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蟲防治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4 15:48:2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害蟲防治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食葉害蟲防治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
楊樹已成為我縣平原綠化的主要樹種,全縣有林地中90%以上是楊樹品系。舟蛾類害蟲是楊樹主要食葉害蟲,該蟲一旦發生危害,蔓延迅速,如果防治不當,將造成大片樹木光禿,導致生長停滯。我縣是該類害蟲的常發區,常年受害面積3—5萬畝,直接經濟損失達數百萬元,嚴重威脅全縣林業發展。
今年舟蛾類食葉害蟲防治形勢更加嚴峻:一是去年冬季天氣較暖,楊樹舟蛾類食葉害蟲越冬基數較大。二是今年5月以來氣溫回升快而且偏高,雨水偏少,楊樹食葉害蟲出蟄早、來勢猛。6月中旬,經縣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組織技術人員調查,楊小舟蛾在全縣已發生危害面積7526畝,307省道全段、225省道荊芡段蟲株率達30%以上,部分地段楊樹葉子呈點、片狀“吃光”,危害比較嚴重。楊小舟蛾每年5代,7月初已發生第3代,蟲口密度較第2代明顯上升,根據往年經驗和今年氣候特點,預測今年7~9月可能導致楊樹食葉害蟲的全面暴發。
為做好當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保護來之不易的造林綠化成果,促進全縣林業又好又快發展,現就楊樹舟蛾類食葉害蟲防治工作,緊急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環境、鞏固造林綠化成果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高度,提高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充分認清當前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的嚴峻形勢,克服麻痹思想,提高防災控災意識,切實加強對楊樹舟蛾類食葉害蟲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在預測發生嚴重的地方,要迅速成立臨時防治指揮機構,統一組織、指揮、協調防治工作。
二、突出重點,依法開展限期防治。根據《森林法》和《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按照“誰經營、誰防治”的原則,依法開展限期除治工作。縣林業主管部門對重點地段要下發《限期除治通知書》,責令林權所有人在限期內開展除治工作,并認真組織好楊樹舟蛾類食葉害蟲的調查監測,及時做好技術指導工作。各鄉鎮要把綠色通道林帶、楊樹片林作為防治的重點,抓住有利時機,廣泛動員,集中力量,統一除治。
農作物害蟲防治計劃
一、發生趨勢
根據近年我省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病蟲發生情況、20*年冬前病蟲殘留基數、農作物種植品種、當前作物苗情和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結合農作物病蟲發生演替規律綜合分析,預測20*年我省水稻病蟲總體將偏重發生,其中“兩遷”害蟲將偏重至大發生,紋枯病和遲熟中稻、單季晚稻的稻曲病將偏重發生,二化螟和單季粳稻、糯稻感病品種條紋葉枯病將中等發生。棉花病蟲總體將中等發生,其中盲蝽象、枯萎病中等至偏重發生,棉花葉螨和斜紋夜蛾偏輕至中等發生,棉鈴蟲偏輕發生。大豆和玉米病蟲總體偏輕至中等發生,其中大豆地下害蟲中等發生,玉米粗縮病在早播夏玉米(麥收前播種)上偏重發生,淮北東部玉米褐斑病中等發生。
預計20*年全省水稻主要病蟲發生面積約為12800萬畝次,棉花主要病蟲發生面積約為2010萬畝次,大豆主要害蟲發生面積約為1200萬畝次,玉米主要病蟲發生面積約為1600萬畝次。
二、防治工作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植保方針,牢固樹立“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強化重大病蟲監測和預警;大力推行現代農業植保技術,協調應用多種防治方法,提高病蟲防治效果;切實增強重大病蟲應急防控能力,大力推進病蟲專業化防治工作,將病蟲為害控制在經濟允許損失水平之下,確保水稻產業提升行動、玉米振興計劃等目標實現,促進我省農業持續穩定發展。
三、防治任務與目標
煙葉倉貯害蟲防治論文
論文關鍵詞:煙葉常見害蟲防治措施
論文摘要:煙葉的貯藏管理是煙葉商品實現價值的最后一個重要管理環節。由于本身性質,煙葉極易遭受害蟲的侵染,常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煙葉貯藏期的主要害蟲有煙草甲、煙草粉螟、大谷盜和黑皮蠹等。本文對此并提出防治方法。
煙葉采收經晾曬或烘烤后,必須進行貯藏,一方面解決周年供應問題,保證生產用料;另一方面通過自然發酵的陳化,提高煙葉的香氣和吃味,減少雜氣和澀味。隨著煙葉庫存量不斷增加,貯存期延長,害蟲的危害日趨嚴重,特別是含糖量高的上等煙葉更為嚴重。煙葉被害后穿孔、破碎、出絲率降低,嚴重時成束煙葉全部被吃光,僅留葉脈,失去使用價值。同時,害蟲排泄的糞便以及吐絲而結的絲網污染煙葉,影響銷售與調撥,給企業、國家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故防治煙葉倉貯害蟲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煙葉倉貯常見害蟲概述
(一)黑皮蠹
1.主要形態特征:成蟲體長2.8~5mm,寬1.5~2.5mm,體暗赤褐色或黑色,橢圓形,背面顯著隆起,體背除前胸背板基部著生黃褐色毛外,其余全部著生黑色毛。老熟幼蟲體長約10mm,近圓筒形,體金黃、赤褐色至褐色,節間及腹面淡白色,腹末有與體等長、黃褐色卷曲的細長毛束。
蔬菜害蟲防治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北方保護地;蔬菜;害蟲;防治
論文摘要針對北方保護地蔬菜栽培中幾種常見害蟲提出了相應的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科學的藥劑防治等綜合防治的策略和措施,為反季節無公害蔬菜的生產提供了相應的技術保障。
保護地栽培是蔬菜生產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利用棚室的防寒、保溫、增溫和遮光、防雨等功能,為蔬菜生長發育創造了適宜小氣候環境條件,但同時也為害蟲的孳生、繁衍與周年危害提供了便利的場所,使害蟲的種類更加復雜、發育周期縮短、繁殖率變高、防治難度加大,使菜農的投入產出比降低,從而嚴重影響了菜農的經濟收益。在此,筆者結合多年的栽培實踐,本著安全、高效、經濟、簡便的操作原則,就北方保護地蔬菜幾種常見害蟲的綜合防治提出如下技術意見,以供菜農參考和選擇。
1溫室白粉虱
1.1農業防治①育苗要選擇在從未受過白粉虱侵害的保護地內進行,定植前徹底清除雜草、殘株,再用22%敵敵畏煙劑6kg/hm2熏蒸滅蟲,力爭做到定植前保護地內無污染;②根據各時期卵、若蟲、成蟲在寄主植物葉片上的分布特征,適時整枝打杈,適當摘除植株的中下部枯葉、老葉,并帶出室外集中焚毀,可有效降低單位面積的蟲口種群數量;③根據白粉虱喜食黃瓜等葉背多毛的蔬菜,且厭食菠菜、芹菜等葉背光滑蔬菜的習性,安排間作混栽,以方便集中防治;④在保護地的出入口、通風口處設置22目白色防蟲網,以控制蟲源流動頻率,可有效減少成蟲遷入與遷出基數。
1.2物理防治利用其成蟲的趨黃性,在保護地內距地面50~70cm高處懸掛1條20cm×5cm黃色塑料黏蟲膠條誘殺,每平方米設置1條。如沒有黏蟲膠,也可用10號機油摻少許黃油調勻代替,但每隔7~10d需重涂1次。
煙葉倉貯害蟲防治論文
論文關鍵詞:煙葉常見害蟲防治措施
論文摘要:煙葉的貯藏管理是煙葉商品實現價值的最后一個重要管理環節。由于本身性質,煙葉極易遭受害蟲的侵染,常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煙葉貯藏期的主要害蟲有煙草甲、煙草粉螟、大谷盜和黑皮蠹等。本文對此并提出防治方法。
煙葉采收經晾曬或烘烤后,必須進行貯藏,一方面解決周年供應問題,保證生產用料;另一方面通過自然發酵的陳化,提高煙葉的香氣和吃味,減少雜氣和澀味。隨著煙葉庫存量不斷增加,貯存期延長,害蟲的危害日趨嚴重,特別是含糖量高的上等煙葉更為嚴重。煙葉被害后穿孔、破碎、出絲率降低,嚴重時成束煙葉全部被吃光,僅留葉脈,失去使用價值。同時,害蟲排泄的糞便以及吐絲而結的絲網污染煙葉,影響銷售與調撥,給企業、國家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故防治煙葉倉貯害蟲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煙葉倉貯常見害蟲概述
(一)黑皮蠹
1.主要形態特征:成蟲體長2.8~5mm,寬1.5~2.5mm,體暗赤褐色或黑色,橢圓形,背面顯著隆起,體背除前胸背板基部著生黃褐色毛外,其余全部著生黑色毛。老熟幼蟲體長約10mm,近圓筒形,體金黃、赤褐色至褐色,節間及腹面淡白色,腹末有與體等長、黃褐色卷曲的細長毛束。
水稻害蟲產生原因和防治思考
摘要介紹了東港市水稻主要害蟲,如稻水象甲、水稻潛葉蠅、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蝗、水稻負泥蟲等的發生時期與防治技術,以期指導大田生產,提高水稻產量。
關鍵詞水稻;害蟲;發生;防治;遼寧東港
東港市地處中朝邊境、黃海北岸,水田面積5.3萬hm2,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點,每年水稻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蟲害,嚴重影響水稻產量的提高。現將水稻主要害蟲的發生時期與防治技術介紹如下。
1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是一種檢疫性害蟲,為害水稻的主要是越冬代成蟲,防治好越冬代成蟲,既可減少越冬代幼蟲危害,又可降低新一代成蟲數量,從而減少下一年越冬代成蟲基數。因此,做好越冬代成蟲的防治是稻水象甲防治的關鍵。稻水象甲一般在4月末5月初出土,先為害越冬場所附近雜草,5月中旬玉米出苗后向玉米田轉移為害玉米苗,5月下旬水稻插秧后開始向水稻秧本田轉移為害水稻。水稻的最佳防治時間是插秧后7~10d,即5月末至6月上旬[1]。防治藥劑:過去普遍應用象甲凈、稻樂豐、克甲螟,還有的農民用甲基異柳磷、氯氰菊酯、呋喃丹顆粒劑等,這些藥劑雖然對稻水象甲都具有較好的防效,但它們有的含有高毒的有機磷農藥,有的是水田禁用的菊酯類藥,水稻生產田要禁止施用。按照水田安全控害技術要求,對稻水象甲防治,可采用1%苦參堿1125mL/hm2,或20%三唑磷乳油1500~2250mL/hm2,或5%銳勁特懸浮劑750mL/hm2,或25%殺蟲雙水劑3000mL/hm2,或10%吡蟲啉150~300g/hm2對水噴霧。其中,1%苦參堿適合養殖河蟹的稻田,對河蟹非常安全,對稻水象甲也有較好的防效。
2水稻潛葉蠅
林業食葉害蟲防治通知
各鎮、街道辦事處:
近日,市林業有害生物中心測報點在高速、高速、灣高速、國道、流域、河流域等地設點調查時發現,舞毒蛾卵塊已開始大量孵化,楊毒蛾越冬代幼蟲已開始上樹危害,預計5月上中旬進入危害盛期。為有效控制毒蛾類楊樹食葉害蟲在我市的傳播和蔓延,現將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認清形勢,提高認識
當前,我市部分林地不同程度的發生了毒蛾類食葉害蟲疫情,據統計,全市發生面積約為2萬畝,主要涉及高速、高速、灣高速、國道、流域、河流域等區域。各鎮、街道辦事處辦,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清當前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嚴峻形勢,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站在生態環境建設的高度,正確認識毒蛾類食葉害蟲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動員各方面力量,緊急行動起來,切實做好當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
二、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各鎮、街道辦事處,各有關單位要切實加強對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把疫情防控工作的責任落實好,要按照屬地負責的原則,把監測和除治任務分解落實到村,一級抓一級,逐級抓落實,確保不出現責任空檔。
煙葉倉貯害蟲防治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煙葉常見害蟲防治措施
論文摘要:煙葉的貯藏管理是煙葉商品實現價值的最后一個重要管理環節。由于本身性質,煙葉極易遭受害蟲的侵染,常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煙葉貯藏期的主要害蟲有煙草甲、煙草粉螟、大谷盜和黑皮蠹等。本文對此并提出防治方法。
煙葉采收經晾曬或烘烤后,必須進行貯藏,一方面解決周年供應問題,保證生產用料;另一方面通過自然發酵的陳化,提高煙葉的香氣和吃味,減少雜氣和澀味。隨著煙葉庫存量不斷增加,貯存期延長,害蟲的危害日趨嚴重,特別是含糖量高的上等煙葉更為嚴重。煙葉被害后穿孔、破碎、出絲率降低,嚴重時成束煙葉全部被吃光,僅留葉脈,失去使用價值。同時,害蟲排泄的糞便以及吐絲而結的絲網污染煙葉,影響銷售與調撥,給企業、國家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故防治煙葉倉貯害蟲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煙葉倉貯常見害蟲概述
(一)黑皮蠹
1.主要形態特征:成蟲體長2.8~5mm,寬1.5~2.5mm,體暗赤褐色或黑色,橢圓形,背面顯著隆起,體背除前胸背板基部著生黃褐色毛外,其余全部著生黑色毛。老熟幼蟲體長約10mm,近圓筒形,體金黃、赤褐色至褐色,節間及腹面淡白色,腹末有與體等長、黃褐色卷曲的細長毛束。
小麥油菜害蟲防治意見
一、小麥病蟲草害防治
1、從現在到3月10日前,對冬前沒有除草或除草效果不好的麥區(主要在沿淮及其以南麥區),適時抓好化除。
防除豬殃殃等闊葉雜草:每畝用20%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乳油50毫升,或每畝用75%苯磺隆(巨星)干懸浮劑1-1.5克。
防除看麥娘、野燕麥等禾本科雜草:每畝用69%精惡唑禾草靈(驃馬)水乳劑50毫升。
防除豬殃殃、野燕麥等混生雜草:每畝用75%苯磺隆(巨星)干懸浮劑1-1.5克加6.9%精惡唑禾草靈(驃馬)水乳劑50毫升。
在開展化學除草時,務必于小麥拔節前實施。手動噴霧器兌水40公斤(機動噴霧器兌水15公斤)莖葉均勻噴霧。
農林局森林害蟲防治通知
根據《林業廳關于切實做好春季主要森林害蟲防治工作的通知》(林防[]3號),全省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趨勢預測,隨著氣溫回升,主要森林害蟲發生危害較去年同期有加劇之勢。我省部分縣(市、區)的馬尾松毛蟲、木麻黃毒蛾、松墨天牛、桉樹尺蠖等害蟲發生嚴重,有暴發成災的可能。為保護森林資源,鞏固造林綠化成果,及時有效遏制蟲災的蔓延,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現將有關通知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面落實監控責任
各鎮(街、場)要高度重視森林蟲害春防工作,充分認識今年蟲害發生的嚴峻態勢,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增強做好春防工作的責任感和急迫感。認真做好越冬后蟲情復查,要充分利用護林員的作用,明確責任,深入各責任片區的山場認真調查,把調查任務落實到具體山頭地塊,發現蟲情及時報告,為及時科學制定可行的防治方案提供依據。
二、科學調度,確保防治效果
依照省林業廳的要求,實行無公害防治,以白僵菌生物防治為主。重點為低山帶松毛蟲偶發區和松材線蟲病發病小班及周邊馬尾松林分,每畝施放量預防1.5-2發,防治3-5發。各單位要及時組織白僵菌施放,為提高防治效果,白僵菌施放應根據天氣情況,最佳選擇雨后或陰天,濕度較大,氣溫22-26℃的天氣,并在上風處拋高施放。
三、加強技術培訓,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