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觀察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9 23:16:4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醫學觀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肺炎重點人群醫學觀察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做好我市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強對重點防范人群隔離醫學觀察的規范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一、隔離對象
凡與確診病例密切接觸人員、從省外尤其是湖北省或武漢市返(抵)*人員,必須嚴格落實隔離醫學觀察14天。此前已返(抵)人員,須主動報告所在鎮鄉(街道)或村(居)委會,并居家醫學觀察14天,接受體溫檢測等管理。
二、隔離場所
對上述需隔離人員一般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所在地鄉鎮街組織進行居家隔離。如居民住所不能滿足居家隔離條件,可由鄉鎮街負責幫助尋找符合條件的隔離場所;如鄉鎮街無法提供滿足條件的隔離場所,可與市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取得聯系,組織居民到市委黨校、賓館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我市在市委黨校建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可提供35個房間;在賓館預留93個房間作為三級備用隔離場所。同時,對于可能出現的重點疑似病例,在市人民醫院建立有11個房間的隔離病房,可一次性隔離10人。
三、隔離要求
縣甲型H1N1流感接觸醫學觀察工作方案
為科學地判定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一般接觸者,對其進行追蹤和醫學觀察,依法、科學、及時、有序地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在我縣的進一步傳播、擴散,現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及傳染病防控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一般接觸者的判定
1、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的一般接觸者
指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曾與甲型H1N1流感病例(含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以下簡稱“病例”)在發病前1天至發病后7天內有過接觸的,除已經被判定為密切接觸者的其他人員,主要為:
(1)與病例緊鄰(居民樓指同一單元,平房指左右相聯者)居住的非密切接觸人員;
(2)與病例在一個非密閉教室內上課的教師和學生;
縣甲型H1N1流感集中醫學觀察實施方案
甲型H1N1流感是一種新型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可以在人間傳播,通過飛沫和氣溶膠接觸傳播。目前疫情已在全球較大范圍內傳播,我國已發生輸入性病例。國家衛生部將甲型H1N1流感納入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為積極應對我縣可能發生的疫情,有效地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廣大易感人群,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經濟建設,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衛生部《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觸者判定與管理方案(試行)》等傳染病防控要求,現制定我縣集中醫學觀察場所工作方案如下:
一、場所選擇
首選*縣凱華大酒店。由縣政府應急辦負責落實。
二、集中醫學觀察對象
1、來自或7日內到過墨西哥(重點疫區)的人員;
2、上級部門協查追蹤到的無癥狀密切接觸者;
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工作方案
一、醫學觀察場所地點及功能分區
醫學觀察區設在*發電廠賓館。東三樓為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區,東二樓為實施醫學觀察工作人員區,東一樓為保障工作人員區。
二、職責分工
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領導小組負責調動衛生、公安、畜牧、交通等部門實施隔離措施。
市衛生局負責組織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市衛生監督所進駐指定場所在職責范圍內開展工作。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流行病學調查、樣品采集、臨時消毒、終末消毒、運轉交通工具消毒及每天巡診、觀察、測體溫等項工作。
甲型H1N1流感病例醫學觀察管理方案
為指導各地做好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觸者的管理,近日,衛生部辦公廳印發了《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觸者居家醫學觀察管理方案(試行)》(衛發明電〔2009〕156號)(以下稱《方案》),并廢止了2009年5月12日衛生部印發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觸者判定與管理方案(試行)》。現將《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觸者居家醫學觀察管理方案(試行)〉的通知》轉發給你們,并提出如下意見,請一并貫徹執行。
一、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觸者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護情況下接觸傳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而存在感染可能的人群。在判定密切接觸者時,要綜合考慮與病例接觸時,病例是否處于傳染期、病例的臨床表現、與病例的接觸方式、接觸時所采取的防護措施,以及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環境和物體的程度等因素。
二、對密切接觸者采取醫學觀察的形式及場所等,按屬地管理、分類指導的原則,由各市衛生行政部門組織評估并確定,視實際情況,可采取《方案》規定的三種形式中任一方式。
三、縣(市、區)級以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專業人員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負責判斷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并實施追蹤。密切接觸者需要外地協查的,在省轄市范圍內,由縣(市、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直接向密切接觸者所在地縣(市、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發出協查函;涉及其他省轄市的,由市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發出協查函;涉及其他省(區、市)的,上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出協查函。
四、在進行醫學觀察前,負責醫學觀察的醫療衛生機構要書面并口頭告知對密切接觸者采取醫學觀察的緣由、期限以及法律依據、內容和注意事項等,介紹甲型H1N1流感科學防控知識,包括疾病臨床特點、傳播途徑、預防感染等信息,同時告知負責實施居家醫學觀察措施的醫療機構及其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五、醫學觀察期間,如果密切接觸者出現急性發熱或呼吸道癥狀,負責醫學觀察的醫療衛生機構應立即向當地縣(市、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視具體情況并按有關規定實行居家或住院治療。根據需要采集標本開展實驗室檢測與排查工作。
甲型h1n1流感病例接觸者判定與管理方案
為科學地判定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對其進行追蹤和醫學觀察,依法、科學、及時、有序地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止疫情的進一步傳播、擴散,特制訂本指南。
一、密切接觸者的判定
甲型h1n1流感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以下簡稱甲型h1n1流感病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目前的技術指南,甲型h1n1流感的傳染期是自病人出現癥狀前1天至發病后7天,或至病例癥狀消失后24小時(以兩者之間較長者為準)。甲型h1n1流感的潛伏期1-7天。
密切接觸者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護情況下接觸傳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群,具體包括:診斷、治療或護理、探視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員;與病例共同生活或有過近距離接觸的人員;或直接接觸過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或可能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環境或物體的人員等。
在判定密切接觸者,分析其感染發病的可能性時,要綜合考慮與病例接觸時,病例是否處于傳染期、病例的臨床表現、與病例的接觸方式、接觸時所采取的防護措施,以及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環境和物體的程度等因素,進行綜合判斷,以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
甲型H1N1流感接觸者觀察管理方案
為指導各地做好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觸者居家醫學觀察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適用于尚未出現甲型H1N1流感廣泛社區傳播流行的地區。
一、密切接觸者的判定
密切接觸者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護情況下接觸傳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而存在感染可能的人群,具體包括以下任一情況者:
(一)診斷、治療或護理、探視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員;
(二)與病例共同生活、工作或有過近距離(一般指2米范圍內)接觸的人員;
甲型h1n1流感病例判定與管理方案
為科學地判定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對其進行追蹤和醫學觀察,依法、科學、及時、有序地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止疫情的進一步傳播、擴散,特制訂本指南。
一、密切接觸者的判定
甲型h1n1流感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以下簡稱甲型h1n1流感病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目前的技術指南,甲型h1n1流感的傳染期是自病人出現癥狀前1天至發病后7天,或至病例癥狀消失后24小時(以兩者之間較長者為準)。甲型h1n1流感的潛伏期1-7天。
密切接觸者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護情況下接觸傳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群,具體包括:診斷、治療或護理、探視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員;與病例共同生活或有過近距離接觸的人員;或直接接觸過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或可能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環境或物體的人員等。
在判定密切接觸者,分析其感染發病的可能性時,要綜合考慮與病例接觸時,病例是否處于傳染期、病例的臨床表現、與病例的接觸方式、接觸時所采取的防護措施,以及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環境和物體的程度等因素,進行綜合判斷,以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
甲型H1N1流感交通運輸防控方案
一、工作原則
預防為主、積極應對;統一領導、高度負責;行業落實、屬地管理;密切合作,科學處置。
二、工作機制
(一)協調機制
市政府建立公共交通運輸甲型H1N1流感防控協調機制,在市防控領導組的統一領導下,開展鐵路、公路等交通運輸部門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協調機制由市交通局(*火車站、汽車站、客運辦)牽頭,市財政局、市發展和改革局、市衛生局、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市經貿局、市質監局、市政環衛局等部門組成。
(二)職責分工
“兩委”換屆選舉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為保障鎮2021年村(社區)兩委換屆(以下簡稱村“兩委換屆”)順利進行,防止會議期間肺炎疫情的發生和擴散,確保參會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鎮村(社區)“兩委”換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
組長:
二、各工作組組成及職責
(一)綜合協調組
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