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綱范文10篇

時間:2024-03-31 11:58:0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新大綱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新大綱

新大綱和新教材淺析

國家教委于1988年初頒發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初審稿)》。在此之后,國家教委委托部分單位組織編寫面向不同地區和不同類型學校使用的九年義務教育教材,其中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與英國朗文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編與的六·三制和五·四教材各一套;廣東省教育廳、福建省教委、海南省教育廳和華南師大共同編寫的《英語》,分為甲、乙兩種版本,甲種本為小學五年級起始,乙種本為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四川省教委和西南師大共同組織編寫的面向經濟文化基礎比較薄弱的邊遠地區、農牧地區和山區以及教學設備較差學校使用的《英語》,共有六冊;北京師范大學組織編寫的面向全國大多數地區、適合一般水平學校使用的五·四制《英語》。1991年6月國家教委修訂了義務教育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1992年4月國家教委召開教學大綱審查會議,對《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和據此編寫的各套《英語》教材進行審查、修訂和通過。從1993年秋季開始,全國初中開始執行新大綱,經過修訂的各套《英語》教材已公開出版,供全國選用。《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和各套《英語》教材的啟用標志著我國以教材為突破口的初中英語教學改革已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展開。較之原先的大綱和教材,它們包含了教育學科和鄰近學科的最新發展成果,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從而把我國的中學英語教學推進了一大步。

一、《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和新教材產生的歷史背景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和新教材的誕生具有深刻的教育改革和英語教學改革實踐的歷史背景。

第一,社會的發展對中學原有的課程教材體系提出了新的挑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學課程教材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改革,頒發了一套教學計劃、各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并編寫出版了與之相配套的教材,在以后的執行過程中,曾進行過不同程度的修訂。那次改革與當時的社會發展是相適應的。由于當時國家經過""的浩劫,急需培養出一批各條戰線所需的高層次人才,考慮的重點是在使面上大多數學校從"浩劫"的破壞中恢復過來的同時,集中辦好一批重點學校。課程教材內容主要著眼于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的新生,較少考慮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升學而直接走上勞動崗位的學生的需要,形成了以適應升學需要為主的單一的辦學模式和課程教材體系。從現在的眼光來看,其弊端集中體現在教學內容和要求偏多、偏深、偏難。

1985年5月發表《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1986年6月國家制定并正式頒布《九年義務教育法》,提出在我們國家開始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的戰略決策,提出分地區、分階段地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使每個公民都接受較好的基礎教育。基礎教育的辦學模式,是為適應升學需要,即為培養高層次人才服務,還是為提高全民族素質服務,就成為兩種不同的教育價值觀。毫無疑問,實施義務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未來公民的素質。近幾年來,發展學生個性,把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這樣,原先的課程教材體系與社會發展需要和義務教育提出的目標就顯得不相符合。其一,偏多、偏深、偏難的課程教材內容,不符合普及教育中大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其二,社會的發展需要有多方面、多層次的人才,而面向升學需要的課程教材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提出的這一需要。因此原有的那種課程教材內容難以培養出多方面、多層次人才,也不能達到提高全民族素質的目標。

第二,新的形勢對中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查看全文

新大綱采用聯考試題

**省2014年公務員考試公告于今晨公布,同時公布的還有本次考試的職位表與公共科目考試大綱。本次考試大綱與2014年**省公務員考試大綱相比,有較大變化。根據考試大綱分析,**省2014年公務員考試向國家公務員考試(后稱“國考”)靠攏趨勢明顯。據分析,今年**省極可能繼2014年與湖北、天津采用相同試題后,再與部分參加聯考的省份采用同一套試題。

針對這一情況,對**省2014年公務員考試大綱進行了解讀,以幫助各位考生詳細了解考試情況。

**省2014年公務員考試大綱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考試題型、試題順序與2014國考相同

**省2014年考試大綱與2014年國考大綱相比,基本完全相同。研究分析,**省2014年考試大綱《行政職業能力測試》部分與2014年國考大綱相比,無論是題型設置、題型順序、還是例題都完全相同。《申論》部分與2014年國考大綱中的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職位的要求完全相同。

根據大綱來看,**省2014年公務員考試試題順序及題型都將與2014年國考相同,建議各位考生參照國考試題進行備考。

查看全文

關于高中物理新大綱的幾個主要問題

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編訂的《全日制高級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供試驗用)》(以下簡稱新大綱)已經公布。這是一個要在21世紀實施的新大綱。高中物理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高中物理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要為實現普通高中的任務和培養目標更好地作出貢獻,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的需要。

怎樣才能適應這種需要?要抓什么主要問題進行改革?這里談談我們的幾點看法。

一、物理學科的課程設置 1990年,根據國家教委印發的《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普通高中物理課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部分(即二·一分段),物理教學大綱相應地作了調整。這項調整改變了過去單一的課程設置,是建國以來對普通高中物理課程的一項重大改革,取得了相應的成效。但從實踐看,高中物理課采取分段的辦法來劃分必修課和選修課的內容,具體落實確有困難。我國幅員遼闊,經濟、文化、教育的發展很不平衡,即使一地之內,客觀上也存在差異很大的幾類學校。高中前兩年的必修課,內容和要求都一致,不能適應這種差異。國家教委最近提出的多種辦學模式,我們體會,是承認差異。面對這種差異,高中物理課與其采取分段的辦法,不如采取分層次的辦法。高中物理課可分為兩種物理課,以適應不同辦學模式的學校,適應不同程度、不同發展傾向的學生。這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使全體學生都能有效地學習。

物理學是一門基礎科學,具有多層次、多側面的特點。同一個知識點,在程度、要求、講法、側重點等方面可以不同,甚至可以很不相同。對不同的學生,即使所學知識無大差異,能力要求可以有相當大的區別。也就是說,就知識的理解程度而言,就所處理的問題的復雜程度而言,差異是相當大的。提高科學文化素質,或為將來準備升入理工科院校打下堅實的基礎,二者雖然是一致的,但著眼點不同,對物理課的教學要求將會不同。采取分層次的辦法,將會較好地適應高中物理課的教與學。

按照課程計劃的規定,高中物理開設必修課和限定選修課。必修課在高中一年級(2課時)和高中二年級(2.5課時)開設。限定選修課在高中二年級(2課時)和高中三年級(3課時)開設。為了適應高中物理課的特點,便于教學,新大綱把課程計劃中的必修課和限定選修課貫通起來,不再分段,合起來稱為必修和限定選修物理課。這樣,新大綱提供兩種物理課的教學內容和要求。第一種是必修物理課(簡稱1類課),共4.5課時。第二種是必修和限定選修物理課(簡稱2類課),共9.5課時。

1類課是基本要求的物理課,是全體學生都必須學習的。內容和要求著眼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知識面包括物理知識的主要方面。考慮到現行必修課的知識面較窄,新大綱適當地擴展了1類課的知識面。2類課是較高要求的物理課,適合于理科基礎較好的學生學習。內容和要求著眼于為學生將來進一步學習打下比較堅實的基礎,內容包括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主干知識,同時增加了近代物理中的相對論和量子論,作為選學內容。2類課的內容和要求完全覆蓋1類課,以保證全體學生都能達到必修課的要求。

查看全文

學習高中數學新大綱措施

一、《新大綱》的特點

1.精選內容在保證打好基礎的前提下,對傳統的初等數學進一步精簡其次要的,用處不大的內容,如刪減了指數方程,對數方程,部分三角函數的恒等變形,三角方程,極坐標,冪函數,反三角函數,參數方程,立體幾何中的面積與體積計算等。同時降低了某些內容的要求,如可以刪刪減部分定理的繁難證明和偏怪的習題。

2.更新部分知識、講法和教學手段這次《新大綱》增加部分新知識,如向量、概率、統計和微積分初步等。這些知識都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而且也是有著廣泛應用的數學知識。更新傳統內容的講法和部分數學語言,應更廣泛地使用集合語言,邏輯聯結詞以及使用向量工具處理某些傳統內容等。如引進向量后可以改變使用綜合法處理立體幾何的傳統講法。更新教學手段也是這次《新大綱》重視的問題,高中數學應該使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3.增加靈活性重視教學應用根據學生畢業后不同去向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新大綱》實行三種不同的要求,高一高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相同,作為共同的基礎,高三分三種不同的水平,即文科、實科、理科三種水平,打好分流的基礎。

《新大綱》增加所學數學知識的應用。如增加有著非常廣泛應用的概率統計等,并在有關內容學習后,安排實習作業,促進學生參與數學活動,在任意選修課中有數學應用專題選講,增加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二、學好《新大綱》要處理好幾個關系

查看全文

英語新大綱保證論文

測試是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獲取教學的反饋信息和改進教學的有效手段。如何正確運用測試手段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是擺在我們面前急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如果測試的內容和方法依然如故,必然會嚴重阻礙教學改革的步伐。所以,改革英語測試內容和方法勢在必行。我們的做法是貫徹《大綱》要求,既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又考查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測試的形式把單項和綜合相結合,既有筆試,也有口試和聽力測試。

一、更新觀念,全面考查

英語學科本身具有工具性和語言能動性的特點,它決定了測試工作不僅要考查學生對英語知識掌握的情況,更重要的是要檢查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目前的考查形式單一,重語言知識,輕能力考查;重書面答題,輕聽力測試及口語表達。這導致教師上課重語言知識的講解分析,輕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訓練。學生英語試題做了一堆又一堆,可結果是多數聽不懂、說不出,這顯然不符合《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

新《大綱》明確指出:“考試、考查不僅要進行書面檢查,而且要有口試和聽力測試”。口試、聽力與筆試相結合,能使傳統的以考查知識為主轉移到以考查能力為主上來。為此,我們多次組織教師學習領會《大綱》的精神,把測試方法的改革作為專題講行研究。大家一致認為:測試工作是一支無形的“指揮棒”,無論是對學生的學習,還是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都起著導向的作用。因此,我們在部分市(地)縣中學的階段性測試中,增加口試和聽力測試,并以此對課堂教學進行評價。

二、改革命題,體現“交際”

《大綱》對教學目的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無論是筆試還是聽力、口語測試,都應把著眼點放在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交際能力”兩個方面。我們首先從筆試的內容和形式的改革入手,并充分發揮聽力、口語測試的重要作用,使之相互補充。具體做法是:

查看全文

高中物理新大綱的幾個主要問題論文

摘要: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編訂的《全日制高級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供試驗用)》(以下簡稱新大綱)已經公布。這是一個要在21世紀實施的新大綱。高中物理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高中物理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要為實現普通高中的任務和培養目標更好地作出貢獻,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的需要。

怎樣才能適應這種需要?要抓什么主要問題進行改革?這里談談我們的幾點看法。

一、物理學科的課程設置

1990年,根據國家教委印發的《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普通高中物理課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部分(即二·一分段),物理教學大綱相應地作了調整。這項調整改變了過去單一的課程設置,是建國以來對普通高中物理課程的一項重大改革,取得了相應的成效。但從實踐看,高中物理課采取分段的辦法來劃分必修課和選修課的內容,具體落實確有困難。我國幅員遼闊,經濟、文化、教育的發展很不平衡,即使一地之內,客觀上也存在差異很大的幾類學校。高中前兩年的必修課,內容和要求都一致,不能適應這種差異。國家教委最近提出的多種辦學模式,我們體會,是承認差異。面對這種差異,高中物理課與其采取分段的辦法,不如采取分層次的辦法。高中物理課可分為兩種物理課,以適應不同辦學模式的學校,適應不同程度、不同發展傾向的學生。這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使全體學生都能有效地學習。

物理學是一門基礎科學,具有多層次、多側面的特點。同一個知識點,在程度、要求、講法、側重點等方面可以不同,甚至可以很不相同。對不同的學生,即使所學知識無大差異,能力要求可以有相當大的區別。也就是說,就知識的理解程度而言,就所處理的問題的復雜程度而言,差異是相當大的。提高科學文化素質,或為將來準備升入理工科院校打下堅實的基礎,二者雖然是一致的,但著眼點不同,對物理課的教學要求將會不同。采取分層次的辦法,將會較好地適應高中物理課的教與學。

按照課程計劃的規定,高中物理開設必修課和限定選修課。必修課在高中一年級(2課時)和高中二年級(2.5課時)開設。限定選修課在高中二年級(2課時)和高中三年級(3課時)開設。為了適應高中物理課的特點,便于教學,新大綱把課程計劃中的必修課和限定選修課貫通起來,不再分段,合起來稱為必修和限定選修物理課。這樣,新大綱提供兩種物理課的教學內容和要求。第一種是必修物理課(簡稱1類課),共4.5課時。第二種是必修和限定選修物理課(簡稱2類課),共9.5課時。

查看全文

新大綱解剖學教學思路與建議

摘要:臨滄衛生學校已經在2015級各專業全面使用人衛第三版新教材和新大綱標準開展教學。面對新教材和新大綱的變化,特別是教學學時進一步壓縮與解剖學教學內容繁多的矛盾更加突出。任課教師要做好教學設計,既保證學科完整性和教學質量,又確保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就需要將清晰的教學思路和明確的教學目標貫穿始終。針對中職解剖學課程新教材和新大綱的特點及要求,結合教學實際對教學思路進行初步探討,并針對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解剖學;新大綱;教學思路

解剖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是中職衛校各專業學生入學后都要學習的醫學基礎課程,對學生能否產生濃厚的醫學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產生深遠的影響。解剖學教學強調系統性和完整性,后續醫學課程的學習都將涉及人體的形態結構與功能,因此教學中不應過多刪減內容。解剖學是典型的形態學學科,在完成好理論教學的同時還要保證一定的實踐教學任務和質量。針對新教材和新大綱的要求,結合我校教學資源和學生實際,本文著重探討了新形勢下解剖學的一些教學思路,并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提出了相應的意見和建議,旨在提高教學設計的實用性和有效性,現介紹如下。

1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

在新大綱規劃的教學計劃中,部分章節的規劃與我校實際不能有機融合。如運動系統章節理論教學規劃為2學時、實踐教學規劃為8學時,由于我校解剖實驗室資源遠不能滿足眾多班級的實踐教學需求,加之學生普遍存在基礎薄弱、自學能力低下、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等特點,本章節難以采用以實踐教學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因此在制訂教學計劃時通過教研組討論后決定仍以理論教學為主導。新大綱的緒論只規劃了1學時的理論教學,教師在完成好章節教學內容的同時,想要在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科特色等方面進行延伸,難免過于倉促。再如泌尿系統、生殖系統、感覺器官、內分泌系統等章節,如果分章節獨立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由于實踐教學資源有限與教學班級眾多的矛盾,實驗室難以統一有序地安排實踐教學活動,因此將部分章節整合后統一開展實踐教學活動較為合理。在制訂教學計劃時,既要保證學科的完整性和應有的教學質量,又要充分結合學校資源和學生實際,并確保教學計劃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在實踐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為了完成學校規定的實驗教學任務,將顯微鏡使用也作為單獨的實踐學習項目開展,不考慮與其他科目教學的重復性,既造成資源的浪費,又加重了解剖學學時少而教學任務繁重的矛盾和負擔。

2新教材特點淺析

查看全文

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新大綱解讀

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新大綱解讀

中組部新近頒布的《黨政領導干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考試大綱》(以下簡稱《考試大綱》),是規范全國黨政領導干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考試與測評工作的標準和依據。

4年前,中組部曾頒布試行了《考試大綱》,對規范全國領導干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考試,引導廣大干部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增長本領發揮了重要作用。

根據黨中央對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特別是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出的新要求,還有黨在理論創新上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對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工作作出的明確規定,中組部決定對《考試大綱(試行)》進行修訂。2014年6月以來,中組部領導干部考試與測評中心組織了近百名國內著名專家分17個專家組,對《考試大綱(試行)》中政治、經濟、法律、管理、科學技術、歷史、國情國力、公文寫作與處理、考試與測評方法等內容進行修改,廣泛征求意見,先后六易其稿,于2014年4月正式頒布。

《考試大綱》做了哪些主要修改修訂

《考試大綱》的基本思路是:在保持試行大綱基本框架的基礎上,主要圍繞解決好領導干部選拔考試“考什么、怎么考”這兩個基本問題,重點調整考試內容,補充測評要素,完善考試測評方法。具體修改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查看全文

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新大綱解讀

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新大綱解讀

中組部新近頒布的《黨政領導干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考試大綱》(以下簡稱《考試大綱》),是規范全國黨政領導干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考試與測評工作的標準和依據。

4年前,中組部曾頒布試行了《考試大綱》,對規范全國領導干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考試,引導廣大干部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增長本領發揮了重要作用。

根據黨中央對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特別是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出的新要求,還有黨在理論創新上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對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工作作出的明確規定,中組部決定對《考試大綱(試行)》進行修訂。2014年6月以來,中組部領導干部考試與測評中心組織了近百名國內著名專家分17個專家組,對《考試大綱(試行)》中政治、經濟、法律、管理、科學技術、歷史、國情國力、公文寫作與處理、考試與測評方法等內容進行修改,廣泛征求意見,先后六易其稿,于2014年4月正式頒布。

《考試大綱》做了哪些主要修改修訂

《考試大綱》的基本思路是:在保持試行大綱基本框架的基礎上,主要圍繞解決好領導干部選拔考試“考什么、怎么考”這兩個基本問題,重點調整考試內容,補充測評要素,完善考試測評方法。具體修改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查看全文

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新大綱解讀

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新大綱解讀

中組部新近頒布的《黨政領導干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考試大綱》(以下簡稱《考試大綱》),是規范全國黨政領導干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考試與測評工作的標準和依據。

4年前,中組部曾頒布試行了《考試大綱》,對規范全國領導干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考試,引導廣大干部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增長本領發揮了重要作用。

根據黨中央對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特別是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出的新要求,還有黨在理論創新上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對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工作作出的明確規定,中組部決定對《考試大綱(試行)》進行修訂。2014年6月以來,中組部領導干部考試與測評中心組織了近百名國內著名專家分17個專家組,對《考試大綱(試行)》中政治、經濟、法律、管理、科學技術、歷史、國情國力、公文寫作與處理、考試與測評方法等內容進行修改,廣泛征求意見,先后六易其稿,于2014年4月正式頒布。

《考試大綱》做了哪些主要修改修訂

《考試大綱》的基本思路是:在保持試行大綱基本框架的基礎上,主要圍繞解決好領導干部選拔考試“考什么、怎么考”這兩個基本問題,重點調整考試內容,補充測評要素,完善考試測評方法。具體修改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