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變動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8 14:40:4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價格變動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價格變動調研報告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派出調查組赴**伊犁州(伊寧縣、鞏留縣、特克斯縣、昭蘇縣)和南疆喀什地區(澤普塔西南石化公司、莎車縣、英吉沙縣、喀什市),對化肥、糧食的生產流通企業和有代表性的農戶家庭就化肥、糧食、各項農業支出對農民的收入影響進行了調查。

一、基本情況

(一)化肥價格

**伊犁州

伊犁農資公司的尿素銷售(零售)執行3月份調價后的1725元/噸加運雜費和7%的差率,到達農戶終端的價格為1925元/噸(79元/袋),但存貨不多。烏石化伊犁地區初步建立了到縣一級的直銷體系,供貨不斷,價格穩定在79元/袋,對一些種糧大戶還可適當優惠。鞏留縣,區農資公司“農佳樂”配送中心的尿素為1975元/噸(79元/袋),經常斷貨,美國二銨3200元/噸(157元/袋,50公斤),個體化肥銷售點尿素有貨,2000元/噸(80元/袋)。特克斯縣,區農資公司“農佳樂”銷售點尿素為1975元/噸,有時斷貨,美國二銨3220元/噸(161元/袋),個體銷售點烏石化產尿素有貨2025元/噸(81元/袋)。昭蘇縣,區農資公司“農佳樂”石化產尿素2000元/噸(80元/袋)美國產二銨3220元/噸(161元/袋),偶爾缺貨;兵團農資公司尿素與區農資公司“農佳樂”同價但無貨。

伊犁地區和**其它地區都屬烏石化尿素銷售的幅射范圍,其各縣的尿素售價79、80、81元/袋,基本都在國家核定的出廠價1725加運雜費加7%差率的范圍,沒有突破上限。據說個別個體銷售點有搭售復合肥情況,但無實據。與年初及去年同期相比,尿素價格平均每噸上漲近200元,漲幅超過10%,對農戶收支有一定的影響。其它磷、鉀肥跟年初及上年同期比則變化不大。

查看全文

材料價格變動對工程造價的影響

摘要:工程的造價分析是工程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對工程造價影響最為顯著的因素是材料價格的變化,這就要求相關主體務必要盡可能地管控好材料價格。本文首先介紹了建筑材料價格變動對工程造價形成的影響,緊接著提出了對材料價格變動實施有效管理的策略,以期能夠為未來科學地控制好工程造價起借鑒作用。

關鍵詞:工程造價;材料價格;控制;影響;策略

眾所周知,建設工程預算定額的構成要素涵蓋了材料費、人工費以及機械費,其中占比最大的是材料費,占比為70%,在工程造價中居于主導位置。為此,相關人員應高度重視工程建設過程中材料價格的變動情況,制定有效的、可行性高的應對方式對工程材料價格實施動態管理,盡可能地管控好建筑材料造價。

一、建筑材料價格變動對工程造價形成的影響

(1)在工程建設中材料價格的變化集中反映在所處發展階段不同材料的價格也有所不同。由此可見,在不同時期同一工程建設的造價也有十分明顯的區別。(2)在工程建設期間,建筑工程的費用會由于材料價格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同時,建設工程的安裝費用會由于所處發展時期的材料價格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變化。

二、對材料價格變動實施有效管理的策略

查看全文

政府債券債券價格變動論文

一、近代中國債券市價變動的基本狀況

近代中國債券的發行始于1894年,當時的清王朝為了彌補國庫的空虛,開始效仿西方的公債制度發行公債。清王朝發行的主要公債一共有三筆:息借商款、昭信股票和愛國公債,估計實收白銀不足5000萬兩。這些公債基本上未進入流通,因此,也就無所謂價格的變動。辛亥革命以后,公債發行逐漸增多,交易的要求越來越強,1918年2月北平證券交易所成立。從1914年至1927年,以北京為中心、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為承銷主體的債券發行與交易市場基本形成。但是,伴隨國民黨政府機構向上海的轉移,以北京為中心的證券市場開始衰落,1929年前后以上海為中心的債券發行與交易市場基本形成。債券市場交易的債券98%是政府公債,價格的變動也以政府債券為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以后,由于國民黨政府的命運未知,債券的發行和交易走向衰落。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公債在民國十年(1921年)整理案未實行前,無連續資料可供研究,因此,本文主要研究1922—1937年這一時期的債券價格變動。

我們首先分析1922年到1929年債券市場的價格變動情況。

1922年債券市況以整理六厘公債及整理金融公債最為活躍,全部債市從1月至7月均呈跌勢,由于信交風潮的影響,證券市場極為消沉。7月以后,政府通過了關稅余款變通撥付辦法,使擔?;鹩辛吮U?,債市開始逐漸上漲。盡管中間由于直奉戰爭等原因,債市有所回落,但總趨勢是上漲的,只有九六債券因擔?;馃o著落而趨跌。

1923年年初由于海關總稅務司安格聯有不愿保管基金的傳說,債市恐慌而引起價格下落,安氏澄清事實后,正值銀根寬松,債市回漲且形堅挺。此后,由于4月份金融債券抽簽延期和7月的政局變動,再加上11月秋收,銀根趨緊,只有金融債券補行抽簽價格上漲,其他均呈跌勢。

進入1924年,債市普遍上漲。然而,由于8月間銀根收緊,九六公債基金無著,引起債券市場風波,加之政局動蕩、水災旱災同起,債市一落千丈。直至10月戰事結束、商業凋敝、銀根平松,債市才開始好轉。

查看全文

肺炎下商品價格變動及對策研究

摘要: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口罩為首的醫療防護用品市場供應緊缺,價格大幅上漲。本文首先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對市場環境進行分析,其次運用市場供求理論分析價格變動的原因,最后分別對政府部門、防護用品生產企業、零售藥房、居民消費者提出對策和建議,旨在疫情期間維護醫療防護用品市場價格秩序。

關鍵詞:肺炎;醫療防護用品;價格;供求理論

2019年12月,武漢市部分醫療機構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12月31日,武漢衛健委首次公開通報發現27例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7日,實驗室檢出一種病毒(COVID-19),專家組初步判定該病毒性肺炎病例的病原體為病毒(以下簡稱)[1]。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院士表示病毒肺炎(以下簡稱肺炎)肯定有人傳人現象。專家組研究發現,主要的傳播途徑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他們呼吁廣大公眾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佩戴的口罩應為普通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2,3]。1月份以來,市民紛紛購買口罩、消毒液、板藍根、體溫計等醫療用品和藥品,多數零售藥店以及電商平臺出現醫療用品脫銷現象,有媒體報道指出國內部分零售藥店和電商平臺存在哄抬醫療用品價格的現象,如天津市某藥房以12元/只購進KN95口罩抬高至128元/只進行銷售,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以下簡稱《價格法》)。本文首先從微觀和宏觀兩方面對市場環境進行分析,通過運用供需理論分析肺炎疫情下醫療防護用品價格變動的原因,從而對政府部門、防護用品生產企業、零售藥房、居民消費者四個層面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旨在維護疫情期間醫療防護用品的市場價格秩序。

1醫療防護用品價格變動的市場環境分析

口罩、消毒液、體溫計等醫療防護用品是通過市場銷售給消費者的,因此當市場中流通的醫療防護用品價格變動時,有必要對市場營銷環境進行分析。1.1微觀環境因素分析。1.1.1政府公眾。自2020年1月以來,專家組研究發現,主要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疫情存在進一步擴散的風險。在國家對肺炎防控工作的部署下,各地政府通告,在公共場所實施佩戴口罩的控制措施,對不聽勸阻的將依據相關條例依法處理。1.1.2當地公眾。當政府佩戴口罩的通告后,部分關注新聞時事的消費者會優先購買并佩戴口罩。在當地政府和社區的積極宣傳下,以及公眾之間的交流溝通下,越來越多的公眾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了解的傳播途徑和防護措施,紛紛加入佩戴口罩、購買醫用消毒液的隊伍中來。1.1.3供應商因素在公眾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以及普通醫用外科口罩能有效控制病毒傳播時,大家紛紛搶購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全國口罩需求量大幅度上漲,而有限的口罩庫存不能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需要口罩生產企業快速投入生產,而此時正值中國農歷新年,部分生產工人已經返鄉過年,出現人力不足、原材料短缺等現象,口罩生產成本增加。1.2宏觀環境因素分析。1.2.1法律環境。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消費者對口罩等防護用品需求激增,部分地區零售藥店和醫藥公司對醫療防護用品大幅提價,構成哄抬物價的違法行為。調查顯示,“12315”熱線超四成是消費者舉報口罩漲價,國家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立即采取行動,對口罩、消毒液等醫療防護用品進行價格監管,查辦一批哄抬物價的價格違法案件,有力維護市場價格秩序。1.2.2人口環境。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底我國第二產業就業人員人數為2.13億,第三產業就業人員人數為3.59億,合計達到5.72億人口。全面復工復產后,以每人每天一個口罩計算,每天至少需要5.72億只口罩,國內現有的口罩庫存已經滿足不了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口罩需求量。1.2.3科技環境。為了緩解市場需求,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國內多家企業改造或引進口罩防護服生產線,轉型生產口罩等防護物資,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4]。隨著轉型企業正式投產,口罩產能大大增加,有效緩解了口罩市場供不應求的問題。

2醫療防護用品價格變動的市場供求理論分析

查看全文

債券市場價格變動原因

一、近代中國債券市價變動的基本狀況

近代中國債券的發行始于1894年,當時的清王朝為了彌補國庫的空虛,開始效仿西方的公債制度發行公債。清王朝發行的主要公債一共有三筆:息借商款、昭信股票和愛國公債,估計實收白銀不足5000萬兩。這些公債基本上未進入流通,因此,也就無所謂價格的變動。辛亥革命以后,公債發行逐漸增多,交易的要求越來越強,1918年2月北平證券交易所成立。從1914年至1927年,以北京為中心、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為承銷主體的債券發行與交易市場基本形成。但是,伴隨國民黨政府機構向上海的轉移,以北京為中心的證券市場開始衰落,1929年前后以上海為中心的債券發行與交易市場基本形成。債券市場交易的債券98%是政府公債,價格的變動也以政府債券為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以后,由于國民黨政府的命運未知,債券的發行和交易走向衰落。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公債在民國十年(1921年)整理案未實行前,無連續資料可供研究,因此,本文主要研究1922—1937年這一時期的債券價格變動。

我們首先分析1922年到1929年債券市場的價格變動情況。

1922年債券市況以整理六厘公債及整理金融公債最為活躍,全部債市從1月至7月均呈跌勢,由于信交風潮的影響,證券市場極為消沉。7月以后,政府通過了關稅余款變通撥付辦法,使擔保基金有了保障,債市開始逐漸上漲。盡管中間由于直奉戰爭等原因,債市有所回落,但總趨勢是上漲的,只有九六債券因擔保基金無著落而趨跌。

1923年年初由于海關總稅務司安格聯有不愿保管基金的傳說,債市恐慌而引起價格下落,安氏澄清事實后,正值銀根寬松,債市回漲且形堅挺。此后,由于4月份金融債券抽簽延期和7月的政局變動,再加上11月秋收,銀根趨緊,只有金融債券補行抽簽價格上漲,其他均呈跌勢。

進入1924年,債市普遍上漲。然而,由于8月間銀根收緊,九六公債基金無著,引起債券市場風波,加之政局動蕩、水災旱災同起,債市一落千丈。直至10月戰事結束、商業凋敝、銀根平松,債市才開始好轉。

查看全文

材料價格變動會計核算論文

摘要:目前,直接生產成原材料的價格從短時間來看是固定的,從原材料購入到生產成成品需要制作周期,入庫價格與銷售時材料價格是存在差異的。準確計量材料價格對企業成本核算起決定因素,關于如何消除材料變動差異對企業成本核算帶來的影響本文就展開分析。

關鍵詞:材料價格;會計計量;會計核算

企業的原材料價格因為市場上的各種因素導致其價格會發生波動,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會因為材料價格增長或下降影響在進行會計計量時,會計計量不準確真實。這種不準確、不真實的會計計量活動會給企業帶來實際企業利益的損失,材料價格的上漲會導致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出,原材料價格下跌會導致企業經濟利潤的虛高,這對企業生產經營有重大影響,因此就這個問題展開了分析,并給出了相應的對策。

1.原材料價格變動現在及分析

1.1價格變動的概念。從市場的角度來分析,原材料的價格代表這一種原材料在市場上的成交價格,也可以說是購買者愿意為此付出的價值。在市場上的角度來說當企業購買單位材料時需要的貨幣資金需要量增加,即材料價格上漲,當消費者購買單位原材料需要的貨幣資金需求量減少時,即材料的價格下跌。通常而言,購買單位原材料需要的貨幣資金量的變動被稱為原材料價格的變動。1.2價格變動的原因。材料價格變動的原因主要有生產水平改變、材料的供求關系、貨幣的價值。生產水平,材料的生產技術水平發生變動時,材料的價格也隨即發生變化,生產水平得到提高導致材料的產量增加,會使材料的價格下降,生產水平若發生下降,材料價格極可能增加;材料的供求關系,材料的需求與供給是導致材料價格變動的主要原因之,當需求量大于供給量時,市場會讓材料的價格上升,當供給量大于需求量時,市場上的材料價格會下降,由于供求比慢于市場上的材料價格,這就導致材料的價格會發生周期性的波動;貨幣價值的變動,貨幣的價值是商品的相對價值,即商品價值量同時發生等方面等比例的變動,商品的價格不變。若兩著中的任意一方發生變化時,;另一個必然會變化;除了這幾個主要的影響材料價格變動的因素之外還有市場的競爭情況,社會勞動生產率的變化等原因。

2.對會計核算的影響

查看全文

當前省化肥價格變動趨勢分析

目前農村即將進入集中購買化肥季節。由于國家加強了對化肥市場的調控,總體上化肥可較好地滿足春耕生產用肥需要。

當前化肥價格變動趨勢分析

從化肥價格監測數據來看,去冬今春化肥價格一路攀升,近一個月尿素批發價上漲在100元/噸左右,如四川“美豐牌”尿素*年2月份到貨進價為1750元/噸,*年3月下旬進貨價為1900元/噸,九化尿素2月份到貨進價為1730元/噸,3月下旬進貨價為1830元/噸。從零售價格監測數據來看,目前化肥價位并不高。以前農民有儲肥的習慣,現在農民購肥觀念有新的變化,大部分都集中在用肥高峰期購買,購買化肥上半年通常集中在4月上、中旬。由于還未進入用肥高峰期集中購肥季節,市場銷量還未放大。銷售的大部分為冬儲調進的化肥。目前的零售價格是:尿素銷價與進價持平,復合肥與去年同期相比穩中有降,磷肥、氯化鉀、碳銨與去年同期持平。但這里面潛藏著價格上漲因素:一是進貨價格上漲較多,有些尿素品種購銷倒掛。二是需求高峰還未到。目前1800-1850元/噸左右的尿素銷售價格,底氣不足,經銷商無利可圖,顯然難以維持。

近期其他部分省化肥價格情況

近段時間山東尿素出廠價格一直維持在每噸1680~1720元左右。

安徽省尿素出廠價格仍保持在高位,出廠價格維持在每噸1700~1730元左右。皖南地區尿素零售價格為每噸1800~1820元左右。

查看全文

應對副食品價格變動辦法

為進一步實施對影響民生的主要副食品市場價格的有效監督,應對主要副食品市場價格異常波動,保持價格穩定運行,維護社會安定穩定,根據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市應對主要副食品價格異動協商機制實施辦法(暫行)的通知》(政綜[]263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價格協商機制

本辦法所稱的價格協商機制是指在市場主要副食品價格異常波動期間,由經貿部門牽頭、相關部門會商,與指定的副食品批發企業和零售企業協商確定主要副食品協商批發價和協商零售價。批發企業必須按照協商批發價向零售企業供應副食品產品,零售企業不得高于協商零售價銷售主要副食品。零售企業進貨價格高于協商價格時,價差部分由經營單位和政府共同承擔。

二、適用范圍

本辦法所指的主要副食品包括:糧食、食用油、蔬菜、豬肉和禽蛋。實施協商價格的品種依需要進行調整。

三、實施原則

查看全文

服務價格變動及居民消費探討

一、服務價格水平的變動趨勢

服務價格是居民消費價格的重要組成部分,觀測近十年的服務價格指數,可以發現2006至2015年期間石家莊市服務價格水平變動具有較為明顯的階段性。據其漲跌情況可將其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2006-2008),服務價格逐年下行;第二階段,(2009-2011)服務價格快速上漲;第三階段,(2012-2015)服務價格漲幅穩中收窄。此外,根據服務價格原始數據變動趨勢的三個主要階段及相同階段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的變動情況,結合相應時期的經濟形勢和政策方針,我們發現服務價格是居民消費價格變動的重要影響因素。

(一)第一階段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全球經濟形勢嚴峻,居民消費價格持續快速上升,通貨膨脹嚴重,此時服務價格減速下行,呈現出與高漲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相反的變動趨勢,以緩解該時期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高漲的緊張情況。2006年,服務價格上漲2.1%。在服務價格的57個基本分類中,6個基本分類價格上升,其中景點門票、長途汽車票、理(燙)發以及私房房租分別上漲79.8%、30.5%、16.5%和15.0%,漲幅較為明顯。此外,7個基本分類價格下降,其中保險費、飛機票和技能培訓費降幅較大,降幅分別為16.5%、14.3%和11.9%。2007年,服務價格下降面擴大,價格下降的基本類別由上年的7種變為9種,且降幅較大,汽車保險費和美容分別下降21.8%和17.4%,車輛維修服務費下降13.0%,當年服務價格總體由升轉降,降幅為0.1%。2008年,受大環境影響,居民消費價格普遍上漲。服務價格上漲面擴大,但漲幅多數控制在10.0%以內。在下降的基本分類中,衣服清洗下降20.0%,飛機票降幅為12.7%,降幅較大。受這些因素共同影響,當年服務價格下降0.3%。

(二)第二階段

受前期出臺政策影響,居民消費價格于2009年迅速回落。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石家莊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切實發揮《中東西三大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規劃》的引導作用,加快中部現代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發展,推進東部工業聚集區建設,提升西部生態農業、綠色工業、旅游業發展水平,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在此期間,服務價格逐年上升,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穩步擴大,石家莊經濟保持了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運行態勢。2009年,共27種服務基本分類發生價格變動,具體表現為“21升6降”。其中,服裝縫紉價格上漲22.1%,公房房租上漲11.6%,暖氣收費價格上漲15.8%。受2008年房屋貸款利率連續下調影響,2009年房屋貸款利率降幅達34.5%。2010年,57種服務基本分類的價格呈上升或持平狀態,其中21種基本分類價格上漲,其中飛機票價格上漲幅度較大,達到24.3%。此外,2010年10月份,石家莊市進行了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大部分醫療服務價格小幅上調,醫療保健服務類價格上漲1.2%。2011年,58個服務基本分類中有26種價格上漲。受房屋租賃市場活躍、房屋貸款基準利率調整、銀行利率折扣優惠減少等因素影響,該年住房租金類價格上漲15.0%,自有住房類價格上漲9.9%。另外,洗浴價格上漲36.0%,清洗價格上漲28.4%,家庭服務上漲23.4%,修理服務價格上漲13.6%,以及健身活動價格上漲11.8%。

查看全文

高中政治經濟商品價格變動影響

1價格變動會影響人們的生活

1.1價格的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在一般情況下,在商品價格上漲時,購買者的需求量會相對減少;反之,在商品價格下降時,購買者的需求量也會隨之而增加。就比如說,在商品降價或者在打折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的顧客前來選擇并購買,增加需求量,但也會有消費者覺得降價的商品在以后可能還會有持續下降的空間,就會暫時不考慮購買。相反,對于價格上漲的某些商品,有的消費者會覺得在以后此商品還會有增值空間,也可能會選擇購買。對于這種情況,只能根據消費者本身的消費心理對商品的價格做出判斷。因而,商品價格的變動必定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1.2不同商品價格的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不同。從影響程度來看,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的變動的影響是不同的。商品價格的變動通常對生活中的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相對較小,比如,在食用鹽或者糧食等生活中的必需品價格上升時,通常消費者對此類商品的需求量都不會快速減少,因為這是與人們生活緊密相連必需的食品。但對于高檔耐用消費品需求量的影響就相對較大。比如,用空調來舉例,就算是供大于求,但它的價格也不會比一般的普通電扇更便宜。價格的變動受供求關系的影響,但最終還是由價值來確定價格的。其商品的價值越高價格就相對較高。反之,商品的價值越小價格就相對越低。一般普通的電扇消耗的社會勞動時間比空調消耗的社會勞動時間要少,這就可以得知空調的價值就更大,當然也不會比一般普通風扇的價格便宜。因而,在此類既高檔又耐用的商品有很大尺度下降的時候,消費者就一定會對此類商品的需求量快速增加。1.3替代商品與互補商品的價格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在市場上,如果有兩種相近或是相同的商品存在,而他們其中任何一個都能滿足消費者的需要,那么,就把這兩種商品稱之為相互替代品。比如,風扇與空調;飛機與火車;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在兩種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情況下,其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漲,但人們為了自身的需要能夠得到滿足,則會消費另一種商品,從而增加該商品的需求量。在生活中,如果一定要某兩種商品結合在一起才可以滿足人們的一些需要的話,那我們就把這兩種商品稱之為互補商品。比如,汽油與汽車;羽毛球與羽毛球拍;墨盒與打印機。在兩種商品可以有互補關系的情況下,其中任何的一種商品的價格上漲,該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不僅會減少,另外一種商品也會受此影響,導致需求量跟著減少。在這里就拿汽油與汽車來舉例,假如汽油價格上升,那么汽車的銷售量一定會減少,相反,假如汽車的銷售量增多,那么汽油的銷售量也一定會隨之增多。

2價格變動影響生產經營

2.1調整生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價格變動的同時也影響著商品的供求量,那么在生產商品的同時,還應根據該商品的消耗速度與人們的需求量進行生產。有的商品消耗速度特別快,從而導致需求量也隨之增多,很可能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那么對于這種商品如此暢銷的情況,就應該對此商品生產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及時的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量,以達到人們的需求。有的商品對于人們來說,并不是經常能夠使用得到的,消耗速度有相對比較慢,生產量又遠遠大于人們的需求量,那么對于此類商品就應該及時把生產規模壓縮,減少產量。由此可以看出,影響生產對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關鍵是商品價格的變動。2.2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適銷對路指的是商品的特征使消費者的精神與物質需求得到滿足,那么要想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就必須要有品牌意識,適應市場的變化。隨著價格的變動同樣能夠研發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只有這樣商品在市場上才會有一定的優勢。

3結語

在目前學習的高中經濟學中,對于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了解到價格的決定因素是價值,懂得了其影響因素是供求關系與其他因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主要是市場形成價格,同時價格與供求量也在相互影響著彼此。以上就是本文對此內容的分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