嘴里做默讀狀。有些國家要求更高,發(fā)現(xiàn)對方有重要頭銜,要朗誦讀出來,“董事長,這么年輕就是董事長,看不出來。”你想想對方一聽是什么感覺,爽,是吧?他沒白印呢。
那么第三個點在國際交往中,你需要注意的是什么?稱呼的問題。在國際交往中,稱呼的問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習慣不一樣,稱呼上面就有一些差異。比如我們大家知道,在國際交往中,對行政職務、社會地位比較高的人,我們可以用“閣下”這個稱呼,總統(tǒng)閣下、大使閣下這樣的稱呼。但有些國家不行,比如美國、聯(lián)邦德國、墨西哥這樣的國家不大喜歡講“閣下”這個詞。一般而論,在國際交往中,以下三種稱呼最為通用。其一,稱行政職務。這個一般是在正式的官方交往中使用的,“董事長先生”“尊敬的經(jīng)理先生”“部長閣下”,那么這是稱行政職務。第二,稱技術職稱。見了專家學者,或者學術方面比較有造詣的人士,稱學術職稱。第三個在國際交往中,你可用的稱呼是什么呢?就是所謂的泛尊稱,廣泛的泛,泛尊稱,先生、小姐、夫人、女士,這樣的一些稱呼。
那么在國際交往中,比較重要的下一個問題,禮品贈送的問題。在國際交往中,贈送禮品實際上是有兩個方面的作用:第一紀念,紀念兩國人民,兩方人員的交往和友誼;第二宣傳,宣傳本國文化,宣傳企業(yè)形象,推廣民族特色。紀念性和宣傳性是國際交往中禮品的基本功能,但是,我們在選擇禮品的時候,恐怕有兩個點,是一定要考慮的,一定要注意有規(guī)范性,有對象性,還有溝通的問題。第一個點你要注意的是什么呢?就是在向外方人員選擇禮品的時候,首先要回避對方的禁忌,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當你和他溝通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類似的禁忌,不僅國際交往有這個問題,其實民族交往也有的時候會出現(xiàn)這個問題。
有一次我跟一個西北方面一個少數(shù)民族打交道,他很客氣,他非要給我送個禮物。我跟他講我說,不要送了吧。他說不行,那我說你就送吧,你送我一頂小花帽算了。他們這個民族喜歡戴小帽子。這個老兄第二天給我拿了一頂帽子,這個從包里一拿出來,在場的人都用幸災樂禍的眼神看著我,他送我一頂綠帽子。人是好人,但是溝通上出現(xiàn)障礙,我們怎么能戴綠帽子呢?“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你在國際交往中,贈送禮品一定要注意溝通的問題,不是我喜歡不喜歡,而是對方能不能接受。就是他認為這個東西是不是好東西,是不是感覺到尊重和尊嚴。另外一個點你要注意什么呢?國際交往中贈送禮品其實更多強調(diào)的是形式,而不是內(nèi)容。換而言之它比較注重包裝,是否做到認真的包裝,跟鄭重其事有關。同時接受對方禮品時,如果沒有特殊原因要打開看一看,表示欣賞,不看他的禮品,不打開看,意味著怠慢對方?jīng)]把他當回事。
最后,我關于公務接待的話我想講講宴請的問題。“衣食住行訪談送”。這恐怕是國際交往中不可避免的幾個問題,衣食住行訪談送,訪問談話贈送禮品,吃是個比較重要的問題。那么在國際交往中,宴請外國友人的時候,或者是請客人吃飯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問題呢,我們一般講所謂的五M公則,五個M。第一個M,費用的問題。國際交往要強調(diào)節(jié)儉,要強調(diào)務實,要強調(diào)宴請的少而精,反對鋪張浪費,沒有必要每件必吃,大吃大喝。說實話人家不是到你這兒混飯的,大吃大喝,不僅浪費金錢,而且浪費時間,沒有必要。少而精,干凈衛(wèi)生,上檔次就足夠的。必要的時候,到我們職工食堂吃個工作套餐也可以,務實。第一個是講費用。第二個我們講的M講的是什么呢?講菜單,就是講菜肴的安排,講內(nèi)容。但是這個呢,我跟大家講一下,你要請外國客人吃飯的話,這個地方你要動動腦筋,吃什么?這個有的時候需要表達。我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人,他不善于表達,他問你,你愛吃點什么,你喜歡吃什么,這個海鮮行不行。不要這樣問,有經(jīng)驗的人其實要問,你不能吃什么,這是比較重要的。我愛吃什么,有時候不好意思跟你說,最重要的是我不愛吃的東西你不要給我,民族禁忌、宗教禁忌尤其不可觸犯,這個事你不了解就麻煩了。一般的西方人,我們以西方人為例,白人為例,他們一般不吃什么?首先不吃動物內(nèi)臟,什么炒肝尖、溜腰花、鹵煮,你上一道他就暈了,他不吃中式動物內(nèi)臟,當然西式的你也不會,法式鵝肝你會嗎?你又不會,我講的是不吃中式做的內(nèi)臟。第二不吃動物的頭和腳。我國宴請客人都全雞全魚,那頭對著誰都有講究的,那外國人不行,那魚眼睛瞪著,雞嘴張著,恐怖主義,破壞食欲,你吃過肯德基鳳爪嗎?
國際商務禮儀:國際商務交往中的稱呼與姓名
由于各國、各民族語言不同,風俗習慣各異,社會制度不一,因而在稱呼與姓名上差別很大,如果稱呼錯了,姓名不對,不但會使對方不高興,引起反感,甚至還會鬧出笑話,出現(xiàn)誤會。
一、稱呼
在國際交往中,一般對男子稱先生,對女子稱夫人、女士、小姐。已婚女子稱夫人,未婚女子統(tǒng)稱小姐。不了解婚姻情況的女子可稱小姐,對戴結婚戒指的年紀稍大的可稱夫人。這些稱呼可冠以姓名、職稱、銜稱等。如“布萊克先生”、“議員先生”、“市長先生”、“上校先生”、“瑪麗小姐”、“秘書小姐、”“護士小姐”、“懷特夫人“等。
對地位高的官方人士,一般為部長以上的高級官員,按國家情況稱“閣下”、職銜或先生。如“部長閣下”、“總統(tǒng)閣下”、“主席先生閣下”、“總理閣下”、“總理先生閣下”、“大使先生閣下”等。但美國、墨西哥、德國等國沒有稱“閣下”的習慣,因此在這些國家可稱先生。對有地位的女士可稱夫人,對有高級官銜的婦女,也可稱“閣下”。
君主制國家,按習慣稱國王、皇后為“陛下”,稱王子、公主、親王等為“殿下”。對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人士既可稱爵位,也可稱閣下,一般也稱先生。
對醫(yī)生、教授、法官、律師以及有博士等學位的人士,均可單獨稱“醫(yī)生”、“教授”、“法官”、“律師”、“博士”等。同時可以加上姓氏,也可加先生。如“卡特教授”、“法官先生”、“律師先生”、“博士先生”、“馬丁博士先生”等。
國際商務禮儀:商務見面祝賀與慰問的禮儀
祝賀,就是向他人道喜。每當親朋好友在工作與生活上取得了進展,或是恰逢節(jié)日喜慶之時,對其致以熱烈且富有感情色彩的吉語佳言,會使對方的心情更為舒暢,雙方的關系更為密切。
祝賀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口頭祝賀、電話祝賀、書信祝賀、傳真祝賀、賀卡祝賀、賀電祝賀、點播祝賀、贈禮祝賀、設宴祝福等等,都有自己特定的適用范圍。在多數(shù)情況下,幾種方式也可以同時并用。
祝賀的時機,也需要審慎地選擇。對商界人士來說,適逢親朋好友們結婚、生育、喬遷、獲獎、晉職、晉級、過生日、出國深造、事業(yè)上取得突出成就之時,應當及時向其表示自己為對方而高興。不然,就有疏遠雙方關系、心存不滿或妒嫉之嫌。碰上節(jié)日,出于禮貌,向親朋好友們道賀,也是必要的。
對于關系單位的開業(yè)、擴店、周年紀念、業(yè)務佳績,予以祝賀,亦為“義不容辭”。
一般說來,口頭祝賀,是商界人士用到的機會最多的一種祝賀方式。口頭祝賀,在總體上的禮儀性要求,是要簡潔、熱情、友善、飽含感情色彩,是要區(qū)分對象,回避對方之所忌。
通常,口頭上的祝賀都以一些約定俗成的表達方式來進行。例如,“恭喜,恭喜”、“我真為您而高興”、就是國人常用的道賀之語。“事業(yè)成功”、“學習進步”、“工作順利”、“一帆風順”、“身體健康”、“心情愉快”、“生活幸福”、“闔家平安”、“心想事成”、“恭喜發(fā)財”之類的吉祥話,大家也人人耳熟能詳,百聽不厭。
國際商務禮儀:見面禮儀包括哪些?
名片禮:初次相識,往往要互呈名片。呈名片可在交流前或交流結束、臨別之際,可視具體情況而定。遞接名片時最好用雙手,名片的正面應朝著對方;接過對方的名片后應致謝。一般不要伸手向別人討名片,必須討名片時應以請求的口氣,如“您方便的話,請給我一張名片,以便日后聯(lián)系。”
脫帽禮:見面時男士應摘下帽子或舉一舉帽子,并向對方致意或問好;若與同一人在同一場合前后多次相遇,則不必反復脫帽。進入主人房間時,客人必須脫帽。在莊重、正規(guī)的場合應自覺脫帽。
擁抱禮和親吻禮流行于歐美國家。擁抱禮多用于官方、民間的迎送賓客或祝賀致謝等社交場合。兩人相對而立,上身稍稍前傾,各自右臂偏上,左臂偏下,右手環(huán)擁對方左肩部位,左手環(huán)擁對方右腰部位,彼此頭部及上身向右相互擁抱,最后再向左擁抱一次。
親吻禮:行親吻禮時,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擁抱,不同關系、不同身份的人,相互親吻的部位不盡相同。在公共場合和社交場合,關系親近的女子之間可以吻臉,男子之間是擁肩相抱,男女之間一般是貼面頰;晚輩對尊長是吻額頭;男子對尊貴的女賓可以吻手指或手背。在許多國家的迎賓場合,賓主往往以握手、擁抱、左右吻臉、貼面頰的連續(xù)動作,表示最真誠的熱情和敬意。
國際商務禮儀:入住飯店的禮儀
預約的禮儀
外出旅行要提前預定飯店,這是禮儀,即方便自己,又利于飯店的管理,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出門,這一項工作就更是必不可少,否則,你很可能就要體會身在異鄉(xiāng)卻又沒有地方消除旅途勞頓的無助感受了。
在信息高度發(fā)達的今天,預定飯店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電話、上網(wǎng)、信函、電傳都是可以的,但最常用的還是電話預定,在確定了要入住的飯店后,可以撥打他們的電話,告訴他們你的要求以及入住和停留的時間,入住的人數(shù),房間的類型,申請住房人的姓名和到達飯店的大概時間,并問清房費,萬一比預定時間晚了,盡快打電話聯(lián)系,否則預定就會被取消。
此外,隨著服務業(yè)的發(fā)展,飯店會越來越注重個性化服務,盡量滿足客人的需求,所以如果你有什么特殊對房間的要求,也可以在預約時提出,使你在飯店的休息可以更加舒適和方便,何樂而不為呢?
登記入住的禮儀
到達了目的地之后,有備而來的你就可以直奔預約好的飯店,進入大堂后,首先應該到前臺登記,如果你帶了大量的行李,門童會幫助你搬運行李,你可以禮貌地謝過之后就去登記入住。
國際商務禮儀:日常公務來往禮儀
(一)當面接待扎儀
上級來訪,接待要周到。對領導交待的工作要認真聽、記;領導了解情況,要如實回答;如領導是來慰問,要表示誠摯的謝意。領導告辭時,要起身相送,互道“再見”。
下級來訪,接待要親切熱情。除遵照一殷來客禮節(jié)接待外,對反映的問題要認真聽取,一時解答不了的要客氣地回復。來訪結束后,要起身相送。
(二)電話接待禮儀
電話接待的基本要求:
(1)電話鈴一響,拿起電話機首先自報家門,然后,再詢問對方來電的意圖等。
國際商務禮儀:商務活動中的引見與問候
商務引見或問候同樣可以用于日常的非商務情景,比如在正式場合致辭。然而反過來卻不行—非正式的問候通常不符合商務場合。
第一次見面
下面是商務活動中第一次與人會面時常用的一些問候語:
Howareyou?Pleasedtomeetyou.
Howdoyoudo?Gladtomeetyou.
Happytomeetyou.It’sapleasuretomeetyou.
國際商務禮儀:商務見面后告別語的使用
在分別時常用告別語以示禮貌。告別語有以下幾種類型:
1.主客之間的告別語
客人向主人告別時,常伴以“請回”、“請留步”等語言,主人則以“慢走”、“恕不相送”等語回應。如果客人是遠行,可說“祝你一路順風”、“一路平安”、“代問××好”等告別語。
2.熟人之間的告別語
如果兩家距離較近,可說“有空再來”、“有時間來坐坐”、“有空來喝茶”等,也可說“代問家人好”以示禮貌。
3.“再見”
熱門標簽
國際形勢論文 國際貿(mào)易畢業(yè)論文 國際金融論文 國際經(jīng)濟貿(mào)易論文 國際法論文 國際商務談判 國際貿(mào)易實務論文 國際私法論文 國際投資論文 國際關系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國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