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衰竭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3 17:38: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腎衰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腎衰竭

急性腎衰竭臨床分析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急性腎衰竭的病因及臨床特點,為早期防治提供理論依據。方法:對我院住院的100例ARF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腎前性、腎實質性和腎后梗阻性ARF的各種病因,并對腎實質性ARF的臨床進行重點分析。結果:100例患者中,腎前性ARF20例(20%)病因為胃腸道失液、心衰、腎病綜合征、術后缺血等。腎實質性ARF70例(70%,)其中42例(42%)腎實質性ARF是由明確的腎前性因素發展而來。腎后梗阻性ARF10例(10%),病因為腫瘤、結石、前列腺增生、腹膜后纖維化、泌尿系畸形、神經性膀胱。結論:腎前性ARF常被忽視,未能及時診斷;腎小管間質病變是腎實質性ARF主要原因,藥物是首位病因。

【關鍵詞】腎衰竭;腎小管間質病變;腎小球血管病變

100casesofacuterenalfailureanalysis

PENGPeiLIXinhu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auseofacuterenalfailureandtheclinicalfeatures,for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earlyandprovideatheoreticalbasis.Methods:Thehospital''''s100patientshospitalizedpatientswithARFreviewed.Analysisofrenalago,afterthekidneyandrenalsubstantiveobstructionofthevariouscausesofARF,ARFandkidneysubstantiveanalysisofakey.Results:100patients,beforethekidneyofARF20cases(20%)ofgastrointestinaldiseasebecauseofloss,heartfailure,nephroticsyndrome,suchasafterischemia.SubstantiveARF70kidneypatients(70percent)ofwhich42cases(42%)renalsubstantiveARFisclearfromthekidneydevelopedfromtheformerfactor.AftertheobstructionofARF10renalpatients(10percent),becauseofcancer,stones,prostatehyperplasia,retroperitonealfibrosis,urinarytractmalformations,neurologicalbladder.Conclusion:ThekidneyoftheARFareoftenignoredbefore,failedtotimelydiagnosis;tubulointerstitialsubstantiveARFkidneydiseaseisthemainreasonisthefirstdrugcauses.

【Keywords】Renalfailure;Tubulointerstitiallesions;Glomerulardisease

查看全文

急性腎衰竭血液透析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54例患者男22例,女32例,年齡為15歲~74歲。原發病:狼瘡性腎炎6例,魚膽中毒4例,藥物過敏性間質性腎炎4例,藥物中毒9例,妊高征7例,急性腎炎3例,擠壓綜合征2例,大面積燒傷2例,一氧化碳中毒4例,產后大出血6例,急性壞死性胰腺炎3例,孤立腎合并輸尿管結石梗阻1例,甘露醇致急性腎衰竭2例,感染性休克1例。

1.2治療方法①嚴格控制液體攝入量并積極治療原發病和控制感染;②糾正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并以高熱量,低鈉飲食;③血液透析:血透機為德國貝朗機、中空纖維透析器,膜面積1.1~1.2m;碳酸氫鹽、透析液流量每分鐘400~500ml。血管通路:①直接穿刺周圍動脈和靜脈22例。②中心靜脈留置導管:其中頸內靜脈24例,股靜脈8例。開始為誘導透析連續3天,透析血流量每分鐘150~250ml,透析時間3~4.5小時直至各項指標達終止透析治療指征。脫水量依病情而定。抗凝方法:低分子肝素,對活動性出血或高危出血患者予以無肝素透析或小劑量肝素法。

2結果

2.1急性腎衰竭痊愈42例,6例死亡。后者均系在少尿1周后入院并開始HD治療。治療期間發生出血8例次,低血壓19例次,腎功能恢復并脫離透析時間5~16天,平均為7天,透析次數平均為5.8次。

2.2死亡原因出血3例,消化道出血2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1例,因嚴重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各1例。

查看全文

中醫治療慢性腎衰竭論文

1整體思維

中醫學整體觀念認為人體是一個整體,人與自然和社會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慢性腎衰竭是多種由于原發性或繼發性腎臟疾患所致腎功能損害,使腎臟功能發生障礙,引起一系列癥狀和代謝紊亂,形成慢性腎衰竭。因此,慢性腎衰竭的診治也必須從整體出發,重視整體與局部關系、人與自然、社會和環境的關系。

慢性腎衰竭是多種由于原發性或繼發性腎臟疾患所致腎功能損害,某些原發病病變活動時均可引起或加重腎功能衰竭。因此,對狼瘡性腎炎、惡性高血壓病、止痛藥腎病等的原發病的治療是非常有價值的。只有采用整體思維的方法,對本病施以整體調控的治療方法,針對患者的整體進行調整治療,使之陰陽平衡,才能藥到病除。

2動態思維

各種慢性腎臟病到了晚期,慢性腎衰竭導致機體正氣不足,即正虛;另一方面由于正虛而致水毒、濕熱、血瘀等邪實,出現不同程度邪實的病理變化。臨床呈現虛實夾雜、寒熱交錯證候,由于患者處于不同階段,表現出的正虛、邪實有所不同,正虛又有脾虛、腎虛之別,有夾有水毒、濕熱、血瘀等邪實。所以,臨證采用動態思維方法,根據患者的病情的動態變化,動態調整治療原則。

3辨病與辨證結合

查看全文

尿毒清顆粒治療腎衰竭論文

【關鍵詞】:腎衰竭療效觀察

慢性腎功能衰竭(CRF)是所有進展性腎臟疾病的最終結局,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透析?腎移植在腎功能衰竭晚期即尿毒癥期的療效顯著提高,但是透析?腎移植均不能用來治療早?中期慢性腎衰,而且費用昂貴,如何在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早?中期進行有效的藥物治療,以保護腎功能,延緩慢性腎衰病程進展的研究和治療。我們在臨床中用尿毒清顆粒治療CRF患者23例,收到良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收集2004~2006年期間住院病人56例,均符合王海燕編著《腎臟病學》中慢性腎功不全的診斷標準。血肌酐(SCr)在176~707μmol/L之間。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23例,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齡48.6歲;對照組23例,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齡50.3歲。兩組資料在性別?年齡?腎功能?原發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優質低蛋白飲食,控制血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調節鈣?磷代謝等對癥支持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尿毒清顆粒沖服,4包/天,共治療3個月。

1.3觀察項目主要觀察治療前后患者的臨床表現?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漿白蛋白(ALB)變化情況。

查看全文

嬰幼兒泌尿結石方案

一、臨床表現

(一)不明原因哭鬧,排尿時尤甚,可伴嘔吐;

(二)肉眼或鏡下血尿;

(三)急性梗阻性腎衰竭,表現為少尿或無尿;

(四)尿中可排出結石,如男嬰結石阻塞尿道可表現為尿痛、排尿困難;

(五)可有高血壓、水腫、腎區叩擊痛。

查看全文

透析腎小球腎炎護理措施及病例分析

摘要:急進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急進性腎炎,為一組病情發展急驟、由蛋白尿、血尿迅速發展為無尿或少尿、急性腎衰竭、預后惡劣的腎小球腎炎。本病的病理改變特征為腎小球囊內細胞增生、纖維蛋白沉著,故又稱新月體型腎炎。

關鍵詞:急進性腎小球腎炎護理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本病有多種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可繼發于過敏性紫癜、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病因不明者則為原發性急進性腎炎,這類疾病是本節描述的重點。

本病的發病機制按照免疫病理表現不同分為三型:第一型為抗腎小球基膜抗體型,該抗體與腎小球基膜抗原結合激活補體而致病;第二型為免疫復合物型,即循環免疫復合物沉積或原位免疫復合物形成于腎小球激活補體而致病;第三型為非體液免疫介導型,可能與腎微血管炎有關。

二、診斷

查看全文

小議急進性腎小球腎炎護理措施

摘要:急進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急進性腎炎,為一組病情發展急驟、由蛋白尿、血尿迅速發展為無尿或少尿、急性腎衰竭、預后惡劣的腎小球腎炎。本病的病理改變特征為腎小球囊內細胞增生、纖維蛋白沉著,故又稱新月體型腎炎。

關鍵詞:急進性腎小球腎炎護理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本病有多種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可繼發于過敏性紫癜、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病因不明者則為原發性急進性腎炎,這類疾病是本節描述的重點。

本病的發病機制按照免疫病理表現不同分為三型:第一型為抗腎小球基膜抗體型,該抗體與腎小球基膜抗原結合激活補體而致病;第二型為免疫復合物型,即循環免疫復合物沉積或原位免疫復合物形成于腎小球激活補體而致病;第三型為非體液免疫介導型,可能與腎微血管炎有關。

二、診斷

查看全文

肺部感染患者治療藥學監護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中藥臨床藥師在醫院日常查房工作中的工作內容及其作用。方法:中藥臨床藥師參與3例肺部感染患者治療的日常查房、病例討論和藥學監護,對他們在院期間的治療方案、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進行藥學監護,幫助醫師調整并優化治療方案,為患者提供個體化的藥學服務。結果:3例患者的治療方案均得到優化,達到預期治療目標。結論:中藥臨床藥師通過參與醫師的日常查房、病例討論工作,能為醫師提供用藥參考指導意見,同時可根據患者病情給予個體化的藥學服務,幫助醫師優化治療方案,體現自身的工作價值。

關鍵詞:中藥臨床藥師;慢性腎衰竭;多元藥物過敏;支氣管擴張;藥學監護

臨床中藥學是基于中醫理論基礎發展起來的一門新學科,其通過研究臨床上中藥的使用規律來提高中藥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對提高中醫藥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具有重要作用。中藥臨床藥師能經參與醫師的日常查房、病例討論工作,給醫師提供合理化用藥的參考意見,同時根據患者的病情及個體差異,與醫師共同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以提高中藥的治療效果并有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1]。本文報告中藥臨床藥師參與3例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療,通過分別對合并慢性腎衰竭、合并多元藥物過敏(multipledrughypersensitivity,MDH)和合并支氣管哮喘及其擴張的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的治療方案、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進行藥學監護,幫助醫師調整并優化治療方案,給予患者個體化的藥學服務,體現自身工作價值的過程和體會。

1合并慢性腎衰竭的抗感染治療

慢性腎衰竭是腎內科常見疾病之一,是主要由多種原因導致腎損害并嚴重破壞腎單位,進而引發內分泌紊亂,氮質代謝產物潴留,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等表現的一種臨床綜合征[2]。慢性腎衰竭患者因種種原因如使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療、年老體弱、合并多種疾病等,往往免疫功能低下,機體抵抗力下降,各種感染發生率明顯增高[3]。1.1病例簡況。一患者,男性,81歲,體重62kg,身高165cm,2018年1月曾因慢性腎衰竭住院治療,此次因主訴“氣喘、氣憋伴咳嗽、咳痰5年余,加重1周”被收住入院。入院后實驗室檢查結果為:白細胞10.11×109/L,血紅蛋白121.00g/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87.80%;降鈣素原0.86ng/ml,白細胞介素-641.06pg/ml;尿素23.50mmol/L,肌酐375.30μmol/L,尿酸514.90μmol/L。肺部CT檢查提示:右肺多發感染實變;右肺下葉滲出。入院診斷為:雙肺肺炎;2型糖尿病;慢性腎衰竭氮質血癥期;高血壓3級(很高危);心律失常,心房纖顫;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病情危重,轉入呼吸科重癥監護病房。醫師給予經靜脈滴注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3g(溶于100ml0.9%氯化鈉溶液中)/12h抗感染治療,但用藥3d,患者病情未明顯好轉。醫師考慮非典型菌感染可能,更換抗感染治療方案為經靜脈滴注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0.25g/d。患者病情穩定,轉入呼吸科普通病房。醫師咨詢臨床藥師,是否繼續給予患者抗感染治療。臨床藥師根據患者入院時的血清肌酐值(375.30μmol/L)進行計算,得患者肌酐清除率為11.92ml/min、腎小球濾過率為12.24ml/min,屬慢性腎臟病5期。這類患者連續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療可能會引起藥物在體內蓄積。因此,臨床藥師建議醫師改用鹽酸莫西沙星繼續進行抗感染治療。醫師采納了臨床藥師的意見,轉而對患者給予經靜脈滴注鹽酸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液0.4g/d治療。患者出院時,咳嗽、咳痰癥狀較前明顯緩解。臨床藥師考慮到患者的腎功能情況,建議醫師給予患者口服尿毒清顆粒治療以改善其腎功能。醫師也采納了臨床藥師的意見,讓患者出院時帶藥尿毒清顆粒(無糖型),口服、4次/d。同時,臨床藥師對患者進行了用藥教育,告知患者應以溫開水沖服尿毒清顆粒,于每日6、12、18時各服用1袋,22時服用2袋(也可另定服藥時間,但2次服藥間隔時間不得>8h),并叮囑患者嚴格按照臨床藥師交代的服藥時間用藥。1.2藥學監護。臨床藥師在患者轉入普通病房后,對其使用的治療方案進行了分析。本例患者為男性、81歲、62kg,入院時的血清肌酐值為375.30μmol/L,計算得其肌酐清除率為11.92ml/min、腎小球濾過率為12.24ml/min,屬慢性腎臟病5期。患者先前使用的抗菌藥物為:第1~3天,經靜脈滴注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3g(溶于100ml0.9%氯化鈉溶液中)/12h;第4~7天,經靜脈滴注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0.25g/d。臨床藥師查閱藥品說明書及文獻,知對肌酐清除率為10~19ml/min的患者,左氧氟沙星的用藥劑量為首劑500mg,此后250mg/48h。有研究顯示,在肌酐清除率為20~50ml/min的患者中,左氧氟沙星的體內消除半衰期延長>10h;在肌酐清除率<20ml/min的患者中,左氧氟沙星的體內消除半衰期可能延長>27h,以500mg/d連續用藥,患者第3天起即可能出現藥物體內明顯蓄積[4-5]。因此,臨床藥師考慮本例患者繼續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療可能會引起藥物體內蓄積,建議醫師改用鹽酸莫西沙星。后者經肝、腎雙途徑排泄,其中膽汁排泄率為60%、腎排泄率為35%~38%[6],慢性腎衰竭患者使用該藥治療無需調整劑量。醫師采納了臨床藥師的意見,調整患者的抗感染治療方案,開始改用經靜脈滴注鹽酸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液0.4g/d繼續抗感染治療。患者出院時的實驗室檢查結果為:白細胞5.08×109/L,血紅蛋白105.00g/L,血小板117.00×109/L;降鈣素原0.17ng/ml;尿素12.60mmol/L,肌酐268.00μmol/L,尿酸456.00μmol/L。各項指標值均較前好轉。臨床藥師考慮到患者的腎功能情況,認為本例患者服用尿毒清顆粒有益。醫師同意臨床藥師的觀點,讓患者出院時帶藥尿毒清顆粒(無糖型)口服。尿毒清顆粒的成分包括大黃、黃芪、桑白皮、苦參、白術、茯苓、白芍、制何首烏、丹參、車前草等,其具有通腑降濁、健脾利濕、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慢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氮質血癥期和尿毒癥早期治療,降低患者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穩定腎功能。研究表明,尿毒清顆粒治療能活血化瘀、健脾益腎,顯著改善慢性腎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7]。

2合并MDH的抗感染治療

查看全文

溫腎解毒湯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探究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觀察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均來源于2004年5月~2006年3月湖南中醫藥大學腎內科及老干科住院患者,將60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各組情況見表1。

表1各組基本情況(略)

各組性別年齡、病程、病情、原發病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按西醫診斷標準分為:腎功能不全代償期;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腎功能衰竭期;尿素癥期。按中醫證候診斷標準選取脾腎氣虛證及脾腎陽虛證。

1.3入選及排除標準符合慢性腎功能衰竭西醫診斷標準前三期,血肌酐(SCr)在133~707μmol/L及中醫辨證標準為脾腎氣虛及脾腎陽虛證患者,年齡在18歲以上者,對有引起腎功能衰竭急性加重的可逆因素如水電解質紊亂、感染、酸中毒、高血壓等,則先去除這些可逆因素,病情穩定后再納入本研究。排除合并有心、腦、肝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過敏體質或對多種藥物過敏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無法合作者,如精神病患者;臨床資料不完整影響療效判定者。

查看全文

靜脈補鐵治療腎性貧血護理探討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靜脈補鐵對腎性貧血的治療效果及護理策略。方法51例慢性腎衰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口服補鐵組27例,靜脈補鐵組24例。結果8周后,靜脈組外周血Hb、RBC、Hct提高幅度均明顯超過口服組,治療中適當的護理能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結論在促紅素治療的同時,靜脈補鐵是安全、有效且改善腎性貧血的治療方法,全方位的護理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靜脈補鐵;腎性貧血;護理

腎性貧血是慢性腎衰竭的重要并發癥,隨著病情進展及加重,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近年來,促紅素的廣泛使用,明顯改善了患者的貧血,但是,鐵的缺乏是患者對促紅素治療效果不良的常見原因,某些患者胃腸道對鐵吸收較差,口服鐵劑不能滿足生血素治療時的鐵需求,而靜脈補鐵對缺鐵的改善則更為有效[1]護理論文。現將筆者在慢性腎衰竭患者貧血中的治療,靜脈補鐵的應用及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取51例長期在我室充分透析的慢性腎衰竭患者,透析時間5~108個月,透析頻率為每周2~3次,每次4~5h。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靜脈補鐵組24例,平均年齡(56±9.6)歲;口服補鐵組27例,平均年齡(52.64±11)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無明顯異常。

1.2用藥方法靜脈組:科莫非(右旋糖酐鐵),珠海許瓦茲制藥有限公司提供,每支100mg,予100mg稀釋后透析中靜滴,2次/周,共10次,觀測時間8周;口服組:速力菲(琥珀酸亞鐵),南京第三制藥廠生產,每片100mg,予600mg/d,觀察時間同靜脈補鐵組,兩組患者均使用促紅素治療,劑量為:100~150u/(kg·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