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能源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3 19:08:4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新增能源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市委新增能源消費總量控制通知
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萌山風景旅游開發區管委會,區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區各大企業:
為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強化新增能源消費源頭控制,根據全市新增能源消費總量預告預警制度規定,結合我區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全區新增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工作通知如下:
一、實行區域新增能源消費總量預警制度
(一)鎮(街道)、經濟開發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實行預警:
1、半年新增能耗總量超過能耗總量控制指標60%的;
2、預計新增能耗超過年度能耗總量控制指標的;
區政辦新增能源消費總量預警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開發區管委會,區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為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加強新增能源消費源頭控制,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經區政府研究,決定對新增能源消費總量實行預告、預警制度,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實行區域新增能源消費總量預告制度
對各鄉鎮、街道、開發區實行區域新增能源消費總量預告制度,每半年預告一次。預告的主要內容:
(1)鄉鎮、街道、開發區經濟增長情況和當期新增能源消費情況;
(2)鄉鎮、街道、開發區企業當期新上年能耗超過2000噸標準煤項目的投資情況及預計新增能耗情況。
市分管領導在生態家園富民建設工程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我市XX等三縣(市、區)自2000年開始實施生態家園富民計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逐步在全市推廣開來。實踐證明,生態家園富民計劃是改變農村面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發展生態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的好路子。召開今天這次會議的目的就是傳達貫徹中央、省有關會議精神,認真總結成績與經驗,分析形勢,找尋差距,以點促面,真抓實干,搞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推動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一、我市農村生態家園富民計劃實施的基本情況
在2000年成功試驗示范的基礎上,通過這兩年的大力推廣實施,我市農村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得到了快速發展,有力地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有效的保護和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受到了廣大干部群眾的普遍歡迎。
1.全市農村能源建設示范點持續增加。2001年,我市在xx市牧馬湖、xx縣高塘鄉、xx區南譙辦等少數幾個鄉、鎮、辦事處,建設生態家園富民計劃示范基地,全年新建和維修戶用沼氣池600口,而2002年,新增加示范點近20個鄉鎮,當年新建和維修戶用沼氣池達2000多口,年末全市農村建戶用沼氣池總數達9300口,比2001年7200口新增2100口,新增29%,超過省年初下達的指導性計劃17%;承建沼氣凈化裝置污水處理工程102處,比2001年98處新增4處,新增4%;推廣、安裝太陽能熱水器8萬平方米,比2001年新增2萬平方米,新增25%。
2.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通過近兩年的實踐,示范點上的農戶,不僅學會了用沼氣來取代液化氣、燒鍋爐,解決了燃料、照明問題,減輕了農村婦女家務勞動的強度,減少了家庭生活的支出,凈化了生活環境,更主要的是農戶利用沼液浸泡種子、喂豬和喂魚,用沼液代替農藥噴撒植物葉面,用沼渣作為有機肥,減少了化肥污染和土地板結,并把沼氣建設與養殖業、種植業結合起來,與農村改水改廁結合起來,組成了一條生物鏈,形成了以“豬—沼—菜”、“豬—沼—漁”、“豬—沼—果”等為主要內容的“三位一體”生態模式(即每戶建一個豬圈、廁所、沼氣“三結合”的沼氣池),加上一處高效的種植業或養殖業場地,做到農戶家居溫暖清潔化,庭院經濟高效化,農業生產無害化。據天長、南譙、定遠等縣(市、區)抽樣調查分析,建設一個沼氣池,即形成了一條以豬—沼—漁(菜、果)為主要模式的生物鏈,通過增收節支,每口沼氣池平均每年可產生效益達3000元左右。其中,農戶燒飯、照明用能節支400元;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節支300元;沼氣綜合利用于種植業、養殖業,品質明顯提高,生產出了高品質的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副產品,增產增收一般在1500—2000元左右。在幫助農民致富的同時,農村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也有了提高,不少沼氣建設示范村清潔衛生,地面上基本沒有人畜糞便,無蚊子、蒼蠅飛舞。
3.干部群眾建設生態家園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在看到新型沼氣池所產生的效益后,廣大農民自愿出資要求建池。xx縣高塘鄉小許隊12戶農民,每戶出資800元左右,主動請農村能源部門幫助建沼氣池。同時,在xx桑澗、城東、三合及xx縣、xx區的部分鄉鎮,也有不少農民紛紛找到農村能源部門,了解生態家園建設情況,自愿出資,要求建沼氣池。各級農村能源部門和基層政府干部能將發展生態農業、建設生態家園視為已任,積極申報能源項目,努力推廣農村能源新技術,幫助和指導農民對沼氣進行綜合利用。
領導在生態家園工程建設會議上的講話
我市等三縣(市、區)自2000年開始實施生態家園富民計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逐步在全市推廣開來。實踐證明,生態家園富民計劃是改變農村面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發展生態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的好路子。召開今天這次會議的目的就是傳達貫徹中央、省有關會議精神,認真總結成績與經驗,分析形勢,找尋差距,以點促面,真抓實干,搞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推動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一、我市農村生態家園富民計劃實施的基本情況
在2000年成功試驗示范的基礎上,通過這兩年的大力推廣實施,我市農村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得到了快速發展,有力地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有效的保護和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受到了廣大干部群眾的普遍歡迎。
1.全市農村能源建設示范點持續增加。2001年,我市在市牧馬湖、縣高塘鄉、區南譙辦等少數幾個鄉、鎮、辦事處,建設生態家園富民計劃示范基地,全年新建和維修戶用沼氣池600口,而2002年,新增加示范點近20個鄉鎮,當年新建和維修戶用沼氣池達2000多口,年末全市農村建戶用沼氣池總數達9300口,比2001年7200口新增2100口,新增29%,超過省年初下達的指導性計劃17%;承建沼氣凈化裝置污水處理工程102處,比2001年98處新增4處,新增4%;推廣、安裝太陽能熱水器8萬平方米,比2001年新增2萬平方米,新增25%。
2.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通過近兩年的實踐,示范點上的農戶,不僅學會了用沼氣來取代液化氣、燒鍋爐,解決了燃料、照明問題,減輕了農村婦女家務勞動的強度,減少了家庭生活的支出,凈化了生活環境,更主要的是農戶利用沼液浸泡種子、喂豬和喂魚,用沼液代替農藥噴撒植物葉面,用沼渣作為有機肥,減少了化肥污染和土地板結,并把沼氣建設與養殖業、種植業結合起來,與農村改水改廁結合起來,組成了一條生物鏈,形成了以“豬—沼—菜”、“豬—沼—漁”、“豬—沼—果”等為主要內容的“三位一體”生態模式(即每戶建一個豬圈、廁所、沼氣“三結合”的沼氣池),加上一處高效的種植業或養殖業場地,做到農戶家居溫暖清潔化,庭院經濟高效化,農業生產無害化。據天長、南譙、定遠等縣(市、區)抽樣調查分析,建設一個沼氣池,即形成了一條以豬—沼—漁(菜、果)為主要模式的生物鏈,通過增收節支,每口沼氣池平均每年可產生效益達3000元左右。其中,農戶燒飯、照明用能節支400元;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節支300元;沼氣綜合利用于種植業、養殖業,品質明顯提高,生產出了高品質的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副產品,增產增收一般在1500—2000元左右。在幫助農民致富的同時,農村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也有了提高,不少沼氣建設示范村清潔衛生,地面上基本沒有人畜糞便,無蚊子、蒼蠅飛舞。
3.干部群眾建設生態家園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在看到新型沼氣池所產生的效益后,廣大農民自愿出資要求建池。縣高塘鄉小許隊12戶農民,每戶出資800元左右,主動請農村能源部門幫助建沼氣池。同時,在桑澗、城東、三合及縣、區的部分鄉鎮,也有不少農民紛紛找到農村能源部門,了解生態家園建設情況,自愿出資,要求建沼氣池。各級農村能源部門和基層政府干部能將發展生態農業、建設生態家園視為已任,積極申報能源項目,努力推廣農村能源新技術,幫助和指導農民對沼氣進行綜合利用。
新增沼氣項目建設工作會的講話
同志們:
新年伊始,經省政府主管領導同意,省農委黨組決定召開這次緊急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傳達全省推進落實中央投資項目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農業部緊急通知精神,進一步認清形勢,統一思想,明確責任,部署我省新增農村沼氣項目實施工作。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增強做好新增農村沼氣項目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去年11月以來,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日益加深,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沖擊不斷顯現。為保增長、調結構、促轉型,進一步擴大內需,中央及時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去年四季度中央增加了1000億元的投資,主要用于民生工程、重大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方面建設,并計劃到2010年底,新增投資4萬億元,確保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此次國家新增的30億元農村沼氣項目投資,主要是投向長江以南地區,我省能夠爭取到4497萬元,實屬不易。新增項目涉及70個縣(市、區),主要包括戶用“一池三改”、鄉村服務網點、養殖小區和聯戶沼氣項目。通過實施農村沼氣項目,有利于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有利于充分利用冬春農閑季節,吸納農村勞動力開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對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經濟增長都將發揮積極作用。大家知道,剛剛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即將出臺的2009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擴大國內需求,最大潛力在農村;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支撐在農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今年,將重點辦好‘水、電、路、氣、房’五件實事,加快農村沼氣建設,增加農村沼氣工程建設投資,擴大秸稈固化氣化試點范圍”。這些政策措施,對于我們農業大省至關重要,機遇難得。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這次金融危機給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帶來的影響,多次開會研究部署,省領導親自帶隊到有關部委匯報,爭取支持,將落實好農村沼氣等新增項目作為當前全省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戰書省長強調指出:“加快發展農村新能源既是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有效辦法,也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我們要抓住國家重視和支持農村能源建設的機遇不放,乘勢而上,將2009年確定為農村新能源項目推進年,以實施大型沼氣、秸稈固化和氣化集中供氣等項目為重點,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加速新技術開發應用,全力推進農村新能源建設加快發展。”省政府已經成立了常務副省長杜家豪任組長的中央投資項目協調小組,并于近期兩次召開會議聽取農村沼氣等新增項目實施進展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步工作,家豪副省長強調所有第一批項目單位務必把項目實施好。
省農委對此項工作非常重視,多次專題研究部署,國家新增農村沼氣項目通知下達后,省農委及時協調省發改委于12月初相繼下達了項目投資計劃和實施方案,同時積極協調省財政廳,將項目資金于12月20日前下達到項目縣(市、區)。日前,又下發了項目建設《緊急通知》進行部署。中央新增沼氣投資項目是我省農業在擴大內需中爭取到的第一批項目,預計今年投資還將大幅度增長。能否實施好第一批項目將直接影響我省的信譽,關系到明年乃至今后能否爭取到更多的投資和項目。今天,召開這次會議,就是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形勢逼人,形勢催人。我們必須全面分析把握當前形勢,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和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立足改善農村民生,著眼農業和農村發展大局,把此次新增沼氣項目作為當前農業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迅速行動,精心部署,全力加快新增農村沼氣項目實施進度,確保短時間內完成建設任務,確保投資發揮預期效益,切實將中央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新增沼氣項目建設工作會講話
同志們:
新年伊始,經省政府主管領導同意,省農委黨組決定召開這次緊急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傳達全省推進落實中央投資項目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農業部緊急通知精神,進一步認清形勢,統一思想,明確責任,部署我省新增農村沼氣項目實施工作。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增強做好新增農村沼氣項目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去年11月以來,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日益加深,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沖擊不斷顯現。為保增長、調結構、促轉型,進一步擴大內需,中央及時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去年四季度中央增加了1000億元的投資,主要用于民生工程、重大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方面建設,并計劃到2010年底,新增投資4萬億元,確保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此次國家新增的30億元農村沼氣項目投資,主要是投向長江以南地區,我省能夠爭取到4497萬元,實屬不易。新增項目涉及70個縣(市、區),主要包括戶用“一池三改”、鄉村服務網點、養殖小區和聯戶沼氣項目。通過實施農村沼氣項目,有利于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有利于充分利用冬春農閑季節,吸納農村勞動力開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對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經濟增長都將發揮積極作用。大家知道,剛剛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即將出臺的2009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擴大國內需求,最大潛力在農村;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支撐在農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今年,將重點辦好‘水、電、路、氣、房’五件實事,加快農村沼氣建設,增加農村沼氣工程建設投資,擴大秸稈固化氣化試點范圍”。這些政策措施,對于我們農業大省至關重要,機遇難得。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這次金融危機給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帶來的影響,多次開會研究部署,省領導親自帶隊到有關部委匯報,爭取支持,將落實好農村沼氣等新增項目作為當前全省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戰書省長強調指出:“加快發展農村新能源既是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有效辦法,也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我們要抓住國家重視和支持農村能源建設的機遇不放,乘勢而上,將2009年確定為農村新能源項目推進年,以實施大型沼氣、秸稈固化和氣化集中供氣等項目為重點,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加速新技術開發應用,全力推進農村新能源建設加快發展。”省政府已經成立了常務副省長杜家豪任組長的中央投資項目協調小組,并于近期兩次召開會議聽取農村沼氣等新增項目實施進展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步工作,家豪副省長強調所有第一批項目單位務必把項目實施好。
省農委對此項工作非常重視,多次專題研究部署,國家新增農村沼氣項目通知下達后,省農委及時協調省發改委于12月初相繼下達了項目投資計劃和實施方案,同時積極協調省財政廳,將項目資金于12月20日前下達到項目縣(市、區)。日前,又下發了項目建設《緊急通知》進行部署。中央新增沼氣投資項目是我省農業在擴大內需中爭取到的第一批項目,預計今年投資還將大幅度增長。能否實施好第一批項目將直接影響我省的信譽,關系到明年乃至今后能否爭取到更多的投資和項目。今天,召開這次會議,就是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形勢逼人,形勢催人。我們必須全面分析把握當前形勢,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和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立足改善農村民生,著眼農業和農村發展大局,把此次新增沼氣項目作為當前農業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迅速行動,精心部署,全力加快新增農村沼氣項目實施進度,確保短時間內完成建設任務,確保投資發揮預期效益,切實將中央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沼氣項目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一、認清形勢,增強做好新增農村沼氣項目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去年11月以來,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日益加深,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沖擊不斷顯現。為保增長、調結構、促轉型,進一步擴大內需,中央及時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去年四季度中央增加了1000億元的投資,主要用于民生工程、重大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方面建設,并計劃到2010年底,新增投資4萬億元,確保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此次國家新增的30億元農村沼氣項目投資,主要是投向長江以南地區,我省能夠爭取到4497萬元,實屬不易。新增項目涉及70個縣(市、區),主要包括戶用“一池三改”、鄉村服務網點、養殖小區和聯戶沼氣項目。通過實施農村沼氣項目,有利于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有利于充分利用冬春農閑季節,吸納農村勞動力開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對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經濟增長都將發揮積極作用。大家知道,剛剛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即將出臺的2009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擴大國內需求,最大潛力在農村;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支撐在農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今年,將重點辦好‘水、電、路、氣、房’五件實事,加快農村沼氣建設,增加農村沼氣工程建設投資,擴大秸稈固化氣化試點范圍”。這些政策措施,對于我們農業大省至關重要,機遇難得。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這次金融危機給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帶來的影響,多次開會研究部署,省領導親自帶隊到有關部委匯報,爭取支持,將落實好農村沼氣等新增項目作為當前全省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戰書省長強調指出:“加快發展農村新能源既是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有效辦法,也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我們要抓住國家重視和支持農村能源建設的機遇不放,乘勢而上,將2009年確定為農村新能源項目推進年,以實施大型沼氣、秸稈固化和氣化集中供氣等項目為重點,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加速新技術開發應用,全力推進農村新能源建設加快發展。”省政府已經成立了常務副省長杜家豪任組長的中央投資項目協調小組,并于近期兩次召開會議聽取農村沼氣等新增項目實施進展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步工作,家豪副省長強調所有第一批項目單位務必把項目實施好。
省農委對此項工作非常重視,多次專題研究部署,國家新增農村沼氣項目通知下達后,省農委及時協調省發改委于12月初相繼下達了項目投資計劃和實施方案,同時積極協調省財政廳,將項目資金于12月20日前下達到項目縣(市、區)。日前,又下發了項目建設《緊急通知》進行部署。中央新增沼氣投資項目是我省農業在擴大內需中爭取到的第一批項目,預計今年投資還將大幅度增長。能否實施好第一批項目將直接影響我省的信譽,關系到明年乃至今后能否爭取到更多的投資和項目。今天,召開這次會議,就是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形勢逼人,形勢催人。我們必須全面分析把握當前形勢,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和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立足改善農村民生,著眼農業和農村發展大局,把此次新增沼氣項目作為當前農業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迅速行動,精心部署,全力加快新增農村沼氣項目實施進度,確保短時間內完成建設任務,確保投資發揮預期效益,切實將中央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二、強化措施,加快推進新增農村沼氣項目建設
新增農村沼氣項目投資,是中央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各項目縣(市、區)要按照中央和省政府“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的要求,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2008年新增農村沼氣建設項目順利實施。近期要著重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煤炭資源生產消費工作計劃
能源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對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能源供需矛盾日益顯現,能源安全問題已成為關系到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戰略問題。根據國家、省有關規定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現制訂*市“*”能源發展規劃。
一、能源生產消費現狀
(一)能源基本概況。*市屬于典型的能源消費城市。長期以來,形成了以煤炭、石油、電力為主的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格局。2005年,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含外輸成品油)折標煤2411萬噸,能源調入量2154萬噸標煤,其中:調入煤炭1540萬噸,調入原油466.5萬噸,調入電量63億千瓦時。
1.煤炭。全市煤炭探明資源約19億噸,現有煤礦45處,其中:地方國有41處,股份制2處,鄉鎮煤礦2處,核定生產能力391萬噸/年。在建煤礦一處,設計規模年產45萬噸。2005年,全市生產原煤361萬噸,消費煤炭1901萬噸,其中重點耗能行業電力和熱力用煤550萬噸,冶金用煤500萬噸,建材用煤120萬噸,化工用煤124萬噸。現有重點耗能用戶65家,消費煤炭占總用煤量的90%左右。
2.電力。*電網現有主供電源點為黃臺電廠、章丘電廠、石橫電廠、500千伏*變電站和長清變電站,以及地方熱電廠、企業自備電廠等。全市現有裝機總容量達1736.7兆瓦,2005年發電量為90億千瓦時,全市最高用電負荷2862兆瓦,全社會用電153億千瓦時,其中:工業用電101億千瓦時,城鄉居民生活用電24億千瓦時。2005年*電網外購電量占總售電量的41.2%。
3.熱力。集中供熱主要供應中心城區,涵蓋范圍東至東巨野河、西至南大沙河、南至南部山體北緣、北至市區邊界。目前,城市集中供熱采暖面積總計約4172.3萬平方米,普及率43%。中心城區現有集中供熱熱電廠5家(明湖熱電廠、南郊熱電廠、北郊熱電廠、東新熱電廠、黃臺電廠),鍋爐總容量約5213t/h(蒸噸/小時),裝機總容量1113.5兆瓦。集中供熱主管網以蒸汽管網為主,高溫熱水管網為輔,蒸汽主管網鋪設長度約220公里。
投資項目審查工作意見
為切實加強節能工作,保證全面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任務,根據《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辦法》有關規定,結合我區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是加強節能工作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我區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從源頭上杜絕能源浪費和能耗總量的過快增長,以及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都具有重要意義,是實施節能降耗源頭調控的第一關。2011—2012年,市政府下達給我區的新增能源消費總量為208.6萬噸標準煤,到2012年底含齊魯石化和華能電廠在內全區耗能總量不能超過1634.47萬噸標準煤。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區新增能耗量就達93.8萬噸標準煤,下半年新增能耗空間非常小,不利于“十一五”節能目標任務的全面實現。就當前形勢分析,“十二五”期間國家將繼續實行區域能源消費總量收緊政策,新增能源消費的空間越來越小。因此,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節能評估和審查工作,從源頭上嚴格控制能耗總量和高耗能行業的過快增長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二、嚴格執行節能評估和審查程序
(一)建立能耗預審制度
從2012年下半年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必須首先執行能耗狀況預審查程序。企業將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能耗狀況核查申請(各一式三份)等書面材料報區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工作指揮部辦公室。指揮部辦公室將聯合有關部門和專家組成節能專項審查組,對項目的能源利用狀況及能耗指標進行預審核查,經核實能耗符合要求后,報請區政府批準再進行項目節能評估審查的其它程序。
領導在農業投資視頻會講話
同志們:
黨中央、國務院準確地判斷當前的經濟形勢,果斷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決策部署,及時出臺了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今年四季度新增一千億元中央投資,主要用于民生工程、重大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其中新增農業項目投資51.5億元。安排我省中央投資達2.0514億元,集中用于農村沼氣建設、優質糧食工程、動物防疫基礎設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等四類項目。
為抓緊實施好這些項目,省農業廳研究召開這次會議,目的是全面加強新增農業投資項目管理,進一步明確目標和任務,落實責任和要求,確保我省新增農業投資項目盡快啟動、順利實施、如期完成并早日發揮效益。確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政策和措施得到全面落實,有力地推進我省農業、農村經濟實現持續較快發展。
一、提高認識、確實增強推進新增農業項目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今年新增的中央投資中,農業是一個亮點,也是重點。這既體現了中央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視,也顯示出農業在擴大內需政策措施中的重要地位。既是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機遇,也是對我們農業部門科學地抓項目的能力和水平的重大考驗。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政策措施的落實,對用好管好中央投資、充分發揮政策效能進行了全面部署。前不久,錦濤總書記對加強擴大內需政策措施執行的情況的監督檢查作了專門批示。家寶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就加強投資項目資金監督管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近期,中央又派出了24個檢查組赴全國開展為期三個月的檢查、部署工作。中央到我省的檢查組已經開展了第一階段為期三個月的工作。省委、省政府就落實擴大內需政策措施也多次召開會議,進行專門研究和部署,加強對重點項目建設情況的調研。省農業廳高度重視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改善農業生產設施和農民生活條件等措施的落實,迅速采取行動,于11月24日和29日、12月2日三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在新形勢下加大農業投入、確保全省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各項措施。全面實施和管理好新增農業投資項目、確保項目建設成效是當前全省各級農業部門一項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既關系到今明兩年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也關系到農業在抵御這次金融危機中能否有所作為。全省各級農業部門一定要迅速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統一到我省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上來。切實增強抓好項目建設的政治責任感和工作緊迫感,按照十六個字、四句話的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積極主動地推進和加強新增農業投資項目建設與管理。
二、加強組織領導,將責任制落實到各個部門、環節。這次的政策措施是在非常時期采取的重大舉措,有很強的時效性和針對性。這次新增農業投資項目點多面廣,時間緊,要求高,責任重。因此各級農業部門必須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明確責任,加快建設,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近期,省農業廳強化了組織領導,成立了省農業廳擴大內需促進增長領導小組。今天到會的農業廳的各相關部門都是成員單位,在各自責任范圍內,履行責任分工。各級農業部門都要建立相應的領導機構,成立專門的工作班子,形成工作有人管、任務有人抓、事事有落實的工作格局。各級農業部門的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和項目分管的領導,要深入項目實施一線,靠前指揮,勇于負責,把問題想得更多一點,把措施落實得更細一點,切實加強對各項工作的統籌謀劃和業務指導,及時發現和幫助協調解決項目實施中的突出問題,為加快農業項目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要進一步強化工作責任意識,建立主要領導負責機制,確保責任落實到位。
根據國家關于加強新增農林水利投資和所建工程管理的有關要求,為保證我省新增農業建設項目建設質量,保證投資效益,全省要建立層層負責的主管部門領導責任制制度。第一層是省農業廳的分管領導,負責各方面,對新增農業項目負責;廳計財處牽頭組織實施項目管理;各行業部門為項目監管責任單位,主要負責項目的日常監管工作,行業部門分管領導為項目省級監管責任人。廳處級的主要領導負責,分管領導為項目監管責任人。第二層責任為十一個設區市及有關項目縣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轄區內的農業項目建設負監管責任,對上、對下要層層建立農業項目監管責任帳。項目分管領導為本轄區內的項目監管責任人。第三層責任為項目實施單位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對申報項目、建設實施、資金管理和建成后的運行管理等全過程負責。要完善項目責任追究制度,對執行中央的政策措施不力、行動遲緩、特別是對新增農業項目實施做得不好,由此造成不良后果的地方和單位要嚴肅追究相應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