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5 17:05:5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勤儉節約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演講稿-勤儉節約 艱苦創業

勤儉節約演講稿-“勤儉節約,艱苦創業”

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回響;

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

曾幾何時,偉大領袖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引著幾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

“勤儉節約、艱苦創業”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命題,如今重又被賦予新的歷史使命和戰略意義。

一個企業離不開水,電,煤,紙,企業的生產成本是不能太多的浪費在這些上面。就在我們提前并網發電,供電量、利潤等指標節節攀升的時候,一份份煤炭漲價的傳真文件雪片似的飛來!這猶如一個晴天霹靂,給了我們當頭一擊。公司一個月需燃煤約2.8萬噸,而煤價上漲幅度已接近200元/噸,一個月影響凈利潤560萬元!一年呢?這是怎樣的一筆損失啊?我們正經歷嚴峻的考驗,節能降耗,節能降耗,每個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查看全文

獨家原創:企業勤儉節約演講稿

各位領導、同事: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共建節約型企業》

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回響。

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比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

曾幾何時,偉大領袖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引著幾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富國強民的必由之路,但在這里,我更想要說明的一點是,節約也是適應我國當前國情所做出的必須選擇。人口眾多、資源匱乏的現實不能改變,只能直面,但鋪張浪費的生活方式卻是可以改變的!面對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問題,每個中國人都有責任摒棄日常生活中浪費的習慣,思想上樹立崇尚儉樸,以勤儉節約為榮、鋪張浪費為恥的思想,努力做到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節約對于一個國家猶然如此,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就更為重要。我公司一貫強調抓邊際效益,我認為抓邊際效益應該包括節約這個層面,它應該是與全社會積極倡導的節約精神相適應,與主席強調的“使節約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相一致的。在全公司上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活動中,有效地開展電力三節約活動,是根據公司和電網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作出的重要決策,更是建設節約型企業的戰略舉措,對于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降低發展成本,實現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查看全文

勤儉節約 建設節約型機關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西方發達國家,人均國民收入是我國的數十倍,但人們的日常生活也不鋪張浪費,都希望使有限的金錢產生最大的效用。浪費已被現代各國的人們視為一種惡習,相反,勤儉節約則被認為是利已利人的良好品德。

當前,在勤儉節約方面,絕大多數機關工作人員做的是不錯的。但同時應當看到,也有不少同志無視我國資源能源短缺的現實,對大力開展節約資源能源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在節約意識和節約習慣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當然,我們今天倡導的勤儉節約,其內涵跟過去是有所區別的。例如,一件衣服,過去提倡“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現在則主張合理消費,經濟承受能力范圍內可以多買幾件衣服。

也許我們已真的見怪不怪,抑或熟視無睹了:水龍頭嘩嘩流卻無人問津;辦公室里燈火闌珊處已人去樓空;空調對著無人的房間吹冷氣;才打了幾個字的白紙,才用掉三分之一的油筆,都經常出現在垃圾桶里。同志們,如果一個人買一張到北京的火車票,卻在武漢下車,我們會說這個人很傻,因為他多付了車費,但浪費同這一愚蠢行為又有什么區別呢?

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三國的諸葛亮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宋學家朱熹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說:“浪費是極大的犯罪。”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句,昭示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厲行節約。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老人去世時,除了一塊寫有“勤儉”的匾外什么也沒給兩個兒子留下,兄弟倆分家時,便把匾從中間鋸開,哥哥要了“勤”,弟弟要了“儉”。哥哥每日辛勤耕作,但不知節儉生活,結果是兩手空空;弟弟則省吃儉用,卻不知勤勞耕作,結果是坐吃山空。后來經過仔細琢磨,他們把匾合在一起,照著去做,勤儉持家,終于創造了豐富的財富,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從這則故事可見,勤儉節約是一種立身、立家、立業的美德。勤儉節約歷來是被人們公認的一種好習慣,它不僅是對待人生的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美德。總書記指出,要“使勤儉節約在全社會蔚然成新風。”總理也強調:要“大力倡導節約能源資源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在全社會形成節約意識和風氣,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我們要做到兩點:在艱苦的日子里,我們要勤儉節約;在安逸的日子里,我們同樣要勤儉節約。中國共產黨歷來倡導“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正是靠著這種精神,這種熱情,我們黨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才能披荊斬棘,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當前,我們地稅系統正處在一個大發展的關鍵時期,尤其需要全體干部職工以建設節約型機關為方向,努力發揚和倡樹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大力倡樹勤儉節約之風。

為積極探索建設節約型機關的新路子,自2004年底地稅局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以來,局黨組就針對本局經費緊張、機關工作運行固定費用開支大的實際,把發揚勤儉節約優良傳統、大力壓縮公用經費開支作為開拓工作新局面的切入點,將2005年確定為“增收節支年”,在繼續鞏固去年“增收節支”活動成果的基礎上,結合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局黨組審時度勢地提出了“保持艱苦奮斗作風、建設節約型機關”的新目標,在全局進一步挖掘節支潛力,深入開展節約活動,以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帶動機關作風建設,樹立地稅執法機關的文明形象。

一、領導先行,當好干部職工的示范。

查看全文

獨家原創:公司勤儉節約演講材料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治家法寶,在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有許多關于勤儉節約的感人故事,其優良美德至今為人們傳誦稱道。

歷史發展了,時代變了,但勤儉節約的傳家寶我們不能丟,我們雖然富裕了,仍然要堅持勤儉節約,要節約地球上的每一個資源,要節約我們創造出的每一分財富,用勤儉節約來實現我們的可持續發展。今天,我們公司開展三節約活動,就是針對我們自己不節約的浪費行為做出的極為重要有意義的決定,是保證我們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是造福公司受益員工的積極行動。作為公司的每一個員工,都要積極響應公司的號召,自覺投身到三節約活動中去,從節約的點滴小事做起,把它落實到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在我們公司形成勤儉節約、降本增效的長效機制。

我們做到三節約,從大處看,是為了愛護我們人類唯一的家園——地球。我們節約用電就能節約能源、減少污染。我國的發電主要靠燃媒,而地球上的煤炭是有限的。按現在消耗速度計算,全球的煤炭將在250年內用盡。節約用電可以減少酸雨。酸雨是因煤炭燃燒形成的,它能強烈地腐蝕建筑物,使土壤和水質酸化、糧食減產、草木魚蝦死亡。我國每年因酸雨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00億元左右。我們一點一滴節約用水,也許有人認為,一滴水,值多少錢,微不足道。但是,我告訴你一組數據,你就會驚訝了!據科學測定,如果“滴水”不停地流,可在1個小時內集到3.6公斤水,1個月內集到2.6噸水。這些水量,足可以給予一個人半年的生活所需。可見,一點一滴水的浪費都是不應該的。水對地球和地球上的居民有著巨大的影響,無論是在家庭、工廠、還是農村,水都是人們不可或缺的。人體有三分之二以上是水分,我們每天都要喝水,用來補充流汗和呼吸時失去的水分,以保持健康。一個人超過四天不喝水就不能生存,而一年要一噸水才可以維持健康生命。我們應該記住一位哲人說的驚世名言:如果我們現在再不節約用水,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我們人類的眼淚!

我們做到三節約,從小處看,是建設公司,我們每一個員工自己的家園。我們進了公司,公司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靠公司發展自己,靠公司繪制自己的人生藍圖,公司的一切都與我們每一個員工息息相關。所以,我們做到三節約,既是為公司,更是為我們每一個員工自己。我們要進一步增強成本、效益和節約意識,增強勤儉節約的自覺性。我們每一個員工要從三節約的點滴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把“三節約”落實到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落實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落實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在全公司形成勤儉節約、降本增效的長效機制。讓公司從三節約中獲取效益,銖積寸累,為可持續發展,為每一位員工的幸福,打下堅實的基礎。

查看全文

國旗下的演講稿:勤儉節約7篇

第一篇:國旗下演講稿:勤儉節約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勤儉節約,永不過時的美德》。

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勤以修身,儉以養德,節約為美。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指出,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教育部決定從今年秋季開學起,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和幼兒園深入開展節糧、節水、節電活動。作為當代小學生,我們應當自覺肩負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責任,樹立勤儉節約意識,從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攜手共建節約型校園!在此我向大家發出如下倡議:

1.節約每一滴水。我們要以“節約用水、合理用水”為榮,以“浪費水源”為恥,見到滴水的龍頭,及時擰緊。避免大開水龍頭;用水完畢隨手關閉水龍頭。在家庭中也要節約用水,盡量循環使用水資源,例如洗衣服的水可以拖地,沖廁所,淘米的水可以澆花等等。良好的節約意識從你我做起。

2.節約每一度電。我們要以“節約用電、合理用電”為榮,以“浪費電力”為恥,在每次最后一個離開家、教室、辦公室前,勿忘關燈和關閉各種不用的電器。做到人走燈滅,人離扇停,光線充足時,不要開燈。有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教室、辦公室里沒人的時候或光線充足的時候,燈還開著,教室的電腦、背投在不使用的情況下還開著,這說明我們的節約意識還不夠,節約習慣還不行。良好的節約習慣從現在做起。

查看全文

獨家原創:企業倡導勤儉節約演講稿

各基層工會的領導、同事:

大家好!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倡導勤儉節約的精神,使勤儉辦企的觀念深入人心,充分調動廣大職工參與“三節約”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天,當我的孩子走進學校,整天像唱歌一樣反復念著老師教他的這句話時,我仿佛又回憶起小時候艱苦的歲月和日子。雖然比不上現在的孩子們幸福,但困難使我們養成了節儉的良好習慣和品格。“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里,更顯得意義深長。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處著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節約終究并不只是小事,現在的社會有時候變得很陌生,節約反而成了小氣被人笑話,節儉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全社會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

當今,我國正處在經濟和社會建設高速發展時期,能源和資源總需求日益擴大,資源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日顯突出,我國又是一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從資源擁有量來看,雖然我國資源總量不少,但人均資源相對貧乏,資源緊缺狀況將長期存在。從新中國成立以來資源的勘探、開發和利用來看,我們走的是依靠高消耗資源、粗放式經營的經濟發展之路,存在著高投入、低產出和浪費嚴重的現象。為保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緩解資源約束的矛盾,黨中央提出了:“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資源節約與開發并重,把節約放在首位,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大決策。通過推進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倡導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逐步形成節約之風深入人心,節約美德蔚藍成風。

查看全文

國旗下講話——勤儉節約美德不能丟

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美德不能丟。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的優良傳統。從厲行節約的晏嬰到一錢大守劉寵,從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孫中山,都為我們留下一份份憂苦萬民、勤勞天下的珍貴遺產。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鞠躬盡瘁、艱苦樸素的光輝事跡,更是彪炳千秋。中華民族正是具有這種精神,原創:才能生生不熄、不斷繁衍、興旺發達。勤儉節約還是我們國家的建國方針,建國初期,主席曾說要使我們國家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斗的時間,其中包括執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樣一個勤儉建國的方針。正是這一方針,才使我們年輕的共和國醫治了幾十年戰爭的創傷,甩掉一窮二白的帽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現一種比闊斗富的不良現象,把勤儉的美德當作過時的觀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現以鋪張浪費為榮,艱苦樸素為恥的歪理。浪費的現象,原創:在我們的學校里也屢見不鮮,例如:水龍頭中的長流水,教室里人去燈不熄,食堂里每頓倒掉的剩菜剩飯,校外小店里我校的小朋友用起錢來大手大腳。

勤儉節約真是一種過時的觀念而應該丟棄嗎?答案是否定的。

查看全文

說“勤儉節約” 談“八榮八恥”

勤儉節約是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到我們一個普通小學生、大到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

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有時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咸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我們做出了表率。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英國諺語是“節約便士,英鎊自來”,每天深夜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堂和走廊的燈,她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從一點一滴做起,勞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換,辦公紙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廁所的水箱里放一塊磚用來節水。一個貴為一國之尊、一個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節約意識竟如此強烈,令人贊嘆。

作為小學生,而且我們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也越來越好,因此家長對我們大都寵愛有加,平時基本上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我們班上就有一些同學,他們好吃懶做不肯在學習上下工夫,吃苦頭,并且不愛勞動、愛吃零食、作業馬虎拖拉。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尚且如此,我們更應該要向他們學習,杜絕這種壞習慣。特別是在爺爺提出的“八榮八恥”的今天,我們更要牢固樹立“浪費也是腐敗”的節約意識,形成“鋪張浪費可恥,勤儉節約光榮”的良好氛圍,使勤儉節約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習慣、一種精神,讓它如甘霖、似雨露、像清風,凈化整個社會的道德風氣。

查看全文

個人勤儉節約演講稿

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回響;

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

曾幾何時,偉大領袖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引著幾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

“勤儉節約、艱苦創業”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命題,如今重又被賦予新的歷史使命和戰略意義。

一個企業離不開水,電,煤,紙,企業的生產成本是不能太多的浪費在這些上面。就在我們提前并網發電,供電量、利潤等指標節節攀升的時候,一份份煤炭漲價的傳真文件雪片似的飛來!這猶如一個晴天霹靂,給了我們當頭一擊。公司一個月需燃煤約2.8萬噸,而煤價上漲幅度已接近200元/噸,一個月影響凈利潤560萬元!一年呢?這是怎樣的一筆損失啊?我們正經歷嚴峻的考驗,節能降耗,節能降耗,每個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有人問:“我能做什么?”

查看全文

勤儉節約從點滴處做起演講稿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同事:下午好!剛剛給各位沏茶!忽然想到一件小事!早晨,各位都要打水,提著水瓶,來到茶水間,咕咚咕咚將隔夜的水倒掉,又咕咚咕咚重新灌滿!您是否意識到這是一種浪費!也學有人要認為這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請您算一算,12樓b座27間辦公室,以每天每個辦公室倒入拖把池400毫升水計算,我們每天白白倒掉11升的凈水!行政中心15層樓,810間辦公室,每天浪費水資源就達324升!

那么!一個月多少?一年又是多少?

正所謂“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這就是中國gdp能源消耗是日本的11.5倍,德國的7.7倍,美國的4倍的細節原因。

著名的管理學講師余世維先生在德國有這樣一段經歷:他去拜訪一位朋友,主人一位普通的德國婦女

詢問其是否需要喝水,他說來一杯,后來

他沒有喝掉,女主人很不開心,她講了這么一句話“一杯水雖然不值什么錢,但它是我們日耳曼民族的資源”。就這么簡單,就這么簡單!這是一名普通德國人的資源意識,相比之下,我們對待水資源是什么態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