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團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8 09:25:2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記者團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記者團

記者團實踐匯報材料

不覺間,我迎來了大學中的第二個暑假。隨著時間的流逝,畢業的臨近,就業問題在生活中日益凸顯,壓力像出現在象牙塔上空的一片陰霾壓在每個大學生的心頭。社會發展的飛速迫使用人單位日益重視求職人的工作經驗和社會閱歷,而這些正是身處校園的我們最為欠缺的。學校倡導的暑期實踐便充當了大學校園和社會之間的緩沖口,以學校為推薦人,每個大學生可依舊學生的姿態活躍在個個社會崗位,摸爬滾打,以所學致其用,增長見識,鍛煉才干,培養韌性。懷著如此憧憬,在這個出奇涼爽的夏日,我來到南京報業的小記者團進行社會實踐,現將此次實踐的有關事項向學校作如下報告。

一、實踐單位的基本概況

南京報業的小記者團是年成立不久的年輕團體,致力于在中小學生當中普及新聞基礎知識,豐富其課余生活,并為家長、教師提供交流的平臺。如今已吸納來自南京市126所小學的小記者,組織活動達129次,參加人數達8000多人次,雖然工作人員不多,但幾人群集群策,把團隊搞得有聲有色。今年暑假,他們組織了大量各具特色的活動,受到團員們的極大關注和積極參與,取得可喜成績。在此謹祝愿南京報業小記者團的明天更急美好。

二、實踐中的主要工作

我實踐的時間是從今年暑假的7月12日到8月,主要工作是參加小記者團組織的各項活動,在活動現場維持秩序,保證其進行,同時針對既有的項目獻計獻策。其間,不少活動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在紫金山天文臺的參觀活動中,我初識了記者團的大部分成員,第一次體驗以老師身份照顧一大群小同學,感受與他們純真思維對話的新鮮與趣味;在外教體驗活動中,我不僅充當了秩序的維持者,還適時成為小成員勇氣的激發者,鼓勵他們勇敢參與到活動中,用陌生的語言表達自己,告訴他們:“”;古生物博物館中,面對小記者古怪天真的提問,我試著以孩子的語言同他們對話,用同樣富有想象力的思維以對他們擁有明智的權威……

活動中我不斷付出,同時也不斷收獲和成長,“用以致學”不再是空發的感慨,而成為我現在最真切的感受!

查看全文

記者團團長任職演講材料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美術學系大三的學生,我叫。首先我很榮幸當選新聞中心第屆大學生記者團團長,在此我要感謝院領導、黨委宣傳部老師對我的信任,感謝新聞中心所有新老成員對我的支持。

其實我來新聞中心記者團工作的時間并不是很久,接觸的工作也不是很多,但在這個學生組織里,我感受到了團隊強大的凝聚力、真摯的親和力和藝術的工作的能力。在這里,我從老師的悉心教導中學到了如何為人如何工作,從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成長為一名為同學服務的大學生,對此我從內心深省到:這是美的殿堂激勵了我堅強的斗志和無限的熱情。

從走進美院大門的那天開始,我就立志要學有所成,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閑散。大一時,我帶著忐忑的心情走上院學生會干部競選的講臺,不久后,我成為了院學生會秘書處的一名干事,一年的學生工作中,在團委老師的指導下我參與策劃了我院的評估晚會、“兩代會”等一系列大型的活動,開拓了眼界,鍛煉了能力。還記得在學生會工作的表彰大會上,官書記對我們學生干部提出的幾點希望:做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干部,要有“銅頭”,是不怕碰釘子,敢于做事;“鐵嘴”,是在任何時候都能有雄辯的口才;“宰相的肚子”,是能放的下事情,學會寬容;“馬拉松的腿”,是勤跑,不怕苦。現在想來,官書記的教導還是那么深刻,令我收益匪淺。

大二,在學校領導和老師的支持下,我和藝海文學社成員創辦了高校文藝交流刊物《》,刊物在高校間得到一致好評,在武漢第二屆詩歌藝術大賽的現場得到湖北省作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韋啟文先生的贊賞,并為《》題詞:“藝海揚帆競風流”,鼓勵我們創新發展,爭取更大的成績!在領導的鼓舞下,《》在年發行期,一萬余份,在刊物的規模和質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所以在“藝海風”的團隊里有這樣一句座右銘:做好《》,是我們每位成員的使命!

查看全文

記者團團長就職演講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美術學系大三的學生,我叫。首先我很榮幸當選新聞中心第11屆大學生記者團團長,在此我要感謝院領導、黨委宣傳部老師對我的信任,感謝新聞中心所有新老成員對我的支持。

其實我來新聞中心記者團工作的時間并不是很久,接觸的工作也不是很多,但在這個學生組織里,我感受到了團隊強大的凝聚力、真摯的親和力和藝術的工作的能力。在這里,我從老師的悉心教導中學到了如何為人如何工作,從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成長為一名為同學服務的大學生,對此我從內心深省到:這是美的殿堂激勵了我堅強的斗志和無限的熱情。

從走進美院大門的那天開始,我就立志要學有所成,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閑散。大一時,我帶著忐忑的心情走上院學生會干部競選的講臺,不久后,我成為了院學生會秘書處的一名干事,一年的學生工作中,在團委老師的指導下我參與策劃了我院的評估晚會、“兩代會”等一系列大型的活動,開拓了眼界,鍛煉了能力。還記得在學生會工作的表彰大會上,官書記對我們學生干部提出的幾點希望:做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干部,要有“銅頭”,是不怕碰釘子,敢于做事;“鐵嘴”,是在任何時候都能有雄辯的口才;“宰相的肚子”,是能放的下事情,學會寬容;“馬拉松的腿”,是勤跑,不怕苦。現在想來,官書記的教導還是那么深刻,令我收益匪淺。

大二,在學校領導和老師的支持下,我和藝海文學社成員創辦了高校文藝交流刊物《》,刊物在高校間得到一致好評,在武漢第二屆詩歌藝術大賽的現場得到湖北省作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韋啟文先生的贊賞,并為《》題詞:“藝海揚帆競風流”,鼓勵我們創新發展,爭取更大的成績!在領導的鼓舞下,《》在2007年發行3期,一萬余份,在刊物的規模和質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所以在“藝海風”的團隊里有這樣一句座右銘:做好《》,是我們每位成員的使命!

查看全文

記者團培訓工作匯報

轉眼間半年時間過去了,現在看看仿佛也只是一個回頭。在這短短的近四個月的時間里,我在記者團學到了很多很多,同時這半年對我來說是一個特別的半年,我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有這么堅強。在團隊里,知道了什么以大局為重,知道了什么是團隊精神,知道了什么是聽話照做,知道了什么是功夫不復有心人。雖然學了這么多,但我深知自己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改進。在團里工作中,才感覺到每一件工作不是都能讓人如意的,我們任何人一言一行都有無數雙明亮的眼睛看著我們,所以不管是跟領導還是同事在一起溝通和交流,都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每個人的性格與想法去完成工作,達成共識。在此,我感謝團隊,領導和成員能給我展翅的機會,在這次學習起飛的起跑線上鍛煉。

(一)大隊培訓時期

1剛參加團隊培訓,由于對環境還有陌生感,每天快節奏的步伐,使我每天忙忙碌碌,對記者團有了初步的認識,也知道自己以后會有充實的生活。

2培訓團隊文化期間,在大隊里,隊長們細心熱情的給我們講授著團隊文化,我們記著筆記,就這樣每天學習著記者團的團隊文化,受團隊文化的熏陶和吸引,銘記使我對記者團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對我自己加入這個團隊更加有信心,更加有激情。

3團隊文化培訓接近尾聲,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筆記,發現團隊的歌唱出記者團人在團隊里一起奮斗拚搏過程中的甜苦和喜憂,表達了一個個記者團人的心聲;發現團隊文化就象企業文化,帶我們早早的學習這些知識,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發現團隊將責任榮譽團隊作為團訓,讓我想到:責任是從獨立那一刻開始的,是獨立讓我懂得了什么是責任,這也是我上大學來最有意義的一課。

4培訓心得,在培訓過程中,我總結了一些關于培訓經驗和處事原則,促進自我能力的提升,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查看全文

高校記者團述職述廉報告

這個學期以來,05級的學長基本上把工作交給我們06級的做,我和弄玉燕做記者團的負責人,在李莉,羅穎老師和團總支的各位同學的幫助支持下,使本團的工作完成的很順利,現將我負責的部分作具體匯報:

9月份,參加迎新工作。在新同學的宿舍宣傳團總支和記者團,吸收新的干事。9月底組織新干事參加我系舉辦的化裝舞會。

10月份,工作放在上學期的系刊的排版上。也重點培養新干事的干事情能力。作為一個團的負責人更應該帶新干事做事情,應做到模范帶頭的作用。強調團內的紀律,新老團員工作中的協調。10月底組織06級的團員參加第四屆系學代會的工作人員。

11月份,工作重點放在這學期系刊的稿件投稿上,指導工作并積極投稿。組織團內的成員積極報道科技活動月的活動上面。10月中旬已經把上學期征文比賽獲獎的同學的獎金發放。對新的干事進行整體的培訓。11月底進行新干事考核,最后確定新干事名單:

從本學期9月24至今,帶領團員們完成上級分配的各項工作任務。領導團員學習團內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及工作職責。如今各部門在活動分工上已經自覺做到歸位,并靈活運用書面工作職責,在各項工作中的積極性和工作責任心得到相應提高,活動效果得到充分體現。在新團員的思想工作上,積極引導新團員工作走上一個正確工作軌道,讓新老團員都能了解團的事務,團的工作進程,學習到團的職責和制度,在活動中每個人都是活動的領導者。

做為團的負責人,我作到分析活動報告情況,尤其在系刊海報宣傳上不斷要求,因為海報不僅僅是對一個活動的宣傳,更是一個團體對外的窗口之一,做好對外窗口,在今后的活動中才能得到廣大同學的信任,在工作上也能形成一個便利通道。海報質量也由不合格到滿意,到理想,由質變到質量一起前進,這個過程,既是大家團結奮力的結果,也是一個領導力的作用。在稿件方面也有要求,以往只是在新聞上發揮,而是要求在追蹤報道、個人專訪,方面發展,要求作為一個記者團的一員,每個人都應具備一個記者應有的能力,每個人都應該在寫作方面的工作努力,并要求各團員積極寫好的文章。

查看全文

記者團個人情況匯報

自己決心認真提高業務、行政工作水平,新的一年里。為團隊跨越式發展,貢獻自己應該貢獻的力量。想我應努力做到第一,加強學習,拓寬知識,要對團隊的統籌規劃、當前情況做到心中有數,要讓自己富有內涵,讓領導認可自己;第二,本著實事求是原則,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真正做好領導的助手;第三,注重本部門的工作作風建設,加強管理,團結一致,勤奮工作,形成良好的部門工作氛圍。不斷改進辦公室對其他部門的支持能力、服務水平。此外,會更加做好本職工作,用感恩的心做事,為打造一流品牌社團而奮斗。

記者團學到很多很多,轉眼間半年時間過去了現在看看仿佛也只是一個回頭。這短短的近四個月的時間里。同時這半年對我來說是一個特別的半年,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有這么堅強。團隊里,知道了什么以大局為重,知道了什么是團隊精神,知道了什么是聽話照做,知道了什么是功夫不復有心人。雖然學了這么多,但我深知自己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改進。團里工作中,才感覺到每一件工作不是都能讓人如意的任何人一言一行都有無數雙明亮的眼睛看著我所以不管是跟領導還是同事在一起溝通和交流,都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每個人的性格與想法去完成工作,達成共識。此,感謝團隊,領導和成員能給我展翅的機會,這次學習起飛的起跑線上鍛煉。此我將2010年一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大隊培訓時期

由于對環境還有陌生感,1剛參加團隊培訓。每天快節奏的步伐,使我每天忙忙碌碌,對記者團有了初步的認識,也知道自己以后會有充實的生活。

大隊里,2培訓團隊文化期間。隊長們細心熱情的給我講授著團隊文化,記著筆記,就這樣每天學習著記者團的團隊文化,受團隊文化的熏陶和吸引,銘記使我對記者團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對我自己加入這個團隊更加有信心,更加有激情。

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筆記,3團隊文化培訓接近尾聲。發現團隊的歌唱出記者團人在團隊里一起奮斗拚搏過程中的甜苦和喜憂,表達了一個個記者團人的心聲;發現團隊文化就象企業文化,帶我早早的學習這些知識,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發現團隊將責任榮譽團隊作為團訓,讓我想到責任是從獨立那一刻開始的獨立讓我懂得了什么是責任,這也是上大學來最有意義的一課。

查看全文

學院記者團上年工作總結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還記得剛剛進入大學校園,在我校院團委記者團工作已經有半年。回顧這幾個月的學習和生活,我在記者團收獲了很多。為了能在嶄新的年更好地做好院團委記者團交待的工作,我在此對上半年的工作做個總結。

首先,在學習寫新聞稿方面,我覺得我有所進步。這半年來我寫了十多篇新聞稿,這些稿子從一開始的格式不規范,內容乏味空洞,甚至出現病句,到現在能較好地寫出一篇新聞稿。上半年來,在那些活動中,一方面我的寫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我認識到了很多朋友,增長了見識。

然而,我也在很多方面做的不夠好。一是作為記者團的社員,我的寫稿速度卻很慢,寫出來的質量也不是很好。而且,我又看不到被修改過的我的稿,以至于我的寫作水平雖有進步卻不甚理想;二是與同記者團的干事們沒有很多的交流,沒能一起共事,沒能把工作做到最好;三是我上半年畢竟是大一,很注重學習,對寫稿的積極性不夠高,沒能很好地處理學習與社團工作的關系。

對于我們記者團,通過我近半年的認識,我們團參與了很多學校組織的活動,一直活躍在各社團組織中,是一個很好的提供知識和樂趣的平臺。上半年我們院團委記者團的確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沒有不足的團體就沒有進步,我們記者團或多或少也有些仍需改進的地方。首先是社員工作熱情不夠高,對團里安排的任務沒有及時完成,甚至有的社員還推三阻四。其次是記者團內部各部門間交流和合作不夠到位,讓整個記者團看起來很松散,不夠團結一致。再有一點就是我個人希望,記者團能多提供一些機會讓我們社干學習,有時間上寫關于新聞寫作之類的培訓課,以提高社干的寫作能力和保證新聞稿件的質量。

總之,在團委記者團這半年來我在記者團里學收獲了很多知識與經驗,而且在寫作能力和其他技能上有所提高。但是,在工作中我仍還有些不足之處,我會努力爭取,在年做得更好。

查看全文

學生會記者團競聘演講稿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07級電力機車一班的學生,我大名叫喬廷龍,小名叫鐵牛,因為我媽總說我跟李逵一樣黑,因此而的名。我特別喜歡火車,但最討厭坐火車,因為每當我坐火車時便會苦苦的感嘆:中國的計劃生育是如此的重要啊!!!!

我來到這,就是要競選記者團副部長,為我們軌院發一份光放一份熱。從小我的理想就是當一名記者,特別的想,熬熬的想,就連做夢都想,竟然有依次夢見了我是一名中央電視臺的記者,在比賽現場采訪獲勝后的劉翔,當時我就問他:“劉翔,今天你怎么跑的這么快呢?”

劉翔斬釘截鐵的說:“因為我今天吃了金鑼王火腿腸!”

攝影是我的業余愛好,我總是喜歡用照相機紀錄下來家鄉的變化,社會的變化。還有我的變化。曾經在小學的攝影比賽上獲得過二等獎,我當時照的是一輛驢車上拉了一只肥豬,而且還在上面附了兩句話:“在路上,豬樂了,驢哭了。”“到屠宰場,豬哭了,驢樂了。”老師夸我有創意,所以從此就喜歡上了攝影,我決對有信心擔當好一名合格稱職的記者!!!!

在以前的學習生活中,我幾乎當過各種干部,大到班長,小到掃除小分隊隊長,可就是沒當過記者團副部長!所以特想去嘗試一下這個職位,我對自己絕對有信心,而且已經作好了充分的準備為廣大同學服務,奉獻精神就更沒的說了。希望各位老師,學長給我這一次寶貴的機會,我一定會全力以赴,盡職盡責的作好每一項工作,相信我任何事都o了!即使沒有擔當是記者團副部長,我也不會放棄,記者團委員也是我特想擔任的,反正一句話,我就是要進記者團,當一名小記者!仍然會積極的從事好各項學生工作,工作態度永遠都是認真負責,吃苦耐勞。在工作上,領導讓我干啥我干啥,不讓我干的我說啥都不帶干的。再次希望老師,學長們給我進記者團的機會,否則我的人生恐怕又會增加一分遺憾,我真的老想老想老想進當記者了。

查看全文

高校記者團領導個人述職報告

這個學期以來,0*級的學長基本上把工作交給我們0*級的做,我和弄玉燕做記者團的負責人,在李莉,羅穎老師和團總支的各位同學的幫助支持下,使本團的工作完成的很順利,現將我負責的部分作具體匯報:

9月份,參加迎新工作。在新同學的宿舍宣傳團總支和記者團,吸收新的干事。9月底組織新干事參加我系舉辦的化裝舞會。

10月份,工作放在上學期的系刊的排版上。也重點培養新干事的干事情能力。作為一個團的負責人更應該帶新干事做事情,應做到模范帶頭的作用。強調團內的紀律,新老團員工作中的協調。10月底組織*級的團員參加第四屆系學代會的工作人員。

11月份,工作重點放在這學期系刊的稿件投稿上,指導工作并積極投稿。組織團內的成員積極報道科技活動月的活動上面。10月中旬已經把上學期征文比賽獲獎的同學的獎金發放。對新的干事進行整體的培訓。11月底進行新干事考核,最后確定新干事名單:

從本學期9月24至今,帶領團員們完成上級分配的各項工作任務。領導團員學習團內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及工作職責。如今各部門在活動分工上已經自覺做到歸位,并靈活運用書面工作職責,在各項工作中的積極性和工作責任心得到相應提高,活動效果得到充分體現。在新團員的思想工作上,積極引導新團員工作走上一個正確工作軌道,讓新老團員都能了解團的事務,團的工作進程,學習到團的職責和制度,在活動中每個人都是活動的領導者。

做為團的負責人,我作到分析活動報告情況,尤其在系刊海報宣傳上不斷要求,因為海報不僅僅是對一個活動的宣傳,更是一個團體對外的窗口之一,做好對外窗口,在今后的活動中才能得到廣大同學的信任,在工作上也能形成一個便利通道。海報質量也由不合格到滿意,到理想,由質變到質量一起前進,這個過程,既是大家團結奮力的結果,也是一個領導力的作用。在稿件方面也有要求,以往只是在新聞上發揮,而是要求在追蹤報道、個人專訪,方面發展,要求作為一個記者團的一員,每個人都應具備一個記者應有的能力,每個人都應該在寫作方面的工作努力,并要求各團員積極寫好的文章。

查看全文

記者團社會實踐工作報告

不覺間,我迎來了大學中的第二個暑假。隨著時間的流逝,畢業的臨近,就業問題在生活中日益凸顯,壓力像出現在象牙塔上空的一片陰霾壓在每個大學生的心頭。社會發展的飛速迫使用人單位日益重視求職人的工作經驗和社會閱歷,而這些正是身處校園的我們最為欠缺的。學校倡導的暑期實踐便充當了大學校園和社會之間的緩沖口,以學校為推薦人,每個大學生可依舊學生的姿態活躍在個個社會崗位,摸爬滾打,以所學致其用,增長見識,鍛煉才干,培養韌性。懷著如此憧憬,在這個出奇涼爽的夏日,我來到南京報業的小記者團進行社會實踐,現將此次實踐的有關事項向學校作如下報告。

一、實踐單位的基本概況

南京報業的小記者團是2011年成立不久的年輕團體,致力于在中小學生當中普及新聞基礎知識,豐富其課余生活,并為家長、教師提供交流的平臺。如今已吸納來自南京市126所小學的小記者,組織活動達129次,參加人數達8000多人次,雖然工作人員不多,但幾人群集群策,把團隊搞得有聲有色。今年暑假,他們組織了大量各具特色的活動,受到團員們的極大關注和積極參與,取得可喜成績。在此謹祝愿南京報業小記者團的明天更急美好。

二、實踐中的主要工作

我實踐的時間是從今年暑假的7月12日到8月,主要工作是參加小記者團組織的各項活動,在活動現場維持秩序,保證其進行,同時針對既有的項目獻計獻策。其間,不少活動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在紫金山天文臺的參觀活動中,我初識了記者團的大部分成員,第一次體驗以老師身份照顧一大群小同學,感受與他們純真思維對話的新鮮與趣味;在外教體驗活動中,我不僅充當了秩序的維持者,還適時成為小成員勇氣的激發者,鼓勵他們勇敢參與到活動中,用陌生的語言表達自己,告訴他們:“practicemakesperfect.”;古生物博物館中,面對小記者古怪天真的提問,我試著以孩子的語言同他們對話,用同樣富有想象力的思維以對他們擁有明智的權威……

活動中我不斷付出,同時也不斷收獲和成長,“用以致學”不再是空發的感慨,而成為我現在最真切的感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