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區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2 19:24:1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生態區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生態區規劃建設總署講話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同志們
區生態區建設工作已全面啟動,目前。前期,區環保局委托師范大學對我區生態區建設進行規劃,現已完稿。為確保我區生態區建設規劃質量,使生態區建設工作順利開展并能達到預期效果,敬請各位專家多提出寶貴意見。
省、市各位領導和專家親臨我區對生態區建設規劃進行論證和指導,今天。這是對環保工作的極大關心、支持和厚愛。此,代表區政府向蒞臨檢查指導工作的各位領導、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區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近年來。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以抓好環保工作為突破口,實現了經濟和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由于區地處蘇魯交界,特殊的地理位置對我區的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歷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將環保工作作為關系全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生命工程”從強化環保執法、加大資金投入、提高科技水平、推進污染防治和廣泛宣傳教育等方面入手,不斷加大環保工作力度,人口數量、工業生產不斷增長的情況下,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先后被列入省級生態示范區、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全國人大環資委視察、省政府督導中,各級領導對我區環保工作也都給予了較高評價。
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各個領域基本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區級行政區域。建設生態區是貫徹環境保護基本國策,生態區是一個蘊含社會、經濟、自然的復合生態的系統概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增強發展后勁,提高區域競爭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城市的必然要求。規劃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區將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發展觀,強化規劃意識,統一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科學制定規劃,并嚴格實施;建立健全生態區建設領導責任制,落實綜合決策機制;引導全區廣大干部群眾樹立生態意識,廣泛發動,積極投身生態區建設;加強環保執法隊伍建設,加大環境執法力度;積極推行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建立多渠道資金籌集模式,加大生態環保投入,全力打造生態推進全區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把我區建設成為生態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優美、生態人居舒適、生態文化繁榮、自然和諧的社會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生態區。
區政辦生態區建設工作意見
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開發區管委會,區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生態區建設任務的關鍵一年,根據省市要求,特制訂《年度生態區建設工作任務》,并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進一步提高對生態區建設重要意義的認識
近年來,全區上下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總體部署,健全機制,強化措施,真抓實干,生態區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與生態區建設的總體目標和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要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一是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還沒有從根本上轉變,能耗、水耗相對較高。
二是環境改善與人民群眾的期望和市里的考核目標還有較大差距,環境空氣質量沒有達到責任書要求的改善目標。
市區創建生態區方案
為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依照《全國生態區建設考核驗收標準》,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以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堅持生態保護與開發建設并舉、污染防治與環境保護并重的原則,把生態環境建設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采取政府組織實施、環保部門牽頭、相關單位各負其責、全區上下協調聯動的方式,進一步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全面加快生態環境建設,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促進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為建設綠色、現代、平安、幸福的新奠定良好基礎。
二、創建目標
通過生態區建設,使全區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最終建成經濟發展、人民富裕、資源節約、環境優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傳承與創新引領區,生態旅游最佳休閑度假區,生態最佳實踐區,最終在2014年建成國家級生態區。
考核指標:
區長在生態區建設工作會講話
同志們:
創建省級生態區、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節能減排,是加快實現科學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區打造宜商宜居宜創業的省域中心城市核心城區的必然選擇。今天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生態建設、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的戰略決策,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動員全區上下以更強的決心、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全面加快生態區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扎實推進節能減排,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稍后,余書記還將作重要講話。下面,我先講四點具體意見。
一、必須以更加強烈的責任感推進生態區建設、循環經濟和節能減排工作
近年來,我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和諧和美的為目標,緊緊圍繞“十一五”各項指標任務,在生態建設、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生態區建設方面,累計建成國家和省級生態鄉鎮4個,占全區鄉鎮的55.6%,建成綠色社區115個,占全區社區的70.1%,并于2012年在全市率先開展生態街道創建試點工作。河整治、電鍍業、制革業等重點行業污染整治取得顯著成效,城鄉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去年在全市生態建設工作考核中排名第二(列為優秀等次),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名列全市首位。節能降耗方面,2006-2012年我區萬元GDP能耗分別下降3.9%、5.7%、4.6%、4.5%,完成“十一五”目標任務的85.62%,二產總能耗由2007年占全社會總能耗38.6%下降到28.3%,其中26家重點耗能工業企業萬元工業總產值能耗同比下降12.9%。污染減排方面,截至2012年底,全區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總量下降率分別實現“十一五”減排目標的90.9%和106.3%,其中2012年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年度計劃多下降374.38噸,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年度減排計劃多下降143.52噸,分別較2005年下降13.73%和15.95%。
應該說,近年來的工作成果是我們堅定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轉型升級的結果,是我們堅持政企聯動、攜手共進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區委、區政府向長期以來為生態區建設、循環經濟發展和節能減排工作作出積極貢獻的同志們、企業家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面臨著愈來愈重的壓力:一是面臨節能降耗的壓力。根據全省降耗指標的最新調整,我區指標從3.2%提升到4.8%。從今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來看,雖然整體經濟回升向好,但同時能耗也呈大幅增長態勢,一季度,二產、三產和居民用電量分別增長24.91%、8%和13.93%。其中,工業用電量增長了26.1%,占據全社會用電量的38.1%,而規上工業產值僅增長17.8%,據初步判斷,我區一季度萬元GDP能耗僅下降0.8%左右,今年完成能耗下降任務十分艱巨。二是面臨污染減排的壓力。首先是基數龐大,2005年我區COD的排放基數為2.29萬噸,而甌海、龍灣僅為0.25萬噸和0.67萬噸,我區萬元GDP的COD排放強度遠高于其他縣(市、區)。其次是工業減排空間不斷縮小,從2005年的基數看,我區生活COD排放量占全區排放量的87.9%,工業COD排放量僅占12.1%,而制革業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占工業源的84.9%和46.9%,隨著制革基地停止運行后,工業減排空間已非常狹小。三是面臨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壓力。中心區生活污水處理率偏低,污泥、危廢由于市里的處置系統建設不足,目前只能收集尚不能處置,污水處理廠還沒建成,輕工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尚在建設,各鄉鎮污水處理廠還僅在籌劃階段,導致農村生活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嚴重,農村生態治理和恢復任務非常繁重。四是面臨公眾環保意識日趨增強帶來的壓力。當前,環境問題已日益成為社會的焦點、熱點問題,群眾關注和參與環保的熱情不斷高漲,涉及環境的信訪問題、社會矛盾也在不斷增多。據統計,近三年我區環保部門共受理環境信訪案件2229件,僅今年1-4月份就受理了166件,比去年同期增加7件。
林業生態區完善發展方案
區政府將組織人員對新造林進行全面驗收。造林工作結束后。
為了圓滿完成規劃的各項造林任務,年度是區林業生態區建設的第一年。特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區林業生態區建設工作依照黨的十七大關于“建設生態文明”總體要求,年度。以《省林業生態省(生態)建設規劃大綱(-2012和《市林業生態市建設規劃編制提綱(-2012為依據,以三年(年年底前)建成林業生態區為奮斗目標,以生態廊道、農田林網、村莊綠化為重點,創新機制、強化措施、突出重點、打造亮點,全面推進林業生態區建設工作健康、快速發展。
二、建設原則
(一)堅持以鐵路、公路、鄉村道路、農田林網、圍村林帶、街道、村莊公共綠地、群眾房前屋后綠化為主的原則;
林業開展生態區建設方案
年5月底前要對全區所有造林工程進行自查驗收并向市申請核查。要堅持對林業生態區建設工程嚴格執行檢查驗收制度。年林業生態建設任務要嚴格進行自查驗收。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年度林業生態建設營造林任務。
特制定本工作方案:為了圓滿完成年度省、市下達我區的林業生態區建設各項造林任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建設生態文明,以《區林業生態區建設總體規劃》為依據,以省、市下達我區年度各項造林任務為重點,以年底前全面完成新造林2300畝為目標,加快推進林業生態區建設,狠抓森林資源維護與管理,創新機制,強化措施,全面推進林業生態區建設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二、基本原則
重要區域(地段、路段)重點治理的原則;堅持因地制宜,堅持以荒山、荒溝、荒丘、荒坡、荒灘等生態脆弱部位生態治理為主的原則;堅持突出重點。適地適樹,優先發展速生用材樹種、優良鄉土樹種等高大喬木,兼顧常綠樹種和名特優經濟林樹種的原則;堅持生物多樣性和營造混交林的原則。
民政局生態區建設工作會議講話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生態省、生態市建設的一系列會議精神,總結去年生態區建設情況,部署今年的生態區建設任務;同時,對水環境整治工作進行動員部署。
過去一年,全區各地各部門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下,扎實開展環境污染整治,全面推進生態區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主要表現在:一是生態建設規劃體系逐步完善。生態區建設規劃,已于去年11月提交區人大常委會討論并通過,各鄉鎮的生態鄉鎮建設規劃全部編制完畢。同時,《*水庫飲用水源保護規劃》、《*區發展循環經濟實施方案》也已編制完成。二是生態區建設重點工程進展順利。經濟開發區西區管網建設和輕化投資區污水改造工程已經完成;*廢棄物生態處理場累計投入8500萬元,一期工程已完成80%;4.27公里截污干管已完成90%;*新水廠一期工程已完成總工程的85%。目前,這些工程進展態勢很好,今年可相繼完成并投入使用。三是生態市示范點建設穩步推進。去年我區的10個生態市示范點建設,包括工業循環經濟、農業循環經濟、服務業循環經濟、廢棄礦山治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河道整治等,目前都已基本完成。四是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取得實效。結合“十百工程”,去年共創建整治村41個,示范村6個。同時,建成無公害農產品基地0.1萬畝、無公害林產品基地0.8萬畝;農村清潔能源利用率達到65%;開展生態公益林建設46.5萬畝,建成1.2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06平方公里;“青山白化”累計治理率達到88%;生態墓區建制村總覆蓋率達到96%,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五是重點區域整治扎實推進。王西、外東浦醫化企業全部關停,并通過省里驗收;對*水庫存在的環境問題和隱患進行了專項檢查,關停、搬遷水庫大壩邊工業污染源6家,水庫水質達標率為94.4%;對江口12家重點醫化企業開展規范化整治,3家企業已通過驗收,7家通過預驗收,2家進入預驗收階段。六是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全面實施“藍天、碧水、綠色、安靜”四大工程,保持了環境質量的總體穩定。目前,環境質量綜合指數達到79.5%;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達到93.6%。在去年的市對區考核中,我區環保涉及的“環境質量綜合指數”和“工業‘三廢’治理率”兩個項目考核綜合得分排名全市第一。此外,水生態環境也得到進一步改善,“*”期間,全區共投資2.26億元,完成河道疏浚250.7公里,占五年計劃的143%,完成河道整治22.61公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水污染加劇趨勢,地表水監測站位水質達標率達70.8%。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區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區委、區政府,向所有為生態區建設工作付出辛勤勞動的廣大干部職工及人民群眾,表示親切的慰問和衷心的感謝!
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及千秋的大事,也是一項需要我們全力以赴、持續推進的系統工程。今后一個時期,既是我區“兩個社會”建設的關鍵時期,也是加強環境保護、改善環境質量的攻堅階段。我們必須把生態區建設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更大的決心,以更強的力度,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全力推進生態區建設各項工作。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切實增強推進生態區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對生態區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們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
環保局生態區建設工作意見
各鎮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區各辦局(公司)行,區各直屬單位:
為認真貫徹省政府《關于印發推進環境保護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蘇政發〔*〕92號)文件精神,全面落實環保優先方針,推進全區環境保護和生態區創建工作,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期間環保工作總體目標
根據國家和省對環保工作的要求,對照全國生態區考核驗收標準,到*年,全區經濟、社會、環境指標全面達到全國生態區驗收標準;到2010年,全區的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污總量比*年分別削減22.5%和16.5%,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5%,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7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環境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實行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
縣關于建設生態區的調研報告(林業)
環境與發展,是當今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課題,21世紀是生態世紀,樹立新的生態意識,尋求新的發展戰略,走生態化之路已是世界發展的大趨勢。世紀之交,世界因氣候變異、環境污染、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環境問題,無不使全球視點聚焦于生態上。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國實施的兩大戰略之一,而可持續發展是一種以自然資源為基礎,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前提,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協調,文秘部落達到自然──經濟──社會系統的健康發展與繁榮。根據市委、市政府確立建設“生態--”,--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建設“生態--”的奮斗目標。
林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和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為人類生存提供了基礎資源,處在維護地球生命、改善人類生存空間的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地位,在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撐作用,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對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起著決定性作用,森林作為人類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資源,對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重要戰略意義。主要以經營森林的林業,既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更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事業,肩負優化環境和促進發展的雙重使命。為此,加快林業發展,建設生態家園,已成為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
一、綠化現狀
我縣林業工作始終堅持“綠山富民奔小康”和“把--建成--江上游綠色生態屏障”的指導思想,依托長江防護林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項目等林業重點工程,加大造林綠化和資源保護工作力度,全面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加快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林業產業發展步伐,全縣林業工作步入持續、高效、良性發展軌道。特別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的出臺,為新時期我縣林業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面,開辟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1、造林綠化成效顯著,森林覆蓋率、林木蓄積量持續增長。
繼--年全縣基本綠化達標后,十年完成造林更新--萬畝,封山育林--萬畝。--年全縣實現初步綠化,森林覆蓋率達到--,自--年我縣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兩大工程以來,全縣共實施各類重點工程人工造林--萬畝(其中天保公益林人工造林--萬畝,退耕還林--萬畝,退一還二荒山造林--萬畝),封山育林-萬畝(其中天保公益林--萬畝,德援項目--萬畝),飛播及人工點撒播造林--萬畝,種苗工程--畝,實施天保工程森林管護面積--萬畝。通過各項林業重點工程的實施和森林經營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全縣森林覆蓋率每年以--%的速度遞增,達到---%,森林蓄積每年以-----萬立方米的增量持續增長,全縣活立木蓄積達到--萬立方米。森林植被總量得到快速恢復增長,森林質量得到明顯提高,林業用地面積已達--公頃,占全縣幅員面積的--%。
現代農業生態區發展意見
為配合市生態經濟帶開發建設工作的全面啟動,抓緊推進現代農業生態示范區的建設步伐,根據市政府工作會議紀要[2009]188號文件的工作要求以及黃志光書記在市委九屆八次全會上的講話精神,按照乘勢而上、加快步伐、突破重點、全面發展的工作思路,以“爭取大項目、投入大建設,發揮大示范”作為新的奮斗目標,結合我區實際,提出如下工作意見:
一、科學謀劃,積極申報一批重點項目
按照現代農業生態示范區總體規劃的發展計劃,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及早、抓緊選準一批重點項目向上級各對口部門積極申報,并主動匯報、跟蹤生態示范區項目建設情況,尋求上級部門的支持。
(一)區農業局要抓住生態示范區已列入國家級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的契機,以此作為平臺重點研究水產、禽畜、蔬果加工項目的申報實施,作為示范區農業產業結構升級發展新的方向。要跟蹤“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爭取大宗專項資金投入基礎改造及配套建設。
(二)區海洋與漁業局要積極爭取申報省塭池標準化改造項目;牽頭爭取申請省將東部經濟帶圍海建設上繳的海域使用費直接轉為內海灣生態修復建設經費,投入生態示范區建設。
(三)區科技局要根據示范區產業的發展需求,重點解決產業發展的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爭取列入國家、省科技計劃指南,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加快農業技術創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