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監督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9 23:10:1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消防監督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消防監督檢查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消防監督工作,規范消防監督檢查行為,保障消防法規的實施,依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公安消防機構依法對單位遵守消防法規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條城市、地、縣公安消防機構具體實施消防監督檢查,受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申報,并在確定后報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公安消防機構備案。上級公安消防機構對下級公安消防機構實施消防監督檢查的情況進行檢查和指導。
公安派出所應當對居民住宅區的管理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履行消防安全職責的情況和上級公安機關授權管理的單位進行消防監督檢查。
公安消防機構應當對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檢查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第四條公安消防機構從事消防監督檢查的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崗位資格,持證上崗。
消防監督檢查管理策略
1防火門在消防監督檢查中的問題
1)安裝失誤問題。防火門安裝需要遵循一定的安裝流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沒有正確認識防火門,按照順序進行安裝。由于安裝人員認識不足,經常會出現防火門安裝失誤的問題,使防火門無法發揮其效用[1]。比如,在實際安裝過程中,一些安裝人員忘記在防火門上貼密封條,或者忽視了閉門器的安裝,就會對防火門質量產生不利影響。一旦出現火災事故,防火門會失去其防火效用,無法為人們的生命財產提供安全保護。2)防火門損壞問題。常閉防火門會出現閉門器損壞問題。為了保證道路通行,經常要使常閉防火門處于開啟狀態,在開啟常閉防火門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會拆除閉門器。在實際應用中,常閉防火門開啟的次數比較頻繁,增加了閉門器拆除的次數,導致閉門器發生損壞問題。閉門器需要養護,如果工作人員沒有對閉門器進行定期檢修保養,就會縮短閉門器的使用壽命。由于閉門器質量較差,經常會對常閉防火門產生影響,阻礙常閉防火門正常功能的發揮。此外,防火門的門框和門板會出現損壞問題。防火門在安裝之后就要投入使用,其使用時間比較長,需要對其進行故障修復和定期養護。很多地方忽視了防火門維修檢查的重要性,在防火門出現問題時沒有及時修補,導致防火門的門框和門板出現問題,影響防火門的質量。3)常閉防火門開啟問題。上文已述,為了保證道路通暢,經常要將常閉防火門開啟,隨著開啟頻率的不斷增加,防火門的故障風險會不斷加大。防火門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常閉防火門;第二類是常開防火門。與第二類防火門相比,常閉防火門的使用成本較低,維修相對簡單,因此使用范圍更加廣泛。雖然常閉防火門的應用范圍更大,人們對常閉防火門的使用規范卻不甚了解,導致常閉防火門逐漸失去其效用。
2防火門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
1)安全意識薄弱。防火門之所以出現故障問題,是因為人們安全意識薄弱,沒有對防火門進行正確安裝和使用。我國的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商場和娛樂場所的數量不斷增多,面臨的火災風險也在加大。近幾年來火災事故頻發,盡管在商場、娛樂場所中都配備了防火門,卻沒能發揮防火門的安全效用。部分安裝人員沒有遵循科學的安裝流程,導致防火門安裝失誤,還有一些工作人員忽視了閉門器的必要性,導致閉門器功能失效,這些都對防火安全產生了惡劣影響[2]。2)日常管理不力。對我國火災事故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很多防火門在火災發生時使用不了,即便能夠使用,也無法抵擋火勢。防火門需要進行日常管理和養護,只有對防火門門框、門板進行及時修補,才能確保防火門的質量。防火門大多處在商業化環境中,以大型商場為例,商場的人流量比較多,防火門經常會出現損壞問題。我國消防法規對防火門做出了明確規定,要求工作人員定期對防火門進行安全檢查。在日常管理不力的情況下,防火門損壞成為必然。3)宣傳范圍較小。我國僅有一小部分人了解防火門安全知識,認識到了防火門的重要效用,大部分人都對防火門不甚了解。想要普及防火門消防知識,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引導輿論導向。但是我國關于防火門消防安全的公益廣告、推廣信息等比較少,并不能提升廣大民眾的認知力,加深民眾對防火門安全防護知識的理解。
3防火門在消防監督檢查中的管理策略
1)增強安全意識。我國火災事故屢見不鮮,人們對防火門的了解不夠,無法發揮防火門的安全防護功能。為了深化人們的認知,必須加大消防安全宣傳力度,讓更多人知道防火門的使用方法。具體來說,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應該定期舉辦安全講座等,讓消防機構參與其中,為人們普及最新的防火安全知識。第二,應該進行宣傳監督,保證宣傳的持續性,采用多元化的宣傳方法。第三,應該發揮網絡媒體的作用,在網絡平臺上進行安全宣傳,吸引廣大網民的注意。2)提高管理水平。只有加強安全管理,才能提高防火門質量,在出現火災事故時發揮防火門的作用。防火門生產流程直接關系著防火門質量,為了保證防火門能夠發揮其工作職能,需要對生產環節進行嚴格控制。具體來說,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應該對防火門的生產加工進行動態監測,在出售之前開展質量檢查工作。第二,應該調動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對防火門進行定期檢查[3]。3)增設常開防火門。在人群較多的場所內,經常設有常閉防火門。常閉防火門開啟次數過多,會影響防火門的安全性能,因此應該增設常開防火門,彌補常閉防火門的不足。具體來說,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應該在人流密集的通道處安置常開防火門,避免出現通道阻塞問題。第二,應該采用網絡監控技術,對防火門安全進行監控,避免出現人為破壞防火門的問題。第三,應該對常開防火門進行定期檢修維護,降低防火門的故障風險。
消防法制建設及消防監督的關聯性
摘要:在我國的消防法律法規不斷完善的背景下,我國的消防法制建設取得了突破性發展。通過分析現在的法制制度可以得知,目前的消防監督還是存在漏洞。在這一背景下,通過分析我國的消防法制建設,結合消防監督工作探究,為完善我國的消防法制建設奠定基礎。
關鍵詞:消防法制建設;消防監督;關聯性
我國現在的消防法律法規相對完善,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消防工作的順利開展。然而,因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響,我國的消防部門執法過程中存在缺陷。
一、我國目前消防法制建設與消防監督存在的問題
(一)單位主體責任落實力度不夠,火災隱患整改不徹底。我國消防工作的原則是“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單在實際工作中,消防部門唱“獨角戲”的情形普通存在,有些單位和個人法制意識不強,不理解消防工作,表面配合,實際上對消防部門指出的隱患并不積極整改,應對檢查,陽奉陰違,造成很多流動性的消防安全隱患。
(二)消防執法人員具體有一定的隨意性。在進行消防執法時,很多執法人員具有一定的隨意性,舉例來看,由于執法人員調動頻繁,導致執法人員對崗位不熟悉,難以留住精通消防監督的人員,直接導致消防執法工作水平不高。另外,部分人員為了應付考試而進修,這些隨意性導致消防執法工作難以高效開展,同時也致使消防執法透明度不強。因為人際關系的影響,所以執法人員的執法力度不嚴格,針對被監督對象的行為規范性不強。
消防安全管理與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人口逐漸向城市轉移,城市居住人口累積增加,城市化進程不斷深入,高層建筑建設也不斷增多,消防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也在逐年攀升。在一定程度上,人口與建筑的密集均為城市消防安全帶來了難度與挑戰。因此,在現行的消防工作條件下,我們應該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普及消防安全理念,減少消防安全事故的發生。本文通過簡析消防安全管理現狀,繼而對我國消防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做了歸類,最后提出了針對消防監督管理模式的創新,為我國消防安全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消防安全;監督管理;安全事故;法律制度
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方便快捷的生活,例如城市大型建筑物的增多不僅美化了城市的面貌,也給人們以現代化的感受和體驗。隨著樓宇的功能和布局日益復雜化、多樣化,安全問題逐漸成為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有數據表明,隨著社會的發展,消防安全基礎設施已經出現落后的情況,消防安全事故頻發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隱患,消防安全管理的傳統方法日漸跟不上現代社會發展的速度和人們生產生活的要求,因此,要向讓消防監管走上與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一致的發展軌道,就必要在管理理念、方法、措施上不斷創新,完善消防安全類設備,強化消防安全人員的培訓,尋求消防安全監督管理模式的轉變與革新。
1我國的消防安全管理現狀
近年來,我國消防安全事故頻頻發生。根據公安部消防局統計.相比2014年,2015年全國火災事故數有所下降。同比2014年,火災發生次數下降比例為14.5%,死亡人數下降比例約4%,受傷人數下降比例約26.5%,產生的直接財產損失下降比例達16%。盡管消防安全監管的問題,被納入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議題上,并對其相關內容做了深入討論,但我國的消防管理仍然存在三個方面的主要問題。首先是目前我國消防安全的基礎設施普遍落后,難以滿足社會需求;其次是我國消防安全的保障功能并未完全體現;最后是我國人民普遍消防安全意識淡薄。
2現行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消防法制建設與消防監督分析
摘要:從現狀來看,與消防監督有關的各項法規以及法律正在逐步完善,在此基礎上也構建了與之相適應的法規體系。但從整體角度來講,現階段的消防法制并沒有體現對于消防監督的全面引導,其中的根源就在于不健全的法規架構。實質上,消防監督與法制建設之間具備內在的關聯性,對此應當進行全面的探析,通過健全相關法規來提供消防監督的保障。
關鍵詞:消防法制建設;消防監督;關聯性
近些年以來,城鄉各地都體現為更高的消防水準,有關部門也在致力于引進全新的消防技術。對于消防監督與消防法制之間的內在關聯進行全面分析,有助于體現更高層次的消防監督實效性,避免消防實踐中缺陷與漏洞的存在。
一、現存的漏洞與缺陷
消防監督與建設消防法規之間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二者應當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健全現階段的消防法規,有利于構建更高層次的消防監督。但是截至目前,建設消防法規以及開展消防監督的具體實踐仍然欠缺完善性,在這其中涉及到如下的缺陷與漏洞:首先,有關部門及其人員仍然欠缺責任意識。依照現行法規,各地派出所應當致力于宣傳現行的消防法規,派出所因而承擔了宣傳消防的重要職責。除此以外,派出所針對整體上的消防檢查也要進行負責。然而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各地派出所都把關注點放在了處理刑事案件及其他案件上,但卻忽視了最根本的消防宣傳[1]。至于政府部門,關注點也在于推行全方位的經濟建設,因而很可能埋下了潛在的消防隱患。由于欠缺必要的消防意識,以至于無法提升綜合性的消防水準。嚴重的情況下,民眾生命甚至也將遭受威脅。其次,忽視了基礎性的消防監督。推行全方位的消防監督,此項舉措有助于提升消防監管的整體水準。受到上述要素的影響,與消防監督有關的各項基本規定也欠缺健全性。究其根源,就在于現階段的消防體系仍然欠缺監管人員,因此阻礙了消防監管活動的正常開展[2]。從現狀來看,負責消防監管的專門人員本身并不具備優良的專業素養,因而很難迅速適應現階段的信息化消防形勢,頻繁出現不嚴格的消防執法以及不到位的消防監管。此外,負責消防監督的很多人員都表現為較強流動性,此種現狀很可能影響到了順利開展的消防監督。第三,缺乏健全的消防法規?,F階段的消防法規并沒有真正達到完善,其中典型就是《消防法》。與此同時,配套性的消防法規也并沒有及時予以修訂。因此可以得知,相比于現階段的消防行業整體形勢而言,消防法規突顯了較強的滯后性特征。近些年以來,消防領域涉及到的各項技術措施都獲得了全方位的改進,在此前提下也產生了信息化的新型消防設備以及消防器材。然而與此相比,現階段的消防法規卻并沒有體現為同步性[3]。具體在開展各項日常消防工作時,由于法規本身缺乏健全性,以至于無法遵照特定的流程來執行消防工作。
二、探求完善對策
消防局水上消防監督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目的和依據)
為了加強水上消防工作,保護船舶、港口碼頭及沿岸的公共財產和公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和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在本市行政管轄范圍的水域內航行、停泊和作業的中外民用船舶、港口碼頭以及沿岸與水上消防工作相關的單位和個人。
第三條(管理部門)
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探討
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篇1
摘要:當下的社會治理中,消防安全監督是其中一項重要環節,關系到國民的人身財產安全。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城市的規劃朝著更加科學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城市的功能也越來越多,內部的人口密度越來越大。城市的消防監督部門要面臨的管理難度和管理壓力越來越多?;诖?,本文立足于我國消防監督管理的實際需求,提出建立起標準化的管理體系和管理措施,通過創新性的方法和思路不斷地提升我國的消防監督管理水平。
關鍵詞: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措施分析
1引言
當下社會,各行各業都在快速發展,城市內部的人口越來越集中化,社會結構也在進行著調整[1]。傳統的消防安全監督管理模式和老舊的消防設備很難適應當下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于一些大型火災事故,不能及時地發揮好自身的優勢,有效地進行火災事故的預防和處理?;诖?,我國的消防監督必須根據當下社會的發展,建立起更加適應現代化發展的消防安全監督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標準化體系。根據廣泛的社會調查研究可以發現,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體系的建立對于當前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預防和處理火災事故方面發揮出極大的優勢。
2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概述
化工企業消防監督探討
1、化工企業消防監督的內容
1.1監督化工企業的消防管理。如果要做好化工企業的消防管理監督,就要先做好消防管理監督的管理工作。部分化工企業的消防意識不足,抱著僥幸的態度開展生產活動,導致廠區內堆置著大量的安全面品、消防設施不齊全、沒有建立消防安全災害管理方案等。為了防止化工企業發生消防火災事件,加強化工企業的消防監督就要從監督化工企業的消防管理著手。部分化工企業為了減少人力資源成本,招聘了大量農村務工人員開展生產活動,這些農村務工人接受教育的程度低,沒有生產專業知識、不懂得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一旦化工企業發生火災事故,這些農村務工人員便不懂得如何正確應對災害事故。為此,要從化工企業的生產流程著手,了解企業工人的專業素養。其次,要了解生產人員是否接受了消防安全教育?,F在化工企業少有師徒制的“傳幫帶”,監督員在監督時要注意化工企業工人的崗前培訓時限,以及全年參訓的時間,以提高化工企業工人及管理人員應急處突的素質。
1.2監督化工企業的動火審批和建設審批。近年來,化工企業的事故多數由于違規動火和違規建設維修引發的?;て髽I的動火審批要有嚴格的制度。監督員在檢查化工企業的動火審批時要注意動火審批的流程、環節及審批人的職務,盡量增加動火審批的環節,提高動火審批人的職務,同時要確保各個審批環節都有相應的保障機制,同時,動火時審批人必須到場進行監管。在對壓力容器、管道進行建設和維修時,除要落實動火審批外,還需對從業工人的技能水平進行作業前考核,必須超過社會用工標準錄用化工企業的焊工等。
2、以滅火服務為核心做好消防安全監督
化工企業一旦發生消防安全事故,為了避免化工企業的消化工企業的消防監督□福清市公安消防大隊王家春摘要關鍵詞化工企業里經常儲存有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的原材料,這類原材料極易受外在環境的影響。做好化工企業的消防監督工作,就是為了減少外在環境對化工企業的影響。本次研究從宏觀監督思路和微觀監督操作兩個方面說明了化工企業的消防監督方法。化工企業;消防監督;消防安全防安全事故擴大化,相關部門要以撲救服務的質量為核心,做好化工企業的消防安全監督。首先,要檢查化工企業是否按規定規劃了企業安全通道、有沒有按規定做好危險品的保管工作,企業的消防設施是否齊全,是否按照產能和最高儲量儲備相應的滅火劑和中和劑。這是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監督的常規檢查。相關部門只有做好企業的設備選型關,按照國家相關的規定檢查企業是否做好了消防設備的設計、布置、安裝工作,才能夠從源頭上控制化工企業的消防安全問題,為滅火服務打好基礎。其次,要了解化工企業的安全設施設計是否科學,比如要檢查化工企業是否按區域設置了消防安全設施,水源是否能正常供給。這是因為化工企業生產的環境多為高溫、高壓的環境,消防設施在這類環境中極易產生物理及化學變化,消防設施性能會產生影響。比如消防設備的供水管道如果出現銹蝕現象,可能不僅不能正常供水,可能在外在環境的影響下發生管道爆炸的現象。只有做好消防設施的細節監督,才能讓化工企業的消防設施為做好火災撲救服務。再次,要強調消防安全細節及隱患監督。比如化工企業的儲罐是最易發生消防安全事故的位置,相關部門要從檢查設備及檢查生產人員操作方法兩個方面著手化工企業的消防安全細節及隱患的監督。對罐區和水分井進行重點監督,必須保證一旦火災發生,罐區排水要通暢,閥門閉、合要合理,避免由于降溫的撲救用水導致發生漫堤現象,造成火災的蔓延。同時,要對化工企業罐區和重要工藝部分閥門進行監管,要確保一旦災害發生,能第一時間進行關鍵閥門的操作,并且對閥門的閉、合狀態一目了然。最后,要從節能的角度要求化工企業做好消防安全建設。比如化工企業一般靠近海邊,相關部分可要求化工企業建造海水取水口,一旦發生了火災事件,撲滅火災的工作要優先于環保的問題。
3、總結
消防監督抽查工作報告
為督促各單位認真履行消防安全職責,落實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切實消除火災隱患,有效的預防和遏制火災事故尤其是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的發生,切實為上海世博會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大隊根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公安部61號令)和《消防監督檢查規定》(公安部73號令)的要求,于3月10日至6月10日,對90個市管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進行上半年消防監督抽查,共發現火災隱患75處,下發《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18份,對所有抽查出來的火災隱患依法進行了督促整改?,F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好的方面
(一)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較好。各單位能夠嚴格按照公安部61號令的要求,切實加強單位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明確了消防安全責任人及消防管理人,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得到較好的落實,基本上做到了消防安全自查、火災隱患自除、法律責任自負。
(二)制度健全,消防意識提高。多數單位能夠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建立了適合單位自身實際的一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制訂相關措施,抓好落實。
(三)措施得力,整改隱患力度加大。自公眾聚集場所、高層和地下建筑專項治理和消防安全“鐵拳整治”集中行動以來,各單位切實加強了火災隱患的整改力度,使火災隱患得到了有效整改。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消防監督執法調研報告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法治社會的不斷完善,作為直接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消防監督工作,逐漸暴露出不少問題。如何將依法行政貫穿于消防執法的每一個環節,真正將消防行政執法納入法制化軌道,是公安消防機構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F有的消防執法制度,到底存在什么問題,是否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本人拋磚引玉,結合自己在消防行政執法崗位的一些膚淺的認識和看法,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一些討論,供大家參考。
一、消防行政執法的現狀
(一)消防法律法規體系逐步完善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消防法制建設所取得的成績是不容置疑的,僅以立法而論,自1957年11月29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國務院頒布了第一個全國性的消防法規——《消防監督條例》后,國務院相繼制定了37個消防法律法規,地方性消防法規和規章80余部,國家強制性消防工程技術規范、國家和行業消防技術標準230余部,初步形成了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為基礎,以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消防技術規范、標準相配套,以地方性消防法規和政府規章為補充的消防法規體系。為我國消防法制建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加強消防執法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二)消防行政審批制度日趨規范
隨著2004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實施,公安部消防局對所有消防行政審批項目進行了全面的清理,先后取消了消防設施專項工程設計證書審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建筑消防設施檢測和維修保養資格許可證審批發證等10項消防審批項目,根據新修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又對大型群眾性活動舉辦前的消防安全檢查的行政許可予以取消,同時重新修定了《消防監督檢查規定》、《消防監督檢查規范》、《火災調查規范》和《社會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規定》等消防配套法規,進一步規范消防監督檢查工作,變以前的微觀管理為宏觀管理,變直接管理為間接管理,變指揮式管理為服務式管理,提高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從而進一步理順了消防行政執法的職責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