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0 20:22:5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由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情人節的由來

情人節的由來和歷史

情人節的由來

情人節,又稱“圣瓦倫丁節”。起源于古代羅馬,于每年2月14日舉行,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關于“圣瓦倫丁節”名稱的來源,說法不一。有的說是紀念以為叫瓦倫丁的基督教殉難者,他用反抗羅馬統治者對基督教徒的迫害,被捕入獄,并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被處死刑,行刑前,瓦倫丁曾給典獄長的女兒寫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她的一片情懷。自此以后,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情人節的歷史

情人節是一個屬于朋友的日子,屬于家人的日子,屬于情人的日子。正如中國人現在用近乎狂熱的熱情過起了圣誕節一樣,情人節也已經悄悄滲透到了無數年輕人的心目當中,成為中國傳統節日之外的又一個重要節日。情人節的來歷和意義可能并不一定為大多數人所知。下面所要介紹的,不過是眾多關于情人節的傳說中的一個。

在古羅馬時期,二月十四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后,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接下來的二月十五日則被稱為“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

查看全文

八一的由來

很少有人知道,“八一”建軍節誕生于半個多世紀前的1933年;她的第一個節日慶祝活動,是在中央蘇區首府———江西瑞金舉行的。

1933年6月26日,中共蘇區中央局發出了《關于“八一”國際反戰爭斗爭日及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的決定》。決定指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為紀念1927年8月1日的南昌暴動,已確定‘八一’為中國工農紅軍紀念的日子。”

爾后,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針對為什么確定“八一”為建軍節作出這樣的解釋:“1927年8月1日發生了無產階級政黨———共產黨領導的南昌暴動,這一暴動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開始,是英勇的工農紅軍的來源。中國工農紅軍在歷年的艱苦戰爭中,打破了帝國主義國民黨的歷次進攻,根本動搖了帝國主義國民黨在中國的統治,已成了革命高漲的基本杠桿之一,原創:成了中國勞苦群眾革命斗爭的組織者,是徹底進行民族革命戰爭的主力。本委會為紀念南昌暴動的勝利與紅軍的成立,特決定自1933年起每年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7月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作出《關于“八一”紀念運動的決議》:“批準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建議,規定以每年‘八一’為中國工農紅軍紀念日。”

隨后,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央軍委就如何搞好第一個建軍節作出了一系列決定。蘇區中央局宣傳部還特別統一擬定頒布了16條宣傳標語和31條口號,出臺了《“八一”紀念宣傳大綱》。蘇區黨、政、軍領導紛紛作出動員,專門撰寫了《新的形勢與新的任務》一文,發表在7月29日的《紅色中華》報上;博古作了以《戰斗的紀念節,戰斗的任務》為題的多場專題演講;到機關、學校作了《“八一”與帝國主義戰爭危險》的專題報告。與此同時,蘇區各級政府組織群眾開展了集會、游行、晚會活動,紅軍各部的宣傳活動更為熱烈。

1933年8月1日,第一個“八一”建軍節慶祝活動在葉坪紅軍廣場舉行。凌晨,蘇區軍民打著火把,從四面八方朝葉坪村涌來,工農劇社組成的歡迎表演團站在紅軍廣場入口處,邊舞邊唱。

慶祝活動分閱兵式和分列式,為防敵機轟炸,決定閱兵式在天亮前進行完。4時整,閱兵式開始,軍樂奏起,禮炮齊鳴,、、項英三位領導策馬而行,檢閱長達六百余米的紅軍隊列,紅軍指戰員以注目禮相迎,歡呼聲、口號聲響徹云霄。第二項是宣誓。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向新成立的紅軍工人師和少共國際師授軍旗,向兩個師發出奔赴前線英勇殺敵的戰斗命令,工人師和少共國際師組成兩塊方陣,指戰員高舉拳頭進行宣誓。第三項是授旗授獎。中革軍委領導分別給各紅軍學校授校旗,給紅軍各團隊授戰旗,向功勛卓著的紅軍指揮員頒發紅星獎章。

查看全文

國際民航日的由來

1944年12月7日,52個國家在芝加哥簽署了國際民用航空公約(也稱芝加哥公約)。根據芝加哥公約的規定,1947年4月4日,國際民航組織正式成立。1992年9月召開的國際民航組織第29屆大會作出決議,自芝加哥公約簽署50周年的1994年起,將每年的12月7日定為“國際民航日”(InternationalCivilAviationDay)。

開展“國際民航日”活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在全世界樹立和加強對國際民航在各國社會和經濟發展中重要性的認識,同時強調國際民航組織在促進國際航空運輸的安全、高效和正常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為使慶祝“國際民航日”的活動更具有實際意義,國際民航組織每年確定不同的主題在世界范圍內舉行活動。

1994年以來歷年國際民航日的主題是――

1994年紀念國際民用航空公約簽署五十周年;

1995年國際民航組織準備就緒迎接全球航空運輸業的需要;

查看全文

重陽節由來歷

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后,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于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后,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后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

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查看全文

國際家庭日的由來

國際家庭日的由來

1989年12月8日,第4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宣布1994年為“國際家庭年”(InternationalYearoftheFamily),并確定其主題為“家庭:變化世界中的動力與責任”,其銘語是“在社會核心建立最小的民主體制”。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1993年2月,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又作出決定,從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為“國際家庭日”(InternationalDayforFamilies)。設立“國際家庭日”旨在改善家庭的地位和條件,加強在保護和援助家庭方面的國際合作。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查看全文

母親節的由來

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是什么日子?沒有人提醒你,你會記起來嗎?--這天是母親節。在這一天,你和爸爸為母親做點什么呢?這是我給你出的主意:

一.你早早地,輕手輕腳地下床。去廚房,為母親準備一頓特別的早餐,你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就把偷偷準備好的冷凍食品藏進冰箱,挑媽媽平時喜歡吃的,這樣可以讓手藝不精的你省去不少的麻煩。別忘了沖上一杯香濃的飲料,熱騰騰的,保證媽媽的心里充滿了溫暖。(如果你愿意把這一天的三餐全包了,讓媽媽來體味你的廚藝,當然是一級棒了)。

二.門鈴突然響了,速遞員送進了一大束粉紅的康乃馨,小小的卡片上,寫的是“祝我的媽媽永遠年輕漂亮”。媽媽在突如其來的幸福中,或許還忘不了訓你一句:“小鬼,又亂花錢了。”但你不知道她心里可是甜蜜的要命。

三.給母親一個浪漫的節日,親手制作一些形狀奇特的賀卡,貼在家里母親經常光顧的地方,你可以把你們一家子,或是你和媽媽的合影,輸入電腦制成賀卡,然后在這些合影背后寫上,時光流逝,你對媽媽的感情或是你平時想提醒媽媽的一些話,比如說注意身體,別忘了給自己買新衣服之類。

四.和媽媽來個約會吧。母女(子)兩個相約在某個酒吧,哪怕只是簡單的一杯果汁,也絕對不會妨礙你們的深情交流的。告訴她你約她是因為今天是母親節,她就知道她在自己兒女心目中的地位了。

五.如果一家三口能湊到一塊兒,上公園去過個母親節,讓這一天的媽媽可以真正地休息、休閑該多好呀。可以在草坪上放放風箏,在樹下喝喝茶,別忘了帶上相機給媽媽多留幾張影。照片洗回來后,一定別忘了注上這個日子。

查看全文

古老“鳳文化”的由來

龍、鳳凰、麒麟、龜,被稱為四靈,除了龜以外,其它三種誰也沒有見過。然而,從古至今,鳳凰那美好吉祥的形象卻深深地留在民間大眾的心目中,世世代代被人們贊美著,歌頌著。

因自然界中無鳳凰這種鳥,我們只能從古代的有關典籍中領略鳳凰的形象美姿,如《爾雅》郭璞注:“雞頭、蛇頸、燕頷、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山海經·圖贊》上說鳳凰有五種像字紋路:“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腹文曰信,膺文曰仁。”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說:鳳凰“出于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侖,飲砥柱,濯羽弱水,莫(暮)宿風(丹)穴,見則天下大安寧。”書中引黃帝的臣子天老的話說:“鳳之象也,鴻前麟后,蛇頸魚尾,顴顙鴛思(腮),龍文虎背,燕頷雞喙,五色備舉。”對于集眾動物大成之美的鳳凰,有關學者認為,鳳凰是古代先民的一種鳥圖騰崇拜。從對鳳凰的形象來看,是融合了古時各個不同氏族所崇拜自然物的特征,結果出現了“鳳凰”這一美的圖騰。

那么,鳳凰的原形是誰呢?有學者說是孔雀、有的認為是錦雞或雉,有的提出應是家雞,有的說是鶴等。古代學者認為鵬與鳳同是一種鳥,《楚辭》宋玉《對問》:“鳳凰上擊九千里,絕云霓,負蒼天乎窕冥之中。”《莊子·逍遙游》:“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在神話傳說中,鳳凰又叫玄鳥。屈原在《天問》中云:“簡狄在臺,嚳何宜?玄鳥致胎,女何喜?”《禮記》鄭玄注:“玄鳥,燕也。”據聞一多等學者考證,燕是鳳凰原形之一。《爾雅·釋鳥》:“郾,鳳也,其雌黃。”“鳳,一名郾。”古時,郾與燕是同音字。

中國自古以農立國,歷法在農時中占主導地位,古時便以“鳳鳥氏”作為管理歷法的第一官職。,黃帝的兒子少皋,是剡國君主剡子的祖先。魯昭公十七年,他到魯國訪時,魯昭公問他:“少皋氏為何叫做鳥官名呢?”剡子回答:“少皋是我的祖先,他登位時有鳳凰飛來祝賀,為了紀念鳥,便以各種鳥命名各種不同的官職,鳳鳥氏,是管理歷法的官。”

在歷史上,第一個被尊稱為“鳳”的人,是中國大教育家、哲學家、思想家孔子,他所開創的儒家學派的思想,不僅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社會、政治、文化、倫理道德等方面,而且對世界文化思想史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古代思想家老子就以鳳凰來比喻孔子,據《莊子》中記載:“老子見孔子從弟子五人,問曰:‘前為誰?’對曰:‘子路為勇。其次子貢為智,曾子為孝,顏回為仁,子張為武。’老子嘆曰:‘吾聞南方有鳥,其名為鳳,所居積石千里,天為生食。其樹名瓊枝,高百仞,以璆琳瑯怠L煊治脛椋蝗巳罰菸緣萜穡運搶奴。鳳鳥之文,戴圣嬰仁,右智左賢。”《詩經·商頌·玄鳥》中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孔子是魯國人,而他的祖先是宋國人,也是殷商后裔,所以享有“鳳”的盛譽。

遠古時,鳳的地位高于龍,出土的文物中,如楚國時期的一些壁畫、帛畫中,鳳占主導地位,展翅飛翔的鳳敢于追喙龍。漸漸地兩者的位置出現了變化,尤其是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龍成了歷代帝王的“圖騰”,其他任何人是不能用的。而鳳則降為附屬的位置,用于皇后嬪妃等。到了清代慈禧太后時,她為了突出自己,便一改龍鳳的位置。清東陵的慈禧太后墓宮中的壁畫,都是鳳在上,龍在下。與其它的龍鳳圖截然不同。深受人們青睞的鳳凰走進民間,受到老百姓的喜愛,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到處都有鳳的身影,如穿戴有鳳冠、鳳鞋、鳳釵;吃有鳳翅、鳳爪;住有鳳樓;節日或婚娶喜慶時,剪個鳳凰貼在室內,滿堂生輝;出行有鳳輦、鳳扇;吹奏有鳳笙、鳳簫等;還有龍飛鳳舞、龍鳳呈祥、鳳毛麟角等成語;給女孩子起名,如鳳翔、鳳麗、鳳云、鳳君、文鳳、金鳳、銀鳳、丹鳳等。特別是鳳的精神鼓舞著女性的崛起,生活在窮山僻壤的眾多女子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敢于拚搏奮斗,與時俱進,成為時代的佼佼者,人們便贊美她們是“山溝里飛出的金鳳凰”。

查看全文

送壽桃的由來

在中原地區,每當老年人過生日時,做兒女的都要送壽桃給老人,以祝老人健康、長壽,幸福。而舊時人們認為老人吃了壽桃會變年輕進而長壽。這一習俗可源遠追溯到戰國時期。

相傳孫臏18歲離開家鄉齊國,到千里之外的云濛山(今新鄉市北效太行山)拜鬼谷子為師學習兵法。一去十二年,即沒回家,也沒給家寫封信。有一年的五月初五,孫臏猛然想起今天是老母八十歲生日,便想:烏鴉十八日反哺母娘,羊羔吃奶跪乳,禽獸還知恩達禮,我卻有十二年了沒報母親的養育之恩。于是向師傅請假回家看母親。鬼谷子摘下一個桃送給孫臏說“這桃我是不輕易送人的,你在外學藝未能報孝母恩,我送給你一個帶回去給令堂上壽。”孫臏謝別師傅就急急上路了。

再說孫臏的家里,這天大擺酒宴為老母親慶壽。老母親見全家人唯獨少了一個孫臏,心里難過便哭了起來。正當一家人勸慰母親時,孫臏回來了。他從懷里捧出師傅送的桃送給母親說“今日告假回來,師傅送我一個桃孝敬母親”。老母親接過桃吃了一口說“這桃比冰糖蜂蜜還甜”。桃還沒吃完,母親的容顏就變了。以前雪白的頭發變成了如墨的青絲,昏老的雙眼變得明亮了,掉了的牙又長了出來,臉上的皺紋也不見了,走路也不用拐杖了。全家人都非常高興。

人們聽說孫臏的母親吃了桃變年輕了,也想讓自己的父母長壽健康,便都效仿孫臏,在父母生日的時候送鮮桃祝壽。但是鮮桃的季節性強,于是人們在沒有鮮桃的季節用面粉做成壽桃給父母拜壽。

查看全文

感恩節由來歷

感恩節是北美洲獨有的節日,始于1621年。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將它定為國家假日,并且規定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美國的感恩節。感恩節有四天假期。借著長假,很多人都會趕回家慶祝佳節,所以,美國感恩節的熱鬧程度絕不亞于中國的中秋節。



17世紀初,英國的清教徒遭到迫害。1620年9月,102名清教徒登上“五月花”號帆船,于12月26日到達了美國的普利茅斯港,準備開始新的生活。然而,這些移民根本不適應當地環境,第一年冬天過后,只有50人幸存。第二年春天,當地印第安人送給他們很多必需品,并教會他們如何在這塊土地上耕作。這一年秋天,移民們獲得了大豐收,11月底,移民們請來印第安人共享玉米、南瓜、火雞等制作成的佳肴,感謝他們的幫助,感謝上帝賜予了一個大豐收。自此,感恩節變成了美國的固定節日。

查看全文

玫瑰節的由來

卡贊勒克市是保加利亞種植產油玫瑰花最多的一個地區,每年市政府都舉辦“玫瑰節”,透過文化活動表現保加利亞人民勤勞、智慧和好客的品格,促進經貿交流。保加利亞是重要的玫瑰油出口國,其產量占全世界產量的40%。玫瑰油是制造高級香水的主要原料,1公斤玫瑰油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是5000至6000美元,因此,玫瑰油有“液體黃金”之稱。圖為玫瑰花農身著民族服裝,展示采摘玫瑰花的技藝。

保加利亞有300多年的玫瑰油生產歷史。為保留玫瑰油生產的傳統,保加利亞從60年代末起將6月份的第一個星期天定為“玫瑰節”。每逢玫瑰收獲季節,位于巴爾干山南麓的卡贊勒克地區便會慶祝“玫瑰節“。

查看全文