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電局職工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0 14:22:4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郵電局職工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郵電局職工

郵電局職工建國60年優秀征文

電話憶事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不少人懷揣著一種向往與期待,那就是盡早過上“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生活,但從結果來看,這只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夢想罷了。

我的老家在農村,在當時,村民們不僅打不上電話,許多人甚至連電話是什么樣都不知道。全公社只有兩部電話,一部在公社辦公室,一部是公社郵電所的業務用電話。

一九七九年參加工作,安排在縣里一個局的人事秘書股當通信員。這工作雖然沒有什么壓力和責任,領導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費太多的心思和腦筋,但萬萬沒有想到,打電話這一被人們認為簡單輕松的事卻搞得我焦頭爛額,并且還挨了不少的批評,現在想起來仍記憶猶新,往事不堪回首啊。

事情是這樣,我們局在公社有基層所站,每年一般要召開兩次全體職工大會,一次是在六月,一次是在十二月,主要是布置工作任務;此外,每兩個月還要召開所長、會計參加的財會會議。那時開會局長都會參加,由于他的時間很難確定,開會的具體日期只是局長說哪天就哪天,常常是今天說,明天或后天就召開,時間倉促緊迫,郵寄開會通知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只有打電話,這一任務自然就落在了我的身上。在當時,全局七八個股室只有一部搖把式電話,黑呼呼,矮墩墩,搖起來很費力,還“咕嚕咕嚕”響,累得腰酸胳膊痛。接聽電話不但聲音小,還嘈雜得很,必須摒住呼吸豎起耳朵來聽,要聲嘶力竭叫喊對方才能聽得見。全縣二十多個公社,搖通縣郵電局總機后,要報上單位姓名,請話務員接每個公社的電話,自己坐在電話機旁耐心地等待。電話沒有先后順序,掛通一個接一個。十來分鐘掛通一個公社的電話算快,一兩個小時也不奇怪,半天通知不到幾個所站,為此,我只有加班加點,在電話機旁吃飯,晚上十一二點鐘睡覺。盡管如此,還是有的所到了開會日都沒有通知到,于是局長、股長批評我,說我干什么去了,這么點小事都干不了。為了能更順暢地接通電話,我還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盡力同郵電局的話務員搞好關系,時不時請他們到小店坐坐,送幾張局里發的電影票,幫他們辦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求得打電話時能快一些,或是走一下后門,搞點小動作,請他們把別人先排隊的電話壓下來,甚至拉掉別人正在通話的線。

到了九十年代初,單位和個人裝的電話多起來了,不過初裝費貴得驚人,一部要五六千元,而且還得批條子、走關系,一般的家庭裝不起,也很難要到指標。一九九二年,局里裝了一臺總機,盡管安裝分機也要兩千元費用,但職工們都爭著要,由于只有十六個門子,僧多粥少,最后還是通過抓鬮來分配的。

查看全文

郵電局建國60年職工征文

電話憶事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不少人懷揣著一種向往與期待,那就是盡早過上“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生活,但從結果來看,這只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夢想罷了。

我的老家在農村,在當時,村民們不僅打不上電話,許多人甚至連電話是什么樣都不知道。全公社只有兩部電話,一部在公社辦公室,一部是公社郵電所的業務用電話。

一九七九年參加工作,安排在縣里一個局的人事秘書股當通信員。這工作雖然沒有什么壓力和責任,領導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費太多的心思和腦筋,但萬萬沒有想到,打電話這一被人們認為簡單輕松的事卻搞得我焦頭爛額,并且還挨了不少的批評,現在想起來仍記憶猶新,往事不堪回首啊。

事情是這樣,我們局在公社有基層所站,每年一般要召開兩次全體職工大會,一次是在六月,一次是在十二月,主要是布置工作任務;此外,每兩個月還要召開所長、會計參加的財會會議。那時開會局長都會參加,由于他的時間很難確定,開會的具體日期只是局長說哪天就哪天,常常是今天說,明天或后天就召開,時間倉促緊迫,郵寄開會通知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只有打電話,這一任務自然就落在了我的身上。在當時,全局七八個股室只有一部搖把式電話,黑呼呼,矮墩墩,搖起來很費力,還“咕嚕咕嚕”響,累得腰酸胳膊痛。接聽電話不但聲音小,還嘈雜得很,必須摒住呼吸豎起耳朵來聽,要聲嘶力竭叫喊對方才能聽得見。全縣二十多個公社,搖通縣郵電局總機后,要報上單位姓名,請話務員接每個公社的電話,自己坐在電話機旁耐心地等待。電話沒有先后順序,掛通一個接一個。十來分鐘掛通一個公社的電話算快,一兩個小時也不奇怪,半天通知不到幾個所站,為此,我只有加班加點,在電話機旁吃飯,晚上十一二點鐘睡覺。盡管如此,還是有的所到了開會日都沒有通知到,于是局長、股長批評我,說我干什么去了,這么點小事都干不了。為了能更順暢地接通電話,我還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盡力同郵電局的話務員搞好關系,時不時請他們到小店坐坐,送幾張局里發的電影票,幫他們辦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求得打電話時能快一些,或是走一下后門,搞點小動作,請他們把別人先排隊的電話壓下來,甚至拉掉別人正在通話的線。

到了九十年代初,單位和個人裝的電話多起來了,不過初裝費貴得驚人,一部要五六千元,而且還得批條子、走關系,一般的家庭裝不起,也很難要到指標。一九九二年,局里裝了一臺總機,盡管安裝分機也要兩千元費用,但職工們都爭著要,由于只有十六個門子,僧多粥少,最后還是通過抓鬮來分配的。

查看全文

郵電局職工建國60年優秀征文

電話憶事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不少人懷揣著一種向往與期待,那就是盡早過上“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生活,但從結果來看,這只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夢想罷了。

我的老家在農村,在當時,村民們不僅打不上電話,許多人甚至連電話是什么樣都不知道。全公社只有兩部電話,一部在公社辦公室,一部是公社郵電所的業務用電話。

一九七九年參加工作,安排在縣里一個局的人事秘書股當通信員。這工作雖然沒有什么壓力和責任,領導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費太多的心思和腦筋,但萬萬沒有想到,打電話這一被人們認為簡單輕松的事卻搞得我焦頭爛額,并且還挨了不少的批評,現在想起來仍記憶猶新,往事不堪回首啊。

事情是這樣,我們局在公社有基層所站,每年一般要召開兩次全體職工大會,一次是在六月,一次是在十二月,主要是布置工作任務;此外,每兩個月還要召開所長、會計參加的財會會議。那時開會局長都會參加,由于他的時間很難確定,開會的具體日期只是局長說哪天就哪天,常常是今天說,明天或后天就召開,時間倉促緊迫,郵寄開會通知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只有打電話,這一任務自然就落在了我的身上。在當時,全局七八個股室只有一部搖把式電話,黑呼呼,矮墩墩,搖起來很費力,還“咕嚕咕嚕”響,累得腰酸胳膊痛。接聽電話不但聲音小,還嘈雜得很,必須摒住呼吸豎起耳朵來聽,要聲嘶力竭叫喊對方才能聽得見。全縣二十多個公社,搖通縣郵電局總機后,要報上單位姓名,請話務員接每個公社的電話,自己坐在電話機旁耐心地等待。電話沒有先后順序,掛通一個接一個。十來分鐘掛通一個公社的電話算快,一兩個小時也不奇怪,半天通知不到幾個所站,為此,我只有加班加點,在電話機旁吃飯,晚上十一二點鐘睡覺。盡管如此,還是有的所到了開會日都沒有通知到,于是局長、股長批評我,說我干什么去了,這么點小事都干不了。為了能更順暢地接通電話,我還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盡力同郵電局的話務員搞好關系,時不時請他們到小店坐坐,送幾張局里發的電影票,幫他們辦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求得打電話時能快一些,或是走一下后門,搞點小動作,請他們把別人先排隊的電話壓下來,甚至拉掉別人正在通話的線。

到了九十年代初,單位和個人裝的電話多起來了,不過初裝費貴得驚人,一部要五六千元,而且還得批條子、走關系,一般的家庭裝不起,也很難要到指標。一九九二年,局里裝了一臺總機,盡管安裝分機也要兩千元費用,但職工們都爭著要,由于只有十六個門子,僧多粥少,最后還是通過抓鬮來分配的。

查看全文

郵電局職工建國60年征文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不少人懷揣著一種向往與期待,那就是盡早過上“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生活,但從結果來看,這只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夢想罷了。

我的老家在農村,在當時,村民們不僅打不上電話,許多人甚至連電話是什么樣都不知道。全公社只有兩部電話,一部在公社辦公室,一部是公社郵電所的業務用電話。

一九七九年參加工作,安排在縣里一個局的人事秘書股當通信員。這工作雖然沒有什么壓力和責任,領導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費太多的心思和腦筋,但萬萬沒有想到,打電話這一被人們認為簡單輕松的事卻搞得我焦頭爛額,并且還挨了不少的批評,現在想起來仍記憶猶新,往事不堪回首啊。

事情是這樣,我們局在公社有基層所站,每年一般要召開兩次全體職工大會,一次是在六月,一次是在十二月,主要是布置工作任務;此外,每兩個月還要召開所長、會計參加的財會會議。那時開會局長都會參加,由于他的時間很難確定,開會的具體日期只是局長說哪天就哪天,常常是今天說,明天或后天就召開,時間倉促緊迫,郵寄開會通知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只有打電話,這一任務自然就落在了我的身上。在當時,全局七八個股室只有一部搖把式電話,黑呼呼,矮墩墩,搖起來很費力,還“咕嚕咕嚕”響,累得腰酸胳膊痛。接聽電話不但聲音小,還嘈雜得很,必須摒住呼吸豎起耳朵來聽,要聲嘶力竭叫喊對方才能聽得見。全縣二十多個公社,搖通縣郵電局總機后,要報上單位姓名,請話務員接每個公社的電話,自己坐在電話機旁耐心地等待。電話沒有先后順序,掛通一個接一個。十來分鐘掛通一個公社的電話算快,一兩個小時也不奇怪,半天通知不到幾個所站,為此,我只有加班加點,在電話機旁吃飯,晚上十一二點鐘睡覺。盡管如此,還是有的所到了開會日都沒有通知到,于是局長、股長批評我,說我干什么去了,這么點小事都干不了。為了能更順暢地接通電話,我還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盡力同郵電局的話務員搞好關系,時不時請他們到小店坐坐,送幾張局里發的電影票,幫他們辦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求得打電話時能快一些,或是走一下后門,搞點小動作,請他們把別人先排隊的電話壓下來,甚至拉掉別人正在通話的線。

到了九十年代初,單位和個人裝的電話多起來了,不過初裝費貴得驚人,一部要五六千元,而且還得批條子、走關系,一般的家庭裝不起,也很難要到指標。一九九二年,局里裝了一臺總機,盡管安裝分機也要兩千元費用,但職工們都爭著要,由于只有十六個門子,僧多粥少,最后還是通過抓鬮來分配的。

現在,我國的通信事業有了令世人驚嘆的飛速發展,移動電話的信號幾乎覆蓋了所有的城鎮鄉村。辦公室和家里有座機,手里有手機,一家多只手機,一人幾只手機的現象在比比皆是,尤其有的還用上了衛星電話。在手機上看報、看電視、聽音樂、上網已成為時尚。裝座機不但不要一分錢,有的還有禮品贈送或其它什么優惠,然而,盡管這樣,除了單位,一般老百姓的家里是很少裝座機了,在人們的生活中,座機也有漸漸淡出的趨勢,往日的高貴和魅力早已蕩然無存。

查看全文

郵電局服務事跡材料

××郵電局半個世紀的不懈追求,形成了“用戶是親人”服務理念下的親情服務文化,親情服務文化蘊含著郵政人先進的思想道德、高尚的服務情操和與時俱進的服務精神,是郵政行業價值觀的體現,確立了郵政與用戶連筋骨、通血脈的親情關系,反映了郵政服務水平與業務發展、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互統一、相互促進、相互轉化的辯證關系和客觀規律。××局親情服務文化充滿了和諧因子,印證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核心,滲透到了××郵電局工作的方方面面,是××郵電局在服務社會的實踐中積累的精華。

文化促管理××郵電局的管理與服務同根同源,互促互進。長期以來,××郵電局堅持“灌輸與養成,持之以恒抓育人;嚴格與溝通,以人為本抓治局;繼承與創新,永爭第一抓發展;服務與品牌,信譽取勝抓經營”的管理模式,實現了“嚴、細、實、新”的管理。他們堅持科學管理,早在1999年,××郵電局就通過了iso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是全國郵政首家通過該項認證的郵政支局。

××郵電局“用戶是親人”服務理念,催生了其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他們在內部倡導“員工是親人”,把服務的親情觀與企業內部和諧巧妙結合,堅持民主管理、局務公開,總尊員工的知情權,營造了溫馨的企業氛圍。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郵電局局長王海林就提出了“沒有心情舒暢的員工,就沒有讓用戶滿意的服務”的口號,切實為員工辦實事。形成了××郵電局長期堅持的“三談四訪”制度,員工有了情緒、挨了批評或工作調動,局領導都要找員工聊一聊;員工婚喪嫁娶、本人或家人生病住院,局領導又要上門看一看,訪一訪;局里已經把“送溫暖”工作經常化、制度化,隨時關注員工的需求。局里給新婚的雙職工送上洗衣機,為員工集體過生日……這一切都充分體現了企業大家庭的溫暖。

文化筑堡壘××郵電局黨支部是中組部命名的“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郵電局之所以半個世紀“方便之門永開,服務親情永駐”,關鍵在于每一個時期都有一個堅強的黨支部作堡壘,都有一批黨員作旗幟。××郵電局極為重視黨建工作,著力發展生產一線的先進分子加入黨組織,讓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輻射全局。

在××郵電局,每一項富有挑戰性的新工作,都是從黨支部開始落實,從黨員開始做起,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開支部會已經成為××郵電局雷打不動的制度。他們在全局開展“有困難找黨員”、“叫響黨員稱號”等活動,平時黨員與員工結對互助,所有黨員一律佩戴黨徽上崗,隨時隨地提醒自己是黨員,隨時隨地起到表率作用。

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黨支部第一時間制定非常時期緊急預案,全體黨員迅速行動,換下危險系數大的崗位上的員工群眾,老黨員劉繼生主動承擔了營業廳每日噴灑消毒液的工作,連續兩個多月,老劉的手都被消毒液腐蝕的變了色、起了皮,但他毫不畏懼,一直堅持到最后。

查看全文

郵電局先進服務事跡材料

××郵電局半個世紀的不懈追求,形成了“用戶是親人”服務理念下的親情服務文化,親情服務文化蘊含著郵政人先進的思想道德、高尚的服務情操和與時俱進的服務精神,是郵政行業價值觀的體現,確立了郵政與用戶連筋骨、通血脈的親情關系,反映了郵政服務水平與業務發展、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互統一、相互促進、相互轉化的辯證關系和客觀規律。××局親情服務文化充滿了和諧因子,印證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核心,滲透到了××郵電局工作的方方面面,是××郵電局在服務社會的實踐中積累的精華。

文化促管理××郵電局的管理與服務同根同源,互促互進。長期以來,××郵電局堅持“灌輸與養成,持之以恒抓育人;嚴格與溝通,以人為本抓治局;繼承與創新,永爭第一抓發展;服務與品牌,信譽取勝抓經營”的管理模式,實現了“嚴、細、實、新”的管理。他們堅持科學管理,早在1999年,××郵電局就通過了iso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是全國郵政首家通過該項認證的郵政支局。

××郵電局“用戶是親人”服務理念,催生了其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他們在內部倡導“員工是親人”,把服務的親情觀與企業內部和諧巧妙結合,堅持民主管理、局務公開,總尊員工的知情權,營造了溫馨的企業氛圍。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郵電局局長王海林就提出了“沒有心情舒暢的員工,就沒有讓用戶滿意的服務”的口號,切實為員工辦實事。形成了××郵電局長期堅持的“三談四訪”制度,員工有了情緒、挨了批評或工作調動,局領導都要找員工聊一聊;員工婚喪嫁娶、本人或家人生病住院,局領導又要上門看一看,訪一訪;局里已經把“送溫暖”工作經常化、制度化,隨時關注員工的需求。局里給新婚的雙職工送上洗衣機,為員工集體過生日……這一切都充分體現了企業大家庭的溫暖。

文化筑堡壘××郵電局黨支部是中組部命名的“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郵電局之所以半個世紀“方便之門永開,服務親情永駐”,關鍵在于每一個時期都有一個堅強的黨支部作堡壘,都有一批黨員作旗幟。××郵電局極為重視黨建工作,著力發展生產一線的先進分子加入黨組織,讓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輻射全局。

在××郵電局,每一項富有挑戰性的新工作,都是從黨支部開始落實,從黨員開始做起,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開支部會已經成為××郵電局雷打不動的制度。他們在全局開展“有困難找黨員”、“叫響黨員稱號”等活動,平時黨員與員工結對互助,所有黨員一律佩戴黨徽上崗,隨時隨地提醒自己是黨員,隨時隨地起到表率作用。

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黨支部第一時間制定非常時期緊急預案,全體黨員迅速行動,換下危險系數大的崗位上的員工群眾,老黨員劉繼生主動承擔了營業廳每日噴灑消毒液的工作,連續兩個多月,老劉的手都被消毒液腐蝕的變了色、起了皮,但他毫不畏懼,一直堅持到最后。

查看全文

先進事跡報告會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很高興在建黨**周年來臨之際與大家共同交流與學習,今天我匯報的題目是《育人興郵,為黨旗添彩》。

近年來,百萬莊共青團郵電局黨支部在“人人是人才、人人能成才”育人理念的指導下,以黨建帶團建、抓黨建促發展,爭創一流,在郵政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中寫下了一行行光榮的青春詩篇:業務收入連續6年位列西區郵電局榜首、**郵政10強支局;先后被評為“**郵政先進黨支部”、“全國郵政系統先進集體”、“**市模范集體”、“**市城建工委先進黨支部”等稱號。

“班子過硬,隊伍穩定”是黨支部具有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的基礎。我局黨支部通過制定“領導班子十忌”、大事議事決策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等,真正做到遇事商量,矛盾化解、相互補臺、集中智慧,統一思想。

黨支部“一班人”在工作中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帶領黨員、職工克服重重困難抓經營促管理。去年9月,支局長王皓月同志的婚禮與西區局運動會的開幕巧合在一天,一邊是要擔任支局參賽方隊的領隊,而另一邊是要做婚禮上的新郎。王皓月做好親朋好友的思想工作,毅然取消了婚禮,積極投入到工作中,為全局干部職工起到了表率作用。

“黨員能實踐,群眾看得見”是黨支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目標。為更好地迎接**奧運,改善用郵環境,提高郵政普遍服務的能力,在資金緊缺、年底業務高峰來臨之際,百萬莊郵電局克服困難,堅持局房的裝修改造。因為裝修與生產經營同步進行,為了不影響第二天正常營業,臨開工前一晚上必須把所有物品、機器搬運到地下臨時營業廳,并要安裝完畢,時間緊、任務重。黨支部“一班人”一聲令下:黨員跟我們上!于是,在暮色降臨之后,21名黨員沒有一人回家,有把孩子單獨放家的,有放棄和朋友聚會的,有顧不上過生日的……上上下下忙碌在營業廳和地下室之間。真正體現了黨員勇挑重擔,沖鋒在前的模范帶動作用。黨員的行動感動了職工,職工們也自愿留下加入了“搬家”隊伍。那天,當我們把最后一名黨員送到家時,已是第二天凌晨5點。

查看全文

郵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搭建平臺培育典型服務青年奉獻企業讓青春在崗位中閃光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___郵局在區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努力將精神文明工作與企業實際相結合,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和職工素質的培養,力爭把工作落到實處。200*年,我們再次取得了___文明單位標兵的榮譽,獲得了市級青年文明號、平安單位、先進黨支部、先進團支部、創新先進集體和優質服務示范窗口等稱號。

___郵局的特點是青年人多,占到全局職工人數的70%,平均年齡26歲。他們積極要求進步,希望崗位成才。黨支部針對這一特點,努力發揮團支部的作用,依托青年文明號的品牌,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不僅搭建了青年人成長的平臺,也有效地促進了服務水平的提高,在站區樹立了良好的郵政形象,青年團員們的熱情也為___文明單位標兵注入了青春的活力。現將我們工作中的一些經驗與大家交流。

一、樹立先進典型,在企業中營造爭優創先的濃厚氛圍

查看全文

儲蓄事后監督的競聘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首先感謝領導和同志們多年來對我的關心、幫助和愛護,更要感謝各位領導給了我這次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

我叫**,出生于197*年*月*日,1995年8月畢業于**省郵電學校郵政通信管理專業,在**局參加工作,1996年底調入**市郵電局,歷任市郵電局江南分局營業員、市郵政局郵購公司營業班班長、話費儲蓄班班長,自2000年11月任儲蓄業務事后監督員至今。

我競聘的崗位是儲匯局儲蓄業務事后監督員。

事后監督顧名思義就是指事后的監督檢查、審核把關工作,也就是對各網點的儲蓄業務及相關報表進行審核和檢查,做好把關工作,確保資金安全。

查看全文

郵職工紀念建國60年征文

電話憶事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不少人懷揣著一種向往與期待,那就是盡早過上“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生活,但從結果來看,這只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夢想罷了。

我的老家在農村,在當時,村民們不僅打不上電話,許多人甚至連電話是什么樣都不知道。全公社只有兩部電話,一部在公社辦公室,一部是公社郵電所的業務用電話。

一九七九年參加工作,安排在縣里一個局的人事秘書股當通信員。這工作雖然沒有什么壓力和責任,領導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費太多的心思和腦筋,但萬萬沒有想到,打電話這一被人們認為簡單輕松的事卻搞得我焦頭爛額,并且還挨了不少的批評,現在想起來仍記憶猶新,往事不堪回首啊。

事情是這樣,我們局在公社有基層所站,每年一般要召開兩次全體職工大會,一次是在六月,一次是在十二月,主要是布置工作任務;此外,每兩個月還要召開所長、會計參加的財會會議。那時開會局長都會參加,由于他的時間很難確定,開會的具體日期只是局長說哪天就哪天,常常是今天說,明天或后天就召開,時間倉促緊迫,郵寄開會通知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只有打電話,這一任務自然就落在了我的身上。在當時,全局七八個股室只有一部搖把式電話,黑呼呼,矮墩墩,搖起來很費力,還“咕嚕咕嚕”響,累得腰酸胳膊痛。接聽電話不但聲音小,還嘈雜得很,必須摒住呼吸豎起耳朵來聽,要聲嘶力竭叫喊對方才能聽得見。全縣二十多個公社,搖通縣郵電局總機后,要報上單位姓名,請話務員接每個公社的電話,自己坐在電話機旁耐心地等待。電話沒有先后順序,掛通一個接一個。十來分鐘掛通一個公社的電話算快,一兩個小時也不奇怪,半天通知不到幾個所站,為此,我只有加班加點,在電話機旁吃飯,晚上十一二點鐘睡覺。盡管如此,還是有的所到了開會日都沒有通知到,于是局長、股長批評我,說我干什么去了,這么點小事都干不了。為了能更順暢地接通電話,我還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盡力同郵電局的話務員搞好關系,時不時請他們到小店坐坐,送幾張局里發的電影票,幫他們辦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求得打電話時能快一些,或是走一下后門,搞點小動作,請他們把別人先排隊的電話壓下來,甚至拉掉別人正在通話的線。

到了九十年代初,單位和個人裝的電話多起來了,不過初裝費貴得驚人,一部要五六千元,而且還得批條子、走關系,一般的家庭裝不起,也很難要到指標。一九九二年,局里裝了一臺總機,盡管安裝分機也要兩千元費用,但職工們都爭著要,由于只有十六個門子,僧多粥少,最后還是通過抓鬮來分配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