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場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7 06:24: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水產場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水產場

水產場民兵整組小結2篇

第一篇

2012年度我場民兵組織整頓工作在縣人武部的正確領導下,在各基層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科學籌劃,精心組織,狠抓落實,比較圓滿地完成了任務,為進一步提升應急作戰能力打下了堅實的組織基礎。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今年的民兵整組工作,我們嚴格按照《2012年度民兵預備役部隊組織整頓工作指示》(饒司【2012】3號)的要求,定標準,抓落實,基本實現了縣人武部下達的各項整組任務指標,、為有效應對重大軍事事變,遂行各種應急、機動、保障和作戰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縣民兵組織建設的基本情況是:全場總人口約1100人,下轄三個分場。共配有專武干部20人,民兵干部6人。有民兵總數162人,基干民兵20人,有退伍軍人10人,占基干民兵總數的50%;外出打工、經商人員68人,占基干民兵總數的41%。經過整組,我縣民兵組織建設各項指標基本達到了上級的要求,為提升應急作戰能力,遂行各種應急、機動、保障和作戰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主要做法及特點

查看全文

水產局魚原種場工作要點

為切實做好2013年四大家魚原種生產工作,進一步加強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建設,按照上級業務部門要求,結合本場實際情況,制定2013年四大家魚原種生產工作要點。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原種生產為主線,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嚴格按照《四大家魚原種生產技術操作規程》要求,統籌安排,周密部署,切實做好各階段原種生產工作,確保四大家魚原種數量充足,品種齊全,質量可靠,力爭完成全省調種任務。保質保量完成項目階段性工作。

二、主要工作

1、穩定發展原種生產。捕撈天然魚苗2600萬尾,培育夏花32萬尾、一齡原種2.2萬公斤、后備親魚6.5萬公斤,分別比上年增長3.8%、4.9%、7.3%、15.5%。

2、繼續健全質量安全體系建設。落實各項制度,規范三項記錄,以分場為單位,記錄登記到塘口,做到一塘一冊,集中保存,實現原種質量可追溯化。

查看全文

水產場防洪搶險工作方案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縣防汛工作會議精神,確保我場水利工程和全場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渡汛,圓滿地完成今年的防汛工作任務,經研究,特制訂我場2011年防洪搶險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今年防洪搶險工作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結合本場的具體情況,以全場干群群策群力為保障,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集中人力、物力、精力把我場今年防汛工作抓實,確保萬無一失,安全渡汛。

二、主要任務

在汛期到來前,摸清本分場防汛工作的重點、難點、險工險段,落實好處理負責人和處理措施,解除隱患,并確保防汛物資到位。主汛期間,組織好防汛巡查應急隊伍,做好防汛巡邏值班工作,參考氣象預報,密切注視水情、雨情動態,并做好排澇疏通工作,確保快速反應,靈敏機動。汛后期根據工作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做好補救工作。

三、組織領導

查看全文

水產場專項推廣活動方案

一、惠農網基本簡介

惠農網是以行政村(分場)為單位組建的集團網,在降低村民的通話費用,實現村民間通話更順暢、話費更便宜、聯系更便捷。

組網要求:1、組建人數在100—600人之間;

2、一個行政村的移動手機客戶可以組建成一個“惠農網”。

二、惠民政策

(一)資費更便宜

查看全文

水產場十八大工作方案

為確保黨的十八大期間我場消防安全,按照公安部、省、市、縣政府的統一部署,決定自7月3日至黨的十八大閉幕,在全場組織開展黨的十八大消防安全保衛專項行動,為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緊緊圍繞為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在場黨委、場政府統一領導下,調動相關職能部門,動員社會各面力量,全面排查整治火災隱患,廣泛開展消防宣傳培訓,全面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確保全場火災形勢持續平穩,確保不發生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傷火災事故。

二、組織領導

成立黨的十八大消防安全保衛戰領導小組。場屬各單位要成立相應工作機構,研究階段性重點工作,定期通報工作情況,實施統一指揮調度。

三、工作任務

查看全文

建設市水產禽畜批發市場的可行性報告

一、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設市后,市區規模不斷擴大,人口不斷增加,市民對水產品和禽畜的需求量隨之也不斷增大。而目前市區沒有一個專業的水產禽畜批發市場,大量的水產批發經營戶聚集在原不是水產批發市場功能的天福市場內及天福路周邊道路經營。天福市場水產經營戶每天從外地調撥的水產品達上百個品種幾十萬斤,對改善市區居民吃魚多樣化和平抑市區市場的魚價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目前該市場的水產品交易已擴展批發到汕頭、澄海、南澳、饒平、潮陽、惠來、海南等地。現已成為一個具有一定輻射功能的水產品集散地。但由于天福市場處在榕城區天福路鬧區,運載水產品車輛出入很不方便,且無場地停車,又占街為市,影響市容市貌和環境衛生,還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群眾意見很大,多次上訪,要求該市場改遷。因此,該市場的建設刻不容緩。禽畜的批發經營也相當分散,雞、鵝、鴨、蛇、野兔、山雞等主要品種也較難管理,目前水產禽畜批發經營狀況嚴重地制約著我市水產禽畜批發業的發展。因此,在我市建設一個水產禽畜批發市場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該市場的建設,有利于提高我市城市檔次,有利于創建衛生城市,有利于地方經濟的發展,也方便居民生活。對我市市場建設和城市管理逐步走向規范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項目選址的可行性

我們經過反復探討、研究、比較,認為水產禽畜批發市場場址選擇在梅東大橋與臨江南路(七號路)周圍比較合適,理由是:

1、我們走訪市有關部門,都認為該地區辦批發市場合適,且有存量土地。

2、交通方便快捷,毗鄰梅東大橋、臨江南路、蓮花大道、榕江北河,市場建成后無論是陸地運輸還是水路運輸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查看全文

全縣水產工程指導意見

為加快我縣水產業發展,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農委關于實施水產跨越工程意見的通知》和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實施水產跨越工程的實施意見》精神,結合實際,特制定以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推進水產跨越工程的重要意義

水產業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業結構調整的發展方向,是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我縣現有總水面40萬畝(其中可養水面12.6萬畝),豐富的水產資源和良好的區位條件是我縣水產業發展的比較優勢。2009年,全縣養殖水面10.5萬畝,水產品總產量3.62萬噸,實現水產經濟總產值4.2億元。但與省內水產業發達市、縣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主要是總量小、單產低,龍頭企業少、深加工能力弱,產業化水平低。實施水產跨越工程,加速我縣水產業發展,對于增加農民收入、豐富市場供應、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

(一)總體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農民增收為核心,堅持“優質、高效、生態、環保、安全”的原則,立足資源優勢,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結構調整,突出發展特色養殖、都市休閑漁業,重點抓好水產品加工、流通服務業發展,強化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著力提高漁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水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全面提升水產業的整體水平和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促進我縣水產業持續、協調、全面、健康發展。

(二)發展目標。力爭全縣水產業發展主要經濟指標三年上臺階,十年翻一番,在水產大縣建設、產業化經營、市場開拓、苗種產業發展和資源養護等方面實現跨越式發展。

查看全文

鄉鎮水產開發現狀調研報告

依托水面資源優勢,近年來我縣把水產開發作為主導產業和“富民工程”來抓,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但總體來看,我縣水產開發尚處于起步階段,與全國水產大縣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下一步如何做大做強我縣水產產業,致富庫區移民群眾,最近我們專門對此進行了一次調研。

一、發展優勢

產業發展必須充分考慮其比較優勢。從實際情況來看,我縣發展水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勢。

一是有資源優勢。我縣屬山區大縣,境內溪河眾多,共有大小溪流911條,全縣常年有效水域面積30.5萬畝。全縣水域面積雖無法與等湖區縣市相比,但居于全省山區縣市首位。目前,電站關閘蓄水形成的五溪湖是全省最大的人工湖,水域面積170平方公里,可精養水面達10萬畝,其中適宜網箱養殖的水面達7萬畝。加之我縣還有108座上型水庫、2800多處骨干,全縣可供養殖水面達13萬畝,理論年產量可達2.7萬噸以上。庫區水體交換頻繁,水質達到國家飲用水Ⅱ級標準,非常適合無公害水產養殖,現已通過國家農業部無公害產地認定。我縣庫區良好的水質,湖區根本無法相比。庫區魚類資源豐富,現有叉尾鮰、鳙魚、鱖魚、青魚、鯉魚、草魚、鯰魚、銀魚等80余種,目前開發形成特色和規模的有叉尾鮰和鳙魚,本地特色魚種還有青魚、青蝦、鱖魚、翹魚等極具開發潛力。

二是有基礎優勢。近年來,我縣借助移民開發機遇,大力發展網箱養魚和庫汊圍欄養魚。目前,全縣共發展網箱3.3萬口,其中美國斑點叉尾鮰網箱7000口,是全省最大的叉尾鮰養殖基地;發展庫汊圍欄養魚1萬畝。全縣水產品年產量8000多噸,年產值達6000多萬元。

三是有市場優勢。隨著消費結構不斷升級,人們對水產品消費需求不斷增長,特別是生態魚類食品倍受市場青睞。我縣因水質良好,出產的水產品具有品質優、無公害等特點,產品供不應求,其中鳙魚、草魚遠銷廣東、香港、貴州、重慶等地,叉尾鮰出口歐美,銀魚遠銷江蘇、浙江等地。把握市場機遇,發揮比較優勢,加大開發力度,我縣水產業在“十一五”期末完全可以形成年產值過億元、在全省有影響的產業。

查看全文

大力發展生態養殖業意見

為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畜牧、水產業,在保障畜禽產品、水產品有效供給的同時,更好地保護資源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農田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大力發展生態養殖業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發展生態養殖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近年來,規模畜禽和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在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大量畜禽糞便、養殖污水的排放,給生態環境建設帶來了巨大壓力。大力發展生態養殖業,是克服土地等生產要素制約,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必然選擇;是提高畜禽產品、水產品品質,保障城鄉居民消費安全,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是促進畜牧業、水產養殖業與種植業、農村生態建設協調發展,有效保護資源環境,推進生態市建設的迫切需要。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認識發展生態養殖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統一思想,加強領導,落實措施,加快推進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科學確定畜牧、水產生態養殖業的發展目標

發展畜牧、水產生態養殖業的總體思路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生態經濟學原理,優化畜牧、水產業區域布局和產業結構,轉變畜牧、水產業發展方式,依靠科技進步、創新發展模式、加強科學管理,發展適度規模畜牧、水產生態養殖,著力構建種養結合、資源循環、養殖健康、節約高效的現代生態畜牧、水產業生產體系,全面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畜禽、水產品的供給能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生態環保,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生態**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工作目標是:在2008年完成存欄100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污染治理工作的基礎上,擴大畜禽治理種類和范圍,把水禽、蛋禽、肉雞和湖羊規模養殖場列入治理計劃。2010年前完成存欄50頭以上生豬、4000羽以上水禽養殖場排泄物治理任務,抓好規模化溫室龜鱉養殖場污水達標排放的試點工作。2012年前完成存欄1萬羽以上蛋禽、2萬羽以上肉禽養殖場排泄物治理任務,對存欄500頭以上規模養羊場開展雨污分流及污水集中發酵處理工作。完成禁養區內規模畜禽養殖場的搬遷,創建25個省級現代化規模養殖示范場和畜牧生態養殖示范小區,95%以上規模養殖場實現農牧結合、排泄物資源化利用和污染零排放,散養戶養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利用;完成羅氏沼蝦育苗場和集中連片5萬平方米以上溫室龜鱉養殖小區污水處理重復使用設施建設,水產養殖污水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農村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畜產品、水產品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升,產品質量明顯提高,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生態養殖業產值(包括蠶桑)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6%以上。

查看全文

水產養殖督查通知

各縣畜牧(水產)局、區農委:

按照農業部辦公廳統一部署和省農委“關于開展**年度水產養殖業專業執法行動的通知”(皖農明電【**】42號)要求,我市定于9月初開展水產養殖業專項執法行動督查。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領導

成立由分管漁業副主任為組長,水產技術推廣站、漁政站、水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組成的全市水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組長:姜曉天。副組長:陶洪明、薛蘭升。成員:孫強、遲海虎、曲春娟、龍熙陵、湯二紅。

各縣成立相應的水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切實抓好水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專項行動。

二、督查方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