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性能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9 08:32:5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抗滑性能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瀝青路面抗滑性能
1、影響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因素
路面抗滑能力的大小用路面表面摩擦系數F(通常以擺式儀測定)來評價。而面層石料的性質、顆粒級配、路面潮濕程度、滑流性污染、瀝青性質與用量又決定了摩擦系數的大小。
1.1路面石料的性質
1.1.1石料的磨光值(SPV)路面面層的微觀構造是指面層石料表面的粗糙度,用石料的磨光值表示。它是決定輪胎與路面之間濕摩擦力水平的決定因素,它反映了石料抵抗被磨光能力的大小。磨光值越高的石料,在輪胎的長期作用下,越能長時間保持其粗糙的微觀構造,路面的抗滑能力也就越好。前面提到的高郵路段,面層石料為石灰巖,磨光值為33,路面摩擦系數為27-33,均達不到規范要求。所以,選用磨光值大的石料鋪筑瀝青面層是提高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措施之一。
1.1.2石料的磨耗值和壓碎值石料的磨耗值是評價石料抵抗磨擦、撞擊剪切等綜合作用的性能指標。石料的壓碎值是評價石料抵抗壓碎性能的指標。路面石料長期經受輪胎的摩擦、沖擊、碾壓等綜合作用,要維持較高水平的抗滑能力,必須要求石料的輪胎作用下,不至于磨損太大、壓碎太多。因此,規范要求面層石料為石灰巖,經鉆孔發現路面上層6-12mm為瀝青和石屑的混和物,無粗滑料,這就是石料被磨耗的結果。
1.2顆粒級配路面面層的宏觀構造指面層表面石料間的孔隙,即構造深度。而級配則是形成構造深度的關鍵,構造深度越大,則抗滑能力越強。集料的級配還影響著集料的裸露程度、尺寸大小、相互間距,而它們又影響著路面摩擦系數的大小。
瀝青路面抗滑性能探討
1、影響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因素
路面抗滑能力的大小用路面表面摩擦系數F(通常以擺式儀測定)來評價。而面層石料的性質、顆粒級配、路面潮濕程度、滑流性污染、瀝青性質與用量又決定了摩擦系數的大小。
1.1路面石料的性質
1.1.1石料的磨光值(SPV)路面面層的微觀構造是指面層石料表面的粗糙度,用石料的磨光值表示。它是決定輪胎與路面之間濕摩擦力水平的決定因素,它反映了石料抵抗被磨光能力的大小。磨光值越高的石料,在輪胎的長期作用下,越能長時間保持其粗糙的微觀構造,路面的抗滑能力也就越好。前面提到的高郵路段,面層石料為石灰巖,磨光值為33,路面摩擦系數為27-33,均達不到規范要求。所以,選用磨光值大的石料鋪筑瀝青面層是提高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措施之一。
1.1.2石料的磨耗值和壓碎值石料的磨耗值是評價石料抵抗磨擦、撞擊剪切等綜合作用的性能指標。石料的壓碎值是評價石料抵抗壓碎性能的指標。路面石料長期經受輪胎的摩擦、沖擊、碾壓等綜合作用,要維持較高水平的抗滑能力,必須要求石料的輪胎作用下,不至于磨損太大、壓碎太多。因此,規范要求面層石料為石灰巖,經鉆孔發現路面上層6-12mm為瀝青和石屑的混和物,無粗滑料,這就是石料被磨耗的結果。
1.2顆粒級配路面面層的宏觀構造指面層表面石料間的孔隙,即構造深度。而級配則是形成構造深度的關鍵,構造深度越大,則抗滑能力越強。集料的級配還影響著集料的裸露程度、尺寸大小、相互間距,而它們又影響著路面摩擦系數的大小。
高速公路抗滑表層施工技術探討
摘要:首先詳細闡述了瀝青路面抗滑原理及抗滑性能影響因素,主要包括路面特征、環境條件、行車速度和路面清潔度,然后依托實際工程,介紹了高速公路路面抗滑表層施工技術,并總結了施工中的注意要點,旨在提升路面的路用性能,保證行車安全。
關鍵詞:高速公路;抗滑表層;瀝青路面;施工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公路運輸出現車流量大、車輛負荷重等特點。為保證高速公路良好的舒適性和耐久性,要求其表面層不僅能夠抗車轍、抗水損害,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抗滑性能。我國現階段高速公路路面主要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形式,在自然環境和外界荷載的長期作用下,路面逐漸出現坑槽、裂縫等病害。若瀝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較好的抗水損害性能時,其空隙率必然很小,整個結構呈密實狀態,而若要滿足較高的抗滑要求,又必然需要含大量的粗集料,且級配設計合理,方可保證其空隙率大、抗滑性能強[1]。本文主要針對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的抗滑性能進行研究,闡釋了其抗滑原理及影響因素,并結合實際工程,對原材料選擇以及瀝青混合料的拌和、攤鋪、碾壓等施工工藝進行詳細分析,旨在提升我國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的抗滑性能。
1瀝青路面抗滑原理及抗滑性能影響因素
1.1抗滑原理
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的抗滑作用主要是其宏觀構造和微觀構造決定的,評價其抗滑系數的指標以摩擦系數為主。瀝青路面摩擦系數越高,抗滑性能越強。隨著目前我國高速公路交通量的不斷增大,車輛輪胎與路面間的摩擦頻率也越來越高,路面抗滑系數快速降低。研究表明,瀝青路面粗糙程度主要與瀝青混凝土設計空隙率和集料磨光值有關,集料表面越粗糙、設計空隙率越大,其抗滑性能越強。在路面存在積水的情況下,積水會通過路表空隙快速排出,避免了水膜產生,提高了路面抗滑性能。但瀝青混凝土的空隙率也決定了其抗水損害能力,當環境溫度較低時,過多的水分積聚在瀝青混凝土結構內,結冰后將產生凍脹,導致路面的路用性能急劇下降。
高速公路路面抗滑表層施工技術分析
[摘要]路面施工過程中瀝青混凝土路面是最常用的一種工藝,雖然這種施工工藝有著很明顯的優勢,得到了非常廣泛的使用,但是在實際投入使用過程中,由于這種路面要承受很大的交通載荷,部分公路所在的環境也比較惡劣,以至于路面在長時間使用后出現抗滑能力下降的狀況,在這種狀況下會減小輪胎和路面之間的摩擦力,從而增大了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因此,在高速公路實際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實際狀況做好防滑表層施工,提升路面的抗滑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對高速公路路面抗滑表層施工技術的應用進行了簡單的探討,以促進我國高速公路事業在未來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高速公路;路面;抗滑表層施工
大部分高速公路在建設完成,投入實際使用的過程中都需要承受較大的交通載荷,同時還要面臨較惡劣的自然環境,這都會不同程度地對高速公路總體性能產生較大影響,其中比較直接的影響是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安全、舒適度以及高速公路使用時長。因此,在高速公路施工過程一定要根據公路實際狀況提升抗凍以及抗裂的性能,除此之外,還要有效提升路面抗滑性,保證高速公路整體質量以及運行安全。
1高速公路路面抗滑表層施工的理論基礎
高速公路路面抗滑的主要原理是路面表層的宏觀結構以及微觀結構,而抗滑的主要指標為兩種構造的深度以及摩擦的系數,路面結構越是粗糙其摩擦系數也會越大。隨著社會經濟以及信息技術快速發展,高速公路需要承載的交通量越來越大,且車輛在高速公路中運行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使得車輛對高速公路碾壓時間大量增加,從而影響到高速公路路面摩擦系數,降低了路面的抗滑性,使高速公路運行過程中存在很大的不安全性。為了對這種狀況進行有效的解決,需要根據高速公路狀況提升路面抗滑性,做好抗滑表層施工。高速公路路面摩擦系數和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瀝青混凝土材料磨光值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車輛在高速公路上運行時摩擦系數越高就證明路面抗滑性能越好;同時,高速公路路面構造的狀況和集料間隙之間也有著非常密切關系,在車輛運行過程中能夠使得車輪下方的水被快速的排出來,從而避免了水膜形成,有效提升高速公路路面抗滑能力。對于高速公路來講,路面的潔凈度以及自然環境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到路面抗滑性能,加大高速公路運行過程中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因此一定要根據高速公路的狀況做好路面抗滑表層施工,提升高速公路整體質量以及運行的安全性。
2高速公路路面抗滑性能影響因素
瀝青養護論文:當前公路瀝青路面保護透析
本文作者:張延社
在此基礎之上,需要由現場工作人員將按照此種方式制備而成的稀漿混合料均勻且及時(避免稀漿混合料性能指標出現偏差問題)的攤鋪在公路瀝青路面表面,形成薄層的預防性養護技術方式。此項技術最初產生于德國,我國有關此項技術的應用開始于1980年之后,截止現階段已具備較為成熟與可靠的應用經驗。在大量的實踐研究過程當中不難發現:稀漿封層技術是現階段筑路及養路作業過程中綜合性能較為優越的預防性養護技術之一。通過對稀漿封層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較為快速的實現對新建路面以及機油路面的維修養護,針對可能出現于公路瀝青路面中的磨損問題、松散問題、老化問題以及包括裂縫、坑槽在內的各種病害問題予以可靠性治愈,在此過程當中有效提高公路瀝青路面的防水性能、耐磨性能以及抗滑性能,確保公路瀝青路面車輛行駛舒適性的合理提升。更為關鍵的一點在于:在應用稀漿封層技術進行公路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作業的過程當中,所涉及到的有關瀝青材料的使用較少,簡單化的操作工藝使得此項技術的可行性程度較高,并且養護造價明顯低于熱性瀝青方案下的養護造價,兼顧了公路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的經濟性優勢。基于以上分析,在應用稀漿封層技術的過程當中,還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幾點問題。(1)首先,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按照稀漿封層厚度的差異性可將公路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過程中所涉及到的稀漿封層作業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Ⅰ型為細封層;Ⅱ型為中封層;Ⅲ型為粗封層。按照稀漿封層作業類型劃分的差異性,實踐應用過程當中所對應的適用范圍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一般情況下,對于細封層而言,現階段主要適用于填封裂縫以及填充空隙的處理作業;對于中封層而言,主要適用于公路瀝青路面的預防性氧化作業,其目的在于實現對公路瀝青路面松散問題、裂縫問題以及老化問題的可靠性修補,從而達到提高公路瀝青路面抗滑質量的關鍵目的;而對于粗封層而言,其主要適用于對多層次封層的底層作業環境。與此同時,在其應用于公路瀝青路面面層預防性養護作業的過程當中,其能夠顯著提高重交通量公路路面的抗滑能力,從而強化路面安全性水平。(2)其次,稀漿封層技術在實踐應用中所表現出的顯著優勢在于:使用效果好、施工環境好、開放交通快以及環保性能優越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稀漿封層技術的應用并無法提高公路瀝青路面的結構性能,并且抗剪性能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公路瀝青路面交通量大小的影響,應當予以特別關注。
簡單來說,微表處技術是以對集料原材、礦粉原材、水分原材、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原材以及添加劑原材按照一定的制備比例進行制備并充分拌合,在基礎之上將其均勻攤鋪至公路瀝青路面的一種預防性養護及時。現階段,主要在路面松散問題養護、路面老化問題養護中應用微表處技術,其目的在于實現對公路瀝青路面微小型缺陷問題的可靠性彌補,從而實現對路面抗滑性能的有效提高,與此同時還可以兼顧對40mm單位深度范圍內的車轍填補處理。相對于前文所研究的稀漿封層技術而言,微表處技術與之最顯著的區別及在于:瀝青材料的選取必須表現為改性乳化瀝青原材。在基礎之上,攤鋪厚度需要控制在石料原材尺寸max值的2~3倍左右(極限厚度數值為100mm單位左右)。從適用范圍的角度上來說,現階段以下幾種類型的公路瀝青路面比較適用于采取微表處技術進行預防性養護處理:(1)縱向及橫向裂縫較輕的公路瀝青路面;(2)存在明顯松散問題的公路瀝青路面;(3)出現泛油問題且泛油嚴重程度在中度以下的公路瀝青路面;(4)出現細微不平整問題的公路瀝青路面;(5)摩擦系數指標表現較低的公路瀝青路面;(6)出現明顯滲水問題的公路瀝青路面。超薄磨耗層技術在公路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中的應用分析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超薄磨耗層技術的應用仍然處理經驗探索與發展階段。在將超薄磨耗層技術應用于公路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工作的過程當中,要求工作人員首先在公路瀝青路面鋪灑一層具有高含量特性的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材料,在此基礎之上針對由斷級配以及聚合物改性瀝青所構成的熱瀝青混合料面層攤鋪至公路瀝青路面表層位置。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超薄磨耗層技術應用所對應的磨耗層厚度基本維持在10~20mm單位范圍之內。相關實踐研究結果表明:超薄磨耗層技術除能夠針對較小的公路瀝青路面損壞問題進行糾正處理之外,還能夠確保公路瀝青路面抗滑性能能夠得到有效發揮。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超薄磨耗層預防性養護技術主要應用于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養護工作,同時也能夠作為新建公路瀝青路面的表面磨耗層應用,表現出了包括抗滑、抗車轍以及抗磨耗在內的相關應用性能。從實踐應用的角度上來說,超薄磨耗層預防性養護技術主要適用于以下幾種類型的公路路面養護作業:(1)存在縱向及橫向裂縫問題以及輕度塊裂問題的公路瀝青路面;(2)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磨損問題以及松散問題的公路瀝青路面;(3)抗滑性能存在嚴重問題的公路瀝青路面;(4)存在輕度不平整問題的公路瀝青路面;(5)存在一定泛油問題的公路瀝青路面。
伴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持續發展與經濟社會現代化建設進程日益完善,城市化建設發展過程當中對于交通運輸建設需求呈現出了較為顯著的發展趨勢。特別是在公路交通運輸項目的建設過程當中,如何通過有效的預防性養護技術確保公路瀝青路面運行質量的穩定性與有效性。需要引起相關工作人員的特別關注與重視。總而言之,本文針對有關公路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相關問題做出了簡要分析與說明,希望能夠為今后相關研究與實踐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幫助。
二級公路養護施工養護劑利用
1二級公路養護施工中使用養護劑的必要性分析
養護劑在飛機跑道、公路車航道等工程中都取得良好效果。因此,養護劑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目前,養護劑已經被廣泛運用到我國交通、市政、水利等領域施工中。關于公路養護施工中使用混凝土養護劑的必要性,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二級公路大部分工序以混凝土為主要材料,混凝土屬于一種硬性的材料,養護劑形成其養護,是施工的最重要工序之一,可以避免公路在混凝土強度增長期的表面水分蒸發,或者由于其他方面原因導致的水分缺失,穩定混凝土的水化作用。一方面是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符合技術指標要求;另一方面是防止由于氣候等原因產生的公路路面干燥,而出現裂縫。養護劑成為二級公路養護施工的一種新型材料和工藝,不僅可以隔絕公路混凝土表面的空氣,確保水分不會蒸發丟失,而且能夠充分利用混凝土自身的水分,完成整個水化作用的過程,達到科學經濟養護的目的。
2養護劑在二級公路養護施工中的利用方法
2.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在二級公路養護中使用養護劑之前,要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具體內容有:①人員的準備。人員的數量要根據公路養護工程的工作量確定,但在施工現場起碼要有一名技術人員作為技術參謀。②根據設計的要求,準備好養護劑等相關材料,并務必在材料投入使用之前完成性能檢測工作,保證養護劑的性能符合技術設計的要求。③施工設備的準備。除了那些勞保用品和交通布控設施之外,還要調試、檢測灑布機的功能完整性,確保其使用正常。④交通布控,目的是確保施工人員安全和減少外部車輛、行人對施工的影響,這些工作需要由工程部負責與交警部門、路政部門等取得聯系,并制定定期交通封閉計劃。⑤在養護劑使用之前,對原路面的灰塵、泥垢和雜質等進行清潔,給養護劑滲透到老化路面中創造有利條件,保證養護劑的使用效果。
2.2養護劑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公路瀝青混凝土面層研究論文
1傳統的瀝青混凝土面層(AC)
《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J014—97,根據“七五”國家科技攻關研究及修訂該規范的專題研究,統一將瀝青混合料中集料粒徑標準由圓孔篩標準改為方孔篩標準。
其主要原因為:①計量標準向ISO國際標準靠近;②便于參考國外同類結構形式的級配標準;③世行項目增多,便于國際招標、監理及質量檢驗;④許多國外拌和設備均以方孔篩為標準。瀝青混凝土的符號由原LH改為AC。
1.1按瀝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徑分類
1.1.1細粒式瀝青混凝土:AC—9.5mm或AC—13.2mm。
1.1.2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16mm或AC—19mm。
瀝青路面面層研究論文
1傳統的瀝青混凝土面層(AC)
《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J014—97,根據“七五”國家科技攻關研究及修訂該規范的專題研究,統一將瀝青混合料中集料粒徑標準由圓孔篩標準改為方孔篩標準。
其主要原因為:①計量標準向ISO國際標準靠近;②便于參考國外同類結構形式的級配標準;③世行項目增多,便于國際招標、監理及質量檢驗;④許多國外拌和設備均以方孔篩為標準。瀝青混凝土的符號由原LH改為AC。
1.1按瀝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徑分類
1.1.1細粒式瀝青混凝土:AC—9.5mm或AC—13.2mm。
1.1.2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16mm或AC—19mm。
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技術探索
摘要:通過立足實際,以路面薄層罩面技術為研究對象,對路面薄層罩面技術分類以及作用進行探討,而后依托某項目工程實例為研究背景,對該技術的應用過程進行深入研究,希望可給同類工程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速公路;瀝青路面;薄層罩面;道路養護與維修
1前言
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養護工程是系統性工程,在此類工程開展中薄層罩面養護技術應用可以提高瀝青路面的強度,對強化瀝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有著積極作用。通過路面薄層罩面養護技術應用要點分析,總結出有效的施工方案,對推進養護工程項目開展意義重大。
2技術的分類及作用
2.1技術類型
水電站大壩施工質量檢測論文
1工程概況
浪詳水電站位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撈村鄉浪詳寨西北打狗河上,距荔波縣城50km,是一項以發電為主,兼有旅游業發展等綜合效益的水利水電工程。浪詳電站水庫為典型狹谷型水庫,兩岸懸崖峭壁,庫區兩岸坡上溶蝕峰叢洼地、槽谷廣泛分布。浪詳水電站為混合式電站,電站由大壩、引水隧洞、調壓井、鋼管、廠房等組成。大壩壩型為C15混凝土砌毛石拱壩,最大壩高為46.3m,壩頂軸線長149.672m。該工程規模為小(1)型,工程等別為Ⅳ等,大壩、溢洪道、取水口、放空底孔、廠房等主要建筑物為4級建筑物,次要永久建筑物為5級,臨時建筑物為5級。
2大壩施工質量檢測
2.1混凝土抗壓強度抽樣檢測
混凝土半成品抗壓強度試驗每個單元工程取樣一組,抗滲試驗按抗壓試驗取樣頻率的1/4取樣,抗拉試驗按抗壓強度取樣頻率的1/10取樣檢測,彈性模量根據設計要求按抗壓強度取樣頻率的1/40取樣檢測,混凝土施工時,現場隨機抽檢坍落度。砌筑砂漿按砌筑工程量每50~60m3取樣一組,檢驗抗壓強度。大壩混凝土包括砌石混凝土、防滲混凝土、溢流堰混凝土、沖沙底孔混凝土等,共澆筑混凝土24700m3,自檢抽樣檢測共301組,抽檢頻率94m3/組。質量評定按照《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評定規程》(SL176—1996)進行評價。檢測結果抗壓強度指標均滿足規范要求。監理見證抽樣送檢5組,委托貴州水利科研試驗檢測有限公司檢測。另外,監理工地抽樣檢測18組,檢測結果均為合格。
2.2混凝土抗滲、抗凍性能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